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专题

时间:2019-05-12 19:2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专题》。

第一篇: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专题

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

师叙述:秋高气爽的假日是放风筝的好时机。广场上,天空中飘扬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大家想放风筝吗?那我们先到风筝店看看去。(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口答燕子风筝的单价是3.5元和其它几种风筝的单价。师:买3个燕子风筝要多少元?指名口答列式。(3.5+3.5+3.5或是3.5×3)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小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2.提出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展示学习成果 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风筝(1)所需的金额。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1: 3.5 生2: 3.5元=3元5角 生3:把3.5元看作35角

3.5 3元×3=9元

3.5元 35角

+3.5 5角×3=15角 × 3 × 3 9元+15角=10.5元

3.重点分析、研讨第④种算法的算理。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前面三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④种算法。

师:上述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什么?

【设计意图:交流比较,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把把小数和整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已初步感知并逐步体验转化迁移这一数学学习的方法。】

4. 出示算式0.72×5=? 自学课本,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 学生展示算理。

学生发现:将积化成最简小数。5.错例展示:小数点点错.6.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对照算式3.5×3、0.72×5,提问:“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三.激发知识冲突.1.教师在关键处设疑: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探索算法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设疑: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经历学生独立的验证后。点小数点的方法牢牢记在了每个学生心中。】

四、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例2“做一做”中的第1、2题。第1题完成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点?

2.完成练习一第1~3题。第3题可放在课后进行,应先让学生用较合理的方法估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然后再来做第3题。

【设计意图:学会笔算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应用知识于生活,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观察课本情境图。(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玻璃有多少平方米?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2×0.8

3、这道题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提出学习目标:1.小数乘小数的算理。2.小数乘小数的算法。

[计意图: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

1、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预设板书)生1 1.2 × 0.8 = 0.96 生2 1.2 × 0.8 = 0.96 ↓×10 ↓×10 ↑÷100 ↓×10 ↑÷10 12 × 8 = 96 1.2 × 8 =9.6 生3 1.2 × 0.8 9.6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算理。

2、独立练习例4,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尝试列竖式计算“6.7×0.3、0.56×0.04 ”。

(2)学生概括计算方法: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3、错例展示:积的小小数点点错位置的错例。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意从整数乘小数、整数乘法的计算入手,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小数乘小数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技术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整数乘小数、整数乘法笔算方法和转化思想的借鉴,从而确定相应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利用图示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激发知识冲突。1.学生质疑问难。

2、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主动地抽象、寻找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明确怎样点小数点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个别展示,后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及时的练习巩固了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注重了学生思考过程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习题1,重点落实“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知识点,习题2主要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3.整数乘小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小数的算理。

2、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验计算的准确性。

4、让学生发现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提出目标。

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56×1.3。

3、这道题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整数乘小数)。提出学习目标:

1、整数乘小数的算理。

2、整数乘小数的算法。

3、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4、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尝试用竖式来计算。

2、全班展示尝试情况: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格式上有什么要求?投影学生在草稿上的格式。

3、小组交流验算方法。

4、全班展示验算过程。

5、错例展示

6

× 1.3

8

6

7.2 8(设计意图:充分放手,适时点拨,小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各种竖式算法。通过发问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理解算理。)

三、激发知识冲突

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设计意图:互相补充,使学生全面 的掌握知识。)

四、拓展知识外延。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展示。

1、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各题。

2、学生计算:78×1.5

78×0.25

3、我的发现:完成练习1第10题。(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发现规律的喜悦。)

4.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出示:买2.47千克苹果电子称上显示6.175元,妈妈实际付了多少元?(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6.18元)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体会求近似数的现实意义。)

2、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求积的近似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1)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知识?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

(3)小组内个人展示,尝试计算。(4)全班展示:0.049×45≈2.2(亿个)0.049 × 45 245 196 2.205(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展示学习成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三、激发知识冲突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②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意图:本环节先通过教师的提问整理学生的思路,然后通过教师小结点出所学新知识的要点,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全体参与。)

四、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3、拓展练习:王敏家的小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0.07升,她家距单位约15千米,王敏每月(按21天算)上、下班(每天按往返一次算)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如果汽油价格每升3.92元算,王敏家每月这一项要支出多少钱?

(教学意图:通过练习反馈学生掌握取积的近似值的情况,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是否将乘积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5.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

1、口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30+7×85 250×4÷200 提出学习目标

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吗?应该怎么计算?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相机进行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每小组在练习本上完成,每一小组派一代表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5-10题。

3、拓展练习: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6.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会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目标

(一)创设情境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说

一说这样连的理由.

7×12

8×(5×4)

(24+36)×5(8×5)×4

24×5+36×5

12×7 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98×4 125×72×16 98×201(5+60)×4=5×4+60×4 4.在整数乘法里,哪些数相乘的积是整

十、整百、整千? 指导学生说出5×2=10、25×2=50、25×4=100、50×4=200、50×2=100、125×4=500、125×8=1000、500×2=1000等算式.

(二)提出目标

1、整数乘法里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如果

适用,该怎样用?

2、用这些运算定律后能使一些小数乘法运算简便吗?

二、小组讨论,探究解决

1、小组内个人展示(完成下面各题,组别为单数的计算左竖排,组

别为双数的计算右竖排).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

0.5(每组的学生计算后,回答计算结果时会发现两边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相机提醒每组的学生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横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分

析).如:

7×12=12×7和0.7×1.2=1.2×0.7进行对比;

(8×5)×4=8×(5×4)和(0.8×0.5)×0.4=0.8×(0.5×0.4)

进行对比;

(24+36)×5=24×5+36×5和(2.4+3.6)×0.5=2.4×0.5+

3.6×0.5进行对比.

对比后让每一组的学生讨论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

同样适用”的结论。

师:在每一行的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0.7×1.2=1.2×0.7是使用了乘法交换律,(0.8×0.5)×0.4=0.8×(0.5×0.4)是使用了乘法结合律,(2.4+3.6)×0.5=2.4×0.5+3.6×0.5是使用了乘法分配律。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但是究竟应怎样用才能使运算简便?还有一个思维灵活性的问题,让每一组的学生在讨论中具体理解怎样灵活运用运算定

律. 0.25×4.78×4.

(1)、因为题中有0.25和4这两个比较特殊的数,说它特殊,是因为0.25×4=1,先把这两个数相乘,得到1后,再用1×4.78,就很

容易算出它们的结果了.

(2)、计算小数连乘的乘法时,先要“看”算式的特点,如果有0.25或12.5等比较特殊的数,要“想”它能否与4或8相乘,使它能先乘出1或整

十、整百、整千的积后再和其他因数相乘,这样计算起来

就要简便得多。

7.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

复习目标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小数乘除法知识的回顾和应用过程,体验复习归纳、综合应用的学习方法。

3、在复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复习重点:小数乘除法及其应用。

复习难点:注意整数乘除法与小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复习过程

一、提出复习目标

出示《小数的乘、除法的复习》的课题,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看到这一行字你们想说些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2)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3)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4)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复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20页的第1题(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注意引导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与探讨)。

(2)想一想,什么叫循环小数?并举例说明。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A、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课本120第1题的算式,并讲述计算方法,然后说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小数乘、除法应注意什么?

B、其他小组补充。

三、拓展知识外延

(一)、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A×0.98的积一定小于A。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计算理解法则

1、计算:3.25×4.8 3.6÷0.25

2、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69-(1.69-5.8)

四、解决问题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3、让学生完成第120页第2题。

五、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第二篇: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

(一)——小数乘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简算。

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四、教学措施:1、2、3、提前设置预习习题,并进行检查反馈,做好备课的修订。以问题为主线,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置课堂现实作业,并做好订正与讲评。

五、教学准备: 情境图、小黑板

六、单元实践活动: 小小采购员

七、课时划分:

小数成整数 3课时 小数乘小数 4课时 小数乘法四则混合运算 4课时 单元实践活动 1课时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三峡发电了 总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2页——5页 一位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把小数乘法转换为整数乘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48×4= 4.8×4= 教师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① 58.6 586 × 6 × 6 351.6 3516 ② 58.6×10=586 586 × 6 3516 3516÷10=351.6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58.6 × 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1、2、3、自主练习第1题第一个 自主练习第7题第一个

4.8×9= 0.12×3= 5×5.8=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板书设计: 小数乘一位数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三峡发电了总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3页——5页---------小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1、2、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推能力

在掌握小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小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0.28×3= 28×15= 28×1.5= 教师准备:情境图

学生准备:调查自己家用电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昨天,我们到三峡电厂进行了参观,帮助他们计算了一下,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的发电量,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再把没解决完的问题,给他们解决完好不好?

生:好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列式 58.6×26

2、合作探究1、2、3、用加法:麻烦 用计算器 用竖式计算 首先计算: 586×26 然后对比:58.6×26 用竖式对比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26 × 26 3516 3516 1172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1172 1523.6 15236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第1题第二个

2、自主练习第7题第二、三个 3、0.32×47= 1.6×52=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小数乘两位数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26 × 26 3516 3516 1172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1172 1523.6 15236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总第3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2、生说 师总结归纳

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组直接巩固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试题练习。其中,0.28×3、0.12×3、0.165×4这三道题,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整数部分需写“0”。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2、第4题。此题是一组借助口算找规律的练习,题中分别呈现了部分粮食的单价及购买粮食的数量。练习时,先让学生解决题中的问题,再让学生自主提出和解决其它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步列式解答。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体验的习惯。

3、自主练习第9题。此题是一道解决学生身边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应引导学生明白步长乘步数等于路程的道理,再提出问题列式计算。完成测步长的任务时,应按自己正常的步子来测量,不要故意迈大或迈小,步子要均匀。为了准确,应指导学生多测几次求平均步长。此题还要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第10题。此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选做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总第4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6页——9页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根据情境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3、通过学习,了解长江两岸城市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0.32×47 1.6×52 1.6×5.2 教师准备:情境图 学生准备:预习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旅游景点吗?

(可能会有学生说出三峡,如果没有说出就由老师告诉是美丽的三峡风景,这时学生已被美丽的三峡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先让学生解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三的解决,让学生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尝试解决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求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生:53.5×0.5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

师:请同学们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

1、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100倍)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100倍)

4、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尝试解决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二的解决,使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1、学生共同研究探讨53.5×1.2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千米”化为“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2、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生在探讨尝试解决53.5×1.2= 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师: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2、综合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3题

3、第4题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53.5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35 × 0.5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5 26.75 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 2675

第一单元第五课时 总第5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7页——10页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掌握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难点: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38×2.5 38×0.25 3.8×0.25 0.38×0.25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昨天我们通过沿长江沿岸进行参观,了解到了许多城市之间的距离,但是在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当中,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好吗?

生:好 出示问题

秭归到宜昌的水路有多长?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不知道秭归到宜昌的时间 利用转化的思想 秭归到宜昌的时间实际上是用巴东到宜昌的时间,减去巴东到秭归的时间(2)然后进行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深化练习0.483×0.006 自主解决

0.483 三位小数 × 0.06 两位小数

0.08298 出现问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

归纳总结: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积的前面加0,缺几位就加几个0,然后点上小数点。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第1题

2、第5、6题

3、第10题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0.483 三位小数 × 0.06 两位小数

0.08298

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总第6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0.4= 0.7×8= 1.5×6= 1.3×0.07= 10.3×2=

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3= 402 56×15= 840 13.4×3=()56×1.5=()

1.34×0.3=()5.6×1.5=()0.134×0.03=()0.56×1.5=()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火眼金睛辨对错

8.7 72.9 16.5 12.5 ×0.9 ×0.004 × 0.6 + 4.3 7 8.3 2.916 9.90 1.6 8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 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0.5= 8.2= 2.4× 1.02= 0.97× 0.84= 0.98= 0.06=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教科书第9页第8题。

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 1.82×0.45 3.1×0.45

2、教科书第8页第5题(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教科书第9页第6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科书第10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2、找规律,填一填。教科书第10页第13题

(1)0.3 0.6 1.2 2.4()()()(2)3.2 4 4.8 5.6()()()(3)0.2 0.6 1.8()16.2()()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第七课时:总第7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1页——13页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难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125×77×8=()×()×77 1.25×77×8=()×()×77 61×54+39×54=(+)×54 6.1×5.4+3.9×5.4=(+)×5.4 25×(10+4)=()×()+()×()2.5×(10+4)=()×()+()×()

教师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

1、口算练习

0.7× 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3 30×7+85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二、研究问题,限时作业

教师讲解:从2006年9月20日22时开始,三峡大坝告别135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156米蓄水。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出示情境图)

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0.035×6.4×88 =0.224×88 =19.712(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0.035×88×6.4 =3.08×6.4 =19.712(元)

讲解:这道题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1。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练一练: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保留一位小数)0.43×2.5(精确到百分位)(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1)72×0.81+10.4(2)7.06×2.4-5.7 观察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判断对错并改正。

(1)5.4×1.95-1.9(2)37.6×0.25+25.8 =5.4×0.05 =0.94+25.8 = 0.27 =26.74 说明错误原因,并改正,教师强调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计算:教材第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强调:在计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列式计算:

(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2)5.1与4.6的差乘以3.8,积是多少?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归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第一单元第八课时 总第8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3-15页 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一)知识回顾与基本练习

1、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谈积的小数位数的判别方法;若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3、练习,自主练习13页第4题

4、订正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巩固双基—变式练习

1、第14页自主练习第12题

本题运用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在做题时,巩固一下“四舍五入法” 深化理解和应用---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1、第15页自主练习第13题

本题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做本题时,首先应该让学生能够通过平面图,提取信息。还要让学生复习一下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此题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2、第15页自主练习第14题

本题为解决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它实际上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此题,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第15页自主练习第15题

本题除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考查了“数量、单价、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8×25 0.3×2.5×0.4 2.33×0.5×0.4×5

2、赵林家要给长3.8米,宽2.5米的卧室铺木地板(1)要买多少平方米的木地板?

(2)如果每平方米木地板68.5元,买这些木地板要花多少钱?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第一单元第九课时 总第9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4页——14页 简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能够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1.25×7.7×8=()×()×7.7 2.5×(10+4)=()×()+()×()6.1×5.4+3.9×5.4=(+)×5.4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知道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那我们首先考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示预习题:

1.25×7.7×8=()×()×7.7 2.5×(10+4)=()×()+()×()6.1×5.4+3.9×5.4=(+)×5.4 对答对的同学进行肯定。另外,我们知道在整数乘法中,运用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变得简便,那在小数乘法中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探索新知

出示例题:19.7×5.3+4.7×19.7

1、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2、自己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19.7×5.3+4.7×19.7 =104.41+92.59 =197 19.7×5.3+4.7×19.7 =19.7×(5.3+4.7)=19.7×10 =197 比较算法,那种简便,第二种。直接口算就能得出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12.5× 63×0.8=()×()×63 3.2×6.5+3.5×3.5=3.2×(+)

13×10.1=13×(+)=13×()+()×()

2、简算

23.7×0.25×8 10.1×87 19.4×0.9+0.1×19.4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简算

19.7×5.3+4.7×19.7 =104.41+92.59 =197 19.7×5.3+4.7×19.7 =19.7×(5.3+4.7)=19.7×10 =197

第一单元第十课时 总第10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2页——12页 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算法

2、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一)谈话引入

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小数乘法,那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吗? 生:会

那老师考考大家。小黑板出示:白菜1.35元/千克,奶奶今天买了1.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列式解决 1.35×1.5

2、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1.35×1.5=2.025(元)1.35×1.5≈2.03(元)

3、让出现第二种结果的同学说明原因 因为在计算钱的时候,一般精确到分

4、给予肯定,那为什么约等于2.03元而不是2.02元 生答: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的

5、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求积的近似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5×1.52 5.5×1.3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4页,第12题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求积的近似值 1.35×1.5≈2.03(元)

第一单元第十一课时总第1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2页—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构建知识网络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运算规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绿源中叶公司购进20000粒“太空种子”,每粒1.8元。买“太空种子”一共花了多少万元?

分析:找出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强调:单位名称是万元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先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7×0.4 0.12×0.2 0.38×0.25

2、计算: 5.05×0.22 6.7×10.2 12×9.09

3、在○里填上“=”“>”或“<”

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如果第二个因数比1小,那么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

如果第二个因数比1大,那么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

如果第二个因数等于1,那么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第 1 单 第 12课时总第12课时课型:测试

一、下发试卷

第一单元第13课时总第13课时课型:测试讲评

一、下发试卷

二、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有两个学生100分,有4个学生不及格,90分的有10个,总体平均成绩为81分。

三、自主矫正 学生自己订正

四、组内矫正 小组内交流讨论

五、重点讲评 2、2.35×0.5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3.1×2.5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1、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他们的积()这个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要使2.3×□+7.7×□=4.06□里应填() A.4.06 B.40.6 C.0.0406 D.0.4063、0.38×0.24的积有()位小数 A.1 B.2 C.3 D.4

4、一个数(0除外)乘0.01所得的积()原数。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8.0这个数最小是() A.7.99 B.8.1 C.7.94 D.7.95

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18.8米,宽7.6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⑴长颈鹿有多高?

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六、再次矫正

5、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8.0这个数最小是() A.7.99 B.8.1 C.7.94 D.7.95

七、矫正练习简便计算。

1.5 x102 1.25x 0.7x 0.8 2.7 x3.7+0.37x73

8.7x 99 0.8x

(12.5 – 1.25)1.25 x0.4x 80 x2.5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

1.7.2×0.63的积里有()位小数.

2.由7个1000,9个0.1和3个0.01组成的数是().

3.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倍.

4.8.6×0.72=()×7.25.把0.836扩大成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是(),小数点向(()位.

6.两个因数的积是3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7.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38×45=()3.8×0.45=()

8.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8.03千克=()千克()克

0.45时=()分

2.8平方米=()平方分米

0.8千米=()米

9.在○里填上“>”、“<”、或“=”。

47.6×0.97○47.6 5.43×3.8○54.3×0.38

二、口算题

0.7×5=0.08×1000=0.1×6.7=1.6×0.5=

2.5×4=0.74×0.4=

移动了)。1)

7.5×3=3.74×0=

0.8×0.6=0.05×0.08=

80×1.25=0.13×7=

三、简算题

1.2.4×12.5=

2.9.43×101=

3.3.4×12.5+6.6×12.54.0.125×9.3×0.8

四、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18.25×34=

2.用竖式计算.9.35×4.2=

3.用竖式计算.15.07×9.8=

4.用竖式计算.7.02×0.5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81.25×0.6×9.36.15×3.6+4.83

7.98.42×2.5-83.7

8.700×0.34×2.9

五、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5分共 15分)

1.38.62的4.5倍是多少?

2.把7.2与9.5的积扩大30倍,结果是多少?

3.4.25与0.9的差乘以0.8,结果是多少?

六、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24分)

1.一只母鸡平均每天要吃0.3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5只母鸡一个星期需吃多少千克饲料?

2.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白菜是土豆的2.3倍.菜站运来白菜多少吨?

3.有一小正方形边长1.5分米,如果用这样的4块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新明小学的操场宽45.5米,是长的一半,操场的面积是多少?

5.给一段公路铺沥青,2.5小时铺150米,照这样计算,铺225米需要多少小时?

6.莹丰水泥厂七月份生产水泥7.15万吨,八月份生产的七月份的1.1倍,九月份生产的水泥是八月份的1.2倍,九月份生产水泥多少万吨?

7.一块菜地的宽是34.2米,长是宽的1.5倍。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四篇: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如下:

一、小数乘整数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小数乘小数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都是学生自己总结的。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讲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反思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顺利教学,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双基的训练,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利进行。

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

3、课前注意钻研教材,注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清楚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

三、积的近似值

注重“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购物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在例5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 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第五篇: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复习教案

一知识梳理

1、小数乘整数例

1、例22、小数乘小数例

3、例

4、例5

引导学生巩固竖式计算要点(1)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2)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3)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3、积的近似值例6

求积的近似值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

4、连乘乘加乘减例7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与整数运算的法则完全相同。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二、典型题2.05×4=8.2

简算

0.25×3.78×40.86×2011.2×2.5+0.8×2.5

230×7.8计算时要先落0后点小数点。

三、易错点

1、比较大小756×0.9()75631.4×1.2()31.4不用计算直接比较。归纳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填空

65×39=25352.535=()×()

25.35=()×()=()×()

=()×()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5.3×7.6+0.53×24或5.3×7.6+0.53×24

=5.3×(7.6+2.4)=0.53×(76+24)

=5.3×10=0.53×100

=53=53

四、练习

1、竖式计算8×0.121.9×3.52.3×1.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17×0.710.45×0.963、怎样简便怎样算

1.5×1021.25×0.7×0.82.7×3.7+0.37×73

8.7×990.8×(12.5-1.25)1.25×0.4×80×2.54、在()填上<>=

4.7×1.02()4.73.4×4()3.4×27.6×12()76×1.2

0.48×0.9()0.480.25×1.01()0.255、根据44×21=924,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

4.4×2.1=()0.44×0.21=()0.924=()×()92.4=()×()

6、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判断

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下载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案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卷一 、神机妙算我能行!(共35分)1、口算(5分)0.2×0.4=8.2+1.8=100-35.22=2.5×0.4=0.8×50=2.4×5=0.9-0.52=3.99×1=0×3.52=12.5×8=2、列竖式计算(12分)4......

    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王丽 本次测验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以为此次考试的内容,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整数乘整数的计......

    小数乘法单元备课

    小数乘法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和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案(推荐阅读)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

    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我在教学前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

    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