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数乘法单元备课
小数乘法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和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买东西、坐出租车两个常见事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估算、分析分段计算的问题。再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重难点
重点: 1.正确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 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利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首先在情境中引出小数乘法的算式,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初步建立小数乘整数的图形模型,教材中呈现的方法分别运用了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应引导全班同学对这三种方法展开讨论,以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2、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材与以往的分为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的小步子教学的体系不同,教材抓住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一关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在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的基础上,利用“街心广场”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下面的过程:
(1)在类比推理中初步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利用直观图形建立小数乘法计算的图形模型。(3)数形对应中归纳基本方法。
教学中,通过计算广场地面、花坛的面积、地砖的面积,让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地砖的面积: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的得数;也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逐步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 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样就解决了计算小数乘法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在实际应用中,解决计算中的特殊情况。
《包装》一课中,教材呈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时,教师创设实际应用的题材,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第⑴题。交流时,可以重点讨论“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再次归纳基本的计算方法;第⑵题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组织交流。讨论交流的重点可以是,如何处理“0”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养成先估算结果再进行计算的习惯。同时,要注意数据不要太繁琐。
4、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小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根据 《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理解情境中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在列式计算时,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在讨论综合算式的计算时,应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的,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六、课时安排
九课时
第二篇: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一单元:三峡工程
(一)——小数乘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简算。
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四、教学措施:1、2、3、提前设置预习习题,并进行检查反馈,做好备课的修订。以问题为主线,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置课堂现实作业,并做好订正与讲评。
五、教学准备: 情境图、小黑板
六、单元实践活动: 小小采购员
七、课时划分:
小数成整数 3课时 小数乘小数 4课时 小数乘法四则混合运算 4课时 单元实践活动 1课时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三峡发电了 总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2页——5页 一位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位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把小数乘法转换为整数乘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48×4= 4.8×4= 教师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① 58.6 586 × 6 × 6 351.6 3516 ② 58.6×10=586 586 × 6 3516 3516÷10=351.6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58.6 × 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1、2、3、自主练习第1题第一个 自主练习第7题第一个
4.8×9= 0.12×3= 5×5.8=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板书设计: 小数乘一位数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三峡发电了总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3页——5页---------小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1、2、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推能力
在掌握小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小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节约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0.28×3= 28×15= 28×1.5= 教师准备:情境图
学生准备:调查自己家用电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昨天,我们到三峡电厂进行了参观,帮助他们计算了一下,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的发电量,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再把没解决完的问题,给他们解决完好不好?
生:好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列式 58.6×26
2、合作探究1、2、3、用加法:麻烦 用计算器 用竖式计算 首先计算: 586×26 然后对比:58.6×26 用竖式对比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26 × 26 3516 3516 1172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1172 1523.6 15236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第1题第二个
2、自主练习第7题第二、三个 3、0.32×47= 1.6×52=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小数乘两位数
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26 × 26 3516 3516 1172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1172 1523.6 15236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总第3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2、生说 师总结归纳
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自主练习第2题。这是一组直接巩固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试题练习。其中,0.28×3、0.12×3、0.165×4这三道题,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整数部分需写“0”。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2、第4题。此题是一组借助口算找规律的练习,题中分别呈现了部分粮食的单价及购买粮食的数量。练习时,先让学生解决题中的问题,再让学生自主提出和解决其它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步列式解答。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体验的习惯。
3、自主练习第9题。此题是一道解决学生身边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应引导学生明白步长乘步数等于路程的道理,再提出问题列式计算。完成测步长的任务时,应按自己正常的步子来测量,不要故意迈大或迈小,步子要均匀。为了准确,应指导学生多测几次求平均步长。此题还要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第10题。此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选做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理解图意,独立解决问题,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总第4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6页——9页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根据情境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3、通过学习,了解长江两岸城市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0.32×47 1.6×52 1.6×5.2 教师准备:情境图 学生准备:预习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旅游景点吗?
(可能会有学生说出三峡,如果没有说出就由老师告诉是美丽的三峡风景,这时学生已被美丽的三峡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先让学生解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三的解决,让学生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尝试解决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求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生:53.5×0.5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
师:请同学们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
1、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100倍)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100倍)
4、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尝试解决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二的解决,使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1、学生共同研究探讨53.5×1.2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千米”化为“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2、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生在探讨尝试解决53.5×1.2= 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师: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2、综合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3题
3、第4题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53.5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35 × 0.5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5 26.75 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 2675
第一单元第五课时 总第5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7页——10页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掌握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难点: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38×2.5 38×0.25 3.8×0.25 0.38×0.25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昨天我们通过沿长江沿岸进行参观,了解到了许多城市之间的距离,但是在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当中,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好吗?
生:好 出示问题
秭归到宜昌的水路有多长?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可能出现的问题
(1)不知道秭归到宜昌的时间 利用转化的思想 秭归到宜昌的时间实际上是用巴东到宜昌的时间,减去巴东到秭归的时间(2)然后进行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深化练习0.483×0.006 自主解决
0.483 三位小数 × 0.06 两位小数
0.08298 出现问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
归纳总结: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积的前面加0,缺几位就加几个0,然后点上小数点。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第1题
2、第5、6题
3、第10题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0.483 三位小数 × 0.06 两位小数
0.08298
第一单元第六课时 总第6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0.4= 0.7×8= 1.5×6= 1.3×0.07= 10.3×2=
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3= 402 56×15= 840 13.4×3=()56×1.5=()
1.34×0.3=()5.6×1.5=()0.134×0.03=()0.56×1.5=()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火眼金睛辨对错
8.7 72.9 16.5 12.5 ×0.9 ×0.004 × 0.6 + 4.3 7 8.3 2.916 9.90 1.6 8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 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0.5= 8.2= 2.4× 1.02= 0.97× 0.84= 0.98= 0.06=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教科书第9页第8题。
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 1.82×0.45 3.1×0.45
2、教科书第8页第5题(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教科书第9页第6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科书第10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2、找规律,填一填。教科书第10页第13题
(1)0.3 0.6 1.2 2.4()()()(2)3.2 4 4.8 5.6()()()(3)0.2 0.6 1.8()16.2()()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第七课时:总第7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1页——13页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难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125×77×8=()×()×77 1.25×77×8=()×()×77 61×54+39×54=(+)×54 6.1×5.4+3.9×5.4=(+)×5.4 25×(10+4)=()×()+()×()2.5×(10+4)=()×()+()×()
教师准备:情境图、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
1、口算练习
0.7× 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3 30×7+85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二、研究问题,限时作业
教师讲解:从2006年9月20日22时开始,三峡大坝告别135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156米蓄水。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出示情境图)
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0.035×6.4×88 =0.224×88 =19.712(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0.035×88×6.4 =3.08×6.4 =19.712(元)
讲解:这道题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1。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练一练: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保留一位小数)0.43×2.5(精确到百分位)(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1)72×0.81+10.4(2)7.06×2.4-5.7 观察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判断对错并改正。
(1)5.4×1.95-1.9(2)37.6×0.25+25.8 =5.4×0.05 =0.94+25.8 = 0.27 =26.74 说明错误原因,并改正,教师强调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计算:教材第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强调:在计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列式计算:
(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2)5.1与4.6的差乘以3.8,积是多少?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归纳: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第一单元第八课时 总第8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3-15页 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一)知识回顾与基本练习
1、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谈积的小数位数的判别方法;若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3、练习,自主练习13页第4题
4、订正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巩固双基—变式练习
1、第14页自主练习第12题
本题运用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在做题时,巩固一下“四舍五入法” 深化理解和应用---综合练习,拓展提高
1、第15页自主练习第13题
本题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做本题时,首先应该让学生能够通过平面图,提取信息。还要让学生复习一下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此题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2、第15页自主练习第14题
本题为解决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它实际上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此题,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第15页自主练习第15题
本题除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考查了“数量、单价、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8×25 0.3×2.5×0.4 2.33×0.5×0.4×5
2、赵林家要给长3.8米,宽2.5米的卧室铺木地板(1)要买多少平方米的木地板?
(2)如果每平方米木地板68.5元,买这些木地板要花多少钱?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第一单元第九课时 总第9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4页——14页 简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能够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1.25×7.7×8=()×()×7.7 2.5×(10+4)=()×()+()×()6.1×5.4+3.9×5.4=(+)×5.4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知道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那我们首先考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出示预习题:
1.25×7.7×8=()×()×7.7 2.5×(10+4)=()×()+()×()6.1×5.4+3.9×5.4=(+)×5.4 对答对的同学进行肯定。另外,我们知道在整数乘法中,运用运算定律能够使计算变得简便,那在小数乘法中会有这样的效果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探索新知
出示例题:19.7×5.3+4.7×19.7
1、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2、自己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19.7×5.3+4.7×19.7 =104.41+92.59 =197 19.7×5.3+4.7×19.7 =19.7×(5.3+4.7)=19.7×10 =197 比较算法,那种简便,第二种。直接口算就能得出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12.5× 63×0.8=()×()×63 3.2×6.5+3.5×3.5=3.2×(+)
13×10.1=13×(+)=13×()+()×()
2、简算
23.7×0.25×8 10.1×87 19.4×0.9+0.1×19.4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简算
19.7×5.3+4.7×19.7 =104.41+92.59 =197 19.7×5.3+4.7×19.7 =19.7×(5.3+4.7)=19.7×10 =197
第一单元第十课时 总第10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12页——12页 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算法
2、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一)谈话引入
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小数乘法,那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吗? 生:会
那老师考考大家。小黑板出示:白菜1.35元/千克,奶奶今天买了1.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列式解决 1.35×1.5
2、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1.35×1.5=2.025(元)1.35×1.5≈2.03(元)
3、让出现第二种结果的同学说明原因 因为在计算钱的时候,一般精确到分
4、给予肯定,那为什么约等于2.03元而不是2.02元 生答: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的
5、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求积的近似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5×1.52 5.5×1.3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4页,第12题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求积的近似值 1.35×1.5≈2.03(元)
第一单元第十一课时总第1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2页—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构建知识网络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运算规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绿源中叶公司购进20000粒“太空种子”,每粒1.8元。买“太空种子”一共花了多少万元?
分析:找出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强调:单位名称是万元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先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7×0.4 0.12×0.2 0.38×0.25
2、计算: 5.05×0.22 6.7×10.2 12×9.09
3、在○里填上“=”“>”或“<”
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归纳:在小数乘法中,如果第二个因数比1小,那么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
如果第二个因数比1大,那么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
如果第二个因数等于1,那么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第 1 单 第 12课时总第12课时课型:测试
一、下发试卷
第一单元第13课时总第13课时课型:测试讲评
一、下发试卷
二、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有两个学生100分,有4个学生不及格,90分的有10个,总体平均成绩为81分。
三、自主矫正 学生自己订正
四、组内矫正 小组内交流讨论
五、重点讲评 2、2.35×0.5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3.1×2.5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1、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他们的积()这个数。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要使2.3×□+7.7×□=4.06□里应填() A.4.06 B.40.6 C.0.0406 D.0.4063、0.38×0.24的积有()位小数 A.1 B.2 C.3 D.4
4、一个数(0除外)乘0.01所得的积()原数。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8.0这个数最小是() A.7.99 B.8.1 C.7.94 D.7.95
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18.8米,宽7.6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⑴长颈鹿有多高?
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六、再次矫正
5、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8.0这个数最小是() A.7.99 B.8.1 C.7.94 D.7.95
七、矫正练习简便计算。
1.5 x102 1.25x 0.7x 0.8 2.7 x3.7+0.37x73
8.7x 99 0.8x
(12.5 – 1.25)1.25 x0.4x 80 x2.5
第三篇: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我在教学前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
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
把小数看成整数乘法计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竖式下直接写出得数(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学生作业情况,我对我的课堂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1、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教学反思《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握好学生计算关打好基础,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4、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证书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
教材编排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容丰富。第二,结构优化。第三,把计算器作为学具。
第四,安排必要的练习,讲究效益。教学措施:
1、教学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很容易想到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因而这部分内容可采取自主探索的形式进行教学。
2、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教师的扶放要到位。
3、以生活情节激趣,以自主探索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发展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时数:8课时
第五篇: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1)教材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板书:
0.8 ×
2.4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 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学生读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第2课时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材内容:
学习教科书65~66页的例
2、例3,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4~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具: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
45.3
0.7
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享有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5×100=504 5.04×1000=5040(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教学例3(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板书0.351千克=()克
(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0.351乘1000,计算0.351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三位。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游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
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第3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68~69页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1~3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上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一块五一斤”
“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 列式:9.6÷3(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
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总结法则,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三、课堂练习。
1、错题医院
学生独立完成69页练一练,指名说一说促在哪里,怎样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再在班里交流。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第4课时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70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完成练习十二4~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21.5 ÷10=2.15 21.5 ÷100=0.215 21.5 ÷100=0.0215(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教学例6(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板书:500米=()千米
(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
三、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3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第5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完成练习十二8~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4.8÷2=
7.2÷9=
3.5÷5=
0.56÷7= 4.8÷8=
7.2÷6=
0.35÷5= 0.56÷4= 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计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全班交流订正。
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你能发现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练习十二第12题表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响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
练习十二 12、14和思考题。
第6课时
整理与练习(1)
教材简析: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1~5题。回顾与整理时要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四、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第7课时
整理与练习(2)
教材简析: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6~10题。进一步针对小数乘除法进行练习,重点进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小数乘除法的应用练习。大家有信心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让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应用题7、8。
教师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完成第9题。指导学生看懂票据。
师:从票据中,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由合计金额与面粉总价的差,推出色拉油的总价;再由面粉和色拉油的总价分别推出面粉的单价和色拉油的数量。
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可以把表中的小数化简。
4、完成第10题。
结合生活实际,讲清“零售价”与“进货价”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事理,再根据要求分别解答。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第8课时
探索与实践
教材简析: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并完成76页第11~13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参与统计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探索与实践活动。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最投入、最有效果。
二、实践与探索
1、学生分小组活动。小组内选择4位同学,先记录下它们的身高,再计算平均数。可以先用厘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再用米为单位计算。相互验证每次的计算结果。
2、完成12题 师出示题目。
学生计算图中每条边的实际长度时,要提醒学生应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数,并把用“厘米”做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计算图书馆的实际占地面积时,可提示学生使用算出的实际长度,还应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列式计算。
3、完成第13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花边,量一量再计算。
三、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段的练习,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还有哪些问题?小组交流。
四、作业
课后把自己的收获制成手抄报,存入档案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