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社会》学科教学中
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社会》学科教学中
太仓市城厢镇南郊小学
胡莉英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也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订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方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都取消地理课、历史课,开设社会课。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小学社会教材中,认识周围社会的内容有54课时,认识祖国的有82课时,认识世界的有28课时。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社会教学之中,能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生根、萌芽,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一、寓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 确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它要求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从而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三、四册教材涉及的大量古今中国社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事物、评价人物的好教材,这也正是社会学科“认识祖国”的特殊功能之一。例如教学《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秦始皇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根据影视感知马上回答:“是个暴君”。确实,秦始皇焚书坑儒、蛮横专权、草菅人命,是其罪恶的一面。但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候割据混战的局面,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各族人民愿望的。在统一后的10余年中,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任何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以一己之见,感情用事的方法褒贬历史人物是不科学的。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一分为二地去分析、评价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寓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基石,它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肯定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五册教材选编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介绍了我国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列举了闻名世界的中华名胜古迹,是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好教材。如《青藏高原》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高原特有的高寒环境,了解其对藏胞为主的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让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藏高原上交通面貌的变化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世界是按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人要适应环境来生存,并对环境加以利用、改造。又如《泰山和黄山》一课,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泰山是一座自然名山,文化名山,融自然和文化为一体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知道黄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美好的环境,也要让学生知道泰山和黄山是自然客观存在的,我们首先是认识它、适应它,其次可去建设它、美化它。
通过以上的教学,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深入认识物质世界的意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寓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于社会教学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四册教材中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和第六册教材中《我国与世界的交往》等课,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一个国家的建设,主要取决于自身原有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现代化水平,生产关系的机制作用以及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等因素,而不能单靠外援。但是“闭关锁国”,关着门搞建设也是搞不好的,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忽视外因是不可能把经济建设搞好的。我们党一贯遵循和强调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是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的。
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形成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如第二册教材安排了生活与工业、生活与交通运输、生活与通信、生活与储蓄、保险、节日民俗五大部分内容。其中讲到了工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通信的发展、节日民俗的由来及移风易俗,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我们既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举成功的,而是由平时为实现这些远大目标做好每一细小工作的量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又要树立革命的理想,在思想上和学习上,要把握时机,敢于突破,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任何事物本身都包含着它的否定方面,这种内在的否定力量,促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到对自身的否定,继而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表现出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过程。教材中讲到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等,通过这些伟人事迹的感染,让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并准备走曲折的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四、寓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于社会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和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它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的保证,就在于它同实际的紧密联系。要使学生认识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例如:培养学生儿童时期人际关系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学习;知道怎样买东西,就必须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学习。
小学社会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许多课的后面都安排了“活动”项目,例如:“我们的学校”一课的课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一下家庭附近有多少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农业的发展”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农村学生“了解本村农业和农村面貌变化的情况”,让城市学生“收集反映农业和农村新面貌的图片、资料张贴地教室的墙报栏内”;“交通运输业”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调查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交通工具和固定设施”;“参加储蓄”一课的课后活动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或信用社进行一次存款或取款的实践活动”等等。除课后活动外,教材还专设了一些“活动课”。例如“居家安全”、“参观调查工厂”、“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调查家庭和家乡的变化情况”、“举办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片展”、“参观家乡附近的旅游点”等。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把社会常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统一,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机地渗透于社会堂课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社会学科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教育思想。二是正确认识小学社会在小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和育人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社会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三是深刻理解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标,以及小学社会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教材的内容体系,以便更好地驾驶教材和组织教材,按照目标要求准确地传授社会知识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四是提高小学社会课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从而熟练地组织教学、科学的施教和正确的指导,并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增强小学社会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并对当今社会各方面问题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不仅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足以胜任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的各种实际事务。
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社会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是贯穿于社会教学的一根主线,是“神”。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篇: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绝不可小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一、感知美;
二、审视美;
三、创设美。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以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引言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人文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绝不可小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薄弱环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美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充实人的内心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教师在各科教学环节中,都应该贯穿美育内容。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应该成为“百科之首”。
一、感知美
(一)运用教材,感知美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所收编的篇目中,无不存在审美价值。编写这套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所以它大量收编了许多名家名篇,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如周定舫德《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廖文根的《“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等,有的作品为学生展示了大自然优美的画卷,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等。有的作品反应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画卷,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应该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萧华的《四渡赤水出奇兵》,陆定一的《老山界》等。有的作品描绘童年趣事,展示少年立志成才的道路,这类作品都是说真话,抒真情,字字句句拨动这读者的心弦,令人感动,唤起学生珍惜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如于漪的《往事依依》,沈复的《幼时记趣》,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朱湘的《少年歌》等等。这些名人名篇,有古代或现代的,也有中国或外国的,有短篇小说,也有长篇小说,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说明文,它们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生活、珍惜时光,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二)分析字词,由词掘义,感知美
有些字词,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甚至有统帅全篇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狠抓关键字词的分析,也能受到美育的效果。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一些包含激情的文字:“纯洁和高尚”、“坚韧和刚强”、“淳朴和谦逊”、“美丽和宽广”、“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优秀之花”、“祖国之花”。抓住这些文字,结合事例分析,就可以认识到人民战士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变”贯穿全篇,作者通过写主人公的多次“变色,鲜明得表现了主人公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嘴脸,抓住“变”字进行分析,能增强学生对这种人的痛恨、嘲笑,培养学生爱憎分明、辨别虚伪的感情思想。
(三)在诵读中,玩味其意,感知美
诵读课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法。朱自清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注①)可见,诵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教者通过教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享受其乐。在诵读是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朴实、自然。这就要求用普通话诵读,不添字、不减字、不重复,抑扬顿挫,充分的表情达意。可采取多种形式,把泛读、个别读、齐读、默读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一些。对于短小精悍的诗词,特别优美的句段,乃至整篇,还要求学生能流利背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书读熟了,美感现了,学生从中潜移默化,美育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二、审视美
(一)在文学欣赏中,审视美
中学阶段的文学欣赏课,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课堂。在课内学习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后,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欣赏相关的作品,或者课内学习的名著片段章节,运用文学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或指导阅读原著。如课内学习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阿Q正传》、《雷雨》、《威尼斯商人》等名著节选后,由于课文部分内容有限,只能管中窥豹,还必须让学生阅读原著,来领会作品的意蕴,让学生自己去玩味、去感受,进行一番再创造的工作,进而抓住美的内涵。
(二)巧设问题,开发想象,审视美
在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层层设卡,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完成审美过程。记叙文的提问,要紧扣人物的动作,语言精神,肖像描写以至环境描写。有时对其中的细节描写也不能放过,让学生从作品的分析中认识主人公高尚行为和美好的心灵。如教材《分马》分析郭全海这个人物的形象时可设问:⑴文章是怎样描写郭全海出场的?⑵文章刻画郭全海这个人物,是怎样通过细节和心理感情的变化的?写郭全海出场:“郭全海爬到桌子上,高声叫道:‘别忙着,还得说两句。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这个出场,通过语言描写已经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美。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写了几个戏剧性的细节更现其心灵美。可通过主动换马,动员别人跟老王太太换马等细节分析,逐步展现郭全海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
(三)小结归纳、加深认识美
学生认识美有其过程,开始是从表面上认识美。在教学中,可根据以上的分析再来一次小结,有助于加深学生美的认识。如教《白杨礼赞》,可先让学生对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继而认识白杨树美的风格,最后弄清白杨树的风格与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身上所体现的风格之间的联系,明确作者如何通过白杨树寄托自己美的理想和对人们的殷切希望。再如《春》一文的教学中,先分析几幅春景图,然后再学习语文最后一部分的设问:“一年之计在与春”、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同前文景物描写所表露的感情有什么联系?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些语句,揭示了春天的特性,突出了春的力量和发展前途,启示人们珍惜春光,在大好春光里有所作为。
三、创设美
(一)电教手段,创设美
电教手段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诗经•蒹葭》是一首朦胧之美的千古绝唱,为了更好的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先放一首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主题歌,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诗经•蒹葭》的演绎,之后将这首诗作简要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在屏幕上观赏电视剧主题歌录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当场吟唱这首诗或这支歌,并且能很快背诵出来。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产生了强烈的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多利用电教手段,发挥它的优越性,让它更好地为语文现代化教学服务。
(二)在写作教学中,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在写作课上除教给学生以写作技巧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感知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如我在春游活动中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名胜古迹:都峤山、大容山、云天宫等,有意引导学生观察都峤山、大容山的美景,云天宫的精美藏品,指点学生从形态、色彩、光线等角度去感受、发现山石的奇特、湖水的清澈、林木的葱郁等美的事物,从中积累美的表象,成为作文中表现美的材料。在社会实践时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厂矿企业参观实习,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创造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宜一成不变或固定模仿某一教学方法,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说的多好:“教学课堂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甚至千花万花齐放,做好第一线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方法而否定那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那么多的教法都合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加任何改动就用。而应该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对自己有用的花粉,酿选自己课堂教学的蜜之精华。”(注②)我们应该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大量吸收中外教育家的精华思想、方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尽量将教材中的美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如教学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小小说时,师生除了理清故事情节、内容外,更应该挖掘船长——哈尔威这个人物身上的美,他美在镇定、沉着、果断、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指挥有方„„让他的这种完美的形象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人格,美化学生的心灵。
我们要明确审美教育的着眼点,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具有高雅的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生华为美的情操,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使他们更加加热爱生活,展望未来,为实现美好未来而奋斗。我们对课文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弄清其主题思想,分析艺术特色等,就是对作品进行一次鉴赏活动。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多思考: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样的课文,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提问就有不同得得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七根火柴》一文时,有的老师会这样问:“课文怎样描写无名战士临死前的言行?”或者“无名战士牺牲前说了什么话?做了怎样的动作?表现了怎样的思想”这样从文本到文本封闭式提问,就不可能达到审美的教育目的。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这样问:“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这些言行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里?”(注③)这样提问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是文本到人的开放式提问,使由知识领域进入到情感领域、意志领域。既开发了智力,又震撼这学生的心灵,把教育性的提问升华到自我教育的回答,这样就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会受到比较好的效果。
结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把课文所展示的美充分地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希望每一个语文教师担负起审美教育的使命,不断探索,将语文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总之,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以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注释
①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P108-122 ②教育专家魏书生专题讲座.广西第七届中小学教研观摩活动,2010年10月 ③于漪老师《七根火柴》教学设计,P25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文化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
[3]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4]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六期
[5]毛泽东诗词六十七首.文物出版社.1999年8月 [6]玉林教育.2010年第三期
[7]巴金散文集.海行杂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8]曹雪芹.红楼梦(上下卷)(美绘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2月 [9]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
第三篇: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中
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中
以 “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这一总体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了学生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作为工作重点,重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成长,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在新课导入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导课”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我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教育。
如在教《升旗》时,我先将事先录制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象投放到大屏幕上,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我问学生:“谁能说出我国国旗的颜色和图案?”学生边回答,我边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高高飘扬的国旗,我接着说:“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认识我们的国旗,热爱我们的国旗,每个星期一早上,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校园的上空。那同学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红云飞上蓝天去亲亲国旗呢?”“想”,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时我便在国旗旁边画上了一朵人物化了的云朵,将新课导入。
二、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每幅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河北版美术教材中画定州的宝塔、河北的长城、家乡的水果、河北民居、我家一角、民间花灯、剪纸、工艺美术等等,都是进行爱家乡、爱河北、爱祖国教育的好内容;教材还通过《入队》、《我们爱劳动》、《植树》、《给母校画一张画》等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爱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学校、热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教育。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得当,就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
三、抓住美术教育的情感调节功能,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美术教育也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
如在欣赏革命题材的雕塑作品《鉴湖三杰》时,我先给学生介绍雕塑的背景,然后给学生讲革命志士生平小故事,让学生受到了气氛熏陶,随后放幻灯欣赏时,我又适时地放上音乐,很多学生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欣赏完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同学说:“一定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好好学习。”还有的同学说:“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学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较好地完成德育的渗透。
四、在美术技能训练中,自觉地渗透德育。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五、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美术实践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如为了配合校德育处组织的热爱解放军的主题活动,我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送给可敬可爱的人,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热爱解放军叔叔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对解放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卫祖国的信念。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学期我以生活德育、情境德育总体思路为指导,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突破,用美术的形式切实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
第四篇: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上海晋元高级中学 沈亚辉
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学物理学科以其严密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文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寓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使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相得益彰,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物理学科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长期坚持,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切入点。
1、用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
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被提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出,比西方早400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墨经》论述:“力形之所以奋也”说明早期人们就认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火箭一词根据古书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杠杆,秦朝时期的天平,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对共鸣、水能、风能的研究利用等等,通过这些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用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格言教育学生
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科学家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研究到中子弹。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毅然放弃外国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返回祖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这样一句名言:“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珍珠。”这些都将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翻开物理书,大多数是外国科学家的名字,居里夫人、伽利略、阿基米德等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起到同样的教育作用,教学中也绝不能放过。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同学们,“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至于爱国主义的素材和物理学家的许多轶事,除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讲解外,在课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 达到教育目的。
3、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教育学生
在讲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长江三峡工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在能源方面的成就。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介绍我国通讯卫星发射情况及神州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的情况。在讲“超导体”时,介绍我国超导磁悬浮的研究进展及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情况。这些领域我国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在惊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流露出无比骄傲的情感,更激发了学生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热情。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中本身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动题材。由于物理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可以让学生确定“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物理学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对立统一的,充满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关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渗透,这样将有助于培养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电场”这节教学时,根据不直接接触的电荷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事实,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这种物质传递的。尽管电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物质是不依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 止是相对而言的、是有条件的。静摩擦向滑动摩擦转变、全反射、干涉、衍射、原子核的转变等蕴含了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道理。电流的形成条件说明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惯性和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对光的本质认识也说明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观点。质点、光滑面、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等概念都是理想化的模型,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物理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时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只有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他们才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同时,又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就决定了物理学必须正视和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它探索各种问题时反复出现的基本方法是:发现现象——科学实验——总结升华揭示规律——实践检验——再实践再认识。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
我国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在法德留学期间正值二战结束,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但她用简陋的仪器设备发现了重核的三分裂填补了核物理空白。法拉第用了十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及其规律,在他使用过的“线圈”中浸透了辛勤的汗水。弟谷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仅用一双慧眼仰望苍穹,几乎达到了能用眼睛观察的极限,为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焦耳、迈耳、亥姆霍兹等在不同的领域,花费了尽四十年时间,做了大量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了伟大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卡文迪许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峰回路转地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物理学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了真理,不辞辛劳长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以及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塑造完美人生的典范。
四、解读物理物理内涵,品味物理之美
当代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科学美是中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掘美育资源,使学生感受物理科学的美,会对学生起到愉悦激励的作用。
物理难学,物理复杂难懂是中学生中最常听见的感叹。其实物理学并不象有的学生想的那样枯燥、单调,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而简单、和谐、统一、对称是物理美的主要形式。如当地面上机械运动的万物,茫茫宇宙中的无数繁星,这天上、人间的无数事物居然被统一在F=ma这样一个如此简洁的式子中,体现了牛顿力学的简单、和谐、统一之美。竖直上抛运动中上升和下降的时空对称,正负电荷,磁极有N极和S极,“桂林山水甲天下”,“万花筒”中的缤纷奇妙,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等都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除此之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引入苏轼的«琴诗»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同学们可以体会到本诗巧妙地揭示琴、妙指、琴声三者的矛盾关系,说明琴声的产生既离不开琴又离不开妙指的弹拨。琴本身形状,这是内因,手指的弹拨是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它揭示了人们司空见惯而又未必意识到的道理,并把读诗的人引进一个琴曲家将身心融入琴声所创造的神奇世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
在学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中,粒子在不同初态和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一片绿叶、一朵梅花、一颗明星等等,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物理学中处处存在美,令人赞美的图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进一步钻研。
一旦学生领悟到物理内在的美,就会在学习物理和解决物理问题中,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和享受物理之美,达到这一境界,学生的学习动力、探索精神已被激发,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位物理教师,从德育渗透的理论价值、教育价值、能力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去开发,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注:此文刊登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发展研究》2006.5专刊中。
第五篇: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如果在学科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谛。有人认为品德学科和语文学科因其学科的特点很容易进行德育教育,而数学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却有些牵强。我却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受着数学学科的魅力,它的内容包容万象,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在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渗透德育
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要引起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我给学生展示“蓝猫当家”的故事:妈妈不在家,蓝猫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买食品,买药要花钱;乘坐公共汽车要付钱;要关心妈妈,妈妈生病了要给妈妈买药;不能乱花钱,要把钱存起来。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买书的时候用到钱;上初中、考大学的时候用到钱。“蓝猫”是小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兴奋状态。故事情节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小学生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数学课的内容表面看似乎较为枯燥,除了一些单调的符号就是一些直观的数字,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牵制到如何去解决那些数学难题上,往往忽略了题目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只是提供教师教学的可能,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会数学的价值,达到育人的目的。如,在教学“认识时、分”一课时,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干什么?我出示6幅图及文字材料:1分钟脉搏大约跳()次;1分钟大约拍()下球;1分钟大约跳()下;1分钟大约做()道口算题;1分钟大约写()个字;1分钟大约读()个字;学生各自选择参加其中一项活动。我记时,学生活动,然后汇报:1分钟拍球拍了110下;1分钟跳绳跳了129下;1分钟写了5个字;1分钟口算10道;1分钟读了248个字;在这些活动中力图使学生全方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把极为抽象、难以言传的一分钟时间概念,在日常熟悉的诸多活动的动感之中。同学们,1分钟虽然短暂,但它却能汇集成一时、一天、一年,能做许许多多的事,所以让我们来珍惜身边的每一分钟吧!
三、在练习过程中,渗透德育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情景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混合运算”一课进行练习时,我设计的送算式宝宝回家。我说:数学王国里住着一些算式宝宝,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请各小组商量一下,并派代表把它们护送回家。(学生分别把算式送到标有“先算乘法的算式”、“先算除法的算式”、等房子里,还帮着算式造了一个“从左往右计算的家”)。数学医院(数学医院来了4位病题。请谁来当“主治医生”诊断一下,病在哪里?并给出治疗方案。)在这些情景创设的练习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低年纪学生,年龄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恰当地将思想教育寓于数学学习之中,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助人为乐教育有机渗透其中,恰当又自然。
四、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因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科学性、逻辑性很强。学好数学的同时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其自身的精确、严密,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一定要做到严格、认真。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小学生因其年龄的特点大多非常粗心,很多时候错题都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造成,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总是多问学生“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低年级学生解题往往凭直觉,如刚学完加法,看到题中有两个数就相加;学完减法,直接就用题中的大数去减小数,根本没有耐心去思考题中都说了什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能说出答案还不够,说出思考过程才过关。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先读题再解题了。同时,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心理,多讲一些因粗心审题不清而闹笑话或导致不良后果的故事。例如,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一道题给出了10个数,要求学生从中找出5的倍数有哪些,很多学生写出了这10个数以外的其它数,我对学生说,你们这么聪明能写出那么多5的倍数,可却一分得不到,认真审题是多么重要啊!然后我给他么讲了一个人求职的故事,一个大学生才华横溢,在一次招聘考卷中,他很有把握地答完了所有的考题,美滋滋地在家等待录用通知,可结果他失败了。导致他失败的原因是试卷最后一题“介绍你到过的十个地方的特点,选择一处写下来”他恍然大悟,他因没有认真审题把所有的地方的特色都介绍出来了。因没有认真审题而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工作机会。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从故事中受到了教育,悟出了审题的重要性。
五、教师示范导行,以人格来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要讲出来,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渊博的学识、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都会让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我觉得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先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要求孩子们作业字迹要工整、计算列竖式用尺子,那么我在板书时都会把字写得漂漂亮亮,列竖式时会规规矩矩用尺子比齐。孩子的模仿力强,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自身人格的魅力影响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结合数学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这需要我们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渗透德育教育,即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