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已有的识字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生字及所组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了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睡眠现象。
对植物界的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
生 字 教 学
教学难点
阅读了解几种植物分别是怎么睡觉的。
教学方法
导 学 互 动
课前准备
生字卡、课件
课 时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的认读。
2、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人每天都要睡觉,休息大脑使我们精力充沛;身边的小动物要睡觉;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的植物药要睡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自然看看我们身边的植物是怎样睡觉的。
二、出示导纲
(一)知识性问题
1、自读课文,标出每段序号。
2、找出文中写了那几种植物的睡眠。
(1)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2)汇报,师板书
(二)探究性问题
我最喜欢----------------,我知道他的睡眠特征是--。
1、在文中找出,小组内交流。
2、代表展示。
3、师出示图片,生根据图片说说。
(三)合作解疑
文中写了植物的什么和什么的睡觉?作者用什么将它们连起来的?(体会过渡句的用处。)
1、找出来读读。
2、交流解疑
三、导学归纳
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自然界真的是太神奇了,希望大家学好知识去自然界探索更多的奥秘。
四、反馈训练
1、造句
只要------就------不仅------而且------
2、把自己当作植物介绍自己是怎样睡觉的。
五、拓展
观察身边的植物,它们有什么奇特的现象?观察后记录自己的发现。
第二篇:会睡觉的植物(最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4、《会睡觉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睡眠,激发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一些植物图片,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
2、板书课题。
3、指名都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植物为什么要睡觉? „„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2)指名读长句子,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想一想,再填空。
(1)第()自然段写植物也与人一样,会睡觉。(2)第()自然段介绍了三种植物睡觉时的变化形态。(3)第()自然段写植物的睡眠是为了更好的生长。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组词,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二、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植物的睡眠,激发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在课题的睡觉一词下方加点,指导学生练系语境理解词义,本文中的意思是指休息。
(3)有感情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叶草睡觉的句子。有一种草,只要天一黑,他就睡了。
指名读,读好关联词“只要„„就„„,”突出三叶草睡觉的时间。练习用“只要„„就„„”造句。
到了晚上,三片小叶就会叠起来,好像人闭上了眼睛。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三叶草的叶子睡觉时“折叠”的姿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折叠”一词。齐读第二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
a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分别介绍了什么植物的睡眠? B交流,相机出示: 夜晚,蒲公英„„理解“合龙”和“低垂”的意思。C表演朗读。
2、学习第三段(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讨论交流:植物为什么要睡觉?(3)理解词语:自我保护?(4)齐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演一演:我是小小园艺师,介绍一下文中的几种植物分别是怎样睡觉。
2、说一说:你们还见过哪些植物睡觉的样子?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小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教后记:
第三篇: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
3.了解植物的睡眠,乐于关注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
教学难点:
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睡觉”。问:同学们,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睡觉呢?
2、你们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睡觉吗?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也与“睡觉”有关。看老师写题目。【完成题目“会睡觉的植物”】问: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老师归纳学生问题,并板书于黑板上。
5、带着学生朗读所归纳的问题。
二、读一读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按要求读一读课文。
①大声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再多读几遍;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读顺嘴为止。
②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每小节有几句话。
3、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请学生逐节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4、出示“积累运用”中的词语,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5、出示长句
①在阳光下,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
②夜晚,蒲公英的花儿向上合拢,胡萝卜的花儿向下低垂,都表明它们已经进入梦乡。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理解,体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怎么样”。
三、想一想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会睡觉?
2.它们是怎么睡觉的?
3.它们为什么睡觉呢?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信息。
4.如果能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那就更好了。大家试试看。
5.拓展,还有哪些植物会睡眠呢?
四、做一做
1.出示词语
折叠 展开 合拢 低垂
2.朗读词语。
3.你能用手做做动作吗?
4.你能用手做一做“闭”的动作吗?“合”你会做吗?
五、写一写
1.习。
习在甲骨文中是由羽和日组成,表示鸟儿在日光下飞翔。本义指小鸟反复练习飞翔,引申为学习、复习、练习。现在的“习”取的是“羽”的一部分,指反复地学。
书写要点:横折钩向左收,笔笔刚劲有力,提画起笔向外伸。
2.作、休、你。提示:作,平舌音。
①观察字形,发现共同点:都有亻,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②示范。
③生描红、临帖。
3.每。
①认识“母”部。
②按笔顺正确书写。
4.合。
书写要点:撇捺舒展,口字写扁。
5.明。
①字理解析。
②书写要点:日靠上,月窄长,上下错落,才美观。
第四篇: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河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及两个偏旁,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3、能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4、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教学准备:
田字格本、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到森林里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诗歌——《叶子的眼睛》。
2、板书课题,学生一齐书空。相机在田字格里教学生字“叶”,偏旁是“口”,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请学生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问。(叶子怎么会有眼睛呢?叶子的眼睛是什么啊?)
二、初读诗歌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叶子 走进 高兴 雾气 阳光 脚步
露珠儿 迷迷蒙蒙 不小心 眨呀眨的
3、生字读音指导。平舌音:走。翘舌音:眨。前鼻音:进、心。
后鼻音:兴、蒙、轻、灵。
在文中“的”“了”属于语气助词,要读轻声。
4、教师范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理解诗歌
全篇短诗一共有3句话。
1、学习第一句。
本句话是环境描写,刻画出一幅静谧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叶子的眼睛”的描写埋下伏笔。
“山上的早晨”,交代了时间(早晨)与地点(山上)。“雾气还迷迷蒙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有雾)与周围的环境(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很轻很轻”一词写出了阳光照射进森林是毫无知觉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的。同时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通过阳光很轻的脚步怕打扰森林的宁静,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不小心”是不是故意的意思,尽管阳光的脚步很轻很轻,可还是惊扰到了树叶,把它摇醒了。
2、学习第二、三句。
这两句话写出了被惊醒后叶子的形态。“哇——
水灵灵,亮晶晶,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眨呀眨的,好像在说: 天亮了,真高兴!”
前一句话揭露出了谁是叶子的眼睛——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水灵灵,亮晶晶”这两个叠词形象地刻画出露珠亮丽的外在形态。后一句话将露珠赋予人物的动作(眨)与语言(说),从而使露珠的形象更加具体、灵动。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叶、还、就、走、进、心、高、兴。上下结构的字:高、兴; 左右结构的字:叶、就; 半包围结构的字:还、进; 独体字:走、心。
2、指导书写生字。
还:书写时“辶”的捺画要长一些。
就:右半部分的“尤”要写得竖长一些,不要忘记最后一笔的点。走:第三笔与第四笔都在竖中红上,注意不要连在一起写成一笔。进:半包围里是“井”,不要写成“并”了。
心:第一笔是点,第二笔的竖弯钩起笔要写在第一笔的右上方位置。高:中间的“口”要写得扁平一些,下框中的“口”不要写得太大。兴:第三笔是点,不要写成撇;第六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是“十”,不是“土”。
3、老师带领学生书空生字,并理清笔顺记忆生字。
4、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导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背诵指导
全诗有2个小节,共3句话。背诵时可以按照“森林中的情景”——“叶子的眼睛”的顺序进行记忆。其中“森林中的情景”部分可以按照空间顺序的转换:由雾的形态到阳光的神态描写进行记忆背诵。
第五篇:苏教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范文模版)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师:螳螂和蝉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3.讲讲螳螂和蝉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螳螂 蝉 黄雀
四、细读“螳螂捕蝉”的故事。
1.用“——”划出你认为最有道理的那句话。
2.指名回答,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
3.填写图表,体悟成语的意思。
师:他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同桌交流。独立填表。
一心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4.从哪里看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教学预设: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抓住描写“螳螂”“蝉”“黄雀”动作神态的词句,品味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讨论。
(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不准别人再来劝阻;经过: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结果: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 螳螂 蝉 黄雀
黄雀 螳螂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