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江西省宁都县第二小学 杨玉华 手机:*** 邮编:342800 江西省宁都县第三小学 杨业成 手机:*** 邮编:342800 【内容提要】
多媒体,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以其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等特点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易学、会学、乐学。应用多媒体,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增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魅力。【关键词】 多媒体 课堂教学 魅力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正逐步被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所采用。多媒体,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以其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等特点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易学、会学、乐学,增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魅力。同时,应用多媒体,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易学”。
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和自学能力为前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探索、创造,可促进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如在《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小学生刚接触就要弄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于接受,以往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时往往准备大量的教具和学具,而且演示动作和过程不连贯,动态演变和教学信息传递的效果不理想。教师在演示过程中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口头的信息传递,教得很累。而如果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直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根一根地清楚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前,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学生便能自主探究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我们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直观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不会有思维障碍,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会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小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实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多媒体可以控制某些对象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而不是由老师说出结果,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多媒体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可以反复多次演示某些内容而避免板书和擦黑板的不方便。另外,在传统的信息单向传递中,学生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被控制的消极地位,多媒体使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课件,控制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次数,还能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强的参与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以往一般是用动手操作的方法,通过割补成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这一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教师通过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进行割补、推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课件时,把教师演示的过程用动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弄清了平行四边形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为什么能化平行四边形为长方形的道理,切实掌握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环环推进,逐步概括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乐学”。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由于学科自身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使得知识自身缺少小学生比较感兴趣因素。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合理选用或制作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增强知识的感染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前提,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需要兴趣的参与,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色彩鲜艳,集画面、声音于一体,能静能动,能有效的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新课伊始,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从网络上下载了“乌鸦喝水”的视频,教师巧妙地将视频与知识相结合,积极调动了学生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到欣赏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知识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既了解了生活,又学到了知识,在快乐中体验到了知识的产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的介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体积这一概念的感受,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让学生愿学、会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愉
悦的心情。
四、应用多媒体的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计算机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传统教学中,如用黑板演示参与人数少,局限性大,用练习本做,不利于及时纠正,教学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才能了解到,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新思维,还反馈了信息。这样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信息,当堂巩固,当堂矫正,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教师通过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优化教学环节,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和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在多媒体的应用之中得到训练和发展,真正让学生易学、会学、乐学。多媒体的魅力如此之大,让我们尽情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为教学服务吧!
第二篇:彰显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彰显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摘要
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变得越发生动形象有特点,是如今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又是数学教育的一次大冲破,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成为主体,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实行多媒体教学又会让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更多的学生去更好地接近并爱上数学,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对学生之后的学习路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数学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比较彻底地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分解,加快了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大脑中抽象向形象转化的过程,更好地完成教学。
多媒体的价值的关键所在,不仅在表现上显得“好看”,而且在对信息的控制上又特别的灵活与“好用”。其中多媒体教学在“好用”的特征上显得又特别的突出,不同于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传授,真正体现出的教与学的结合正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特别是情景式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使得其能够很生动的表现出来。
学生课外的学习也要与多媒体教学息息相关。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能够更充分地考虑到课堂内外的相互补充,从而对课堂知识进行筛选,突出重点,更好的完成教学与生活的接轨。
多媒体教学又便于知识的及时更新与补充。相对于传统的录像教材之类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随地地对内容进行修改,同时也能让学生参与其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能更容易对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掌握,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的部署,对过去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力的冲击与碰撞。
二、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优势 2.1 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一丝兴趣的,这也成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然而,多媒体教学是图文并茂的一种新颖的授课方式,甚至还会穿插一些影音、flash之类的,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激起了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使得学生从被迫学习数学变为主动学习数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2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能理解
多媒体教学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将一些数学问题情景再现,用一种新的手段去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类似“相遇问题”,在这类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既要对物体运动方向进行理解,还要学会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才能有效地理清解题思路,想出解题方法,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就特别的高,也就使一些理解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教学便能消除这一弊端,通过动画或者影音等形式来将问题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并使学生很快地接受。
2.3 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将教师的思路与教学方法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仔细分析,用不同的方法来讲解同一个问题,使得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了知识的局限性问题,也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使得冗长的知识过程变得更加简短,也方便了教师用各种具体材料来强调重点,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更加细致,能够更好地认清不同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产生联想,加快对难点的突破。
2.4 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互动特点,让平时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具有趣味,告别了以往单一的数字教学,迎来了新的多种方式并存的多彩教学,提高了学生多个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增强。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温床,而数学学习过程中正是需要这种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会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能够解决学生对抽象问题的不理解的问题,并简化一些复杂的演化。多媒体教学还能够缩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使得对数学知识的讨论与研究更加频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
2.5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如何正确地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是存在不同的差异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未能认识到这样的差异,也没有尊重个别差异,然而多媒体教学却能很好地尊重个别差异。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多样的解决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以便适应不同的学生,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的权利。通过多媒体教学,数学在学生心中已经由那种枯燥无味的内容变为了一种可以自己加入其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的一种学科,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
三、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更要带头加入之中,让传统的讲课方式与网络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快地去接受并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不仅在讲解时间和备课时间上大大缩短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并不是说教师的作用不大了,相反,多媒体教学仍离不开理论指导,需要有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习,教师的作用反而更大了。在多媒体教学快速传播的今天,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实时更进,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贴近时代的教学方式,并不是说要摒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应该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教师应该要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数学教学的一次大创新,也是对数学教学的一次推动。多媒体教学所具备的特点存在着一种感染力,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相信,随着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会让更多的人发现数学的魅力,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参考文献:
[1]全曰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王雷.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化学教育.2005.3 [3]张桂芳.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三种支持水平.数学教育学报.2006.2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魅力
运用媒体教学,使学生受到 “情” 的触动
怎样把语文课文讲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如讲授第十册中的《丰碑》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丰碑” 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 “丰碑”具体指什么?用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了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他的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运用媒体教学,使学生获得 “真” 的感受
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文学艺术中的世界展现在论文格式学生面前,既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运用媒体教学,使学生得到 “美” 的熏陶
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再用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被乱砍滥伐,山上一片荒芜。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
运用媒体教学,能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一堂课是否优质,主要是看重点和难点能否突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叶子: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教学第六册《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
第四篇: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魅力
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魅力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已走进课堂,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为传统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下面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展现的魅力,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反之,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会缺乏生机,变得机械而沉闷。上课伊始,教师要施实导学,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吸引到学习上来。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精神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之门,为教学创造最佳的开端和背景。我们平时用的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都简单可行。
如《燕子》是语文第十册的第一课,采用板书燕子的简笔画或歌曲《小燕子》导入,效果应该不错。但本人画图是“四不像”,唱歌“五音不全”,为了掩饰自身的缺陷,我设计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导入的方法。
课件展现了一幅青山滴翠、燕语呢喃、微风轻拂、柔柳婀娜的春景图。色彩丰富的画面和生动可感的声音,给人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冲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中,真是“课伊始,趣亦生”。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悦、主动求索的过程。课堂更是如同这幅“春景图”一般生机盎然。
又如:教学《笋芽儿》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竹笋的生长过程中,学习笋芽儿冲破一切阻力茁壮成长的精神。于是,我以钢琴曲《春野》为背景音乐制作了一段竹林景观的flash。画面由青翠欲滴的竹林逐渐聚焦到竹笋上,竹笋在绵绵春雨中破土、拔节。教学就在这色彩丰富的画面和生动可感的声 音中拉开了序幕。学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化作了一支春笋,呼吸着泥土的芬芳,沐浴着春天的甘霖。
二、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深厚的情感流溢于笔端,凝聚在字里行间。有时尽管教者使尽了浑身解数,可学生的情感往往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而电教媒体能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特别是音乐,它是人类第二语言,是开启感情闸门的钥匙。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从男人心中生出火来,能从女人眼中带出泪。”可见其感染力之强。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课文,它真实地记叙了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八亿神州泪纷纷,千家万户哭总理”的场面。这感人的情景,对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有着情感的距离。周总理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尊敬、爱戴。对于这点,学生也难以理解。课前,让生收集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或观看相关影视片断,对人物作初步了解。教学时,为了烘托课堂气氛,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妨出示周总理的遗像,以哀乐为背景;接着,用一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创设庄严的课堂气氛;随后在哀乐声中范读课文,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接着,用录像再现夜幕降临,细雨蒙蒙,长安街两旁的人等灵车的情景。哀乐与画面融为一体,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痛的气氛中,从心底萌发了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并深深体会到了“人民爱总理,总理为人民”的内涵。
又如,《梅花魂》一文,关于梅花品格的那段文字是全文的难点。仅仅通过品文析句无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原文:“…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怎样的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象这梅花一样。….”)这里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由梅花的品格而引申到赞美人的品格。单单靠扣重点词句,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我在教学这段话时,两次播放《红梅赞》的主题歌曲。第一次,在学生找出写红梅品格的句子后,让学生感悟,外公实际赞美的是红梅 的品格,播放歌曲《红梅赞》红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第二次,在学习完第二句话后,明白外祖父赞美梅花,实则赞美的是有气节的中国人,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三、导行
教师身兼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鲜明、具体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做人的榜样。这种崇高的形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如: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严守纪律的邱少云等等。教学时,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生动感人的形象去熏陶学生,这还需教者动一番动筋。
如《丰碑》一文,讲述的是:长征途中,一位掌管物质发放的军需处长把御寒的棉衣分发给了战士,自己却被严寒活活冻死的事。通过词句理解和感情朗读等手段,学生不难领悟军需处长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何深化这一主题,让军需处长成为人们心中的丰碑,让其身上折射的精神成为人们行动的导向呢?生硬的说教,往往收益甚微,甚至会令生反感,而流于形式。于是,我在学生领悟了军需处长的精神后,借鉴了明慧老师的教法,引入了一首题为《为了谁》的MTV。
这首MTV以“无私奉献”为主题,把许多具有“军需处长”精神的人贯穿在一起。他们中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和王二小,有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和罗盛教,有身兼“保姆”、“上级”、“勤务员”数职的老班长和倔强的小红军,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峰和小英雄赖宁,有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和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者,有党的公仆、人民的好儿子 —牛玉儒和人民公安的楷模任长霞。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担任不同的工作和职务,但他们都具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多媒体的导入,突破了时空的 局限,让学生对“无私奉献”精神领悟更为透彻,其心灵受到了洗礼和振憾,从而起到帮助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四、创新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尽可能要为学生提供丰富想象的机会,多媒体走进课堂,使得教学环境焕然一新。
如《黄山奇石》是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具体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雄鸡叫天都”四个石头的特点。而“黄山的奇石还很多,……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呢?”教学时,不妨从此处拓展,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即利用课件依次出示五块奇石,要求把能和他们适合的名字对应起来,如没有合适的名称,请为其命名。
这个环节可完全把课堂的时空换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操作。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答题欠妥时,信息反馈提醒学生谨慎思考。整个过程,学生思维活跃,所起的名字也是百花争艳,很有创新意识。
总之,多媒体 “激趣、悟情、导行、创新” 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出瑰丽的奇葩。
第五篇: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事半功倍
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中心学校 张秋英
关键词:多媒体 现代教育 教学工具 教学效率
内容提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以其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多媒体教学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正文:作为 21世纪的伟大工程之一,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其有效载体之一的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也必将日益凸显它的非凡魅力。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以其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现代化的语文课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应当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尝试和发展,它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讲,无疑是一项崭新、鲜活、长远而且艰巨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面前就无形被激活,其表现有二:一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教师必须活学活用这一新型的“教学工具”。二是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又决定教师必须活用善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如,面对一段“风戏垂柳,湖波荡漾,花前月下、深谷幽涧,泉水叮咚、百鸟鸣啭,碧江晚霞、夏岭秋山„„”的文字,教师如何尽其美,广其义,深其涵,行之远呢?这种时候,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磨破“嘴皮子”,那么,久而久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是“书呆子”。但倘若引进了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鼠标轻轻一点,画面、音乐、文字落英缤纷,表情、眼神、思考也就流光溢彩。又如学习《祥林嫂》,就可以运用幻灯片或电脑将祥林嫂三次不同的肖像特征用镜头组合的方式进行展示,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按照规定的要求去接受,去比较,从而深刻体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迫害。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比教师生搬硬套的讲解要省力得多,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不仅能一目了然,还能在快乐中学习。
在这里,多媒体教育技术代替了“言”而有“文”,其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刻骨铭心,久而难忘了。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