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大全

时间:2019-05-12 02:1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大全》。

第一篇: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大全

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走进课堂,本文就对以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了阐述:用扣人心弦的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用精美的图片、视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丰富的信息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课堂教学 兴趣 注意力 信息量 有效性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陌生又新鲜的课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处在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求知欲较高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如何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浓厚兴趣并学好化学这门课,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师面前的课题。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而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大大降低了难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下面,笔者着重谈谈自己利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一、用扣人心弦的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巧妙、艺术地导入新课,能给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序言课上,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向其中的一张喷上一种无色的液体。奇迹出现了,原来空空如也的白纸上竟然出现了“同学们好”几个字,这神奇的现象一下把同学给吸引住了。然后,笔者又用一根玻璃棒蘸上一些药品把酒精灯引燃,将一根木条烧出火星,去引燃另一张白纸,这时那张白纸有部分开始燃烧了。细细观察会发现,燃着的部分慢慢地烧出了一个轮廓,最后竟成了“化学”两个字。教室里开始骚动不安了,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到底怎么回事?”看到同学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笔者乘机在大屏幕上打出课题《化学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接着用视频展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这样,学生们带着几分好奇,带着几丝疑惑进行学习,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缺乏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口头讲故事费时又费力,大屏幕展示阅读材料则可轻松搞定。根据教材内容,介绍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讲到空气一课时,用大屏幕展示化学家拉瓦锡的故事;讲《几种常见的盐》时,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讲意大利著名的屠狗洞故事。以故事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再如,学习《空气》一节时,请同学们猜谜语:“一物到处有,赶也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学习《一氧化碳》一节时,“左半圆,右整圆,杀人血不见,点火冒蓝焰,若把它拆散,半圆物质能取暖,整圆物质能助燃。”然后配上精美的图片,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这一课题的时候,先展示几张氟骨病、大脖子病、?型腿、0型腿的图片,学生急于想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兴趣十分浓厚。

二、用精美的图片、视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多长时间,自学能力有多强,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知识等,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没有哪一个人会对一成不变的事物感兴趣,学生更是如此。

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动画效果并集声频、视频于一身的优势,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刺激,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使用多媒体,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大脑、手等多种感官,才能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表达兴趣,营造出富有生机活力、充满蓬勃朝气的课堂教学氛围。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在讲《几种常见的盐》时,先由学生预习食盐的俗名、化学名、用途、性质、在自然界的分布、提炼方法后,播放我国食盐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提炼方法视频,效果非常好。其他如金刚石、石墨C60、木炭吸附色素、大气污染与防治、火灾与自救、防火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视频,给学生的印象都十分深刻。

在微观领域,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微观的变为“宏观”的,使学生更易于完成知识的掌握。在讲解分子的性质时,很多同学对分子在不停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很费解。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举很多例子帮助学生使抽象变形象。但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形象地表达这一知识,而且省时省力,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三、以丰富的信息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能把课堂教学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容量有限。但使用多媒体课件后,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用资源,视、听、读、写功能大大增强;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材料;利用网上资源来辅助教学等,增大课堂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样能够极大地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保持发展其潜能。

化学教学中常有带有危险性的实验,若只靠讲解,学生往往半信半疑。在教学中,可将教材中配有的插图、图解等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进行重新编辑,同时加入动画和声音,这样能使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比较、概括、总结,此时利用信息技术能优化复习过程。如化学实验的复习,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解和板书,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就有利于比较,加深了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四、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化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学完一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适当选做一些经典习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通过多媒体练习可以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

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现行教材以及各类教辅练习主要是书面的,而其它形式的练习,如动手练习、动口练习、社会实践等内容很少,甚至没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化学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设计习题时,可以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等,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掌握和应用化学科学,对于工农业生产、科技、能源、社会、环境及人类的生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发现化学的奥秘,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便于他们控制化学变化,使之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通过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都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认识美妙多彩的世界,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加强对化学的认识和感受。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培养学生化学兴趣,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学起来越来越有劲。

第二篇: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考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也是我们音乐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感受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前提。尤其是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来说,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美才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过度追求创造而忽略感受的教学模式,坚持听觉与视觉、欣赏与活动、语言描绘与想象、知识技能与表现发挥的四个结合,不断追求目标的适龄化、师生关系的平等化、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教学评价的差异化,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由“美”向“善”达“真”,实现其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教育 课堂教学 感受 模式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好的音乐课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快乐!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小学音乐课中,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孩子们对机械呆板的音乐课已产生了深深的厌烦情绪。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要关注审美,重视实践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 的音乐课确实应从学生出发,试着从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探视我们音乐课的教学方式,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权!那我们的学生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呢?他们心中所希望的音乐课应该是怎样的一种面貌呢?作为音乐未来教育者的我们, 该如何打破旧的教学观念,构筑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呢?

一、孩子眼中的与音乐课密切相关问题的调查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现在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们眼中的音乐课是怎样的,他们希望上什么样的音乐课,这是当今的音乐教育者必须了解的问题。为此,本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分两批对泗阳县20所中小学中的10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无记名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你喜欢上音乐课吗?其中,喜欢占(98.3%,不喜欢的占1.7%。2.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选择以老师教为主的讲授课为10.78%,选择听和看为主的欣赏课的为34.56%,选择以自我发挥为主的表演课的为43.62%,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游戏课的为78.21%,选择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为52.83%。

3.你认为音乐课中你学到了什么?其中,认为学到了课本上的几首歌曲是97.8%,认为学懂乐理知识的是19.2%,认为感受到了音乐美的是27.6%,认为学会了表现与创造简单素材的能力的是5.5%。

4.你们音乐老师经常在课堂中表扬你们吗?经常为76.7%,偶尔是13.5%,没有占 9.8%。

5.你们上音乐课时老师是怎样上的?选择“按照课本教会歌曲,主要以唱为主,很少讲别的”占58.3%,选择“不管你们,你们愿意听就听,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占10.2%,选择“以自由发挥为主,可跳、可唱、可表演,视个人兴趣定”的占15.6%,选择“欣赏为主,很少其 它内容”的占14.29%,选择“除课本以外,还教其它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占23%。

6.你们音乐老师上课时态度怎样?学生认为:微笑上课以鼓励为主占72.5%,经常打骂学生凶巴巴的占5.3%,很冷淡上完课就走了占28.7%,都不是占3.5%。

7.你们希望音乐老师上课时,时刻与你们一起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吗?表达希望的占96%,不希望的占4%。

8.你希望音乐课老师教一些除课本以外的有关的东西吗?表达希望的占91.31%,不希望的占8.69%。

9.如果你希望老师教一些其它的东两,你希望是那些(可多选):选择流行音乐、儿童歌曲、音乐名家、音乐知识、中国戏曲、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外国歌曲的分别为58.04%、55.43%、43.47%、28.91%、12.3%、31.52%、17.39%、8.26%。

10.你认为音乐课一定要在教室中上吗?认为不应该的占64.14%,应该的占35.86%。

11.你希望经常在音乐课中与他人合作吗?A.希望的占(90.22%,不希望的占9.78%。

12.对你的音乐老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希望老师在音乐课堂中给每个同学表现的机会的占78.3%。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比较喜欢音乐课.少数小学生不喜欢音乐课是因为音乐课内容太简单或乐理知识太复杂。

2.现在的小学生音乐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偏向课本固定内容及复杂的音乐知识理论,很少去发掘学生的音乐感知鉴赏能力,去表现美、创造美。3.现在的小学生希望老师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且和谐的,希望老师能和自己打成一片,去共同完成音乐课的过程。更愿意音乐课的活动空间大些,如操场、草坪、田野等场地,与大自然拥抱,去体味音乐无限魅力。

4.现在的小学生求知欲望很强,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各科的综合性都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问题,让我们的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

5.现在教师在课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一刀切”,不够尊重发展孩子的差异性,致使一部分同学在音乐课堂上感觉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

二、注重四个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黑格尔说:“音乐是情的艺术。”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教育,必须遵循美育自育的规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的感受能力,并通过多种感觉的协调活动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美,使他们在声情并茂中张扬自身的个性,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结合调查结论,我觉得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的多种美,培养其学习兴趣。

1.注重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音乐与美术都是情感艺术,都是美育的的组成部分。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从视觉上去获得美。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就是 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是用音乐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你看音乐中的1、2、3、4、5、6、7与美术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多么奇妙的结合呀!无疑,音乐的本质是听,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 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乐效果(包括音高、音准、节奏、节拍)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过程。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同时还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也就必然会有感知的误区和盲点。因此,单靠听难免会产生厌倦感,也就不能全身心的投人,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是把有形的色彩融人到无形的声音中去,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做到: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插图往往直接点明了歌曲的风格、寓意背景、提示主题,或者示范姿势、标明动作。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就能帮助他们感知理解、开阔视野、加强记忆、启迪思维。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幻灯片、录像、CD、VCD等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快捷简洁、直观形象,他们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特别是声音与面面的同步处理,展示音乐表现的情景.使悦耳动听的旋律与神奇变幻的画面综合,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其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注重欣赏与活动的结合,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音乐教育家柯伦达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这就提示了音乐具有其运动特征。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和体育活动相融合。例如: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寓音乐于游戏之中,正是借助身体力行的活动来表达旋律的运动方向。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游唱占了30%的比重,可见音乐中渗透体育知识、体育技巧和体育活动。其次,舞蹈与音乐本是一对孪生姐 妹,舞动是展示和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我们知道,音乐的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如力度变化、节奏变化)和不同的风格(如进行曲、摇篮曲)光靠欣赏或者讲解,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比如摇摆、跳跃乃至肢体的伸曲等作出反应才能事半功倍。当学生听到进行曲能自然地、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起正步,听到圆舞曲则能尽情舒展双臂,畅漾于欢乐的舞海,当夜深人静听起摇篮曲则能伸出小手轻轻柔柔地在空气中抚摸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也就会成为一种乐器,情感也有所抚慰。此外,在日常教学组织中一定要做到三个避免:一是避免永远学生整齐的坐着,教师在讲台上的单一的组织模式;二是避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反复学习同一内容,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三是避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只动嘴,不用眼、手、足等其他感官。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产。”这就是说,情有所感,心有所动。当欣赏与活动得到完美的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3.注重语言与想象的结合,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表现,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欣赏是一种感知,是经过听觉实现的审美活动。当我们深情地唱起《我爱你,中国》,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巍峨的靑松、无边的森林、南海的渔火、北国的飞雪……思维沉浸于丰富的意境中,涌动起无限的梦幻,让我不得不赞叹祖国广袤无垠、深邃内敛、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和精神之韵。

但想象不是幻觉,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离不开老师的语言描绘。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的心灵 琴弦,以饱满的精神倾注到音乐之中并进人到表达的最佳状态,并通过语言神态来感染学生,而学生的感想又通过言语传递给老师,教师的语言描绘是提示音乐崇高思想和深厚感情的最佳工具,而学生的言语则是他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表达。师生之间这种知识、心理、情感互相交流相互传递,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

但是音乐课毕竟不是语言文字课,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要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要求普通话标准流利,字正腔圆,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有力度、有速度,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致、紧松有度;其次,能准确精练地表达作品的创作意境,诠释其思想感情;再次,要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把音乐形象鲜活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人到音乐的神奇瑰丽之中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优美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这种语言是与音乐美的完美和谐的统一,才真正是音乐内涵美的魅力所在。第三,课堂提问的语言设计要考究。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是一种智慧的发掘、灵感的启示。这就是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和神秘感,要能勾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对音乐的好奇心,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音乐。因此,课堂提问立意要鲜明,不要提一些简要的毫无想象力问题,如“喜欢不喜欢?”或“这音乐好听吗?”等。有时,语言的神秘和具有暗示性的提问设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导入语和结束语要与音乐相融合。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精妙的语言导入是引入入胜的引子,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还可以引导其更快地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中,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产生新奇感,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结束语是一堂课前后呼应的点睛之笔。简短而隽永的结束语是意犹未尽的尾声,它不仅是一节课的回顾和总结,还可以深化人文主 题。当耐人寻味的话语和美妙的音乐又一次在耳边想起时,那种共鸣,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4.注重技能与表现发挥想结合,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全面素质发展,因此,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自我发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创造,这是我们期盼的音乐教学。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而学习音乐则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愿望,所以,架设与提供让学生展示表现的平台是音乐教授得法的重要标志。比如,围绕音乐歌曲形象的讲授发表自己想象的意见,同学间相互补充,能使音乐形象更准确、更清晰、更生动、更丰满;比如用色彩描绘形象中画面,交流意境的理解,可以使线条、色彩更趋于合理;比如在理解歌词、乐曲内容时,举手投足、低头弯腰、即兴表演、自编自演,越是令人捧腹就越能体现分阶段的全身心投人:再比如体会情绪特色时,通过改变节拍、节奏、速度、强弱关系进行二度创作将3/4拍的歌曲改成2/4拍,那定是别有一番韵味……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的好:“如果想使儿童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富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就是说,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引路人,细心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世界,“一千个人的头脑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艺术效果,绝不能横加指责,讽刺挖苦,因为你熄灭的很可能是一千个未来天才音乐家的灵光。当音乐的知识技能成为自我表现的基础,当学生的思维进人自由发挥的王国,其闪现的正是音乐的创造美的光斑。音乐与心灵融为一体,学习与创造融为一体,这正是我们追求的音乐教学的最大成功。

三、课堂教学追求四个实现,构建音乐课堂教学新型模式 音乐无高考指挥棒,所以,为了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美,在此基础上学会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我们就必须放开手脚,让孩子们觉得学习音乐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能够突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目标实现适龄化。

作为教师,每次备课首先填写的都是“教学目标”。但我们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以音乐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以人为本”,以致割裂了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与人类社会各种文化有机联系,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众多学生由于无法跨越技能技巧的障碍而产生了对音乐的冷漠和厌倦。识谱教学已强化了20多年,可至今能读谱的学生仍然廖廖无几;“革命歌曲”我们认真地教了一首又一首,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歌唱二小放牛郎》,可学生们滿口哼唱的全是“庸俗小曲“,学生们用自已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学的不满和对音乐本能的热爱。

其实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題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美、鉴赏、表现和创造美,塑造其完美人格,并通过他们创编、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如在学习《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这首歌时,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正确掌握演唱姿势,音髙、节奏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把引导学生感受雷锋叔叔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等列 人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提高其心灵的境界,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的审美教育。

在教改轰轰烈烈进行着的今天,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大批新时期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们有责任唤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体学生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在音乐的殿堂外徬徨。

2.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化。

众所周知,教育的过程既不是一个老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一个学生自我潜能开发的简单过程,它是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所以,过去的好老师课堂上像个演员,遗憾的是只把学生当观众。今后的好老师应该让全部学生变成演员并结合他们的特点分配不同的角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观众和评判,还是众多角色中的一员。教师应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进行教学,真正倾听学生的声音,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而不是征服、压制、压服的对象。告诉学生老师自己也会经常犯错误,学生从老师那里了解到的知识不一定可靠,让学生获得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主体意识,进人创造性的学习状态。

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必须意识到音乐教学的使命必须发生变化,音乐教师必须从一个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真正深人地和学生对话和交流,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创建属于他们的音乐生活。教师应用自己的音乐世界与学生的音乐世界碰撞、交融,创造新世纪的音乐世界。形成师生民主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3.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立体化。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仅仅有音乐内容的存在是不够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 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各科内容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中,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形成。

在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体、美、德、劳等学科有机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使音乐课更加丰富多彩,静中有动,动中含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联想,积极思维,勇于创造,由此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唱游教学中渗透体育运动、劳技教育,可使谏堂气氛生动活泼;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术,使学生能深层次地体味理解音乐美学;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比任何说教的方式都有效果。渗透到某一教学内容中,只要教学效果好,多而不乱,能够体现音乐课主题,达到教学目标,就是很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立体化。

4.课堂教学评价实现差异化。

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学习上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尤其是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差异十分显著。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甚至达到老师的理想要求,也许经过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比如挤占学生的自由时间进行补课、个别教育等),可以勉强达到,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做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效率的。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项目上,而应该让学生自己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到他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中去。因此应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成功,得到发展。音乐是美的,因为她是用人类情感来实现创作与欣赏的;教学也是美的,因为她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和学生的心灵撞击出璀璨的生命火花。

让我们共同努力,深刻领会落实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理念精髓,在音乐教学中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音乐教学模式,才能真正为学生感受鉴赏音乐、学习表现音乐、体验创造音乐、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刘堂江著,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3.《本领恐慌》,王小平著,海南出版社出版 4.《学生第一》,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5.《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著,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6.《中国音乐教育》2013年第6-12期 7.《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年第1-12期

第三篇: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

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

----以<<去年的树>>为例

水利学校教师:郎淑兰

第五册语文第三单元,安排了一组童话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课文,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实际学中,学生理解童话的内容并不难,但是童话内容蕴含的深刻道理,童话所展现的意境美,童话的语言特色,以及童话神奇的幻想色彩,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呢?下面谈谈几点有效的尝试。

一 在朗读中感悟童话的语言特点.童话的语言有不同的风格,有的语言接近于诗歌;有的有戏剧语言的效果;有的接近小说。这些风格使童话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具有抒情的诗意美,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有的具有夸张的幽默美,如<<皇帝的新装>>;有的具有朴实无华的自然美,如<<去年的树>>。这篇童话的语言正是以朴实无华的美见长。老师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把朴实的语言读出美感,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文章的意境,表现文章丰富的感情,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感受到作者朴素的语言所具有的强大表现力。比如,课文开头部分描写 了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时的幸福情景。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要读出表现鸟儿和树的友谊,读出他们在一起时的幸福心情,读出他们的难舍难分。具体做到把“天天’’重读,读 出鸟儿和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深厚情谊 ;把“请”重读,读出大树 的无奈和真诚请求;把“一定”重读,读出鸟儿的信誓旦旦和坚定决心。再如,指导朗读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和树根, 大门以及小女孩的三次对话时,要求学生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读得一次比一次亲切,一次比一次忧伤。故事中的角色不同,童话的语言表达也不同,朗诵时的语气和语调也不相同。树根的话要读出同情,大门的话要读得漠然些,而小姑娘的话要读出稚嫩的语气。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朴实,精练,生动以及与人物个性特征的相称相符,品味童话语言的独特性。

二.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神奇境界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在<<去年的树>>的教学中,老师注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思维和情感上走进童话的幻想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道理。比如,在教学第一部分课文,学习大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时,老师应重点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把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表达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在黑板上绘出一颗茂密的大树和一只正在歌唱的小鸟的图画,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鸟儿和树在一起是多么幸福,从而为后面理解鸟儿与树分别后的牵挂和诀别时的悲伤情景埋下伏 笔,做了铺垫.这种想象有利于学生理解鸟和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在记叙鸟儿寻找大树的过程中,作者仅描写了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就表现了鸟儿的全部寻找过程。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鸟儿寻找朋友大树的千辛万苦,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再次想象,想象鸟儿在寻找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生在想象中一下子将所有的生活经验调动起来,想到了鸟儿可能遇到猎人的捕杀,可能遇到老鹰的袭击,可能遇到狂风暴雨,可能遇到饥寒交迫等等困难,但是一切都不能阻止它寻找朋友的脚步。这一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鸟儿不向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以及它对友谊和诺言的忠诚。学生从中受到的精神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课文的最后一部分,鸟儿和化身为灯火的大树告别的情景时,老师让学生第三次展开想象,想象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可能在想些什么?想象在久别重逢,却又要生死诀别的时刻,鸟儿会对大树说些什么?这样的想象将学生带到了一个独特的场景中,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缠绵友谊,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可以说是想象把学生带进童话的意境,是童话神奇的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 在个性张扬中理解童话的深刻道理

对于<<去年的树>>一课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生有许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以诚信为主题的,有人认为是以珍惜友情为主题的,有人认为是以赞美去年的树。崇尚大树的奉献精神为主题的,有人认为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还有人认为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说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此 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呢?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课文后受到的最大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表达了各自独特的感受,使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得到充分展示。这一环节中,老师不能将某一种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在肯定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后,老师也要谈谈自己的感受,恰当地以自己的思想引领学生的情感。

童话是一个个虚以的故事,正是其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深厚教义将虚似和现实连接起来,给我们的生活以启迪和引领,在朗读中品味、在想象中感悟、在个性中理解,不失为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四篇:区域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

区域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

初中地理是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差异和联系。七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感觉目录中提到的地区或国家的名称很熟悉,但又不能说出具体内容来,学生也很好奇我们的地理课会从哪方面学习这些知识,他们期待着老师是导游,期待着有趣的地理课堂。通过几轮的教学,我也在总结如何在达成课标的基础上实现课堂的丰富有趣。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的好奇心在多样的文化景观图片或是新奇的自然现象,或是与这一地有关的新闻事件。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准备大量的新闻资料或最新的事件,与这一地有关的历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驾驭课堂的前提。例如,在讲解中东时,我会给同学们搜集关于中东的短片,讲解中东的宗教历史,看中东沙漠变绿洲的图片,介绍石油贵族的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七星级酒店的奢华等等,在一系列的介绍中,让学生自己去书中给出的图表中自己查找原因,分析石油的分布、气候的特点,地理位置的特点等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在解决问题,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用专业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实践中发现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学习,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的知识,增长的见识。

二、打好基础,提高能力。

区域地理每一节的内容不同,但学习方法有机通之处,尤其自然部分,例如,气温降水图表的分析,掌握了方法,各种不同类型都可能分析,教学中要注意自然知识的连贯性。

我们每周只有两节课,学生课后很少时候复习地理,有时读图的方法需要在课上多重复。例如,在讲东南亚时已分析过热带季风的气候特点,在讲印度时,给出孟买的气温降水图,也是热带季风气候,但仍然有很多同学不知道气候特点,或不能确定这两个地方气候特点一样。这时要让同学们再来看教科书第七页的亚洲气候类型图,读出两地同是热带季风气候,再来对比两地气温降水图的异同,根据我们学生的情况,有时还是要再详细讲解如何读气温降水图。这样的对比重复有时还是必要的,也为后面分析其它区域打基础。

三、注意世界图与区域图的联合应用,给学生地理整体性的印象。在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时,我们经常给出某个地区的局部图,例如,给出东南亚或印度的简图,但发现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个局部图在世界图的哪个位置,后来在教学中我经常在分析局部图的时候同时给出一张小的世界地图,并标出局部在世界的位置。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知识落实会好些。

四、适度开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走上讲台,从学生的视角来讲解地理知识,这也是大家在尝试的教学方法。我曾在去年教初一下册时,让几个班学生试着讲解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时没有给学生界定范围,只要与这节有关的内容都可能,然后老师再补充,发现学生很用心备课,课

上同学们也很认真听,但后来,听课的学生还是反映这样效率较低。接下来我只让学生介绍某一方面的内容,例如,日本让学生讲解文化和地震,这样不涉及地理专业知识的讲解,效果好很多,听者也有兴趣,大家还争着讲解,这样活跃了课堂,也给了学生锻炼机会。

每次学习七年下册的时候我总会感觉到学生对我们地理老师亲近很多,主动来找老师的也多了,看到我时总会给我讲一些世界新奇的新闻或故事,也有的同学问我一些很专业的地理问题,这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成就感,也在思考知识是无穷的,教师永远只的引领者,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指给他,如果我们的地理课通过选取的几个区域教学,最终让学生领会到如何学习,并对知识产生好奇心,产生去探寻更多知识的愿望,那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第五篇:“流动科技馆”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

“流动科技馆”让学生感受科技魅力

3月4日至5月10日,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在湖口县文体中心开馆,该县4万余名中小学生可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免费参观,亲身感受科技魅力。

据悉,此次巡展活动以“体验科学”为展览主题,设置了声光体验、电磁探索、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数字生活七个主展区,50件互动展品与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科普影视相结合,让广大中小学生及参观者可以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思想,在思考中启迪科学智慧。

此次活动,湖口县教育局和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参观活动领导小组,协调制订了具体的参展计划安排和安全应急预案,为参展工作提供人力、物力及安全服务保障,确保参展活动安全、有序实施。同时,为巩固此次巡展教育成效,该县学校同步开展了科普主题班会、“中国梦、科技梦、我的梦”演讲比赛和“体验科学,放飞梦想”征文等活动。(来源:湖口县教育局)

下载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多媒体教学的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反思-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教学反思 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深圳周玉阳 化学是实验科学,在化学必修模块中有关实验的栏目有两个,“观察·思考”和“活动·探究”,共包括38个实验,而学完两个模块的标准学时是7......

    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让学生在生物课中感受美 双辽市永加乡永加中学:尚春昕 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

    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江西省宁都县第二小学 杨玉华 手机:*** 邮编:342800 江西省宁都县第三小学 杨业成 手机:*** 邮编:342800 【内容提要】 多媒体,它先进的表现......

    《用心爱学生,让学生感受爱》心得体会

    《用心爱学生,让学生感受爱》心得体会 陈锐英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作为教师的我决心低下头、弯下腰、踏踏实实地用心去......

    发现数学之美 感受数学魅力

    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 方山学校 宋宏文 数学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数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多数人心中,它也许只是“1、2、3„„”这些数字之间的游戏。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数学......

    教学随笔《用多媒体教学 让课堂精彩纷呈》

    教学随笔 用多媒体教学 让课堂精彩纷呈 “哇!真美!” “好漂亮啊!”……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从课堂上传来,学生的小脸涨得通红,小手拍得啪啪响。这是在我的数学课上,孩子们看到......

    教学做合一让化学课堂绽放魅力

    教学做合一让化学课堂绽放魅力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在教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实验,体验化学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感受教师板书美(共5篇)

    让学生感受教师板书美 杜令平随着现代教学仪器的更新,存在一种意识倾向,好像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观赏性,通常要各种电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