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教学反思
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深圳
周玉阳
化学是实验科学,在化学必修模块中有关实验的栏目有两个,“观察·思考”和“活动·探究”,共包括38个实验,而学完两个模块的标准学时是72节,即平均每两节课就要做一个实验!一般情况下“观察·思考”栏目下的实验由老师演示,但只要是危险性不大、污染不严重的实验,都要由我们自己动手,而“活动·探究”栏目下的实验都要自己完成,这样要做的实验差不多就有30个,而原来高一一学年也只有9个学生实验。对于自己做实验,绝大多数学生一开始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只凭兴趣或抱着好玩的心理,是做不好实验的,要真正做好实验,必须要调动我们所有感官、投入全部情感、集中所有的思维,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一、感官感受:调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化学反应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
看:实验过程中的浮、沉、游、光、电、变色、气泡、溶解、沉淀等,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也能带给我们新奇的感受,我们见过氯化氢、氨气形成的美丽喷泉,但你是否看到当锌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时形成的另类美丽的“喷泉”么?
听:许多化学反应都会发出声音,只是我们有时忽略了它们。你一定能听到氢氧混合气体点燃、或氢氯混合气光照后震耳的爆炸声,但你听到过锌、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钠与水反应发出的“咝咝”声么?
触:化学药品、反应溶液都是绝对不能用手去触摸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反应容器的外壁去感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体会镁与盐酸反应后的灼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时刺骨的冰凉。
二、情感感受:对你的实验倾注你全部的情感 认真的态度: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虽然有点绝对,但在化学实验中没有认真的态度,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实验,即使你的实验结果是失败的,但你认真地做过了,你就是成功者,教训也是体验,教训就是经验。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当你的实验结果与老师或同学不一样时,不能人云亦云,决不能照抄书本的结论。正确的态度是找出原因,重复实验!其次,安全第一。实验不是好玩,不能因好奇随意改变实验程序、用品用量和实验条件,不能在没有绝对把握时去尝试某些操作,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都要有应急预案。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程,不做与本次实验无关的试验!第三,要有良好的实验后整理仪器、药品的习惯,决不能做完实验一走了之。
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自己设计的方案要反复推敲并经老师认可,方案一经确定绝不随意改变,更不能做一步想一步,甚至做一步问一步。其次,熟悉你正在使用的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禁忌。第三,对实验过程的一切现象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不能一做了之,那样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第四,每次实验后要及时写出实验报告与反思,总结实验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第五,对实验过程的异常现象,在检查实验方案与操作无误后,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查阅资料,找出原因,也许一项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就隐藏在你的这一灵感之中!
三、思维感受:运用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各种思维方式,感受实验对你的启迪。验证性实验——果然如此;探究性实验——原来如此;创新实验——还可如此。
第二篇:化学实验反思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及复习反思
一. 复习过程要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考查类型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看出,高考化学实验题在命题中更加重视实验的设计、评价和开放性,实验考查的要求也逐步有了新的提高。
1.1命题注重综合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综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三条“线”的基础上,向“原理+仪器”、“仪器+技能”、“原理+技能”三个交叉、综合的层面甚至向“原理+仪器+技能”三维立体结构发展,实现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查;②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③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相关知识、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1.2命题强调创新
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试题背景材料选取的创新。命题时,选取生产和生活、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素材作为题干内容。这种命题模式在上海高考试题中得到更好的体现。②试题解答思路的创新。这种命题思路高度重视思维的开放性、强调答题的多样性,提倡考生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转化、尝试探索、猜想验证等多种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回答问题。③试题考查形式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将验证性实验的考查转化为探索性实验的考查。④试题考查内容的创新。这种命题思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考查。
1.3命题尝试开放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新的探索方向。这种试题强调思维的发散性、结论的多样性等为
特征。由于试题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特征,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试题也往往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答题时,不同的学生因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完全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进行创造性的回答,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学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或结论。
近年的全国高考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每年都至少有一道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于题目没有对操作作出任何限制,因此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复习过程要明确高考化学实验题能力要求
2.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来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理解,又有对错误操作的辩认。在高考中有时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也有时是按照某些“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或由其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来命题,借以考查本项实验能力
2.2观测、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实验能力的题目中,对实验现象的考查,既可以是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是将实验的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进行设 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地是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既可能直接报告数据,也可能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出一定的变化曲线。
2.3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高考实验能力中要求考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知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考生的安全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①对实验的认识应该十分明确,在化学实验中可能有那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②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装置要正确、规范,以防止事故的发生。③一旦有事故发生时,要镇定、敏捷、果断地处理。
一般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不安全的因素:
(1)有毒气体排放:作为考生应该十分清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哪些实验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何消除有毒气体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消除有毒气体一般采用相对应的尾气处理装置
(2)溶液发生倒吸:溶液的倒吸主要是反应容器中压强下降引起的,引起容器中压强下降的原因是气体急速溶解和容器内温度的下降。作为考生应该知道①那些实验有可能会有溶液倒吸现象的发生,②如何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以避免溶液倒吸,③怎样安装防倒吸装置及安全瓶的使用原理。
(3)试管发生破裂:在氨气、氧气、甲烷等实验室制取中,都是采用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发生装置来制取的,为避免试管的破裂必须采用正确的操作,①如试管口向下倾斜,避免反应中形成的水倒流;②加热不要过于剧烈;③选择适合的反应物质
(4)反应溶液暴沸:一 般纯液体加热或液体和液体混合加热都会有可能产生溶液暴沸现象,所以如果在容器中进行该项实验时除了反应物用量要控制外,还要求在反应混合物中加碎瓷片以防止溶液在反应中暴沸。
(5)腐蚀液滴飞溅:浓硫酸、溴水、浓硝酸、苯酚等在实验操作中使用不当都有可能液滴飞溅,造成人的皮肤灼伤,做为考生应该知道如何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还有反应过于剧烈、试管清洗不洁、物质用量不当、气体发生爆炸等等。
2.4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在高考化学对该实验能力的考查中,主要通过下列方法:①对于一些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判断有无错误,有时还要求对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②对于试题所给出的单件仪器或小的装置先行识别,然后再装配成整体装置。③绘出单件仪器或整体的装置图。
2.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对考生设计简单实验能力的考查赋予了很多的关注。其中包括①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②确认某混合物组分实验的设计;③验证化学原理的设计;④测定物质化学纯度的设计,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实验设计。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考查。
三.复习过程要总结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原则 解题的总体原则是:①看-(细);②想-(密);③写-(全)
看得细就是要求考生看题仔细,不要错看、漏看,对看不懂的题应该反复看几遍,整体地来审视题目,并且找出题中给予的关键信息。
想得密就是要求考生思维严密,例:集气瓶加一根插入底部的直角导管组成的实验装置,一般考生都认为该装置用于气体的收集,至于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用该装置收集,回答都是不全面的,多数考生说只要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就可以了。其实应该有以下三个条件:
①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可以收集;②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收集;③不会 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可以收集。
写得全就是要求考生书写答案要完整、全面。如浓HCl、饱和NaHCO3溶液、500mL容量瓶、55℃水浴加热等,这些加点的字在实验填空题中考生很容易遗漏,或不重视这些关键字的书写,结果造成答案的不完整。
解题的具体原则是:
3.1完整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书写实验答案)
解答化学实验题时,对化学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必须完整。
例1:将一小块铁放入装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实验的现象。一般考生就只会答有大量气泡生成,其实在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应该全面考虑反应前与后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应该描述为:①铁块沉入试管底部;②铁块表面产生无色气体;③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④铁块逐渐溶解。(可归纳为固体、液体、气体的变化)。例 2:如何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一般考生在回答上述问题常用简单的两个字“品红”或“品红溶液”,实际上该题从完整性角度解的一般原则是要有三个环节:选一种试剂;讲一种操作;得一个结论。在回答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少量”这关键字。如何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回答是:将待检验的气体过量地导入少量的品红溶液,如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则说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3.2顺序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分析实验操作)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所谓的顺序性原则就是装置连接的顺序性和操作步骤的顺序性。只有正确的连接顺序和操作顺序,才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
①气体的制取:一般装置的连接有以下顺序: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②气体流经净化装置的两个导管应长进短出;③水流经冷凝管中时应下进上出 ④流经干燥管中的气体应大头进小头出 ⑤量气时用到量气装置,气体经过装置中洗气瓶的两个导管,应该是短进长出 ⑥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稀盐酸后加可溶性钡盐 ⑦ 实验结束将导管先撤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放倒吸 ⑧ 氢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顺序 ⑨食盐精制实验的操作顺序 ⑩检验水煤气中混有CO和H2实验的操作顺序等等。以上所例举的情况都应该考虑顺序性原则。
3.3对应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设计实验)
对应性原则是指在考生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各个环节分散对应,以求达到掌握化学基本操作之目的。对应性原则也可理解为收敛性原则。
例:如何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CO2?
一般考生会设计以下两个环节,将气体分别导入装有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洗气体瓶中。品红溶液红色变淡(说明有SO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CO2)。上述回答从发散思维来看有其一定道理,就是品红溶液既是检验试剂,又是除杂试剂,但仔细分析觉得有点问题,因为品红溶液一般是做SO2的检验试剂,但做SO2的除杂试剂不是很合适,品红溶液红色变淡并不能保证SO2已被除净。对应性原则就强调设计环节的对应性:
气体经过—品红(检验SO2存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对CO2检出有干扰的SO2)—品红(检验SO2是否已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存在)。同样在精制食盐水溶液时,应尽量使用对应的除杂试剂将杂质按一定的顺序除去。
再如:除去H2中混有少量的H2S和HCl时,学生一般会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进行洗气。如按对应性原则,应该将气体通过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2S)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HCl)的洗气瓶,分别进行洗气。这样做有利于气体的充分吸收。因此对于除杂试剂上的选择尽可能一对应。在其他一些环节中还有象实验装置的对应、操作对应等等。
第三篇: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化学是实验科学,对于自己做实验,绝大多数学生一开始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只凭兴趣或抱着好玩的心理,是做不好实验的,要真正做好实验,必须要调动我们所有感官、投入全部情感、集中所有的思维,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
一、感官感受:
最典型的实验是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这个反应需要你调动所有的器官去感受,去体验。下面分别说一下几个感官的感觉。
看:实验过程中的浮、沉、游、光、电、变色、气泡、溶解、沉淀等,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也能带给我们新奇的感受,我们见过氯化氢、氨气形成的美丽喷泉,但你是否看到当锌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时形成的另类美丽的“喷泉”么? 听:许多化学反应都会发出声音,只是我们有时忽略了它们。你一定能听到氢氧混合气体点燃、或氢氯混合气光照后震耳的爆炸声,但你听到过锌、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钠与水反应发出的“咝咝”声么?
触:化学药品、反应溶液都是绝对不能用手去触摸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反应容器的外壁去感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体会镁与盐酸反应后的灼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时刺骨的冰凉。
二、情感感受:
认真的态度:化学实验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它需要非常认真的态度。在化学实验中没有认真的态度,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实验,即使你的实验结果是失败的,但你认真地做过了,你就是成功者,教训也是体验,教训就是经验。
做好一个实验,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当你的实验结果与老师或同学不一样时,不能人云亦云,决不能照抄书本的结论。正确的态度是找出原因,重复实验!
其次,安全第一。实验不是好玩,不能因好奇随意改变实验程序、用品用量和实验条件,不能在没有绝对把握时去尝试某些操作,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都要有应急预案。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程,不做与本次实验无关的试验!
第三,要有良好的实验后整理仪器、药品的习惯,决不能做完实验一走了之。科学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自己设计的方案要反复推敲并经老师认可,方案一经确定绝不随意改变,更不能做一步想一步,甚至做一步问一步。其次,熟悉你正在使用的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禁忌。第三,对实验过程的一切现象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不能一做了之,那样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第四,每次实验后要及时写出实验报告与反思,总结实验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第五,对实验过程的异常现象,在检查实验方案与操作无误后,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查阅资料,找出原因,也许一项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就隐藏在你的这一灵感之中!
三、思维感受:运用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各种思维方式,感受实验对你的启迪。无论实验结果怎么样,都要认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什么,积极进行反思,才能真正体味化学实验的魅力。
第四篇:魅力化学
摘要: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魅力化学,从化学物质、化学结构、化学实验、化学史、几方面阐述了化学科学的魅力及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它的魅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化学的创新精神,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魅力化学教育功能 新课程改革 创新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要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化学的魅力及充分利用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化学的创新精神。
一、魅力化学
化学规律的发现及其应用展示了它的社会美。它的出现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力量,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自身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因此,化学称为魅力化学是实至名归的事。下面让我们来揭示化学的魅力所在。
1、化学的物质魅力
世界是物质的,化学是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各种物质姿态万千,美丽的雪花,璀璨的钻石,晶莹剔透的水晶,溶洞、珊瑚,显示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节日夜空五彩缤纷的焰火,鲜艳夺目的霓虹灯,人们身上漂亮的服饰,华丽、昂贵的金银珠宝,琳琅满目的日用商品……都是化学创造的魅力。而化学物质的社会功用价值,是它们的实用美。人类的吃、穿、住、用、农、轻、重,都与化学化工产品有关。各种化学产品美化着社会、美化着生活、美化着人类自身。
2、化学的结构魅力
化学结构美是化学物质美的内在反映和决定因素。如苯的结构美是化学美的经典体现。甲烷,它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键角均为109度28分非常对称。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结构的空间网状原子晶体。是60个碳原子组成如足球形状的大分子晶体。晶体都有规则的对称排列,结构不同则就成现出不同的性质。所以在教学中贯穿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这也说明物质结构的重要性及他让化学工作者所产生的不可抵挡的神秘魅力。
3、化学的实验魅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之母,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中学生们视化学实验为化学课堂上的最好节目。化学实验的装置美、操作美、现象美、设计美、原理美。这些都可以深深的吸引学生。例如:喷水显字实验,在一白色的布上,用KSCN溶液,写上 祝同学们快乐,学习进步。晾干,再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壶,喷向白布。白布即可显出已写好的字样。还有焰色反应、铝热反应、吹气生火、火龙写字等等。都体现了化学的神奇魅力。
4、化学史的魅力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除化学实验外,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就是听化学史故事了。化学史介绍既是化学史料学习,又是化学学科知识学习。教材在介绍化学史时,往往是与化学知识学习紧密结合。为促进学生感悟化学,设计了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等多种互动性途径。这种互动教材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不追求统一,给学生自主感悟预留空间。面对不同学生在不同领域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化学史作为校本课程供部分学生选修,也可以利用化学史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催人奋进的科学精神、拍案称绝的研究方法等吸引学生开展课外学习。新课程倡导从课内教学到课外延伸学习,化学史是引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在化学必修2中设置了专栏氯的发现,介绍了1774年瑞典舍勒意外发现氯气,并对氯气进行了性质研究,1810年英国戴维确认氯气属单一元素组成,并给出舍勒制备氯气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图。硫酸,1746年铅室法制硫酸的工艺发明,此后硫酸生产工艺得到不断改进。硝酸,1905年世界上第一座用电弧法生产硝酸的工厂建成。酚醛树脂,1909年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制造成功。纯碱,1942年侯德榜研究成功侯氏制碱法。在学习铝的冶炼时,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冶炼铝的艰难历程,众多化学家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及化学家们精诚合作、相互尊重的高尚品格。这种结合化学史与化学知识学习的交流互动,在促进学生感悟化学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二、在教学中发挥魅力化学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中将魅力化学的思想融入课堂,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进行一种有论有史、有人有事、有情有感、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有化学实验,又有化学史故事,还有化学美感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化学教学①。使学生在意志、理智、情感、体魄等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人格、个性、特长健全发展。
1、为学生构建魅力化学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心灵,迸发出探索和发现的火花。1.1从生活走进魅力化学,把学生带入真实情景中。
化学的魅力之一在于它是一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玩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其深奥的理论和知识都在包含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实际事例中。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是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探究意识。如,在讲乙醇的氧化、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时,可用酒为何越陈越香?和烧肉烧鱼时为何要加少量的酒或醋?来引入课题。在讲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这节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咸豆浆会凝聚而甜豆浆却不会凝聚?为什么钢笔混用不同墨水会写不出来 ?紧接着讲我们学了今天的内容就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化学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有趣的。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她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必然产生进一步去了解、去认识的求知欲望,探究意识在这种欲望中自然形成。
1.2 从实验走进魅力化学,把学生带入科学创新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数量并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讲原电池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做个水果电池,在电解电镀时,让学生给钥匙镀银,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也是能够进行科学研发的。增强实践意识。1.3从社会实践走进魅力化学,把学生带入社会实践活动中。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贯穿化学新课改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硫酸厂,了解硫酸的生产步骤及环保措施;参观消防队,了解燃烧的原理及灭火相关原理;参观火力发电厂来了解煤的使用情况及让煤充分燃烧的方法。写出调查报告,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在交流中学生主动地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取得了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调查、研究,获得知识,了解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兴趣倍增。
2、化学教师的魅力可以凸显魅力化学的教育功能。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体现自己的魅力,包括板书美、语言美、仪表美、教态美、节奏美等。教学艺术美表现着教师的素质反 映着教学水平,给学生们以很大的影响。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魅力的理解。对化学产生的更加强烈的热爱之情。
在这里我不想多讲教师的仪表美,我们单看内在魅力如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沟通魅力和反思魅力等角度②。所以教师应全面提升教师魅力,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在学生的视线之内。学生对教师的行为举止非常感兴趣,有时,学生把教师作为欣赏的对象;有时,学生又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自信的表情,温文尔雅的文人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给他们很大的鼓舞。在很多学生的意识形态中,好像老师就应该什么都会,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具体的教学中,给学生穿插课本以外的知识,让学生产生钦佩之情,这对于学生是学好化学的最好催化剂,不但可以加快学习速率,还可以减少无效学习的时间。缩短到达成功所需要的时间。事半功倍。除此之外,鉴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应具有创新实践之美,可以产生生活中的的科学研发,带领学生进行小发现,小探究,小实验。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而这就归功于教师的个人魅力。例如在苯的教学中,我将教师的所有魅力都融入其中,1、苯的结构美是化学美的经典体现。
2、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在梦中发现苯的环状结构。
3、苯的发现充溢着假说的提出、验证、补充、发展的过程③。有论、有史、有人、有事、还有美。这节课上的很成功,我力求采用启发探究法,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苯的性质和结论的知识、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及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进行一次真、美、美的教育,还让同学们看了大量当时最新的科学图片,是一次尝试。教学效果非常的好。将教师魅力能够凸显魅力化学的思想融入课堂,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化学美感,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达到了魅力化学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化学实验教育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采用简洁而又有形象化的语言指导实验教学
简洁而又形象化的语言,能引起学生注意并激发兴趣。如试管的拿法,强调“三指头”,不要“一把抓”。过滤实验操作要注意“一帖,二低,三靠”。在制取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编了二首顺口的歌诀;“制取氢气要小心,贸然点火定伤人。取支试管集满气,点燃之前先验纯。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以上例可知,在教学中采用简洁而又有形象化的语言,对加强基本操作能力理解和巩固化学概念,有较好的作用。
2、教师认真作好演示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榜样,一定要起示范作用。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都有好奇心,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会格外注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力求使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把演示实验当作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氢气的爆鸣实验,按照教材装置往往在课堂演示中难以成功,由于爆炸声巨大,弹得很高,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为此,我们在爆炸容器氢气进口处,切取5厘米高的小口,并用铁架台的铁圈压住爆炸容器。由于装置的改进,达到了实验目的。总之,我们在向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严格要求,讲解清楚。现象明显。结果准确。
3、认真上好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课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从起始年纪抓起,首先要从第一堂课抓起。为此,在第一堂实验课中,我们要向学生进行实验室规则的教育,如有违反实验操作,损坏仪器,浪费药品的,要追查责任,并照价赔偿。并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要清洗、清点和摆好实验用品。并派专人打扫实验室。由于注意了这方面的教育,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形成。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要使学生掌握每一个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程序,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学生。我们在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的过程中,发现有错误,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