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

时间:2019-05-13 01:0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

第一篇: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

初中英语专业培训讲稿——

新课程理念学习与实践深刻理解初中英语新课程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

主讲:XX

时间:

2017年5月20日 创新乃教育之本,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应充分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群体性的表演,单独性的抽查,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素,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英语课堂、追求宽松、积极、主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由主角变成导演。为此,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淡化教师权威,激活创新灵感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权威的化身,然而当代的优秀教师应该倡导现代学习方式: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倡愉快教育一一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的快乐。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顽强地表现自我,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教师要强调让学生选择性地学习,给学生留有空间。先进的课程文化特别讲究课堂的对话文化,这是民主性的体现。不是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独白,一言堂,强调师生间的对话沟通、交流、是积极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赞许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在这样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愉悦地情绪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积极的调动。

二、淡化教材权威,培养创新兴趣

以前的教材是教师必须执行的文本,然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要求教师用教材教学,依教材为范本去创新,从执行教材走向开放创造。从前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思考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谈化教材权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活跃课堂气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注意角色切换,培养创新思维

当代初中的英语教学,教师应特别主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尽量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问、多表现,勤思考,让他们有“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感觉。尽量是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发挥创造力的创新思维的机会。学以致用,教师不应该弓l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引用到现实生活,让他们在新问题中发现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

从前在课堂上我们老师是主角,如今我们是导演,所有的学生变成了主角。就像是演戏在上课以前,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每一次讲课的台词不是现实的,要靠我们每一个老师自己用心去编、去导。既要周到细致,又要便于操作。这就要求我们同时作好以下角色。

1、做好任务分配的角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学习的成就,这就是新课标所提出的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APPROACH),和“详思模式”所提出的“先学后教’’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课前,我们要把一节具体的课的内容设计成不同的问题,交给不同的学生去解决。例如我们学习People and Work。这个单元主要涉及日常行为的词汇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为此我让每一学生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学生自由组合成3-5人,相互提问,把答案记录在表格中。并将设计优秀的表格贴在教室供学生学习。简而言之,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做的;我们应尽量少插手。让学生有时问,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实践、去创造,去应用。

2、做好评论家的角色。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一旦交给学生具体的任务,老师就要担当好评论家的角色。既要让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要能让学生感到自我的不足,激发他们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在课堂上的评价机制总是让学生意识到,好学习的标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对的孩子,而那些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勤于提问的孩子,我们的教育部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尽管一个班有40多个学生,我相信,绝大多数学生上英语课时是敢于开口,不怕出错的。

3、当好主持人的角色。因为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交给了学生,相应地要依靠每一个教学活动来完成任务。我们老师便要当好一个主持人的角色。要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活动之间的衔接。要密切关注课堂活动进展情况,以便给予指导或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活动时间进行及时调整。使课堂活而不乱,内容多而紧凑。同时还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交际活动当中去。

总之,我们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得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随时处于一种被挑战的状态,我们只有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才能适应这种互动的课堂模式。在每一种角色的扮演中,我们都会受到碰撞、挑战、激励,也使我们变得更加活跃、豁达,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好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

作业:英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篇: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

专业培训主讲稿----初中英语导入的重要性 主讲:XX 时间:2017年5月21日

导入,这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教学环节,在大家看来是再基础不过的一环,可这一环却必不可少,而且其中也大有学问。如果导入得当,不仅可以让教师顺利过渡进新授课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关注本节课的内容,让他们积极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与教师很好的互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实在是很多,文中列举了数种较为常见实用的导入方式,还列出了一些导入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并就导入本身的概念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这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在大家看来是再基础不过的,可这其中却是大有学问的。中国有句老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导入,也决定了这一节课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Jack C.Richard曾将教学的方法定义为为三方面内容:approach(理论), design(设计)and procedure(实施步骤),而导入其实就包括在design这一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建设性的一方面里,是需要教师去认真思索探讨,如何将一个新知识通过一个好的设计思路去呈现给学生的。如果导入得当,不仅可以让教师顺利过渡进新授课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关注本节课的内容,让他们积极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与教师很好的互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目标,所以一个好的导入就更显得不可或缺了。

但是在现在的日常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导入方式越来越单一和机械了。很多老师懒得去思索用什么方式去启发学生,千篇一律的使用图片这一多媒体手段来展现一些事物,然后用简单的:“What’s this?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来提出问题。刚开始,可能学生还会对图片刺激迅速作出一些反映,看似效果不错。可时间一久,对重复问题的反感,加上学生慢慢向青少年过渡,他们不屑于这种小学生似的问答,那么这时候,这种导入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而教师也会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渐渐的,都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也不会思索怎么上好课了,可谓两败俱伤。

那么,如果做一个好的导入?几个基本要素是需要考虑到的:

一.引人入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愿望”。一个有趣的能吸引人的导入首先就能让学生在心态上放松下来,不至于紧张的脑中停顿不会思考。一旦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新的知识就更加容易被他们掌握和理解。而这一点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刚进中学,更需要被集中注意力,开头就抓住了他们的目光,那么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也是非常有益处的。而一个有趣的导入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二.有的放矢

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导入是要为下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的。那么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所学内容和面对的学生这两个方面,并将他们联系起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个适合这两者的导入。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不同,那么教学手段就更应有所差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而这一点,也是最难把握的,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的累积才可灵活运用。三.发人深省

导入虽然需要简短有趣味,但能够引起学生思索的那才是较为有效的。而这样的导入都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提炼出最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才有可能做到的。记得曾集中听过一个单元的课,是讨论有关观鸟的课文,其中涉及到不少与鸟类有关的知识和新词。许多老师在讲此单元时都是通过一副副不同鸟类的图片来启发学生,然后带读新单词,千篇一律,甚无新意。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却在课堂开篇展示出了蝙蝠与鸟的对比图片,不问学生图里是什么,只问这两副图是否都是鸟。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能够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他们对鸟的定义将促使他们去进行更深刻的思索和认识,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鸟的定义,而不仅仅是记住两个单词了。那么,这样的导入就明显是发掘了教材内涵的,比起其他老师的就要更有深度了。

了解了导入的特性,寻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就是接下来要考虑的了。我罗列了一些日常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方法:

1.辩论式导入

设置一些有争议的现实社会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对于培养他们的世界观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是非常有好处的。比如当时讲到Natural disasters这单元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们思考一个问题:天灾与人祸,哪样更可怕?有的学生认为天灾破坏大,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人造成的灾难更可怕。带着这样的不同观点,在学习课文时双方都会更为用心,想从中找到驳倒对方的依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透彻理解natural disasters的概念,还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破坏自然,而作为学生又可以为自然做些什么,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2.图片导入

图片是很直观的一种表现方式,所要表达的信息一目了然。而且图片信息也是较易收集的,各种话题都可以找到大量对口内容进行展示,对图片的描述,问答,讨论,是当下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除了在网上自行收集外,课本里的插图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导入过程中,对带入课文内容就更加方便了。而现今很多会动的图片甚至flash则更是科技为人服务的典型了。

3.多媒体导入

动态的有声的信息资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首容易上口且旋律优美的歌曲或是一段对白清楚的影片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帮手,用他们做导入也再合适不过了。初中学生较为活泼,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多媒体信息也较为喜爱,十分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记得有次听一节语法课,练习运用的是It is + adj.+(for sb)to do sth.这个基本句型。开课教师没有一上来就给出此句型的基本结构,而是放了“Shrek”中的一个片段,其中主人公的对白正巧全都是用It is + adj.+(for sb)to do sth.这个句型, 切合了当天的语法主题。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听力,同时老师也很好的导入了当天的语法知识点,还让枯燥的语法课带有了一丝娱乐效果,不仅老师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学生们也都很有兴趣。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在平日生活中注意收集,才能找到适合的导入材料。

4.悬念导入

这种方式较前两种直观导入来说,更适合初二或初三的学生。通过设置一些谜题和一些难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顺势而下则可很好的解决课堂所授内容了,而学生在之后还会有醍醐灌顶之感,从中获取成就感。

5.背景知识导入

英语学习不仅是一门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而对文化的背景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实际的。只有融入理解了西方文化,才能更好的掌握一些语言上的习惯并接受中西方的思维差异。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或者一些具有中英文化差异的句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初一上第三单元对节日的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介绍西方文化传统的时机,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好机会 6.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式较为自由灵活,教学目的也一目了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开始,也可以直捣主题问些相关问题。不过问题需要连贯,让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中,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师设计的轨迹中达到切合新主题的目的,所以对于问题的设置还是需要下一番心思的。

7.Daily Report导入

对于层次较整齐,水平较高的班级来说,这样的方法很为适用。每日的学生演讲主题可以由教师制定一个大的范围,这样对于课文的学习很有帮助。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间接帮助教师为切入主题打开了一个口子,整节课也能统一连贯了。

8.以旧带新导入

我个人较为喜爱这种方式,不仅不受环境的限制,还可以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将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起来,对于系统的学习英语是个很好的方式。而初中牛津英语课本在安排设置上也考虑到这点,经常将有关联话题作为单元标题连续或间断出现,比如牛津教材8A的四五两个单元,从wild animals过渡到birdwatchers,这样在进入新单元的时候,旧的话题完全可以带入复习并触发新的讨论。而初中学生也非常适合与这样的一个设置,可以做到记忆,遗忘,再记忆巩固,符合记忆曲线的原理。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吧!

由此可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实在是很多,以上仅列举了一些我常见常用的方式。教师完全可以依照学生的水平,教材的内容灵活挑选合适的方式去授课,只要导入设计得当,一堂好课就已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了!

作为一门外语学习的导入,迅速吸引学生,并让他们进入相应的语言环境是首要,那么我们教师在做导入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

1.耗时过长

导入只是要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做为一个引子,不能够喧宾夺主。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就要预先估算好,预热到一定温度,气氛合适就可以进入正题了。一味的提问或展示,不仅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课堂的进度,也会让学生丧失热情和兴趣,那就失去了导入的意义了。2.机械僵化

导入的方法很多,那么针对教学对象,经常变换导入方式才是一个良策。在这样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想要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找到让他们感兴趣的点,如果不变换策略,那么很快他们摸熟了教师的套路,没有了惊喜和思索的地方,自然就不会再对这样的课感兴趣了。而学生层次不同,各种班级各有自己适合的风格,只有找到对应的导入方法,才是上好课的关键。

3.偏离主题

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预设的导入与课文主题关系不明显,却硬将导入跟课文扯上关系,学生不仅会茫然,而且难以把握重点,导入失败;还有一种是导入很顺利,老师学生互动很愉快,可教师却未能把握住度,讨论的话题开始散漫开去,渐渐离课文中心越来越远,出现放开了却收不回来的情况,那么教学目标自然难以达成。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繁复的工程。而导入则是教师开启艺术大门的钥匙,也是工程的奠基石。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通过巧妙的教学导入,不拘一格的多样形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英语教师更应当多注重导入这一环节上的研究与探索,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与之配合,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日常教学中较为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哪些?

第三篇:初中英语校本培训

学年下半学期

一、指导思想:

在市英语教研计划和教师教育院校本研究及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并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文本解读,以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为核心,推动本校英语教育教学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英语教研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点:

本学期英语学科教研工作,要以校本研究及文本解读为中心,围绕有效教学和有效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组织课改研究课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教师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争取让每次的教研组活动都能达到研究的目的。使每一位教研组成员都有收获。

三、具体措施:

1.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学要求,探索“思维解图”在教学中的实现,不断提升实施课程的能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总结“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师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研究教材、研究设计、研磨教学、反思交流,创造有深度、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通过主题讨论、教学设计、上课、反思、评课、展示、总结,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研究总结后20%学生英语学业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方法,及时加以推广。

2.认真备课,研究教材、教法,重点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提高效果,培优补差及关注中考,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

3.积极开展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别是备课和作业批改等方面的检查工作。备课要适应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学目标要新,教后反思要不走过场。

4.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要以本学科的课为主,认真填写好听课笔记,做好评课。

5.结合教材文本解读、教学内容选择,有效教学目标制定。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教研,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课标与课标解读、提升综合人文素养。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自己的激情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6.抓好初中毕业班的教学及复习研讨工作。组织初中毕业班教师学习有关中考文件,开展好初中毕业班教学及中考复习研讨活动,关注每个层面的学生。

7.继续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我们准备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初一年级的单词过关比赛,初二综合能力竞赛及初三月考、综合能力竞赛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活动.8.倡导读书活动,教育专著阅读、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内涵发展。全体教师都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愿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总之,英语组老师会服从分配,尽职尽责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第四篇:校本培训内容

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

第八次校本培训 时间:2015-11-10

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也是对话教学的保证,但并非所有教学中的提问都是有效的。提问过程应分成3个阶段:提出问题,获取答案,有效理答。在提出问题阶段,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提出适宜且有效的问题;在获取答案阶段,要合理使用候答时间并使课堂参与最大化;在有效理答阶段,要学会使用追问、转问、澄清等技巧。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才能不断精进。

一、提出有效的问题

(一)根据目的提出适宜的问题

第一,低层次还是高层次问题应由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思维水平来决定。低层次问题要求学生使用理解性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来回答。一般而言,学生们可以使用现存知识,回忆并重述已有知识经验、重组认知结构等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高层次问题要求有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能力,因而就要求学生有更加复杂和原创的思考。

第二,根据为获得正确答案而进行思维的方向可以将问题分为聚合式的和发散式的。在回答聚合式问题时,学生的思维从已有信息出发转向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类问题要求有一个或一小组的正确答案。事实上问“谁、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以及对错、是非”都是聚合式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强化课堂上具体、重要的知识点。

发散式问题要求思维从明确的信息转向各不相同但又合理的答案。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激活思维。在数学教学时很容易发现聚合式和发散式问题的区别。比如当向学生呈现6×9这个算术题时,聚合式的问题可能是“6×9等于几?”学生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问题。但是这个算术题可通过问“你可以用多少种不同的方式来算出6×9的答案?”转化为发散式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可能会使用简单的加法、交换率、混合运算法则或其他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解答,如6×10-6×1,6个9相加等。他们必须从事实出发发散思维以产生答案,而不是仅仅如聚合式问题一样关注单一的正确答案。

第三,问题可能强调内容也可能强调加工。内容性问题是指直接关注所学知识和处理所学的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而且通常教师已在脑海中有了正确答案。教师所提的问题中80%都是内容性问题,它常与低层次的认知过程相关。但由于它强调学习内容,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教师使用加工性问题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尽管此类问题也要处理课文内容,但它们不太强调答案的正确性,更多的是关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创造性或以复杂的方式来思考课文内容。这类问题的使用频率比内容性问题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联度也相对低一点,但它们的确能够提高学生高水平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常加工性问题也是高层次和发散式问题。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并注意将所提问题的类型、水平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匹配。大部分教师都依赖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较简单时,用低层次的问题就行了;但当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时,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加工性的、高层次的和发散式的问题。

(二)有效提问的要求

1.问题的预设性

我们反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全然现场生成性,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学生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学生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教师完全依赖于课堂即兴问题就会很容易离题,过多的关注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在备课时包含一些围绕中心的问题将有助于整合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散式、高层次、加工性问题比聚合式、低层次、内容式的问题更难提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教师较少使用它们的原因。在课前准备一些此类问题,即使你不全用它们,也将有助于你注重发展学生的高水平思维能力;事先预设一些围绕中心的问题将有助于你言简意赅的阐述问题。

2.问题的清晰性

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学生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学生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学生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术语和等待学生处理的信息,不包括无关的词语或附带说明;这些问题是直接与课堂内容或课文主题相关的,而不是“天女散花”般随心所欲的。

3.问题的启发性

要想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学生“探求”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那些可以用对错、是非等简单回答的一类“紧随反应问题”(closed-respond)会让学生不必探求课堂内容就随便猜一个答案来搪塞。即使学生在回答“紧随反应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深邃、精确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紧随反应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此外,教师要避免将答案包含在所提问题之中,或自己直接回答问题。

4.问题的少量性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一次问一大串问题。结果,教师自身也无法辨别学生的答案是对所有问题的回答还是每一个不同的答案都对应一个问题,而学生们则会对教师问了一个问题后又马上改变措词重新设问而感到惘然。这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学生对那个最初问题的思考被打断了;第二,改变措词后的问题常与原来的问题大相径庭,从而使学生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注意一次问少量的问题,有时一两个就够了。要尽量做到少而精,那些理解、记忆类问题,除去涉及为高认知水平问题做铺垫的记忆类知识外,大多数可略去不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拥有量,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主动思维,所以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一是因为多则易滥,出现“满堂问”,过多的问题使教学整体出现分散化倾向,冲淡了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淹没了教学重难点。二是因为问题一多,答问时间必然缩短,那么即使教师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时间上也不允许学生深入思考,结果或者学生做出简单反应,或者教师代之回答,开启学生思维的目的不能达到。[5]

三、获取答案

(一)使用候答时间

在提出问题之后,许多教师都会急着让学生迅速回答,中间没有“候答时间”(wait-time),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无法有效回答,一部分学生会由此失去信心,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效使用“候答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候答时间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回答问题前所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是提问与回答之间的暂停时间。除了在提问之后暂停外,在反馈学生的答案或叫第二个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也很重要。因此,候答时间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反应之间的暂停;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反馈之间的暂停。

姚利民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留的候答时间方面做得不很理想。[3]142 许多低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不超过1秒钟,而多数有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对学生回答反馈之间的暂停,根据不同问题类型有3到10秒钟。对候答时间的研究表明,那些3到10秒钟的暂停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富逻辑更深刻;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更高(如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自愿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对他们所作回答的信心更高。[6]

延长候答时间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困难,尤其是新手教师。当他们无法肯定是否有人来回答问题时,5秒钟的暂停就像是永恒!当然,在试着去使用这些暂停时,会变得容易起来,并能给予所有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参与。

此外,由于候答时间的延长,有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从而有探求答案的机会,特别是“学困生”,而学生也会问其他一些相关问题来请教师解惑,这样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增加了,能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也增加了。

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候答时间呢?我们建议教师们可以做这些事:第一,做些规定以防止学生把答案脱口而出。允许学生脱口而出将有碍于你对提问后暂停长度的控制,会减少候答时间,同时也让一部分学生逃避思考问题。第二,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在心理默数5个数,同时扫视全班,然后叫学生回答。第三,在提出问题之后,不能重复和增加问题,除非已经过去了几秒钟,否则就会打断学生的思考,干扰他们的反应能力。第四,在学生还没有回答完之前,即使他们完全错误也不能打断他们。他们回答完之后,暂停,用几秒钟时间想一下他们的答案,允许其他学生对该回答做出判断,并考虑如何最好的反馈和进行下一步。第五,候答时间的使用与教学进度和任务相匹配,即教师必须将候答时间和所提问题的水平或难度相匹配。一般而言,低层次、聚合式的问题所要求的暂停比高层次、发散式、加工性问题来得短一些。

(二)扩大课堂参与

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活动是获取学生答案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堂参与的绝佳时机。有学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课堂参与机会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关。提问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教师监控学生的理解和参与情况,衡量教学成功与否,所以教师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问题做出反应,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回答的平等机会。[7]

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将增加学生对问题及课堂的参与度。有效的提问应该是问一个问题,暂停,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并得出答案,然后选一个同学来回答,特别是没有自愿举手的学生。但是,多数教师还是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就导致了问题的不公平作用和回答的不平等机会。

为了保证问题发挥平等的作用,让每个人都有课堂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用些叫答技巧。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张小卡片上写下每个学生的名字,然后随机抽一张卡片来让学生参与,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交流并取得成功的机会,并且也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为了维持他们对课堂的参与,要让所有学生都保持警觉,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叫到,变一下叫答模式以随机叫学生来回答下面的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四、有效理答

在获取了学生的回答之后,就进入了提问的第三部分:理答。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是紧随学生的反应(follow-up students respond)。教师的理答反应,直接关系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成功,并影响教师的长期教学效果。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理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质量的指标之一。实验表明,有效理答都直接与学生回答成正比关系,即教师的理答越是积极主动,越是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学生越是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中。[8]

低效教师最常用的理答反应是“好的”,或者“嗯„嗯”。要取代这种常规性的无意义的反应,你必须试着去澄清、综合、扩充、修正、提升学生的反应并做出评价。[4]341-343 有效理答应参考如下做法:第一,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的回答正确时,接受他的回答并共享,然后继续教学,不要过度表扬;第二,当一个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自己回答是否正确时,向学生提供反馈,并且在继续教学之前,保证学生明白为什么正确;第三,当一个学生充满自信但回答错误时,要强化他最初的努力,然后用一些另外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答案。要避免直接给学生正确答案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你可以对他的参与和努力表示肯定,但必须分清这个事实:你肯定的是他的课堂参与而不是他的回答是正确的;第四,当一个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不要花过多的时间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9]

总体而言,在学生没有正确回答或缺乏自信的回答时可以用理答技巧。理答可以分4种类型:提供正确答案,追问,转问,澄清。提供正确答案仅在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而回答错误时才能使用。我们主要探讨以下3种有效理答方式。

(一)追问

追问,即向回答问题的学生提额外的问题以帮助他们回答正确或提升回答水平。很多时候,要说明原问题的重点或想引导学生取得正确或全面的答案时,教师要追加好几个问题。

追问也可用于提升学生回答的水平。通常,教师会问一些聚合式、内容性、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即使教师问一个高层次或发散式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也会用低层次的、聚合式的答案作答。此处可以使用追问以促进学生进入高层次的探索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让学生解释一下他为何这样回答,让学生举个例子来说明他的回答,让他们描述一下如果原问题的重点变了,那么他们的回答会怎么变化。

(二)转问

转问,即让另一学生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在学生回答错误但又不需要追问时,教师可使用转问。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但是,转问对于那些很爱面子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甚至是侮辱,从而导致其自我概念、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和学业成绩的下降。所以教师要慎用转问。

(三)澄清

澄清,即用不同的术语重新陈述同一个问题。当学生无法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常常是因为原问题的措词不当,学生难以理解。所有的教师都会有意无意的问一些表述不清的问题,这就必须借助澄清使原问题变得清晰、简单或使学生关注问题的关键点,在使用澄清时应避免衍生出新的问题。提问时应避免使用澄清,因为这既是无效问题和低效教师的一个反映,也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要想减少澄清的使用,就需要注重问题的预设性、清晰性、启发性和少量性。

相对而言,使用追问是一种更好的理答方式,能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答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增加有效教学的几率。当然教师还要学会用非言语方式进行理答,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点头都能起到鼓励的效果。

五、结语

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为交流是教学的本质,而提问又是课堂交流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它创生一系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可以说教师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提问能力,有效提问能力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精进,而一个不会有效提问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位好教师。此外教师还要关注提问与后续教学行为的衔接,在随后的教学中应用或提及学生的答案,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对教学的贡献,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使整个课堂教学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第五篇:校本培训内容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主持人:魏世香 培训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培训主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培训目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明确自己的职责,规范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内容: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重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a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主持人:魏世香 培训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培训主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培训目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明确自己的职责,规范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内容: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主持人:魏世香

培训主题:新课程标准内容及对教师的要求

培训目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明确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培训内容

一、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简要及结构内容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主持人:魏世香

培训主题:新课程标准内容及对教师的要求

培训目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明确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培训内容

一、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主持人:魏世香

培训主题:新课程标准内容及对教师的要求

培训目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明确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培训内容

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在教学关系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长期以来,我国教学关系中,以老师知识的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很少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的师生关系上由原先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师生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目的是要在教学中形成“双主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习近平等的合作者。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变的核心,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具有综合知识和创新精神。教材形式从统一转变为多样。这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涉及科学、文化多个领域。

下载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英语校本培训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培训内容

    2011年固镇中学校本培训内容 第5次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校本培训 什么是校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

    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 篇一:校本培训内容校本培训内容 主讲人:林海燕2009.9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关键词:课改、教学、平等、质疑、主体、主导、前......

    校本培训内容

    公开招聘时间安排 3月31日前,各市、县(区)向社会发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方案;各设区市教育局、人事局(公务员局)汇总所辖县(市、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方案,分别报省教育厅、......

    校本培训业务学习内容

    第13周校本培训 《谈谈小学教师的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

    初中语文校本培训内容

    初中作文教学讲义 第一讲 画龙点睛 精心拟题 主讲:XX 时间: 知识要点: 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 2、“题好一半文”......

    校本培训内容[推荐五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校本培训内容 什么是校本培训 学习时间:9月12日 讲座人:张恩春 学习形式:集中辅导学时:2学时 学习内容:什么是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

    校校通校本培训内容

    石桥一中“校校通”系列软件校本培训内容 数字题库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一、下载”数字题库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并安装。 打开数字题库管理系统网址(http://202.103.212.253:78......

    第二次校本培训内容

    第二次校本培训内容: 主题: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课堂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主讲:许强 科室:教导处 时间:2月20日教育本身就意味着限制,教育过程始终处于自由与限制之间,需要在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