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老师听课札记
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老师听课札记
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老师听课札记
因工作的关系,常常参加省内外的一些竞赛活动,同时担任评委并时作评课。今年四月,在水电名城宜昌,一个全国学会的课堂教学大赛在此举行,我担任主任评委并作了评课。这里,录下我听课中的一些想法,侧重点是我对课堂教学.尤其是文本解读的一些认识。
《归去来兮辞》
老师用幼儿园阿姨式的语调,“引导”学生赏析陶潜的《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种绵绵的、柔柔的小儿话语。拿到高中课堂上,使整个课堂通体阴柔。教学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田园之乐”。老师要求学生——请为快乐命名;请读出这快乐;请为快乐“定义”。一种透着轻松愉快的“快节奏”。似乎《归去来兮辞》就是一阕田园欢乐颂歌。
《归去来兮辞》果真是“田园之乐”的欢乐颂吗?否!陶渊明吟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吧!田园就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实际上,这里应该就有这样的疑问了:田园荒芜跟做官有什么关系?田园荒芜跟辞官归田有什么关系?难道田园荒芜了就要回去?田园荒芜了就不做官了?直接的关系肯定不是这样。
陶渊明“误入”官场十三年,十三年中他时而出仕,时而归田。而《归去来兮辞》则是他与官场诀别的宣言。这篇辞赋一开头就是愤激的决绝之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几句激愤之辞,像当头棒喝,振起全篇。他是以沉痛的自责来表现其对官场的憎恶,既委婉又深刻。而“舟遥遥”以下全篇文字,都是将离彭泽县登舟起程之前幻想回家的情景,预拟归家后生活的安排。周振甫先生说: 《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 “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因而教师将其“定义”为归途乐、抵家乐、天伦乐、饮酒乐等等,似无道理。
正是由于将《归去来兮辞》定义为“田园之乐”,因此谈“乐”总是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样,才不得不又来一个“合作探究:快乐的背后有什么”的环节来补救。事实上。直面文本,你就能读到陶渊明所谓“乐”的“背后”,实际上就是面对世俗的无奈、面对官场的自责以及他以避世来面对现实的“抗争”。反映的是陶潜的另一种以逃避现实来表达的对理想的追求。晋宋时代人物,虽然个个清高,实则个个都要官职。只有陶渊明拿着现成的县令不做,在当时,同样是惊世骇俗的。
为了联系现实,教师设计了第三环节:请你献策,现代人如何回归心灵。让学生就物质与精神、理想与自由等,抒发个人的感想。从某种意义上,这一环节设计的“隐含信息”是对陶渊明以避世来“回归心灵”的认同。当今世风浮躁、物欲横流,这一问题的提出并交由学生探讨,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学生的所谓探讨,完全是一种脱离文本的、无病呻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宏论?。试录于下:
生1:要真实,要有爱心;
生2:我思故我在:
生3:多读文化典籍,让心灵自由飞翔:
生4:注重生活中的每一点快乐。
就这一些已根植于学生口头言表的时令语词,轻飘飘地可以置于任何“讨论”的场合,“培养”的则是一种莫测高深的故作姿态和不切实际的媚俗话语。我想,即令学生不读《归去来兮辞》,他们一样可以“挤讨”出这些东西来!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先生解读《伊索寓言》磷有独到视野。如众所周知的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伊索眼中的狐狸,似乎有中国式的“阿Q”精神,以葡萄是酸的来自我安慰——中国人熟知的“精神胜利法”。钱钟书先生则认为,狐狸就是吃到葡萄了,还要说:“这葡萄是酸的。”并分析到:①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对他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这句话是自我对“不够理想”的现实的反思。②假如他是一只很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这就是狐狸的小聪明了。吃了葡萄,占了便宜,还怕别人来分享。终以葡萄是“酸的”来搪塞他人之口。
老师的教学恰从这里切入。以“伊索寓言的寓意、钱钟书的解读、我的解读”总领九则寓言的阅读,颇具创意。这里有方法的指引、内容的发掘、解读的提升。同时,指示着解读文本的个性化。
果然,学生的解读确乎不同凡响。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同学们一致赞同先共同解读这则寓言。伊索认为,这则寓言的主旨在于戒贪。钱钟书说,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鸡被喂肥,反倒下不了蛋)。
学生说:
生1:富人一般都是很吝啬的;
生2:贪心不足蛇吞象,竹篮打水一场空:
生3:从老婆子的角度看,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换一个视点呢? 生4:老婆子为什么不科学养鸡呢:
生5:为什么不多养鸡,让很多鸡都下蛋呢:
生6:老婆子是一种失败的探索,当此路不通的时候,再尝试其他。
可见,有创意的解读,个性化的解读,需要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有效的互动;尤其是学生与文本,其互动和对话的价值,更为重要。阿Q正传
教师意图提供一种“新的”文本解读方式。上课伊始,教师发问:在《阿Q正传》中,作者暴露了哪些国民性的弱点?接着转入比较、探究阶段。整堂课,以一个大问题统领始终:(这节课,)把陈白尘改编的《阿Q正传》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作一比较,看是电影改编
成功还是小说优秀。如果你(指学生)对二者都不满意,请你改编,你将怎样改编? 我以为,这是一个很突兀、很蹩脚的问题:
首先,小说作为语言艺术,电影作为作用于听觉、视觉的综合艺术。其比较的立足点何在?而陈白尘电影《阿Q正传》是据鲁迅《阿Q正传》改编的,似乎只好讨论改编是否成功,而不太好说小说是否优秀的问颢.
第二,如果你持“对二者都不满意”一说,对电影不满意,显然是对其改编不满意、演员表演不满意、拍摄不满意等等,似乎尚可谈;对鲁迅原著《阿Q正传》不满意,不满从何而来? 第三,“都不满意,请你改编,你将如何改编”,改编一说,显然是针对电影改编自小说而言,是针对陈氏电影《阿Q正传》而来的。小说《阿Q正传》本属鲁迅原创,当无改编之说。那么,都不满意而要改编,到底要改什么编什么? 接下来,讨论了“姓氏**”“恋爱**”两个片断。
教师则忙于“引导”学生看媒体播出的电影片断,拎出课文中的“关键”字、词等等。同时具体列出两个表格,让学生分组、讨论、填表:
问题:这样一种对比,以闹闹哄哄的分组、讨论、填表形式,是不是文本解读?课堂上,学生始终陷于分组、看影片、讨论、填表的忙乱,阅读,也就是“读书”被忽略了,文本解读被忽略了,“对话”被忽略了。语文课能这样上? 《我若为王》
《我若为王》,聂绀弩先生以设问入题,所导致的是一个荒谬的结果:我若为王,妻就是王后,纵然她不过是个娼妓;我若为王,子就是太子或王子,纵然他不过是个白痴;我若为王,女就是公主,亲眷就是皇亲国戚,纵然他们不过丑陋、顽劣;我若为王,我便是“万岁”„„终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此为逻辑上所说的归谬法。
聂绀弩先生用意十分明显:打倒奴才,根除奴性,还人以“真的人们”的本性!教者也以设问导题:(问学生)假如你为王,你最想做什么? 生1:想有一双翅膀,游览世界各地;
生2:我会回家;
生3:改革教育。
云云。
教师意在唤起学生的经验或体验,以为解读文本的联络。而学生的回答却不甚了了:生1只是想象中再加幻想;生2却是不得要领;生3则是牵强地往高处走、大处想,往政治和大形势上靠(解读文本惯常的通病),都为言不由衷。
教师未置可否,即刻转入文本阅读。
问题是,这样导题的意图是什么?对学生“为王”的种种设计该作何评价?学生的“为王”与聂绀弩的“为王”有何联系?教师可能压根儿没有思考。他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的“环节”呈现于教学过程之中,只在乎追求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的提出和完成。
不过,接下来的教学过程的推进,师生互动,对文本的解读还算比较“到位”。
但有一个问题必须指出,讨论“奴性”时,一学生亮出观点,即,奴性要打倒,但我们要有忠于祖国的“奴性”。此论得到老师的首肯,而且学生也未产生异义。
这就奇了。只有对祖国的忠诚心,怎么来了个忠于祖国的“奴性”?要知道,“奴性”并非一个可分好坏(褒贬)的词,断没有好“奴性”与坏“奴性”的分野!钱理群先生说,说别人说的话就是奴隶,说假话就是奴才。奴隶和奴才应有区别。奴隶是被迫说别人的话,而奴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要照别人的意思说假话,当然也包括做假事、做坏事。很有道理。我认为,奴隶,是生而为奴或被卖为奴,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奴才,是自卖其身(人格)而为奴,其为奴性,是最为卑鄙、最为卑劣的主动迎合、卖身求荣!当与忠诚于祖国的崇高感情风马牛不相及!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此为教学中的败笔,所产生的影响,应予补救。
《雪》
鲁迅先生的《雪》。
教者以彭丽媛《我爱你,塞北的雪》VCD影音入题,以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老舍《济南的冬天》、毛泽东《雪》结题。
这可能就是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所谓公开课、竞赛课的通用模式:以跟文本有某种粘连的文章等等导题或作结题时的迁移拓展。如:
《桃花盛开的地方》一_《桃花源记》。二者本毫无相同、相似、相近之处,只是在文题之中,都有“桃花”二字——生拉硬扯而已。
问题是,这样多的雪,与鲁迅的雪,到底有什么关联? 鲁迅的《雪》,是对“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灵”的礼赞!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雪,自有其独有的意蕴:《独钓寒江雪》《济南的冬天》,实际上都不是写雪;毛泽东虽然在写雪,所抒发的却是一种意气风发的、春风得意的、傲视一切的“风流人物”的浩叹!不是不能联系,不是不可比较,只是说,一股脑地抛给学生,鲁迅的《雪》处于何种位置?学生自己心目中的雪处于何种位置?学生自然而然地由鲁迅的雪到自我的雪到其他的雪处于何种位置? 这一种所谓的联系、迁移、拓展,只是意在造成一种容量大、联系多、积累广的虚假“繁荣”,实则是教学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于文本自身的解读,从根本上看是弊多利少。
教师还有一道讨论题,是这样提给学生的:
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请以“我从„„这里看出:,作者更喜欢„„因为„„”说明理由。教师意在训练一种话语模式,以达成有理有据、因果分明的表述效果。可能教者有自我考虑的某种主观合理因素。但,既然是讨论,就应该是讨论参与方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七嘴八舌、议论风生。这样的讨论,怎能给一个固定的、模式的话语样式?话语一旦以同样的模式呈现,岂非千人一面、万人同腔,面目可憎?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的文章就是读来有味、有趣,而且耐读。《端午的鸭蛋》同样如此。
教师说,《端午的鸭蛋》,是(通过)写鸭蛋,(抒)故乡情。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是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说生活„
端午,现在纯粹是一个节日的符号了。它的民俗意义、文化内涵。已然完全淡化,远不如情人节、愚人节、平安夜、圣诞节那样深入人心。我与汪曾祺先生有着同样的叹惋!我佩服汪曾祺先生把端午吃鸭蛋写得那样慎重、庄重、隆重:
丝线络子挂鸭蛋——挑鸭蛋——心爱的饰物——小心吃鸭蛋——蛋壳装萤„„
真是无穷的童心、童真、童趣,十分的情景、情趣、情真意切。读后令人扼腕叹服!令人抚今追昔!令人鼻酸泪涌!我满以为老师问学生最喜欢《端午的鸭蛋》中的哪一段,学生会不约而同选这一段的。结果,它几乎被所有的学生忽略了。
犹忆童稚之时,对端午、对中秋、对春节早早地期待,盼望着一年之中少有的几个节日的到来,是一种生活中的幸福的等待;而过节日的过程,更是一种快乐的生活的历程。
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 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 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 世易时移,过去的幸福与快乐,如今早已不再!是人们对物质文明的极端追求,导致了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严重曲解;结果,物质财富每天都在增长,快乐却不能同步。而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盼端午、吃端午鸭蛋所表达的是何等的快乐、幸福,对节日、对鸭蛋是何等的重视与珍惜!汪曾祺正是写下了这种对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文化、既往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恐怕是连记忆也没有了!但,人应该是善于记忆的动物。犹太作家伊利·维瑟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辞时说:“记忆的呼唤,和谨记勿忘的号召,来自我们历史的根源。”端午节、端午的鸭蛋,何尝不是我们历史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号召他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视!至少要知道,端午节、端午的鸭蛋,它是我们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记!教师颇具教学机智,上课终了,郑重地拿出一盒高邮鸭蛋(虽然不是端午的鸭蛋)赠给同学,让平素对鸭蛋不甚“重视”的同学们好一阵欢呼雀跃!如果是上课伊始就送鸭蛋,那就有媚好学生之嫌了。乡 愁
余光中先生说:“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余先生以他的炽烈情感,写下了他对大陆母亲一往情深的《乡愁》。读《乡愁》,是要有人生体验、人生况味、人生感悟的。然而,“少年不识愁滋味”,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愁绪何来?硬是要他们言愁,就只好“为赋新词强作愁”了。
他们不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维系乡愁的纽带,有太多太多“载不动”的许多愁;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经历、体验,也就根本无从谈濡染、感悟了。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乡愁”的氛围。通过反复地吟诵,酝酿
感情,积贮感情,创设氛围,熏陶浸染。
教师的引导是有成效的。在每一节诗里面,分别抽绎出“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的内涵,又从一般的故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情,让人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愁绪贮满心头。
现在的学生,很难体会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所表示的“乡愁”。他们已经不用“邮票”寄信,因为当下已经是电子时代(媒体报道,一母亲为得到儿子的“信笺”,事先设计答题,如,身体:(好)(较好)(较差)(差);钱:(够用)(不够用)(缺一点)(缺很多);学习(好)(较好)(一般)(差)„„儿子只需在相应的地方打勾寄回即可),这里的家书,早已经是“抵万金”了„„还有“船票”难舍难分,“坟墓”的生离死别,“海峡”的亲情阻隔,更是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所未曾经历的。
老师通过不断地浅吟低唱,又调动媒体,屏幕上余光中生平的影音,更营造出了一种浓烈的“乡愁”意境。“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回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自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时四十三年”(余光中)。这样,学生再来看“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已经是愁彻肺腑、痛彻肺腑了!
看来,诗歌教学,读,是第一位的!在读中体味意境,在读中品味感情,在读中感悟真谛,在读中升华自我,在读中张扬个性„„
第二篇:高考作文检讨史绍典《中学语文教学》2010.8
高考作文检讨
■史绍典《中学语文教学》2010.8
对高考作文评说的文字汗牛充栋。当我思考要对高考作文写下一点议论文字的时候在“研究”“检讨”“批评”“批判”诸词之间,总落不下最后的判词。权衡再三,似乎只有“检讨”一语,略显中庸,最终敲定了它,以对高考作文“总结分析”的由头,开始我的言说。
前世今生
写作,向来被认为是大事,曹丕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这是把文章的撰写讲到极致的说法。
今天不这样说了。但无论怎样,作文,对学生来讲,也还是大事,尤其是高考作文。考查今之高考作文,与科举实有诸多渊源。
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是我国人才遴选制的一大创举。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就是经由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充任国家机构中的各级官员,以维护社会的运行,推进历史的演进的。他们学习、考试的首要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考试文章的形式是四书文、五经文,即八股文。八股文考试的三项具体要求,第一,命题——题取经义;第二,内容——代圣贤立言;第三,形式——对仗的语言。这样的一种要求,至今仍然影响着高考作文。
题取经义”——文题来自四书五经。小题,以经书中某一句作为题目;大题,以经书中某一章或几章为题;截搭题,截取经书中某些语句或是个别词语,搭配起来形成题目,如顾宪成(进士)文章《我爱其礼》,语出“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此为小题:归有光(进士)文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章》,以《论语·为政》第四章为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为大题。
今高考被广泛运用的所谓“材料作文”或“新材料作文”,除开材料的“非经书”以外,其命题形式,完全仿效于此(即用材料中的一句或一章命题)。
2007年浙江题,要求阅读一段完整的材料,然后以材料中的一句话“行走在消逝中”为题作文。这道题的出题形制,有类八股文之“小题”。当年,这是一道包容度和开放性较强的作文题。材料提供给考生的话题语料,既优美典雅,又引人深思,可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比如向“社会”“世界”“自我”三个维度延伸,强调在“消逝”的反思中“行走”,这里“行走”,乃现实的运动,而“消逝”则是付出的既往。在既往付出中获得现有价值,很形象又很有思辨的深度。
而2010年上海题则是以材料的全章为题目,可以对应八股文之“大题”,为今之所谓“新材料作文”。材料很有意思,其实完全可以拿中国人的智慧——“舍得”(不舍则不得、有舍才有得)来诠释:丹麦人的舍小鱼得大鱼,孟子的舍细密渔网小鱼,得更多更大的鱼,皆合于“舍得”真谛。还有所谓放小抓大,也是一理。
如此看来,当今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制,是根本承袭了八股道统,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情。问题还在于,科举时代是学考一致,今天则是学考随机了。
科举体制下的学子赶考,多为能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今天高考作文,也是为能考中大学增加分数权重,个中改变人生的追求,其理是相通的。
至于“代圣贤立言”,更是情理中事。作文“思想内容”的要求,强调以主流为范,确实来不得半点差池。代圣贤立言,只是这个“圣贤”变了,不是古圣贤,而是现代圣贤。2010年北京考题,原原本本拿温家宝之“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命题(是为截搭题”)①,即为例证。“仰望”与“脚踏”,为理想与现实两端,二者之统一,已为命题者强调,而这恰恰就是来自温家宝总理近来不断地谆谆告诫,考生于二者之间断无取舍,于统一之中绝无异议,全然没有自我空间,当然只有理所当然地“代圣贤立言”了。
说到语言形式,一些年来高考作文排比、对仗大行其道,屡获判卷者青睐,被讥为“高考文体”,是不争事实。当年的“诚信”话题,有考生于“承题”中铺排:“诚信是砍倒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后仍敢承认的勇气,诚信是十指被插入竹签后仍不出卖同志的信念,诚信是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照顾牺牲战友父母的执著……”“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曾经耳闻过尔虞我诈,也曾目睹过世态炎凉,总想寻一方静谧的圣土,躲避这人世间所有的污秽,撒下诚信的种子,育出美丽的家园”等等,都得到了高考优秀作文的评判。
先天不足
高考作文,又本身先天不足,其实它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要做好它,殊属不易。这皆因高考作文只是:
1、命运攸关的敲门砖
敲门砖在中国,是一大喻体。鲁迅说:“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②他又说:“清朝人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③其实,高考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
高中的“作文教学”,大体为着适应高考作文的“应对性训练”,一般很难上升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上去,因为它只关乎通过它在高考中获得分值,通过分值获得升学资格。高考过后,“作文”一说即成历史,不复提起。
2、三限规定的急就章
跟科考一样,高考作文又是急就章。但跟八股文不同的是,八股文每篇只限300字以内,高考作文则要求在800字以内,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李泽厚招研究生,规定答题不许超过5字,超过了倒扣分。李泽厚的道理很简单,“5字还说不清楚,证明这个人脑子糊涂之极”。他只是考学生的脑子是不是足够清楚!高考作文800字的规定,不知基于何种考量,限定时间、限定地点、限定字数,三限之下,写出规定的作文,高考作文只能是一蹴而就”的急就章了。
3、学考疏离的模糊文
作文教学向为语文教学的“盲点”。阅读教学,尚有文本为依据,对话为纲领,感悟为根本,解读为标尺,作文教学则历来大而化之,各说各话。在“为何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根本性问题上,从来都是模糊随意,毫无准绳。
这种“随意”与无意识,必然导致高考作文的随意,其结果,考场作文只能是模糊文了。这是为考生所承担不起而又不得不承担的结局。
4、主观判卷的误差分
多年前,章熊先生作过“评分误差的调查及分析”④,有两个调查极有意思:
其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郑日昌等人,利用高考之便,在北京市随机抽取五份作文试卷,复印后发到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由各地阅卷组评分。作文共两题,说明文满分为15分,议论文满分为30分,同一篇说明文有的给13分,有的给4分。同一篇议论文,给分从8分到26分不等,误差都高达满分的60%。
其二,曾让一位教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批改同一篇作文,结果第一次评为85分,第二次评为72分,相差13分。第一次的评语是“文章结构完整,用词恰当,注意了旁征博引,语言简明、老练”。第二次却变成“本文结构欠严谨和完整,观点和材料不尽统一,语言上也有毛病”,从肯定变成了否定,截然相反。
两次调查都极典型。第一次着眼于不同地区的横向比较,第二次着眼于同一个体对同一文章的评判,反映的同样是极大的误差。个中原因不赘述。
高考作文判分的主观误差,直接消解了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尤其是判卷中打保险分的“趋中倾向”,致高考作文评分区分度极差。作文“好”与差”之间,几乎难见落差,评分的分数,高度集中在中间偏上的狭小区间内,使得作文教学乏力开创,而沦落为“纯粹”应试工具。
本质丢失
1、生命意识淡薄
作文(从作文教学到作文高考)应该是生命的本真;直面人生、直面生存、直面生活、直面生命应该是作文的最大追求。
《东方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薛涌⑤讲道: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讲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期由中美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对话》节目。在价值取向的考查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同学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人选择了“美”,无一人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接下来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先是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吹箫外加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等。有人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出钱来,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生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从一些也许我们想都想不到的社会生活细节,如教育、就业、食物、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一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角几分。整个计划拿出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多年来,虚饰,尤其是宏大叙事,使作文假话、大话、空话泛滥。上例实际上可以看做一个作文话题。可以看出就价值取向的考量来说,参与的中国高中生是迷失的。我们的学生做惯、做顺了扩张概念外延后的一类虚张话题(什么金钱是财富、时间是财富、知识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是财富、失败是财富……),却不能在真实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上给出准确判断。他们缺乏直面真实人生的自信与担待。而诸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等等,又只是我们的学生积累下来的广谱的普适性材料,无论在什么地方说话、无论在什么场合作文,都随处可以拿来招贴复制,这是宏大叙事惯常套路。弹筝、吹箫、大合唱诸般手段则更是作秀了。因此在对待制定对非洲儿童的援助计划的问题上,假如它就是一道作文题,眼中就既没有非洲儿童,也没有援助计划,当然更没有我的制定了。这是一群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他们已经通过了高考,那么作文呢?怕也就是这样的复制过关的了。上例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的孩子是在真诚地述说、演绎生命,是一种对生命本体的关照与担当。而我们的孩子们则是花拳绣腿太极套路生命为何物天知道这是应该深思的。
2、自由情感压迫
自由情感就是独特的心理感受,心理情感。写作能把自我感受中最新鲜、最微妙的东西表现出来。学生应该有获得自我感受的权利,他们应该对宇宙中的一切乐于感受、善于感受、醉心于感受,并从自我独特的感受中获得新鲜感、微妙感,继而将最新鲜、最微妙的东西付诸表现与表述。
然而这种感受往往被剥夺,充斥的作文指导之类包括文章学、文学理论等等对学生自由情感造成最大戕害。坊间流传着一个“偈子”,是单说作文“套路”的:学习孔繁森,批判王宝森,联系钱学森,做个好学生。孔繁森,王宝森,钱学森,好学生等,在这里不是作为自我品格的独立存在,只是符号而已,是套路中可以拿来随处对号入座的玩偶。
除此以外,更有命题本身带来的伤害。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孙悟空的筋斗云……”云云,说幻想。本应该是自由情感极大化的命题,但却是一个误区。这里幻想被格式化,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幻想是什么?已然容不得学生去幻想,这就是对自由情感的压迫。按理说幻想的开放空间应该极大,但命题者的暗喻,无可救药地将幻想纳入到规定的绳墨。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新中国》幻想了、凡尔纳幻想了,而留待学生的却只是客体幻想后的既成现实。幻想似乎
只有这必然现实的一条路径,学生还能有幻想的自由情感吗?
3、理性思维缺失
作文需要理性思维的照亮,理性思维需要哲学的支撑。这方面恰恰又反映为先天不足。一分为二的单一思维,“是—是”否—否”的二元对立,是驾轻就熟的思维范式,而且其“市场”前景还看不出暗淡。
被论者批评为“泛得没有边”的2010年湖南高考作文“早”很值得拿出来“玩味”。其实“早”,既在于它“泛”,更在于它平面、在于它思维力度匮乏。
考量“早”,集中在它的或然或否的一元化的二元对立,乏多元化的多元对立的开放空间。
儿时鲁迅课桌上的“早”,祖逖的“闻鸡起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祖训,是给“早”树立的“是”的模范。数落“早”的“是”,大抵不过如此。
而“早”的另一端则实为不祥之兆:早熟、早恋、早婚、早孕、早产、早衰、早搏、早逝、早知如此悔不当初、早……都显现出“早”的“非”常。
处于“早”之“是”“非”两端缓冲地带的“不早不迟”,也非中庸。其隐含意乃“不是时候”。鲁迅《彷徨·祝福》:“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不早不迟”的厌恶可见一斑。
与其说“早”“泛得没边”,不如说“早”的思维空间过于狭窄,它只限定在或“是”或“非”的论域,乏开放空间,没有理性思维的深度。
题型革命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十余年来有过几度华丽转身。
1、话题神话
高考作文,长期以来占据主打地位的一直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主要弊端就是主题的封闭性,考生全然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个性化思维和灵动表达,但惟其如此,才能迎合主题。怎样打破这一桎梏,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追求,并开始了不断探索。
上世纪末,探索出现了转机。
1998年,高考作文: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要求:把不要的题目划去;也可以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1999年高考作文: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
2000年高考作文: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是“话题”作文从雏形走向稳定的一个重要时期(2000年“话题”始获命名)。1998年,材料集中反映为“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生则可以在这一“话题”内采用“二选一”或“去二加一”形式作文。1999年,在划定的“作文内容”范围内,给予了考生更大的驰骋想象的空间。论者一般认为,这是“话题”的肇始,具有轰动的效应;2000年,“话题”得到了稳定的认可,此后连续数年,“话题”一直雄踞高考作文舞台。
无主题、开放性的“话题”,以其“廓大”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主体意识获得极大释放。从2000年到2005年,六年期间里,无论是全国命题还是地方命题,高考作文命题基本上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创下了所谓“话题神话”。
2、材料新语
开放无度,则最为“话题”的诟病。如何在开放的前提下,又保有必要的限度,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新的思考。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提出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
文”的具体要求,这个“含义的范围”,即是要求学生在给定的立意范围内作文。给定立意范围让考生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
2000年全国卷Ⅰ、卷Ⅱ,“全国新课程卷(宁夏、海南、陕西等)”,以及部分省市的拟题,均采用这种方式。它们一般都提出了“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要求。如2000年“全国新课程卷”命题者提供了三则材料:热带观赏鱼、狼、罗森塔尔随机挑出的所谓“最有前途者”的学生。鱼、狼、人(学生)三者,鱼的大小,倚靠给定的环境:狼的生存,依赖对环境的适应;人(学生)的提高,有待软环境的“优越”。这个“含义的范围”很有意思,三者似乎毫无关联,细细分剖,却是都跟“环境”有关。无论是环境对鱼的制约、鱼的被动环境对狼的严酷、狼的主动环境对人(学生)的“预设”、人(学生)的被主动(心理、暗示的作用),“环境”均为主题词。从这样的角度来作文,可以谈环境与人才成长中的主动与被动,也可以谈环境与人才成长中的主观与客观,等等。这样考生就有了在“含义的范围”导向下(一定的限制),自主发挥的较大的空间。
3、标题复兴
2006年以来,话题作文风光不再,而被其取代了的标题作文,又重新回到高考作文的题型之中,并逐年与材料作文平分秋色。
2006年,“北京的符号”(北京)、“我想握住你的手”(上海),盛极一时,有论者称作文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和谐社会的风向标。2007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或者以话题为命题的标题作文第一次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打。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福建《季节》,四川《一步与一生》,天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江苏《怀想天空》,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湖南《诗意地生活》,辽宁《我能》,等等。命题作文,占据半壁江山。高考作文命题,2007年实为一大关节。2008年以来,则依然“维持”着这一命题走势,我将这一种命题态势评定为作文“本体”的回归,其特点是简约明快、一目了然、干脆利落,用语文最约定俗成的话来讲,就叫做开门见山。“话题”的昙花一现,固然有因其开放带来了套作、宿构弊端,但更为深层的问题是表面开放形制下隐含的严酷限制。孙绍振认为⑥,这个苗头在早期的话题作文中就有所表现:“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1998年)强迫说谎的命题,这是主题开放性的异化。此类命题的核心价值为主流意识形态,主题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很快为投机的套题者提供了方便之门。“答案是多种多样的”(2000年)从题面上看来,各不相同的立意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就“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一主题,在全国数百万考生,又完全是一样的。还有“诚信”话题(2001年),人携七背囊:“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过渡,风起浪涌,须丢弃其一方可安渡。人乃将“诚信”抛弃。此题形式上完全开放,实质上,道德价值却极其封闭。“诚信”是社会公德,不容挑战。意识形态隐性的封闭性,成为此类命题的致命伤。
而从作文教学的操作层面来讲,同样更为隐蔽的问题是对规范的主流作文写作样式的消解甚至颠覆,导致目前包括审题能力在内的规范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话题作文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小视⑦。这样说来,“话题”的告退,诚然理所当然了。
说到这里,算是对高考作文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提出了自认为最为纠结的一些问题,肯定极不详备,议论也可能会有失偏颇,但私意不在挑刺而在建设。思考、反思本身,就是建设的过程。唯愿透过检讨,厘清,补救,提升,把高考作文做得更好,以期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风向标。
注释:
①2010年5月,温家宝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当他走到学生书画研究会的桌前,哲学系大二女生李丹琳铺开宣纸,蘸墨写下“仰望星空”赠送温家宝。温家宝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仰望星空》也是温家宝创作的一首诗歌。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③鲁迅《准风月谈》。
④章熊《评分误差的调查及分析》,《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6期。
⑤薛涌《美国的孩子与中国的孩子有何不同》,《美国教育的阶梯》,新星出版社2006年。⑥孙绍振《关键词的多义性问题———2007年命题作文的复兴》,《语文学习》2007年第7-8期
⑦曹勇军《“后话题时代我们怎么办》,《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
第三篇:著名特级教师徐长清老师提出
著名特级教师徐长清老师提出:“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细细品味这句话,不难发现,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走向简约教学。如何实现简约教学?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暑期阅读的专业书籍《简单教数学》,作者特级教师戴曙光老师在书中用简明的语言,具体的教学事例深入浅出地将他一路走来的思索和心声娓娓道来。
首先,说到学生的课业负担,戴老师提问“学生的课业负担从哪里来?我们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是靠长期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满足一己私利,还是靠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让学生又快又乐的学习,而享受教育的乐趣?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当然会选择后者。
小学阶段,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往往是从喜欢教学这门学科的老师开始的。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任课教师,从而快乐的学习?戴老师通过三个经典案例,明确地揭示了问题的答案。即:老师对学生的爱;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整合知识,化繁为简,把枯燥的变有趣,把复杂的变简单。是啊!简单课堂,真实,朴实,扎实,实实在在,充满情趣,充满关爱。简单课堂看似简单,却有内涵;看似简单,却有意味,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简约如此,学生怎能学得不轻松?
对于简约教学具体如何达成?戴老师做了以下几点全面的解答,我感受非常深刻。首先,一定要有准备的教,不能凭经验上课。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实现教师、教材、学生达成统一。即教师是谁——怎么教? 教材是谁——教什么? 学生是谁——为谁教? 那如何达成三者的统一?
引用原文的话:即教师的教(思维)活动应尽量拉近数学家与学生思维活动的距离,灵活的处理教材,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三种思维活动的和谐统一。
其次,一定要把握数学的本质,把知识串联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要求我们,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们一定要系统的了解每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最后,要本着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的目标。戴老师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学生已知什么? 学生会怎么想? 学生有什么困难?
这三个问题,我也自问平时几方面思考的怎么样?回想起来真的远远不够。戴老师的三问,让我进一步明白,学生才真正是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情,多花时间接触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我坚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教学效率一定将得到更大提升。纵观《简单教数学》整本书,许许多多的案例真实,可借鉴,可操作,读后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勤动笔,把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中的点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案例,收集成册。持之以恒,定能收获累累果实。
《简单教数学》,简单的叙说,不简单的思考。
戴老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他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就会为之奋斗,无怨无悔;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会不断的探索,乐此不疲;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艺术,就会追求更加美好的境界,创造出神奇的效果。
第四篇: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演讲稿(语文老师不能不看)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新作文》杂志社精彩演讲(精华)
[ 作者:窦桂梅 谢百云整理 转贴自:浙江临海白水洋小学 点击数:720 更新时间:2006-8-16 文章录入:杨贞萍 ]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演讲稿
(语文教师不能不看!)
老师们、领导们:
上午好!往这儿一站,有两点的感受。第一点,我觉得我特别地荣幸,能得到《新作文》杂志社赵主编等领导的盛情邀请,让我这一个刚刚出炉的小虾米来到这儿和贾志敏老师、支玉恒老师这些大师们同台献艺,简直是受宠若惊。我能够得到这样盛情的邀请,来到武夷山脚下和福建省的这些老师们相识,还没谈上相知。但愿我们以后能够彼此相知,你说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啊!对于我个人来说,虽然已过中年,成为了一名中年妇女,但是,我想我和各位老师比,我发现,有的老教师的面孔比我还老。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是你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还想提升,孩子需要辅导。每天,朝与曙露同起,暮与星月为伴。这是我们所有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我想,我今天往这一站,我应该想点什么,说点什么。我尽管很累,昨天坐了四次飞机,从北京到宁波,从宁波转到上海,从上海又转到这儿,晚上十一点半才躺到床上。今天早上五点半赵老师就把我从床上拎起来让我上课。很对不起大家,我不知道几点开课,我竟然在大厅的沙发上睡着了,赵老师他们怕打扰我,没让我换地方,还给我盖了一床被子。起来时,我连脸都没洗,头发也没梳,请各位原谅!虽然脸没洗,头没梳,但是激情依旧在。老师们,可能也感到我嗓子哑了,年岁大了。不过人三十六,心却只有十六。面对同学们渴望求知的眼神,面对老师们那欣赏而理解的表情,面对老师们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位中年妇女的状态。我想,岁月使我容颜变老,你们的热情让我青春依旧!
那么亲爱的老师们,第二点感受,所以我荣幸、我高兴,我就要释放激情。另外,我还觉得很惭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于作文教学,我只是刚刚开始,我自己也没谱。阅读教学的的确确也算是自己的一项特长,上的还算可以,尤其是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容易爱把别人教哭了,我先哭,他们再哭,大家一起哭。有的时候还真能达到所谓的三情共振。但是《新作文》要求我上作文课。我在想,当然阅读作文不分家的,上点什么呢?我想,还和这些大师们上,你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们的水平,他们的认知,他们的高超,我觉得我只能仰视才能看他们,所以我很惭愧。怎么才能对得起今天来的老师们,才能让大家和我相处的这段生命历程里,生命有所增值。那个叫什么梅的,她教的没咋的。回过头来一点感觉没有,最后还觉得没意义。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心灵都觉得和杜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可以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所以,惭愧之余,我就得努力。尽管我很累,尽管现在我的眼睛强着睁,但是从我的声音看,从我今天还要站着讲的状态看,我要用我的生命,用我的热情换来大家的理解和掌声。
书归正传。作文、作文,说句实话。阅读教学重要,作文教学同样重要。老大难、老大难,阅读教学抓住作文这个老大就不难。我们作文教学该怎么研究,该怎么突破,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去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首先,我们得弄清新的教学理念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用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都深深的懂得,理论和实践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关系。一旦掌握了理论,你就会势如破竹,不可抵挡。有了这样的理论,你才会有效地指导你的工作实践。因此,我们今天的作文该怎么走,我们今天的作文该如何去进行?我想,说一千,道一万,今天的时间太有限,我呀,就简短点说,因为孩子还等着我点评。
咱们就讲讲纲、讲讲领。我记得听任何人讲话,一般情况下你不一定都记得,但你会记得他的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观点。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让真实的作文在孩子的心灵里安营扎寨。说起真实,实际上就是我们新课标里所要求的,让我们作文的架子放下来。让我们原来总是美声唱法,像曹丕所说的,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也。包括孔子也说了一个格言一字都可以兴国也可以亡国。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怎么降下来,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从美声唱法进入流行歌曲、通俗唱法。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样让孩子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就是我怎么想就怎么写,我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只是当老师的不把技巧放在第一位,生活放在第二位。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拿起笔来,在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导写作技巧的前提下,让孩子总是感到作文不是多情总被无情恼,而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所以老师们,我今天的发言,不想像专家一样,因为我本身就不是专家,专家是围绕一个专题使劲的、一个劲地研究研究,研究到大家都听不懂了就是专家。我从实践中来,我是一线的老师,尽管我当了一年的业务校长,但是,我还依然给孩子们上课,研究教学。我是吃什么饭长大的,我知道我依靠的东西是什么,所以我依然没有离开我的一线。那么,我作为一线的教师,今天我要和大家谈几个东西,不想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我想从几个案例谈起,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案例。
我先讲几个妈妈的故事。我们走进这几个妈妈的故事,来反思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我们的语文到底怎么了?我们看这样一位妈妈。这个故事是九十年代初发生的。北师大一位研究生叫卢迪到山海关旅游,听到这样一段母子的对话。妈妈问儿子,那长城好不好看?儿子说,好看。妈妈又问,你看那长城像什么?妈妈循循善诱,孩子心不在焉。孩子想了半天,说,妈,你说啥呀?看不出来?妈妈说,儿子,你真笨啦!你看这长城多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多么雄伟,多有气势!卢迪听了心里直起鸡皮疙瘩。因为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他怎么知道,什么叫蜿蜒,什么气势。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龙,还愣说是蜿蜒的巨龙。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妈妈就这样灌输着。卢迪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师不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吗。比如,写秋天的稻田,老师就在结尾加一句,充满丰收的喜悦。要写我武夷山的景象,结尾就加上,祖国大好河山,我爱你!如此,卢迪从小学到初中,作文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难怪他后来留学到了加拿大故宫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肚子里装的这些词、那些句没法形容眼前这大自然的造化。
接下来,卢迪就当了一名家教。一天,卢迪看到了孩子的一篇作文。卢迪就问,孩子,你的作文是不是抄来的?孩子生气了,说,根本就不是,那是我自己写的。然后,卢迪就问他说,我问你,你热爱你的家乡吗?孩子看了看卢迪的表情,再转身发现他妈妈没在,他就说,你想听真的?卢迪说,对。他刚想说,妈妈端着水果进来了,他一伸舌头不说了。卢迪说,这样咱俩就用英语说吧。于是孩子说,我根本就不爱我的家乡,这里污染特别严重,经济非常落后,这里的人我都不喜欢。说句心里话,叔叔,我就想像你那样出国留学,最后到北京、到上海这些大城市。卢迪说,既然你心里这样想的,为啥不这样写?孩子说,这是我的心里话,这不叫作文。作文一定要写健康的,一定要写向上的。我们这样写,老师就给我们没影儿。卢迪心想,这可怎么办?说,孩子,你别怕,你就这样写,你要做个真实的人,不能虚伪。你怎么想,就怎么写,难道你写家乡不好就等于不爱家乡吗?不一定,说明你爱家乡,你有这样的感受,你一定会改变你的家乡。如果爱家乡就是说好好好,那家乡就不需要建设了。聊得忘了形,俩人用汉语开始说了,他妈妈早就在旁边听见了,便故意咳嗽了两声。孩子一听明白了,妈妈在旁边。于是卢迪就这样继续辅导孩子,完了,走到门口系鞋带的时候,就看见孩子的妈妈用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孩子,你作文千万不能听刚才卢叔叔说的话,听见没有?他留学这么多年了,不了解中国的国情,知道不?儿子说,我明白了。卢迪没法再解释,只好走了,但他心里非常的痛苦。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上两位母亲不是典型的中国语文教师,但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老师。他们的引导与教诲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语文教学方式。由此,我,大家在反思语文的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心灵语言和灵魂的委缩,都表现在以下几点:我们国家使用统一的教材,虽然现在是一纲多本,但大多数教材还是统一的,几亿的孩子学的大体一样的文章。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但选来选去总停留在那有数的几篇上。我们的眼光完全一致,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框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视野扯住了我们本来应该放眼世界,纵横古今的目光。全国认同一种精神言语方式,用这统一的语言方式去统一我们不同的大脑,老师们,这是我们的妈妈的故事。
下面,我再讲几个学生的故事。首先,看发生在江苏的一次作文大赛,作文题目叫《值得庆幸的一次失误》。评委们批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作者这样写道:自己参加学校八百米运动会的比赛,他知道共有七位选手参加,取前六名。这时他的朋友小兰告诉他一个招,只要你在比赛的时候,绊倒一个选手,你就能稳拿前六名。既能给班级加分,还能给奖品。于是作者我在比赛的时候奋力冲在最前面,他在事先打好埋伏的地方蹲了下来。于是开始反复的解鞋带系鞋带,系鞋带解鞋带。等到第一个跑过去,第二个跑过去……因为他算准了要绊倒第四个。第四个跑过来的时候,他伸出右腿就想给第四个一个腿弯儿。但他灵魂的左腿给了他一个大耳光,说,唉呀,你怎么这样没良心,这么不象话呀!于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我就开始折磨起自己,我这是干什么呢?高尚的我就否定了荒唐的、自私的我。最后,我就把我的脚收回了,继续向前跑,就这样,我成全了一次值得庆幸的美好时刻。
专家们看了这篇文章,哭笑不得。在硝烟弥漫、分秒必争的八百米长跑的竞赛场上,有谁跑着跑着蹲下去反复地解鞋带系鞋带,有谁又可能想那么多的想法。想我绊不绊,绊完了又不绊,还用手去打自己的耳光,最后又不绊,终于跑了上去,那是不可能的。老师们,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扭曲了,这可都是小学生,咱们孩子扭曲到什么程度。
大家都知道98年的高考题目叫做《战胜脆弱》。《南方周末》报道了安徽省高考作文事件。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话》栏目崔永元知道后想办一期节目,结果安徽怕在全国影响太大,多方周旋,才不了了之。《战胜脆弱》这篇作文在安徽省的考场上35%的考生都是写在高考前夕不是父母双亡,就是家里着了大火,不是家里着了大火,就是发生了洪灾。因为98年抗洪。当时,安徽省没那么严重,只是有些地方受了点小灾。可是一百个学生竟然有三十五个写成这样。写的真是惨不忍睹,评卷的老师都掉着眼泪评卷,太可怜了!判一个又太可怜了!但可惜的是判着判着发现不对。中午,评卷老师正好和安徽省招办主任一起吃饭。于是,就聊了起来。一位女老师说,唉呀!你们这,今年还有一个用脚答题的考生啊!没有手那孩子的作文写得真漂亮啊!这孩子真惨哪!招办主任当时脸就白了,没有啊,我们全安徽考生没有一个用脚答卷的呀!这个老师说,唉哟,我的天!这个孩子撒谎了,用手写的,他说自己没有手,战胜脆弱嘛,用脚写,我还给了他最高分。完了,大家都议论,你们这安徽呀,经济太落后了,生活怎么这么可怕呢?35%的孩子不是没爸就是没妈,不是家里着了火,就是发洪灾了。招办主任一脸茫然,没有啊!你说这怎么查?当然,给这个用脚答卷的孩子降了一等,这孩子倒霉了,其余的孩子怎么查?你得查报考时的档案,查他爸爸在不在,他妈妈在不在,因为那档案是五份月登的,父母怎么怎么的。可别人七月份考的,万一中间他爸爸妈妈死了呢?你也没法说,你说你怎么查?最后,这个事没办法,弄来弄去,只好顺水推舟了。但是从这件事引发了整个教育界、整个社会深刻的思考,教育都假了,你说还有什么好,所以打假要从教育开始。以上是我们学生的故事。
接下来,我再讲讲咱们老师的故事,咱们老师真的不容易,为什么?你们是武夷山的,别看你们是旅游区,也许工资不一定高到哪儿去?我原来老家在吉林,工资也很低,现在到北京了,还可以。我们真的不容易,现在啊,我们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压力,校长给你压力,主任给你压力,就是不给你魅力,所以你也很痛苦。工资不高的前提下,丈夫还要爱,孩子还要爱,今天校长瞪了你一眼,你一惊,怎么着?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但我们还得同新课程一同成长,不成长也得成长,要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说我们很难。尤其是现在的作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我们降下来,习作不叫作文,低年段叫写话,高年级叫习作。这些我不想多多赘述,因为新课标大家都很熟了。新课程降下来了,可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专家制订了那么多好的理念,但是我们生活中的作文根本没降下来,我自依旧,我们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因为我们的脑子像酸菜缸都锈上了,怎么洗也洗不净。我们还是要求孩子的作文重心要突出。虽然叫写话了,我们作文教学还是要求孩子达到几百字,几百字。我们的专家光在理论的天空打雷,不在实践的土壤上下雨,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没变。我理解老师们都很难,但是新课标下来了,我们就得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用白岩松的一句话就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作文,快快乐乐的学作文。
接着,我再给大家讲讲我女儿的故事。我女儿今年在清华附中读初一,她去年写了一篇文章叫《冷眼看作文》,给小学作文一顿批判,说六年来作文的训练,除了难忘的事就是有教训的事,有意义的事最后变成万能的事。要不半命题作文就是记一件××的事,还是那件事。总之,俗、俗、俗,苍白、苍白加苍白。我女儿很有主见,写作文总是写自己的感受。但六年来,一写作文她就偏题。六年级有道作文题叫《闲不住的××》,作文要求写人,我孩子写的是《闲不住的声音》,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但老师告诉她,你别这么写,跑题!我女儿给我谈了。我说,姑娘,坚持,没事!当然,也有我的原因,在纵容她,她爱写我也爱看。她有时也含沙射影的批评我。有一次,她评价这样一次作文,六年来没有谁不写的,叫《我的妈妈》。一般这样的作文,老师铁定的要求我们开头从妈妈的外貌入手,而妈妈的外貌描写大多聚焦于斑白的花发、眼角的鱼尾纹、布满皱纹的双手,弄不好就模仿《春蚕》里老舍妈妈一手的茧子。于是,一位上了年纪更年期的大妈却有着一位读着小学的孩子。可见我们国家的晚婚晚育工作做的是多么的充分和彻底。根据剧情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老师从来只让我们写正面的,不许写反面的。写妈妈怎么爱我、怎么爱工作、怎么省吃俭用,怎么辛苦不睡觉,就是不写妈妈脾气不好啊、不讲卫生啊。奇怪,中国孩子的妈妈都千篇一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写一位工作繁忙的敬业女性,日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拼命工作。这时候,老师又告诉我们,记事文章要有起因、经过、发展、高潮,一定要有高潮,还要有经过,经过要突出重点,结尾要扣住中心。在这样的要求下,主角先行定好,就是一名小学生,搞不好的话这个小学生的妈妈就是他的班主任。可他感觉妈妈对别人的孩子比对自己还要好,难免心理不平衡,气得内分泌失调,但也无可奈何。主角的妈妈工作繁重,经常给学生补课,难免有时晚回家。于是,主角对自己的妈妈就会生很大的埋怨。(这是老师要求写的,要形成强烈的对比)后面接着写妈妈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接下来赶紧进入故事的高潮,那就是主角非得生病,不生病也得出事。这个时候,生病了之后,妈妈总是用那耶稣式的,用耶稣看世人充满怜悯的眼神居高临下地看了自己一眼就出门工作去了。然后,主角就很伤心似的林妹妹似的怜花爱玉一番不被重视的一颗破碎的冰冷的十岁儿童的心,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这时候,就必须要让读者在这儿为老师捏一把鼻涕捏一把泪。最后妈妈深夜才回家,去叫主角,主角就是不理她。……
还有这样一篇看图写话,叫《雨中送伞》。此类作文老师非得告诉我们有以下步骤,开头必须是我的老师一头短发,精神抖擞、中等身材,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有时候像母夜叉),但是写作文必须要这样写。由于作文要过老师那一关,一般写我的老师要写语文老师,因为那是最理想的选择,说得她高兴,上天没有地下也没有,诺贝尔奖不给她简直是有眼无珠。案发现场就在学校门口,根据剧情需要,天气描写必须要写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主角没带雨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百鸟归巢各自飞,窗外雨哗哗,主角心慌慌,带着一颗不被同情的没有温暖的破碎的冰冷的心站在门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会像奥运使者那样举着神圣的火炬,举着一把从地摊上买来的十块钱一把的降价雨伞出现在主角前(当然,我要这么写,就不美了)我一定要这样描绘,这时远方出现了一个身影,举着一把好看的小雨伞,带着神奇而又可爱的笑容。啊,那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吗?于是,一个崇高老师的形象就被我给勾勒出来了。根据剧情的安排,老师一定不会带两把雨伞,也不会拿三块钱让主角坐人力车回家,更不会给他钱让他打车回家,非得要拿一把伞护送主角回家,这样才能感人,老师的形象才会高大。一路上,师生二人相依为命,风雨同舟。在崇高老师的带领下,他为了不让主角淋湿,愣是把雨伞往主角这边靠,自己的半个身子露在风雨中。于是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头也湿了,裤子也湿了,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于是,我还得要这样描绘一笔,风依然地吹着,雨哗哗地下着,我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转身一看,呀,老师的肩头全湿了,多感人的一幕雨中情啊!到了主角家中,崇高老师顾不了一切,不喝一口水,也不进屋,肯定站在门口,用手擦擦脸上的雨水转身消失在风雨中,而且还非常酷的帅呆了的一甩头。这时,主角就目送老师离去。原来我写的是省略号。我们的语文老师把省略号给我加了一句,我的眼睛渐渐地湿润了。第二天,主角上课,发现老师的鼻子红得像克林顿,崇高老师昨天被雨淋了,得了感冒了。这时候,主角还要发一通感慨,哇,多好的老师啊!为了爱我,为我们付出了这样多,而且今天还坚持上课,我一定要报答老师的爱,长大了为祖国作贡献。这样才能把老师的爱和为祖国作贡献紧密地结合起来。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一定在感慨万千,议论纷纷。我知道,我举的这些例子偏激了些。但是,存在就是真理。我们都得反思自己,我们的作文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就带着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走向中学、走向高中,会怎么样?我们今天还要把技巧放在第一位去教学生写作文?我出了四本书,我都是情动辞发,都是自己感受的就拿起笔来表达它。我不会把技巧放在最前面。技巧重要,但不是学习作文的法宝。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捕捉语文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比如说,有两个人同时骑自行车下山,都不知道前面有个大坑。第一个骑下去倒了,站起来骂道,今天真倒霉!谁这么缺德?然后,拍拍腿走了。第二个人也倒了,但是他一边拍腿一边想,唉,为什么会有个坑呢,我怎么栽了呢?……这些经历写出来就是一篇作文。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睛。再有,我们的饿写作技巧研究可以说是成绩卓著,上新华书店看看,什么快速什么法……但是,快速什么法你得肚子里有啊!有的前提下才能谈快速什么法。你没有怎么能像女人生出孩子呢?我们要讲技巧,但是,我们该怎么把技巧于无形中教给孩子。比如观察,作文的观察与生物、化学上的观察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就该弄清楚。要说的太多太多。今天我就说下面的一段话。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的作文以平民的意识走进孩子。君不见,孩子们惟恐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登不上作文的大雅之堂,他们正以一只生花妙笔对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涂脂抹粉,非得把笔下的人物变成重工作、不重家庭的公众人物。因为不懂得作文的本质,在选材立意要精要新的劝导下,孩子们不再童言无忌。于是,他们的作文远离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思想、平凡的情感,留下的只有东拼西凑的故事和似曾相识的语言。我们不少的乡村小学生,很少有人能写出散发泥土芬芳的作文。一群群质朴的乡下孩子,只会用陌生的语言描写那遥远的城市生活。我不明白,那孩子们为什么不看看那沉默的远山、沉寂的池塘、广袤的原野,为什么不写写屋前的那棵大樟树、路边的马尾巴花。一个乡下的孩子失去了乡里的童趣,这是不是城市文化颠覆的一种可悲呢?老师们,我们该怎么办?作文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在错误的作文观念下,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他们想说时,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觉往往被公众的言辞所淹没。因此,我想对各位老师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着,我们就要活得最美丽。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巴金说得多好啊,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深情地,一直横亘到底地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我们回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师横空出世,他们的作文功底从哪里来?当然,书是他们的生活,那是间接的。读书也是学习作文的一个法宝,但是,生活更是学习作文的法宝。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而已。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今天突然明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谈创新、谈新作文,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返朴归真。我们的创新作文不是游戏作文,创新作文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生活,还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在我们今天还不知道创新怎么办的情况下,在我这个年轻的中年妇女还在困惑的前提下,我想起了《红高粱》中的一句歌词: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千万别回头!深一脚、浅一脚,想尽办法别崴脚。我想用这样一句歌词来回答我们的作文究竟怎么走?就在这句歌词里: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
最后,我用一首歌唱出作文教学的落脚点,那就是《篱笆女人和狗》里的一段:星星啊还是那个星星,月亮啊还是那个月亮,山啊还是那座山哟,梁啊还是那道梁……
幸福的课堂 张祖庆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老师“一心只教手中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目光只盯着分数,只盯着手中的教科书,人为地割断了语文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上更是教育与训导相结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领悟已知而并不能发现未知。这种教育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没有老师问学生,取而代之的是“这堂课你学了多少知识?”“这堂课你觉得幸福吗?”没有老师问上课的教师,取而代之的是“这堂课你上得成功吗?
幸福,美好而温馨的字眼,只能在存在于我们的祝福声中;我们的课堂似乎不存在“幸福”的空间,我们的课堂似乎远离幸福的滋润。事实上,课堂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价值取向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幸福是什么?它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和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课堂中的幸福是师生之间完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的动态建构是建立在师生之间能以更幸福的生活的人生追求上。总之,师生之间应该幸福地存在课堂之中,追求幸福的课堂生活。
一、幸福的课堂是建立在“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基础上
教师能成功地落实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肯定的成功感,成为传统课堂中师生的终极追求。但是,如果把幸福看得比成功更重要,甚至只问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得成功,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幸福感的体验,这就有了偏差。其实,成功只是幸福的其中一个来源,而不是幸福的全部。面对成功的诱惑,教师失去应有的人文关怀,对于学困生,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显得苍白。反而,在课堂上为追求所谓的成功,用了不 科学,不人道的方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成功的诱惑,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失去了 耐心与宽容,失去了渐进与友谊。其实,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学生的幸福,是在课堂中各种成长的正当意愿,需求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只有那些有利于实现这类实现他们满足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成功的课堂。只要孩子们在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幸福,还有什么理由说这是不成功的课堂呢?
二、幸福的课堂应该洋溢着师生之间独特而鲜活的生命意义。
课堂应该是独特的,是一个个有着差异性的个体组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在特定场合进行生命的探索。每一个个体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形成积极、稳定的思想情操与价值取向。课堂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以个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课堂的熏陶感染。同时在课堂中鲜活的经历又必影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意义。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成课堂生命,师生之间的活动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状态的追求。师生之间生命构建使课堂成为培养形成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的载体。因此课堂是幸福的,课堂是师生在体验生命,实现生命的场所。
三、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彼此对话,彼此分享。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分享。对话是多向的,师与生,生与生,这种对话是一种网状的关系。对话还需要聆听,学生在聆听中分享教师的情感,教师在聆听中感受学生的心跳,沟通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师生应该是学生式的教师与教师式的学生。对话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学的进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在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四、幸福的课堂是不断生成的,不可克隆的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的设定越多,课堂上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小。课堂上,我们往往太注重教会孩子们知识,“授人以鱼,不若授以渔”而在知识激增的时代,教师即便是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那也远远也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他们带到“渔场”,给他们“海阔天空”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这样的空间里,智慧与人生经验在体验中迅速增长。课堂上,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教学方案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要敢于突破预期的目标,走向生成和开放的广阔天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得到充分的表现并达到极致。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创造活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流动的,是用生命与激情去生成的。每一堂课,我们无法预料,永远无法重复,而精彩,就在这无法预料和克隆之中!
五、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荷德尔林对人的生存发出了诗意的感慨和召唤。是的,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早已经成为我们语言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生命中对诗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读诗则是一种生命的投入。况且,诗意地栖居是生命本真状态的体现,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是不可以放弃对诗的追求。我们的课堂,是生命中的一段不可复制的段落。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他们精神寄居,心灵依托的场所,他们有权在课堂上追求诗意。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课堂生活的质量,从而提升课堂的生命价值。我们理应让孩子们快乐地,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让他们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美丽的错误——这是每一个老师所追求的课堂境界。
前一段,我和网友小雨儿曾经一起创作过一首关于语文是什么的打油诗,便是我们对诗意语文的渴求: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
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
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
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
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
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
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
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
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
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
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
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
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就是引领学生
说铿锵有力中国话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
书洋洋洒洒中国文
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幸福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种意识,幸福是一种存在,幸福是一种渴望,幸福更是一种信念。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意识里。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课堂里。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学生的笑容里。朋友,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
只要理想不灭,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第五篇:李振西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李振西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目前国内各类大型教育论坛人气最旺的名师之一,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李镇西报告会大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一千多篇论文,二十本论著,数百场报告,使其成为全国数以万计中小学班主任心仪的名师,作为我国班主任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可读性极强的故事之中,其独树一帜的班主任管理报告精彩实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已成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最喜爱的经典读本。
今次我通过了网络视频观看了李老师的报告会,可谓获益良多。从视频上看到李镇西老师--黑黑的肤色、矮小的个子、瘦弱的身躯、微秃的脑袋(有点聪明绝顶的意思),一个貌不惊人的四十多岁中年男教师。从他那双大眼睛,可以感受到思想的灵光。他娓娓道来,话语中充满了幽默和睿智。他的故事吸引着我,他的理论引领着我,他的教育资源整理触动着我,但他的经典话语更是感召着我。这使得我在故事中思考教育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李老师学生们的幸福和幸运,也享受到了个人的教育快乐和幸福。
他告诉我们获得教育智慧需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但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未必就能增长智慧。获得教育智慧还应当直接实践。他的教育智慧来自他的教学与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学习理论不能代替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他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于实践性、理论性与开拓性的科学事业。他愿意永远做一个班主任。多年来他从自己的班主任实践中学习,也从他人的教育实践中学习,这样他对班主任工作更加娴熟,也更加理性化、艺术化,教育智慧也得到更好的发挥。李镇西老师教导我们怎样“做最好的班主任”。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追逐自己设定的目标,快乐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是班主任自我持续努力的过程。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某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又有新的目标在前面。而做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都是永远的追求。永远的班主任需要永远地学习。如他自己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仍然继续当班主任,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坚持每天写随笔。社会不断前进,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不断发展,永远的班主任,需要永远地学习。这让我钦佩,我们当老师的总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去学习,去看书,那李老师身兼百职的同时还能挤出时间来学习与写随笔,说明了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你乐意做,什么都可以完成。
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要善于感动这样才会幸福。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真不幸福,辛苦的教他们,他们却不懂得感恩。然而现在,我时常告诉自己,感动无处不在,需要自己用心发现!那天我忙了一天的课,感到又累又口喝,但由于在看学生,没法去拿水,但我有时间时打开以为空的水杯时,已是满满的一杯水,我想肯定是学生帮我盛满的。当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重重的包围着我。其实学生很单纯,他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要我们成年人怀着儿童的情感去感受他们对我们的爱,有了感动我们就很容易幸福。
在报告会中他还提到他在武侯实验中学搞了一个特别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写一篇教育随笔、读书不少于一万字。这所学校原来八成学生来自失地农民和外来工家庭,教师队伍很年轻,待遇并不高,但承担着比城里教师更为艰巨的重任。经过一年的学习,每个老师平均读书10本以上,共写下教育随笔3000多篇,精神面貌变了,教育智慧也丰富了。每天中午,老师和孩子们都会读20分钟的课外书,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每个班的家长会后,老师都会向家长发送《做最好的家长》一书,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孩子的知心朋友,并发起父母和子女“共读共写”的活动,推动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写读后感。在此我想起了我校在周校长与俞校长的指导下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来促进师生的读书热情与丰富师生的知识水平,并要求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看来我们正朝着正确的大方向走着呢!
他还给我们谈到他自己的德育实践,特别提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然而后进生的转化有五点原则要铭记于心:1.相信学生,2.建立感情,3.允许反复,4.降低要求,5.鼓励为主,表扬无穷。回想起转化后进生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只是我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好了“三面镜子”:
一、显微镜:放大后进学生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夸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抑或只有“芝麻小”的亮点,但教师也可以将之说成是“西瓜大”,并毫不吝惜地加以鼓励,以激发其上进心,让后进学生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至少还有自己的“强项”,并努力经营自己的优势,不断增强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越战越勇,取得更大成功。
二、平面镜:平等地对待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和优秀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他们或许暂时成绩差一点、活泼好动一点。作为教师,理应一视同仁,要用平面镜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优秀学生也不可能样样出色,后进学生也不可能一无是处;相反,有的后进学生在动手能力上可能要比优秀学生更胜一筹。
三、望远镜:发展地看待后进学生。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优秀学生不可能永远优秀,后进学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摒弃形而上学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后进学生也能“开窍”,向良性方向转化和发展。
合上笔记,我的心中又多了几分力量。我想此次真是不枉此“看”,“满载而归”了!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这免费“精神大餐”,当然还要感谢自己的专心听讲。但愿,我们都能像李镇西老师一样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