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利用“班班通”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利用“班班通”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教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不仅让学生学到生物知识,同时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义不容辞。其关键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引导方式,由过去的“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班班通”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 班班通;生物;网络信息;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条件的进一步优化,“班班通”已悄然走进课堂。多媒体教学作为新近产生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已在日常的教学中普遍出现。而多媒体技术也因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互性强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弥补以往生物教学中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热爱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优化课堂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正确、合理的利用好“班班通”为我们教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先谈谈“班班通”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1、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等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实物、模型和挂图等在 “直观性教学”上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在展示实物、挂图时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同时缺乏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多媒体能够更好的贯彻“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因此合理利用好多媒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血液循环时,如果只使用挂图展示循环途径,很难让学生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对于血液循环途径,学生常常是机械地记忆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很难将它们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可以把血液循环的完整途径在课件中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分步、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百度搜索】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http:// 【百度搜索】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http:// 【百度搜索】血液循环:http:// 首先演示体循环,并且当血液流经全身毛细血管时,随后可见氧气从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向外扩散,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血液中,血液的颜色变为暗红,在学生掌握体循环的途径后,为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画面变为静态,在同一画面下再出现肺循环途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也可看到血液由暗红变为鲜红的过程,最后演示血液循环的完整途径,这样血液源源不断地反复循环,心脏有节律的收缩跳动,使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血液的流动途径和物质交换过程,使学生很快地了解和接受了这部分知识。
2、激发兴趣,寓乐于教
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多姿多彩,形形色色,但是传统的教学设备没办法把生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特点完整地表现出来,加上应试教育也使这门有趣的学科变成枯燥的学科。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后,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
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表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动画演示精子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中发育的过程和分娩的动画,这一系列的举措可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参与学习,找到学习的乐趣。
3、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生物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果实、种子的形成》一节时,用挂图及手绘其知识直观性就较差。但我们应用课件,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动画效果,展示了花粉萌发、精子运动并与极核和卵细胞分别融合的过程。配上生动的解说,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双受精现象及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又如,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无法用通常的教学手段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生物的个体发育等全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使教学难点容易化。
再如讲种子的萌发一节时,种子萌发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时间较长,观察也需要较长的时间,观察不明显,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去观察,许多学生不一定能够按时去完成,多媒体教学可解决这个难题。可以采用动画形式让菜豆种子、胚根、胚芽先后一点点长出,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于人体消化过程,气体在肺中交换过程,血液循环过程,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学生能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详实的了解以上生理过程,起到了加强记忆的作用。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边回忆边答题,大大提高做题准确率。
4、增加容量,归纳总结
采用“班班通”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将我们要观察的,无论是现在或过去、宏观或微观、静态或动态的事物都可以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完成观察的过程。有了观察的事物,教师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不因为被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而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可以抓住主要特征和重点,可以将生动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电脑的抓拍和整理等一系列过程将主要结论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观察这个课件,更容易回忆归纳。
如教学《尿的成形和排出》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尿液的形成过程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不仅可以省去大量的板书还可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尿液形成过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进度比常规教学的进度要快很多。往往要用很长时间讲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就可以直观轻松快速的讲解。在节约课时的同时还能把问题讲透讲精,可谓是一举两得。
5、拓宽视野,增加知识
在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生物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向学生灌输国际上最新的生物发展动态,让学生坐在课堂了解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用录像、图片等向学生展示这些最新的知识。如在学习无性生殖时,对学生讲解克隆技术,同时指出克隆也是一种无性生殖,从而让他们了解克隆的一般步骤并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再如在讲解传染病时,通过录像和图表让学生了解现在世界、我国艾滋病患者的数量,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了世界,拓宽了视野。
尽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具有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应
用“班班通”时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不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决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多样化搞多种媒体的凑合,哗众取宠。
2、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时间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
3、运用电教媒体时机要适宜。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好时机要依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应是讲课最需要它出现的时候,不早不晚,恰到好处。一般来讲,需要启发诱导时,多媒体可放在讲解之前出现;需要拓宽知识面时,多媒体放在课程进行中使用;需要归纳总结和加深印象时,多媒体可放在小结中使用。对于那些学生已经明白了的问题,即使事先已准备好了的多媒体,也不必拿出来赘述。要做到时机适当,教师备课时应仔细分析教材,在突破重点、难点上狠下功夫,精心设问,巧妙回答,充分利用多媒体形成讲课高潮。
4、不能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取代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虽然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但绝不能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验完全取代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一些生命现象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将变成为了展示课件而制作课件,产生新的“满堂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科学、艺术地把握好课堂教学平衡,处理好教师、学生与课件三者的关系,要有师生互动,防止“放映式”教学。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会越来越多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班班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的更精彩,就会使课堂教学达到愉快、大容量,从而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汪忠等:《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叶佩珉等:《生物学实验论》
《西部教育研究》2009年第一期
第二篇: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谢林港中学 郭创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很多的任职老师、专家学者都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新课标下,经多年的生物教学,我在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方面取得了几点体会。
一、老师备课有效
1、调整备课的重点
在新课标下,生物备课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这样才能调整学生的思维、情感,发展技能。
2、教师备课要对学生和教材进行综合分析
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先“讲什么,在讲什么,怎么讲”的思维模式,而新课标下的生物备课应更注重关注学生,备好学生。在学生身上大做文章,要把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想知道什么,怎么知道列为备课的重点。
3、教师备课时要认清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教师备课时应该注意如何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想想学生学习这部分教材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突破、精心设计好怎样开头,怎样组织学生课前预习、听讲、回答、思考、讨论、练习,使学生活动有效,同时教师组织后巩固、辅优补差、实践活动(调查、观察)等,使教师教学活动有效。
二、教学设计有效:
1、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活用教材教”,要对教材作出合理的、适合学生的加工与改造,把握教材的意图,从教材深处挖掘教材的内涵。要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应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有效的解读。
2、对于教材要经过一个“懂——透——化”的过程
①、懂,就是要抓住教材重点和难点。
②、透,就是掌握应学的教材与已学教材的联系,了解班级群体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③、化,即实现转化。要在懂、透、化以后通过得心应手和默契配合的课堂教学,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要有教学反思
执教教师教学后应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及教学成功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尤其是生物教师一般任的班级多,因而一个教案可以有多个反思,反复讨论,经过不同班级情况,找到一个属于学生的教案。
三、教学方法手段有效
1、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
如何正确处理好学生个别差异与最佳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识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 ①、降低知识处理难度
在教学中应针对教材把新知识降低难度或找准新旧知识的边接点,使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顺利完成生物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到易学、会学,从而乐学。②、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征,本着“异步达标”的原则,制定好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保证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③、设计多层练习
练习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应该根据知识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好多层练习,做到由淺入深,异要求、步步高,使它呈阶梯状,让学生顺“梯”而上,达到各自高度
2、将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化、情境化
①、“趣”、“悬”、“巧”、“精”是教学问题设计的几个要求,教师应根据这些要求在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调查、实验、合作、分析、判断等激发问题并从中求解;引导学生对问题层层深入思考,并掌握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面对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②、传授新知识时,要充分发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的效用;培养技能技巧时,则要选用练习法、实验法等。
③、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供的教具或学具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做事前的各种规定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大家地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实现全体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3、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物是七年级才开始开设的学科,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生物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生物世界的神奇。如:初一开学的第一节生物课我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带学生到生物实验室,参观里面的各种生物标本和以前的学生自制的叶脉书签等。通过观察这些他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对生物学感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四、教师活动有效
1、教师语言要有个性化
教师教学中语言力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且具启发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切忌啰嗦话、半截子话。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恰当的激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切忌浮夸表扬和激励的质量胜过频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遇到学生和自己对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会意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以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
2、教师语言要规范和准确,有时要含蓄,不讲本意进行暗示,引导学生思而得之。
五、教学选材有效
生物教学以直观性为原则,因而教师在选材应以实物为主,无实物时则用挂图。选取的材料不能花,应简而精。
总之,新课标下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在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完善,有针对性地比较自己课堂教学的各环节,找出影响课堂有效性的主要原因,进行改正和提高。然后再慢慢在细节中精益求精。
第三篇:浅析“班班通” 与生物课堂有效整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班班通” 与生物课堂有效整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庆市永川区第六中学校 刘茂发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强,学校教育设备设施越来越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班班通的巧妙运用,“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相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打破了“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模式充满了生机,初中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班班通 有效整合 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为学校与教师所重视,尤其自从我校安装了班班通设备之后,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刺激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在一节课当中有了多个兴奋点;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由于班班通的教学手段参与生物教学,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教学已成为农村教育一大亮点。如何巧妙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运用“班班通”增强学生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学习时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体动作及简单的挂图、模型或标本都难以将各种生物的鲜活形象和复杂的生态展现给学生。因此也就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千姿万态、变化莫测的生物世界。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和自然界的接触很少,对各种生物几乎是一无所知。因此,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对一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运用电教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录像等影视技术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现美妙的海洋世界、森林风貌、人体结构等。
例如在讲授《动物的防御行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影视片段“动物的伪装”给学生观看。通过这个影视片段,让学生犹如置身于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而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这些小动物绝妙的伪装叹为观止,兴趣大增。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快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探究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内涵和区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争先恐后地发言,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自然也就印象深刻了。
二、运用“班班通”突破重点、难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生物课程属于自然学科,要求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此课程,但是有许多的自然现象通过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利用电教多媒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作用》时,运用Flash课件,在观看前设问:“植物在受精之前有哪些生理活动和生物现象?”播放时,学生将会看到植物先要进行传粉,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而萌发产生花粉管,穿过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此刻,我们停止播放,要学生举手回答刚才看到的生物现象和生理过程,回答完后,让学生设想花粉将进入到哪里,进入后会有什么现象出现。然后再开始放映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对照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从而初步了解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双受精。此后,教师再运用挂图或塑料模型,边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在讨论、讲解花粉的萌发过程的同时,提问花粉为何柱头上“钻孔”。众多花粉管,释放无数的精子,为什么只有两个精子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通过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进一步强化生物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具有适应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自觉观察的兴趣,进一步调节和强化头脑中真实的、立体的、渐变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中领悟事物的演变过程、双受精这种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现象及其原理。动态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运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的学科。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时,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演示正常的植株,缺乏各种不同无机盐的植株的彩色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景。然后教师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偿试“种”一株“植物”,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选取不同的“肥料”,用鼠标加在“植物”上,经过多次偿试,师生一起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同时也得到了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的知识。这样课堂既生动有趣,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运用“班班通”发展思维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例如讲解细胞结构时,细胞本身已很微小,要让学生搞清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就比较困难,特别是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问题,学生往往更加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规律,可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物质出入细胞是一个微观的动态的过程,首先说明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运动趋势。然后说明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被动转运需要载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而主动转运则是一个
逆浓度梯度过程,不仅需要载体,还需消耗能量。载体将运载的物质送到细胞膜的另一侧。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师因势利导,归纳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并努力引导学生想象微观世界的结构和运动,但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一种茫然的表情,教师滔滔不决地讲授,学生默默地听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在课堂回答和课后练习中,同样反映出教学效率低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经过考试评价,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确实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五、运用“班班通”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课堂的知识容量可以达到传统课堂的两倍,也就是说一节多媒体课可以上传统教学两节课的内容。传统的备课,资料主要来自课本、参考书、图片等,信息非常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多媒体教学的备课,教师将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例如用多媒体进行单元复习教学,就因它容量大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于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在课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问题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创新的能力。这样,多媒体课件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多地掌握知识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信息融合,创作出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教学等 “班班通” 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形、图像或动画的形式将教学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和易于理解,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表达工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郑金洲主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6.2、周稽裘,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 [M], 教育科学出版2009.1-10;
3、焦瑶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4、郑芳,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2006,(4);
5、潘云泽,王以宁,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6、赵阳,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科学教育研究(读写算)2011(36):89-89
7、高鸿杰,张花艳.利用农村优质生物资源构建生物有效教学尝试[J].教育模式研究, 2011,(37):113;
8、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57;
9、刘满希,展红,给生物教师的100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20.
第四篇: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对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增加而课时紧张的难题,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我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与同行们交流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上好第一堂课入手。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好第一堂课是给学生留下好印象的关键,但是如何去上好第一堂课呢? 课前搜集教学素材,根据知识结构,充分备好第一堂课。课堂上介绍生物学发展现状、前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举例,大胆说出自己对生物学的看法,赞扬每一位敢于站起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每一位同学。为确保以后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提出了四个要求:
(一)课前要求:课前要预习(这样听课才有针对性)。
(二)课堂要求:学生精神要饱满,学习用具要齐备(教材、笔记本、笔)。
(三)作业要求:诚实(即独立完成),按时如数保质;
(四)考试要求:诚实,细心,不留题。对于每个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经验教训。微笑、真诚和热情换来了第一次亮相的成功。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从学法指导入手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指导学生记笔记。
绝大部分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效率是非常低,很多学生不知道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怎样让学生学会记笔记呢?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借鉴别人的好的方法给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的方法。
2、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学生总是容易粗心,怎么克服这个毛病呢?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词。并且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方法是供几种模式和例子,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要经常检查,保证效果。
三、从多样化教学方式入手
作为教师,特别从事教育的多年的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满灌式”教学模式,用一种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把好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和其它学科、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因为各学科有机融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路。例如,在利用碱基计算密码子的种类时,可以结合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学习色素的作用时,可以利用物理学光谱知识;在做蛋白质还原性糖、脂肪等鉴定实验时,可以与化学知识相结合。二是适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想
教育。生物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紧联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内容不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除了上述内容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留给学生反思的空间,教师的课后反思等等方面入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努力、去实践,相信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都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生物的关键—兴趣。就中学教育而言,从我们的教育系统到学生和家长,总体上还不太重视生物这一学科。尤其是在初中,生物科一直作为副科,使生物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倍受冷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涉及因素很多,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是只要我们能从低年级(如初
一、初二,甚至更早)抓起,尽早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从小就开始灌输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意识,让学生尽早地重视生物学以及相关的学习,自小就打好生物基础,必然能使这种不良的状况及时得到改善。1.初中生物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其实很多,尤其是新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灵活而多样,大多内容都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增加了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到他们都很感兴趣的克隆羊时,我就问他们:那么你们知道克隆羊是如何诞生的呢?会不会有克隆人出现呢?如果真有克隆人的话,世界会有什么影响呢?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节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影片,内容是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的画面,使得学生一下子就被影片中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所吸引,很快找出画面中各种生物的差异,从而对各生态系统有了深刻的印象。2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兴趣。现行的教材所配的教学影片相当精彩,如果能充分应用,一方面会比教师口头讲解更为直观,另一方面也肯定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解《小羊多莉的身世》之前让学生看看影片,对学生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个问题时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直观的影片也使学生对整个克隆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3.感情交流,激发兴趣。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人特别好的话,正常来说,另一个人通常都会投桃报李的。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师生之间。教师对学生好,学生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自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做到处处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轶事;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是当前课堂教改的主要目的。“以能力立意”是优化课堂结构,规范课堂教学的主导原则。1.给学生以具体、简单、易行的学法指导和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在课堂上要降低学生学习的门槛和要求,以退为进,循序渐进分阶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分数要求;强化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诱导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掌握生物学的图形要求学生做到位置、结构、名称、功能四统一;笔记与教材结合,不要求详记,笔记为总纲,教材内容为细目,提纲契领,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和茫然;作业和评价检测以小单元课内完成为主。课外多以加强社会实践和探究为主,还学生生物知识于自然世界。2.转变理念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互动的。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教师要适度允许学生在成长中犯错误,因为问题学生将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教师应重视用教材教、重视学生自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3.及时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活力源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改后生物实验活动更多。要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学》这个学科,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是活动中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评价机制,及时评价,才能增进和保持生物学科课堂的活力。活动由于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可以整合,但不可以没有。而且活动应张弛有度,应该回归到可观察、可评价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上来。及时评价还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4.教学反思是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课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倡粗线条的教学设计,后在课堂上随机补充完成。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收获,少关注课堂的完整性,但严禁拖课。所以每一堂课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很多问题的答案都
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开阔,创新的火花随时都可能迸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机智,课前先多预设几种可能应对学生的实际反应。5.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6.善于设计演示实验,创设情境 设计合理的小实验,教师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应重新认识新一轮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无固定模式可循,教师应本着“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态度来创新发展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