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1:2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第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注重教法多样、形式翻新,不能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选取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把握住课堂探究的关键,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选取具有最大价值的知识让探究更有意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教学 优化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明确了新时期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一线教师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本文以案例的形式从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剖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初步的改进或优化建议,以期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落地生根。

一、从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剖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两翼,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劲”无疑,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所选取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的过程是关系到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地的?筛鲋匾?方面。下面以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的《烙饼问题》为例,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剖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对所探究的重点选取不当造成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

笔者结合《烙饼问题》的具体教学过程来剖析一下探究的偏差在哪里,到底什么又是这节课的探究重点或核心。

《烙饼问题》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分析已知条件并演示烙1、2张饼的方法(教学用时4分钟);(2)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8分钟);(3)学生自主探究烙4、5张饼的方法,并总结经验(7分钟);(4)练习烙6、7、8、9、10张饼的方法,并总结规律:饼数X3=所需最少时间(7分钟);(5)利用上面总结出的规律做练习题,并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0分钟);(6)课堂总结(4分钟)。本节课共用时40分钟。

从上面的教学环节上,我们可以看到,从第3步到第6步共计用时28分钟,主要目的是总结出计算方法:饼数X3=所需最少时间,教学的过程是以“考”定教,不是以学定教,考什么就教什么,实质是穿着探究的鞋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把握有偏差,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笔者以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在第二步,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理由是:烙3张饼是烙饼问题的关键。因为只要学生会烙3张饼了,当所烙饼的张数大于3时,只需把饼的张数拆分成2张或3张的组合,问题就可以顺势解决了。

“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是不能教授和传授的”因此,摒弃重知识的传授,抓住烙3张饼这个教学重点,展开探究就抓住了整节课的重点,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对探究的关键点模糊不清,致使探究没有真正发生

在很多教学课堂上,老师们创设了新奇的问题情境,设计了颇多的教学环节,其实在颇多的教学环节中,最为紧要处往往只有一二处,抓住了这些关键,就抓住了核心,就是一节好的探究型课,否则,不论表面多么热闹,真正的探究压根就没有发生过。

在《烙饼问题》这节课中,烙3张饼是本节课应该选取的探究重点,而探究的关键则是发生在从先烙完2张饼再烙1张饼的方法到交替烙3张饼方法的过程中,从一种想法到另外一种想法的过渡,似乎只隔了一张纸,可却是犹如登山遇到陡峭山壁,在这两个思路之间,恰是这节课所有环节之中最为紧要之处,要想完成这个思维的突破,学生必须突破思维定式,必须借助良好短暂记忆力进行大容量的思维,必须展现思维的灵活性进行创新思维。

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优化的建议

(一)选取具有最大价值的知识让探究更有意义,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载体。”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在19世纪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那么,一线教师在备一节课的时候,面对教材又该如何甄选课堂教学的重点,直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笔者以为,选取的知识必须能够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知识相对于本节课的其它知识而言,无疑是具有最大价值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选择具有最大价值知识的时候,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所选取的知识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刘道玉认为,学习的本质和目的是达到“学以致慧”,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和有所作为的人。

2.所选取的知识能够体现数学

学科思想和方法。“学科方法是人们学习学科知识和应用学科知识的思维策略或模式。学科思想是人们通过学科活动对学科基本问题形成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在对学科知识和方法做更进一步认识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观点,也是人们在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导航器。”数学知识技能背后往往蕴藏着数学学科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最能体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品质,是数学文化最主要的表现。”

在《烙饼问题》中,对烙3张饼采取深度探究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向学生渗透统筹和优化的思想方法。

(二)明确关键点让探究真正发生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在《烙饼问题》中,烙3张饼是教学重点,而探究的关键就发生在对这个教学重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具体来说,在学生已经知道先烙完2张饼再烙1张饼的方法之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也从来没有交替烙3张饼这种方法或生活经验,因此,在学生没有探究出交替烙3张饼这种方法之前,学生始终是处于“求之不得”的状态,知识将要生成的状态,此时,思维的体操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真正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向着数学的核心进发。因为,思维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核心。

可见,明确探究的关键,首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其次要把握住探究出现的特征,探究的关键发生在从一个知识方法到另一个知识方法的生成中,发生在从一种思维方式到另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中,发生在由低阶能力到高阶能力的培养中,发生在从简单低级认识到复杂高级认识的升华中。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慢下来,静下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交流和碰撞的时间,静待花开,让知识在课堂上生成,让探究真正发生,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生根。

重点论就是看到事物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既要抓住课堂教学重点,选取具有最大价值的知识让探究直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又要能抓住探究的主要方面,明确探究过程中的关键,让探究真正发生。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火热思考,碰撞启发,借助思维之桥通向数学的灵魂,感受数学的精神和魅力,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核心素养悄然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01).[2]褚宏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刘道玉.论学习的本质特征与目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4]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5]申纪云.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52.

第二篇: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数学课堂教学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明确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解题的灵活性;能正确地分析图形。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及创新精神,养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由直观走向抽象的一节内容,重在方法的挖掘。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来死搬硬套教材,应合理地利用了教材资源。使学生更广泛地理解什么是组合图形,更大限度地激活每个学生寻求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思维动力,然后逐步展开有层次的思维训练,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四、教学设计

(一)观察动画,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观察动画,分析引入

(媒体出示由基本图形拼成的太阳、狗、房子、小鸡、花草树木等)

师:观察这幅图画,你发现了什么?

生:很多的基本图形,组成了很多的图形。[板书:基本图形]

师:这些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就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

2、复习基本图形面积公式

师: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基本图形吗?

(随着学生回答,按学习的顺序贴各个基本图形)

问:那谁还记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随着学生回答,在各个基本图形后面写公式)

师: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面积公式知识的掌握相当扎实。那像这些组合图形,怎么求面积呢?有同学已经有想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在组合图形后面增加“面积” 】

(二)动手拼图,初探方法

1、自拼图形,分析要素

师:拿出你的学具袋和做题纸。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要求吧。

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两个基本图形,拼出一个组合图形,粘在答题纸的方框内。

边做边思考:

师:你拼的组合图形由什么基本图形组成的?这些基本图形的要素是什么?

师:现在,就请你挑出你喜欢的基本图形,来拼一个组合图形,并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怎么求你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画高。)

2、展示图形,分析条件

(学生分别介绍所拼的组合图形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作重点分析。)

师:现在,我们来看右面的组合图形(见右下图),它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有一条边既做三角形的底又做长方形的长,是公共边。

(强调公共边:既做长方形的长,又作三角形的底。)

3、打开思路,探索面积

师:怎样求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生:分别计算三角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然后相加。

师:谁能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如下。)

师:下面,请每个小朋友试着求出自己所拼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分别计算自己所拼的图形组合的面积,并进行交流。)

师:刚才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所拼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分别计算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相加。

(三)拓展方法,发展思维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有个叫小华的同学他家里面要装修,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媒体出示课本第75页的客厅平面图)。

师: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哪个小组来介绍,小华家的客厅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分别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见下图)

3、归纳提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述四种计算方法中,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生:前三个图形都是将组合图形进行分割,然后再进行计算。而第四个图形是补上去一块。

师:为什么要补上一块呢?

生:补一块就成基本图形了。

师:这种方法叫添补的方法,将原图形补充为基本图形,然后求出整个儿图形的面积,然后再减去补充的部分的面积。

(四)巩固训练,一题多解

师:这是学校教学楼占地的面积,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下图)

师:请先在练习纸上画出解题的思路,然后进行计算。

(学生画图分析,并计算。具体计算过程略)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反思

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找出隐含的条件,是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1、注重方法的指导与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吸引和恰当指导下,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自己悟出学习方法,学的主动积极、生动灵活。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挖掘新奇思路、各自提出有价值的分割方法。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把教学过程组织得更生动,形象,能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3、问题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放手让他们拼图,测量各个要素,解决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自己的成功,在初步形成对组合图形概念的基础上,对“组合”的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愉悦。

4、出现未预想到的“移补”的方法解题。在预先备课时,只考虑到“割”和“补”,没想到学生在解决第(四)部分的图形时,应用了“移补”的方法,如图所示

想法很奇特,是预料之外的。虽然是因为数据的偶然性,但这种方法用起来比较简便,予以鼓励。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学生在自身的自主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点评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气氛愉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热情较高。老师的教学安排层层递进,学生思路逐渐开阔,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图形的分析能力。汪老师的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方法的归类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对图形由直观印象上升到抽象的归纳理解。

第三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以下就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

在课堂中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也要拥有提问题的能力。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解决。对于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和见解,不仅要给予鼓励,而且要表扬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大家一起去深层次地思考交流。例如:教学《乘法交换律》,这节课主要是探究和发现规律,在探索新知的环节,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讲清竞赛的内容和规则后出示题目:32×25、47×15、25×32、15×47…两小组轮流答题,答到第4题时,先答题的小组的同学马上提出了问题:“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做的是我们小组做过的题目,不公平!”这时老师问:“为什么不公平,你来说说。”接着学生就顺其自然地说到问题的本质:“虽然乘数的位置相反,但是乘数是相同的,所以结果也是相同的。”通过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本质,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乘法交换律的内涵。

又如:“生活中的比”,导入时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有遇到哪些比?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将“糖水中的糖和水的比”与“篮球比赛中的比“提出来,并问“这两个比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给出了不同的想法:比赛中的比主要是要比大小比输赢,而糖水中糖和水的比虽然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更注重糖和水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突破难点。

二、让学生大胆合理提出自己的猜想,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重,我经常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让其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大部分学生受前面学习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会有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的猜想。这时,教师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验证。第1列中“73、86、193、199、163、419、763、176、599”中9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发现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并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时教师利用错误,引导学生观察第2列数“9、21、105、237、27、78、42、591、843、534”。第二列的数能否被3整除?再观察观察,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

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

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

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等等这些猜想,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探主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三、重视数形结合在学习中的作用,渗透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画图的方式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课的教学中,再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学习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所以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例如:“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问题有的只需要得到大致的结果,有的很难算出准确的数据,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于学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以及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着积极意义。比如估算到超市买东西大概需要带多少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多少?估计一个操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人?……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需要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坚持不懈的潜移默化,这样学生才能将估算内化,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的提高。又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是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到处可见,这就是数学问题产生于生活,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四、通过教学反思,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先通过实际问题或者是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进而落实核心素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关注这些知识技能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应该从小学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的日常工作做起。

第四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数感

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

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几何直观

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分析观念

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运算能力

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 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问题抽象,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第五篇: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罗华中心小学

施云清

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小学教学适应学生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利实现教与学相统一的必由之路。那么,应该怎样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

一、明确要求,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必须从以教材教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中心。也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突出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要切实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明确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授知识为主线、素质教育为目标,真正设计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对象四个要素都合素质教育特征的教学方法;必须辩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全面地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为追求素质教育就去片面地搞形式主义,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导致课堂教学畸形发展。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新课程在编写数学教本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直观形象、图

文并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这些素材,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比如,讲到《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运用了设疑引出未知的方法作为这一课的开端。首先摆出几组相同图形,让学生求它们的和,然后又摆出更多组相同的图形,让学生去求这么多组图形数量的总和,待学生很费劲地算出结果后,就提问“遇到求多个相同加数的核实计算是不是很累”,那么,有没有更简捷的办法轻松地求出呢?这就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于是,同学们都瞪圆了眼睛渴望我能告诉他们好办法,接下来我就很肯定对学生说,有办法!学生就更想知道是什么好办法,于是,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本课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反复举例、讲解,使学生最终明白了乘法的重要性和乘法的基本知识,其效果当然很明显。还可以形象导入,形象导入分语言形象导入和实物形象导入。语言形象导入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要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对新知识的追求上来。实物形象导入,要注意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挂图等直观形象,让学生对“新知识又新奇感,自然而然,非被动强迫性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地。

三、把握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数学科目自身的特点规律,尝试性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采用一些

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教法,做到新旧交替、动静结合,真正发挥学生多种感官作用,通过听、说、看、动、做、学,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人人动脑,个个主动的良好教学局面。比如,在教学一位数除法时,设计摘桃子的游戏,既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我在教学中不大注意运用常识性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但沉闷而且效果不明显,然而我试着采用多种教学法后,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在课堂上综合采用竞赛法、质疑法、儿歌法、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以往那种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只注重老师的高压灌输,而不注重学生接受能力的因循守旧的教学。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健、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口算、速算、分析、思考等竞赛活动,在竞赛中老师给的一次高分,一次表扬往往会挖掘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小学数学课的气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帖近生活,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舞台,让机械的数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教师就要结合实际,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完9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动脑筋思考:星期天,大象老师、山羊老师、黄牛老师和蓝猫老师带着9个小朋友,来到塔山公园游玩。他们来到售票处,看见一块“售票须知”牌(见右框)。

大象教师拿出50元钱,对小朋友们说“请大家算一算,怎样买票最省钱?一共需要多少元?”小动物们都认真地算起来了,同学们,我们也来和他们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孩子们纷纷动起手来,有的立刻就算出来了。

学生1:教师买大人票,每人5元,4个人一共5×4=20元,我们买小孩票,每人2元,9个人一共9×2=18元,大人、小孩一共是20+18=38元。

学生2:我的方法比他要省钱。因为大人买团体票便宜,所以4个老师买团体票,但算5人,每位3元,一共3×5=15元;我们买9张小孩票,一共9×2=18元,大人、小孩一共是15+18=33元。

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们都不吭声了,再出示了小动物们的算法,大家一看,和自己的一样,都高兴起来了。

再说聪明的小猴子还有更省钱的方法。它说:“前面4个大人买了5个人的票多浪费呀!”

此话一出同学们说开了,一个小朋友立刻列出了算式:4个大人和1个小孩买团体票,一共3×5=15元;剩下的8个小朋友买小孩票,一共8×2=16元,大人小孩一共是15+16=31元。(出示小猴子的算法)孩子们,你们说怎么样最省钱呢?

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售票须知 1.大人每位5元,小孩每位2元; 2.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3元。

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多的教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5篇范文)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 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

    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一) 作者: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数学核心素养和小学数学教学,因为你们在讨论常态的数学教学,后来张老师让我讲核心素养,我就把......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范文模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  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么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摘要: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现今社会有数学是经济学家的“经历头脑”、是数学家的“数字地球”等,无不说明了现代社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56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自OECD2006提出关键能力以来,世界很......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口号下,一些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只顾成绩,不管其它,加重了师生负担,造成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为了改变这种......

    数学核心素养 - 副本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既相互区别又......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   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