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授之以渔”的技巧与艺术
-----读聂幼犁的《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作为工作在一线岗位上近十年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忙耕耘,等收获”成了我的常态,忘记了“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近来,有意识的放慢了追逐的脚步,静一静,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得以有时间重读了聂幼犁先生的《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书。时隔几年,再次拜读,融合自己多了一些的教学经验,读书的收获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第一次阅读时的猎奇心理,随便翻翻,到第二次阅读的工具书定位,有教学困境了来找找,到这第三次的阅读,则是收获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新思考,想着对未来教学的帮助,深为这次的“反思之旅”欣慰。
最主要的启示与思考,仍然是围绕“鱼渔之辩”展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教学理念早已渗透到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想和理念中,但思考不应就此停止,弄清楚“怎样授渔”,“授怎样的渔”,才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境界。简单说“怎样授渔”就是教师角度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授怎样的渔”则是从学生角度去思考,也就是学生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培养时代要求的并适应时代的人才。我们可以从《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得到答案和启示。
首先来说说“鱼渔之辨”的历史演变。正如人类社会的演进,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奠基一样,不回顾过去,则不可能健康前行。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当然也要对由古至今历史教学的发展历程及概况有所了解。《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书在开篇第一章回眸中做了详细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学历史教学经历了漫长的“授之鱼”的重知识传授阶段,这种存在也是合理的。在人类社会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启民智”的第一阶段,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无疑是必要和重要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变化,渐渐的“授之鱼”的理念,使教育落在了时代的后面。本应位于时代之先,担当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滞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一批教育理论家致力于教学的研究,国内外教育的比较,逐渐确立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经过几次大型的课程改革,特别是跨世纪以来的这次课程改革从全新的角度,以多层次的教育视角,彻底推行新课改,最终形成以“授之鱼”为主的知识识记、“授之渔”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为特点的新课程目标,相应的教师培训也逐层展开,更多的一线工作者开始从学情、教材、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全方位的视角更新理念,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可以预见我们的教育事业真正的在走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境界。
其次关于怎样授渔,我以为应从教师角度去深入挖掘。在《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进行了详尽的多角度的阐释。书中第三章目标---知道过去,理解现任,懂得社会,认识自己、第四章教材---望远镜与显微镜中的史海、第五章教学模式---行云流水,以无招胜有招、第六章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这几个章节,分别从课程目标、教材演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艺术等四方面,以历史过程性的角度阐释了新时代教师应该了解、理解、内化的理念和经验,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指导性意义最强,也是我受益最多的章节。
其中第五章的教学模式中介绍了基于教育理论上的四种模式,分别是教学认知逻辑模式、教学组织方式模式、教学媒体模式、历史知识获得与保持方法的模式。对于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可能勤勤恳恳的处于“低头走路”的忙碌中,很少会“抬头看天”,对于模式问题,或多或少的在实践中运用过,但这样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模式分类,却真是极为缺少的。比如,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讲述、情景复现、角色扮演、导读自学、问题研讨等这些教学手段都是基于教育认知理论。就中学历史学科内部而言,不同的认知逻辑也有各自的适应条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组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际活动,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与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组织方式是教学认知逻辑的人际关系形式,它受制于认知逻辑,又反过来促进认知逻辑的正常进行。最经常进行的应该是课堂组织模式。其中有具体分为全班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还应掌握各种组织形式的要领。此外还有图书信息资料收集组织模式、博物馆教学组织模式、社会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知识竞赛教学组织模式等。针对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言,这几种组织模式应该交替运用,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时代重任。而在教学媒体模式中,板书、挂图、纲要信号图示、投影等手段的具体科学使用,也为我们历史教师增强历史课堂的实效性提供有益借鉴。本章的最后历史知识的获得与保持,从科学和实用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建设性的几种方法,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既科学又实用,值得广大同行借鉴。
在第六章中,聂教授将教学称之为“梅兰竹菊满园春”的艺术,非常的触动我。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这不仅是因为艺术化、审美化了的逻辑更有利于被学生接受和历史教学必须孕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道德;而且是因为艺术比科学更注重交流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其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掌握而教”的现代教学理念是非常接近的。同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忽略了由不同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所创造的不同的风格流派、应变策略、处理技巧等教学的“艺术”因素,就可能低估了教学的人文内涵。因此,无论教学活动中看来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还是“行云流水”“挖萝卜填坑”的举动,实则是基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机智把握、对教学科学与艺术的有机整合,基于教师深厚的教学底蕴和个人素养。这样看来,第五章的教学模式与第六章的教学艺术实则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阐释与融合,升华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意境,更提升了历史教师的个人境界与素养。如此,在给学生“授之以渔”之前,教师便很明确了“怎样授渔”,而这,正是“授渔”这一教学活动的大前提。
再次,“授怎样的渔”则是要从学生应该具备和需要具备的素养角度出发来思考。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因材施教”,而后“教学相长”,最终达到“学会知识,学会做人”的目的。在《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第七章学习方法---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第八章研究性学习---从采猎、耕牧到纵横捭阖、第九章信息技术---让逝去的历史重现“信手拈来”等章节,都找到从学生角度挖掘配合历史教学的有效信息。例如,第七章学习方法中指出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无疑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对于解决现在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喜欢听历史故事,不会答历史题”的现象给以很好解决。第八章的研究性学习和第九章的信息技术,看似由历史教师组织和布置,实际更注重学生的操作与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它体现了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和历史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搜集技术的掌握带给学生知识含量的广度、深度及探究历史的本领是对课堂组织模式的有益补充。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历史教学“鱼渔之辩”的哲学性思考。从什么是“鱼渔之辩”,到“怎样授渔”,再到“授什么样的渔”,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教育理论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实在是必备的好书。其深邃的理论需要结合自我的教学经验不断揣摩,并在实践中运用,再经过教学反思而得到升华,中学历史教学才能逐步摆脱“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的尴尬,实现历史课无可替代的价值。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相信终有一天中学历史教学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一、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加以培养得到的。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不可能存在下去。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个单纯的知识容器,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例:教学“加减法估算”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两个数,我就知道它们的和或差大约是多少。”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加减法的估算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三位数加减的估算、„„等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我们还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至于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分,怎样运用原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什么是新知识,新知识学来有什么用等等具体问题,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这些问题,老师决不能代替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四、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
“开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达到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规律,掌握知识。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好两个度。
(1)要使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度。
如在教学“数学广角”一课中,我们给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两件衣服,两件裤子.如果给你穿衣服有几种穿法?这样学生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自由度大,他们不知不觉地发挥了平常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探索,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搭配方案,把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抄到黑板上,再接着引发学生观察矫正,从中掌握方法。在这种开放性的自己探索穿衣方法中,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
(2)要使学生问题在思考过程中有一定的开放度。
如 “基本图形认识初步”和“观察物体”的内容,按我省的教材有这样一个例题:“教室里有哪些基本图形?”我们在教学此例时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找。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步给出一个问题:“教室里你发现那些基本图形?”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教室里摸一摸,找一找.教师对具体请况略加调整写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花形等。第二步要求学生每人找出一些图形,让说一说什么事基本图形?
由此看来,以上的教法改变了传统的例题教学,采用开放性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了解题规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训练了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获取新知的成功感。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第三篇: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扮演模式
2、历史知识
3、历史事实
4、教学内容优化
5、教学内容过程化
6、教学方法
7、探究教学法
8、、备课
9、教学反思
10、说课
11、评课
12、板书
13、图画式板书
14、上课
15、过渡
16、教师风格
17、课程资源
18、乡土教材、19、多媒体教学、20、教育实习
二、简答
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历史教学方法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2、按照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如何转变教学评价?
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4、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5、简述优化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
6、如何进行历史教学内容的布局调整?
7、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8、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9、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备课有哪些新的含义?
10、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11、简述教后记的基本内容。
12、简述说课的要求。
13、试述导入新课的功能和要求。
14、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15、简述历史教学中结束技能的作用。
16、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17、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试述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论述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2、什么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请分别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4、试论述备课环节中备学生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意义。
5、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试论述如何提高听课水平?
6、试论述历史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第四篇:中学历史教学论答案
名词解释
1.教案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称作课时授课计划或备课笔记。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与计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说课
就是让教师以语言的为主要的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的课程的内容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达自己的执教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反思.3.导入
导入指教师在一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从非学习状态逐渐进入到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欲望,参与教学的程度及其学习效果,都与教师的导入有很大关系。一段精彩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渴望探求知识所以然的心理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
4.课堂组织技能
一般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并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成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5.课堂结束技能
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技能。
6.备课
备课是对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实习工作的学生,在新课改教学实施过程中,备课尤为重要。认真备课是历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历史教堂效果的起点和基石,也是保证历史课堂效果的关键性环节。
7历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理解。而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也可以分为材料兴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紧密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53)
8.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因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的过程。”而中学历史学科是由鲜活的人物、时间组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进一步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有效减少历史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
9.中学历史教材
中学历史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课程下的教材倡导广泛意义上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
等。其中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历史教材的主体部分。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教学材料。辅助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课外读物、练习册、历史地理图册等。
10.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是指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是历史整体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因素之一。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等优秀品质。
11.讲解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需要运用分析、总和、比较等方法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发展概况、自然环境、民族分布、科学技术等进行一定的解释和说明,这种对历史概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方法就是讲解法。讲解法的特点是针对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如概念、规律原理等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和科学论证。如果教学能把讲解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合理的结合,就能推动其他教学活动的展开。(123)
12.讨论式提问
讨论是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最民主的方法。大家围绕教学内容各抒己见,创造课堂高潮。讨论式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取并总结多方面的意见对扩大其思维宽度有很大帮助。此外,还能在学生体验被关注的喜悦之时培养其尊重他人、礼貌倾听的好习惯,这对其人格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简答题:
1.课标的使用。(70)历史课程标准是确定历史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评级的标尺。
第一,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
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从这一点上说,教材是服从于课程标准的。在关于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当教材与课程标准不相符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其二,在分析教材
时,应首先分析课程标准。
第二,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因为该部分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
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的内容作了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
第三,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第四,注重课程标准的弹性。历史教师要使用“标准”,就必须吃透标准,在领会其
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2.板书的设计要求包括哪些方面?(176-177)
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它的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板书的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教师首先要
考虑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写入板书中,尽量使用大小标题,或者用重点符号加以突出。
第二,板书应该井然有序,独立构成完整的历史线索。可以把各种史实按发生的先后,或
按事件的前因后果关系,注意排列下来,构成逻辑性强,阐明事理发展经纬的独立完整的历史线索。
第三,板书既要强化历史基础知识,有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历史课的任务就是通过讲授
历史知识,培养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精神。有些历史知识要多次强调才能巩固,有些历史概念古今中外又有所不同;另外,历史课要上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四,半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半数是归纳史实的提纲,是一本浓
缩的教科书。
第五,发挥板书的多功能作用。板书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归纳总结的结果,通过抄写板书使
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弊端。(208)
第一,不重视教科书,一昧地追求课外史料的堆积。从而忽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一些
重要的史料。
第二,不顾忌重点,盲目加大课堂教学容量。重点难点也没有突破,大容量导致了低
效益。
第三,缺乏时效性,课件过于华丽。一个好的CAI课件,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
提下,应该文字取舍精当,动画清晰和谐,音乐优美,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而有些课件便脱离了这些,使得整堂课下来学生注意力分散,重点不突出。
第四,只重视课件的形象直观性,忽视了对演示内容的概括。因此,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第五,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学,完全抛弃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只是起着辅导的作用。
而适当的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六,重视演示课件,忽视对学生思维的点拨。
4.列举几个历史教学方法。(37-49)
历史教学法多种多样,简单地列举一下几种。
⑴移花接木法:即启发学生从相关、相近的学科中找出类似的内容。
⑵百家争鸣法:在实际教学中,对待同一件事情、同一人物总会产生许多不同看法、见解和评价。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打造能激发出潜能的平台,最终使学生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做出思考、判断并使其思想条理化。
⑶蚂蚁搬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于一个较大的问题,学生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独自解决问题,而用“蚂蚁搬家法”可以集思广益,分组探讨,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
⑷动感地带法: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要培养学生大胆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人以遨游历史海洋的机会。
⑸拿来主义法:新课程中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已经远远超越课堂、课本,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⑹历史故事演讲法。
⑺辩论对抗赛法。
⑻历史“发现教学模式”:是以通过学生的发现获取知识为主要特征。比如历史概念的获得;历史规律的获得;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对历史的价值判断。
⑼“问题中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学课堂中,一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贯穿其中。⑽“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⑾历史比较教学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对比,找出区别与联系。比较法主要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一般比较与特殊比较。
⑿历史讨论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5.历史课堂提问的原则(129-131)
组织课堂提问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不可背离科学规律进行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信口发问,否则将使严肃的教学流于庸俗,造成学生学习的负迁移,导致教学的失败。
(一)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设计和提出问题,做
到有的放矢。
(二)可接受性原则 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
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
不同深度的问题。
(三)循序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
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提问。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单纯的记
忆性问题;识别性问题;推理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作
用。可以分为三种:引导学生探索真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五)趣味性原则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需要注意遵循以下一些原
则: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提问的语言要具有激趣性;化难为易,保持兴
趣。
6.教案的功能(83-84)
写好教案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教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因为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参考资料时,获得的知
识是杂乱无章的,如何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则需要教师编写教案,从而使只是条理化、系统化。
第二,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有助于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益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的过程。从而为教师不断改进工
作,提高业务素质打下基础。
第四,编写教案可以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的检查与指导提供依据。从这
一角度看,对于教师自身成长与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论述题
1.历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23-24)
历史课程是对国民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初中历史课程体现的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一步接收高级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学习化社会打下基础。而高中历史课程学习的普及,是为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发展的规律。
关于历史课程的特点,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时空的确定性 历史知识既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这就决定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曾经是特定时间和空间下发生和存在的,而现在则不存在或只
留下痕迹。要对历史上的客观事物进行认识,都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进行,这是历史认识的首要特点,脱离实践和空间都是错的。对于过去发生的,我们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进行间接的认识,这就是历史课程的时空确定性。
第二,相对的系统性,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对象时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
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具有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在认识上
必然有一定的系统性,才能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要逻辑和内在关系。当然也
要注意它的系统性的相对性。
第三,广泛的社会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知
识具有认识上的社会性特点,是源于社会历史,反映社会历史,认识社会历
史,并且受着社会现实存在和发展的影响。
第四,潜在的发展性。虽然过往的历史是特定的,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发
展之中的。历史知识就其内容和形式上说,都不是完全封闭和绝对的,而是
具有潜在的发展性。
2.怎样开发历史课程资源(55-56)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综合。
关于怎样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科书
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教材是基本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成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体。
第二,教师与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的利用者,更是
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教学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促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学生是教学资源在于学生是教学的主题之一,这一方面指学生的存在是教学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学生创造着课程。
第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的课程资源。家庭、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
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他们能在不同的层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第四,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第五,开发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第六,重视利用学生自身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
3.说课与教案的关系(192-193)
说课与教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概念,但两者有着极其紧密的相互联系,也存在许多共同点,我们有时往往分不清他们的区别,甚至有的教师把教案拿来读一遍,就以为是说课,这是不正确的。
从目的上讲,说课与教案都是为了上好一堂课,说课与教案都要求教师掌握和吃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都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内容上讲,说课与教案都离不开教材,但是他们的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教案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安排和某种手段的实现,而说课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的理论依据的说明,说课要求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述对某一教学目标安排的理由。
从对象上讲,说课与教案截然不同,说课的听众主要是为教育工作者,说课者的“说课”本身,带有一定的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流的性质,对教师的理论要求比较高,而教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则要求教师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心理学等于教育目标不相关的理论知识。
4.历史课程的意义和功能。(24-29)
历史课程是对国民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历史知识具有时空的确定性,相对的系统性,广泛的社会性以及潜在地发展性。
学习历史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不可分割的。而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实现问题的解决,就是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历史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与现实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贪渎与价值观”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一是知识层次的学习方法,即用识读、记忆、体验、比较等;二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真确识别历史地图等;三是史识和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即怎样看待现实中的问题。而高中也包括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思维学习法。
第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这方面功能的开发在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对个人而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世界和人类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5.对中学历史教学论这一课程的看法。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探究教学的研究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
张天亮 136330
2013下半年,我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实验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所列的探究性活动,包括探究性实验、体验探究、社会调查和科技活动等。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下,学校开展探究活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可行性及途径以及初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的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策略,难点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
半年来,我在“探究性实验研究”“体验探究研究”“社会调查和科技活动研究”三个子课题的中都做了一定的研究。尤其是在探究性实验研究、体验探究研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下的探究教学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重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有了很大改进,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现把新课程下的探究教学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如下。
一、立题背景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实施,教学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这要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必须真正体现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能够适应这一要求,它是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结合我校生物教学实际,我以探究式教学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典型的探究性实验、体验探究、社会调查和科技活动等为研究载体。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和假设
(一)课题研究的依据
探究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模式,在其处理理论与实践、结构与功能以及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显示的特征。这也是我研究和实践的依据和原则,如结构性、多侧面性、情境性、引导性、合作性、诊断性、反思性、建构性、累积性、开放性等。
(二)课题研究的假设
根据以上理论基础,我提出如下假设:通过该项研究,能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行为发生变革,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工作策略 根据课题研究性质不同,我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还采取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在工作策略的选择上,具体做法是:组织保障,科学评价,强化合作,不断优化;从师德修养、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科研活动四个方面加强管理,做好科学评价,点面结合,协调发展;通过定期培训,外出学习,合作交流,目标激励等方法,积极创设条件,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全身心投入到课题实验中来。
四、课题研究的发展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从整体上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计划,每个子课题组完成1~2个实验的方案设计以及实验工作并总结,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验的方向和进度。
第二阶段──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每个子课题组完成5~6个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完成子课题组阶段实验报告、参加实验的教师每人写一篇实验论文或总结。
第三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每个子课题组完成5~6个实验课题,每个教师完成一篇实验论文,每个子课题组学生完成3~4篇实验报告。课题组撰写实验总报告,并将实验的成果汇总、结集。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对有些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吸收这一年中探究教学的成果,对所形成的观点进一步的完善,整理好相关的资料,申请对课题研究的验收。
五、探究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疑问
这是探究教学的第一步,通过创设情境,要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的目的。创设情境,激发疑问的方法有很多,仅举两例。
1.设计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例如,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设计一个小实验:一个小烧杯装有热水,另一个小烧杯装有自来水,然后分别向两个小烧杯加入一朵红花,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然后进行讨论。在通过讨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充满探究激情。
2.设计情境式问题、探究式问题等方法,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要,主动参与探究。在讲“遗传的基本规律”时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先给学生出示两幅图,一幅是两只黑色豚鼠交配,生下三只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色豚鼠,另一幅是一只黑色豚鼠和一只白色豚鼠交配,生下两只黑色豚鼠。然后问:“为什么两只黑色豚鼠交配,能生下白色豚鼠?”“为什么黑色和白色豚鼠交配,可以只生下黑色豚鼠呢?”通过探究性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过程。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此过程承接上一过程。同一情景可能会激发学生产生多个疑问,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提炼概括学生的疑问,形成一两个核问题作为当堂课的知识目标,学生则在核心问题的引导下自学探究。
目标确定后,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引导下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部分或全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尝试解决问题。此过程应该明确学生的探究是自主的、有创造性的,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点拨、鼓励,不是用教师早已构想好的蓝本去限制学生的探究活动。
(三)总结探究过程,得出探究结论
此过程要求学生对所学、所思、所悟进行总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并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式方法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对知识探究的结论,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
六、探究教学实施的两点建议
(一)探究教学的选择要适应教学目标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探究式教学,探究教学的选择要适应教学目标。在这个方面,我曾走了弯路。例如,在糖的分类和结构的教学中,我总想采用探究教学,费了很多功夫,课堂效率较低。后来经过反思和研究,我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涉及生物学的实事、定义、运算法则等类型内容时,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会更有效;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涉及精妙的、学生容易误解且需要他们亲自加以探究、检验的内容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是完全必要的。
(二)探究教学要转变教师的理念
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不难,但要把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此,我把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探究教学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探究教学作为转变教师理念的突破口。
搞好教学设计是转变教师理念的先导,把教学设计中的探究教学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是转变教师理念的关键。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转变,我采取了集体听课、评课、互相交流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把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和推广,对失败的方面深刻分析和探讨,并研究矫正的方法和策略,坚持不懈。如针对学生不积极参与探究的现象,一方面我对探究问题的难度设置进行了研究,难度的设置应该要有坡度,应该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另一方面我也对如何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进行了讨论。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基本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取得了初步的成绩:1.初步形成了探究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2.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转变;3.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1.评价体系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受到高考成绩的影响,虽然探究教学和高考成绩的提高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2.探究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有时需要时间较长,而课堂教学的一课时是四十五分钟,教学任务比较多,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3.进行研究的一线教师侧重教学实施的研究,教育理论相对研究较少,对课题研究向更高层次的延伸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能在课堂中有效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使其系统化、模式化且高效地在课堂中广泛开展,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和努力的目标。我会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