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教学故事

时间:2019-05-13 01:1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步 教学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步 教学故事》。

第一篇:散步 教学故事

爱,并快乐着-《散步》教学反思 爱,并快乐着

――——关于《散步》的教学故事

散文《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当代千字美文,在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

我一夜无眠,经过反复的思量,我决定启动学生,以“爱,并快乐着”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所以,我想让自己、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一道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为了这堂课,我准备了很久,包括课件、集体备课、试讲等细节。此课我打算用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让爱住我家》的FLASH来激情导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流程设计为“整体感知”、“局部理解”、“品读语言”、“拓展迁移”、“积累运用”、“课外练笔”六大板块。

从“整体感知”进入“局部理解”课文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散步》中的那位父亲或其中的一位,面对分歧,你是怎样作出抉择的?”一瞬间,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纷纷作出了抉择。陈昕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想到母亲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培育之恩,我会选择走大路。”比作者想得更远、更好。许崇文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觉得选择很困难,但我会选择走小路。因为‘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也很听她的话一样’。我想母亲是明理的,她会理解我的;她又那么疼孙子,自己改变主意要顺从孙子走小路,所以她应该是不会怪我。我选择走小路,我的小儿子会很高兴,他会给全家人带来欢乐的。”肖哲同学却反对:“虽然母亲对我的选择会理解,难道母亲就没有想法吗?她是否会想:‘我老了不中用吗?自己的话连孙子都不如,我真是白疼儿子一场。’课文说,‘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他不至于会哭闹。”俞欣妍同学说:“我如果是文中的那位妻子,我会听从丈夫,因为我不想让丈夫左右为难,也不想在母亲心中留下坏印象,因为媳妇难当。所以文中的妻子很伟大。”全班同学都笑开了。其他同学们也纷纷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本,作出自己的表述。

我对他们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赞赏,因为从学生的抉择中,我感受到他们正在正确抉择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有责任的生活,有爱心的生活,富有创意的生活。

学生很配合我,加上我精心设计了各个板块之间的过渡和衔接的教学用语,以及声音和色彩都很精美的课件,我禁不住有点暗喜:大功即将告成矣!

临近7分钟下课,我的教学环节是“看图片说标题”。大屏幕显示的画面是:两个花甲老人安祥地坐在草地上,远处一抹淡淡的夕阳,老太给老头按摩,老太付出而满足,老头幸福而快乐。围绕“爱并快乐着”的课堂主题,同学们说得很好。有的说“夕阳红”,有的补充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有的说“黄昏美”,有的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也有的用县老干活动中心大门的对联“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来形容„„

真的好极了――多聪慧的学生啊!

然而,正当我准备结束时,一个小小的插曲悄然而起。

林菲同学举手示意说:“邓老师,可以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诗来形容吗?”同学、教师都笑了。我想:糟了!这可是有悖图意的。怎么办?就那么几秒钟,我决定顺势把学生引到品味课文的语言上来:让他们用改变语序或者改动某字的方法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从“只求近黄昏”到“只是阔黄昏”到“只为近黄昏”到“只因近黄昏”――我松了口气,因为同学、教师又笑了。

课在FLASH《让爱住我家》的歌声和笑声中结束了,我想此时此刻,在孩子们心中,爱应该开始快乐了吧!

评课时,好极了!

说真的,当时我好欣慰,因为我几个月来对学生的实验、对课改新理念的钻研已经初见成效了!

如今,一年过去了,我常常会想起这堂课,常常被自己感动,也常常被学生感动。以前我像一个“救世主”,给学生知识,给学生力量,给学生关爱,在学生面前我永远是正义的、强大的、乐观而豁达的,我因学生的崇拜和尊敬而满足。但我也深感失落和孤独,因为这份骄傲是不真实的。现在,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想办法,一起渡难关,真正去关注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虽然有时我也很“无知”,难免脸红尴尬,但我却倍感真实而轻松,因为我在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生命是多么可贵。我感谢新课程,感谢《散步》,感谢学生,感谢一切因爱而变得快乐而美好的事物。

真的。

第二篇:说课稿故事 小鱼散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事《小鱼散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童趣,深受幼儿的喜爱,通过故事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启迪智慧,还能够激发幼儿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鱼散步》选择青岛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下册、语言表达领域的内容,讲述了小鱼散步到商店一路上发生的种种趣事,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有一颗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心,来感知生活的美好,体验生活的乐趣。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能够用自己表达方式将观察到的变化表述出来,已经具备了初步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基于以上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依据《纲要》,结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重点)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难点)

3、情感目标:教育幼儿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的乐趣

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把“”设为重点,把“”设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对于这样活动重难点的落实,活动目标的实现,我运用以下教法学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感染幼儿,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我运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仅用图片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采用动画的形式,使所呈现的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启发式提问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

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角色表演,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主要的是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 确、更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所以我运用以下学法:

1、倾听表述法: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幼儿“敢说”。

2、交流讨论法:引导幼儿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说一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

1、空间准备:引导幼儿以马蹄形的座位排列做好

2、知识准备:幼儿有过散步的经历

3、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蓝色弹珠、墨镜、假鸡蛋

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幼儿的认知基础,围绕活动目标和活动重难点,我把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每天吃完饭老师都会带大家到院子里去散步,那在散步的路上你都看到过什么呢?谁能起来说一说你的发现。”通过谈话来唤起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她叫小鱼,小鱼说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她散步的时候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二、观察分析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有效的解决重点目标的教学,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提问法。通过多媒体逐一出示图片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小朋友们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训练幼儿的开放性思维,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进而实现活动目标。

三、听故事,尝试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顺利的解决这一难点,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故事动画,让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然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鱼散步时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3、那些有趣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通过一些列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然后请能力好的幼儿起来讲述故事,对于幼儿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利用幼儿爱模仿想得到表扬的心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难点的活动目标。

四、角色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五、故事创编

“小鱼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那我们小朋友在散步的时候还有没发现更有趣的现象?”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开放性思维。

三、点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故事《小鱼散步》,一起分享了小鱼散步时发现的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小朋友也说了自己散步的时候发现的许多有趣的现象,小朋友的眼睛真厉害,观察的真仔细,说明我们身边有好多美好、有趣的事情,哪个小朋友最细心他就能发现最有趣的事情。

总之,在本次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自觉地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积极地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三篇:教育小故事 蜗牛散步

教育小故事 蜗牛散步

昨天发试卷下去订正,今天收上来检查,发现黄园很多地方还是错的,于是下课后叫他到办公室拿试卷,问他:“看图你会用加法算式表示吗?”没有声音,我接着说你数数,每组图形有几个圆?数好在图形的下面写上数字,他写好后,我接着说,现在你可以写出加法算式了吗?还是没有声音,但还知道动笔在图形下写出了加法算式。但是写的是“3+4”我想崩溃了,但还是忍着,做了一次深呼吸,引导他看图“看看,你刚才写了几个4” 他眼睛定定地望着我,“4个”,我以为我听力有问题,再次追问“几个?” “4个”,我再次深呼吸,抓住他的手指指着图,跟我一起数,“1个4,2 个4,3个4 ”。数完问:“有几个4?”没有声音,再问,没有声音,我接着再问,还是没有声音,我瞬间崩溃,声音提高八度---‘说话”,把身边的老师都吓一跳,都说,算了吧,不要勉为其难了。

过后静下心来,突然想到台湾大学张文亮教授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中笔下的那只蜗牛,“„„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黄梁园像极了张文亮笔下的这只蜗牛,但他已经很努力在向前爬,我还有什么理由生闷气呢,何不放慢脚步,也许一样可以闻到花香,听到鸟叫,听到虫鸣。

第四篇:绘本故事——和爸爸一起散步

和爸爸一起散步

我小时候,平日里总是和妈妈待在家里,只有在星期天,爸爸才会„„

„„带我出去旅游,为什么呢?因为路途遥远,走起来很辛苦,所以妈妈就很难有机会带我去了。我和爸爸走到乡村附近,那儿有几匹马在石泉边饮水。我们走过小溪,来到小树林里,偶尔还会在路上遇到一头母鹿,它总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最后,我们走到悬崖上,坐在那里眺望远方。在那里,我们望着远方的地平线,望着太阳慢慢地,按时回归大地。

每当我们要远行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小小的房子里目送着我们渐行渐远,猫咪在火炉前喵喵地叫着。“多穿点衣服呦。”妈妈叮嘱我们说。她总是给我穿上最保暖的衣服,因为树林里空气阴冷,到了高高的悬崖上,风会更寒冷。

我和爸爸跨着大步向前走去,大约要走一个小时,突然,我不小心在石路上摔了一跤,跌倒了,膝盖擦破了一小块皮。我哭着叫道:“爸爸,等等我!”于是,他过来抓住我的手,帮助我上路。

走啊走啊。我再也没有力气走下去了,爸爸就俯下身来,对我微笑着,随后,他把我举了起来,放在他的肩膀上,这时候,我又看到那些马在石泉边饮水,石泉喷射出无数的水花。在小树林深处,我们又遇到了那头母鹿,还看到了一些小鹿。啊,这时候,我比悬崖还要高,我看到太阳正在慢慢地落到远山的背后。

“我是不是好重啊?”我问爸爸。“是的,你是挺重的。”不过,他并不打算把我放下来。我想:也许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渐渐地,渐渐地我长大了。渐渐地,爸爸开始需要我的帮助了。可是,有时当他慢慢地向我伸出手的时候,我却有些不耐烦。“你愿意过来吗?”我问爸爸。“嗯,我愿意,我这就来。”他气喘吁吁地说。

渐渐地,渐渐地我长大了,住在离家稍远的地方。但我会时常回来,回来看望我的父母。我领来了我心爱的女友,去见我的爸爸妈妈。猫咪依旧在火炉前喵喵地叫着,爸爸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抽着烟,坐在我妈妈旁边,坐在房子前面的长凳上。他们轻轻地说着话,一会儿说说这,一会说说那,我不知该对她们说点什么才好。

在茂密树林的遮掩下,我和女友尽情玩着相互追赶的游戏,她亲亲我,我亲亲她。“来呀!来追我呀!”她喊着,不时引起了阵阵回声,回声惊动了那些小鹿,可是他们似乎一点儿也不害怕。

最后,很不幸,那个我爱的少女,她不爱我了。从这一天开始,我发现自己又独自一人了,我感到悲伤,也很失望,不过,我叮嘱自己,不要被这场爱情击倒啊。

我仍然经常回家看望爸爸妈妈,现在他们都老了。看到他们那个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伤感。时间过得真快啊!还有猫咪在火炉前喵喵叫吗?在那古老的石泉上,还有马儿在饮水吗?小树林深处,还有母鹿在吗?当然,在悬崖边上,还有耀眼的太阳躺在地平线上。有一次我问爸爸:“你还愿意陪我吗?”爸爸睁着明亮的蓝眼睛,愉快地说:“当然!亲爱的。”我等了一会儿,妈妈给我穿上那件夹克衫,因为树林里已变凉了,悬崖上还有大风在吹。

我们慢慢地动身了,我在前面走,爸爸蹒跚地跟在后面。石泉边没有马儿了,只有几个孩子在快乐地泼弄着水花,爸爸在那里喝了点水,我也喝了点水,水很凉爽。树林尽头散发着焦枯的气味,还搭起了一个木架子,不过,鸟儿仍然站在上面安详地唱着歌。我们没有碰到那头母鹿,可是„„“爸爸,你快看!”我说。这时候,正好有一只兔子惊慌地从我们面前跑过。

爸爸显然是疲倦了,他走在路上被树根绊了一下,我赶紧伸出手来搀扶住他,把他扶稳。然后我们俩继续向前走,一直走到悬崖上。乡村似乎变小了,田野也减少了,房子多了起来。一家工厂的烟囱正在冒着烟。最后,太阳闪着耀眼的光芒渐渐沉落在大地上,一群飞鸟排着长队神秘地飞过天空。我和爸爸默默地坐着,此刻,我相信,在这里,我们是幸福的。

“咱们回家吧,爸爸„„”可是,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爸爸艰难地迈着双腿,好不容易才走进小树林。他说:“孩子,我好像走不动了„„”我对着他俯下身子,让他两手扶着我的肩膀,帮助他恢复一下体力。最后,我也背起了我的爸爸。待我从喘息中平息下来,爸爸问我:“我是不是太重了啊?”“是的,有一点点。”我答道,“不过,这不能算重。”

我想起爸爸以前对我说过的话。“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这是真的。

第五篇:《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案设计

学校

XX中学

班级

初一X班

学科

语文

课题

《散步》

教时

45分钟

日期

一、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展开的,学习要求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课文和圈点勾划重点词汇。《散步》内容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它通过寻常的散步小事,引出了一个家庭的“分歧”;但随着问题的解决,展现的却是三代人的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反映着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准则。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他们仍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由于受到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可能出现叛逆期的问题,缺乏与家人的信赖与沟通,不自觉地疏远父母。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对课文有初步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字典和词典,独立认识字词,让学生积累“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我”、“妻子”、“儿子”的文段,提出自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看法。

②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优美句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到家庭中亲情的珍贵,并感受课文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找出文中 对“母亲”、“我”、“妻子”、“儿子”的描写,归纳人物形象特点;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优美句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是初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到家庭中亲情的珍贵,正确把握作者所要传达尊老爱幼的主旨。

五、教学媒体或资源: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课堂导入

老师播放《Family》公益短片视频,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课文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温馨的情感氛围,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5分钟

检查预习

教师介绍课文作者、疏通生字词(PPT出示练习题)

学生完成练习题

用练习题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当场解决遗留问题,利于课文的顺利学习

5分钟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读课文,并填写学习表格

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感知全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是对文章的进一步认识,并自主梳理文章内容。

15分钟

分析归纳人物形象

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四个主人公的形象

重新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并概括文中人物形象(填写图表)

由文及我,通过再次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文中一家老小不同的角色;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文章细节的熟悉和关注。

12分钟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文章语言特色

承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优美句段进行初步理解,品味语言美。

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优美句段并进行分析。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揣摩优美句段,进一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文章语言特色。

3分钟

课堂小结与延伸

小结(课堂内容及初步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并布置课后思考题(主要是对重点句段进行深入把握和探讨)。

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问题。

循序渐进,承上启下,从上一环节探讨人物语言过渡至把握人物立场,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理解重点句段,转向对人物情感以及课文主旨与内涵的思考,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教学七、教学反思

《散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很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这件事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却不一般,要引导学生从表层升华到主旨内涵是难点。因此采取了先理解课字词再通过朗读与分析感受文章的方法,循序渐进, 从整体把握课文到分析细节、于关键人物入手。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环节在实施的时候宜有所侧重,需要做出适时调整;同时,学生的自身体验还不够丰富,教师的方向指引和总结很重要,要避免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下载散步 教学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步 教学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文章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

    散步教学设计设计

    【理念设计】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

    《散步》教学设计方案

    《散步》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散步》是莫怀威的一篇精美散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文章用爱和责......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俞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

    散步 教学设计

    散 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仔细揣摩一些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关爱家庭的......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领悟文意,感悟亲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领悟深刻的文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 我解读 深刻的主题 《散步》虽然是一篇只有500多字的散文,但对其主题的的解读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在当前提倡多元解读的新课程背景下,就更为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们提供......

    《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肇庆四会市会城中学 潘翠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设想: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