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在语文中的应用
苏明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少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新课标就是对传统的课堂进行改革,全新的课标理念呼唤全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情景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得以较为普遍的应用。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恰当的问题情景设计进而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的欲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方面进行浅析。
情景教学模式指教师有目的地利用直观的形象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联想,唤醒知识、经验或表象,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使学生假想情景,置身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深切地感受知识,理解知识,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由此可以总结出情境教学模式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新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或者由学生模拟情境,使他们处于生动、具体而有趣的氛围中,感情投入、思想活跃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获得知识,受到启发和教育,这就是本人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
作为老师,针对像我们学校这样水平的学生,提出问题时更要注意问题的情景设计角度和适合程度,我们学校学生基础较薄弱,自己很难提出一些适合探究学习的问题,情景设计恰当,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探究学习,下面我就想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浅析情境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的《泊船瓜洲》描写了长江两岸娇翠欲
滴的迷人景色。因此,在教学时根据这首诗播放配套动画:诗人站在船头沿着长江向东行,长江两岸绿树、青草、麦浪起伏。随着画面的呈现,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景色美得动人心魄,作者为什么开始想家了呢?”看动画让学生感受。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泊船瓜洲》的配乐诗朗诵。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长江行船中,感受着诗人的心情。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可以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长江两岸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展现一轮圆月。同时问学生:“假设自己正在月下,看到月亮你们是什么感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三首》的《长相思》这首词把战士军旅生活的艰辛以及浓烈的思乡情给描绘了出来。课后,教师安排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长相思》的动画,学生边看、边读,随着动画的迁移学生读道:山一程,水一程……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把它描述出来。
那么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我们知道“双基教学”是一种讲究教师有效控制课堂活动,既重讲授又重练习、既重基础又重效率,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掌握和练习目标的教学模式。那么我的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情境教学模式虽具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相互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等很多优点,但仍有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
1、教学情境的创设场景太大,导致学习主题不明确。
如果课堂上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出现太多 “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无关的干扰信息,学生很难对情境中人物的主次轻重作出明确的区分,致使他们的注意游离于学习主题之外,而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样的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情境创设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是教学情境的生命,教师在确定了教学主题之后,情境的创设要紧扣语文知识和技能,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情境。
2、小学教学情境创设形式单
一、内容单调、情境功能狭窄。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不能机械地重复或照搬。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情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背景下学习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它的应用价值。
虽然目前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真正准确把握新理念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创设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贴近生活实际并紧扣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二篇:情景陶冶模式论文
情境陶冶----放飞想象,快乐习作
-----情境陶冶模式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执教教师: 参与研究人员:
【摘要】习作情境教学强调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 “带入情境、优化情境、运用情境、拓宽情境”,愉悦写作心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发挥创造力,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鸟儿有了翅膀,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有了想象,才能具体形象。通过情境陶冶让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让学生的习作快乐起来。【关键词】情境陶冶
放飞想象
快乐习作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情境作文教学以观察情境为基础,以激发情趣为核心,它注重改善直接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智力开发、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去,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新大纲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乐于写作的情境,愉悦写作心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发挥创造力,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这是情境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体现课改的精神。
鸟儿有了翅膀,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有了想象,才能具体形象。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给学生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创设情境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叶圣陶在《论作文》中就指出:“语言发生在本身,是为将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情,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可见“两个倾向”正是激发儿童写作欲望的基本途径。而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正是点燃儿童写作欲望的火种。
一、“情境陶冶模式”相关理论依据
(一)、教学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历经“创设情境,片断训练语言”,“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凭借情境,进行审美教育”,“驾驭情境,促进整体发展”四个阶段的探索,使小学语文从长期的“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境界说”的借鉴,更加丰富了情境教学,使它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的意义寓于情境之中,学生必须通过具体的情境才能获得某种知识,教师应该成为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乐于建构知识的促进者。情境教学体现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情境教学强调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把学生
“带入情境、优化情境、运用情境、拓宽情境”,即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手段来带入情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教内容来优化情境;运用情境,缩短学生心理距离,提高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对知识进行建构;通过拓宽情境,促进学生智能及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二)心理学基础
情境教学强调“播种的快乐”,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情境教学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他们的自我需要,然后通过情境入胜的教学满足他们的这种自我需要,让学生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进而让学生喜欢这堂课。
二、“情境陶冶模式”的功能目标
(一)“情境教学”是写好作文的根本途径。
情境教学从学生的兴趣、情趣人手,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正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学生身处美好有利的环境之中,情感的思潮奔涌起来,在写作中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情境教学 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彻实践性” 促进儿童发展,把训练学生的思维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展示了一条培养智能的积极途径。在《给卡通
人物编故事》一课中,通过播放视频,猜谜语,重温卡通形象等情境的创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想象卡通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从学生性情出发,把被动的习作变为自己积极主动的体验,让学生自由倾吐,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真正做到“用我心思我想,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感到“如鱼在喉中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二)“情境教学”是促使学生写好作文的金钥匙。
实践充分证实:“情境教学”是写好作文的金钥匙。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要认识、消化、运用所学的知识时,必须对此产生好奇、探索、兴趣、热情等主观上的体验,达到倾心激情地进行写作。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生的作文过程中,不仅要晓之以理,以理育人,而且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情理结合,学生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在《给卡通人物编故事》一课中,通过互相倾听故事,推选代表班内交流故事,大家互评互学,使卡通人物个性鲜明,编出的故事生动有趣,有意义,能从故事中学到一个浅显的知识或明白一定的道理。
三、“情境陶冶模式”的适用范围(小学1——6年级习作)
四、“情境陶冶模式”实施条件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创设情境仅仅是学习文本内容的一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本次习作中教师切忌本末倒置,撇开文本,为情境而创设情境。
1、重视学生差异,教学机智灵活。教师备课必须认真备学生,摸清学生学习基础。
2、有效情境,创设在情感体验中。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尤为重要。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以情带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感染课堂。
3、有效情境,创设在语言表达中。根据习作的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吸纳”和“情动”之后,必然有“辞发”的冲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对待学生做到有扶有放,恰到好处,能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不仅能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让习作快乐起来,让学生真正轻松地完成习作,快乐地习作,在习作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感悟生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情境陶冶模式”在本次作文教学中的操作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服务于教育教学,通过多媒体,把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感人的影像,优美动听的音乐,绘声绘色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耳听目视、口诵心动,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进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上课之初,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我巧妙地抓住孩子都很
喜欢看动画片,带来一段视频《哪吒传奇》主题曲,把大家很快引入课堂。教师再描述几个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让学生猜,使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二)重温卡通,诱发想象
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讲述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学生说出卡通人物的特点,目的是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使他们乐于表达。正如彼得·克莱思所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说说 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小结,从而引出本次习作“给卡通人物编故事”。教师生动的语言,是联系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智力活动,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之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
(三)借助范文,明确要求
当大家都跃跃欲试,产生了创作欲望,准备尝试时,我为他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听这个精彩的故事作为铺垫,使他们知道编故事的一般步骤:确定主要角色,展开合理的想象,按一定的顺序创作出一个有趣、完整的故事。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 6
作?有什么表情和心理活动?并注意叙述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故事内容具体有意义。
(四)集体交流,奇思妙想
学生明白了编故事的要求后,我不急于让学生动笔写,紧紧抓住了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先自由创作,组织大家在小组内倾听各自编写的故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合理、更完善, 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层次学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 学生个个争相讲故事,描述五花八门,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让课堂变成一个舞台,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表现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激发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
这个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小组创作,并作适当引导,力求想象合理,构思巧妙灵活,故事完整。
(五)新编趣事,放飞想象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完善后,推选出一两位有代表性的同学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放飞想象的翅膀,共同分享、相互评议,力求共进。教师应特别注意,要巧用激励式、引导式、幽默式、期盼式的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注意个别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资料:
1、《宜良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进新课程》
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李吉林 江苏教育出版社
4、《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教育出版社
5、《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究》 周一贯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教学模式
“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对地理学科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先列举几个具体的事例作为情景,围绕所设情景提出问题并讲授新课,最后对所列情景加以讨论、分析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激趣入境导学,让学生“想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 富多彩时空广布,文理兼备的地理学,对喜欢言古问今,谈天说地的高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和刺激性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地理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以地理知识的博与巧去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如讲“季风”前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必为之一震接着就讨论开来,学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讲地震、火山时,播放印度洋海啸的相关资料,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板块运动时通过多媒体对板块运动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看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大陆漂移的过程和各个板块相互运动而形成的各种地形。如东非裂谷带、喜马拉雅山。更有意识的是,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甚至可以预见到好多年之后非洲的北部将和欧洲的南部相接壤印度洋将不复存在。如此引导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生活化的地理,让学生“愿动”
讲生活化的地理,尽量使学习生活化。因为生活化的东西实用性很强,学生认为学了有用就定会感兴趣。例如在《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从实际生活中引入——“分析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并用我们学过的理论加以解释”因为人人都有体验,人人都有话可说,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则让学生知道知识到哪里去。
三、提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真动”
用活动巧设问题,不仅可用于复习巩固课堂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及学习方法,如在农作物水稻的分布地区上直接让学生看图讨论找结论就不如涉及一系列的问题。
四、时刻捕捉非预设生成,让学生“爱动”
非预设生成是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的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或过程。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非预设生成给课堂带来的结果往往具有两极性——尴尬或精彩。如何使“非预设生成”的学习成果成为激励师生提高学习互动质量的催化剂呢?“大气热力状况”这一课的归纳使学生对地球上昼夜温差小的原因恍然大悟。随后学生探究月球上昼夜温差知识迁移成功,学生忽问:“月球上没有大气就没有风,课本上有一幅阿波罗16号飞船登陆后,宇航员身旁的美国国旗怎么会随风飘扬呢?”同学们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疑问的同学们去讨论,结果同学们的兴趣更高了。“月球上的美国国旗怎么会随风飘扬呢?”这一问题的提出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施以“动态生成”能动地建构好动态的开放课堂。假如教师简单的否定学生的意外问题,重新把学生拉回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那么,课堂教学就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第四篇:古筝教学情景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古筝教学模式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古筝教学的必经之路。本论文提出了情景教学法教学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古筝教学过程中的意义,结合目前实际教学特点,给出了情景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古筝;情景;教学
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因此引入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古筝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对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对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古筝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往的高职院校古筝教学是固定的教学大纲和规定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以老师教学生学的刻板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制约着高职院校古筝的发展,同时更不能充分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转变教育模式的重要力量就是古筝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在高职院校古筝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古筝教育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古筝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
一、古筝教学现状
传统的高职院校中古筝教学模式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学的需求,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师资也再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隐忧,传统的高效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不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只懂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会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学生缺乏学校主动性
传统的古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且很少有机会学生进行自己创作,只是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再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进行联练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零参与,全程全部是老师一个人在参与教学活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独创能力,不能够自己独立创作出音乐作品。
(三)学生缺乏创作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古筝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练习别人的东西,很少提倡学生自主去创作,这就导致学生缺少足够的创作能力,不具备创新能力。
二、古筝教学过程中情景教学的应用
针对高职院校古筝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古筝教学引入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做好学生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学内容,更要让学生领悟到情景教学过程的真正意义,从而使学生在情景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起到帮助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助“情景教学”新时代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情景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景教学:
(一)创设多元化情景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古筝教学过程总,教师应该结合古筝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引入多元化的情景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特点,给学生传授演奏技巧、作曲技巧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景教学,将古筝艺术的内涵与学校课堂的教学意境完美结合,提高高职院校的古筝教学水平。
(二)引入生活情景教学
提倡学生体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美好的音乐素材,做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使得古筝成为一种真正地艺术,同时有机会去体验不同人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地域的居民身上了解到不同生活习惯,领悟到古筝的微妙之处,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古筝对他们生活的重要性,从中挖掘出学生创作音乐的灵感。
(三)引入文化情景
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情景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对古筝审美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古筝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美学文化、文学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古筝的文化底蕴、发展背景历史,提高学生对古筝背后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三、结语
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因此引入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古筝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对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过程中,本文提出了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古筝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古筝教学过程中的意义,结合目前实际教学特点,给出了情景教学法在古筝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江咏梅.儿童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3.[2]李静.关于古筝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艺海,2012,07.[3]涂颖颖.零基础成人古筝教学初探[J].音乐时空,2016,05.[4]朱丹.当前高校古筝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3,06.[5]李海燕.古筝教学中审美素养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2,05.
第五篇:情景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情景素材,然后确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情景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社会、科技、历史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不论选取什么素材,都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情景设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于内容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教师所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应有指向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成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
2、教学情景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才会形成自己真实的体会,才会发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的认识,才会形成情感、价值观。
3、教学情景的设置应该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既指设置的教学情景在时间上要合理,不能占有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也指一堂课教学情景的数量,做多适可而止,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教学情景过多,就会使整堂课显得杂乱无章,这样会减弱学生对情景背后知识的关注。
4、教学情景的设置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更愿意了解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选择情景素材时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使知识的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同时还要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5、教学情景的设置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行为和良好的个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积极的情感氛围对整个学习过程起到引导、定向的作用。教师要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素材,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对学习素材的正确认知。
七、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在进行情景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情景教学不是演戏,而是生活。教者本人要首先进入角色,用真心去感染他人。如果教者在演戏,学生必然要当观众;教者认认真真地生活,学生便会与你共享。(2)不囿于教材的设计,要驾驭教材。唯此才可使学生不做印刷符号的奴隶,教者也才可取得主动。(3)不为设计而设计,要使设计服务于教学法。离开了设计的这一目的,任你的设计有多精彩也没有实用价值。教学是严肃的,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虚假。(4)不要失去自我,要体现个人风格和特色。一位教师的绝妙设计对另一位教师来说可能会糟糕透顶。认真回顾实验的过程,总结实验经验,觉得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的探索,力争使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读“李吉林情景教学法”有感
济水东园学校 欧爱军
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到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情景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基本特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情趣
现在许多教师在压抑中教学,学生在压抑中学习,使学生厌学情绪愈演愈烈。所谓情趣是指情感和兴趣。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情景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就是要解放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戏剧性、幽默、激情、多样的学习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唤起学生学习生命的活力。重参与
所谓参与指的是学生由过去课堂上被动的听与说转为直接参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情景教学策略就是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机会,有足够的参与时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情境。重感悟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感悟和体验远远高于理解和记忆。因为感悟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智慧的启蒙,这种学习收获更
大,所以它是一种认识活动的飞跃。情景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自身的内心体验与感受,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画、语言等。重实践
能力和智慧不是老师讲出来的,也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情景教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经验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语言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形成习惯的过程。由于平时怕麻烦,或是条件不允许,往往忽略情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学生不但容易遗忘,而在实际交际中难以运用。而在情景教学法中,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教师能给全体学生创造讲英语而暂时忘却母语的空间。在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是活动的参与者或是组织者。周围的气氛感染着每个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驱使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中部分学生必然由消极的学习英语的态度变到积极的态度上来。依据李吉林情景教学法理论,结合平时的教学理论,教师在活动课中有以下几个作用 导演的作用
英语教师应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地分析所教课程便指定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去自由活动,使英语活动课成为自由活动课。每次活动课应有活动课的目的,要有活动形式,要有参加活动课的对象等。如学生学完了“参观公园”这篇课文后,教师可组织相应的活动课,考查学生对所学过的有关公园、动物园的词汇,以及有关公园、动物园景物的词汇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反应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编剧的作用
英语活动课的形式应多样化,英语老师有必要编一些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材料,供学生在教室里上活动课使用。
3演员的作用
英语教师在英语活动中不但是导演、编剧,还应是一位好演员,一个受学生欢迎、尊敬的好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要靠对学生的热爱以及亲切、和蔼的工作态度,赢得学生的爱戴。在活动中应和学生打成一片,扮演段剧中的角色。这样师生关系更融洽,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更高,更浓。观众的作用
英语教师在活动课中还充当着观众的作用。(1)要仔细观察活动课是否人人参加。(2)全体学生参加的态度是否积极。(3)准备工作是否充分。(4)学生各组的搭配是否合理。(5)整个活动课是不是活跃,部分学生是否有创意。(6)活动课是否取到了预期的效果。
5评委的作用
每节活动课结束前,教师应作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总结。这就是教师作为评委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首先应表扬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学生,并鼓励全体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