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打击乐活动《沙沙沙》
小班打击乐活动《沙沙沙》
执教教师:班级:
教学目标:
1.认识沙蛋,探索其音色。
2.尝试用沙蛋有节奏的为音乐伴奏。
3.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认识沙蛋探索其音色。
活动难点:
尝试用沙蛋有节奏的为音乐伴奏。
教学准备:
1.乐器:沙蛋每人1对 2.音乐:“沙沙沙”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边拍手边有节奏的说:小朋友,下午好。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问好。例如:拍肩、抖手等。二.基本部分
1.认识乐器
(1)教师将沙蛋藏起来摇奏,引导幼儿听辨沙蛋的音色。
(2)教师出示沙蛋并按照一定的节奏型演奏,同时引导幼儿用声音进行模仿。
注:教师演奏沙蛋的声音要有强有弱,引导幼儿模仿的声音要有大有小。
(3)教师播放歌曲“沙沙沙”引导幼儿一起做律动。2.乐器探索
(1)教师引导幼儿取乐器并探索乐器的演奏方式,教师请
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演奏方式展示给其他幼儿并请幼儿 进行模仿。
(2)教师引导幼儿起立排队依次取乐器。3.声音游戏
(1)教师播放音乐“沙沙沙”
(2)引导幼儿演奏沙蛋为音乐伴奏。三.结束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放乐器。(2)跟随音乐自然结束。
第二篇:小班打击乐活动秋天
小班打击乐活动:秋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随着歌曲,跟着老师一拍一下的摇动沙罐和沙盘;打击节拍,体验参加打击乐的快乐。
2、引导幼儿感受沙罐和沙盘的音响效果与风吹树叶的声音的匹配关系,培养幼儿倾听乐器的音效的意识。
活动准备:
树叶节奏谱(画有大树妈妈、各种颜色的落叶、蘑菇房子等背景);一大一小的树叶各10片;风姐姐的胸饰;录音机、磁带。沙罐、沙盘人手各一份;课前在幼儿的左手背上贴上红标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喜爱秋天,喜爱落叶之情。
师:咦,飞来了一片什么呀?(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
师:哦,原来秋天来了,树叶娃娃变黄了,被风姐姐一吹,离开了大树妈妈,飞到了我们小(1)班,来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你们欢迎它吗?来和树叶娃娃打声招呼。(贴在黑板上的空节奏谱中。)
二、复习歌曲,感受节拍速度。
(出示一片树叶)师:又飞来一片树叶娃娃,我们唱首歌欢迎它吧。师幼共唱歌曲《秋天》。(树叶贴在黑板上,配班老师弹琴)。
三、拍手感受节拍。
师∶小朋友唱得太好听了,把许多树叶娃娃都吸引了过来。有大的树叶娃娃、有小的树叶娃娃……(边说边贴,完成树叶节奏谱。)我们边唱歌边拍手欢迎这些树叶娃娃,不过拍手时要一下一下的拍,拍出来的声音才好听。
四、感知沙罐、沙盘的操作,感受手臂摇动的节拍。
1、引导幼儿看节奏谱。
师:看,树叶娃娃听着你们的歌声飞得多高兴啊!仔细看一看,他们是怎么飞的?(大树叶娃娃朝左边飞的,小树叶娃娃朝右边飞的。)师指图谱,幼儿学着飞。
2、游戏:风姐姐与小树叶
① 出示头饰:看谁来了?(风姐姐)。风姐姐来了,想和我们做游戏呢!
看,孔老师变成了谁:(风姐姐)。那小朋友就来做树叶娃娃,让我们一起来玩《风姐姐和树叶娃娃》的游戏:当风姐姐的风吹向左边时,你们就往左边飞,当风姐姐向右边飞时,那你们朝哪边飞呀?(右边)
② 喂,风姐姐“呼呼……”起风啦,树叶娃娃飞起来啦。“呼……”往左边飞,“呼……”风向右边啦。
看,风姐姐变啦。“呼……”往哪边吹啦。
“风停了”。树叶娃娃不动了。(幼儿回到座位上。)
3、树叶娃娃找朋友。
①嘘,这边的树叶娃娃在对我说悄悄话呢:树叶娃娃说,他们想和你们的小手做朋友呢:大树叶娃娃想和这边的(左边的)小手做朋友,是大树叶娃娃的朋友的小手赶快举起来。(师用大树叶去亲亲每个孩子的左手)
小树叶娃娃的朋友在哪里呢?是这个,赶快举起来。(同上)
②树叶娃娃找到了你们的小手做朋友,真高兴!他们要和你们的小手玩游戏了。树叶娃娃说:待会儿风姐姐吹到大树叶娃娃,大树叶娃娃的朋友就要飞起来,风姐姐吹到小树叶娃娃,小树叶娃娃的朋友飞起来。来,试试。恩,小朋友真聪明,好,游戏就要开始拉,不过这一次一边听音乐一边玩游戏。(开录音机)
五、幼儿演奏小乐器
1、树叶娃娃玩的真开心,你们开心吗?对了,风姐姐吹过时,树叶娃娃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沙)风姐姐起风啦,树叶娃娃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
2、今天,小乐器也想和我们玩游戏呢,看,这是谁?(出示沙罐和沙盘)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沙罐和一个沙盘。先玩一玩、听一听沙罐和沙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尝试演奏
① 来,把小乐器放在我们的小腿上休息一下。老师提问:谁来告诉我,小乐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沙)刚才风姐姐吹过时,树叶娃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原来小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和树叶娃娃发出来的声音是一样的。那哪个小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和大树叶的一样?为什么?哪个和小树叶发出的声音一样?为什么?
② 大树叶娃娃的朋友拿好沙罐,小……拿好沙盘。幼儿看着谱试着演奏。
③ 下面我们听着音乐来表演一次吧,小乐器准备好,开录音机,老师指挥。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树叶娃娃都笑了呢。谁也想来做小小指挥家?(请幼儿当指挥演奏几次)
4、小乐器玩的真开心,他们有点累了,我们送他们回家吧。(结束)
第三篇:小班打击乐
小班打击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教学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尝试用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2、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一张
2、指挥棒一根
3、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
二、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节奏示范)讲解如何看节奏图谱,如何根据图谱打节拍。
三、使用打击乐器演奏
1、讲解所要用的打击乐器,并引导幼儿根据乐段来使用合适的乐器。
2、引导幼儿熟悉乐器的演奏方式,幼儿练习自己需要演奏的乐段,强调演奏时要看指挥。
3、指挥幼儿进行完整的演奏。2~3遍
4、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四、结束部分
教师: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采蜜吧。
第四篇:公开课 小班打击乐
小班音乐活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
活动目标:
1、认识三种打击乐器——铃鼓、响板、串铃。
2、初步学习看图谱,并尝试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三种打击乐器——铃鼓、响板、手串铃若干
2、节奏图谱一张
3、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唱歌《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认识打击乐器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几位乐器朋友来我们小一班做客,它们想和你们做朋友。现在,我就请出这几位乐器朋友。A. 出示铃鼓,请幼儿观察。
思考:这个乐器朋友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本领?你能说一说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介绍乐器名称,并示范使用方法。请幼儿模仿使用动作。B. 依次出示响板和串铃。
2.教师小结:这三位乐器朋友,他们都是靠敲打发出声音的,所以他们的家叫做打击乐器。
三、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
1.为幼儿分发乐器,请幼儿尝试用正确方法让乐器发出声音和静音。2.出示节奏图谱,为幼儿讲解如何看懂图谱。3.看图谱,用肢体动作演奏。4.使用乐器演奏。
要求:该谁演奏,谁发声。不演奏时,将乐器轻轻放在腿上。
四、结束
第五篇:小班打击乐《小兔和狼》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园级公开课活动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小兔和狼(打击乐游戏)
执教者:林艳时间:2014年12月16日班级:小三班 活动目的:
1.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特点:活泼、欢快和缓慢的、低沉,学习用模仿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小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2.体验扮演小兔和狼的角色参与打击乐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蘑菇等若干。材料准备:大灰狼头饰三个、小兔头饰幼儿人手一个;多媒体、《小兔与狼》剪辑好的音乐;串铃、鼓各若干。活动过程:
1.观察环境,激发兴趣、师:森林里的草地真美啊,你们看:小花开了,小草绿了,地上还长满了香喷喷的蘑菇呢。2.倾听故事:《小兔和狼》。(1)教师讲述故事。
一天,天气晴朗,兔妈妈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小兔子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采,心里可高兴了。忽然,兔妈妈发现了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了过来,它赶紧说:“孩子们,快躲到蘑菇下面,不然就被大灰狼抓走了。”小兔子们听了妈妈的话,赶紧躲到蘑菇后面。大灰狼真的来了,他恶狠狠的瞪大眼睛,伸出尖尖的爪子东瞅瞅、西望望,可没有发现一只小兔子,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兔妈妈看见大灰狼走了,又带着小兔子从蘑菇下面跳了出来,它们一边唱歌一边采蘑菇,多高兴呀!
3.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特点:活泼、欢快和缓慢、低沉。
(1)教师播放轻快活泼的A段音乐,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与小兔的音乐形象匹配。提问:听完这段音乐,你们觉得这段音乐里的小动物是小兔还是大灰狼?(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小兔图片)。小兔怎样走路?谁来学一学?(鼓励全体幼儿一起模仿小兔跳)
(2)教师播放缓慢低沉的B段音乐,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与大灰狼的音乐形象匹配。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们觉得这段音乐里的小动物是小兔还是大灰狼?(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大灰狼图片)。大灰狼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鼓励全体幼儿一起模仿大灰狼走路)
4.打击乐游戏:《小兔和狼》。
(1)第一次游戏,听音乐模仿小兔和大灰狼做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听到小兔音乐时用手模仿小兔耳朵,随乐有节奏(一拍一下)地跳,听到大灰狼音乐时小兔赶紧躲起来,大灰狼听音乐走路。(2)第二次游戏,持打击乐器做游戏。
教师鼓励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和大灰狼,选择鼓或串铃,听音乐玩打击乐游戏。
5.结束活动。反思:
本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将情景游戏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支持幼儿学习。这个教学策略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两段不同的乐曲各自的特点:轻快、沉缓,并发挥想象,将两段乐曲分别与小兔和狼的音乐形象进行匹配,并创编小兔和狼的动作随乐表现。幼儿在情景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能够主动地跟着教师学习。
2.以身体动作感受音乐,支持幼儿学习。
这个教学策略也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因为小班幼儿受到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对两段乐曲的感受,通过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既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可以方便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发现幼儿掌握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争取完成教学目标。本活动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幼儿音乐活动常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倾听习惯也应加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