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陶艺欣赏与制作
浅谈陶艺欣赏与制作
——学陶艺体会
关于陶艺一直都很向往,许多次在电视上看到陶艺师傅制作陶艺就有一种想要试一试的冲动。看到大师们在那些可爱的瓷器上作画,随意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山水云云的美景,婀娜的美人,生意盎然的画面越于瓶、杯、盘、碟等之上。于是怀着小小的兴奋选择了陶艺制作与欣赏。
在课堂上听老师讲了许多关于陶艺的知识,让我对陶艺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知道了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我国古代的制陶业有辉煌、独特的成就。自殷商时代早期,即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
东汉时期,浙江的越窑出产了成熟的青瓷,而迈入成熟的青瓷阶段。北朝晚期,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现,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宋朝陶瓷业蓬勃发展,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地方风格浓郁,可以概括为“六大窑系”和“五大名窑”。瓷都景德镇在元朝时崛起,并以青花瓷、釉里红瓷和卵白釉枢府瓷驰名天下。
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顶峰,对今日中国瓷业有着重大影响。中国陶瓷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类陶瓷中国地质大学 机电学院 7408208 学生:刘延慧
艺术品璀璨生辉!
曾经有幸去了一次景德镇,再结合老师所讲,知道了景德镇陶瓷制造始于汉代,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经过瓷都人世代相承地探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素以“青如天,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著称而中外响誉中外。他们独特的造型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世界瓷都的美称。自五代以来,景德镇瓷器就以其制作精美、品种齐全而名扬天下。南宋末年到元代的过渡时期,景德镇由于地处皖赣边区,战争侵扰甚少,社会经济相对安定,促进了其瓷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元代中后期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下彩器和枢府釉、铜红釉、钴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的烧制成功,开创了中国瓷业发展的新局面。景德镇的瓷工们在自己世世代代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历代各地名窑之所长,加以发展和提高,于是景德镇由原来与各地名窑并驾齐驱的地位,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驰名世界的瓷都。
而在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我国古代青瓷的烧造,历代都十分注重釉的色泽和质地之美。
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中国地质大学 机电学院 7408208 学生:刘延慧
成后不变形。明中期后渐衰落。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在这里,还很想提一下我所了解到得钧窑瓷器,因为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可想而知,钧窑,在那个时代成就了怎样的辉煌。她以自己独特的“神、奇、妙、绝”闻名天下:
神,独特的“窑变”艺术,同施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出绚丽缤纷、色彩斑斓、乳光交融、变幻无穷的神韵来,是人力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
奇,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釉质更加莹润欲滴。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的釉面上呈现出珍珠点、蟹爪痕、蚯蚓走泥纹的艺术效果。
妙,钧瓷极富艺术灵犀,她能给人无尽的遐想,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给你以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灵动透活、别具神韵。诗云“钧瓷无双,窑变无对”。
绝,因“窑变”聚色成形,而形成自然景观——暮沉霞飞、紫翠生烟、寒鸦归林,仙山琼阁等意境万千的钧瓷画卷,五彩渗化,鬼斧神工。
还有许多造型独特,价值斐然的瓷器在这里就不一一谈论。中国地质大学 机电学院 7408208 学生:刘延慧
下面我想说的是在制作陶艺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次上课是手捏和盘条。听老师幽默的讲解了一些制作陶瓷的注意事项后,就开始我的第一次陶艺制作。因为觉得只是单一的用一片黏土来做没有什么创意,于是选择了用盘条来做一个类似烟灰缸的工艺品。在叠加到一定高度后,给我做的缸子补了几片小叶子,看上去还是有些俏皮的,因为希望烧制出来不是很难看,所以又加了一些小圆球。(不过在最后干了以后,都掉得差不多了。)
第二、三节课时制作拉坯作品,每个人都有一台拉坯机器,因为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机器,开始还是觉得很新奇,不过在真正见到过后,才发现就是一个靠电动皮带转动的圆盘面。不过,在听老师讲怎么用机器的时候,觉得还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现在才充分的意识到做陶艺不是那么简单的。制作时要心平气和,所谓的心平气和就是说在拉坯的过程中要保持内心平静,因为拉坯是一个很讲究精细的工作,主要是把坯体整理的均匀对称心居于圆盘的中心;逆向发力和由下而上则是指双手的发力和运动必须遵守的原则。首先,揉黏土这个过程就让我感到有些吃力了,揉完以后基本胳膊就酸了,将其砸到圆盘上之后,如果砸偏了而你又懒得再把黏土拿下来重新砸过的话,那么修正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要逆向发力,手上没什么劲,又没掌握要领的话,可能得扶很久才能把其扶正。在经过了了一番努力后,第一个作品完成了还是有些小满意的,虽然看起来丑丑的,不过中国地质大学 机电学院 7408208 学生:刘延慧
好歹是自己做的第一件“艺术品”。后来,就有因为各种原因而毁掉的一些不满意的作品了。
第四节课,就是修坯了,当知道了所谓修坯就是把前面两节课做出来的作品修了,当时就后悔了不应该把做得难看的那些作品扔掉,因为经过修坯后我发现,很丑的东西也可惜修的很工整。又因为自己修坯时用力过大,亲手毁掉了为数不多的一件在我看来最成功的作品,当时就郁闷了。经过了这次的经验教训,不敢再用蛮力修了,小心翼翼的修好剩下的作品。
最后一节课,就是上釉了。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本以为可以自己随便配颜色自由发挥的,结果经过老师的讲解知道色彩不是那么容易就调出来的,而且在上完釉后必须得刮底,不能有一点釉留在上面。于是小心翼翼的让老师帮忙上釉,小心翼翼的刮底生怕再把作品毁掉。不过还好总算圆满完成了所剩无几的作品,连一片小叶子我都没有放过。
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真的收获了很多。有最初的兴奋,有制作不好的烦躁,焦虑;有老师讲课的幽默风趣带来的快乐,有完成作品的开心;当然,还有亲手毁掉作品时的后悔。现在课程结束了,只期待,在最后拿我的作品时,可以一件都不少的把它们认领回来,希望都能够烧制成功,以此来作为本次陶艺课的完满结束。
中国地质大学 机电学院 7408208 学生:刘延慧
中国地质大学
机电学院 7408208
学生:刘延慧
第二篇: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论文
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论文
**学院
***班
***-陶艺学号***
学号***********
2011 年月日
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
□ **学院 ***
□ 摘要: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本文概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点,分别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彩陶、秦汉陶俑、四大名窑、景德镇和青花的起源成因、制作过程、特点和艺术特色等,总结了个人在陶艺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手工制作中对中国陶艺的进一步认知。
□ 关键词:中国陶艺
发展历史
艺术特点
新石器时代彩陶
秦汉陶俑
四大名窑
景德镇
青花
制作过程
心得体会
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点
㈠、中国陶艺的发展历史
1、距今 8000―9000 年前,绚丽多彩的新石器时代彩陶
2、夏商周的辉煌,釉陶(“釉”的出现,第一次飞跃)
3、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春早,越窑青瓷
4、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
5、繁音汇奏、扑朔迷离的宋五大名窑——“瓷”(第二次飞跃)
6、元明,一枝独秀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
7、明、清幽古镇宜兴,“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紫砂
8、清 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第三次飞跃)
㈡、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
1、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
2、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
3、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4、与时代、政治、经济风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而层出不穷
5、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
㈢、中国陶艺各时期的代表
Ⅰ、新石器时代彩陶
⑴原始彩陶的起源
①剩余食品的出现和对饮食质量的提高 ②原始村落的出现
③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对泥土和火的熟练认知 ⑵原始彩陶胚体的制作——慢轮修整 ⑶原始彩陶的彩绘和烧制 ⑷原始彩陶的艺术特点 ①开创了大量有特点的形制 ②单纯质朴
③以彩绘为装饰,启发了人类对二度空间艺术的开拓
⑸原始彩陶所反映的精神因素——风格纤细,委婉而感情丰富 原因:①先人观念逐渐复杂而细腻,野蛮和本能的成分不断减少
②彩绘逐渐激发先人自身意识的抽象潜能 ③当时社会分工所致 仰韶文化
特点:①常用三角、宽带、波折、网格等几何纹表示人面或动物纹
②风格从写实逐渐发展为抽象
a.人面鱼纹彩陶钵 b.鹳鱼石斧图 c.鲵鱼纹彩陶双耳瓶
Ⅱ、秦汉陶俑
⑴ 俑的称谓
使用木制或陶制的人或物的雕塑作品,以替代人和实物的殉葬品。⑵俑的出现原因
①“事死如事生”的殉葬制度 ②由于战乱,社会有效人口迅速降低 ⑶秦兵马俑的出现
特点:①高度写实,对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尤为重视
②巨大广播,细致精细
③规模宏伟,阵容严整,形体伟岸,数量巨大 ④造型有一定类型化
原因:①重在表现整体的强大气势,讲究整齐划一,个体服从于整体
②秦兵马俑更多要表现的是气势磅礴的艺术造型和布局
③体现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强大声威和秦人崇尚雄阔之美的审美风范
⑷汉俑
背景:汉代秦而立,亡国四百年有余,并承秦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日益巩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特点:①体量小,数量大,分布广
②取大势,去繁缛,强调整体,注重概况;循求精神内质体现 ③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Ⅲ、四大名窑
⑴官窑制度的出现(四大名窑――汝、哥、官、钧)
①官窑制度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帝王凭借官窑,无偿占有优质的制瓷艺术品
②起自唐代的越州贡窑,中经五代吴越“设官监窑”两宋时官窑制度基本确立 ⑵宋代官窑瓷器的主要特点
①大量生产仿古铜,玉的器物,造型古朴雅致 ②大多在于平淡含蓄,一色纯净 ③追求釉色的清醇,静谧和柔润 ⑶宋代官窑瓷器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两宋大兴文治、经济文化空气繁荣,但武备松弛
②统治阶段和文人逃避现实而产生的带有田园、花间熏陶的艺术情趣,强调平淡自然之美
③其思想领域的基础程朱理学提倡追求平易质朴的风尚和禅宗深奥神秘的哲理 ④在艺术上,当时爱好悠玄沧古之律的文人趣味影响了陶瓷艺术 ⑷汝窑青瓷的色泽美
①两宋时期,南青北白局面被打破,官窑瓷器大多烧制青瓷的原因
a.浅青色符合宋代平易而隽永,淡泊而含蓄的审美观 b.统治者的个人爱好
②汝窑名称来由——窑址在宝丰县清凉寺
③汝窑瓷器的艺术特点
a.胎质细洁,胎色灰中略带黄色,俗称“香灰胎” b.釉色中青中带绿,冷暖适中,微蕴水汽。
c.器窑形制仿古朴素,不求纹样装饰 哥窑瓷器的纹理美
⑸哥窑瓷器的纹理美 ①哥窑名称的来由 ②哥窑的艺术特点
a.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土黄等。
b.釉面周身冰裂,变化万千,俗称“开片”,别具古朴,天然之趣
⑹官窑胎釉的对比美 ①官窑的名称来由 ②官窑的艺术特点
a.器物形制仿古青铜的礼仪雅器 b.常以洗练疏朗的纹饰 c.紫口铁足
⑺钧窑瓷器的色彩美 ①钧窑的名称来由 ②艺术特点
a.胎色灰白,底刷酱釉,“蚯蚓走泥纹”
b.釉色以天青为基色,与玫瑰紫,海棠红交织混融,夕阳紫翠忽成蓝
Ⅳ、景德镇
⑴ 镇名的由来
⑵ 景德镇瓷器的艺术成就
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謦” ②开创以釉下彩绘为主的装饰技法 ③造型集历代大成,技法繁多
⑶元朝逐步形成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原因 ①历朝历代积累的丰富的制瓷基础
②特殊地势使其免遭战乱荼毒“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
③高岭土的发现 ④元人的喜好
⑤昌河通过鄱阳湖直通长江,交通顺畅
Ⅴ、青花
⑴什么是“青花”
青花是指运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 13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兰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⑵青花的起源与盛行 ①唐代河南巩县 ②宋代开始研制青花
③元代吸取吉州窑和磁州窑的釉下彩基础成功烧制出清新、雅致的青花 ⑶元代青花特点
①造型上胎骨厚重,形制巨大,器形雄浑,清秀挺拔
②胎质不够精细,器底常可见砂眼,铁质斑点,底足和缩釉处常呈现火石红斑 ③原釉色白,闪青程度较重,光润透亮
④青料浓艳青翠,优雅悦目,浓成堆处常有铁锈斑,抚摸有凹凸不平之感 ⑤纹饰繁密有序、题材丰富优美 ⑷元代青花图案的艺术特点
①主题纹饰主要有人物故事、动植物和云水纹
②器物中部填以主题,上下多饰莲纹瓣,器肩画垂云纹,纹饰繁密 ③画龙小头,细身,三爪或四爪,且多与云水结合,画海水浪花似兽头 ④画菊花心多为一层,画竹子叶尖一般向下 ⑤画山石一般不分阴阳画,一般不留白边
二、陶艺制作及制作心得
㈠手工制作课要求:
1、严禁迟到,严禁冒名顶替
2、所有工具不离桌,用过后清理干净桌面
3、所有作品必须刻上陶艺学号,放在规定的陈列柜上
4、陈列柜上其他人的作品严禁动用手触摸
5、注意人身安全,尤其拉坯课注意用电安全
6、不能在陶艺工作室内喧哗推搡,离开前必须注销陶艺学号
7、如有需要调课,必须提前填写调课单,未填写调课单不得调课
㈡、手工制作过程
Ⅰ、手塑(包括泥板成型法、盘条法和徒手捏制法)⑴手塑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首先每人领一块“高岭”土做的泥(虽然老师说真正意义上的高岭土已经没有了),这次实践课用到的泥巴是所有课中最软的,就是便于用手直接操作。②泥板成型法中,擀泥板时用力要均匀,不要来回碾,防止泥板各处厚度不一。③制作盘条作品时,首先要打好基础,也就是底要做好,然后搓出粗细均匀的泥条,搓泥条时手掌用力,防止泥因各处速度不同受损伤,最后将泥条一层层盘在底上,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作品的形状、创意等。
④作品太厚的地方要掏空,两个空腔衔接时不能口对口,要留足够大的透气的孔出来,防止烧制过程中炸裂。
⑤对作品需要修整的地方用泥抹平或作适当的修正,注意握作品的方法。
⑵手塑之我见
修坯有一节课,这节课我做了一个盘条作品和两个泥板成型的作品(由于其中一个太高,发生了变形,最后只剩一个),战果还算令人满意,上釉前基本不用修整,而且都经受住了上釉的考验,虽然盘条作品因为补水不够充足上面有一些气泡,但我最喜欢的那个杯子还活得挺好,最重要的是这两件作品极大程度的充实了我的作品数量。
一节课下来,虽然作品的数量不够多,也没有体验一下捏一些小动物之类的,但毕竟收获了一件很满意的作品,而且初步体会到了陶艺制作是个考验耐心的活,不求快,不求多,认真地对待你的每一件作品才是硬道理,不管你周围的人在你做一件作品时做了多少件,专注于自己的作品才会收获满意的结果,就算自己衣服弄得脏兮兮的也值得了。
Ⅱ、拉坯
⑴拉坯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揉泥时要用手包着泥揉,泥是越揉越集中的,大概揉5分钟,各处均匀就行了 ②把泥砸在拉坯机上时要用力尽量砸在中间
③为了用电安全,水盆的水不要太满,且泥偏离中间时要先把水盆端下来 ④拉坯前先把泥扶正,遵从12字口诀“从外到里、从下到上、循序渐进”,期间手用水润湿以润滑,然后用手的虎口将泥面抹平,分出一部分泥来拉作品,作品的厚度要适中,太薄容易损坏,太厚会给修坯带来极大不便,作品成型后用手将其“剪下”。
⑤拉坯前要尽量把泥扶正,好的基础才能出好的作品。
⑵拉坯之我见
拉坯分为两节课,第一节课我一直在扶正泥,也就是说找了一节课的手感,手不仅被去了角质还被磨伤了一点,可能是拉坯机的转盘表面不太光滑吧。跟着12字口诀走,发现其实拉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最起码并不像电影中和看老师示范时那么随心应手,刚开始时泥不太听话,后来才找到了点感觉,那就是不要让你的手被泥撞着走,而是用你的手去决定泥怎么走,一点点地把泥扶正,然后把泥抹平,直到最后调整泥的高度还是做的不太好,不过泥总算是能扶正了。
第二节课是必须大量出作品的了,很不幸的是我的那台机器漏电,在做了两三件作品之后连转盘都带电了,无奈之下换了台机器重新来过,可能是时间不太充裕心里紧张吧,出的作品不太理想,要么因为过薄最后变了形,要么形状不理想,都被我丢掉了,还好先前还做了三件作品,而且其中一件是我比较满意的。
上完了拉坯课,就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做陶艺需要耐心,需要淡定,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心态决定一切啊„„
Ⅲ、修坯
⑴修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较厚的部分可以先用刀粗略的修,用刀挤压较厚的部分泥就会成片脱落,注意刀的用法
②用修坯的工具对厚度不一的地方和粗糙的地方进行修整,对偏厚的地方可以从
内部修(有利于保持作品的外形与弧度,但容易破坏作品),也可从外部修(不易破坏作品,但容易使作品表面变平,影响其弧度及美感)
③对尖底的作品,要把底修平或修得尽可能平缓,以免作品烧制过程中被破坏 ④注意作品的握法,尽量握底(底部相对结实),不可握边沿(特别容易碎裂),握的面积要尽可能的大,以免作品损坏
⑤一般作品需在离作品底部合适部位做底槽(上完釉修底时就知道这步的重要性了)
⑥可用专门的刻刀在坯上按个人喜好绘制图案,提升作品美感。
⑵修坯之我见
修坯有两节课,因为我之前做的作品不怎么样的都被果断扔掉了,所以需要操作的作品比较少,时间也相对宽裕,也可能是因为没什么压力心态平和吧,在这个老师说作品牺牲率相当高的环节中我的作品也没怎么损失。
刚开始,我按要求握着作品,按自己的意愿改造着它们,应该是比较狠心,下刀比较狠吧,效率很高,就在第一件作品越来越有型,朝着我期待的方向走时,被我一不小心弄碎了边,功亏一篑,原来是我修的兴致勃勃时把原则扔到了九霄云外,握到了作品的边沿部分,无奈我扔了这件即将完工的作品。
痛定思痛,我决定细致一点,对作品温柔一点,第一件作品全当练手找感觉了。接下来的两件作品,我小心了许多,一点一点细致的修,生怕再出错,在我的小心翼翼下,最终我收获了两件拉坯的作品,虽说有一件形状不怎么样,但有一件还不错,还是很期待上完釉后烧出来的样子的。
怎么说呢,修坯着实是件需要耐心与专注的事,因为一不小心你的作品就会粉身碎骨,但其实只要认真去做,按要求、讲方法,你的作品也没有那么脆弱。
Ⅳ、彩绘及上釉
⑴彩绘及上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有两种选择,釉下彩绘然后上透明釉和直接上彩釉,两种只能选择其一,不能交错进行。
②要先补水,为了除去表面的灰尘,补水要适量,过多会损坏作品,过少在上釉时会有气泡。
③上釉后的作品必须修底才能进行烧制,且底要修干净,向上有一定的高度。④各桌上的作品不离桌,各步到特定的桌边进行。
⑵彩绘及上釉之我见
彩绘及上釉有一节课,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节制作课了,听老师说这节课作品的牺牲率也相当高。由于我的作品比较少,而且考虑到这是最后一道工序,我格外小心地把作品修了一遍,拿去补了水。本来都不准备上透明釉,所以也都没有彩绘,可那个上釉的学姐说盘条作品必须上透明釉,所以没能上咖啡色的釉,其实我们寝室有个咖啡色的盘条作品,相当的漂亮,有点遗憾,另外因为怕补太多水损坏作品,所以补水不太充足,盘条作品上有一些气泡。
总之,最后有透明釉的盘条作品、海魄蓝的杯状物和桃红的杯子等,还算有一定的成就,满怀期待看我的作品中„„
三、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课总结
众所周知,陶艺课在通选课中是相当抢手的,应该是因为大家都想体验一下自己制作艺术品的乐趣吧,我也是第二次选课时拼人品才选上的。回顾陶艺制作课的历程,还真是感慨良多„„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因为想要动手,才去努力实践,也许结果不尽人意,但至少我尝试过,也去认真了解过中国的陶瓷艺术,更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最重要的是从中认识到了心态的决定作用,耐心、专注、平和的心态才是我们成功的根本。
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陶瓷在中华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热爱、实践这门艺术,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篇: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心得
中国设计艺术赏析
玉器心得体会(分析报告)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
班级10机制3Z
姓名:邵加松
学号:10321317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同时也以陶瓷而闻名于天下,我经过一学期对陶艺的学习,了解到了在古代我国陶艺技术超越了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而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远近闻名的宜兴紫砂陶,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
紫砂陶的起始,根据一些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如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其中有语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此句不仅说明宋元间已有紫砂器,更显示了文人也给予了紫泥以诗意的颂赞。明万历年前的供春,是紫砂艺史上第一个被记载下名字的大师,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创始篇〉记载金沙寺僧是第一个制作紫砂器的人,但并非专业陶工,供春于金沙寺僧学得制陶术而渐起制陶。供春活动的期间自十六世纪初期至中期,与此同一时期稍后也起始了一些紫砂名家,如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等人,促进了宜兴紫砂壶的兴起发展,陶艺也日臻完善,董翰始造菱花壶式,以自然植物花卉图案,配合筋纹线条,用写意手法而成。赵梁则匠心于提梁式茶壶,起始了气势大方的造型风格。此后又有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欧正春、蒋伯荂等名家出现。时大彬制作从大壶到小壶各种不同风格造型茶壶。李仲芳擅于书法,徐友泉、欧正春与同期的陈仲美同以仿古铜器见长,仿各种古玩器,如花杯、酒壿、祭器等。从供春开始到此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已不仅是生活日用器皿,而开始实用与艺术并蒂的发展,百花壶风,百家争鸣。
到了明末清初,宜兴紫砂进一步发展,技艺也更加提高,如陈用卿、惠孟臣、陈子畦,他们的作品不限于壶,也以各种风格的技艺制作了其它文房摆件、花瓶及盆类,并开始了我国陶瓷史上的外销。从康熙中期开始到干隆晚期,紫砂艺术的发展得到了一度的繁荣。此间名家有陈鸣远、史继长、陈汉文、王南林等,尤以陈鸣远为代表,其作品从壶类、文房类到自然果类,都赋诸了一定的艺术心脉,从而推进了紫砂艺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陈汉文作品侧重于仿古而见长,如杯型器、商周祭器,其工艺表现着重于条线的起伏结构,表现出了沈稳而厚重的气势。咸丰年间,砂壶开始商品化,参加一些国际博览会,如程寿珍的掇球和仿古壶。此期间自俞国良之后到三○年代相继名家有︰冯桂林、程寿珍、任淦庭、蒋燕亭、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朱可心、邵全章等,他们使历代紫砂艺术进一步的推进发展至今。
紫砂陶艺的造型千变万化,体现了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才能,我们今天听见的各种艺壶的巧思之作,按其不同形态特征,可分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
圆器: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
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掇球壶、仿鼓壶、汉扁壶是紫砂圆器造型的曲型作品。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致使器型上的标准要求为“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以顾景洲的井栏壶为代表。
方器: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种比例的长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历来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壶、八方壶、传炉壶、觚棱壶、僧帽壶等造型。方器造型规则要求为“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方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使壶体不论四方、六方、长方、扁方为壶型,其壶盖方向均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方器既为几何形体,也属筋纹形体。以潘持平的方钟壶为代表。
自然形体: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如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种树桩形造型。或者是在圆器及方器选型上运用雕、镂、捏塑等手法,将自然形体变化为造型的部份,如壶的嘴、把、盖、钮,或者是在造型的显见部位施以简洁的堆雕装饰。壶体上这些堆雕,总是要求宁简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与平衡。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着意于风格潇洒”。所以,紫砂塑器不仅应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且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筋纹形体:筋纹器造型的特点是将形体的俯视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织于精确严密的结构之中。这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因此筋纹器选型不仅在造型侧视面上寻求变化,其俯视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筋纹器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准缝严密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合。筋纹器形体是从砂器早期的六方形壶的基础发展而来的。筋纹器壶艺造型规则是“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大多数这类壶艺均要求口、盖、嘴、的、把都必须作成筋纹形,使与壶身的纹理相配合。这也使得壶艺和壶体与壶盖结合上要求有如精密之机械。每一等份、每一壶口半圆线、弧线等都要计算得十分精确。其工艺手法的严谨程度,达到了无比严密的程度。近代常见的筋纹器造型有合菱壶、半菊壶等。
紫砂壶这三类造型的形制,几乎包罗了自然界与世间各类可创性的形体。这也是紫砂器形制特别丰富的重要原因。目前,有的砂壶兼有两种甚至三种形体造型,这种造型方法就是在圆形、方形壶上再装饰着别的形体,如掇球壶是自然形体与几何形体的结合;四方竹段壶既是筋纹形体又是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的造型;六方掇球壶乃是自然形体与几何形体和筋纹形体的统合。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有手工捏作。先拍打成器身,然后挖底、开口、加底片、口片,最后加把、嘴、盖、钮(的)等。从明代至清康熙年间,多用拍身筒(园器)和镶嵌(方器)的方法,清雍正、干隆时期出现了模制产品。嘉庆、道光年间,陈曼生重倡古法,又盛行手作。李景康、张虹说得好:“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手工成型方法:包括“打身筒”和“镶身筒”,是(明初至今,是紫砂特有的;独一无二)古老的手工制作工艺。
“打身筒”成型法:先将练好的熟泥开成一定宽度、厚度、长度的“泥路丝”,在把这些泥路丝打成符合所制器皿要求的泥条和泥片,用归车等工具划出泥条的宽度,旋出口、底、以及围片,然后把围片粘贴在转盘的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以左手衬托在圆筒内,以右手用薄木拍子,拍打成型。
“镶身筒”成型法:适用于方器皿制品:先将泥路丝切成所需方形泥块,把方形泥块打成泥片,按产品要求的尺寸配制样板,依样板裁切泥片,把裁切好的泥片,按器皿型制规格要求用脂泥粘贴、镶接成型。
手工成型的关键在于泥胚成型技巧的规范恰到好处及表面的精细加工。精细的刮平修正,可以使器形结构更加严谨,轮廓线条分明得体,筋囊文理清晰,达到珠圆玉润、浑然一体的制作要求和艺术效果。
由于紫砂壶全过程均是手工操作,成型制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设计想象力,使得独特艺术构思与手工艺在形体上得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同时,更由于是全手工操作,各人的艺术构思及工艺操作各不一式,便成就了砂壶的各自独特性与珍藏价值。
在砂壶的艺术价值中,深邃丰富的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砂壶的内涵,包括神、气、力三个要素。「神」砂壶的神意,通过象形的实体抒发,表达着一种悠悠的内在生命气息,一切事物的「话」,就在于它内在生命的迸发。「气」即砂壶的气质。「力」即砂壶的力度。一件力度感很强的作品,能给人以阳刚阴柔之美,从而使砂壶达到至尽完善,登峰造极。
第四篇:陶艺欣赏与制作课总结
陶艺校本课程总结
塔山中学 王溢
中国陶瓷艺术博大精深,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这其中的陶器精品、名品不计其数。三彩文官俑、三彩武士俑、三彩天王俑、三彩陶骆驼载乐俑、三彩骑马女俑、唐三彩马……这无一不是各中精品。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而唐三彩在这一时期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
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规定之列,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明文有明文的规定,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明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而在这诸多的唐三彩珍品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唐三彩马与三彩陶骆驼载乐俑。
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权后,为了追念跟随他征战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战马,曾命当时的能工巧匠在昭陵雕刻了“昭陵六骏”,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对唐代马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唐文化历史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藏家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唐三彩马具有巨大的投资保值潜能,因而长期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关注,并稳坐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宝座。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虽然是合模制作,但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从现存三彩马可以看出,唐代三彩匠师们不仅对马的外貌特点十分熟悉,而且对马的神态、秉性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逼真,而且充分发挥了艺术想像力,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使马的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唐三彩马的造型看,大致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五类:一是奔马俑。如腾空奔马俑,1966年西安出土,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处。唐代三彩雕塑者抓住了奔马四蹄腾空一瞬间的景象,塑造了一匹极具动感的三彩马,其“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形象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奔马俑在出土彩绘陶器中屡有发现,但在出土唐三彩中却极为罕见。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内馆藏三彩器中挂蓝釉腾空骑马俑仅此一件,国外尚未发现有类似的三彩马俑。二是提腿马俑。唐三彩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这匹挂蓝釉三彩马的构思非常精妙,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后腿弓,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唐代匠师抓住了马的特点,塑造了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三是马上人俑。马上人俑是唐三彩马中的重要品种。三彩马上人俑的坐骑一般都采用立姿,而马上人则多姿多彩,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人,还有女人。马上胡人通常都是深目高鼻,落腮胡子,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反映出强悍豪放之气。马上女俑则婀娜多姿,衣着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飒爽英姿。四是马拉车俑。在三彩马俑中,马拉车俑较罕见。拉车马体形虽然不大,但造型格外逼真。马头高昂,双目圆睁,仰天长啸,同时马尾上翘,富有生气,使一件静态的作品突显动感。五是立马俑。立马俑是唐三彩中最常见的品种,即四腿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的三彩马,但三彩立马中也不乏精品。该马高40厘米,通体呈白色,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湛,任何细部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比如梳理整齐的马鬃,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无一不是如此。唐代三彩马的装饰非常丰富,装饰手法变化多端,使人大有常见常新的感觉。其装饰手法主要有:彩带装饰法、点彩装饰法、贴花装饰法、绞胎装饰法、拉毛装饰法等。
除了数量较多的三彩马,三彩陶骆驼载乐俑也有它独特的风格。它通高58厘米,长43厘米,1959年陕西西安墓葬出土,陕西省博物馆藏。此三彩乘驼乐俑,为唐随葬明器,骆驼全身白色,背上执一长方形毡子,毡子边缘蓝色,中间刻划菱形纹,分施赭、绿、蓝、白各色相间的釉彩,背上驾成平台,平台上有七个男乐俑,各执笙、箫、琵琶、竖琴、托、拍板、排箫,皆作演奏状。乐队中间站一翩翩歌舞的长袖女俑左手空奉,右臂后摆。匠思巧运,造型新颖,形态逼真,令人仿佛耳闻悠扬悦耳的乐曲。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每天面对的是有着生命活力的学生,由于学生是有生命活力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教学活动往往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教师在备课中无法想像的新情况、新问题。带领学生从一个陌生的课室接触了陌生的老师、陌生的课程一直到熟悉的一个过程,留下了许多的点点滴滴美好的回忆。总体来说学生有所得而有所失。学到了新的一些知识与一些解决方法,失去了完整的其中一些拼图组件。
课程整体上总结了一些问题:
第一、从作品来说,要让学生掌握三维课程并创作作品,时间确实有点短。所以在作品方面有部分学生出现简单的趋向。这与学生适应材料的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预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让学生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好材料的工艺知识,并且调动好学生的创作心态。
第二、课程开始时,一些工具使用注意事项没有很好的被学生接受与运用。这与学生适应课室环境有关,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工具与课室的一些物品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学生对劳技课责任感不够强。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自己学校在考试制度,在没有考试等一些硬性规定这门学科,他们容易对牢记课产生责任感下降趋势。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硬性的分数制度虽然是有提高他们责任感的手段,但并非长远之技。这点在课堂上应该设计某些内容或方式使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理解“理论来源实践,实践证明理论”。
第四、在学生遇到信心问题的类型比想象中的更多。例如:作品问题、自身在学校成绩问题、性格问题、爱好问题、等„„。这几个类型是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竭力想出解决这几个问题的方法,预想最好能与课程内容想结合。既能解决学生信心的问题还能充分利用好学生学习的时间。并要继续收集与调查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日后遇到新问题做好准备。
第五、课程管理与时间的安排。
如果放任学生自学与操作时间太多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有些学生容易出现兴趣突然降低,感觉乏味。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是学生劳逸结合。适当的操作时间与理论授课时间互相错开。使学生感到时间的充实并不乏味。
陶艺制作课时,除了展现一些比较成功的学生作品外,如果可以的话,还应展示一些失败的作品。让学生真正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误。这样比仅用口头表达更有印象,能使学生少犯相同错误。适当扩大每个班放作品的面积。有些同学太高产,会导致作品放置时太拥挤,作品可能会在碰撞中变形。
第五篇:陶艺设计与制作感想
陶艺设计与制作感想
一.对陶艺的理解:
何跃老师工作室的参观真可谓获益匪浅,叹为观止,当时对陶艺的制作完全不知,材料制作方法什么都不理解的时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自己感觉到创作的激情。知道了基本的制作成型方法一种是盘筑另一种是拉坯,还有加上丙烯颜料精彩绘制可让作品更加生辉.二.制作流程与设计理解:
首先,自己要做什么,赋予这个作品怎样的寓意然后用电脑基本绘制雏形,还有要注意雕刻的方法,例如用纸阴湿后对自己设计的图案进行后期的雕刻,工具的选择有利于对细节的装饰等。其次,就是制作的方法,要盘筑应注意的几点一是,对搓条手上力度的把握尽量均匀是为了减少制作过程中出现高度呀层次不齐形状不规整的问题二是,速度的把握,如果太慢泥条就会干掉容易折断不利于对细节的雕刻,三是,泥浆的调制要注意稠度,它相当于胶水的作用因此就要注意涂抹时量的控制,如果太稀就会不容易干,盘筑的时候容易出现塌方的现象,太干不利于涂抹,四是,要在条与条之间划一些痕迹为了黏贴的更好,防止出窑之后作品出现脱节。最后,作品出窑注意轻拿轻放虽然不会出现塌方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易碎等问题。
拉坯,要注意的问题就更多了,首先,陶泥的软硬程度,对后期成品质量很有影响,还有能不能拉坯成型很重。,其次,姿势力度一定要控制,否则就会出现异性无法成型的概念。三是拉坯时还要注意旋转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容易飞溅,太慢很难拉起。四是注意水的随时泼洒,不泼水就会出现陶泥太干出现断裂,泼多就会出现泥坯流失,很难做出很大的成品。五是,从转台拿下来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力度,以免小细节导致前功尽弃。
三.后期制作与最终体会
出窑后,就是对作品进行彩绘,运用丙烯颜料,很有意思,一点一点绘制出斑斓的彩虹,心情甚是愉悦,成就感特别强。最后,无论是一根一根的盘泥条,还是精心的后期的制作都倾注了自己情感,同时也有种精神寄托在里面,自己的悲伤,快乐,亲情以及想要表达的文化理念都融入了其中,突然前想起第一节课老师说的话,只要倾注了你的精力,最终你就会对他一一不舍,不愿终止,仍在沉欲之中。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在老师那里都学会很多,值得回味一生************
四、下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