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 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文章开篇列举了对于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删减问题所引发的两种争议:一是鲁迅作品不能从中学语文中删减,甚至还应该增。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作者认为,“存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鲁迅作品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具有情感性的色彩;“删减”则包含了更多的质疑探究学术性的态度。这争议的背后的原因是“鲁迅的是被赋魅与祛魅”。文章从三方面阐释了这个问题:
1.鲁迅与中学语文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鲁迅作品选编的历史变迁,分析了篇目增减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入选的鲁迅作品,多是一些优美的散文,在编选的理念上显然是以艺术性为标准。这与1950 年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课本的政治思想性导向有很大区别。”由此,“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普遍存在教条化的问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有‘神化’鲁迅的倾向。”于是就造成中学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语文课最为基础的工具性和文学性一面被功利教化的一面冲淡,语文课寡淡无味。所以“替换传统篇目、补充新鲜的篇目”。进而分析深层次的原因:“鲁迅文章作为传统篇目中最大的构成部分,寓含了大量政治思想教化的因素,其传统的解读惯性偏离文学审美方面已积重难返,带有写作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以及长期左倾思潮支配下形成的分析模式具有极大保守性,与时代精神发生偏差的地方有不少。”
2.鲁迅的“赋魅”与“祛魅”
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是近年来鲁迅研究最有成果的部分。叙述了鲁迅被“赋魅”的历史过程,和鲁迅及其作品因政治因素的弱化而成为正常的学术问题,引发了鲁迅“祛魅”的学术潮流。文章认为“学术界对鲁迅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力扭转了长期以来政治化鲁迅的倾向,形成鲁迅研究的多元局面。学术界在论争中形成的一些共识,在舆论机制的作用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学语文的教改方面,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增删与解读的变化是与学界的风向息息相关的。”
3.结语
今天,鲁迅作品大幅度从中学课本中退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删减的做法看得过分严重是不必要的。当今社会鲁迅及其作品仍然有着积极的力量,“鲁迅作品仍然是通过中学语文课本而加以经典化和传统化的经典文本。”
(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现在教材编写已经打破过去一本定天下的做法,实行“一纲多本”,二、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
代表性文章:薄景昕的《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刘桂娥的《对语文新教材鲁 迅作品选编的思考》,倪燕萍的《对初中课本中选录鲁迅作品的几点建议》,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
(一)薄景昕的《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文章认为对中学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进入历史才能走进本质。
1.民国的学制与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
鲁迅作品是作为首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量的重复选编证明了鲁迅作品的经典性。这与当时的学制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1923年至40年代中后
期年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做详解。
2.知识阶级: 中学鲁迅作品阐释的文化空间
文章认为最初语文教材的选编是编者“杂乱地”选, 没有完整的单元型教学, 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编者个人的喜好。入选的标准与目的是“为某种文体或某种技巧示例”, 并不注重其思想意义。文章一一列举了与鲁迅同时代的知名作家对鲁迅作品阐释的多样性,认为1933 年4 月, 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让鲁迅罩上了“ 红色光环”, 代表了中国无产阶级和我们整个民族在当时对鲁迅认识的最高水平,在鲁迅的接受与阐释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中学对鲁迅杂文的解读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特别是在建国后。
3.中学鲁迅作品的“古典化”与“想象”建设民族国家
民国时期的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是有条件限制的。即“合于党国之体制及政策者;含有振起民族精神, 改进社会现状之意味者”。作为现代文学经典的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学教材也应该具有文学启蒙的性质。联系民国的实际解读鲁迅的一部分经典作品。列举了一些与鲁迅同时代知名人士对鲁迅的评价。鲁迅“一个精神界战士, 对专制文化给予猛烈而持久的战斗, 对愚弱的国民劣根性透辟而全面的剖析, 对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同时也深情地拥抱和吸纳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也便有了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巨人的身份认同。”
4.毛泽东对鲁迅的历史定位及其阐释的影响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是从政治视角评价鲁迅及其作品,而我们不能误解了这种评价,却受到这种评价的影响。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从中国无产阶级认识和理解鲁迅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都是最为深刻和权威的。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革命人民认识和研究鲁迅的光辉指针, 这也是建国前后鲁迅接受的全部意义所在。毛泽东作品的《论鲁迅》,毛泽东对《阿Q 正传》是一篇好小说的着意指出, 尤其是1942 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以后很长时期内成为共产党基本的文艺政策。
最后得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对鲁迅作出远远超越前人的最高评价, 就在于他当时是站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思维的高峰上, 代表中共和先进的革命力量从历史进程的宏观角度审视鲁迅的。”
(二)刘桂娥的《对语文新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的思考》
鲁迅作品在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教材与过去大家熟悉的传统教材相比,在鲁迅作品选编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
1.总体特点:从数量上看,初中多于高中,总量有所减少;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但初、高中各有侧重;从作品的内容风格上看,关注了学生的特点;从新旧篇目比较看,传统经典作品仍受重视,但新入选作品涉及更多。
文章指出“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对待鲁迅作品选编的问题上,同中有异。都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由鲁迅作品中充满趣味、易于接受的作品入手,让学生走近鲁迅、亲近鲁迅;然后再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创作,展现他作品中战斗性的
一面,使学生对他肃然起敬。这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的阶段性,又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尤其是高中教材,这一特点极为突出,体现了新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2.存在问题:⑴高中教材中鲁迅作品偏少;其原因:a.上世纪("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的影响;引用了北大教授钱理群就认为鲁迅选文过于偏重论战性文章,并且所占份量太重但笔者认为,对于鲁迅作品,关键不在于选文多少,也不在作品是否有极强的战斗性,而在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师对作品的认识。b.对鲁迅的意识形态化,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隔膜。c.程式化的解读方法使师生对鲁迅作品产生厌倦
⑵一些经典名篇当选而未选;但新高中语文教材却没有一个版本选择《狂人日记》,只有50﹪的版本选择了《阿Q正传》。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材选文求新。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
3.在教材选编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
⑴适当减少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增加高中教材鲁迅作品的容量;⑵选入一些写鲁迅的作品,让学生先从别人的笔下了解鲁迅,走近鲁迅;⑶结合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接触更多的鲁迅作品;⑷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三)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0期;64-73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选篇的基本原则,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的认识是大体一致的, 即必须实行经典性和可感性(也许改为“可接受性”更好一些)相统一的原则。(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第145-150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年版;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年10 月25 日;胡奇良《要求经典性与可感性的统一——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鲁迅作品的选篇》《鲁迅作品在课堂——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第224-229页)
1.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经典性的理解和篇目的选择 其一, 有突出疑问的篇目是否应该选入? 其二, 选篇的类型可否再多样一些? 其三, 高中语文课本是否应适当增选更富思想深度和理解难度的鲁迅作品? 其四, 在选取鲁迅作品时应否对趣味性有更加明确、更加突出的要求? 2.关于中学鲁迅作品可感性的认识和把握
钱理群先生说: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 我们不能低估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文学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理解的欲望与潜能。”(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第148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我们应该对中学生能够接受鲁迅及其作品怀有坚定的信心。同时, 我们还应该坚信, 鲁迅的经典性文学著作是充满巨大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的, 是能够吸引广大中学生的。此外, 也应该坚信, 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是会不断提高的, 对于中学生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大的。我认为, 这三个/坚信0应该成为改革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 也是我们当前研究解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必须切实遵循的指导思想。否则, 便容易步入教学的迷途和歧路。
我认为造成鲁迅作品难懂难学的主要原因, 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其一, 创作背景的隔膜。
其二, 语言的变异。
其三, 作品的思想内容过于深邃复杂, 表现手法过于隐晦曲折。其四, 学术界的争论。
其五,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恰当。
现在的问题不应一般地提出和强调要降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要求, 降低选入的鲁迅作品的难度, 而是要调整教学要求的重点, 改进教学方法, 突出教学的整体审美功能, 强化鲁迅作品的思想渗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教材上狠下功夫, 在改进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任何的浮躁情绪和马虎应付态度, 都是无济于问题的解决的
3.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编排的原则和方法 其一, 初中与高中选篇的比例应该如何掌握? 其二, 如何编排各类文体的结构系统? 4.关于新增鲁迅作品的编排方案和简要说明
初中六篇, 高中九篇, 初中和高中选篇的比例比较合理了。就文体看, 散文三篇, 散文诗二篇, 小说五篇, 戏剧一篇, 杂文四篇, 文体的比例也趋向合理了。短一些的小说集中安排在初中阶段, 杂文集中安排在高中阶段。哲理性强的散文诗、长一些的小说和戏剧, 集中安排在高中阶段, 呈现出由易到难的结构系统, 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结构紧相一致。另外, 存留人教社语文课本选入的九篇鲁迅作品, 保持了教材的总体稳定性;新增加的几篇鲁迅作品, 则是为了适当提高入选作品的经典性和难度的层次, 更好地体现鲁迅的核心思想和艺术成就,体现作品类型的丰富性。
(四)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
——王富仁教授访谈录
1.鲁迅作品不适合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学, 应该少选。怎么看?
这和语文观有关。学生学习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哪一类语言对学生的审美成长更有益? 这个问题解决后, 鲁迅作品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2.鲁迅作品为什么好懂吗? 因为鲁迅的作品里, 充满着人性的语言, 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 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
3.鲁迅的作品太沉重, 有压抑感, 不适合学生。
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喜欢依照这个世界是“黄金世界”给学生一个幻想。
鲁迅, 他没有给你制造陷阱。他让你感受真实的人生, 让你自己思考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实。思考了就不会有痛苦, 就会努力。文化幻象终究会破灭。为什么要制造文化幻象呢? 实际上恰恰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恐惧之上。
4.中学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想启蒙, 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吗? 鲁迅强调的是“直面”、“正视”, 不是理论上的教导。
所谓好读的文章教学生应当怎样, 其实这是最不好懂的。一个人只有从感性感受出发, 去体悟自己做人的准则,当他高尚时不感到自己的高尚, 才是真高尚, 才是自然状态, 才是自然人性。
一个青少年不能指望人情关系保护他一辈子。甚至母爱, 母爱当然很好, 但也不能保护你一生。要做独立的人, 不停地开辟自己的道路。鲁迅作品的启蒙意义就在这里。因此
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不能减少鲁迅作品。
(五)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选反思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鲁迅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典范安排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随之散发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中学生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培养言语能力和形成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作品是语文中的经典,学生读过一遍,往往铭记终生。毋庸置疑,鲁迅作品已经
根深蒂固成为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50年间,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不断增加。
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教科书“鲁迅大撤退”更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鲁迅作品已逐步淡出中学语文课本了。
与人教版“弱鲁”的同时,自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方教材“弱鲁”的趋向也很明显。究其原因,其一是教材选文求新。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其三是迫于经济原因,减少教材的印张,节约成本,把长文删去。
教材编写中的割“鲁”,割裂了代表鲁迅核心作品系列的完整性,删改了象征鲁迅作品代表作的实质内核。教材编写中的割“鲁”、弱“鲁”,不仅削弱了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唤醒国民觉悟”的观念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等思想对青少年人格成长的影响,而且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国民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对国民觉悟的启迪,客观上也有隐性的影响。教材编选中的此种作为,造成教材中少了一些深刻和批判,多了一些肤浅和浮华,如此,对社会公众思想价值取向以及批评意识的导向不当是显然存在的。笔者认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学习鲁迅作品:一是鲁迅的“立人”思想,包括爱国思想、唤醒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劣根性等;二是鲁迅作品对学生的文学上的熏陶和影响;三是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譬如他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等。现在教材编选的状况是,因为担心,甚至过度焦虑学生的怕“鲁”情结,教材编写者就大刀阔斧地删减鲁迅经典作品,人为剥夺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基本阅读权,这样,客观上只会造成中国的新生代中越来越多的“鲁”盲诞生,教材如此远离鲁迅作品,必将使学生怕“鲁”情结愈烈愈纠结。
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性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征。鲁迅作品的语言准确、精练、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明显地在各家作品之上。中学教材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选入一定数量鲁迅的作品,完全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鲁迅需要中学语文做宣传,而是中学语文需要鲁迅支撑。
三、鲁迅作品的教学
以《白真真 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与研究》为例作说明。要让民族之魂走进中学生心灵里,教材,教师和学生是缺一不可的关键因素。只有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博弈的效果。当前,三个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的因素最重要,他们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影响鲁迅作品的选文和编排的逻辑顺序,也对鲁迅及其作品在学生中确立什么样的形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中学语文教师要着力做到五点,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要把鲁迅形象从“可敬可畏”转变成为“可亲可敬,可亲可学”。让我们的中学生尽量缩短与鲁迅的情感距离、消除与鲁迅形象的心灵隔膜,让他们愿意走近鲁迅、接受鲁迅,将来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民族之魂的还原和领悟。立足平凡生活,重视接受者的情感态度,把鲁迅作为活生生的“人”来讲解,让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鲁
迅和我们青春飞扬、热情似火的中学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课堂上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我们对鲁迅教材形象的当代建构才是成功的,我们对民族之魂与语文范本的未来才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自身对鲁迅的学习和接受,教师对鲁迅的接纳和理解关系着鲁迅教学的成败。
第三、中学语文教师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中学语文教师要显示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审美特征。
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导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一张图片,一段电影剪辑,一节故事,一篇文章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社会和网络等媒体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教师不能低估,要在坚定自己的鲁迅观的同时坚持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不仅仅是鲁迅形象的建构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转变观念,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改变教学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所在。
但愿学术界和中语界能够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学术指导,加大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力度;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学一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教育重任,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平邓越.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J]2012.11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2]尹奇岭.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中国教育学刊[J]2011.07安徽阜阳师范文学院
[3]温儒敏.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社会科学报 [C]2010.09.23 第005:学科探讨
[4] 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1 [5] 刘桂娥.对语文新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的思考 教学与管理2007.2[J]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6] 倪燕萍.对初中课本中选录鲁迅作品的几点建议[J]文学教育2012.9 苏州大学文学院 [7] 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 鲁迅研究月刊[J]2010.10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8] 何更生.中美鲁迅作品教学的差异及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2011.7[J]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9] 李节.鲁迅作品如何教——钱理群教授访谈 语文建设[J] [10] 白真真 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5:124-125)[11] [J] 作者:王富仁,金立群.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2 第9期 P4-5
第二篇: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作品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三篇:鲁迅作品教学注意三点
鲁迅作品教学注意三点
平度市大泽山镇大泽山中学 付聚刚
鲁迅作品教学注意三点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些文学常识不仅我们老师能熟读成诵,许多学生也是津津乐道,一方面与鲁迅的文学地位有关,现代文学史上与郭沫若排在第一梯队,另一方面我们初中选的教材较多,可谓熟读成诵,像以后学的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等,篇篇是精品。不过,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上的雪莲花,高处不胜寒,阅读和教学有难度,有的文章,我们教师读起来都得认真细读,揣摩,思考再三,一个字:难。上好了,是精品,上不好,费时费力,老师和学生的劳动生产效率太低。结合读鲁迅的认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结合时代背景,找到原型,知世论人,找好定位,这是把握好教材的第一步。
一部作品,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时代背景,就像一个文物,不仅有历史价值,还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值得研究,审美价值值得欣赏。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是晚年回忆的作品,格调较深沉。像孔乙己这个人物,我们虽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且通过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能对这个人物有个大概的了解。丁举人与孔乙己都是知识分子,命运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孔乙己也曾经有美好的理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难道那时候的人只有考科举这一条路子吗?考不上就没出路了吗?为什么没出路?封建文化的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了麻痹,狭隘化,造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境地。那个时 侯学而优则仕,不优就没大有前途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成功,与社会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乱世出英雄,不过乱世能有成就的人也有限。孔乙己的失败在于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可谓失败生灰心,会心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最后成为一卑贱者,成为一个被嘲笑者。他不是没有特长,只是没有了支撑他奋斗的理念。这样不管指导阅读,还是教学这是基调,在知识拓展上和能力培养上方向感会更好一些。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像《西游记》有些妖魔鬼怪有绝招,甚是难办,只好找到它的本体,蜈蚣精就用紫云观的大公鸡来消灭,这叫做追本溯源,对于一些难事,我们也可采取这个方法,就像事物的特征,内因才是决定事物特征的关键性因素。
二、知道为什么经典,知道成功的原因,处于共同体验,来自真情实感,典型人物的代表性。
什么叫经典,什么叫代表作,就是他们展现了某一时代的人文情貌,表现了某一时代的风起云涌。鲁迅的文章,散文的成功表达了真情实感,真情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童年时的情趣,人皆有之,不管童年生活幸不幸福都自觉不自觉的向往和回忆。《社戏》虽是一篇小说,塑造了农村家乡质朴深情的农村人。《闰土》写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变化,批判了苛捐杂税的罪恶,真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杂税,不仅消耗了百姓的体力,更好飞了他们的耐心和斗志,努力,奋斗,失败,在奋斗,就像老舍《骆驼祥子》,人会被改变的,变得我们不认识了,变得陌生了。
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反复朗读,情境导入,图文并茂,引发想象。
鲁迅的文章比较起来比较难读,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半部分的书塾生活也较宽泛,一定要多朗读,朗读是学习的基础的基础,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还是半文言文,都应加强阅读,这样在提问、思考、欣赏时才会思考。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知道,学生要是读的少了,也会成了无米之炊了,要多读,积累感悟审美欣赏,达到热爱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吸取精华的目。
注意情境导入。正因为鲁迅的课难,所以我们更要细心,匠心独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配乐朗诵,多诵读优美的段落,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画几幅简单画。《社戏》可以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同去体验。《孔乙己》可以创设情景,娓娓道来,既要找到语文的共性,又要找到每一课的个性,结合自己的性格,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有法,教无定法。鲁迅的文章,虽然难懂,但因难懂而可贵,与当时的文化,个人的风格有关,阳春白雪是文学,下里巴人是文学,我们应该广学博识,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达到最好的效果。正如鲁迅的笔名一样,干什么事,虽然慢,但驰而不息。也应该鲁迅所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推着不满足的人类继续前进。鲁迅还有许多文章,像《鲁迅全集》一些感言,是相较于孩子和对生活的感想,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像《怎样做父亲》我们要多看他的文章,不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呀。
第四篇:鲁迅作品特点
这个问题无法笼统作答,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面涵盖比较广,每个文学体裁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其在表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根据作品体裁来简单分析其在不同体裁领域所体现出的特点:
1、鲁迅小说的特点
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反封建是其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它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手法揭示了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小说,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又如在《阿Q正传》中,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混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写于1924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和《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例如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并没有直接描写封建政权对祥林嫂的政治压迫,鲁四老爷也很难说就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人物;而有些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则又并不完全包含在四条绳索(毛泽东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之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这四条绳索的捆缚所造成的。
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除了阿Q和祥林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之外,也塑造了其它的典型人物,深入中国人性的弱点,极具代表性,这缘于《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对小说来说,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
文内容丰富广博。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的批判,猛烈抨击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暴露、针砭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此外,也有一部分歌颂了新生力量,歌颂了革命斗争。
鲁迅的杂文常常通过比喻的方法,援引例如:媚态的猫”等等动物的特点概括或一人群的精神面貌,便是描写直接论列的对象,也往往能够深入一点,绘声绘色,铸成“锢弊”的“类型”。譬如他写舞台上二丑扮演的清客之类的佞伪,在说明他依靠权门,凌蔑百姓,帮着主人吓唬和嘲笑被压迫者之后,接着说:“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注:《准风月谈·二丑艺术》)文章表现帮闲们一面受着豢养,一面预留退路的性格,鞭挞忮心,直逼肺腑。作品所描画的对象愈具有代表性,它的社会意义也就愈普遍。
鲁迅杂文不仅具有内容和思想上的深刻性、批判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的文学特征首先表现在形象性。杂文作为文艺性的论文,如一般议论文一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理论说服力,而鲁迅的艺术天才,使他极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深奥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还在于在杂文中创造了艺术形象。如脖子上挂着铃铛作为知识阶级标志,领着群羊走上屠宰场的山羊,吸人血又哼哼发一套议论的文字等等,这些形象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各种各样的社会形象相类似,这也是鲁迅杂文的重大的艺术贡献。
鲁迅的杂文,还具有抒情性和讽刺性的艺术特点。他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类抒情性的杂文,固然是情文并茂,以浓烈深沉的情感震荡读者的心弦,即使是抨击时弊、驳难攻讦的杂文,如《友邦惊诧论》、《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也渗透着炽冽分明的爱憎感情。他的杂文,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使人们在开颜一笑中,否定这些东西。
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政论、文论、短评、速写、随笔、小品、书信、日记、序跋、演讲、通讯、寓言等等,不拘一格,为“古已有之”的杂文,开拓出极其广阔的天地。风格也多姿多彩。作为鲁迅杂文中最主要部分的如《友邦惊诧论》这一类短评、杂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鲁迅对旧势力没有丝毫妥协与幻想的战斗立场和“论时事不留面子”的锐利面鲠直的性格;也由于鲁迅对旧社会的深刻了解,“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于死命”。正如
第五篇:鲁迅作品交流
鲁迅作品交流
从鲁迅的《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尘封的大院。童年的鲁迅,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天堂的魔鬼,丰衣足食却寸步难行;而闰土则是生活在地狱的天使,生活艰辛但充满快乐。闰土的童年必须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乐。鲁迅的童年虽丰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着“之乎者也”。闰土还可以去做无穷无尽的新鲜事,看无边无际的海洋;而鲁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没有了自由,多少财富都是破铜烂铁。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封建社会,离现在已经有那么漫长而浩瀚的一段历史。可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大人们还是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地为我们打造一个标准童年:束缚。
我觉得束缚再加上比较再加上无穷无尽的学习,与监狱相比也已经只有毫厘之差了。作为社会未来的新动力,我们的生存状态难道没有理由受到关注吗?大人们总是以为吃饱穿暖学习好,就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可这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们需要自由,我们要亲身经历,我们也要知道许多新鲜事,我们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要逃离束缚!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
六(6)班
徐高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