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教育2009-08-07 16:35阅读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主讲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我也想以自己教学《孔乙己》时的感受为例说一下
自己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惯用三只眼看社会的大文人,大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们都了解鲁迅先生杂文思想的深刻性。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因为鲁迅先生本身就
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人,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一样也是深刻的、精彩的。
记得自己在讲授《孔乙己》时,自以为是地想发挥学说大主体地位,于是留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新课。我自信满满地在教室里巡视着学生的预习情况,却看到一个学生在教材的彩页上写着什么,于是悄悄走到其身后一看,这位老兄正在鲁迅先生的画像上写着“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气氛之余严
加追问,学生十分委屈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根据学生的困惑,我总结如下:
一、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先要了解鲁迅先生本人。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人”,鲁迅先生由于其独特的性格与思想,因而长于对那个社会的透视与解剖。
二、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更要知道写作背景。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一方面国内年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在文化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部1916年下令恢复中小学“读经科目”。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作者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的文化教育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是一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青少年的大问题。为了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受封建制度的毒害,作者先后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对黑暗的封建制度、吃人的科举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一篇反封建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知道了这些,学生才能理解文章乃至细微
之处所体现的鲁迅先生的思想。
三、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前提下的“个性阅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产生在特定时代的战斗檄文,所以还要考虑作者思想、时代背景和文学创作。如《孔乙己》文中出现的“十九文钱”,“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这一阅读是尊重文本的。但也会有学生读出“掌柜的对孔乙己的念念难忘,他还是有同情心的”,这样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就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以引导。总之,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先生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是值得好好品味,好好
揣摩的。
第二篇: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中,在文学的思想高度上没有人能到达或者超过鲁迅,它的作品更是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可以说,鲁迅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鲁迅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什么对于鲁迅作品有如此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民看不到希望,当时的政府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已经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他以一种欺骗自己的强迫性的方式去接受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种劣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没有同情,没有帮助,没有丝毫的人情味……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同样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综合上述,鲁迅的作品以当时的劳苦大众为原型,通过写他们的悲惨生活,精神上的无知和麻木,以个人的表现展示社会的缩影。表现了社会的悲凉和残酷。作品富有思想性、战斗性、启发性和政治性,希望国人能够从作品中领略深刻的思想觉悟,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和爱国的原则。
第三篇:对鲁迅作品
对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中童年故乡的认识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薛雪
初中三年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数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故乡》和《社戏》。《故乡》和《社戏》中的童年故乡显得美丽、宁静、祥和、神异,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写到了童年的故乡,而对童年故乡的回忆都源自现实生活的触发。《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丝活气。”这既是现实故乡的直接呈现,也是成年人荒凉心境的折射。《社戏》中,“我”所处城市环境的拥挤、促狭、嘈杂、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使我觉得“不适于生存”,使我毛骨悚然。两篇小说,一篇是现实乡村触发“我”对童年生活的诗性联想,一篇是现实城市生活触发“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性联想。《故乡》中,荒凉乡村诱发我对记忆中故乡的联想,然而现实乡村人的麻木、迷信、恣睢,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高墙”使我记忆中闪电般出现的诗意故乡跌入现实的无情生活中,所以“我”选择了“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表现出与现实故乡的决绝。从农村宗法文化的罗网中挣脱出来奔向现代都市的“我”并未找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很快就落入现代都市文化的困扰和夹击中。在《社戏》中“我”两次看戏都慨叹“不适于生存”,表现出生存的困惑、焦虑、无奈感。这种现实生活的“被抛状态”使“我”受本性中的恋土、归乡的情结的影响做起了“怀乡”的梦。
鲁迅曾写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思乡的蛊惑”、“旧来的意味”就是缠绕鲁迅的故乡情结。当现实生活带给鲁迅精神的困惑、存在的焦虑时,“故乡”成了他放飞心灵的乐土。与“故乡”紧密相连的童年生活也就具有了诗性的色彩。如果说《故乡》中的美丽的诗性的“故乡”从儿时的记忆中闪电般出现又陷入现实的灰暗背景里,那么《社戏》中的故乡则是在现实的灰暗背景里,记忆中的故乡被诗化了。
当鲁迅在现实中深感生存的不适时,童年的火种在他心中复萌了。当现实之苦折磨着鲁迅时,为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作为一个补偿,“故乡”便成了心灵栖居之所。鲁迅要把他构筑的儿童乡村生活参与到与城市生活各现实乡村生活的比照中的,所以诗性的色彩浓烈。它是鲁迅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故乡》中,当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内心万分凄凉,在情感上无法接受眼前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这是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是诗化了的童年的梦,所以“故乡”才那么的神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英武的少年,景是诗化的景,人是神化的人,这是想象与记忆的复合。所以无论是“我”和少年闰土,还是“我”和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生活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鲁迅在一篇名《五猖会》的回忆散文中写到过看戏,他写父亲规定他必须背完鉴略才能去看戏,他不得不为这一规定而受煎熬,他借背鉴略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活泼天性的压抑和摧残,现实童年生活的受压抑使他在幻梦中必然出现一个诗性的童年,这一诗性童年留存于他的记忆中,是所有不自由的孩子都可能
幻想到的自由生活,所以小说里平桥村的人是不受礼法约束的,“我”也可免念“秩秩斯斯幽幽南山”,打了太公也没人想到“犯上”,可以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却不被责罚。回忆与想象的结合才使童年的生活充满光芒,故乡才显得那么明丽而迷人,那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歌吹和渔火都给入迷离飘忽之感,那回望中飘渺的如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照着的戏台更显瑰丽,给人以梦幻般的色彩,这是经过沉思的梦想的童年。
鲁迅相信青年胜于老年,孩子胜于青年。他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鲁迅要寄希望于那些没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所以他赋予少年闰土能干、青春英气的鲜明个性,并希望水生、洪儿能过“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在《社戏》中,作家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像阿发、双喜那样的未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孩子身上。这群孩子具有为鲁迅希望的鲜明的个性特色。第一,平等意识,他们无上下尊卑观念。“打了太公”也不会有人用封建等级观念去衡量这一行为,从而想到“犯上”。这与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的关系是多么的不同。中年闰十那一声使我心寒的“老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第二,他们待人热情、聪明能干、无私心、有组织性。在人家为船的问题而苦闷时,双喜及时提醒人家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在揣摩到外祖母不放心全是小孩时,聪明的双喜立刻抛出说服外祖母的三条理由:船大,迅哥儿规矩,大家识水性。他们很能干,驾起船来“飞一般”,“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他们表现的有组织性,行船时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陪我坐在船尾。第三,他们心细、率真、无私心又不乏狡黠。这在“偷豆”、煮豆、收拾残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鲁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群鲜活亮丽率真的生命,或许鲁迅在这群天真、淳朴、聪明、能干的孩子身上看见了并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追求人格的平等的思想灌注于笔下的诗性故乡中,从诗性的童年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第四篇: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作品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五篇:对鲁迅作品《呐喊》的文学评论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茨维塔耶娃的这句话:“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后来在读《树上的男爵》的时候,看到结尾处,在男爵的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终身住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逗趣之余也能感受到那种又恨又爱最终还是爱但是又以告别和决裂来表现的爱。
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还有一处对鲁迅影响至巨的经历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表述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