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对鲁迅作品《故乡》的六维分析
201101 七宝中学 万春英
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对其生存的世界进行全面分析。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精神令人震撼,令人佩服。但人们仰望他,却看不真切他的内心世界,许多学生仍然不能理解他的文章。如何指导学生对鲁迅的文章进行理解,对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是教师在教学的难点。我在《故乡》教学中,按照鲁迅作品特色进行六维分析,力图通过六维分析的方式较为全面探究鲁迅的作品及生命的意义,给学生一个思考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六维世界,全面了解鲁迅。
一,按照时间维度,走进鲁迅的生活世界
首先鲁迅按照时间写了阔别二十余年的熟悉而有陌生的家乡鲁镇。鲁迅在文章中提出的“故乡”,情形如同现在我们在浙江绍兴参观的“鲁镇”。“鲁镇”一直是个被国内外鲁研专家频频使用的词,与三味书屋、百草园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鲁迅文化语境。可当有人问起“鲁镇”在哪里时,我们便难指其实了,而要说清“鲁镇”的面貌,更是勉为其难了。确实,“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故乡》中的故乡的围绕引入时间维度描写,随着时间方位和序列的展开,给读者非常清晰的画卷,其景物、人物、故事的徐徐展开,于是鲁迅用‘苍黄天下,悲凉人生’,写出空间景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纵向的,动态的变化之世界,把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坦诚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所发出的“鲁迅的书真难读真难懂”的阵阵感叹。如今,“故乡”中按时间的方位图文并茂的展开故乡情景,让所有读者有了读鲁迅的一把钥匙,有了形象感受。
二、按照物景维度,走进鲁迅的成长世界
《故乡》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的艺术,亦是物的艺术。鲁迅在《故乡》中描绘了“故乡”的三幅景象:从回忆中的“故乡”,走到现实中的“故乡”,再到理想中的“故乡”,文章中包涵了鲁迅对故乡的眷恋和深刻思考,体现了他的成长历程。鲁迅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他喜欢读书、画画写诗等,还常受民间戏剧艺术的熏陶。但在13岁时,不幸降临在了他身上,这位曾经的阔少爷一下了变成为穷小子。也或许没有这种突变,也就不会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更不知道“故乡”中熟悉的老屋的衰败。
在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之后的《社戏》、《孔已己》,再后来的《故乡》,还有《论雷峰塔倒掉》,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显现在我们眼前。
三、把握强烈对比的写作技巧,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
时空、景物有了,该有人物上场了。一座老屋,反映出社会各个人群的神态和特征,而对“故乡”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称之为各显特色,对比强烈。作为文学家,鲁迅尖锐的文风,一针见血的文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文章写得非常精彩,思想的深度更是无人能及,就连骂人都是及富水准的。他的文章大多是很沉稳的、深刻的,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
在《故乡》中,老屋与邻居的关系是主线,故乡亲情以物为载体,寓故乡亲情于物之中。他把自己的文学特色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中,闰土与杨二嫂在对待老屋家具态度的强烈对比,母亲与宏儿对“故乡”的情感对照,都深刻描绘了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内心世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鲁迅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号召到密集的战友,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
四、把握人际关系的核心,走进鲁迅的情感世界
《故乡》中所有物的描写都贯穿一个情字,都是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基础上“永别了熟悉的老屋,搬家去异地谋食”,心情凄凉地卖掉老屋的。如果社会和谐,人民富裕,搬家谋食则大错特错了。鲁迅对故乡充满温馨的柔情,在文章里生动地进行了幽默意味的描写,离开眷念的故乡就在“爱”与“死”的话题中展开,文章把深刻的社会现象提交给了读者思考。闰土“爱”着这块土地,给鲁迅带来家乡的干青豆,可是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折磨下,苦得他象个如同已经死去的“木头人”;美丽丰满的“豆腐西施”也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对于亲朋好友往事的忆写,对于故乡民俗风情的描述,坦现出鲁迅的情感世界,那是对“爱”的理解,对生活的珍爱,对坎坷人生的珍重,用“爱”的呼唤来医治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则是用笔写出故乡所唤起的忧郁心理过程,也更冷静地揭露旧社会的苦难。
五、把握教育优先原则,走进鲁迅的教育世界
教育是鲁迅一生奋斗的重点。在他看来,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他弃医从文,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鲁迅指出教育的实质,即“解放了的社会,就是解放了自己”,认为教育培养“新人”应当是有“自立能力”的,“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为父母占有的人”。在《故乡》的文章中,从宏儿与水生孩童的真诚友谊,到宏儿对故乡的眷念,再到宏儿未来面对的是“天空中一轮金黄的圆月”,可以看到鲁迅作为现实生活中普通一员的身影,对宏儿未来发展的关心与教育贯穿在整个旅程中。
鲁迅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如何教育好孩子呢?鲁迅先生认为有三点必须注意:一是理解孩子,别把孩子当成大人;二是要指导孩子,平等对待;三是解放孩子,使之自立。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恐怕也不过时的。他在《故乡》里教育过程与方法的真实记载,对国民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对当时中国现实社会的深透揭示与批判,对于自我灵魂的深刻反省与解剖,正如他搞科学研究一样,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必修课。
六、把握人生信念维度,走进鲁迅的理想世界
往往写作过程也是一个思想境界的升华过程。六维鲁迅作品《故乡》,考虑的就是鲁迅一种理想化的又基于当时时代的强烈的战斗气息和革命精神。他是战士,他是革命者,他是硬骨头的革命者,他的文章不是风景画,而是战斗的武器。《故乡》中对民众的深切呼唤:“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改变社会的希望就在你的脚下!读鲁迅的《故乡》,就仿佛感受到故乡悠长的时光以及故乡人物的灵魂,在静夜中,顺着命运启示的思路,不断的呐喊,不断的求索。
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辉煌,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感觉到他灵魂与我们的思想紧紧地结合,体察到鲁迅对待生命、真挚、热烈、严肃的内心世界及独特的处理方式。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的业绩与精神,以天下为公,民生为念的炽热情怀和崇高人格,激励、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青年,给了他们精神的火光和奋斗的勇气。
真正的巨人活在六维的深度思想空间里!我们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在六维空间中能够寻觅到它们。
2008.8.13
【作者资料】:
万春英
电话:021-28110496 地址:上海市七宝中学
201101
E-mail: bgc748@sina.com
【论文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完成,没有任何抄袭等违规行为。
承诺人签名:
第二篇:鲁迅作品赏析---故乡
鲁迅作品赏评
《故乡》的现实价值分析
《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作于1921年1月,发表于同年5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1号,后来被收入《呐喊》。小说通过“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尤其是“我”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鲁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找寻到一条可以解决先进分子与下层人士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不仅仅是在当时辛亥革命后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对于当下21世纪的现代人也同样是需要深思的话题。
一
在《故乡》中,鲁迅开篇就写到“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情景。“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这就已经暗示了一种悲哀的气息。后面继续写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了一些活气。”故乡竟然变成了“荒村”,这还是“我”印象中的故乡么?明显有了极大的变化,一种负面的情绪油然而生。果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回到故乡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然而“我”对于故乡的感觉却与众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此刻单单用物是人非来解说此种情况也不足以说明故乡变化之大了。
《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故乡》中闰土的变化我这里列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身材变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生活的压迫使得闰土不得不“终日吹着海风”,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贫苦大众的生活哪里有安逸可言,处处都是艰辛劳累,身体又哪里可能还像以前般亮丽。闰土的第二个变
化是他对于“我”的称呼变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相好的玩伴,同辈的的存在,现在竟也套上了等级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层级竟然转变如此之大,也难怪“我”“打了一个寒噤”。闰土的第三个变化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与“我”之间的变化无不深深触动我的神经。都说“万变不离其宗”,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连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若不诉诸社会政治经济革命,消除“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2
二
闰土也许是鲁迅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人物,又或者是一个虚幻的人物。但这也没法掩盖闰土这一形象在现实中的真实性。不仅在五四期间,在现在,依旧有着无数个“闰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显然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闰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明显就是与我们同辈的已经辍学的玩伴。现在的大学生与辍学者之间是否也存在了如“我”与闰土之间的尴尬状况呢?不说他人如何,就我自己而言,似乎我也踏上了鲁迅笔下的那条可悲的道路,遇到了那种令人感到悲哀的局面。
曾经小时候形影不离的玩伴,曾经无话不谈的密友,随着其中一人的辍学,两人之间的情感思想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似乎是走在三叉路口的两个不同道路上。以前没大没小的两人,现在见面竟然要恭敬地称呼对方“哥哥”。即使我想要找回以前那种熟悉的感觉也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的思想变化实在太大,大到完全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基本没法接受对方的观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确改变了我们许多许多。
现在的我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到以前那种知心朋友的状态,只可惜,这是最让人觉得悲哀的。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之间已经无望了,我们注定是走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过去的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之中,现实是残酷的,我早已无力改变一切。想要学鲁迅先生把希望留于后辈?似乎也是幻想而已。水生和宏儿当初也许玩的十分投缘,只是二十年后呢?他们是否还能如从前那般彼此想念。可能,二十年后他们连见面甚欢的那一场面都会忘了吧。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对他们还存在着希望,对于未来还存在着美好的期望,期望着未来一切都会好转。然而鲁迅自己也清晰地知道这希望也是无望的了。“我想起希望,忽然有害怕起来了”。鲁迅对于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看得都很透彻,即便是幻想,他也清楚地知道那仅仅是幻想罢了。这也不过是体现了鲁迅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以不至于生活全然没有盼头,那样的生活估计就可以称为悲哀的最高境界了。
生活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按照我们期待的轨迹转动。人民群众的劳苦可以通过改革慢慢变好,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切实存在。然而说到人民大众的思想境界则不是简单就可以改变的了。物质社会对于人们的影响远远不是文化可以左右的,旁人生活轨迹的改变比不是鲁迅一个人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没有尊卑的社会,鲁迅没有遇到过,然而现在似乎也并没有完成鲁迅的期望,社会各阶层的尊卑一直都在。尽管我们的思想觉悟比鲁迅笔下的闰土要高上许多,但有钱的总是比贫穷的要多了那么点底气,有权的总是高高在上,看待别人总会用高人一等的眼光。这比之鲁迅笔下的故乡的人们的变化似乎好不到哪里去。
三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俨然成为了一句至理名言。鲁迅这句话,意在坚持他对中国农民前进道路的探索。鲁迅是觉悟了的,他希望通过努力,让广大的人民也能觉悟起来,共同走向新生活。
《故乡》写出了鲁迅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也洋溢着深沉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不局限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幻空想,他依旧保有着自己的那一份清醒,保持着独立的精神探索。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一份清醒的预知的确发生了。若干年后的后代,他们走的道路依然有着闰土的影子。
鲁迅的作品也许可以让一部分人慢慢的觉悟起来,但总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读懂鲁迅,读懂其中的奥妙。如当下的社会,有多少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作品的研究上面,他们热衷的是快餐文化,更喜好的是抓紧时间提高物质生活。精神世界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如此一来,这种人儿怎能达到鲁迅先生所期盼的理想境界。
社会的悲哀时刻都会存在,只是这悲哀是否深刻到让人反思的程度。很明显的,鲁迅所处时期的社会,的确存在了太多的无知,促使看到社会黑暗的先进分子奋起反抗。而我们现在的社会还不至于像五四时期那般不堪,如此而已。
注释:
⑴ 本文对《故乡》的所有引文均出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⑵ 引自《鲁迅小说解读》,史志谨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对鲁迅作品
对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中童年故乡的认识
淮安市涟水县陈师中学薛雪
初中三年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数篇作品,可以说篇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的《故乡》和《社戏》。《故乡》和《社戏》中的童年故乡显得美丽、宁静、祥和、神异,充满了梦幻的色彩。
《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都写到了童年的故乡,而对童年故乡的回忆都源自现实生活的触发。《故乡》中,“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丝活气。”这既是现实故乡的直接呈现,也是成年人荒凉心境的折射。《社戏》中,“我”所处城市环境的拥挤、促狭、嘈杂、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都使我觉得“不适于生存”,使我毛骨悚然。两篇小说,一篇是现实乡村触发“我”对童年生活的诗性联想,一篇是现实城市生活触发“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诗性联想。《故乡》中,荒凉乡村诱发我对记忆中故乡的联想,然而现实乡村人的麻木、迷信、恣睢,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高墙”使我记忆中闪电般出现的诗意故乡跌入现实的无情生活中,所以“我”选择了“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表现出与现实故乡的决绝。从农村宗法文化的罗网中挣脱出来奔向现代都市的“我”并未找到理想的精神家园,很快就落入现代都市文化的困扰和夹击中。在《社戏》中“我”两次看戏都慨叹“不适于生存”,表现出生存的困惑、焦虑、无奈感。这种现实生活的“被抛状态”使“我”受本性中的恋土、归乡的情结的影响做起了“怀乡”的梦。
鲁迅曾写到:“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思乡的蛊惑”、“旧来的意味”就是缠绕鲁迅的故乡情结。当现实生活带给鲁迅精神的困惑、存在的焦虑时,“故乡”成了他放飞心灵的乐土。与“故乡”紧密相连的童年生活也就具有了诗性的色彩。如果说《故乡》中的美丽的诗性的“故乡”从儿时的记忆中闪电般出现又陷入现实的灰暗背景里,那么《社戏》中的故乡则是在现实的灰暗背景里,记忆中的故乡被诗化了。
当鲁迅在现实中深感生存的不适时,童年的火种在他心中复萌了。当现实之苦折磨着鲁迅时,为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作为一个补偿,“故乡”便成了心灵栖居之所。鲁迅要把他构筑的儿童乡村生活参与到与城市生活各现实乡村生活的比照中的,所以诗性的色彩浓烈。它是鲁迅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故乡》中,当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内心万分凄凉,在情感上无法接受眼前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这是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是诗化了的童年的梦,所以“故乡”才那么的神异: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英武的少年,景是诗化的景,人是神化的人,这是想象与记忆的复合。所以无论是“我”和少年闰土,还是“我”和双喜、阿发等小伙伴的生活都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鲁迅在一篇名《五猖会》的回忆散文中写到过看戏,他写父亲规定他必须背完鉴略才能去看戏,他不得不为这一规定而受煎熬,他借背鉴略抨击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活泼天性的压抑和摧残,现实童年生活的受压抑使他在幻梦中必然出现一个诗性的童年,这一诗性童年留存于他的记忆中,是所有不自由的孩子都可能
幻想到的自由生活,所以小说里平桥村的人是不受礼法约束的,“我”也可免念“秩秩斯斯幽幽南山”,打了太公也没人想到“犯上”,可以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却不被责罚。回忆与想象的结合才使童年的生活充满光芒,故乡才显得那么明丽而迷人,那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歌吹和渔火都给入迷离飘忽之感,那回望中飘渺的如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照着的戏台更显瑰丽,给人以梦幻般的色彩,这是经过沉思的梦想的童年。
鲁迅相信青年胜于老年,孩子胜于青年。他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鲁迅要寄希望于那些没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所以他赋予少年闰土能干、青春英气的鲜明个性,并希望水生、洪儿能过“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在《社戏》中,作家同样把希望寄托在像阿发、双喜那样的未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孩子身上。这群孩子具有为鲁迅希望的鲜明的个性特色。第一,平等意识,他们无上下尊卑观念。“打了太公”也不会有人用封建等级观念去衡量这一行为,从而想到“犯上”。这与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的关系是多么的不同。中年闰十那一声使我心寒的“老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可悲的厚障壁”。第二,他们待人热情、聪明能干、无私心、有组织性。在人家为船的问题而苦闷时,双喜及时提醒人家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在揣摩到外祖母不放心全是小孩时,聪明的双喜立刻抛出说服外祖母的三条理由:船大,迅哥儿规矩,大家识水性。他们很能干,驾起船来“飞一般”,“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他们表现的有组织性,行船时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陪我坐在船尾。第三,他们心细、率真、无私心又不乏狡黠。这在“偷豆”、煮豆、收拾残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鲁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群鲜活亮丽率真的生命,或许鲁迅在这群天真、淳朴、聪明、能干的孩子身上看见了并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追求人格的平等的思想灌注于笔下的诗性故乡中,从诗性的童年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第四篇:鲁迅作品 整体分析
鲁迅作品
学完鲁迅的小说单元,对鲁迅的文章做了一个总结。
鲁迅作品的精神情结,从整体上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作结。一个坚固的大的铁笼子,铁笼子里有三类型人:
(一)熟睡的人
(二)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人
(三)醒着的人
这个比喻形象贴切,描述了鲁迅的作品的精神情结。
大的铁笼子,比喻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他的特点就是禁锢人们、摧残人们,在身体上的摧残蹂躏,最主要的是精神上的禁锢迫害。熟睡的人,比喻当时社会中,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迫害而致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的人们,作者对他们寄予了同情,但更多的是悲痛,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例如《药》中的把人血馒头当作救治病的良药的华老栓等人;《祝福》中的捐门槛的祥林嫂等人;《阿Q正传》中的自轻自贱、盲目趋时、欺弱怕强的奴相十足的主人公阿Q等等。
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的人们,比喻当时社会中,开始觉醒,但仅处于朦胧状态的人们,在他们身上,作者给予的是同情,寄予的激励。希望他们尽快彻底觉醒。
醒着的人,比喻当时黑暗社会中已经觉醒的人,在他们身上作者寄予了希望,激励他们奋勇直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呼吁这些人唤醒沉睡的人们,行动起来冲破禁锢束缚人们的封建社会“铁屋子”。如《药》中的资产阶级革命烈士夏瑜,《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左联五烈士: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殷夫等等。
第五篇: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浅谈对鲁迅作品的体会
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中,在文学的思想高度上没有人能到达或者超过鲁迅,它的作品更是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可以说,鲁迅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鲁迅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什么对于鲁迅作品有如此高的评价?我认为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民看不到希望,当时的政府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已经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从孔乙己这一面看,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他以一种欺骗自己的强迫性的方式去接受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种劣根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没有同情,没有帮助,没有丝毫的人情味……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同样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综合上述,鲁迅的作品以当时的劳苦大众为原型,通过写他们的悲惨生活,精神上的无知和麻木,以个人的表现展示社会的缩影。表现了社会的悲凉和残酷。作品富有思想性、战斗性、启发性和政治性,希望国人能够从作品中领略深刻的思想觉悟,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和爱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