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外文言文人物性格简答题答题指导
课外文言文简答题答题指导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根据需要辨析、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着眼于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要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传记类文章中要求能准确把握人物、地点、时间、事件、语言、感情、道理等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把握人物性格、情感、品德、修养等。
解析人物性格,注意理解人物及事件。分析事件时要注意事件的三个阶段:开始、发展、结果。而人物某种性格的体现是在事情的结局上,而不是开始或发展阶段。
筛选文章信息要文章特点:
①传记类:记叙的人物都是谁、谁是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是什么,写了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种性格、品质。
②记事类:事情有何原因、经过是什么、有何结果,有哪些人参与了这个事情,大家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这些事情表现了人物的何种性格、品质,表明了什么道理。
③描景类:描写了哪些景物、按照何种顺序进行的、景物有何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④议论类:作者论证了什么道理、有何观点、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何依据、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者的态度是什么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分析、判断文章表述的事件、论述的道理、描写的景物等的特点,并能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文章的中心。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人物的赞颂、同情、斥责、讽刺,对事情的拥护、肯定、反对、否定等思想。分析、概括是指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偏激、不拔高,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等。
出题方式有两种:分析文章有关内容,推理、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
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要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人物的看法、作者所处的时代处境等,同时应该全面、正确把握作者观点态度,不任意扭曲、贬低或拔高 附:课外古文人物品质、性格特征 【正面人物】
1、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例:信守承诺(约不可失八四魏文侯)、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机智敏锐(多多益善五七刘邦),体恤百姓(出裘发粟五三景公),2、大臣(为官、为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严肃认真、办事勤勉,机智、勤俭、英勇,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为官清廉、公正,有忧患意识,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例: 发奋努力、勤奋刻苦(苏秦刺骨中的苏秦),忠贞不屈、高风亮节(苏武牧羊中的苏武),直言进谏(出裘发粟中的晏子),机智、善战、勇敢、屡建奇功将军(飞将军中的李广),忠贞、信守承诺(刘备托孤中的诸葛亮),恬淡静穆、胸怀大志、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陶渊明),善于观察(正午牡丹中的丞相),节俭、不浪费、坚持原则(王安石待客中的王安石),勤俭、英勇、教育子女严格(与四弟书中的曾国藩),善于进言(燕策中的苏代),实事求是、荐人为贤、正直(宋濂具实以对),3、有特殊技能、才能或有德行的人——聪明、勤奋、好学,技艺高超,正直、有远见,善于观察,不慕权贵(淡泊名利)、扶困济贫,志向远大、重节操、品格高尚,心地宽厚、心忧天下,爱好自然。
例:学者——聪明好学(蒲松龄),有特殊技能或才能的人——技艺高超(匠石运斤中的匠石,核工记中的核工),医术高明、聪明正直、有远见(扁鹊见秦王中的扁鹊),谦虚谨慎(王积薪闻棋中的王积薪),善于观察、严格执法(张乖崖严惩污吏),智慧、胆大心细、善于把握战机(廉范御敌中的廉范),扶贫济困、蔑视权贵、刚正不阿(陈章侯)
4、百姓——善良、孝顺、正直,忠厚老实、不贪恋钱财,信守承诺、克勤克俭
例: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中国妇女(孟母三迁中的孟母),信守承诺(急不相弃中的华歆),重视朋友义气(舍生取义中的荀巨伯),孝顺(锅巴救命中的陈某),仔细观察(戴嵩画牛中的牧童),孝顺(陆绩怀橘中的陆绩),强烈的求学愿望、勤奋学习(邴原泣学中的邴原),忠厚、守信、老实,孝顺、正直、有同情心、办事细心缜密、不贪财
(张孝基仁爱中的张孝基)【反面人物】
君主——光有大志、却无恒心,气量狭小,昏庸无道
气量狭小、奸诈凶残(魏武见匈奴使中的曹操),光有大志、却无恒心、不能踏实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学皆不精的项籍)
2、官吏——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
狡猾、贪婪、蛮横(取金中的县官),颠倒是非的野心家(指鹿为马的拍赵高马屁的官员),才高过人、自信又自夸(多多益善中的韩信),自以为是、狂妄轻率、遇事却束手无策或轻举妄动(纸上谈兵的赵括),残忍的酷吏(请君入瓮中的周兴),3、依附官吏的人——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为非作歹。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临江之麋讽刺的那些人),依仗权势、为非作歹、以致自毁依凭的人(仓鼠嘲讽的人),4、小人——贪婪、愚蠢(利令智昏),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
贪婪、愚蠢、利令智昏(楚人隐形),卑鄙龌龊(陈章侯中的龌龊显者),自私、损人不利己(副使失物中的副使)。
5、有一定技能的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贪名贪利。
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卖蒜老叟中的杨二相公,卖油翁中的陈康肃公),贪名贪利(王安石待客中的萧公子)。
第二篇:课外文言文答题思路归纳
• 内容理解题总结:解决这类题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局部理解命题主要围绕原因、结果、表现,一般是要求用文中语句回答,注意不要多答也不要少答。
• 正面形象:
1、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贤明、知错就改等。•
2、大臣(为官、为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严肃认真、办事勤勉,机智、勤俭、英勇,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为官清廉、公正,有忧患意识,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3、有特殊技能、才能或有德行的人——聪明、勤奋、好学,技艺高超,正直、有远见,善于观察,不慕权贵(淡泊名利)、扶困济贫,志向远大、重节操、品格高尚,心地宽厚、心忧天下,爱好自然。
4、百姓——善良、孝顺、正直,忠厚老实、不贪恋钱财,信守承诺、克勤克俭
• 反面形象:
1、君主——光有大志、却无恒心,气量狭小,昏庸无道•
2、官吏——狡猾、贪婪、蛮横,自以为是、狂妄轻率,执法过严、残忍的酷吏。
3、依附官吏的人——外强中干、仗势欺人、凶残贪婪、为非作歹。•
4、小人——贪婪、愚蠢(利令智昏),卑鄙龌龊,自私、损人不利己•
5、有一定技能的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贪名贪利。
6、百姓——一意孤行、愚蠢,背信弃义,急躁冒进,迷信、不依法办事。
第三篇:课外文言文方法指导
课外文言文学习方法教案
1、引导学生熟悉、归纳课外文言文考点及 题型,明确复习方向。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归纳解题 技巧与方法。
3、摆脱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自信面对考试。选文特征:
1、篇幅较短
2、突出教育性(求学 做人 为官)题型设置:
1、词语解释
2、句子翻译
3、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事件分析、文章主旨、阅读启示)答题思路:
1、分析标题
2、结合注释速读课文
3、浏览题目再读课文
4、紧扣题目答题(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例文:
赵奢①说平原君②
赵田部吏③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④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⑤,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 ②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国贵族,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称。③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④用事者:管事的人。⑤国赋:国家的税收。
一、词语解释:
1.君安得有此富乎。安:怎么(迁移法——联系课内文言文词义。)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纵 :纵容(组词法——单音节组成双音节。)
3.国弱则诸侯加兵。加兵:兴兵攻打(推断法——依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
二、句子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夫战,勇气也。(无义)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谓语)
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1、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
法令削弱了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 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
2、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您身为赵国的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
三、人物性格品质概括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总结)例: 请简要概括赵奢和平原君的性格特点
赵奢:依法办事 不畏强权、敢于进谏、忠君爱国、目光长远平原君:采纳忠言、知错就改、善于用人
四、事件前因后果题:
例:“王使(赵奢)治国赋”的原因是什么?(依据人物形象作答、从文章评论性语句得出)因为赵奢是个敢于进谏,依法办事,目光长远的人
五、启示题
启示题也可以从人物形象中得出,但谈启示时要先简要叙述短文内容,再结合实际生活体验。
(“本文写了„„,从中我得到„„的启示”)
六、课内外迁移题:
审好题目,寻找课内文章与选文的“交集”并从中找出 联系 例:细读选文,说说邹忌和赵奢说话的方式有何不同。邹忌:运用设喻说理的方式以家事喻国事进行讽谏
(委婉地劝说)
赵奢:用直接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直谏(正反)
第四篇: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教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教案
郑州第四十九中学 耿秋娟
【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说出所选文言文意思。
2、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文后练习题。【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答试题。【教学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讲练结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外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难点,临近期末考试,我们这节课就针对这一难点,进行学习。先来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说出所选文言文意思。
2、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完成文后练习题。【学习方法】
1、读
(读题目、重停顿、读人物)
2、译
(文下注解要会用,课内解词要活用,特殊句式尝试用,结合内容合理想象。)
3、思考
(关注细节,重视议论,归纳中心)
二、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①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到乡里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阅读训练】 1. 翻译句子。①欧阳修四岁而孤。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②惟读书是务。只是致力读书。
2.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勤学苦练、专心致志
3.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母亲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译文】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适逢胡人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注定要死去,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胡人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男人,竟敢一个人留下?”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来取代朋友的性命。”胡人听了,对荀巨伯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仁义的国家。”于是军队就撤回去,整个城都获救。【阅读训练】
1、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我现在是活不成了,您快离开吧!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 被荀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所感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晋平公问于师旷》)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
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好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向 ②臣安敢戏其君 怎么 ③孰与昧行乎 在黑暗中 ④何不炳烛乎 点燃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三、总结:
同学们在练习中不能心浮气躁,应运用正确的方法,沉入文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那么对古人的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也能水到渠成了。多练习,多思考,定有收获。
四、作业设计:
1、《导学案》上的文言文练习题做完
第五篇: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一)徐孺子的故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
1、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孺子九岁时在月下玩耍的时候,别人指责了他。B、有人告诉徐孺子,月亮里什么也没有。
C、徐孺子告诉别人,人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瞳仁会更明亮。
D、徐孺子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将月亮与人的眼睛比较,让提问者更容易明白这个问题的道理,从而通过比较来回答了提问者的问题。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两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二)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1.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 . 用力多者收功远。B .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 .书不可不成诵。D .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2.请用两个 “/”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三)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1.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A.王冕每天晚上读书直到天亮。
B.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C.主要是王冕的父亲打了他一顿,让他明白了读书的重要。
D.在狰狞凶恶的佛像前读书时,王冕不敢不读,因为这些佛像会惩罚他。2.请用三个/给 文中划线句断句: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四)太祖视察东阁
太祖视事东阁①,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②者。参军③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选自《典故纪闻》)
【注释】①: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②浣濯:洗涤。③参军:官名。1.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2.请用“ /”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五)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国志》)
1. 对董遇的“必当先读书百遍”这句话理解最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
B.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C.他很高傲,懒得理会那些向他求教的人。
D.这句话告诉了人们,他自己也是这样读书百遍才学有所成的。2.请用三个“/” 给下列句子断句:
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