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梁启超的《情圣杜甫》
摘要《情圣杜甫》是梁启超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品,其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在于注重文学本身的情感作用,有其时代的作用,对当代学术也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梁启超《情圣杜甫》研究方法影响
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杜甫研究是重点。杜甫研究又是千年热点,出新不易。经过历朝历代学者的整理,杜甫作品基本定型,并且很难有让人惊叹或改变研究方向的材料出现。于是,这种对大家的敬畏之情,使得许多学者在感叹杜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在研究时反倒是采取了回避绝顶的态度。而在二十世纪初,一批现代学者如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他们运用西方学术方法及深厚的古文功底,在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表现出了新的思维方式,这值得当代研究者深思与学习。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演讲《情圣杜甫》。这篇讲演,是文人的文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转变,也是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思潮变迁的一个缩影。
《情圣杜甫》研究思想的转变
杜诗前人已经研究过很多,就像研究《红楼梦》的称为红学,杜诗研究也是一个专门学问,称为杜诗学。自元好问第一次提出杜诗学这个概念后,整个研究就蔚然成风。北宋以来,不少学者搜集、整理、校勘杜诗,深究原因,是文人多从维护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推崇杜甫忧国忧民。当然,杜甫是中国诗歌正统代表作家,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不可替代,前人也多是从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忠君之情,积极用世之志出发,阐发儒家经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便使诗歌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与功利色彩。
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因此古代文人讲求经世致用,他们学杜诗、评杜诗也是无可厚非之事。至于西方文明传入的近代,作为中国第一代新型知识分子代表的梁启超先生,敏锐地将其具有的世界眼光聚焦到了中国古典文学这一咱们家里老古董身上,正如他所说的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也不可轻轻抹杀。他推崇杜甫,称杜甫为情圣,是他甚至是当时许多文人治学思想从功利到审美的一大流变。
年后的梁先生返回书斋,回归学术。尤其是年至年梁先生的一段游欧经历,大大拓展了他的视野,使他对西方美学有了全面的了解。梁启超的研究思想体系以趣味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他认为趣味作为生活的动力,要借助于情感这个基质。《情圣杜甫》即是以情贯穿全文,一步步分析杜甫情圣的理由,揭示杜甫情圣的内涵,以此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杜甫。文章先说杜甫是富于同情心的人,他对下层人民是有极深的情感的。梁启超说: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底下层;他最了解穷苦人们的心理,所以他的诗因他们触动情感的最多,有时替他们写情感,简直和本人一样。因此梁先生说杜甫的三吏三别是那个社会状况最真实的影戏片。其次,论说杜甫对朋友、妻子、亲人、家庭之情感真切,他处处把自己的情感暴露,即便是用第三人称客观描述的《羌村》、《北征》一类诗也是以情动人。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写友情的极多,但如此深情写家庭写妻儿的只有杜甫一人。再次,论说杜甫的忠君爱国情,梁启超说:杜工部的忠君爱国,前人恭维他的很多,内中价值最大者,在能确实描写出社会状况,能讴吟出时代心理。这里梁先生肯定真才是促成特定情感在特定环境里激发。在分析杜甫其人其作时,梁启超可以说是处处离不开情,情正是杜甫及其诗歌作品的重要内核。
若论中国文化从情感角度论诗的源头,《诗大序》提出吟咏性情之说,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提出人禀七情,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钟嵘《诗品》以情为纲,由情及意,认为诗的审美本质是抒情这些诗论比之儒家鸿篇巨著处于零散状态,在文人心中也不会引起多大波澜,更不必说作为理论加以创作。而梁先生却另辟一径,《情圣杜甫》不再取法传统儒家正统教化观,而是注重文学本身的情感,力求还原一个真实杜甫。这一思想的转变,有其时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西方美学为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之形成提供的丰富源泉,而中国传统美学文化早已深入梁启超骨髓,也是重要原因。
《情圣杜甫》研究方法的开拓
前人的研究大都有这样的缺陷:评判内容多从维护封建正统观念出发,评析艺术技巧又多于章法气脉,研究方法则多是评点式的。梁启超先生对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不同于前人的,有其开拓的一面。《情圣杜甫》一是采用演绎归纳之法。归纳演绎相互利用,灵活相同。例如,梁启超归纳情圣的写情方法:第一,调和之功;第二,拶转开合;第三,语简情浓;第四,善于写巨变中的喜情。梁启超以为,几千年来,诗人创作出了异彩多样的愁情作品,他们是写愁高手,而能够把喜也写得开合恣肆,似乎只是老杜一人。梁先生所发现的这一写情方法,也正是杜诗不同于其他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他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说:那种手舞足蹈情形,从心坎上奔迸而出,我说他和古乐府公无渡河是同一样笔法。彼是写忽然剧变的悲情,写忽然剧变的喜情,都是用快光镜照相照得的。
《情圣杜甫》二是采用历史研究法中的知人论世方法。梁启超将杜甫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加以分析,并触到杜甫的个性、家庭等,把杜甫与其家庭、社会沟连起来,如此,读来或者听来才觉得有思想性、哲理性。如文章第二部分开头,分析杜甫的生活时代和生活经历。
《情圣杜甫》研究的影响
梁启超的《情圣杜甫》,很显然与旧式研究方法划开了界限,开一代之风气,且一直影响了百年。刘梦溪认为现代学术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现代学术对学术本身的价值有所认定,倾向于把学术本身当作学术的目的;二是学者有了追求学术独立的自觉要求,不愿让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庸;三是吸收了新的学术观念与方法。梁先生把杜甫誉为情圣,因为杜甫把自己的精神和那所写之人的精神并合为一,把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并当作自己的痛苦。因此,杜甫是半写实派。可见,梁启超并不非机械地接受任何学派与学术观念方法,包括写实与浪漫派。在梁启超的文学批评标准里,写实与浪漫,它们并无高低之别。不管运用哪种方法,只要感触真情,抒写真情,即是大家。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现代学者,他们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现代方法在文学研究中表现出新的思维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梁先生的学术成果,未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学术的独立品格,学者的独立精神,是可以充分表达的。而先生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是经受时间考验的,先生之学术精神、学术态成果也一直在当今学者中具有权威性。
第二篇: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
中国史叙论(1901)
梁启超(著)
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以此论之。虽谓中国前者未尝有史。殆非为过。
法国名士波留氏。尝著俄国通志。其言曰。俄罗斯无历史。非无历史也。盖其历史非国民自作之历史。乃受之自他者也。非自动者而他动者也。其主动力所发。或自外。或自上。或自异国。或自本国。要之。皆由外部之支配。而非由内部之涨生。宛如镜光云影。空过於人民之头上。故只有王公年代记。不有国民发达史。是俄国与西欧诸国所以异也。云云。今吾中国之前史。正坐此患。吾当讲此史时。不胜惭愤者在於是。吾当著此史时。无限困难者在於是。
德国哲学家埃猛埒济氏曰。人间之发达凡有五种相。一曰智力。[理学及智识之进步皆归此门]二曰产业。三曰美术。[凡高等技术之进步皆归此门]四曰宗教。五曰政治。凡作史读史者。於此五端。忽一不可焉。今中国前史以一书而备具此五德者。固渺不可见。即专详一端者。亦几无之。所陈陈相因者。惟第五项之政治耳。然所谓政治史。又实为纪一姓之势力圈。不足以为政治之真相。故今者欲著中国史。非惟无成书之可沿袭。即搜求材料於古籍之中。亦复片鳞残甲。大不易易。
第二节中国史之范围
(甲)中国史与世界史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虽日本俄罗斯之史家。
[凡著世界史者日本俄罗斯皆摈不录]亦无异议焉。盖以过去现在之间。能推衍文明之力以左右世界者。实惟泰西民族。而他族莫能与争也。虽然。西人论世界文明最初发生之地有五。一曰小亚细亚之文明。二曰埃及之文明。三曰中国之文明。四曰印度之文明。五曰中亚美利加之文明。而每两文明地之相遇。则其文明力愈发现。今者左右世界之泰西文明。即融洽小亚细亚。与埃及之文明而成者也。而自今以往。实为泰西文明与泰东文明。[即中国之文明]相会合之时代。而今日乃其初交点也。故中国文明力未必不可以左右世界。即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虽然。此乃将来所必至。而非过去所已经。故今日中国史之范围不得不在世界史以外。(乙)中国史与泰东史泰东史者。日本人所称东洋史也。泰东之主动力全在中国。故泰东史中中华民族之地位。一如世界史中阿利扬民族之地位。日本近来著东洋史者。日增月盛。实则中国史之异名耳。今吾所述。不以泰东史名之者。避广阔之题目。所以免汗漫挂漏。而供简要切实之研究也。至於二千年来亚洲各民族与中国交涉之事最繁赜。自归於中国史之范围。固不待言。
第三节中国史之命名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夏汉唐等名吾史。则戾尊重国民之宗旨。以震旦支那等名吾史。则失名从主人之公理。曰中国。曰中华。又未免自尊自大。贻讥旁观。虽然。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於三者俱失之中。万无得已。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
第四节地势
中国史所辖之地域。可分为五大部。一中国本部。二新疆。三青海西藏。四蒙古。五满洲。东半球之脊。实为帕米尔高原。亦称葱岭。盖诸大山脉之本干也。葱岭向东。衍为三派。其中部
一派。为昆仑山脉。实界新疆与西藏焉。昆仑山脉复分为二。其一向东。其一向东南。向东南者名巴颜喀喇山。界青海与西藏。入中国内地。沿四川省之西鄙。蔓延於云南两广之北境。所谓南岭者也。其向东者名祁连山。亘青海之北境。其脉复分为二。一向正东。经渭水之上流。蔓延於陕西河南。所谓北岭者也。一向东北沿黄河亘长城内外者为贺兰山。更北为阴山。更北为兴安岭。纵断蒙古之东部。而入於西伯利亚。盖中国全部山岭之脉络。为一国之主干者。实昆仑山也。使我中国在亚洲之中划然自成一大国者。其大界线有二。而皆发自帕米尔高原。其在南者为喜马拉耶山。东行而界西藏与印度之间。其在北者为阿尔泰山。实为中俄两国天然之界限焉。在昆仑山与阿尔泰山之中与昆仑为平行线者为天山。横断新疆全土。分为天山南北路。而终於蒙古之西端。
中国之大川。其发源之总地有二。其一在中国本部者。曰黄河。曰扬子江。曰西江。曰金沙江。皆发源於新疆西藏之间。其二在中国东北部者。曰黑龙江之上流斡难河克尔伦河。其支流之嫩江。曰色楞格河。曰鄂尔坤河等。皆发源於蒙古之北部。大抵诸大川河中与历史最有关系者为扬子江。其次为黄河。其次为西江黑龙江。
蒙古及新疆虽为诸大河之发源地。但其内部沙漠相连。戈壁瀚海准噶尔之诸沙漠。殆占全土之大半。故河水多吸收於沙漠中。或注泻於盐湖。
地理与历史。最有紧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所最当留意也。高原适於牧业。平原适於农业。海滨河渠适於商业。寒带之民。擅长战争。温带之民。能生文明。凡此皆地理历史之公例也。我中国之版图。包有温寒热之三带。有绝高之山。有绝长之河。有绝广之平原。有绝多之海岸。有绝大之沙漠。宜於耕。宜於牧。宜於虞。宜於渔。宜於工。宜於商。凡地理上之要件与特质。我中国无不有之。故按察中国地理。而观其历史上之变化。实最有兴味之事也。中国何以能占世界文明五祖之一。则以黄河扬子江之二大川横於温带。灌於平原故也。中国文明。何以不能与小亚细亚之文明印度之文明相合集而成一繁质之文明。则以西北之阿尔泰山西南之喜马拉耶山为之大障也。何以数千年常有南北分峙之姿势。则长江为之天堑。而黄河沿岸与扬子江沿岸之民族。各各发生也。自明以前。何以起於北方者其势常日伸。起於南方者其势常日蹙。以寒带之人常悍烈。温带之人常文弱也。东北诸胡种。何以二千余年迭篡中夏。以其长於猎牧之地。常与天气及野兽战。仅得生存。故其性好战狠斗。又惯游牧。逐水草而居。故不喜土著而好侵略。而中华民族之性质适与相反也。彼族一入中国。何以即失其本性。同化於汉人。亦地质使之然也。各省地方自治制度。何以发达甚早。则以幅员太大。中央政府之力常不能及。故各各结为团体。以自整理也。何以数千年蜷伏於君主专制政治之下。而民间曾不能自布国宪。亦以地太大。团体太散。交通不便。联结甚难。故一二枭雄之民贼。常得而操纵之也。何以不能伸权力於国外。则以平原膏腴。足以自给。非如古代之希腊腓尼西亚。及近代之英吉利。必恃国外之交通以为生活。故冒险远行之性质不起也。近年情形何以与昔者常相反。则往时主动力者常在盘据平原之民族。近时主动力者常在沿居海岸之民族。世界之大势。驱迫使然也。凡此诸端。无不一一与地理有极要之关系。故地理与人民二者常相待。然后文明以起。历史以成。若二者相离。则无文明。无历史。其相关之要。恰如肉体与灵魂相待以成人也。
第五节人种
种界者。今日万国所龂龂然以争之者也。西人分世界人种。或为五种。或为三种。或为七种。而通称我黄色种人谓为蒙古种。此西人暗於东方情实。谬误之谈也。今考中国史范围中之各人种。不下数十。而最著明有关系者。盖六种焉。
其一苗种是中国之土族也。犹今日阿美利加之红人澳大利亚之黑人也。其人在历史以前。曾占重要之地位。自汉族日渐发达。苗种即日就窘迫。由北而南。今犹保残喘於湖南贵州云南广西之间。其在安南缅甸等地亦间有焉。
其二汉种即我辈现时遍布於国中。所谓文明之胄。黄帝之子孙是也。黄帝起於昆仑之墟。即自帕米尔高原。东行而入於中国。栖於黄河沿岸。次第蕃殖於四方。数千年来。赫赫有声於世界。所谓亚细亚之文明者。皆我种人自播之而自获之者也。
其三图伯特种现居西藏及缅甸之地。即殷周时代之氐羌。秦汉之际之月氏。唐时之吐蕃。宋时之西夏。皆属此族。
其四蒙古种初起於贝加尔湖之东隅一带。次第南下。今日蔓延於内外蒙古及天山北路一带之地。元朝即自此族起。混一中国。威震全地。印度之谟嘉尔帝国。亦此族所建设也。
其五匈奴种初蕃殖於内外蒙古之地。次第西移。今自天山南路以至中亚细亚一带之地。多此族所占据。周以前之猃狁。汉代之匈奴。南北朝之柔然。隋之突厥。唐之回纥。皆属此族。现今欧洲土耳其国。亦此族所建立也。
其六通古斯族自朝鲜之北部。经满洲而蔓延於黑龙江附近之地者。此种族也。秦汉时代之东胡。汉以后之鲜卑。隋及初唐之靺鞨。晚唐五代之契丹。宋之女真。皆属此族。今清朝亦自此兴者也。
西教徒所主张。以谓全世界之人类。皆由最初之一男一女而生。但今日世界大通。人种学大明。此论之无稽。殆不足辩。然则各种各族。各自发生。其数之多。殆不可思议。且也错居既久。婚姻互通。血统相杂。今欲确指某族某种之分界线。其事盖不易易。况游牧民族。迁徙无常。立於数千年之后。而指前者发现於历史上之民族。一一求今之民族以实之。非愚则诬。故今日以六种族包括中国史内之人民。诚不免武断挂漏之讥。但民族为历史之主脑。势不可以其难於分析而置之不论。故举其在史上最有关系者约而论之云尔。
今且勿论他族。即吾汉族。果同出於一祖乎。抑各自发生乎。亦一未能断定之问题也。据寻常百家姓谱。无一不祖黄帝。虽然。江南民族。自周初以至战国。常见有特别之发达。其性质习俗颇与河北民族。异其程度。自是黄河沿岸与扬子江沿岸。其文明各自发达。不相承袭。而瓯闽两粤之间。当秦汉时。亦既已繁盛。有独立之姿。若其皆自河北移来。则其移住之岁月。及其陈迹。既不可考见矣。虽然。种界者本难定者也。於难定之中而强定之。则对於白棕红黑诸种。吾辈划然黄种也。对於苗图伯特蒙古匈奴满洲诸种。吾辈庞然汉种也。号称四万万同胞。谁曰不宜。
第六节纪年
纪年者。历史之符号。而於记录考证所最不可缺之具也。以地理定空间之位置。以纪年定时间之位置。二者皆为历史上最重要之事物。凡符号之优劣。有一公例。即其符号能划一以省人之脑力者为优。反是则为劣。是也。故凡野蛮时代之符号。必繁而杂。凡文明时代之符号。必简而整。百端皆然。而纪年其一端也。古代之巴比伦人。以拿玻呐莎王为纪元。[在今西历纪元前七百四十七年]希腊人初时。以执政官或大祭司在位之时按年纪之。其后改以和灵比亚之大祭为纪元。[ 当纪元前七百六十七年]罗马人以罗马府初建之年为纪元。[当纪元前七百五十三年] 囘教国民以教祖摩哈默德避难之年为纪元。[当纪元前六百二十二年]犹太人以创世纪所言世界开辟为纪元。[当纪元前三千七百六十一年]自耶稣立教以后。教会以耶稣流血之年为纪元。至第六世纪。罗马一教士。乃改用耶稣降生为纪元。至今世界各国用之者过半。此泰西纪年之符号。逐渐改良。由繁杂而至简便之大略也。吾中国向以帝王称号为纪。一帝王死。辄易其符号。此为最野蛮之法。
[ 秦汉以前各以其君主分纪之尤为野蛮之野蛮]於考史者最不便。今试於数千年君主之年号。任举其一以质诸学者。虽最淹博者亦不能具对也。故此法必当废弃。似不待辨。惟废弃之后。当采用何者以代之。是今日著中国史一紧要之问题也。甲说曰。当采世界通行之符号仍以耶稣降生纪元。此最廓然大公。且从於多数。而与泰西交通利便之法也。虽然。耶稣纪元。虽占地球面积之多数。然通行之之民族。亦尚不及全世界人数三分之一。吾冒然用之。未免近於徇众趋势。其不便一。耶稣虽为教主。吾人所当崇敬。而谓其教旨遂能涵盖全世界。恐不能得天下后世人之画诺。贸然用之。於公义亦无所取。其不便二。泰东史与耶稣教关系甚浅。用之种种不合。且以中华民族固守国粹之性质。欲强使改用耶稣纪年。终属空言耳。其不便三。有此三者。此论似可抛置。乙说曰。当用我国民之初祖黄帝为纪元。此唤起国民同胞之思想。增长团结力之一良法也。虽然。自黄帝以后。中经夏殷。以迄春秋之初年。其史记实在若茫若昧之中。无真确之年代可据。终不能据一书之私言。以武断立定之。是亦美犹有憾者也。其他近来学者。亦有倡以尧纪元。以夏禹纪元。以秦一统纪元者。然皆无大理公益之可援引。不必多辩。於无一完备之中。惟以孔子纪年
之一法。为最合於中国。孔子为泰东教主中国第一之人物。此全国所公认也。而中国史之繁密而可纪者。皆在於孔子以后。故援耶教回教之例。以孔子为纪。似可为至当不易之公典。司马迁作史记。既频用之。但皆云孔子卒后若干年。是亦与耶稣教会初以耶稣死年为纪。不谋而合。今法其生不法其死。定以孔子生年为纪。此吾党之微意也。
但取对勘之便。故本书纪年。以孔子为正文。而以历代帝王年号。及现在通行西历。分注於其下。
第七节有史以前之时代
史者记人间世过去之事者也。虽然。人类之起原。远在书契以前。其详靡得而稽焉。春秋纬称自开辟至於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其荒诞固不足道。而要之必有悠远之时代。无可疑也。洪水时代。实为全世界公共纪念物。故截称洪水以前为无史时代。洪水以后为有史时代。亦不为过。虽然。洪水之起原。及其经过之年代。虽以今世地质学家。考据极周密。然犹纷纷莫衷一是。故以洪水平息后始可为真正之有史时代。中国自古称诸夏。称华夏。夏者以夏禹之朝代而得名者也。中华民族之整然成一社会。成一国家。实自大禹以后。若其以前则诚有如列子所谓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者。其确实与否。万难信也。故中国史若起笔於夏禹。最为征信。虽然。中国为全世界文明五种源之一。其所积固自深远。而黄帝为我四万万同胞之初祖。唐虞夏商周秦之君统。皆其裔派。颇有信据。计自黄帝至夏禹。其间亦不过数百年。然则黄帝时去洪水之年。亦已不远。司马迁作史记。托始黄帝。可谓特识。故今窃取之。定黄帝以后为有史时代。
一千八百四十七年以来。欧洲考古学会。专派人发掘地中遗物。於是有史以前之古物学。遂成为一学派。近所订定而公认者。有所谓史前三期。其一石刀期。其二铜刀期。其三铁刀期。而石刀期中。又分为新旧二期。此进化之一定阶级也。虽其各期之长短久暂。诸地不同。然其次第则一定也。据此种学者之推度。则地球生物之起原在一万万年以前。而人类之遗迹。亦在一万年乃至十万年以前云。中国虽学术未盛。在下之层石。未经发见。然物质上之公例。无论何地。皆不可逃者也。故以此学说为比例。以考中国有史前之史。决不为过。据此种学者所称新旧两石刀期。其所经年代。最为绵远。其时无家畜。无陶器。无农产业。中国当黄帝以前。神农已作耒耜。蚩尤巳为弓矢。其已经过石器时代。交入铜器时代之证据甚多。然则人类之起。遐哉邈乎。远在洪水时代以前。有断然也。
又以人群学之公例言之。凡各人群。必须经过三种之一定时期。然后能成一庞大固结之团体。第一为各人独立。有事则举酋长之时期。第二为豪族执政。上则选置君主。下则指挥人民之时期。第三为中央集权。渐渐巩固。君主一人。专裁庶政之时期。斯宾塞尔群学云。‘譬有一未成规律之群族於此。一旦或因国迁。或因国危。涌出一公共之问题。则其商量处置之情形如何。必集其民众於一大会场。而会场之中。自然分为二派。其甲派。则老成者。有膂力者。阅历深而有智谋者。为一领袖团体。以任调查事实讨议问题之事。其乙派。则少年者。老羸者。智勇平凡者。为一随属团体。占全种族之大部分。其权利义务。不过傍听甲派之议论。为随声附和之可否而已。又於领袖团体之中。必有一二人有超群拔萃之威德。如老成之狩猎家。或狡狯之妖术家。专在会场决策而任行之。即被举为临事之首领云云。’然则一群之中。自划然分为三种之人物。即其一最多数之随属团体。即将来变成人民之胚胎也。其二则少数之领袖团体。即将来变成豪族之胚胎也。其三则最少数之执行事务委员。即将来变成君主之胚胎也。凡此三种人物。当其在太古野蛮时代。常相集合。距离不甚远。又至今日文明时代。亦相结合。距离不甚远。惟中间所经过之趋势。则三者常日渐分离。其政权。由多数而寖归於少数。由少数而寖归於最少数。盖其初时。人人在本群。为自由之竞争。非遇有外敌。则领袖团体。殆为无用。其后因外敌数见。於是临时首领。渐变而为常任首领。而领袖团体之权力日以大焉。又其后此领袖团体中之有力者。各划分权力范围。成封建割据之形。而兼并力征之势日盛。久乃变成中央集权之君主政体。此历代万国之公例也。我中国当黄帝尧舜之时。纯然为豪族执政之时期。而且中央集权君主专裁之制。亦已萌芽发达。亦可见我中国有史以前。既经绝远之年代。而文明发达之早。诚足以自豪於世界也。
第八节时代之区分
叙述数千年之陈迹。汗漫邈散。而无一纲领以贯之。此著者读者之所苦也。故时代之区分起焉。中国二十四史。以一朝为一史。即如通鉴。号称通史。然其区分时代。以周纪秦纪汉纪等名。是由中国前辈之脑识。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也。西人之著世界史。常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等名。虽然。时代与时代。相续者也。历史者无间断者也。人间社会之事变。必有终始因果之关系。故於其间若欲划然分一界线如两国之定界约焉。此实理势之所不许也。故史家惟以权宜之法。就其事变之著大而有影响於社会者。各以己意约举而分之。以便读者。虽曰武断。亦不得已也。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华民族自发达自争竞自团结之时代也。其最主要者。在战胜土著之蛮族。而有力者及其功臣子弟分据各要地。由酋长而变为封建。复次第兼并。力征无已时。卒乃由夏禹涂山之万国。变为周初孟津之八百诸侯。又变而为春秋初年之五十余国。又变而为战国时代之七雄。卒至於一统。此实汉族自经营其内部之事。当时所交涉者。惟苗种诸族类而已。
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华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又中央集权之制度。日就完整。君主专制政体全盛之时代也。其内部之主要者。由豪族之帝政。变为崛起之帝政。其外部之主要者。则匈奴种西藏种蒙古种通古斯种次第错杂。与汉种竞争。而自形质上观之。汉种常失败。自精神上观之。汉种常制胜。及此时代之末年。亚洲各种族。渐向於合一之势。为全体一致之运动。以对於外部大别之种族。
或问曰。此中世史之时代。凡亘二千年。不太长乎。曰。中国以地太大民族太大之故。故其运动进步。常甚迟缓。二千年来。未尝受亚洲以外大别种族之刺激。故历久而无大异动也。惟因此时代太长之故。令读者不便。故於其中复分为三小时代焉。俟本篇乃详析之。今不先及。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华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又君主专制政体渐就湮灭。而数千年未经发达之国民立宪政体。将嬗代兴起之时代也。此时代今初萌芽。虽阅时甚短。而其内外之变动。实皆为二千年所未有。故不得不自别为一时代。实则近世史者。不过将来史之楔子而已。
第三篇:梁启超的论自由
梁启超的《论自由》
今读梁任公的《论自由》,感慨颇深。现记之如下。
若求自由,须四不为: 勿为古人之奴隶也,勿为世俗之奴隶也,勿为境遇之奴隶也,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此四不为者,可用于修身,治学之道也。
古人者,在此为古圣贤之辈也。任公态度,“其于古人也,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无容人也焉,从公理为衡而已。”对于今者,古者,可用于权威者,吾辈求学时,须用以上态度对待之,求公理于心。况今日之权威者,有名无实,不可轻信之,偏信则愚。盖信公理,正其心。吾辈思想之自由也。
勿为世俗之奴隶,世俗者,盖市井之言论者。世俗之言论、思想,诚非正也,当剖析之。世俗之糟粕在于为人处事,道德之论调,此二乎者,易使民众附之。约定俗成,则改,难也。吾等所思,钳于世俗者。若为思想之自由,须抛却世俗者。国有圣贤,非不败,世俗虽和乎礼,亦不足不败也。境遇者,命也。正如佛之因缘说,谓人之命运轮回注定。然,却为此夫?为命运奴隶之时,不敢正待之,消极待世。苟非我等之处世原则。我辈正青年,不可信命运说。勿为境遇之奴隶,破之则立,思想才自由,则人格独立,成功之基。
境遇,又现实之状态也。吾等已是中国人,虽不满现状,切勿牢骚于他人,而应正视吾辈之命运,正而改,善焉。
情欲者,个人之私欲也。断乎欲者,焉能不立。而勿为情欲者,亦非断其欲者也,抑也。节情欲,不为物贪,乃不为人所控制,独立之。
此四者,不为,焉能不立?自由之可得,期年而至。
下文下次记之。任公之言仍有借鉴之处,论自由虽是论思想之自由,但吾辈依旧可得其他之涵义,读之,受益匪浅。吾之思想尚且幼稚,不敢深究。未将任公之自由思想明之以理,深以为憾。
第四篇: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千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一个民族的衰落与消亡,是从道德败坏开始的;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也同样是以道德的回升开始的,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时下的大陆,正令人痛心的日益走向经济失序、生态恶化与道德崩溃,读后感《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当有一天亿万中国人拒绝与恶为伍,摆脱其精神控制,走向心灵自由、道德回归之时,中国的命运就从被毁灭的方向扭转过来了。从这个意义上,可谓扭转乾坤,可喜可贺,它能带给了中国人崭新的希望。
假如中国人都能在善恶的标准上选择抛弃罪行累累,中华民族重生辉煌的日子就不远了。天佑中华不是一句空话,它全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选择与重回。
第五篇:论毅力(梁启超)阅读答案
论毅力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迎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选自《饮冰室合集》)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其何以成要:概括,总括
B.又常相间以迭乘 迭乘:交替出现 C.遇再挫而退 再:两次 D.冒其逆而突过之 冒:冒失 【解析】 D项,冒:顶着。【答案】 D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 B项,其:前者代词,后者副词。A项,助词,句中表停顿。C项,连词,表假设。D项,助词,的。【答案】 B 13.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全文勉励处于逆境中的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吓倒,不要被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坚持不懈,继续前进。
B.全文思路开阔,纵横开合,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其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C.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D.在第三段中,“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梁启超用自己失败的经历来昭示人们,要坚持如一才能到达胜利彼岸。
【解析】 D项,文中的我并非指作者本人,而是泛指。【答案】 D 1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B.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C.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D.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答案】 D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2)正是他成功、我失败所区别的地方。
(3)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参考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很快地尝试一下,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功、我失败所区别的地方。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如果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孔子说:“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去填,那是我自己去填的。”孟子说:“做事的人,比如挖井,挖了七、八丈深,还没有挖到井水,还是废井。”成败的规律,在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