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雾霾
据报道,PM2.5已确定为致癌物,那么在污染严重的天气中,我们该如何应对PM2.5“爆表”?下面给出几个对策供大家参考:
有效措施:
对策一:宅在家里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2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对策二:少抽点烟
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属于PM2.5范畴的细颗粒物,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69种致癌物和172种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抽烟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烟”受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灰霾天气下,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烟者近几日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应当尽量少抽烟。
对策三:关好门窗
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对策四: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洗鼻方法: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鼻腔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值得注意的是,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家长在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对策五:出门别骑车 千万别运动
骑车时需要吸入更大量空气,在这种天气下,空气是被严重污染的,骑车越快,吸入的化学成份越多。所以,这两天,实在要骑车出门的话,就不要着急,尽量避开车多的路段。
起效较慢:
对策六:房间里面种绿植
有报道称,种植绿色植物对应对空气污染有一定效果。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对策七:吃清肺食物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可以清肺,例如白萝卜、白菜、高丽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药材有杏仁、山药、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食疗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是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效果不明:
对策八:清肺概念茶
目前很多保健品打出清肺茶、PM2.5概念茶的噱头,但实际效果并无证据,市民如果需要,可用药食同源的中药自制饮品。
对策九:空气净化器
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宣称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称对PM2.5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如果使用,要注意勤换过滤芯,避免二次污染。
对策十:PM2.5概念空调
有专家表示空调开得越久,通过送风系统进入室内的细小颗粒越多。但目前有商家打出可以去除PM2.5的空调概念,但没有标准,效果尚无定论。
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燃煤。在日常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煤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中含有大量PM2.5。能否取消燃煤,而采用清洁能源供暖?但供热面积太大,无法实现。而如果采用天然气供暖,则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一时还无法改变靠燃煤取暖的现状。建议将小区内的锅炉房取缔,全部并入集中供热,这样会使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是不是需要更多的绿化?增加绿化面积会不会解决问题?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对消除PM2.5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属治标,但要彻底根治,必须从源头抓起,这才治本。
要说哪种植物吸收微小颗粒效果好,应该是冠叶类植物和乔木类植物。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立体绿化学组专家成员、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东明对记者说,在北方城市中,城市的绿植夏季在吸收粉尘、净化空气方面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冬季多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进行光合作用及吸收粉尘微小颗粒的作用相当有限,不过,可以增加冬季常绿树种如龙柏、爬地柏等的栽种。他还建议增加城市水域面积,如人工湖等。
企业生产方式应该怎样调整?很多专家认为,PM2.5数值创“新高”与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结构的调整不到位、能源结构过度依赖煤炭有很大关系。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燃煤机组装机容量还将增长,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仍将增加。”北京大学教授潘小川说。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一家国际环保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年增长7%,全年煤炭消费总量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40%以上,远高于欧盟和世界水平。因此,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是降低PM2.5的必由之路。“企业是PM2.5的主要制造者,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使用清洁能源。
我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哪些改变?空气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 “毒雾”面前,我们还应反省,哪些生活习惯增加了“环境负荷”:乱扔垃圾,无视垃圾分类,贪图方便用塑料袋、一次性物品,焚烧树叶、秸秆,无节制购物……
如果每个人都能理智消费,抵制浪费性消费,实现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就会为环境的清新怡人作出一份贡献。
美国:设数以千计监测点 美国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监测站点;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指数。
菲律宾:检举排放超标车辆 菲律宾政府开通短信平台,号召广大手机一族的年轻人,通过手机短信,检举揭发那些排放超标的车辆。一旦被5人以上举报,交管部门将对其监测,并限期整改。日本:城市绿化 控制汽车 日本首都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另外,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
对抗PM2.5可以戴口罩,但戴什么口罩有讲究。建议选用医用N95或KN90口罩,KN90对PM2.5的捕获能力能达到90%,N95的捕获能力为95%。那看来还是N95最好,事实未必如此。口罩的防护材料越密闭,阻挡颗粒物的效果越好。但,口罩越密闭,呼吸阻力也越大,呼吸起来也越费劲。佩戴N95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是要经过培训的,否则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导致头晕。可尝试先戴一下KN90口罩,如果不行,再考虑N95。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谨慎佩戴,如若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身体。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有讲究:A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B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对于冬季爱吃火锅的人群应尽量较少。C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
石家庄PM2.5“罪魁祸首”是煤烟尘。
环保部网站周五发布消息,石家庄PM2.5来源初步分析主要为煤烟尘。区别于北京,该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贡献率仅为15%。
环保部要求,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地需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源解析。消息指出,石家庄市PM2.5源解析初步结果已上报给市委市政府,将在6月底前公布。
据悉,由于煤炭在石家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该市年耗煤量约为北京的3倍,因此该市大气污染以尘污染为主要特征。
石家庄市环保局副局长牛新国表示,煤烟尘是PM2.5来源的第一位,其次是硫酸盐、硝酸盐、扬尘、建筑水泥尘、有机物等;而在PM10的来源中,比例最高的是扬尘,其次为煤烟尘。
牛新国还透露,机动车尾气占PM2.5来源的比重约为15%。
按照大气污染特征,该市的大气治理重点包括:一是“压煤”,包括削减燃煤、对工业生产进行改造等。二是“抑尘”,治理施工工地的扬尘、渣土车密闭改造等。
乾圆楼你去哪了?2013年12月21日
2013年12月07日
第二篇:关于雾霾天气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专题
关于雾霾天气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什么是雾霾?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 1 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实际上,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更多的隐患!
三、雾霾的危害
(一)上呼吸道感染
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二)支气管哮喘
雾霾天气时,大气污染程度较平时重,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尤其是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
(三)肺癌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表示,肺癌的潜伏期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小年龄的孩子患肺癌,很可能和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有关。不过,和成人相比,儿童的身高决定了其受汽车尾气以及马路粉尘的影响确实更大,这是得到医学界共识的。因为儿童的呼吸带正好处于尾气高度附近,同时,儿童单位体重的呼吸暴露量比大人高,导致其易感性更高,所以受尾气、雾霾等污染气体的影响更大。再加上儿童的身体各器官没有发育完全,污染气体侵袭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四)结膜炎
专家介绍,雾霾天空气中的微粒附着到角膜上,可能引起角、结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结膜炎的病情。角膜炎、结膜炎患者明显增多,有老年人、儿童,同时也有整天对着电脑 的上班族。人们出现的情况大致一样:眼睛干涩、酸痛、刺痛、红肿和过敏。
(五)小儿佝偻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已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初步研究发现:霾天气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六)影响生殖或致胎儿畸形
男性因无精、少精、弱精、精子畸形导致不育的越来越多。不孕不育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四、针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一)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二)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三)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具体可参考桐桔梗茶、桔梗汤的百度百科介绍。
(四)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五)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六)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 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七)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
五、雾霾天气控制治理措施
(一)控制措施
一是对主要污染源进行控制,包括对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二是加强灰霾天气预测预报,如开展灰霾天气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为公众提供防御指引,为政府实行动态调控环保措施决策服务。
三是根据气象条件动态调控,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对主要污染源实行动态调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国外治理大气污染立法先行,现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立法尚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实施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订,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如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增加区域联防联治内容,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通过立法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业节能减排。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靠科技的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减排意识。需要全面实施绿色转型,包括发展 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就每个公民而言,环境的清新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从自己开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自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坚信我国能与众多同样饱受环境污染之痛的西方国家一样,通过合理的控制质量,让‚中国梦,梦之蓝‛永远驻留在我国的天空。
八年二班
王骞
关于雾霾天气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八年二班
王骞
第三篇:关于雾霾天气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雾霾天气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海南中学,高二(6)班
小组成员:陈天峰、刘昱廷、陈姿璇、黄广、吴卓霖、林子晴、冯艺、卢伟华、莫宗文、王一
简述
一、对于雾霾天气定义的简述。
二、对于雾霾天气在中国的近几年报导简述
三、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危害。
四、中国雾霾天气与历史上其他地区的比较。
五、对于雾霾天气的整改建议。
正文
一、对于雾霾天气定义的简述。
霾
霾也叫雾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加重。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本论文主要研究关于雾霾天气的污染情况。
二、对于雾霾天气在中国的近几年报导简述。
笔者所能查阅到的最早的中国关于雾霾天气污染的报道要追溯到:
2003年12月26日:灰霾压城 空气污染三年最重,2003年12月26日10:11,南方都市报报导。
此后就一直有关于雾霾的报道出现,其中包括(列举部分):
2006年12月25日:中东部持续雾霾天气,2006年12月25日05:57,中安在线—安徽日报报导。
2007年12月28日:北京再发大雾黄色预警 四条高速路封闭,2007年12月28日02:25,新京报报导。
2008年11月17日:长沙西北风三级 雾霾天气加剧 能见度仅3公里,2008年11月17日09:05,星辰在线报导。
2010年12月22日:上海昨出现雾霾天气 今日空气污染指数仍将上升,2010年12月22日07:34,新闻晨报报导。
2011年12月30日:气象局:2011年雾霾天气频繁 个别地区达20天以上,2011年12月30日16:17,中国新闻网报导。
2012年12月17日:河南持续雾霾天气,2012年12月17日13:20,新闻晚报报导。
2013年2月28日:雾霾天气再袭河北 各地全民采取措施应对,2013-02-28 15:11,中国广播网报导。
总结:总的来看,似乎雾霾都频发于冬季冷空气袭击的时节。但是从时间上看来,是近年来的发展导致了各地的空气污染度越来越严重。可以有一定的程度看出,雾霾的严重情况是随着发展的脚步而前进的。
三、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危害。
1.综合众多资料,笔者综合了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如下: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SO2、SO3等污染物。
6).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所有污染物来自工业点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7).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8).由于包括PM 2.5等多种污染物,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
*9).大型城市PM 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总结:在对于污染的各种说法意见下,其实网上意见并不是统一的,但是综合一看,发现其实都与各种超标排放、过多汽车排放、植被破坏等环境毁坏有关。2.根据网络等方面的调查,笔者综合了多方面的雾霾的危害如下:
1).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对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它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3).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4).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5).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污染物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6).雾霾天气会影响高速公路上路,航班飞行停滞等一系列交通问题,造成人员流动不畅。
总结:对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其实较多的部分是针对于人体健康的,其实对于交通等社会秩序问题影响不大。但是历史上的雾霾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都会出现污染地区的人患病甚至死亡等严重问题,这个对比在下面会提到。总的来说,雾霾天气如果不即使治理,那么就可能会发生许多的严重问题。
四、中国雾霾天气与历史上其他地区的比较。
1.4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19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和700多吨一氧化碳。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2.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才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3.印度雾霾
刚刚落幕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就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直指印度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跟中国一样毫无节制急剧增加的车辆是导致印度空气变坏的罪魁祸首,只是当中国高层决定必须“有所作为”官方媒体也不在回避“喝西北风”都可能会死的事实时,印度政府却没有采取任何紧急措施,更没有告知民众空气究竟有多糟。目前新德里已经有超过740万辆车,还以每天1700辆的速度在不断刷新中。让人担忧的是印度的汽车排放标准还远远落后欧洲标准将近10年,新增加的汽车又多以柴油汽车为主。
五、对于雾霾天气的整改建议。
笔者根据网上收集的一系列资料,总结出了关于整治的一系列关于政策以及社会问题的建议如下:
1.明确建立并启动大气和健康应急评估的标准
建议组建科学客观公正的专家组,制定分级的大气污染紧急状态应急措施,明确在什么标准下应由有关专家组启动大气和健康应急评估,并给予市民前瞻性防护和减排建议。2.对敏感人群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学生停课标准
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是PM2.5的敏感人群,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应考虑分级别的停课措施,而不仅仅是停止户外活动和体育课。停课不仅减少儿童和学生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环境的机会,还将明显减少刚性私家车使用需求。3.严格控制紧急情况下机动车数量
大气污染严重时可启动机动车上路分级管理,强制排放状况欠佳的汽车,不论公车还是私车都在紧急状况时无条件停驶。借鉴其他国家拼车享有快速道的方式,要求一定条件下禁止单人驾车上路行驶或限制驶入特定的主干路。这些量化的方式将比公车带头停驶更公平有效。
4.大力发展公交系统
孩子们调查中发现,北京市中心公交出行率只有40%,而纽约达到90%,据此学生们建议考虑特殊天气状况下公交免费。5.对PM2.5排放企业进行分级
该迁出的一律迁出,不能迁出的在紧急情况下明确有法律义务限产减排,并根据对民生的影响程度制定具体限产标准。
6.卫生部门应普及在雾霾环境之下的群众自我保护措施
根据科学的方法展开活动,研究出关于雾霾天气下的群众保护措施,争取让群众健康受到最小的损害。
总结:笔者认为,整个中国应该团结起来一起抵抗由于我们自己发展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既要加紧治理,又必须在目前的环境现状下保证人民的健康安全,改善环境,我们一起努力。
第四篇:雾霾范文
大家好,我叫汪洋,来自高分子121班,今天我报告的主题是:雾霾。
2013年,“雾霾”就已经成为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现在只要打开网页新闻翻一翻,总能在各个角落看到雾霾的报到:北京雾霾,雾霾狙击战,雾霾天气健康指南等等。
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可能大家对雾霾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我之前也是一样,感觉离我很远啊,我们这天气还是不错的。可是我们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一组图片。
这是齐齐哈尔市区,公交站,龙沙公园大门。还有我3月26号回学校当天早上一下火车看到的大雾霾天。你看火车站牌子都快模糊了。用一句哆啦a梦的夸张说法,伸手不见五指。还有当天寝室楼的雾霾天气。
到底什么是雾霾呢?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以及可吸入颗粒物 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10的单位是空气动力学中的微米。
雾霾的源头是什么呢?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
第二: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等。
实际上,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
下面我们说说雾霾的危害。
近些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病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量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变,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雾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如何自我防治雾霾?
以上就是雾霾的危害,“秋冬毒雾杀人刀”,希望大家都重视雾霾的危害,保护自己的健康。
1、雾霾天气少开窗,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3、多喝茶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有网友还幽默的做了此图。
还有人给雕塑带上口罩,还有人以雾霾为亮点拍摄婚纱照等等。
治理方案
我国不少城市环境治污目标仍然偏离颗粒性雾霾治理。多年来,我们在环境治污方面向西方标准看齐,如长期把欧
2、欧
3、欧4甚至欧5标准付诸监管细则,不符合上述排污尾管标准的车辆不能出厂,不达标的烟囱推倒、迁移。
但这些管理细则只是对气体性污染有效。对于颗粒性污染大户——黄土平高原地区污染构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几乎仍在我们城市管理部门的理解能力之外。
治理雾霾不能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落实,并尽快将上述细则落实到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中,开放相关关联要素市场,推动施工单位、部门按照环保理念施工建设。最后,为普通老百姓修好马路牙子的提案、建议也应出现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当中,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总结
治理雾霾,是对中国社会集体真诚的一次考验。
责任感和自私心在社会成员的层面究竟是什么状态,将随着治霾的逐渐展开浮出水面。
社会的现代化,让治理的难度比我们原来想的更大更多。
雾霾是对中国人这个阶段现代化的一道“天花板”吗?我们同样不太清楚。我们今后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在继续发展和维持生态之间把握最佳平衡。
雾霾天气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总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管不顾今后,等到食之恶果又开始摇旗呐喊,如此这般,才造就了今天恶劣的天气,而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也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平时爱护环境,减少制造污染物的行为,守护着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各国对待雾霾措施:
英国人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上世纪80年代,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2013年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德国会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2013年,德国正大力鼓励机动车安装尾气清洁装置,安装过滤器的车主可获得国家补贴。
法国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尤其是针对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幼龄儿童与老年人等敏感人群。
城市绿化是日本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
2003年,东京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该市。东京所有出租车使用的都是天然气。
意大利米兰市对污染最严重的汽车征税,工作日7时至19时,污染严重的汽车必须缴纳2至10欧元税才能进入市区。罗马实行“绿色周日”活动,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街行驶。
洛杉矶雾霾之战
洛杉矶环保部门表示有85%的雾霾来自汽车尾气
最先站出来的是洛杉矶当地最大的媒体《洛杉矶时报》,他们雇用了一个空气污染专家就雾霾展开调查,专家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的大部分污染物来自汽车尾气中没有燃烧完全的汽油,只有一小部分来自工厂的废气以及焚烧炉。
加州理工学院的荷兰科学家阿里·哈根斯米特(Arie Haagen-Smit)通过分析空气中的成分发现,雾霾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这是洛杉矶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给他们带来威胁的雾霾就出自自己心爱的汽车里,他们每个人自己就是污染源。”雅各布说。
上世纪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气净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的发明从技术上解决了汽油燃烧不完全的问题。于是监管者依照新的法律,规定所有汽车上必须装上这种净化器。政府的新规马上遭到了汽车制造商的激烈抗议,他们一开始抨击这种装置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而后又抱怨成本太高。他们的抗议导致这个法令一度中止,一直到1975年所有的汽车才实现全部安装净化器。此举被认为是治理洛杉矶雾霾的关键。
与此同时政府敦促石油公司必须在成品油中减少烯烃的含量,这种物质被认为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物质;加州的环保机构还提倡和开发了用甲醇和天然气代替汽油的新技术,因为这些燃料的尾气排放量只有汽油的一半。尽管甲醇因为价格原因没有成为汽油的替代品,但这些措施第一次让石油公司感受到了威胁,促使他们去开发更加清洁的汽油。
通过长达十余年的努力,洛杉矶的空气开始慢慢转好。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洛杉矶一级污染警报(非常不健康)的天数从1977年的121天下降到1989的54天,而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降为了0。蓝天白云重新出现在洛杉矶的上空,城区的人们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清楚地看到70公里外的巴迪山(Mt.Baldy),而做客洛杉矶道奇球场(Dodger Stadium)的客队球员也不再需要氧气罐完成比赛。
“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洛杉矶从1943年第一次雾霾的出现到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的出台经历了整整27年。在这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来自汽车公司,来自石油公司,此外还有政府和立法者的不作为,”雅各布说,“如果你回过头去看,你会发现真正推动这项事业的是那些普通的民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洛杉矶时报》,没有哈根斯米特,没有‘地球日’上的示威群众,我们今天肯定还会生活在雾霾当中。”[11]
外媒关注
中央气象台连续第6天发布霾预警。各国媒体对中国将如何治霾表示关注。美联社报道称,中国将空气污染视为“有损国家形象”,政府制定多项措施,以求在治污方面取得明显改善。
彭博新闻社消息说,中国环境监测部门在网站对大气污染物发布实时监测,监管机构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及时、准确地预测和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保证公众的信息畅通。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一般而言,治理空气污染将花费数年时间,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表明中国加速治霾的决心,新举措至少可以代表变革的开始。
美国《环球邮报》24日称,雾霾导致人们纷纷购买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北京一家家电商场的空气净化器销量达到平时的3倍。北京橙色预警发布后不仅采取工厂限产等措施,还禁止路边烧烤。
路透社23日消息说,灰霾天气“席卷”中国领土面积的15%,环保部的督察组将走访建筑工地和钢铁、水泥、煤炭行业工厂,若发现违反生产标准的行为,将予以公示。
法新社24日称,危险的雾霾连日来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中国国家气象局周一发布华北大部地区雾霾黄色预警,这是该地区连续第5天空气重污染达到危害健康的危险水平。
德国《明镜》周刊24日报道说,雾霾笼罩了中国近15%的土地。在中国北方,人们正遭受雾霾之苦。北京首次发出4级预警体系中第二高的警戒级别橙色警报,医院里肺病患者人数增加。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中还特地刊发了一张驻北京记者西莉亚·海顿戴
着口罩的大头像。报道称,空气污染已成为很多中国城市居民的无奈。民意调查显示,雾霾的有害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加拿大电视台23日说,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引发公众愤怒,中国政府针对空气污染下达了多项紧急措施,如河北石家庄根据车牌号码进行限行,北京一些拆迁、烧烤和放烟花活动都将被禁止。
新加坡《联合早报》早前报道称,中国的空气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警惕,不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去治理,恐将造成惨痛损失。也有媒体担心,空气污染问题或危及中国的社会稳定。
《印度时报》23日报道称,在国家及时发布预警的同时,中国也对部分城市进行汽车限行和暂停污染源工厂的生产。官方数据显示,北京已有36家企业已经暂停生产,75家企业减少了产量,河北有数家钢铁生产商和相关企业当天上午被关闭。
韩国MBC电视台说,中国东部迎来最严重的雾霾,波及143万平方公里,是朝鲜半岛的7倍之大。北京连续多天笼罩在雾霾中,大街上人流稀少,但地下商场和地铁里人流攒动。
韩国先驱经济网站说,雾霾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许多人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以此决定戴不戴口罩,是否开车上班。
第五篇:雾霾(推荐)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雾减霾增
霾天数已超过雾天数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雾霾天气成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981年至2010年,霾天气出现频率是冬半年明显多于夏半年,冬半年中的冬季霾日数占全年的比例为42.3%。
从时间跨度来看,1961年—2012年,中国中东部地区(东经100°以东)平均年雾霾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近52年来,年雾霾日数最多的是1980年,有35.8天。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雾日数基本都在霾日数的3倍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雾日数呈减少趋势,而霾日数呈增加趋势,雾霾日数比例逐渐减小,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数均超过雾日数。
据了解,雾是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就结雾,雾本身并不是一种污染。霾是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的,颗粒基本在微米量级,不像雾是在十几或者二十个微米的量级。
■霾天连续
持续6天霾过程是过去3倍
绿皮书称,中东部地区连续3天以上霾过程站次数在20世纪虽然略有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但进入21世纪后,连续霾过程站次数增加显著。
数据显示,持续3天以上的霾过程站次,2001年至2012年的监测平均值,均为1961年至2000年监测平均值的两倍以上,其中,持续6天霾的过程,监测数据是对比数据的3.1倍。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中东部雾霾呈现高发态势。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是52年(1961年-2013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重庆、天津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东增西减
中东部局地雾霾超过百天
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变化呈东增西减趋势。东北、西北和西南大部地区雾霾日数每年减少0—0.5天,除新疆北部外,西部地区年雾霾日数基本都在5天以下;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呈增加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广东深圳和江苏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年雾霾日数为25天至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
绿皮书选取了中东部6个典型大城市(北京、石家庄、郑州、南京、杭州、广州)和附近的6个小城镇(遵化、饶阳、西华、高邮、慈溪、增城),对比分析年霾日数变化可以看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大城市和小城镇年霾日数差别不大,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大城市霾日数明显较小城镇偏多,大部分年份偏多超过50天。
■雾霾危害
给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绿皮书称,中国雾霾天气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石化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渐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此外,人类活动产生的光化学产物、局地烹饪、汽车尾气等造成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都会使雾霾情况频繁发生。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条件也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原因,具体包括静稳天气加上高湿、混合层薄、降水日数减少等。
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治理建议
建立跨地区联防联控机制
绿皮书提出,我国的大气污染呈现地区污染抱团的趋势,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必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例如,北京的强霾污染治理不仅要考虑市内污染源,还必须考虑天津和河北地区的污染来源。
绿皮书认为,中国尚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应对机制,可考虑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如建立跨地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等。除了地区间和城市间的联防联控之外,还需要建立部门和行业间的协作控制机制,使相关部门做到数据共享、措施共同制定、执法协作配合。专家建议,多部门联合建设全国统一布局、覆盖全国、重点地区加密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 ■相关新闻
环保部:做好今冬大气污染防治
11月1日,环保部发布的通知指出,近年来,中国冬季特别是北方地区进入采暖期后,季节性燃煤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剧增,同时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频繁出现,造成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各地要做好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各地应积极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在天然气气源供应不足的地方,要优化使用方向,优先保障民生用天然气。加强煤炭质量检测,严控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生产和使用,超标煤炭一律封存并实施处罚。要大幅减少冬季施工工地土方作业,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对达不到绿色施工标准的一律停工整顿。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禁止道路遗撒和乱倾乱倒,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渣土运输车辆一律予以处罚。对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开展机动车停放地检查和道路抽查,禁止超标车辆上路行驶。加快高污染车辆淘汰进程。中新
8岁娃患肺癌被指与雾霾有关
“雾霾”会导致肺癌的产生,华东地区最近查到了肺癌最小的患者,年仅8岁。江苏省肿瘤医院医生冯冬杰表示,这名8岁女童患肺癌的原因是家住在马路边,由于长期吸入公路粉尘,才导致癌症的发生。雾霾主要是因为PM2.5会沉积在肺部引起炎症,从而引起一些恶性病变。据了解,南京一家医院的胸外科有120张病床,但是肺癌患者就占据了50张。其中有不少患者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劳力人群,这些人大多都不是吸烟引起的病症。根据医院统计,肺癌患者的增长人群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但是最近几年,增长率最快的是3岁到50岁的人群。中新
韩日媒体抱怨“受中国雾霾影响”
近日,韩日媒体对中国雾霾的颇有怨言。韩国KBS电视台3日报道称,中国的雾霾正持续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韩国《朝鲜日报》称,中国雾霾主要来自于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该地区的雾霾冬季随着西北风移动,最快6小时,最慢一两天就会越过黄海覆盖朝鲜半岛。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从10月31日开始,中国的PM2.5污染颗粒在日本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化。
但有中国气象专家驳斥了上述说法,认为PM2.5等颗粒物在大气环流过程中有扩散、降解和稀释的作用,最终将溶解到云端通过降雨落下,虽然颗粒物、浮沉可以通过强度大的沙尘暴等某一种天气过程“漂洋过海”,但不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很直接的影响。
据《环球时报》 ■本地情况
西安将重污染天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紧急情况可中断电视节目播报雾霾等灾害预警
“紧急情况下,广播、电视媒体应当立即采用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或者中断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持续关注直至预警信号解除。”昨日上午,西安市政府召开常务会,原则通过了《西安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办法》。
《办法》明确,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联动机制。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农业主产区、秦岭生态保护区和气象衍生、次生灾害易发区等敏感地区的监测。重点监测暴雨、暴雪、大雾、霾、雷电、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
重污染天气将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气象灾害的预警级别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二、三、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标示。一级预警即红色为最高级别。
预警信息由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更新和解除,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传播单位在接到信息后,应当无偿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电视、广播媒体应当立即采用滚动字幕发布分级预警(悬挂气象灾害预警图标直至解除预警),同步发布安全指南,引导民众正确避险防灾,甚至加开视频窗口或者中断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政府组织开通手机短信“绿色通道”,各通信运营单位落实、健全发布机制,将高等级别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向全社会用户免费、全网发布。各级、各部门在接到信息后,应当向公众即时传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灾避险。
10月PM2.5浓度临潼最高
昨日,西安市治污减霾办通报了10月份各区县PM10和PM2.5浓度排名。10月PM2.5月均浓度比9月上升了46.84%,仅有7天空气中的PM2.5浓度是达标的。PM10也只有8天达标,浓度也比9月上升了42.14%。在各区县的通报结果中,10月份PM2.5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临潼区、灞桥区、雁塔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新城区、高新区(沣东新城)、阎良区(航空基地)、碑林区、经开区(未央区)、蓝田县、长安区(航天基地)、莲湖区、曲江新区、周至县、户县、高陵县。浓度最高的临潼区为每立方米149微克,浓度最低的高陵县为每立方米87微克。参考PM2.5年均值达标上限值每立方米35微克来评价,即便浓度最低的高陵县,也超标了1倍多。各区域PM2.5浓度存在差异,除了与区域内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以及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有关外,也与区域范围内气象条件影响等综合因素有关。本报记者郭晓蓉
5个“蓝天”后西安空气再现污染
10月30日的一场雨拯救了西安的空气,不仅终结了此前的连续3个重度污染天,还带来了连续5个“蓝天”。但昨日,“轻度污染”又再次爬上西安的天空,多个时段小时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00,预计昨日将是个污染天。
昨日,西安市治污减霾办要求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及大冲洗工作;严格禁止保洁员及市民焚烧落叶、垃圾和秸秆;继续加大燃煤煤质检查力度,严格管控建成区内燃煤煤质;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及有机废气查处、治理,以减少颗粒物排放总量。
举报拆迁工地扬尘最高奖500元
西安空气质量形势严峻,但仍有部分单位和个人为污染“添砖加瓦”,如果你发现拆迁工地未实行湿法作业等6类行为,可以拨打城管特服热线12342举报。查实后第一举报人可获得50元或100元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第一举报人,奖励额度可提高至200元至500元。
举报范围包括:拆迁工地未实行湿法作业或虽实行湿法作业但造成扬尘污染严重的;拆迁工地按照规定应停止施工作业而未停止施工的;餐饮单位(含各单位内部职工食堂)或烧烤摊点未使用清洁能源的;餐饮单位(含各单位内部职工食堂)未按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虽安装但未使用的;擅自设置、经营露天烧烤市场的;焚烧垃圾、树叶、废弃物等产生浓烟的。
(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