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妙引用古诗
巧妙引用古诗,可让语言生辉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听着于丹吟诗诵词,引经据典,让言者出口有神,让闻者如清泉暖流般流过。下面我就摘抄一些古诗名句。
从牙牙学语时就吟诵的唐诗宋词:(出前半名句,后半句你能随口说出来吗?)
春雨时,我们吟:春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冬雪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色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节时,我们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独在异乡为民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时,我们吟: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送别时,我们吟:莫悉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感时,我们吟: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激昂时,我们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促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古诗名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把古诗放在日常语言中: 梅,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数不胜数不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坠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了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咏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虽处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月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
第二篇:《说屏》古诗引用
本文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诗句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失意宫女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在用夏日用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引用《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语言生动有趣,营造清雅的艺术气氛,。
2、课文引用《牡丹亭》中的“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句子,起什么作用?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明·汤显祖《牡丹亭·游园》 “锦屏人”:闺中女郎
“韶光”:美丽的春光,比喻美好的年青时代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既说明了屏风的使用范围,又使语言生动有趣,增添了想象的空间。
b.“…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
3、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闲倚画屏”悠闲地靠着画屏,写出了悠闲之意。“闲倚画屏”就是闲得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
“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后两句诗词点出了“屏”是极具文化内涵的物品,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使用屏地愿望。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增加了文学性,增加了美感。而这和文章说明的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 也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 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第三篇:作文素材(古诗引用)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唐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蘋浪:使水中蘋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
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蘋草。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第四篇:温家宝发言引用的古诗
政治篇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经济篇
1、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
2、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3、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行百里者半九十
6、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改革篇
1、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
2、背水一战
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5、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民生篇
1、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3、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4、多难兴邦
5、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文化篇
1、和而不同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有教无类
统一篇
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2、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外交篇
1、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2、故交如真金,百炼不回色
3、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五篇:引用古诗的作文素材
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顺应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同样是温柔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妖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间险恶,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她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她有“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繁华;她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幽;她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她的决心,是她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她感伤时如梦的呓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我有理想,我愿尽我所能为人类社会注入前进的一丝力量。我愿做到“仁者爱人”、“仁者无不爱”、“泛爱众”的博爱。我愿如“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平;我愿如“凭轩涕泗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子美;我愿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愿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所以我拒绝空白,拒绝“穷则独善其身”。我有毅力,有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坚毅,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有沙漠中胡杨的坚韧。我,要用我的理想和毅力,去拒绝空白,去追求我热烈的人生。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遭谗去职放逐流浪,也不随污流扬而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自食,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间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这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的人生的与众不同的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地看到了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着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如此丰富的蕴涵。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他们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唤:“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
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笔下的绿色,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簪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丝耀眼的亮色。
所以,我说,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诚信,又回来了„„不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希望你不再离去,永远留在这个温暖如春的世界!
当船儿慢慢驶过洞庭湖时,或许对于范仲淹,引发的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慨叹,而对于我则是对那浩淼烟波的感动;当人们伫立于西湖畔时,或许那些文人墨客会有感而发来一段“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之类的妙句,而我则会为那碧波荡漾的湖水,云蒸霞蔚的远山而心神摇旌。
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时,我们便注定了要不断得到与失去,每一次的得到便是下一次失去的开始。而生活正是这样捉弄人,让人们在得到与失去中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可是,我们不必为生活的玩笑而悲伤却步,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坦然地正视生活,以关爱的心欣赏周围的万物,不论是江南的清丽,还是高原的旷达,不论是山间丛生的小草,还是窗前娇羞的花儿,都会令我们感动。“生命美如斯,意气风发时,举杯共饮,此时何妨把酒问盏;困顿失意时,更应笑谈风云,豪饮沧桑”。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