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6号教师的奇迹 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姓名: 日期:2011.2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就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一名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五年级的教师。这所学校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大多来自于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尽管如此,雷夫老师所带班级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的前5﹪,他独创的阅读、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深的学生的喜爱。雷夫老师还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培养学生的人格,其中提出的“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种观点与中国儒家思想“慎独”不谋而合。在这种引导下,学生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谦逊有礼而且诚实善良。他们长大后纷纷进入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还经常返回56号教室捐款、做义工,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这位“大鼻子”老师曾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等各种奖项。带着好奇细细品读这本书,随着阅读的推进,无限的感动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现选取两个观点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以信任取代害怕。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他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 他缺少了某样东西—害怕。在大多数的教室里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然而,害怕似乎也会长大,而控制害怕长大的力量却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看事
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与他儿子的故事。这位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足球,上面有传奇的1967年红袜子队全体队员的签名。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他警告儿子绝对不能那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的时候,他觉得红袜子球队对他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是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事情最后的结局是,过了几天儿子又来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可以那写满了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这位爸爸当然气得想要痛打儿子一顿,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他明白了:孩子没有错。这颗球再次提醒我们: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
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首先在上课的第一天,我们需要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请孩子们信任我们,同时承诺对他们的信任。面对孩子们问题的种种,我们应该用积极地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二、奖赏与惩罚
“贿赂行为”常见于世界各地的教室里,我们通常那个会用小红 花,小星星等各种方式和手段来贿赂我们的学生,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让学生们守规矩。可是,我们渐渐地会发现这些奖励会渐渐失去魔力,为了得到“小红花”而去努力写字、做题,这之间似乎缺乏逻辑联系,但实际上短时间非常有效。在雷夫老师看来,最好的奖励就是知识。而且行为得当是不需要奖赏的。
雷夫老师认为惩罚必须合乎逻辑。最不合逻辑的惩罚有:因为班上的一名同学没有站好队,而惩罚全班同学一起罚站。因为小明的数学作业没有写,给他的惩罚是下午的美术课不准上。合乎逻辑的惩罚就是:当学生的不当行为发生时,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例如:某个学生做实验时使用器材方法不当,我们可以告诉他:因为他使用器材方法不当,所以,请他站在旁边看。但是,下节课你还有做实验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道德人格的六阶段
雷夫老师说: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我跟美国教师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是一样的。如果说我跟部分教师有所不同,是因为我不让体制迫使我教孩子谎言。在美国,我们对孩子们说,他们的考试分数和等级是关于他们在校表现的最重要的评价。我不同意。我坚信我们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无法量化的。”这种东西就是人格力量。众所周知,美国一度面对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无情反映出日益严重的国家社会问题、教育问题。雷夫面对这样的话题,非常的坦然,他认为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但是对于这十分可怕的暴力行为,作为教师的雷夫没有表现出一丝消极和无奈,相反,却体现出勇于改造现状的积极和执着。在学生管理这个问题上,他深知决定班级优秀与平庸的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他坚信学生的行为可以引导,在孜孜不倦的阅读中,他搜索到了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观
点,这“六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在“道德发展六阶段”酷似为学生在平庸和优秀之间架起了一把梯子,雷夫凭借着他的积极和执着,机智和幽默,真诚和宽容,引导他的学生们默默地攀爬梯子,创造、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
四、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新教育实验最近提出的一个观念恰巧就是缔造完美教室。完美的教室的缔造者就是我们在做的各位老师,看了缔造完美教教室的实验课题内容,我发现有许多我们的老师正在做着或者是已经做过,只是我们没有那么系统和完整。所谓缔造“完美教室”,在一间普通的教室里能做出不普通的事情取决于老师。一间书香充盈的教室,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有自己固定的行为规范,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终日洋溢着师生幸福的微笑。
雷夫在自序中这样写到:“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很多时候,他都会觉得他所做的不是最好的,但他可以做得更好。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教育真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职业。只是有些人一错再错——拙劣的老师,而有些人——像雷夫那样——一次可以比一次做得更好。教师非常需要永不止步的自我反思和体悟,要具备每日自省的自觉醒,在教育这块特殊的土壤里,永远都不可能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充分地运用我们潜在的智慧,就可以不断地实现那个“更好”的目标,触摸到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今天,雷夫给我们带来了奇迹,我们将种下奇迹的种子,明天我们也会领略身边的奇迹发芽、开花、结果,品尝奇迹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教育幸福。
最后用新教育的口号作为结束: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南京之行,我收获多多,还得到了几本好书。最近,读了其中一本叫《中国教师的奇迹》。读完之后,我深深被教育界的名师所吸引,为他们的事迹所敬仰。《中国教师的奇迹》之中,有中国教育界的“奇迹教师”魏书生,有中国“教育奇人”钱梦龙,有“神奇教师”孙维刚,有创造“尝试奇迹”的邱学华,有追梦的“激情师者”窦桂梅,有从田垄上走出来的全国名师余映潮,有代表中国教育改革“声音”的李吉林,有中国真正的“草根名师”薛瑞萍。这些优秀教师,他们都创造了数不清的教育奇迹,他们独特的成长与发展经历,以及他们自身充满魅力和智慧的教学实践,都给我深深震撼。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激情,对我也有了很大的激励,使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该怎样做?
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独特的教学风格,具备平等、宽松、幽默的风格,敬业爱生的思想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时代型与知识型的完美结合。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必定仰慕他的特长、价值,在学生掌握大量信息的时代,教师更要具有渊博的知识,以明天的知识传授给今天的学生。观念已经不同了,学生喜欢的老师更具有时代感,所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决定了老师的人格魅力,那就是时代型与知识型的完美结合。
第二,情感型与技巧型的和谐统一。教师是学生成长期间接触最多的长者,在学生眼里,教师是良师,更是益友,对学生具有指点迷津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在教育方法上不仅要能和风细雨式地滋润心田,还要有严格训练的公正的长者风范。
第三,创造型与传统型的相互渗透。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即将被点燃的火种,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各种有利于他们发挥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师的奇迹》就是一扇窗,透过了这扇窗,使我感动于他们敢于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创造精神;我更感动于他们追求教育理想的那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过程。透过这扇窗他让我懂得了一名教师如何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步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
第三篇:奇迹读后感
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雷夫教师任教的地方,奇迹读后感。他在这个又小又破的教室里营造了一片美好的天地,这儿的学生都友善而聪颖,因完善的品格而受人喜爱,因优异的成绩而令人佩服。从这儿毕业后,他们顺理成章地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雷夫老师的教学方法确实值得称道。
例如,在培养学生行为规范方面,雷夫老师就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这里提到的六个阶段带来的启示值得每人深思。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威胁孩子说:“不乖就要你们好看”,或是“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这种以恐惧为基础的思维不断地被强化着,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们做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宠爱。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首要动机如果受到如此严重的错误引导,之后的一生将毫无作为。只有发自内心的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一个人的行为,收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如果你作业完成得好,就能得到你一直想要的那个玩具作为奖赏——或者是小红花之类的,这种奖励方法我相信或多或少被家长和老师当作一种极有成效的方法运用过,他们已经忘了,其实学到的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当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很多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和喜欢的老师而做出符合规范与期望的行为,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专业,为了父母或老师而努力表现。这么做的理由完全是错的。这和之前两个阶段一样,行为动机不是出于行为本身,不是出于自己内心需求,完全背离了初衷。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大多数的老师会制定班规之类的规则供学生遵守。但学生很可能最终会因为“规则要他这么做”而这么做,只是简单的为了遵守规则而遵守,而不是因为真正的内心愿望所驱使。而且在我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比如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读后感《奇迹读后感》。如果要我们的孩子达到相同的境界,就要在教导他们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教室墙上的班规所限。人的一生中有时并无规则可循,更重要的是,有时规则根本就是错的。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试着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变得更善解人意,更体贴人。在这样的世界里没有人随意插队破坏秩序,也没有人在半夜三更吵闹不休,扰人清梦。这是一个很难企及的阶段,但我们还可以在此阶段上做得更好。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雷夫老师试着帮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如约翰诺斯的杰作——《独自和解》小说的主人公菲尼亚斯是一位卓越的运动员及第六阶段思维的实践者。某日在游泳池畔,他注意到游泳比赛的全校纪录保持者并不是他们班上的同学。从未受过游泳训练的他对友人吉恩表示自己破得了纪录。他简单地热了身,走上起跳台,接着要吉恩帮他计时。一分钟后,吉恩难以置信地看见菲尼亚斯破了纪录,但是她很失望,因为没有其他人在场来确认这个纪录的“正式性”。她打算致电当地报纸,还要菲尼亚斯第二天在正式计时人员和记者面前重游一次。菲尼亚斯婉拒了,而且要求吉恩守口如瓶,因为他想破纪录,也办到了,这就够了。吉恩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但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没有,他们自有描述和理解菲尼亚斯性格的方法。
综上所述,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的观点本质都一样,行为动机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受其它外力所驱使。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应该是因为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什么或是想得到什么而做。第五阶段倡导的,是在之前四阶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将他人当成自己一样的对待,自然就能善解人意的体贴别人,正所谓“你想要受到别人怎样的对待,你就得怎样对待别人”。道德最高阶段第六阶段,心中应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自己的做人原则,道德底线,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追根溯源,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优异的成绩,一切皆起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首要动机。作为老师,首先要纠正并明确学生的首要动机,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正确引导,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正确的观念与方法,自然就能尽力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情。雷夫老师首先就将这个“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教给学生,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与做人的观念,在一开始就打好了基础,何愁以后成长不好呢?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也应该身体力行,将这些观念,这些方法贯穿于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第四篇:奇迹读后感
坚持创造奇迹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有坚持和爱就会产生奇迹,就是因为沙利文老师有了坚持和爱,才会使得海伦凯勒成为世人敬仰的伟大女性,就是因为孙维冈老师有了坚持和爱,才使得他的学生明白怎样才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是因为坚持信念,苏静老师班上的孩子都能写诗。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关于爱和坚持成就奇迹的例子。
“一个教师的宝贵之处不在于他教了多少能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没有“爱”,就不能从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奇迹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看似不可能的事,也许并没有那么难。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坚持,它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取得成就时,要学会坚持,它会让你攀上更高的山峰。每个人都渴望创造奇迹,然而奇迹却不会轻易产生。奇迹的发生总伴随这汗水,坚持,努力,付出??创造奇迹的秘诀就在于在坚持不住时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能坚持走下去的人,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至少他们战胜了自己。地球在脚下,奇迹会发生。要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要相信,奇迹是会发生的;要相信,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更要相信,坚持是不可缺少的。坚持下去,下一个奇迹属于你的学生。教育她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说她简单,实际就是坚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把每一件小事都认真、专注,有方法地去做,教学贵在时时坚持,事事坚持。坚持每一件小事,尤其是学生学有困难时,想办法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这本书中写了很多身体残疾的孩子在老师或父母亲的教导下成才的故事,这些本身有缺陷的孩子就是因为老师或父母对他们不放弃和无限的爱,才最后能成为人才,而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都是身体和智力正常的人,可能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大都不好,家里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家长的倾力配合,但是,只要我们老师依然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鼓励孩子不断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篇二:中国教学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暑期时光阅读了《中国教师的奇迹》这本著作,书中孙维刚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深深吸引着我,通过他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激情,对我也有了很大的激励,使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始了新的审视。书中所讲述的“教学五部曲”特别是“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养“活”思维,变“薄”教材的教学理念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应该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孙维刚老师曾在自己的书里写到,他教学生数学,几乎每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上课时能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他送给学生的是“猎枪”而不是干粮,他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让学生多去观察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学生从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加强直观教学,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同时注重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例如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引导猜想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他们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接受所学的内容。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篇三:《中国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汇报 高力板中学 语文组 徐春红 “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这是从俞玉萍老师“百合班”学期末庆典时黑板上摘选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觉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似乎在书写着我自己。读完《中国教室的奇迹》,我惊叹不已,既佩服创造中国教室奇迹的俞玉萍老师的责任心事业心,更佩服她敢于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独立创新的精神,同时我也感叹主编赵国忠老师文笔的娴熟和优美。
俞玉萍老师不用全部的课时教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用一部分的课时去教全部的内容,她几乎不让孩子去做题,她用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读书,而她每年的中考成绩,在当地却遥遥领先,连续几届都是这样,要超出平均分二十分以上,她说她一定不为分数教语文,但是我觉得分数却是对她的额外奖赏。俞玉萍老师在用自己的心、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做教育工作,她把教育教学的细节做得很诗意、很有情味,很有艺术氛围,她的“名片”使用,她的期末“颁奖词”,她照相机的剪影运用,都一一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如此单一,生活中的点滴形式都能成为教育的资源,这使我想到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对照俞玉萍老师的做法我想说:“生活不是缺少教育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与教育相联系的眼睛。”无论是“名片”或是“颁奖词”,我都毫不陌生,可我却没想到事物间的联系,没有把它们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中去。俞老师点醒了我,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伸延到生活中去,借助生活这样的大材料库去搭建沟通的桥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把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好好分析,而不仅仅以分析为主,口头教育为辅,更重要的是能把形式运用好来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使其得以进步。
教育而活,在自由奔放的教育天地里,她和她的孩子们一路享受着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幸福。纵观她整个教育活动是以“尊重孩子、关爱孩子、鼓励孩子、引领孩子”为主旨,以“名片、书签、班会、寄语、爱心、阅读、倾听、理解、守望、责任、观察、信任等等”为载体和形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细腻周全,温暖了学生心灵、开启了学生智慧、重塑了学生性格、鞭策了学生成长。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合班期末的隆重庆典。家长们参与并宣读颁奖词,“努力颁奖词、思考颁奖词、成长颁奖词等”每一份颁奖词都浓墨重彩地突出了每个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以激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成长怀抱更大的信心;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精美书签,并附上老师热情洋溢的“新年预言”,给予温暖和鼓励。这种形式的期末庆典意在暗示学生:假期只是成长的另一个起点,而不是努力的结束。临近期末我们都满足于工作的圆满和轻松;欣喜于假期的悠闲和快乐。而俞玉萍老师却有长足的眼光和铺垫的思维,这是多么有创意的举措,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
领略过俞玉萍老师的职业风采后,感触真的是“总有一些改变,能美丽自己”。正是她的每一次改变,快乐着自己更幸福着学生,正所谓教室是师生放飞梦想的地方,是师生追寻快乐幸福的天堂。静下心来回首我们教师生涯的点滴成功和辛苦经历,虽没有俞玉萍老师的完美和精彩,但正像校长所说:我们工作做得不少也不差,只是缺少记载和宣传。是啊,我们不也经常为自己有意或无意的做法收获小回报小成功而感到惊喜和欢悦吗,那么就不要自惭形秽,反而应该骄傲自豪。今天,在学习教育名家之后,我们在自己的理论和经验上再有所改变,不更好吗。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面对教育难题,俞玉萍老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她关注的不是人生的杂草,而是考虑在心田上种植鲜花,她关注的不是学生今天的分数,而是学生的灵魂,她用自己优秀的灵魂来引领孩子的生活成长,这样的老师我由衷的钦佩,同是教育工作者,我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身体尚好,精力还旺,余热尚未散尽,心若在,梦就在。教育无大事,处处皆学问,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改变,来美丽自己。感受粗浅,请同事们见谅。谢谢大家!2013年12月28日篇四:《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假期里,学校要求在假期读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书籍,写写心得,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遨游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朱永新的《教育的奇迹》一书中的教育成功经验来自教育的门外汉,给我很大的感触。所有这一切来自一个“爱”字——人世间最普通也伟大的父爱。他们用父爱使教育出现奇迹得到成功,成为教育家。我们呢?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学会在言行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长,在学习中升华。
《教育的奇迹》书中介绍了周弘用母语玩字法教女儿识字,他从来没有强迫女儿非得把这些字认会。正是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使女儿对文字发生了兴趣,从此婷婷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知识如痴如醉。周弘带着双耳全聋的女儿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路,一条充满希望但不平坦的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所著的《幼儿才能开发》正是这本书改变了周弘一生,也使女儿实现了超越,从一个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年女大学生。
胡厚培看到了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申白普利和美国职业作家奥个兹合著的《儿童世界》一书,书中阐述的观点让他深受启发,他选择了音乐刺激法。使舟舟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舟舟的早期教育中,第一次有成功的喜悦感。他便有意识地让舟舟欣赏更多的歌舞和交响曲的排练,并对舟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示,舟舟认识了很多的乐器,懂得了很多世界名曲。这为后来舟舟当上乐队指挥起到了很大作用。书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不再一一介绍,每个教育成功的经验背后都有一条不平坦的路,他们用耐心、爱心、责任心来填平这条不平坦的路,使残疾人成为有用的人才。
看了此书我被书中成功的奇迹所感动,认为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书籍,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学习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是一种用努力酿造的快乐。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向《教育的奇迹》中每个教育成功的人士学习,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每位学生,使他们人人成才,我们必须认真读书学习增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书育人,认真、有责任心地工作,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人民教师。因为学习,我们胜任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学习与工作合为一体,我们实现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篇五: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五常市实验小学 徐海燕 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朱永新主编的《教育的奇迹》一书,受益匪浅。我不知疲倦地欣赏着这本神奇的“奇迹”带给我的新生力量!《教育的奇迹》主要讲的是一些当代名人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是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是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是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书中还写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弱智指挥——周舟。他是一个先天性智残孩子。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运的。作为他的父母,从未把他当成残疾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来培养儿子的智力。利用他超常的音乐天赋,不断培养和给予他锻炼的机会。作为一个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上帝关闭了他智慧的大门,却开启了他指挥的殿堂。看来“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多是家人的责任!总之,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创造真正的奇迹。而这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人性的爱!是爱,各种各样的真爱,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我被书中成功的奇迹所感动,细想平时的教育生涯。在我们的身边,总是不乏一些调皮捣蛋、行为散漫、性格怪异的学生。他们的个性、缺点各不相同。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不同。许多人都把孩子比做一张白纸,所以我认为是白纸就一定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我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那就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爱。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去赏识每一个孩子, 要给予孩子关爱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让他们在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鱼儿离开水一样。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差生是差老师
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的责任。从舟舟身上我深深懂得: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要我们去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功。我相信:爱的确会创造教育的奇迹!最后我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与孩子的潜力,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个精彩,给他一点空间他就能给你创造无数的辉煌。
第五篇:《第56号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陶佳
通过阅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放松。
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教学工作中问题的方法和经验。雷夫老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切实有用的经验: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信任,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而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比如一个总是不爱交作业的同学,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二、道德成长线路图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6挡。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励-----考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要取悦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挡:我奉献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三、失败是好事
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活中,是很害怕失败的。我们的孩子和大人,只能接受成功,无法承受失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点点大的孩子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敢迈出步伐。其实在失败的地方,我们才能长出坚硬的翅膀。
几年前,一群来自某所充满活力的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另类教育和公办民营的一群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他们很棒,精力充沛、聪明开朗,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不过,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学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
那个星期我们班刚好在做火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我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呀!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我班上的学生就曾在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时,遭遇回路向心力不足、无法让车子在轨道上安全行驶的问题。然而,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那两个月,却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喜、兴奋的时光。最后,当云霄飞车大功告成之时,孩子们可以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我也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因为我决定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四、我最感动的还是那位老师老师提出的“把阅读和世界连接起来”。他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读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并且每年进行专场演出。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地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连接肯定不会是那位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阅读,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那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创造一个奇迹!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学习雷夫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