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高考语文寒假作业:17默写+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快乐寒假:17(默写+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一、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可堪回首__,__佛狸祠下__,__一片神鸦社鼓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__苔痕上阶绿__,__草色入帘青__”两句描写了陋室的自然环境,暗示出陋室充满生机。
[解析] 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二、诗歌欣赏
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①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②六郡雄:赵充国,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③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经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②①
(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1)用典,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雄杰”、窦宪等人的典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
(2)《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意思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人物形象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四、春节相关作文链接
记忆春节之河坊
恍然间,时间如沙漏般从手中悄然流过,不经意间就过年了。耳闻着新年的钟声;窗外的烟火上升、绽放又坠落;电视上有声有色地播放着精彩的节目;闭上眼睛深呼吸,饭菜的香味也唤醒了味蕾······
我,不禁又忆起儿时。骑在爸爸的头上,手里举着漂亮的风车,徜徉在河坊街头,觅着新春的气息。云在飘荡,人在成长,可有些东西,却会永远的铭刻在记忆深处。现在的河坊,还像以前那样热闹吗?
初四的下午,我来到这里,想重温从前的温馨。
地,还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店,还是一间挨着一间的;招牌,还是那样千奇百怪、精致美丽的;而人,也还是拥拥挤挤、熙熙攘攘的。没有变。一切都没有变。会心的一笑,填补了怀念。
“麒麟坊”、“蚕美人”、“太太绸庄”,都是那么的陌生又熟悉。踏进“麒麟坊”,一种曼妙的香味在鼻间扩散开来,犹如品了一口乌龙茶,清新久久荡漾在舌尖。天花板上悬挂着好多盏奇怪的灯,幽幽透出的光映地那灯色彩斑斓、缤纷绚丽。铺里挂着的风铃和风起劲地玩着捉迷藏,清脆入耳。这给原本神秘的店增添了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情不自禁地往里走,药草香味的木镯子、做工精致可爱的布袋与有着浓重的藏家风味的服装,都迫不及待的映入眼帘。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像翻开了一本积满灰尘的千年古书,满眼的流光溢彩。
恋恋地走出,忽见街头挂着大红灯笼,又一阵定胜糕的香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这着实有一种红红火火的年味儿了!
于是,嗅着香味,我来到卖定胜糕的铺子前。只见这里威威武武地竖着一面旗子,红底黄字,“定胜糕”三个大字。师傅客客气气的,笑容满面的买卖着。粉色的定胜糕呈花形,由糯米组成。放在手里热腾腾的,冒着白气。轻轻地咬上一口,又糯又软,里面还放了香喷喷的豆沙。话说这定胜糕,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宋朝建炎年间,金兀术和韩世忠在太湖大战。韩家军虽然英勇善战,可八千人马哪能抗击十万金兵。一天深夜,苏州老百姓送来糕点,一定要韩世忠吃。他取过一块,一掰,只见糕里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敌营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头勿成形。”韩世忠说:“我一直在探索敌情,老百姓却将金贼的阵势给我弄清楚了。真是太好了!”于是,韩世忠连夜调兵遣将,向敌营杀去。
果然,韩家军大获全胜,苏州百姓送的糕点,立了大功。因为定胜糕三字意思大吉大利、高高兴兴,所以韩世忠就把这糕叫“定胜糕”。
吃着美味的定胜糕,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苏州老百姓的善良与机智。徜徉在热闹的清河坊,仿佛又有了小时候的幸福。
记忆中的春节,总是堆满了美食、欢乐与烟火。
而这个春节却与众不同。
这个春节,我来到南宋御街(即河坊街),恍恍惚惚、朦朦胧胧地独自回忆童年的一点一滴。新春的气息全部都收集在瓶子中,再回到家中慢慢品味,相信它定会变成绚烂的烟花,在深黑的夜空中,绽放。
第二篇:2018高考语文寒假作业:11默写+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快乐寒假:11(默写+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一、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人为他们哀叹的名句是“秦人不暇自哀,__而后人哀之__;_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__”。
(2)《论语·里仁》中强调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的句子是“__见贤思齐焉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解析] 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二、诗歌欣赏
(2016·陕西省五校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注】,孤飞自可疑。
【注】 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①首联用“行”与下句中的“独”形成对比,突出孤雁之“孤”。②颔联通过孤雁在暮雨中的动作、神情等,突出其“孤”。失群之雁,声音凄厉,呼寻伙伴。面对芦叶萧萧的池塘,影单心怯,几
度盘旋,欲下未下,迟疑畏惧。③颈联,通过环境渲染来衬托其形单影只,突出其“孤”:月冷云低,孤雁就是在这样一个昏暗、压抑、恐怖的环境中飞行。
(2)最后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孤雁的安慰与担忧: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在安慰孤雁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孤雁处境的担心。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
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曰:“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国家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D.陪葬,古代指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修国史。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
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书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
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和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会;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题目,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时高宗幸温泉校猎”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A、C。“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B,选择D。
2.C 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丁母忧”指遭遇母亲去世。
3.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时间错位。薛元超先是因为上奏朝廷给流放的李义府马匹乘坐,被贬为简州刺史;后因为与上官仪有文章交往,在上官仪被杀后流放到州。
4.(1)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得分点:“数”“嘉”“纳”各1分,大意2分)(2)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沉默不语。(得分点:“闲”“庶务”“委”各1分,大意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参考译文】
薛元超是薛收的儿子。元超早年丧父,九岁袭爵汾阴男。长大以后,好学且善于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儿和静县主为妻,多次升迁授任太子舍人,参加修撰《晋书》。高宗即位,升任给事中,这年二十六岁。薛元超多次上书陈述君臣政体和时政得失,高宗都赞许并采纳。不久转任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块大石头,当初薛道衡任内史侍郎,曾蹲坐在石头上草拟制书,薛元超每次见到此石,总是泫然流泪。
永徽五年,遭逢母亲去世解职。第二年,丧期未满就起用为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擅长文辞,又喜好推荐寒门才能卓越的人士,曾经上表举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
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多人,由此被当时的舆论赞美。后来因病离京任饶州刺史。三年,授为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因为获罪被发配流放到州,按照旧制,被流放的人不许乘马,薛元超上奏请求给他马骑,因此获罪贬任简州刺史。一年以后,西台侍郎上官仪服罪被处死,薛元超又因和他有文章往来关系密切,被发配流放到州。上元初年,遇赦回来,授予正谏大夫。三年,升任中书侍郎,不久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高宗驾幸温泉打猎,诸蕃酋长也都拿着弓箭跟从。薛元超以为既然不是同一族类,很叫人担心,上书直言极谏,高宗采纳了。当时薛元超特别受到恩遇,时常被召入和诸王一同出席私人宴会。高宗又看重他文学政治的才能,曾对薛元超说:“长期有卿在中书省,就不依靠更多的人了。”永隆二年,授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临幸东都,太子在京师监国,就留薛元超随侍太子。高宗临行时对薛元超说:“朕留下卿,好像失去一只手臂。只是我的儿子不熟悉政务,关西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了。我对你寄予的希望已经很深,你不能沉默不
语。”于是薛元超上表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多次上书劝谏太子,高宗知道了说好,派使者慰问,赐物一百段。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要求退休,朝廷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准许退休。这一年冬天薛元超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薛元超有文集四十卷。儿子薛曜,也以文学闻名,圣历年间,修撰《三教珠英》,官做到正谏大夫。
四、春节相关作文链接
春节送礼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当到了春节,人们总会贴春联、“福”字,到处张灯结
彩,美不胜收。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朋友、亲戚家作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对春节送什么礼作了如下调查。
我走向前去,拦住了一位正提着几盒“诗仙太白”大礼盒的叔叔,说:“对不起,叔叔,我打扰你一下,我想问一问,你在春节一般给亲戚朋友们送什么礼物?”叔叔回答:
“我在春节期间都送酒或其他物品,你看,我今天到一位长辈那里送的就是‘诗仙太白’酒,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祝福。”
我走着走着,来到银行旁,看到一位阿姨正从银行走出来,我急忙走上前去,问:“阿姨,我想你春节一定会到朋友、亲戚家作客,你平常都送什么礼物,来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呢?”阿姨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一般送钱给他们,不用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满街走了,这样多省事呀。”
我又来到医院,询问了一位医生阿姨,阿姨告诉我:“一般我给长辈的都是一些营养品,送给小孩的礼品一般都是知识方面书籍,给中年人都送一些有价值的物品。虽然礼品不贵,可也能表达自己的心意。”
我又碰到了张阿姨,说:“张阿姨,平常,你都不得送什么礼物给朋友、亲戚?”张阿姨说:“现在很多人都送钱、酒,可我认为有的人送名贵的礼物,都是为了讲体面,所以现在我们到哪里去玩。都给他们送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或是一些祝福的话,朋友听了也知道我们的心意。”
最后,我对我的调查作了一下总结,送钱的有60%,送食品的有10%,送祝福的有5%,送酒的有25%,我认为礼品不一定要最好的,只要能表达你对他们新年的祝福就行了。
第三篇:2018高考语文寒假作业:13默写+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写写帮推荐)
2018高考语文快乐寒假:13(默写+诗歌欣赏+文言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一、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斜阳草树__,__寻常巷陌__,__人道寄奴曾住__”三句简洁地描绘了刘寄奴居处的自然环境。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这两个名句,阐明了“国恒亡”的两个条件。
[解析] 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二、诗歌欣赏
(2016·潍坊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析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口语化词句,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2)①“朱颜渐老”“白发添”“浑过了”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②通过描写生活环境“江南地迥无尘”和以“闲云”自比,表达了作者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上阕慨叹时光的倏忽,转眼之间,青春已逝,迟暮之年已匆匆到来。前两句语言平实自然,但欠意象与内蕴;第三、四句立即作了恰如其分的补充,“桃李春风浑过了”不啻是“朱颜渐老”的内蕴,“桃李春风”这带有模糊性的美的意象,易使人产生丰富而美丽的联想。“浑过了”中的“浑”字看似俚俗,实则意蕴甚丰,把一切的一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惆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又将“桑榆”与“残照”连用,描绘出一幅夕阳西沉、斜晖照在桑榆之间的景象,这样就把人生的暮年晚境作了富有视觉性的象征性的表述。下阕表达遁世之情。首句“江南地迥无尘”即指作者寓居金陵的隐逸生活。“老夫一片闲云”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晚年那种超脱、豁达的心境,他把自己比作一片自由自在地飘于天际的“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二句是此词的点睛之笔。作者忘情于青山,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与山相比,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未必”能把人常留于怀抱之中。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周莹,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也。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即位,补殿直,领武骑..卒巡警泉、福州。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供奉官。天雄军节度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荐之,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真宗嗣位。会蜀平,部送胁从者数十百人至阙下。西川转运使马亮因入奏,请赦其罪遣还。莹以..为当尽诛之。令莹、亮廷议,上是亮议,悉原其罪。
五年,高阳关都部署阙,藩侯无足领之者,宰相请辍宣徽使以居其任。时王继英任北院,上以莹练达军事,乃拜永清军节度,兼领其任,为三路排阵使。莹隶人有钱仁度者,颇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相竞,为殿直阎渥所发。以莹故,诏勿问,止徙斌隶他军。契丹入寇,诏步兵赴宁边军为援。莹至,则寇兵已去,即日还屯所。上闻曰:“莹何不持重少留,示以不测。轻于举措,非将帅体也。”
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尝召洺州骑士千五百人赴大名,道与寇直,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其玩寇,将悉诛之。诏赐金帛,谕莹勿治其罪。车驾北巡,为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明年,改知陕州,俄徙永兴军府,又移邠州,兼环庆路都部署。时夏州内属,诏省戍兵还营,以减馈饷之费。仍手诏谕莹,莹遽奏乞留,以张边威。上谓莹庸懦不智,以曹玮代之,徙知澶州。
故事,大礼覃庆,外藩无赐物例。东封岁,莹镇澶渊,车驾所经,故特有袭衣、金带、器帛之赐。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卒,年六十六,赠侍中。初谥忠穆,后改元惠。(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B.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C.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D.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潜邸”指古代太子继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在本文中则指“未登基即位”。
B.“阙下”即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又借指京城。在古代有时还用其代称“天子”。C.“手诏”即帝王亲笔写的诏书,它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封建后期手诏也常由人代笔。D.“车驾”指马驾的车,这里特指帝王所乘的车,用为帝王的代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莹初有军功,获得赞许。周莹在巡视泉州等地时,以较少的士兵捕捉了数倍于己的大盗而升官,并且得到孙永祐等人的称赞举荐。
B.周莹处事不当,屡被否定。在处理被押的胁从人员一事上,周莹提出的意见被皇上否定;在处理洺州骑兵一事上,他再次被否定。
C.周莹历任多职,偶得偏爱。周莹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职,并多次调任;周莹的仆人因事被人揭发,却因为周莹的缘故而没有被追究。
D.周莹缺乏谋略,处事不智。周莹去救援宁边军时看到敌人已退兵,当天便率兵返回驻地,皇上认为他处事轻率,不是将帅之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道与寇直,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其玩寇,将悉诛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略通大意,然后利用特殊词语、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可用排除法加以选择。如句中的“复遣还镇”是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被疾”,意为遭受疾病,即患病,不可以与“求”相连,其后的“求还京师”也是一个动宾结构,据此排除D项。
2.A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指古代太子即位前所居住的宅第”错,应是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3.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周莹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职”错误,由原文“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可知,太宗未登基时周莹就在太宗身边任职。
4.(1)(周莹)又出使绥州、银州巡视边境事务,返朝奏报符合皇上旨意,被提拔为鞍辔库副使。(关键词使、按、称旨各1分,句子大意2分)(2)(他们)在路上与盗贼相遇,奋力作战,有人死伤,周莹还说他们轻视敌寇,将要全部杀掉他们。(关键词直、玩、悉各1分,句子大意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参考译文】
周莹,是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周景的儿子。太宗未登基时,周莹得以在太宗身边供职。太宗即位后,周莹补任殿直,率领勇武的骑兵巡视泉州、福州。手下士兵仅仅几百人,捕捉大盗一千多人,升任供奉官。天雄军节度使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赞举荐他,他又出使绥州、银州巡视边境事务,返朝奏报符合皇上旨意,被提拔为鞍辔库副使。
真宗继承皇位。恰逢蜀地叛乱被平定,安排押送胁从人员几十上百人到京。西川转运使马亮趁机入朝
上奏,请求赦免他们的罪过,将他们遣送回去。周莹认为应当把他们全部杀掉。皇上让周莹、马亮在朝廷上商议,皇上认为马亮的意见合理,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过。
咸平五年,高阳关都部署一职空缺,藩侯中没有足以兼任这一职位的人,宰相请求停了宣徽使的职让他来担任这一职务。当时王继英是宣徽北院使,皇上认为周莹熟练通达军事,就让他担任永清军节度使,兼任高阳关都部署这一职务,为三路排阵使。周莹的仆人有个叫钱仁度的,很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互相争胜,被殿直阎渥揭发。皇上因为周莹的缘故,下诏不加追究,仅调动刘斌隶属其他军队。契丹入侵,皇上诏令步兵赶赴宁边军救援。周莹到达时,入侵军队已经离去。周莹当天返回驻地。皇上听说这件事后说:“周莹为什么不慎重些稍作停留,让他们看到(我军)难以预测。周莹举动轻率,不是将帅之才。”
景德初年,遭遇母亲去世而服丧,后被起用复职,代替王显担任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曾经召集洺州骑兵一千五百人前往大名,他们在路上与盗贼相遇,奋力作战,有人死伤,周莹还说他们轻视敌寇,将要全部杀掉他们。皇上下诏赏赐金钱和布匹,告诉周莹不要治他们的罪。皇上到北方巡视,周莹担任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第二年,改任陕州知州,不久调任永兴军府,又调任邠州,兼任环庆路都部署。当时夏州归附,诏令撤掉一部分戍守的士兵使其返回营地,以缩减军队粮饷的费用。皇上于是亲自书写诏书告知周莹,周莹急忙上奏请求留下士兵,来扩大边境的声威。皇上认为周莹平庸懦弱没有智谋,让曹玮接替他,周莹调任澶州知州。
按以往的制度,举行大型庆祝典礼,没有赏赐节度使的惯例。到封禅泰山的那一年,周莹镇守澶渊,澶渊是皇上所经过的地方,因此特有袭衣、金带、器帛的赏赐。大中祥符七年,入京朝见,又遣还军镇。又因为澶渊处在契丹的要道上,凭借其粮食供给充足,周莹又被任命为澶州知州。九年,患病,请求返回京城。后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官侍中。最初的谥号为忠穆,后改为元惠。
四、春节相关作文链接
春节——新年
莺歌燕舞春添喜,豕去鼠来景焕新。”“万事遂心”!“春”!喜欢这个字的中华人民多不胜数,成千上万。“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暖花开”!在万花争艳,百花齐放的日子里,中华人民共享佳年!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时,不管大街小巷,还是大城小镇,全都乱成了一锅粥,变成农贸市场。有的去买对联:有的去买红灯笼:还有的去买烟花爆竹。总之,全国人民都浸泡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之中!连小偷、强盗、土匪也罢了工,欢欢喜喜庆大年啦!
全国人民盼望终于把春节给盼来,全家人一起大团圆,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放着烟花爆竹,贴着春联。吃过年饭后,是不是也该发红包了呢?!大人们用红包把钱包好,我们小孩,嘿嘿!就等着接。我们家有个习俗:就是接红包钱,要磕三个响头,然后再说一段祝福的话语,就一切ok啦!
到了晚上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看!一位表演小品里的主持人做了一段打太极的动作,可赵本山大爷却说是打麻将,并把他的过程说了出来:搓牌、码牌、拿牌、看牌、出牌、推牌、糊了。顿时,我们一大家人笑得人仰马翻,不知所措。
12点到啦!放火炮的声音越来越大,似如大炮、导弹。天上五彩缤纷,好像天上都开满了花。那才叫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就是中华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这就是中华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春节就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不过,冰雪无情,还有一部分区域正忍受着暴风雪的折磨。祝他们能早日摆脱暴风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过大年!
第四篇:2018高考语文寒假作业:26默写+诗歌欣赏+现代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快乐寒假:26(默写+诗歌欣赏+现代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一、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至人无己__,__神人无功__,__圣人无名__”三句提出了“无所待”的观点才是真正的逍遥。
(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__”两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精神。【解析】 共5句,赋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二、诗歌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 ①宝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寓怀之作。郭元振上《宝剑篇》,深得武后赏识,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②新丰酒: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取酒独酌。后来他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1)羁旅漂泊的孤独凄凉,怀才不遇的悲愤茫然,匡世济时的政治热情,郁结于心②①的忧愁苦闷。
(2)示例一:用典。首联,引用郭元振的故事,说自己尽管也怀有像郭元振那样的宏才大略和匡世济时的热情,却没有他那样的幸运,只能将满腔怀才不遇的悲愤、羁旅漂泊的凄凉托于诗歌。尾联,引用马周的典故,说自己只有马周当初怀才未遇时的落拓,却无马周后来的幸运,所以只盼望着用新丰美酒一浇胸中块垒。这两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愤郁不平的心情。
示例二:对比。颔联上句用风雨中落满地的黄叶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与下句的青楼管弦形成一寂一喧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沉沦寒士与青楼豪贵苦乐悬殊、冷热迥异的两幅对立的人生图景。示例三:象征。诗中的“风雨”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
三、现代文阅读
传记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当代白求恩”岑颖干 王国飞 丁磊
2014年是中加友谊的标志性人物白求恩大夫逝世75周年。在两国人民纪念和缅怀这位英雄时,在白求恩大夫生前曾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一位华裔医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誉为“当代白求恩”,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就是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心胸外科专家岑颖干大夫。
毕生追求的梦想
岑大夫出生于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一个传统华人家庭,少时由于当地政局动荡,被父母送到澳门,在亲戚的照顾下度过了少年时代。16岁时,岑颖干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先后在麦吉尔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医,毕业后进入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而这所著名的医院正是白求恩大夫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前工作的地方。
“我在澳门生活期间,亲身感受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了解到那里的同胞生活并不富裕,那时就萌生了将来为祖籍国做点事情的想法。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听说了白求恩的故事,不过当时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同他产生某种联系。”
“进入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后,我了解到更多白求恩在中国的英雄事迹,非常感动。我觉得自己应该并且能够像白求恩那样,用所学医术服务中国同胞,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成为我毕生追求的梦想。”提到梦想时,岑颖干大夫的眼睛格外闪亮。
苦乐交织的“圆梦之旅”
2010年,加拿大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岑颖干大夫正式开启他的“圆梦之旅”。
他先是到了北京和上海,但很快发现中国大城市的医疗水平已经很高,于是他径赴地理位置偏远、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贵州省。4年来,他每年都到贵州省贵阳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等地义诊,对数十名患者实施了心脏病手术。
“那真是苦乐交织的经历。”岑颖干大夫微笑着回忆道,“每次到贵州义诊都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等待手术的病人很多,有的病情还非常严重。我和助手经常一下飞机就直奔医院。有一次在兴义7天内做了12台大手术。身体的确很累,但一想到患者有机会恢复健康,就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我们后来了解到,有幸得到岑颖干大夫救治的多是来自贫困家庭、病情非常棘手的患者,其中年龄最小的还不到10岁,许多危重病人经他治疗后重获新生。岑颖干大夫的到来对当地的患者无疑意味着“阳光”和“生命的希望”。“当代白求恩”的称呼正是由岑大夫看过的病人叫起来并逐渐流传开来的。
受益的其实不仅仅是接受手术的患者。贵阳和兴义地区有关医院多次组织医生观摩手术并与岑颖干大夫进行学术交流,这对他们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很有帮助。这样,当地更多心脏病患者不用远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能及时获得医治。事实上,这一点令岑颖干大夫更为高兴。“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教会更多的医生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
“北京、上海的一些专家和我在加拿大的几名医生朋友知道我到贵州义诊后,也毅然加入进来,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我计划明年帮助一些中国医生来加拿大进修,他们学成归国后一定能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更多病人。”岑颖干说。(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在中加两国人民纪念和缅怀白求恩大夫逝世75周年时,岑颖干这位华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誉为“当代白求恩”。
B.岑颖干早年颠沛曲折,出生于马达加斯加,后被父母送到澳门,由亲戚照顾,16岁移民加拿大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学医,后留在加拿大。
C.岑颖干在澳门期间萌生了马上为祖籍国做点事情的想法,也第一次听说了白求恩的故事,不过从未认为自己会和他有这么紧密的联系。
D.岑颖干为了圆梦,毅然辞职回国,他放弃大城市,到贫困偏远的省份,为那里的心脏病患者解除痛苦,其过程真是苦乐交织。
E.岑颖干不仅坚持四年义诊,他还开展医生观摩手术,多次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发展,他德才兼备,是“当代白求恩”。
2.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全文分析岑颖干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分析岑颖干医生和白求恩医生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应是先在麦吉尔大学学医,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学医。C.“马上”与原文“将来”不符,另外,“有这么紧密的联系”与文中“会同他产生某种联系”不符,是“某种联系”而非“紧密联系”。D.“毅然辞职回国”于文无据。
2.①开篇点题,结构上总领全篇,引出下文具体介绍岑颖干的内容;②开头交代背景是中加友谊75年,自然引出文章写作对象,点明岑颖干的身份和称号;③奠定文章感情基调。对白求恩英雄的纪念和缅怀,对白求恩式人物的敬重和钦慕。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段落的位置为第一自然段,该段在结构上总领全篇,引出下文叙述的内容。从内容来看,写加拿大籍医生白求恩逝世75周年纪念,交代传主出现的背景。从感情基调考虑,传主与白求恩一样让人敬佩、敬仰。
3.①对国家民族深厚的爱。正是因为怀着对祖国人民的厚爱,他才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不怕条件艰苦,不计个人得失,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贫困地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民,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②有理想,长期为之奋斗,矢志不渝。正是因为他始终以白求恩为榜样,追求用所学医术服务中国同胞,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选择了
医生这个职业,选择了担当起道义和责任,追求对病人的人性关怀,所以他的到来才成了病人的“阳光”和“生命的希望”。④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分享精神。这些精神促使他不断推广、传播先进的医疗技术,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动相关学科发展。⑤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先后在麦吉尔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医,最后成为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心胸外科专家。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关键词语“取得成就”“自身因素”,然后通过对传主的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及别人评价等方面,从文章中进行筛选。如“萌生了将来为祖籍国做点事情的想法”等语言描写和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偏远地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民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对国家民族的深厚的爱;从“教会更多的医生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的朴素话语及计划把先进医疗技术传播给中国医生的想法,可以看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从他以白求恩医生为榜样,并不懈努力,可以看出他有理想和追求。
4.相同之处:①身份。他们都是医术高超的加拿大胸外科医生。②行为。他们都远渡重洋,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在艰苦环境下救助中国百姓。③情操。他们都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对中国人民怀着深情厚爱,不计得失,甘于牺牲奉献。
不同之处:①一个是在战争年代,一个是在和平时期。②而最明显的区别是:岑颖干医生的华人血统与报效祖国的炎黄情怀。他去中国,除了出于国际主义的献身精神,还因为血脉中那一腔永难改变的华夏热血,长期以来都在为报效中国而沸腾。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这是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解题时可以从人物身份、行为、性格特点、所生活的环境及人们对其评价各方面综合考虑。如二人都是医术高超的胸外科医生,都是远渡重洋救助中国百姓的人,都具有国际主义精神,且甘于奉献。但他们生活环境不同,一个生活在战争年代,一个生活在和平时期;二者对中国的情感不同,一个是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爱,一个是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友爱。
四、春节相关作文链接
春节贴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眨眼,寒假就快要结束了,回想快乐的寒假生活,就好像一个泡泡乐园,每一个泡泡都承载着一段美好、开心的小故事。瞧,这些调皮的泡泡精灵们飞过来啦!
说起大年三十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直奔奶奶家,因为我要去贴春联,这种“重大事情”怎能少得了我呢?
我跨进家门,奶奶正在调制糨糊呢。准备工作就绪了,我便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鸡爪”,拿起对联,取出一张,用刷子蘸上粘稠的糨糊,跑到大门前,往门上一贴,接着又贴上另一张。看着自己的“杰作”,我不禁仰天大笑:“我真是天才!哈哈哈!”“天上的蠢才!”突然一个脑瓜崩无情地敲在我的头上。原来是姐姐,她指着这副对联说:“糨糊抹得不均匀,你看有的地方都挤出来了,而且上下联反了!”“反了?可这上下联该怎样分呀?”我一脸疑惑。姐姐装出一副老先生的样子,说:“这个嘛,我来告诉你。古人对对子讲究‘平’和‘仄’,‘平’就是现在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一般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哦,原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贴春联也有规则呀!我竟把上联“福门吉祥千财旺 ”和下联“家顺人和万事兴”这哥儿俩弄错了位置,变成了“左上右下”啦!唉,我这糊涂虫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接下来,我在姐姐的指导下又一次“再创辉煌”!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沾满糨糊的刷子,从上到下,不紧不慢地均匀地涂在对联反面,由于动作不娴熟,小手上也沾满了乳白色的糨糊,变成了花猫爪,然后我笨手笨脚地将上联“绿柳舒眉辞旧岁”贴在右边,用手轻轻抹平,把挤出的糨糊擦去。嘿,上联大功告成了!按照这样的方法,又将下联“红桃开口贺新年”安家落户。哇!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好有成就感呀!原来过年是这么有意思呀!
第五篇:2018高考语文寒假作业:2默写+诗歌欣赏+现代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2018高考语文快乐寒假:2(默写+诗歌欣赏+现代文阅读+春节相关作文)含答案
一、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表现文静美好的女子是男子追求的对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杜甫写自己面对凄凉秋景,感慨于漂泊生活,无奈于身体多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六国的百姓,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二、诗歌欣赏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 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③④②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诗歌首联描写了一轮明月独悬高空,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的景象。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江上的月色,绵延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秋天的深夜里空中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接着诗人又仰望夜空,看到月光皎洁,群星稀寥。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寂静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共同沐浴这美好的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愿望,也是对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诗人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本诗意境清冷寂静,诗人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诗人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章回小说的体裁惯例、叙事结构和美学典范在明代即已大备。众所周知,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尚不具备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这意味着明代作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在此关头,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给了明代文人诸多启示和灵感。而历史事实证明,明代文人
大多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
在结构上,中国古代建筑与明清章回小说都体现了一种组合艺术的特点,它们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而且,为了适应各种功能上的需要,它们还可以不断地重复这种组合而形成更大的结构性的“群”。所以,从结构上来说,无论是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还是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回小说,其实都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而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
从整体上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院落式”结构与明清章回小说的那种特殊的组合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经常需要扩大建筑规模,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建筑,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量”的扩大,即以单座房屋为基础,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做最大限度的伸展。西方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另一种就是“数”的增加,即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座数极多的建筑群。这种“组合式”院落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不变,到清代的故宫,可谓达到了“组合式”院落建筑的顶峰。与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一样,西方长篇小说也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与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式”结构相对应的,则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所采用的“缀段性”结构,即小说由一段一段的故事连缀而成。
正因为注重“组合”,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以“院”而不是以“间”作为意义单位。在描述一个建筑群的规模时,中国古人一般不用“单座”的“座”,而是常用“几间几院”。“间”往往用于计算“单座建筑”的大小,其实就是最小的房屋计量单位。至于“院”,则是用来表示建筑群的概念,也是建筑最小的意义单位。几个“单座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从东南西北四方进行围合,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建筑群——“院”,更大的建筑群则是多个“院”的组合和勾连。一些大型建筑群,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抓住“院”这个基本单位,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其组合原则和设计理念。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与“间”对应的是“回”。“回”在章回小说中,就像“间”在古典建筑中一样,仅仅是一个“计量单位”,其作用性并不明显。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也存在一个类似“院”一样的意义单位。多个“院”构成“院落式”结构,而这正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典型特征。(摘编自龙迪勇《建筑空间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明代以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还没有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填补了
这一空白。
B.明代文人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他们从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中得到诸多启示和灵感,使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得更加成熟。
C.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和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回小说,在结构上都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
D.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扩大建筑规模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但因为各自的文化传统不同,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存在差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建筑强调“量”的扩大,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做最大限度的伸展;中国古典建筑注重“数”的增加,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座数极多的建筑群。
B.中国古典建筑的“组合式”院落建筑格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到清代,出现了故宫这样的“组合式”院落建筑的巅峰之作。
C.中国古人常用“几间几院”来描述一个建筑群的规模,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D.“院”是用来表示建筑群的概念,是建筑最小的意义单位,也是理解一些看上去非常复杂的大型建筑群的组合原则和设计理念的基本单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概念虽然出现较早,但明代作家在章回小说创作过程中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
B.西方长篇小说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这种结构模式受到了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的方式的影响。
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章回小说的文本由一段一段的故事连缀而成,其叙事结构属于典型的“缀段性”结构。
D.中国古代建筑以“院”而不以“间”作为意义单位,因此,在明清章回小说中,与“间”相对应的“回”其实并无实际意义。
【参考答案】
1.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以偏概全,原文说“明代文人大多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
2.B 本题考查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曲解文意,原文说“这种‘组合式’院落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不变,到清代的故宫,可谓达到了‘组合式’院落建筑的顶峰”,并不是说这种院落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3.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其作用性并不明显”,但不能说“回”一点作用都没有,“并无实际意义”。
四、春节相关作文链接
春节祭祖
在我的老家安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春节祭祖”,别认为这很普通,其实我们全家人对其是非常重视的。
在离老家几十公里处,有一个小镇——许岭镇,是我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许岭,安葬着我们徐氏几十代先人们。
山上,数不清的树木,荒草和荆棘,证实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为了祭拜祖先,我们也不会屈服,折断多余的树枝,踩平多刺的荆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坟地,我们看见了大大小小的坟。爷爷带路,先找到我们最亲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坟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张纸钱插在坟头上,接着叔叔拿出一叠纸钱在墓碑前点燃,我当时亲眼看见墓碑上玄孙一栏里有我和两个弟弟的名字,还有几个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他们没有来祭祖呢?也许是他们在外地过年,没有回来。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们就要给祖先叩头了,叩头时,先要双膝跪下,然后双手触地掌心向上,叩头三次,这样重复三遍才是对祖先最恭敬的礼节——三拜九叩大礼。最后,我们要把祖先“请回家”。
回家后,要将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还要摆上供品,这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肉、豆腐、糕点、水果、酒、茶等一样都不能少,而且鸡和鱼的头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也要空一个座位,那是留给祖先享用美食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断的,否则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们就要送祖了,送祖时要将供品移到餐桌上,鸡和鱼的头也要向着门外,我们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门外拜三拜,以示将祖先送回到极乐世界。这样整个春节祭祖仪式才算结束。
就像奶奶祈祷时说的那样,祖先们时时刻刻在身边保佑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让我们也时时刻刻怀念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