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1: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

第一篇: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

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

2011-9-30

5月6日,在单位党支部的号召下,我们全体党员一行来到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蓥山游击队陈列馆风景区。

首先我们参观了陈列馆的各个展厅,通过解说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进一步了解到当年华蓥山游击队员在双枪老太婆的带领下,是怎样在缺粮和武器枪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迂回的游击战争。下午,我们全体党员一行,沿着当年游击队员的行进路线,经过四个小时的行进,途中山路之崎岖难行,重温之后大家都感到体力不支,而当年游击队员还要扛着枪,背着干粮同时与敌人进行战斗,可想而之他们当年是多么的艰辛。而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他们不惜牺牲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作为新中国的子孙后代,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先驱的意志,立场坚定,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永不叛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科学发展。

5月7日,我们来到了红色之旅的“小平故里”,我们通过陈列馆的参观和解说员的讲解,小平同志16岁离开广安老家来到当时思想开放的法国求学,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艰辛探索,戎马一生,经历过非常岁月,后来开创伟业,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通过一幅幅老照片陈列馆里给我们展示一个鲜活的邓小平同志革命史。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展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不朽功勋。他既是一位伟人,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深情的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

最后我们一行参观了小平同志的故居,故居纯朴典雅非常普通的一个农家小院,小院清静祥和,让人浮想连篇,让人无时无刻不在回忆中缅怀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渝中分公司:陈中强

2011.5.8

华蓥山—广安红色之旅社会实践之个人体会与感想

文/田芙蓉 为深刻领悟红色精神,感知红色文化,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也为学习拓展知识,锻炼实践能力,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服务委员会(简称大自委)在2011年7月10日发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红色之旅。此次红色之旅行程两天,7月10日考察华蓥山红色文化,领略别样风光。7月11日观摩小平故居,瞻仰伟人风采。

对我来说,华蓥山一行,是对红色文化的体验,也是对它其他文化的学习和考察,是增长见识,感受当地独特风貌的一段旅程。华蓥山分别有红色革命胜地、自然风光及地质地理、情山、佛山四大文化,其中,红色革命胜地居于首位。华蓥山游击队在抗战时期,凭借华蓥山独特的地形优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较大贡献,其中的双枪老太婆更是最具代表的典型之一。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越崎岖又复杂的游击队小道,来到山洞中的指挥部和作为住宿藏身、粮食储备的大小天坑,其地险、偏而安全,又有部分自给菜地,足见当时游击队的有勇有谋、机智果敢。可我们更看到,虽然地理位置较好,但条件却相当艰苦。地洞长年阴暗潮湿,不宜生存居住,山地食物稀缺,补给困难,虽有菜地却难以完全解决问题,还要时刻担心敌人追踪围剿。能在如此条件下仍坚持抗战、顽强斗争,倾其一生为革命奉献,作为后辈,亲眼目睹遗址后,不禁生起浓浓敬佩之意。华蓥山红色文化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我们亲身体验了革命先烈生存和斗争的环境,才能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向伟大的革命先烈致以最深的敬意,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另一大文化,华蓥山的自然风光和地质地貌。华蓥山风景如画,壮丽秀美,其华蓥山之“蓥”便是整座山的形象写照。“蓥”字,盖头上为草,盖头下为金,寓意地表植被茂盛,地下矿产丰富。华蓥山最为奇特的是各式各样的风化石林,其中的万狮朝圣、千年一吻(一吻千年)、猪八戒戏幺妹,夫妻石、双枪老太婆、妙笔生花等最为典型。在导游的讲解下,那些石头全都变得妙趣横生,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处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均为矿石,富含钙质,所以植物均能在石中生长,且枝繁叶茂,造就了华蓥山丰茂的植被。这么壮观的石林从何而来?这就要追溯到两万多年前了。两万多年前,四川还是汪洋一片,随时间推移,经沧海桑田之变,海底变成了雄峻的山峰,海底的矿山经过风化便形成了现在奇特的石林,所以在林中穿梭时便可发现许多纺锤虫、古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到处都是历史的痕迹,地质考察的活资料呢,导游却说,看这些化石都是家常便饭,在华蓥山随处可见。那我只好说一句,这真是块宝地!感受了这些自然文化,真正体会到华蓥山真是个地质地理考察,又是陶冶情趣的一大好去处。

华蓥山第三大文化便是情山文化,一个古老而美好的爱情传说,自然风化形成的与传说相呼应的的山石如夫妻石、千年一吻、爱之小屋等,当地特有的幺妹相思豆、相思花,还有应季的女人节,滑竿抬幺妹等特色节日和活动,形成了华蓥山独特的情山文化,最适合情侣走一遭。第四是佛山文化,华蓥山又称小峨眉,足见其佛教文化的浓厚。拜佛也是有讲究的,若不是导游讲解,我们怎会知道,原来佛也是不能乱拜的。

考察完华蓥山的各种文化,11号我们来到了小平故居,广安协信镇牌坊村,瞻仰伟人风采。要进入纪念馆和故居,首先要经过一段两旁树木繁茂,各式花草点缀其间的大道,所见林木均为全国各单位的捐建林,用以表达全国各阶层单位及人们对小平的崇敬和追思。然后来到铜像广场,站在铜像下看着面容慈祥的邓爷爷,我不禁想,这个伟大的人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呢?带着疑问,我跟着导游来到了邓小平纪念馆。这个馆内浓缩了小平自15岁出国留学以后曲折的一生,虽然简要的概括为三起三落,但这个过程又是何其艰辛,又是经过多少努力和代价才落后又起!纪念馆的文物、文字、图片、视频、电影、背景音乐都在默默讲诉着小平一生的故事,我怀着崇敬和感恩的心情参观完纪念馆,也算是大概了解了小平不平凡的一生。所谓起,所谓落,都在教育我们,不管客观环境如何,都要在主观上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抛弃不放弃,在顺境中更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骄不躁才能笑到最后!

随后我们来到他的故居,故居为三合院,各类房间齐全,以那个年代来看,小平的家境是相当不错的。小平的祖上为官,曾在清朝被赐过政徳牌坊,这也是此地称为牌坊村的原因。又加上小平父亲曾在当时的黑白两道上都较有名气,在村里名望颇高,是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开明的人,因此才会有送小平出国留学的举措。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小平的思想才不被封建礼教束缚,才会有后来的文武双全和远见卓识,才会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和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下午到了邓家祖坟,佛手山风景区,这里的几个传说增添了邓氏家族的神秘色彩,埋葬的又几乎全是女性,体现了邓氏家族对于女性的尊重,在那个年代能将女性的身份看得如此之高,相当罕见,这也又一次说明了邓家的开明之风。

另外在旅途中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也是此行十分宝贵的收获。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蒋处说的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学会的几样东西。首先要会作高层设计。不管什么情况,在实际行动前一定要有总体规划和设计,有了方向性的东西才不会乱。其次是处理好“经”与“权”的关系,“经”即为原则,“权”则为变通。做事要有必要的原则,但不能死守原则,当情况有变也应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改变。第三是要善用各种资源。不管和某人私下关系多么不好,只要是个人才,必须要学会利用。做事讲求合作,善于利用资源才能事半功倍。第四便是会用笔杆子。写作能力相当重要,不论做什么都会涉及到写作,不论走到哪里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以后应当多与老师交流,会学到更多更广更深的东西。

此次红色之旅,对于华蓥山各种文化的考察,对于小平故居的观摩和对伟人的瞻仰,随时间的匆匆而过结束了,但此行带给我的影响,却深深植入心中,会一直潜移默化地延续下去。

小诗一首 小平故居行 学子诚心谒伟人,三起三落他一生。传说皆为休闲话,事实求是方为真。

早上7;30出发,从重庆永川出发全高速近3个小时左右(近200km)就达到了华蓥山景区,下高速去华蓥山的路还是很好,就是较窄的盘山公路,一定要小心。

华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邓小平的故乡广安华蓥市,由北向南纵跨四川、重庆15个县、市,延绵300余公里。华蓥山高峰高登山,海拔1700多米,是国家4A风景旅游区。

来到景区停车场首先看见华蓥山大酒店,它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在酒店大门左行20米,耸立着“双枪老太婆”巨型塑像,像高25米多,塑像庄严肃穆,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前方。华蓥山是双枪老太婆战斗过的地方,所以是红色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进入旅游区主景区大门,是一片高大挺直的杉树林,仿佛整齐排列的士兵在日夜守卫着华蓥山。穿过“御临桥”,拾级而上,就到了唐朝时期就有名的高登寺。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不断,因时间关系没有进去看过。

游道上有石林,比如千年一吻、八戒戏幺妹、孙悟空拜观音等都非常经典的天然石景。同时还有溶洞,里面很大,有生命之根源、琳琅满目的地质化石;生机勃勃的天然大盆景、比比皆是的游击队遗址、传奇感人的双枪老太婆故事。我们刚进入景区不久天下起了中雨,给我们的游览带来一点麻烦,主要是照相的效果不好,并且路有点滑,不时都要相互提醒注意安全。

其中一个景点叫“千年一吻” 流传着一个浪漫故事:很久以前,华蓥山下有一对非常相爱的青年男女,男的叫巴二哥,女的叫幺妹,巴二哥英俊善良,勤劳勇敢,幺妹美丽贤惠,温柔多情,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终究化为了一吻千年的夫妻石。其形如相拥而立的情人,下体相连,自肩部分开,其神韵令游客动容、观者止步。游人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景观,从相拥到相吻,由静到动,仿佛在向游人演绎不离不弃的人间真情。凡到过华蓥山的游人,都要到该景点下照相留念,希望沾点“千年一吻”的灵气,祈求爱情长存。

返回到华蓥山大酒店停车场时,进蜡像馆看了一下,中外名人蜡像馆历史名人很多,不过很多都不是很像。下午4点多我们来到了广安小平故里,入眼所见,植被茂盛,郁郁葱葱,俨然像一个绿地公园,能够看到从国家到地方援建的标语。随着故居讲解员,先后参观了这个储存了小平同志15年难忘童年和少年时光的故居、邓小平铜像广场,旁边刻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成列馆中,观看了关于小平同志革命生涯介绍的短片,参观了“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小平您好”等陈列展厅,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邓小平同志的手稿、物品、图片、曾经穿戴过的衣物和一些中外历史纪录片,仿佛回到了那个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真情感悟伟人平凡而伟大的革命人生

第二篇:广安红色之旅

广安红色之旅

-09思政 邓 小平故 居 游 记

5月22日,阴霾的天气也未影响我们欢乐的心情,因为我们盼望已久的09思政学院的红色之旅开始了,我们欢呼着来到校前广场,陈松书记早

就矗立在车前,和蔼得看着我们,慈爱得嘱咐着我们拿水,犹如我们的家长,不一会儿,同学们便三五成群的到了,这可是院里第一次组织活动,大家第一次聚得那么齐,所以都兴致勃勃的期待着我们的广安之行。

路上“击鼓传花”的游戏几乎每个宿舍都有代表参加唱红歌的节目,因为允许邀请嘉宾的缘故,一些平时不太搭腔的同学组成临时组合,虽然

没有明星的气派,但欢呼声,邀请声,鼓掌声,青春的笑脸组成一副副和谐的画面,场面十分活跃,陈书记被我们力邀,受到感染,和我们熊哥一起合唱了一首“说句心里话”,得到了我们的一致好评。漫长难捱的行车时光顿时成了我们欢乐的舞台,连开车的师傅都受感染开错了车,“草根娱乐”的精神还是让我们欢乐了一把。“传唱红歌”的主题精神也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我们游览了坐落在广安协兴镇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它为普通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间,穿斗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故居正房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横匾,大门两侧为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撰写的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图片,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八大部分,展现了伟人光辉

下了车,太阳公公也来凑热闹了,革命历程和盖世功勋。一批珍贵文物分别陈列在“家乡与家族”、“童年在广安”栏目内;“情系广安”展室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省级领导参观瞻仰的照片及全国“南巡杯”书画大赛的近千幅作品。邓小平故居已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迄今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这次主题活动,使我们深受教育,既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又使学院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希望我们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多组织这样的活动,给我们一个学习,开阔视野的机会,祝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我们的学院发展得越来越红火。2

第三篇: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1、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 ——内科党总支西柏坡观后感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月 日至 日,***党总支的百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当年早春的西柏坡,满山的柏树变得翠绿,村里村外杏花绽放。毛泽东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没睡多久就醒来,用膳后即迈出了进京的历史步伐,他对身边的周恩来及其他人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告别辞,也是一代伟人凝视久远、力盖千钧的历史叮咛!2003年的春天,胡锦涛总书记重游西柏坡,重温了西柏坡的故事、轶闻、伟人的报告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书记即兴发表了演说,向全党同志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教导。当我们面对胡锦涛总书记在这留下的照片和讲话的文字时,那个关于“进城赶考”的故事,仍然在进行“考试”之中。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同志们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我们内科全体党员们更要在“赶考”中百考不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四篇: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黄晓艳

2011年6月17日至18日,我院党总支的二十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80后来说,对西柏坡的了解更多的来源于教科书,并没有太多切身体会。大家都很想通过此次活动,揭开她的神秘。当我们看着那一件件伟人们的手稿、先烈的遗物,读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文字,倾听着解说声情并茂的解释点评时,我们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 1

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

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今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当今思想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多元、多样、多变的格局下,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价值观、荣辱观的标准不能变,必须成为社会主旋律。作为青年同志,我们更应该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古训,自觉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正做到人人知荣而为之、个个知耻而不为,使“八荣八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规范,真正使构建和谐社会从自身做起。

作为西柏坡精神的灵魂——“两个务必”,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立足本职岗位,不断争先创优的精神支柱。“两个务必”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时代,它的内涵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它表现为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流血牺牲精神;在建设时期,它表现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精神;在改革时期,它表现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现阶段尤其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时刻,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我们来说,我们要寻觅先辈足迹、发扬优良作风。

一是在思想作风上要有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蓬勃朝气。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工作作风,又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思想作风。”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务必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以艰苦奋斗、孜孜不倦的精神状态去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

想和行动上紧紧跟住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才能在急剧变革,激烈竞争的社会上主动应变、积极发展。

二是在工作作风上要有一种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昂扬锐气。共产党人作为用人类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武装起来的先进分子,在新形势下要自觉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每一个党员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到踏踏实实、埋头苦干。

三是在生活作风上要有一种克已奉公、廉洁自律的浩然正气。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每个共产党在生活作风上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即在生活目的上,党员和干部应克已奉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家庭的物质享受;在生活标准上应处处廉洁自律,不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只有这样才是新时期共产党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医院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西柏坡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实干好。

离开了西柏坡,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本职工作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

第五篇: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2011年6月12日公司组织党员,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下载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色之旅广安行之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脚步。月日至日,***党总支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百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崇敬和向往,......

    红色之旅韶山行之心得

    红色之旅心得 2011年7月26日至2011年7月30日,学校组织开展了为期5天的湖南“红色之旅”,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对我们的一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7月26日上午,我......

    红色之旅延安行

    红色之旅——延安之行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参加了局党支部组织的延安之行的红色之旅。 五月十一日,我们从淮安乘飞机直飞西安,这是淮安机场自去年开通以来......

    红色之旅延安行感想

    红色之旅延安行感想 6月21至22日,我们一行党员,满怀虔诚和崇敬之心,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学习考察,接受革命传统和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考察期间,我们沿路欣赏了黄帝陵、轩辕庙、延......

    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

    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2011年9月15日,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团委集结各支线机场团委委员向革命圣地西柏坡出发,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

    红色之旅观后感(5篇可选)

    红色之旅观后感 安图三小6年1班白晶文 今年的红色之旅也很难忘,虽说只是逛了一个伪皇宫,但是那个东北沦陷史馆却让我难以忘怀。 步入史馆,一个雕像进入眼帘,脸上的沧桑让人很容......

    行红色革命之旅忆往昔峥嵘岁月

    行红色革命之旅忆往昔峥嵘岁月(学生记者蒋媛媛)红色革命成记忆,今朝回首献真情。201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发生100周年纪念。我校以此为契机,组织各院系学生......

    红色之旅延安行有感[最终版]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那是我的童年记忆,我的红色记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华诞到来之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我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