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

时间:2019-05-13 11:2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D-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D-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

第一篇:D-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

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僧莎呵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唐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 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厄。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

峨帝峨帝 波罗峨帝 波哕僧峨帝 菩提沙诃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四)有关观世音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善财白言:“此三昧者,境界云何?”

居士答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尔时善财童子,于观自在菩萨所,得甚深智,入大悲门,以甚深心,随顺观察,心无疲厌。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大佛顶首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悲华经 诸菩萨本授记品》

……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授记。今我一心请于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惟愿各各为我授记。善男子。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 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

(五)“空”

1、“缘起性空” 《缘起经》(选)

……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缘起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法身偈”)

《大品般若·道树品》(选)

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知一切法无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空故。以是故,当知一切法无性。

2、《中论》(选)

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古印度龙树著,青目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4卷。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著作。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

中论

龙树菩萨著 梵志青目释 姚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中论·观因缘品第一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如诸法自性 不在于缘中 以无自性故 他性亦复无 ……………………

中论·观行品第十三

……………………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中论·观法品第十八

……………………

业烦恼灭故 名之为解脱 业烦恼非实 入空戏论灭 诸佛或说我 或说于无我 诸法实相中 无我无非我 诸法实相者 心行言语断 无生亦无灭 寂灭如涅槃 一切实非实 亦实亦非实 非实非非实 是名诸佛法 自知不随他 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 是则名实相 若法从缘生 不即不异因 是故名实相 不断亦不常 …………………… 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 则不得涅槃 „„„„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第二篇:佛教经典与文化-第四章-心经详解+阅读材料

佛教经典与文化-第四章-心经详解 阅读材料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僧莎呵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唐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 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厄。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

峨帝峨帝 波罗峨帝 波哕僧峨帝 菩提沙诃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四)有关观世音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

善财白言:“此三昧者,境界云何?”

居士答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尔时善财童子,于观自在菩萨所,得甚深智,入大悲门,以甚深心,随顺观察,心无疲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

……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授记。今我一心请于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惟愿各各为我授记。善男子。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 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

(五)维摩诘所说经(选读)

姚秦三藏 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文殊师利言……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懃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病者以大悲起。……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佛道品第八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维摩经略疏》卷1

“自觉觉他名为菩萨……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

(六)虚云:

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

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七)《杂阿含经》卷11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八)“无相” 《金刚经》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坛经·定慧品第四》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第三篇:佛教、道教与竹文化

佛教与竹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象征。

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的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与中国佛教解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佛教;竹子;文化;中国;

竹子与中国文化发展习习相关。新华字典中“竹”作部首的字就有187个。用竹子制成的生活实用品、工艺美术品数不胜数;颂扬竹子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人们崇拜竹子,爱竹子,赞美竹子。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兰、梅、菊并称“花中四君子”。竹子高风亮节,“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倍受国人赞赏,奉为做人的准则。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历史上有“竹祖龙孙道崇拜”,民间有“爆竹声声祈平安”的习俗2。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被誉为“竹文化的国度”。竹子被誉为“东方美的象征”。传统文化中竹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中无处不打上竹文化的烙印。从竹文化角度探讨佛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竹与佛教人物

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有用傣语写的《二十八佛诞生记》书中记载,第十五代佛释迦牟尼(即佛祖如来)原是一个平民,当他官升佛成释迦牟尼时,是在弯钩刺竹下换穿黄披巾的(升佛的象征物)。弯钩刺竹从此就成了他升佛的证据而尊为佛树。

普陀山观音菩萨住在“紫竹林”,在普陀山双峰山下,潮音洞上,相传是观音居住的紫竹林,现有紫竹林庵,出紫竹林庵向下的平坡建有“不肯去观音院”,三面环海,风景极为优美。相传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就居住在不肯去观音院下入海处的“潮音洞”中

印度佛教的雨伞换成中国佛教的斗笠,晴遮日头雨遮水,有“斗笠芒鞋一头陀”的赞语。竹林禅寺(潭拓寺,北京最古的寺院)第七代了奇禅师“示化竹林”(乾隆四年《潭拓寺山岫云寺志》)。佛徒以竹为名号也有不少。九华山清代就有一个竹禅大师,他平生最热爱竹子,还擅长画竹,留下了不少竹诗画作品。九华 山佛教文物珍品贝叶经上就有他的墨迹3。

寺庙园林里的竹

“竹林精舍”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初五精舍之一。传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弘扬佛法时,中印度迦兰陀村有一长者追随释氏,对其说笃信不疑,一心向佛,遂将竹园献给释迦牟尼作为说道之处。释迦牟尼即在竹林中设立精舍,广收门徒,说道度民,后世号为“竹林精舍”。

无独有偶,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上的“紫竹林”,则是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修炼得道之地,也是道场的发源地。《西游记》中,称赞观音菩萨是“兰心欣紫竹”(见第八回);观音胜境是“紫竹林中啼孔雀”(见第十八回);当孙悟空来到紫竹林拜见观音时,菩萨却“自人竹林里观玩”,“盘坐衬残箬。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最后,织了个紫竹蓝儿,用于擒拿通天河妖怪(见第五十回)。现今,普陀山还保留有“紫竹林”这一景点。

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和中国佛教中最熟悉的观音菩萨,特意选择幽静、清雅的竹园讲佛法,做道场,不能说是一种巧合,说明竹子作为一种“法身”,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佛教。现在很多竹种的名称也还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如体态和蔼的是观音竹,竹节象弥勒佛肚的是佛肚竹,竹杆基部如十八罗汉的是罗汉竹,烟雾缭绕中诞生的是紫竹,僧人手中捏出的是方竹,以及贵州的梵净玉山竹,四川的金佛山方竹,湖南君山的圣音竹等等。

实际上,在中国寺庙园林绿化中,竹子的应用非常广泛。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北都怀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维纲每日报竹平安”。后人便以“竹报平常”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北京位于竹子分布的最北缘,但寺庙栽竹却极为普遍,仅《长安客话》和《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近20处,其中以潭柘寺、碧云寺水泉院、卧佛寺和龙华寺为胜。如潭柘寺,“亦以山名寺,周围多修竹”,“冬夏常青,悦人心目,不减江南之趣”(明末《明一统名胜志》)。康熙和乾隆游寺所题赐榜和书联中均提及竹子,如“松竹清泉”、“暗水流花径,清风涌竹林”(乾隆四年《潭柘山岫云寺志•名胜古迹》)。又如碧云寺水泉院“前临荷沼,沼南修竹成林,疏疏潇碧,泉由竹间流出。岩下琢宝为屋,正对竹林”(《长安客话》卷3《碧云寺》)。《帝京景物略》卷6《西山上,卧佛寺》对寺内竹景的描述更为生动:“观音石阁,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燕放难竹,至此林林亩亩,竹丈始枝,笋丈犹箨,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孙大于母”。竹径通幽是寺庙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九华山上有“闵园竹海”,普陀山上有“紫竹林”,峨眉山万年寺内翠竹丛生,天台山国清寺门外修竹夹道;四川乌龙寺山道两旁竹林茂密,江苏兴福寺内竹径通幽,北京红螺寺内有“御竹林”,台湾开元寺中有七弦竹。云栖竹径是杭州西湖主要的风景名胜之一,径长800多m,路宽3 m多,弯弯曲曲地穿行于浓密的高达20余m的毛竹林中,借地形起伏,溪涧涓流及亭、榭、树木的布臵,形成“夹径萧萧竹万枝,云深幽壑媚幽姿”的竹径景观。走完竹径,便到了云栖寺。寺初建于五代,北宋治平二年改为栖真院,明代宏治年间院废,隆庆五年禅宗莲池大师始复寺院,恢复旧名。清康熙帝玄晔,南巡时题诗刻石,乾隆帝弘历题后殿额为“修篁深处”。

三竹与禅境

竹境通于禅境是中国寺庙园林常用的以竹造景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是有关“竹林寺”的艺术构思。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游庐山日记》中写道:访仙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竹林为匡庐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山,何论竹林。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有的认为树木是“精灵住所”,树上有神的使者;有的认为树是“家族名字的来源”,树与宗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的认为树林是宗教崇拜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处所,“唯一的庙宇”。中国的树崇拜却别有特色,其中反映了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在中国传统宗教道教中,这种树崇拜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树崇拜与道教长生成仙思想结合,形成了道教独特的树崇拜观。

没有神灵崇拜,古人就不能慰藉心灵,而没有人类的崇拜,神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人和神还是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沟通。“绝地天通”虽然隔离了凡人同天神的直接沟通,但巫觋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与上天联系。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之一。

道教与竹

仔细考察紫薇树的文化历史,会发现紫薇树其实是道教的圣树。传说紫薇花是北极紫微大帝的化身,能避邪,北极紫微大帝手中执有一枝紫薇花。道教认为紫薇花为天上紫微星下凡,故紫薇花被道教尊为圣树。桃木。

桃木木质细腻,木体清香。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神木。

1.桃树。“千门万户瞳瞳口,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树为五行的精华,故而每逢过年总以校符悬于门上,能制百鬼。2.柳树。柳为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柳树亦有驱邪作用,同桃树的作用一样以柳条插于门户可以驱邪 3.艾。艾的颜色古时用作对老年人的尊称,而艾叶加工后可用作炙法治病燃料。端午节将艾制成“艾虎”带在身上,能起到辟邪除秽的作用。4银杏树。银杏树长达余年,因在夜间开花,人不得见,暗藏神秘力量,因此计;多镇宅的符印要用银杏木刻制。5.柏树。刚直不阿,被尊为百木之长,木材细致有芳香,气势雄伟,能驱妖蘖。6.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苵萸是吉祥植物,香味浓烈,可入药。古时习俗,夏历九月九日偑戴萸囊,可去邪辟恶。7.无患子。以中日两国为多,在植物中尤为受到到尊崇因为其结实求形如枇杷,生青熟黄,内有一核,就是佛教所称的菩提子”,用以串联作念珠携带,可保平安。8.葫芦。多籽,在风水学中葫芦是能驱邪的植物,亦有多子多福的含意,古人常种植在房前屋后

第四篇:鲁迅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鲁迅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姓名 周楠

学号011102053 班级(5)

鲁迅的故乡绍兴,有着信奉神佛的浓厚的空气。在这样的环境里,鲁迅从小就与佛教有了缘分。他一生下来,家里就忙着向菩萨为他“记名”.就这样还不放心,在他不满一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附近长庆寺,拜主持龙和尚为师,师傅赠送他银质八卦一个,上面镌刻着“三宝弟子法号长庚”。这个法名,后来也曾做过笔名(“常庚”、“庚”),并且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里,“赠给了恐吓自己的侄女的无赖”。他还得到两件“法宝”:一个是非喜庆大事不穿的“百衲衣”;一是每逢出门必挂在身上的牛绳—上面挂着历本、银筛之类的“辟邪物”。鲁迅在晚年写的《我的

教的传统背景,因此,一旦与时代精神遇合,它便以超出常人的深度和力度爆发出来,表现出人所不及的思维洞察力。在他的小说、杂文中,怀疑精神遍布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传统习俗直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怀疑使鲁迅特别善于窥探、洞察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不为假象所惑,不为成见所蔽,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永远保持清醒的批判眼光。怀疑也使鲁迅成为一个清醒得近乎冷酷的现实主义者,他无情地剥去了“五四”以来一些乐观主义者盲目地加在诸如“大众”、“希望”、“青年”、“黄金世界”等观念上的乐观想象,使之露出原本满目疮痍的真相:“群众——尤其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将来就没有黑暗么?”,“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所谓希望将来,“不过是自慰——或者简直是自欺”等等。他在“一切有中看见无所有”,这使他在许多方面接近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但鲁迅的虚无更彻底。存在主义的“无”是指在一个上帝已死去,没有任何普遍必然的道德律,也没有任何绝对客观的价值的“虚无”世界上,人必须自己选择和创造他的价值,个人是各种价值和意义的根源。但是,在鲁迅眼中,“自己也未必可靠”,对于先觉者置身传统中反传统的悲剧性悖论处境的洞察,使他对“自我”亦投去了怀疑的眼光,他发现自己也在帮助着排“人肉筵席”,也在不自觉地“吃人”,“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因此,较之存在主义,鲁迅的“虚无”更接近佛教的“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由内在的因和外在的缘和合而生,是缘起的而不是自起的,因而都空无自性。这种“空”不是等于零,一无所有,而是说一切都是无自性的,非永恒、非绝对的。鲁迅说他的反抗并不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而不过是“与黑暗捣乱”,即是深悟到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永远正确、完全光明、绝对永恒的理想,看似绝望偏激,其实乃是意识到人的存在之有限,更是意识到社会改善永无止境的一种真正觉悟。竹内好先生说:“鲁迅文学的根源应该是被称为‘无’的某种东西。获得了那种根本的自觉,才使他成为文学家。”这种空、无的自觉显然来自佛教的启悟。

佛教说空,却并不执着于空。在它看来,仅从有(肯定)或仅从空(否定)来理解事物,都是片面的,偏执的,必须从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互成互破,不断否定,才能扫尽一切妄执而呈现真实。这正是鲁迅没有在怀疑中走向虚无主义的陷阱,而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思维根源之所在。较之一般的现代作家,鲁迅思想中存在着更多的内在冲突和深层矛盾。既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既为启蒙民众而大声呐喊,又诅咒这样的民族灭亡;既喜欢寂寞又憎恶寂寞以及既爱人又疑人等。中国传统士人面对社会矛盾和人生困境时,大多是退守到庄禅哲学中在“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虚无辩解中,寻求精神解脱。鲁迅常说自己苦于背负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真正使他的否定和怀疑精神贯彻到底,在虚无和绝望的废墟上开出一条生路的,这是佛教的否定思维。在《野草》中,他以下地狱般的勇气和毅力,在两难式的自我盘诘中拷问灵魂中的黑暗与虚无的“鬼气”,空虚与充实,希望与绝望,生与死,友与仇,人与兽,祝福与诅咒等,两种立场的尖锐对立,造成一种充满活力的紧张,混合着天堂与地狱的气息。正是在这种艰难的自我否定中,鲁迅超越了虚无和绝望,走上了彻悟之道。他在希望中洞察黑暗,又在绝望中发掘光明;他以绝望来补充希望,又以希望来照亮绝望,沉着从容,不惊不怖,“胸襟达到了一极大的沉静境界,仿佛无边的空虚寂寞”。如果说老庄的“无”还处在没有分化的原始浑沌状态的话,那么鲁迅经

过互成互破的否定之后所达到的“空”则是对有与无的对立性矛盾的超越与克服。表面上看似乎回到了起点,其实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也正因此,鲁迅的否定不是走向消极悲观的沉寂,而是走向了悲壮动人的拯救,“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它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古典式的人格范型在鲁迅这里的终结、代之而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人格。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黑暗混乱,文坛斗争的错综复杂,使得觉醒的知识分子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和日益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中饱受希望与绝望的折磨,在不可解脱的狂热与颓废的轮回中,似乎只有鲁迅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与豁达,冷热之间,从容不迫,这种精神定力不是无所从来的,“其‘冷静’,‘渊默’,不能纯粹是对辛亥革命后许多事情的失望造成的,亦必是由于一长期的修养,即内中的省察存养所致。换言之,在自己下过绝大的功夫,显然,这必定是受了佛经或老庄的影响。”

佛教对鲁迅的创作亦有深刻的影响。佛经中的典故、意象、术语大量化用在鲁迅作品中,其着名的“铁屋子”比喻既是由佛经中“火宅”意象演化而来。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中说:“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家广大„„堂阁朽故,墙壁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徐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在此宅中,乐着嬉戏,不知不觉,不惊不怖„„无求出意„„长者„„思惟„„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佛教把人世间比作四面起火的“火宅”,鼓动人们“速出三界”,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鲁迅“铁屋子”意象即受到它的启发,“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不同处在于,“火宅”中悟者为长者,迷者为其子,而在“铁屋子”中觉醒者是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熟睡的是大众。在鲁迅的小说散文中,“铁屋子”又进一步具象化为《阿Q正传》中的“未庄”、《祝福》中的“鲁镇”、《颓败线的颤动》中的“深夜中紧闭的小屋”等,并且赋予它以先觉者为救群众反被群众驱逐、迫害之新义,使之更具时代色彩。当先觉者与群众的对立转化为先觉者与敌人的斗争时,“铁屋子”意象就置换变形为“无物之阵”。“无物之阵”其实也是一个“鬼阵”,这里各处是壁,随时能碰,然而无形;到处是杀人不见血的暗器,却又让人看不见,你能看到打着公理、正义、文明等好看的招牌的学士、慈善家、雅人君子等,实际却空无一物,走进无物之阵的战士,就象碰到了“鬼打墙”一般无所用其力。在《何典·题记》中,鲁迅称赞专写阴间的小说《何典》“谈鬼物正象人间”,“在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中,展示了活的人间象”正源出于他对鬼影幢幢的人间生活的深切感受。“无物之阵”是鲁迅在“铁屋子”基础上提炼出的具有深厚的历史蕴涵和现实意义的典型意象,它的鬼气、怪诞和恐怖,正是这人间地狱的写照。

鲁迅说:“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是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在现代人身上看到过去的鬼魂,在现代社会里洞察出传统的阴魂不散,这使他时常感到仿佛生活在非人间的鬼域世界。人鬼混杂、古今杂糅、新旧交替正是转型社会必然产生的历史现象,鲁迅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过渡

时代中种种昏暗不明的灰色的影子。鬼魂在持久而明确地主张进步,对未来抱有理性乐观主义的胡适的世界里是没有地位的,在对历史持悲观虚无的“循环论”的周作人眼中,除了古已有之的形形色色的鬼魂,现代中国从未有过任何“新东西”,“我觉得我们都是鬼,不但父母传下来的东西在我们身体里活着,并且各种陈旧的思想信仰这一类的东西也都存留在里头„„现代中国上下的言行,都一行行地写在二十四史的鬼帐簿上面。”因此,当鲁迅以昏暗不明人鬼混杂的地狱意象来象征他所处的时代时,他成为时代最真实而深刻的代表,而从佛学中汲取营养和灵感正是他成功地营造出阴冷恐怖的人间地狱的关键所在。他称自己的《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的小花”,《野草》的象征中所使用的大量意象、典故和术语都来自佛家文化,如伽蓝、火聚、火宅、三界、无量、刀山剑树、地狱鬼众、牛首阿旁以及模仿古代汉译佛经语气的大欢喜、大悲悯、大痛楚、大光辉等语汇均显示出浓厚的佛家文化气息。不仅如此,《野草》中带有鲁迅自我个性特征和生命色彩的“影”、“死火”、“长蛇”等主要意象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佛家文化的启示。

佛教认为现实如同梦幻泡影。《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鲁迅也十分钟爱“梦”的意象,或把理想比喻为梦,或者比人生为梦,或者借梦境来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梦幻气氛弥漫于《野草》的大部分作品中。由于佛教中的“幻”经常和“化”的概念联在一起,而“幻化”在本质上又是一种带创造性的神话思维,它对作家艺术家想象力的高度解放和思维空间的拓展意义重大。鲁迅说:“中华民族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自然界的情形并不佳,为谋生起见,生活非常勤苦,因之重实际,轻玄想。”这种“重实际轻玄想”的文化性格,随着儒家文化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全面控制而愈益加强。因此,与佛经文学的“好大不经”、“奇谲无己”、“深妙靡丽”相比,中国文学不论如何夸张离奇,总显得过于沾着现实,不够舒展空灵。钱仲联先生说:“先秦道家哲学着作如《庄子》、《列子》之类,都有些幻想寓言,但比之佛经的上天下地的想象驰骋,真有小巫见大巫之感。”鲁迅虽然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但他耽于沉思,富于激情,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他之喜读佛经与佛经文学夸诞、神妙、玄奇的艺术魅力分不开。他曾专门出资捐刻《百喻经》,他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亦随在可见。”他的杂文《战士与苍蝇》、《复三虫》、《谈皇帝》、《扁》等包括在《野草》中的《狗的驳诘》、《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诞而不谬,幻中见真,庄从谐出,妙趣横生,或令人会心微笑,拍案叫绝,或促人凝神沉思,肃然起敬,均可作为优美的寓言来读。驰骋自由的想象力,博古通今的学识,透视历史和现实的卓见激活了鲁迅种种奇思妙想,如《影的告别》中人影离形;《墓碣文》中死尸的坐起发问;《死火》中在冰谷里冻结与苏醒的死火;《失掉的好地狱》中神魔之争;《狗的驳诘》中狗对人的反驳以及《死后》中人死之后的感觉,月亮向西运行等奇幻的构思,诞而成理,奇而有法。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妙,使《野草》的梦境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幽深奇幻瑰丽浪漫的艺术风彩。变形与夸张是佛经文字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较之写实,它使人物、景象或内在秩序脱离常规,显出异相,从而能有力地凸现出现实中的某些隐而不彰的意蕴。如《失掉的好地狱》中,鲁迅以神魔的斗争、神取代魔又蜕化为魔这一世界性的历史现象作哲学的观照和审视,它超越了写实作品中常有的具体时空,却显示出剥离历史本质的深刻性和精辟性,警人至深。正是变形和夸张使《野草》的梦具有奇特的美和怪诞的恐怖,“它们是真正

的梦魇,即使那些并未标明是梦的篇章也具有一种不连贯的性质,并因变形的现实而引起人的震骇”。变形和夸张也使鲁迅笔下的形象描写显示出超拔奇伟的奇幻魅力。如那有炎炎的形、却全体冰结如珊瑚枝、冷得使人指头焦灼的“死火”;那象包藏火焰的大雾,在日光中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的“死掉的雨”;那在广漠的旷野上,裸着全身,执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看客们无聊生命的复仇者等等,造型的奇诡,设色的绚丽,想象的超拔,描写的夸诞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既有赖于作者超理性的神话思维和“出入幻域,顿入人间”的思维空间,也需要联想、聚合等想象心理的构成力。可以说,佛教中的“幻化”观对于鲁迅摆脱现实之束缚,自由地跨越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界限,在过去未来现在和地狱人间天堂的广阔时空中自由穿梭,营构出奇诡绚丽、扑朔迷离的人、神、鬼、魔的艺术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鲁迅的创作总集中,翻译占有较大的篇幅和重要的位置。鲁迅一生推崇硬译、直译,强调忠实于原文。而对于鲁迅的直译工作,当时的翻译界还存在着疑义。至二十世纪初,整个中国翻译界仍然以林纾式的意译(实为改写)为主。鲁迅推崇严复,理由是“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更进而对六朝汉唐佛经的翻译大加赞赏:“中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六朝真是„达‟而„雅‟了,他的《天演论》的模范在此。唐则以„信‟为主,粗粗一看,简直是不能懂,这就仿佛他后来的译书。”(《关于翻译的通信》)完全是以佛经翻译为最高评判标准。鲁迅认为直译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佛经翻译的成功例子。“例如唐译佛经,元译上谕,当时很有些„文法句法词法‟是生造的,一经习用,便不必伸出手指,就懂得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认为他的直译虽然一时对读者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但这种障碍很快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化解,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鲁迅在潜意识中是否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中国古代佛教学者翻译佛经相提并论已不得而知,但直译在鲁迅看来是一件艰难而又光荣的事情则显而易见,否则他也就没有必要多次大动干戈地反驳梁实秋、赵景深等人的攻击了。

鲁迅的翻译可以说是最受批评家不遗余力批评的对象。可是他却据理力争、乐此不疲,并且以佛经为靠山来堵批评家的嘴,这与他在其它场合谈论佛教时的讥讽口吻迥然不同。这种自相矛盾至少产生两个推论:

译风尚也曾使鲁迅身陷其中,《斯巴达之魂》可以说介于翻译和创作之间,这也是当时翻译界的主流。虽然如此,鲁迅对这种误人子弟的作法一直心怀不满,于是当严复的后期翻译、曾朴的《九十三年》、马君武的《心狱》等较为朴素忠实的翻译出现之后,鲁迅的译文风格即为之一变。与兄弟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是对林纾误读和误译的反拨,在为此书所做的《序》中,他提出了“直译”的宣言:“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中华。”口气中流露出开一代新风的霸气。另一位译者周作人当时还与兄长保持一致步调,他也认为“直译”是唯一可行,也是最好的翻译方法。虽然限于周氏兄弟当时的翻译水平和翻译经验,在译文的可读性上也很难说成功。但是,1920年鲁迅为重印《域外小说集》时作序时已经意识到少作的不足之处。到翻译《百图死魂灵》时已经看不到特别生涩的句子,已是完全意义上的白话了。

可见,鲁迅除了在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上与佛经吻合外,并没有对佛经的特殊兴趣。佛经的翻译传统只是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一个工具。事实上,《域外小说集》的翻译也只是在章太炎的鼓吹和煽动下的结果,而并非是周氏兄弟从佛经中“顿悟”出的新鲜法宝。

鲁迅早期的杂文常常表露出一种拒绝传统的姿态,最著名的莫过于让学生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包括印度)这一惊世骇俗的主张。他也多次表达出对佛教哲学的不理解。1933年2月7日至8日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他举出《说岳全传》中的例子来讽刺佛教徒的涅槃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好方法。”又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佛教的个人解脱在鲁迅看来不仅是虚妄不实的,也是一种狡黠的欺骗。无法证实的谎言被认定是真理而现实的苦难图景却被有意和无奈的忽略,这一惨痛的事实恰恰是佛教在为统治阶级掩饰,一种命定的阶级身份和不公正的待遇只能至死不渝,以期待来世的轮回和涅槃后的“大欢喜”式的狂欢妄想为已失去的一生写下墓志铭。佛教的游戏规则无疑是为了保卫自身的尊严和利益不受损害,并以西方极乐世界的抽象节日作为诱饵使普通群众的心理天平向佛教倾斜。

鲁迅的火眼金睛真切地洞穿了佛教以及中国固有文化的谎言特质,与历史的相互遭遇暴露了它们可疑的作案动机。在场的贵族名额有限,破产的趋势不可逆转,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彼岸,亦或所谓的彼岸只能像一张脆弱而又华美的丝网一捅即破。

佛教保护神这一精神鸦片对民众的思维方式造成的麻痹和伤害,鲁迅更是深恶痛绝,他说:“他们何尝不知道什么„中国固有文化‟咒不死帝国主义,无论念几千万遍„不仁不义‟或者金光明咒,也不会触发日本地震,使它陆沉大海。”(《真假唐吉诃德》)[39]当日本佛教电影在上海上演时他又措辞严厉地批评道:“从全世界的愚夫愚妇,善男信女的衣袋里,赚得确实的布施。”(《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这样的批评和讥讽在鲁迅的杂文中经常出现并成为鲁迅文化批判视野中的一环。

应该看到,鲁迅对佛教矛盾态度正是佛教本身的优势和弊端的必然结果。佛教的两重性是其在变革过程中面对习惯势力和外部挑战形成的过渡状态,也从一个平面上体现出传统与变革的对立,共存于同一时空中的尴尬。

第五篇:佛教与旅游文化备考资料

佛教与旅游文化

一、中国古今的旅游观念

帝王阶层

士大夫阶层:寻幽访古,山水之游,外交之游

僧侣阶层:以求法、传法为主,兼有游览成分。

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唐代的义净唐代的鉴真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南海寄归内法传》

平民百姓:

二、旅游文化

它是一种建立在旅游实践基础上的,融知识性、历史性、文化娱乐性、民族民俗性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大众文化。

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在旅游中的普遍显现。它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中介体(旅游制度和企业)、旅游客体(旅游对象)和旅游社会环境四个环节的文化。

三、旅游分类

1、观光型自然风光、社会风情

2、休息型度假

3、健身型爬山

4、娱乐型

5、文化型文物建筑、考古遗址

6、宗教朝圣型佛教名山

7、寻根型思祖念乡

8、探险型高原、沙漠

第三课中国佛教寺院文化

佛教寺院是供奉佛和菩萨的地方,也是僧人居住、修行的场所。它既是佛教的活动基地,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动中心之一。

1、佛教寺院发展概论

2、中国寺院布局及其殿堂配置

3、文化视野下

一、佛教寺院发展概论

1.释名

 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传说佛教进入中国时,白马驮经至洛阳,住官署,后建寺,称白马寺。为中国佛教寺院的开始。寺院也称“寺刹”、“梵刹”,由于寺前幡杆称刹原因。寺院也称兰若,梵文音译,佛寺的意思。我国汉地寺院发轫于汉代,三国以来,长安、洛阳和长江中下游建寺渐多,六

朝时期更加兴盛,如北魏洛阳城内有寺院1367所,各州郡都有佛寺3万多所。隋唐时期,佛教空前繁荣,寺院林立。宋代以来,寺院一般分为禅、教(讲)——讲授教义、律三种。

3.寺院布局

 中国汉地佛寺在近两千年发展过程中,基本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 中国汉地佛寺的平面布局非常灵活,大体上分为单体布局(西北地区)、组群2.发展简史

布局和园林布局三类。

 组群布局

 廊院式

 这是一种比较早的寺院布局,受印度佛教寺院的影响,并结合中

国传统构图形成的形制。

 廊院式寺院构图特色是向心的。对于独院来讲可以形成强烈的艺

术面貌。

 纵轴式

 汉传寺院建筑明清以来形成定制。一般坐北朝南,有南北中轴线。

(山西平遥双林寺)

 园林式

 殿堂配置

山门

 寺院的大门,一般设有三道门,又称“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

(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多坐北朝南,多为拱形,中间大,两侧小

 可分为碑坊式、殿堂式(寺院空间过小)。

 殿堂式:寺院中轴建筑的山门与天王殿为一组,称为前殿;山门

殿内有金刚力士(哼哈二将)。山门后还常附有钟楼和鼓楼。

 天王殿、钟楼、鼓楼

 是寺院的第一进院落。主体建筑是天王殿。东西两侧是

 钟、鼓楼。寺院钟的种类比较多,有大钟、殿钟、堂钟等。多为青铜铸成。钟鼓楼的功能是僧人作息信号,一般是在清晨、黄昏时敲响。天王殿

 中间供奉弥勒佛。寺院的“礼宾官”。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又唤名“风调雨顺”,意在要由风调雨顺带来“五谷丰登”与“天下太平”。背对面:

韦陀:手握杵指向天,可以免费接待云游僧食宿。

双手合十捧杵:只具备对少量云游僧食宿

右手握杵触地/左手叉腰,或双手扶杵触地:不具备

 大雄宝殿

 供奉整个寺院的主尊佛像。大雄意思指佛祖的英勇无畏,法力无边。

 一尊佛 三尊佛

竖三世佛: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

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五尊佛 

 方丈院、祖师殿、罗汉堂

方丈院是寺院主持所居之地,源于一丈见方之意。祖师殿内

为供奉祖师之像。罗汉堂中塑有五百罗汉,洋洋大观。

藏经阁

是佛寺中珍藏佛像经籍之所,一般安置在中轴线的最后一进,

为两层。下层为千佛阁(防火),正中供奉毗

三、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佛教寺院

 庙会与佛教寺院

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在寺庙周围举行

求神拜佛,迎神赛会,集市

著名的庙会有北宋东京相国寺、南宋临安灵隐寺、上海龙华寺

 文学与佛教寺院

第三章:世博会与上海佛教旅游资源开发

一、上海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二、上海佛教旅游资源整合的措施

三、世博会期间上海佛教旅游资源开发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佛教的制度

第一节佛教的管理和教育制度

一、佛教的管理制度

1.外部管理(接受官方管理,e.g.政教合一——伊斯兰)

2.内部管理

秦主敕选道安法师为僧正。慧远为悦众。法钦慧斌掌僧录。给车舆吏力。僧正秩同侍中。余则差降。为立僧官之始。

寺院管理几大级别:

三纲(寺主、上座、维那)

四大班首——原指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寺职,后已成为方丈助手,辅佐方丈的工作

八大执事——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职(纠察)、维那(禅堂负责人)、典座(厨房、斋堂的负责人)、寮元(云水堂的负责人)、衣钵(方丈室负责人)、书记(职掌书翰文疏,可由普通人担任)。

八大执事每年一任,由住持任命之。

二、佛教教育制度

1.讲经说法——

2.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3.寺学制度

4.佛学院+高等教育培训(现在)

第二节日常及特定佛事活动制度

1.日常佛事活动

 早课——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和梵呗歌赞等法事,因其冀获功

德于念诵准则之中,所以叫功课。全寺僧人每天早上寅丑之时,聚集大殿念诵《楞严经》、《大悲咒》、《心经》各一遍,都配有歌赞。

 晚课

2.节日佛事活动

 浴佛——佛教最大节日。每年阴历四月初八。佛诞节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用水盆 供奉佛祖的 盂兰盆会

3.忏法与打七

4.重要法会

佛教服饰制度

其它佛教制度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通常分为佛事音乐和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通俗音乐。

 佛事音乐:

1.朝暮课诵。晚课时诵《阿弥陀经》、唱《回向偈》《赞佛偈》《伽蓝赞》

2.祝圣佛事。如“浴佛节”,唱《沐浴真言》、唱《佛宝赞》、《赞佛偈》

3.普济佛事

 通俗音乐

下载D-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D-佛教经典与文化09-10-02-第三-五章 心经详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教的文化内涵

    佛教的文化內涵中國文化中儒釋道如何互補的?佛教的信仰內部和外部內部思想的信仰:因果報應:原因和結果 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 做善事得好報,干壞事得惡報 有要素構成:人有三業:身:......

    领导科学与艺术-0002

    领导科学与艺术-0002一、单选题1、通过诱导形式激发人的主动精神,使人的工作热情建立在自觉地基础上,这种激励属于。A、内激励B、精神激励C、正激励D、外激励2、“养兵一日,用......

    佛教与人生

    十一班二组吴有兵 学《佛教与人生》有感 原本以为佛教离自己很遥远,深不可测;但我在学习《佛教与人生》后觉得佛教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和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我们导游工......

    佛教与茶[范文模版]

    佛教与茶 一、渊源 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初传中国时,僧人多修习小乘禅法,由于长时间坐禅容易产生疲劳,而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的功能,加上本身所含的丰富营养......

    佛教与佛教建筑

    认识佛教与佛教寺院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卒......

    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会议 民主政治是今日世界的共同潮流,其基本原则在于纠合群力,集思广益,交换意见,截长补短,异中求同,融个体于群体,汇合为一共同的意见,以达到共同的目的,这也就是集体创作。因......

    佛教与企业文化

    佛教与企业文化 作者:释明生 文章来源:中国佛商财富论坛 “白日曜青春,时雨净飞尘”,这是三国曹植《侍太子坐》里的句子,展现的是一个净化过的明丽清新的景色。因而,希望大家有如......

    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杨振宁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