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1:3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观后感》。

第一篇: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观后感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观后感

在十一月三号晚上,我们支部深刻学习了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讲话,通过学习深刻了解到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科学研究是光荣伟大的事业,也是艰苦的事业。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是没有出路的,也是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古人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就是科学研究的规矩。只有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出精品力作,推动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科学发展、学术繁荣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学风和道德基础上。学风不正是科学的大敌,学术不端行为更是对科学的亵渎,危害十分巨大,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特别强调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我们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意义。学风是校风、社会风气的引导力量,学风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又影响着社会风气。通过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服务并引领社会,是社会主义大学和广大高校师生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防线,学术道德出了问题,社会道德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切不可等闲视之。

在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制度建设的同时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培育优良的学风,倡导严谨规范的学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一方面要认识到位,切实增强遵守学术道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方面要组织到位,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措施到位,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在高校和我们同学自身的努力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社会舆论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充份发挥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么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使大字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是非清楚。同时还我们学习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同时,应当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我深信,整个学风建设活动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个人心得

“道德”一词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 “道” 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 性、品行、王道。“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学风”一词,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孔子对弟子们说:“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

学风与学术的关系,犹如空气与人的关系一样。清新的空气,能使人健康地生活和工作,创造美好的人间;空气如受到污染,轻则使人感到窒息,重则致人死亡。同样,优良的学风,能使学术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繁荣;如果学风不正,乃至腐败,势必严重挫伤正直学者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而纵容那些丧失学术良知、社会责任感的追名逐利之徒,借学术之名,在庄严的学术殿堂里行骗的活动。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遏制、打击,而任其发展下去,势将败坏我国学术界的声誉,从而毁坏我国“科教兴国”的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多标志性的成果。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国内外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科学道德和学术风气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对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就是要正确引导我们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要培养诚信的品行、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方法,并树立责任意识,把爱国报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追求真理的情怀贯穿到学习、科研活动中,把个人的知识和专业特长应用到促进祖国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社会实践中来,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努力。

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案例了解到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诚信的科研品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循和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要有责任意识、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 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达尔文和华莱士的例子:1858 年 6 月,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收到一个叫华莱士的青年科学家的来信及论文,希望他看后提意见并推荐。然而,达尔文阅后却陷入极度矛盾与痛苦中,因为论文中的物种进化观点与自己竟不谋而合,而为此他已经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甚至说:“我的全部独创性,无论它可能有多么了不起,都将化为乌有。”但是,谦恭和不图私利驱使达尔文有了放弃优先权的念头,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自我,勇敢地向编辑部坦诚了自己的思想,要求将华莱士的论文公开发表。编辑部在征得华莱士的同意后,裁定进化论思想由两人分别独立得出。对此,华莱士不仅万分赞同,并且建议把达尔文的名字放在前面,提议将这一理论叫“达尔文进化论”。这一事件表现了达尔文和华莱士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的道德水平:对优先权的互相尊重,在名利面前遵守诚信。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评论是:“伟大的谦虚可以得到人们的尊敬,而伟大的独创性则可能获得不朽的声誉。”

然而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有哪些呢?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规定的违反科学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现为以下七种类型:

①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第十九条);

②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抄袭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未经授权,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将他人未公开的作品或研究计划发表或透露给他人或为己所用;把成就归公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僭越或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第二十条);

③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第二十一条);

④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 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第二十二条);

⑤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包括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与他 人合谋隐藏其不端行为,监察失职,以及对投诉人打击报复(第二十三条);

⑥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第二十四条);

⑦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第二十五条)。有专家指出,除上述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表现外,还有假冒学历和假冒文凭、学位和权力的交易等。

目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纪以来,科研活动已经从以个人的兴趣为中心、强调自由探索和学界自治的业余活动,发展为高度专业化的一种社会建制。随着科研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多,科研资源相对稀缺,对学术荣誉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利益的追求也日益激烈,引发了科研从业人员的价值冲突,产生了导致科研不端行为的职业和社会诱因。世纪 80 年代以后,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国首尔大学黄禹锡因违反科学道德,犯有诈骗、科研剽窃等行为,被拉下“国家最高科学家”神坛,最终以被判处有期徒刑18个月、缓期两年执行的结局收场。这一事件极大地伤害了韩国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也对韩国科技界的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日本和挪威相继爆出论文造假事件,美国常青藤名校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童”科学家帕里耶斯因为伪造研究数据被开除,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也先后发生了两起震惊科技界的科研舞弊事件。

面对科学道德受到挑战的新形势,世界科学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进科学道德研究和建设。世界科学联盟 1996 年第 25 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建立“科学道德与责任常设委员会(SCRES)”,其秘书处设在挪威的科研理事会(NFR)。1999 年 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科学联盟在布达佩斯联合召开世界科学大会,会议讨论了科学道德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也多次召开全球大会,讨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 设问题。例如 2007 年 9 月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2010 年在新加坡召开了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之所以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 的热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科研群体的社会角色更易受到社会关注。科学家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创新的推动者,一直被公众看做“最接近上帝的人”,是“不会说谎的人”,在公众中具有良好社会形象,被视作道德的楷模。一旦出现道德问题,对于公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二是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乃至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此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包 括科学家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介入了科技活动的决策、研发和应用,而相应的科技社会化运作机制尚不完善,相应的规范也未能建立起来,由此导致众多的失范现象产生,并引起社会关注。三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对国家、科学共同体、个人危害很大。对国家和科学共同体而言,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会误导科学研究的方向,导致科技资源低效使用,甚至引发腐败行为。科研人员一旦背离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动摇了科学大厦的道德根基,就必须接受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公众的道德审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从迈入科研大厦的第一天就扎根科学道德大地、扎根学风优良土壤,牢牢恪守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的基本规范,学术人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否则,一些学术不端者身败名裂、被学术共同体除名、甚至受到法律制裁的可悲下场,就可能成为有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明天的结局。西方有句谚语,叫“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good began,half done)”。青年科技工作者只有上好学术生涯的第一课,才能在今后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上不断前进。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

总而言之,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四、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五、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六、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构筑优良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当今社会,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是国际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的确如此,身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有必要接受这样的教育,肩负历史使命,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与品质,恪守学术道德,抵制不良之风,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主要是指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态度和原则,也包含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基础。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术界存在各种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现在的学术研究开始变得功利化,在利益诱惑驱动下,引发各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迷失方向,淡化学术人的理想信念。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是不一致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性的弱点。经济学研究都假定被研究对象为理性人,这符合大多数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科研工作者的绝大多数行为必定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后作出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但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所以人类自私的个性决定了某些科学工作者会丢弃基本的科学道德规范,在人欲望驱使下,明知弄虚作假有违道德,明知抄袭是侵权行为,仍然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这是科研不端产生的根本原因。

2、利益的驱动。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范本是17 世纪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成员。这些英国早期的绅士被认为是自由而诚实的,他们不为任何私利,只为探索真理而从事科学研究。然而20 世纪以后,科学家的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活动早已不仅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成为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而同时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相对有限,这些有限的科研资源成为科学家竞相追逐的对象。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大增加,科学活动和科学家的个人经济利益常常直接挂钩,致使这种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科研工作者自身地位的提升与完成的研究课题及发表论文的数量紧密相关,“要么在研究后发表,要么在研究后‘死亡”’。在“发表”或“死亡” 这种业绩至上主义风潮的驱使下,研究者若不发表论文就会被无情淘汰,再加上科研工作本身就背负巨大的压力。在诱惑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这就产生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始驱动力。

3、制度的缺失。人类社会区别于其它动物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类学会了制定和遵守制度,这也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在科研工作中,这种制度保证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包括奖励制度、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

目前,科学奖励系统在运行中失范,尚未建立起科学、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所以人们不可避免地仅仅依照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定义科学荣誉的大小。同时,同行评议制度不健全和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使得默默无闻潜心科研的青年科学家的科学成果难以得到承认。对于科研工作中频繁出现的科研不端行为,我们需要及时予以揭露并对行为人进行严肃处理,以保持科学的公正和纯洁。然而,我们的监督机制尚显稚嫩。实际情况是对科研工作中的不端行为很难做到及时发现。根据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提供的报告,在每十万名研究人员中,大约每年只有一件不端行为会被发现,这显然比我们调查了解的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率低得多。另外,现存的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难以起到有效的惩戒作用。尽管我国已经意识到应该确立起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但到现在为止所做的实际工作还是微乎其微的。从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只有在著作权法中,对因剽窃而造成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应予以制裁。但执法方面却存在制裁偏轻、打击不力的实际情况,难以起到惩戒和震慑的作用。

制度的缺失降低了学术不端的成本,而同时其收益又相当可观,这就使得有某些争功近利的科研工作者对这种高效费比的选择趋之若鹜。这是科研不端产生的外在条件。

4、单位的包庇和社会的纵容。一旦有学术不端行为暴露出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单位领导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灭火”,保全名声,而不是积极查明真相,严肃处理责任人。现存,对于学术不端事件的查处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媒体的揭露和跟进,而不是如人们所认为的“科学共同体是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完全自治和自我调节的系统”。这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美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基金会在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上的矛盾也可以反映这个问题。美国科学院主张将不端行为的定义尽可能限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则希望将定义放宽,并加强对此类事情的监督。从我国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似乎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听到“你连抄都不会”这种声音;而整个社会则对学术不端行为更是漠然置之,有时竟然怀有是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来对待揭露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单位的包庇和社会的纵容使得学术不端者更加有恃无恐,这是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背景。

由上可知,科研不端行为,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学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它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学术不端行为视为一种个人层次上的“疾病”,而应意识到其病因存在于科学研究组织和科研体制中,并对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我们的应对原则是“防制结合,以防为主”。“防”是指加强教育,加强宣传; “制”是指成立机构、健全制度。

1、加强教育。科学道德的缺位及科学精神的丧失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所以我们应积极加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提高科学界人士的道德素养。拥有73个基础研究所的德国马普协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该协会积极为青年研究人员开展有关科学道德教育的计划,他们认为必须培养青年科学家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名负责任成员的重要性”,防止不端行为比揭露少数的越轨科学家更具治本意义。在科学道德教育问题上,我们要注重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老一代科学家严以律己,发挥表率作用,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保持科学前沿创新的精神和增强对科学事业的严肃性和责任感会起来不可低估的作用。

2、强化宣传。在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后,有相当多的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者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大多数群众也是对这种事情冷眼旁观,甚至认为这是因为被揭露者“运气不好,倒霉了”。我们应该通过大力宣传来扭转这种局面,把学术不端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的形式及其危害程度告诉大家,促使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学术风气建设、痛恨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风气。同时,加强宣传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监督和惩罚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可引发科研从业者的自律。

我们应该认识到,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可以使得治理学术不端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且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这应当成为我们优先选择的对策。

3、设立机构。相比较而言,学术不端者也是属于高智商人群,有些不端行为还经过了相当巧妙的伪装,所以没有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是很难对不端行为做出认定。现在大部分的学术不端是通过科技管理部门在处理,由于在知识结构和人员等方面的欠缺,很难对这些不端行为做出及时、有效、准确的判别。这就需要各个行业分别成立专门机构来应对学术不端行为。我国也已经成立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专职管理机构,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委员会等,但真正具有行业性质的还很少。

4、建立健全制度。人是有理性的,都会明白“不自律就要接受他律”的道理,如果他律的后果远远劣于自律的结果,那么自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人的本能又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自律也不是自发的,自律是对“他律”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加强他律,包括健全科研奖励机制、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机制及其惩罚机制,包括明确的处理流程。

作为一名学术工作刚刚起步的研究生,我知道提高自身学术道德是何等的重要,从现在起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许我们是无名的小辈,甚至没有任何的成果,但走进了学术殿堂,这一刻我们就应该告诫自己:学术工作是神圣的,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我认为研究生阶段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导师应以自己的品格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对提高研究生的个体学术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术上有不良倾向的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营造学术道德建设的和谐氛围。

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认真对待、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在科研、论文过程中,我们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在学术论文中应明确标明引用他人成果与观点等内容;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学术观点等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行为。要促进学术建设,共建学术伦理。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命运的重要力量,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我们应坚持原创精神,坚持文章绝对真理的理念,真实记录实验数据,不弄虚作假,不助长不正之风,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制力,努力拼搏,尽一个学术人应尽的义务,这样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第四篇:《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观后感3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观后感

科学道德,有别于一般的道德,是科研工作者对自身科研行为在道德水平上的升华。科学工作者,奋战在科研工作的最前线,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如果科学工作者自身先在道德的阵地上失守,那我国的科学事业还如何稳步发展。学风建设,要求科研工作者有认真治学之风,有虚心求道之心,能吃苦耐劳,更要不顾科研路上之艰辛,披荆斩棘,勇闯学问之象牙塔。

江西财经大学于本校大礼堂举行江西省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旨在普及建设科学道德和风气。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社会出现普遍的道德失坠和风气败坏的趋势,向来被视为象牙塔的学术也不再是一块净土,高校教师论文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次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不端行为,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同时,从教师自身出发,加强道德自律也是解决学术不端的关键,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彻底铲除学术不端衍生的土壤,使学术走向良性发展。

作为科研工作者群体的一员,仅抒发下部分观点与良策。适时推新考核体制,延用考试制度来筛选人才的同时,更要以道德的准绳来看待人才,培养既有才干又有品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净化学术环境,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国在学术道德问题上的关注与研究起步略晚,诸多不良之风已在学界长期滋生,净化现有的学界将是困难重重,当务之急,仍应该是加强对“新血液”的把关,对科研工作的严格管理。从外部逐渐消灭不正之风的同时,科研工作者更应该自觉从自身上解决学风不端问题。

严格自律,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学术造假与学术剽窃都源于科研人员本身的道德缺失,没有端正自身的三观,既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没有认真正视法律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惩罚。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德行,多修习我国的国粹,多阅读经典名著,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与人格修养。积极的看待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当是科研工作最原始的动力源泉之一,追寻科学的真理要有不畏艰辛之志。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违法乱纪的事,遵纪守法,争做科研工作者的标杆。

综合来说,已有之不正之风已存,当务之急仍需众多的科研工作者众志诚陈,共同努力来坚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阵地。从外部严守科研工作,从内部纠正学术态度与道德修养。

第五篇:《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会》观后感2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感想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这两大主题,从我接受研究生教育开始,就一直围绕着我。作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学术作风将是我在校期间的重要功课。近来,学术界不正之风甚为强烈,学术造假和学术剽窃事件频频爆发,如何防治此种恶劣的问题,应当做为学界重点研究的新课题,也当成为在校学生乃至学者们重点关注及思考的问题。

正确的定义科学研究问题是树立正确对待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础,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科学道德主要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所以要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有科学道德。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进行了学习和了解,这不仅对于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

如何普及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队伍的品德教育,学风建设教育,当是各高校目前最为重要的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通过应试方式来选拔人才,仅用分数来评判个人优劣,这种方式极大的弊端就是无法考校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及品德修养,反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智商,低品德的人来,给社会带来诸多的隐忧。当前,各大高校都为新生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其目的也是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培养出具有出众能力的大学生,更要教育出一批有高素质的人才。然而,毕竟学校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根植于内心的基本道德修养来说,本身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大学的思想教育有等于无,我们更需要自觉贯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持续保持一颗端正的思想理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

通过本次听取科学道德和学术建设宣讲,我从中收益颇丰,了解许多自身的不足,并知道我们周围充满了诸多的诱惑,让我们迷失道德理念。我们要时刻惊醒自己,抗拒各种诱惑,保持端正的学术作风与科学道德理念。

下载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这门课程的开展,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博士研究生的现状是,学术成果成为博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重要条件,......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姓名:樊海伟班级: 金材1404 学号: 2014510097 昨天看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视频,对我这个刚上研究生的新生来说感触颇深。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文[精选合集]

    科学道德-民族创新的动力 道德,是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总结 书记讲了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相关内容。他的讲话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讲解了大学的职能。大学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是......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B16081100001 沈久利 最近通过《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学习,深刻了解提高学术道德、搞好学风建设对高校教学与科研......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

    诚信为学 恪守学术道德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外国语言文学系周楚婷) 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体会(大全)

    科学道德 和学风建设的学习体会 姓 名:xxxxxx 班 级:xxxxxxxxxxxx 学 号:xxxxxxx 对于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学习体会作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