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有答案)

时间:2019-05-13 11:1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有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有答案)》。

第一篇:政治: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有答案)

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专练

1.下列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下列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C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理生万物 C.心外无物 D.气者,理之依也

3、有志在各领域成大器的人必须具备一些基本人文素质。下列能体现基本人文素质的有A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②人皆可以为尧舜 ③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D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B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 ACADB

6、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C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7、2007年12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D A.试玉要烧三Et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8、“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一说法属于 D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9、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B A.知识是进步的阶梯,间接经验的获得比直接经验更重要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积累更多的主观因素

C.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感性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人们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下列句子中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6-10 CDDBA

11《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2、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D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13、“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C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小事其实不小,细微之处可积德。”下列与此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是 C A.一叶知秋 B.管中窥豹

C.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15、《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B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1-15 BDCCB

16、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B A.好事和坏事的区分往往没有实际意义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17、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可见 D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C、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18、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C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1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古训告诉我们 c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

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据此回答20—21题。20、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6-20 BDCCA

21、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B A.声东击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B

22、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任曾作《器李商隐》诗:“虚负凌云 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23、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c 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24、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c

A.实践能决定认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5、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c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21-25 BBCCC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诗句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C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27“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B A.否定一切是发展的前提 B.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28、《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B ①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B A.规律是客观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C.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表明B A.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C.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D.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

26-30 CBBBB

31、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

B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 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2.2007年12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D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33、下列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C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理生万物 C.心外无物 D.气者,理之依也

34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B A.真理是绝对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真理是客观的 D.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35、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名句主要说明()A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动力 C.创新是文化的源头活水 D.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

31-35 BDCBA

36、“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B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37、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有 D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38、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者天下之大道也。”我国古代“和”的思想

A A.承认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否认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 C.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

D.承认了矛盾的统一性,否认了矛盾的对立性

39、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A实践出知识,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响着实践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0、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A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物极必反,暗极则光

⑤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36-40 BDA AA

4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表明 D A.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42、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与这一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C A.黑夜与光明相互依存,双方互为前提

B.黑夜与光明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结的

41-42 DC

第二篇:政治卷子-古诗词、俗语、成语蕴含的哲理(答案)

政治卷子-古诗词、俗语、成语蕴含的哲理(答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春江水暖鸭先知——本质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公无私;舍生取义——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篇:2015政治选择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答案】A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C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答案】C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向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B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答案】B

5.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C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答案】C

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一论述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答案】C

7.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

A.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使土地的城镇化先于人口的城镇化

C.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D.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答案】A

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导数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洽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

A.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权

B.中英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C.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D.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答案】D

9.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教国。教育教国。科学教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B.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

C.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

【答案】A

10.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

A.没有推翻帝制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不中山没有续革命

D.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答案】B

11.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占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B.对西方资立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

C.认识到工人阶级重要作用

D.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

【答案】B

12、在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C、在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D、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答案】D

1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课程)报国的关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居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以为内爱国主义是

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A

14.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答案】C

15.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党总书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局面,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

A.共同安全观

B.亚洲安全观

C.总体国家安全观

D.地区集体安全观

【答案】C

16.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恐怖主义、分离主义愈加猖獗,教派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极端恐怖势力于2014年6月29日宣布成立“伊斯兰国”(ISIS),并宣称将建立地跨西亚北非的“哈里发帝国”,对该地区的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并且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美国

A.“中东收缩”战略提上议程

B.“和平演变”战略归于失败

C.“北约东扩”战略被迫搁置

D.“重返亚太”战略受到牵制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是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图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

A.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D.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度

【答案】ABC

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D.善于协调事物内容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答案】ACD

19、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D.杰出人物们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答案】ABD

20.马克思之处:“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正比例地生产出相对比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产生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西药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是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答案】BCD

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

D.反托拉斯法

【答案】ABCD 22、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是因为人才是

A.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答案】ACD

23、到2012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2.6%;仍实行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村、租约有2000个;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1.18亿户;约有2556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诉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A.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式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D.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

【答案】AC

25、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5,传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国民经济的运行符合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代经济发展平稳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一种趋势的变化,是经济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常态。我国经济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发展动力为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答案】ACD

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 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答案】ABCD

27、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义。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

A 台湾被日本侵占

B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C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答案】ABC

28.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政府组织案,国民大全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五项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建立的政治体制相当于英国、法国的议会制和内阁制,不是新民主义性质的而且国民党在政府中占着明显的优势。对政协的上述协议,共产党赞同并决心严格履行,这是因为它有利于:

A.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

B.打破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局面

C.改变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

D.保障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答案】AB

第四篇:2009届高考政治最后冲刺复习:诗词哲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2009届高考政治最后冲刺复习:诗词哲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单项选择题。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C、(1)(3)D、(2)(4)

8、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9、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

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1、“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12、“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13-14题。

13、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14、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可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据此回答15-16题。

15、前后两个“绿”字都是()

A、客观实际 B、诗人大脑的产物 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D、诗人的主观想象

16、两个绿字的词性不同,是人们()

A、认识事物的需要 B、思维习惯的不同 C、改造世界的需要 D、审美情趣不同

1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A、普遍联系 B、变化发展

C、新事物不可战用胜 D、矛盾上事物发展的动力

19、“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重要 B、精神满足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 C、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 D、创造在先,享受在后

20、“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A、事物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料的 B、遇事三思就能逢凶化吉月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真相只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假相是时事物本质的掩盖

21、“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2、“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 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 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23、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24、“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6、“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27、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8、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欲风骚数解。”该诗启发我们()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李杜的诗已经过时

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字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回答29——30题。

29、“原上草”变成“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生命运动是最级的运动开试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3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

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⑶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⑴⑵ B、⑶⑷ C、⑴⑵⑶⑷ D、⑴⑶⑷

32、“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相互联结的 D、严寒冬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33、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3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A、超前反映 B、如实反映

C、特殊形式的反映 D、歪曲、虚幻的反映

35、《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6、“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7、“小事其实不小,细微之处可积德。”下列与此反映的哲理相似的是 A.一叶知秋 B.管中窥豹

C.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D.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38、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写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B.立场不同,观点不同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回答39—40题。

39、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40、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A.声东击西 B.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

4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42、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任曾作《器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怀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43、2007年12月29 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PAI,二声。日本一种短诗)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4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表明

A.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4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物极必反,暗极则光 ⑤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46、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7、“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第五篇:高三政治漫画诗词选择题(写写帮推荐)

广州五中2013学年下学期高三政治选择题训练

(五)4.30

姓名班别学号

一、漫画类选择题

1.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传统教育要敢于作彻底否定

B.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正确把握联系

C.要坚持矛盾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创新教育规律是人才成长的要求

2.右边漫画《刚出壳的鸡》的哲学寓意是()

A.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敢于破除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

C.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要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3. 下列俗语与右侧漫画寓意相一致的是()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4.下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完成的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意识能动性是人们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5.下面左图是一只癞蛤蟆,如果把它逆时针转动90°(如右图),则是一匹骏马。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对同一事物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②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③人们的认识受多种条件的限制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C.②④B.①③ D.③④

7.下列名句与漫画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李宗盛《真心英雄》)

B.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D.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 8.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创新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B.运动是绝对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C.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D.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

9.下图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10.漫画《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给我们的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C.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D.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中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

11.下图的漫画(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注重把握事物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解决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改变不利的外部条件首先必须改变自己

D.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

12.以下说法与漫画《钱不能乱花》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驱动作用

③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A.①②

C.③④

二、名言警句类选择题

13.“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题中蕴含的哲理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

B.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D.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

14.古人的治学修身之道中常蕴涵着真诚的教诲和无穷的智慧。“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下面几则箴言中与此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B.学愈博则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

C.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D.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15.“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顾恺之的这首诗简练地点出了四季的不同特性,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A.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6.《论语·为政》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而今社会,既有英雄辈出,亦有沉渣泛起。我们“惟有责任,才能勇敢面对;惟有责任,才能凝结共识;惟有责任,才能共同担当;惟有责任,才能走向复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勇于担当 ④只要有社会责任感,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C.③④B.①③ D.②④

B.②③ D.②④

17.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8.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下列诗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

A.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19.2013年1月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下列选项与这一要求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②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③统筹兼顾,双管齐下 ④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A.①②

C.①④B.①③ D.②④

20.核能的开发利用可能使人类面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核扩散、核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但是核能在缓解世界能源紧缺和保护环境方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在2012年3月27日召开的首尔核安全峰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的主张。下列古语中与上述材料的哲学依据相同的是()

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潜夫论·明暗》)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③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虚实篇》)

④小疵不足以损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长才(《抱朴子·博喻》)

A.①②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广州五中2013学年下学期高三政治选择题训练

(五)4.30

答案

1.选B 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对学生的想象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漫画反映了传统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与模式,从哲学上看就是要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B当选;A项“彻底否定”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C项不符合题意;D项“创新规律”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

2.选A 本题漫画讽刺的是隔断历史,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A项符合题意。B、C、D均与漫画主旨不符。

3.选B 本题考查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有长远的眼光看问题。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项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

4.选A 漫画体现的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事物本质的体现过程。C项观点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D项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5.选B ①错误,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④不符合题意,图画反映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发生变化,事物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6.选D ①错误,意识源于物质,认识源于实践。②不符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7.选D 漫画体现的是矛盾的转化,D项符合题意。A、C均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体现联系的观点、意识的反作用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8.选D 漫画讥讽了那些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依据漫画寓意可判断答案为D。

9.选D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有着本质的区别,谎言重复千遍也成不了真理,观点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10.选A 漫画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项符合漫画的寓意。

11.选A 漫画中“不给予别人,自己也无法得到”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观点,A项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

12.选D 漫画反映了小时候攒钱与长大后攒钱的目的不同,不同目的的背后是相应的价值观在发挥作用,②符合题意。不同年龄阶段攒钱的目的不同,并指导不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中“关键”夸大了主观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13.选B 本题材料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转化。A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C项观点错误,D项体现的是联系的条件性。B项符合题意。

14.选C 名言强调的是要行动,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没有体现行动的重要性。

15.选D 材料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的是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B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C项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6.选B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④错误,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入到奉献社会的实践中。

17.选A 此题考查对量变引起质变哲学原理的运用能力。A项中两句诗都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B项中两句都不能体现,C、D两项都只有后一句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18.选B 材料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的是检验认识需要一个过程。C项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D项体现的是对立统一。

19.选C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④符合题意。

20.选B 核能既有利又有弊,故材料的哲学依据为一分为二的观点,①④均体现一分为二的观点,故①④符合题意,答案选B。②体现了因果联系,③体现了办事情要注意抓主要矛盾,故排除②③。

下载政治: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诗词典故蕴含哲理选择题(有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调生公基政治知识:习近平系列讲话蕴含哲理

    选调生公基政治知识:习近平系列讲话蕴含哲理 1.习近平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形势与政治的选择题以及答案范文

    1. (多选)关于供给侧改革四大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投资 B. 出口 C. 消费 D. 创新 2. (多选)下列说法符合《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下列说法符合《关于深......

    2018-2014农业高考选择题 - 有答案

    农业高考题 【2018海南卷】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题......

    七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有答案)

    七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有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每小题1分,共16题,16分) 1、由小学生变为中学生,意味着我们(......

    初中一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三(选择题节选)

    初中一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三(选择题节选) 选择题 13、“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人承担,就变成了一半痛苦。”这告诉我们,当我们有不良情绪时 A.进......

    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

    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2) 套用一句政治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考研复习同样如此,只有通过习题才能检验出是否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太奇考研小编整......

    2014中考政治重点时政选择题及答案[最终版]

    2014中考政治重点时政选择题及答案 1.9月,我国成功自主研制出,有望使我国科学家在一系列前沿探索中占据主动,更能推进我国尖端科研设备产业化。 A.全球第二B.世界第三C.世界前......

    2018年考研政治选择题(无答案版)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