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学习任务清单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你如何写清一件事》
课堂学习任务单
姓名: 班级: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六要素。
2、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事情的起因,并理解事情的起因与结果必须合理、照应。
3、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叙事讲究波澜的方法。
4、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事一议的写作手法。
5、根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叙事方法修改作文《难忘的第一次登山》
二、学习方法建议
讨论探究法 修改法 阐述分享法
三、学习任务
(一)自学反馈
1、小组交流《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2、你认为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3、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你说一说有什么作用?
(二))进阶学习
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请思考:《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件事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小组合作讨论)
2、根据学习请总结:你认为如何写清一件事?
(三)探究分享
1、请你结合本课所学的方法修改作文《难忘的第一次登山》。
难忘的第一次登山
太阳还没有从天际升起,我早早的起床准备我的第一次登山,我高兴的在心里想着我是第一个起来,我是赢家,可是当我悄悄的走到父母的房间时,我失望了,我的爸妈早已整装待发了,而我又变成了最后一个起床的人。
我好像是一个失败者,低着头洗完了脸,刷完了牙,穿上了衣服准备上山。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还买了好多零食,可把我高兴坏了,要知道平时爸爸对我的零花钱是控制得很严格的。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大山就在我的身旁,而我准备要征服这座山。我鼓足了劲,一路狂奔,爸爸、妈妈也被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没有力气了,我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再也不想动弹了。忽然,我的后边传来一句话:“快走啊,怎么认输了?”唉,为了顾及我的面子,我不得不继续往上爬。这时我们离山顶只差一步之遥,可我再也走不动了,死死的坐在台阶上,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管他说什么。爸爸说:“休息一会吧,我也走不动了!”之后我才知道我的爸爸是为了让我有休息的空间所以才这样说的。10分钟后我们向山顶“进军”。
经过千辛万苦,我终于爬到了山顶,顿时感觉之前的受累是值得的。登山让我从此不再害怕挫折,也让我体验了登山的好与坏……
作文修改:《难忘的第一次登山》
2、交流修改作文。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以“一件 的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3、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波澜。
4、结尾点题。
5、字数600字以上
第二篇:《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讲解
编 稿:王胜华审 稿:徐冬杰责 编:陈为华
居里夫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是啊,作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产生误会等。在人生的征途上遇到困难是非常正常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寻找到正确面对困难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积累常用词语。
2、本文的结构,能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知识汇总
1、解题
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作者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了,可是要下去又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2、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
3、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训诫jiâ耸立sǒng峭壁qiào迂回yū啜泣chuî
纳罕nà hǎn嶙峋lín xún头晕目眩yūn xuàn小心翼翼yì
4、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mēn 闷热┍dàn 子弹
闷┥弹┥
┕mân 闷闷不乐┕tán 反弹
┍chàn 颤抖┍yūn 头晕
颤┥晕┥
┕zhàn 颤栗┕yùn 月晕
┍hâ 恐吓┍dào 倒车
吓┥倒┥
┕xià 吓唬┕dǎo 倒闭
5、辨析形似字。
┏峋xún(嶙峋)┏诫jiâ(告诫)
┗询xún(询问)┗械xiâ(机械)
┏眩xuàn(眩目)┏崖yá(山崖)
┗炫xuàn(炫耀)┗涯yá(天涯)
6、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训诫】告诫,教导
【耸立】高高地直立
【颤抖】颤动;发抖
【嶙峋】形容人瘦削
【头晕目眩】头脑发晕,两眼昏花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
【屡次】一次又一次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心惊肉跳】因担心灾祸临头而惊恐不安的样子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
1、找出课文叙述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57年前七月一个闷热的下午。
地点:费城空地的一处悬崖上。
人物:我,父亲、杰利、内德及其他小伙伴。
事情的起因:与小伙伴一起玩弹子玩厌了,想找些新花样玩。
事情的经过:与小伙伴一起爬悬崖,爬到中间狭小石架处,不能上也不能下,小伙伴丢下我跑了。
事情的结果:在父亲的帮助与指点下,“我”战胜困难从悬崖上下来了,并获得人生经验。
2、理解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我爬悬崖的经历,启示我们面对困难,除了要有信心和勇气外,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与方法――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并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去克服。
3、为本文划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13):冒险。写“我”跟着小伙伴们爬上了悬崖的一块石架,上不得,又不敢下。
第二部分(14—22):脱险。写“我”恐惧地伏在石架上,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之下,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
第三部分(23):感悟。写作者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具体分析
1、课文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虽已时隔57年,可是那种闷热我还能感觉得到”,57年前的那种闷热“我”还能感觉得到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写天气闷热,就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之所以多年来没有忘记,是因为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使我得到人生中重要的启示。
2、画出描写“我”内心活动的语句,体会“我”在这次难忘事件中的心理历程,说说“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第4段:“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一直把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牢记在心里。”
第8段:“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面咚咚直跳。”
第14段:“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这些描写作者心理的句子说明作者是个“听话、身体瘦弱、胆小、不勇敢不活跃,却有自尊心的小男孩子”。
3、我明明知道这座悬崖是“不可能登临的禁地”,为什么偏偏要去攀爬呢?这是“我”的从众心理作怪,爱面子,禁不住小伙伴们的激将才去的。
4、“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明明是自己哭,为什么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这种说法是合理的。当我被困有悬崖的石架上,欲上不能,欲下不得时,我害怕极了,紧张与恐惧已占据了整个身心,以至于精神恍惚,形成错觉。
5、杰利是他的好朋友,既然不放心,为什么还是随小伙伴们一起走了,而不管他呢?对于七八岁儿童的性格特点而言,是以团队为中心的,个人的友情服从于集体。
6、“我”投入父亲的臂弯之时,“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成就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成就感”是指他做到了自己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也就是从悬崖上下来!因为那是他一步步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努力获得的,所以会有成就。
7、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如何理解父亲的行为?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予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8、在爬下悬的过程中,“我”曾两次啜泣,这两次啜泣的原因一样吗?
第一次啜泣:小声地哭,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特定情况下的恐惧心理。
第二次啜泣: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欣,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感。
9、概括“我”脱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巨大成就感(“最后,我一脚„„的手臂中”)
10、“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迷迷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一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这句话提到的“经验”是什么?
这经验是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一步一步去把它化整为零地做,这样努力朝目标前进,就能克服困难。
11、你有过战胜胆怯的经历吗?读了这篇课文后,你对战胜胆怯有了怎样的认识?“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我们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除了要有信心和勇气之外,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和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
问题探究
1、文章最后一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2、本文在内容的组织上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
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如何看到杰利的行为?
同学之间,应该彼此关照,应该患难与共,在“我”陷入困境时,相信有爱心的同学一定会帮助“我”渡过难关。
“我”是一个体弱多病,非常胆小的人。“我”之所以下不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的紧张与胆小。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冷静,要勇于面对,要想一切办法去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杰利”的行为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他虽然不放心“我”,但还是与其他人一起走了,这体现了他的从众心理,不能够坚持主见;另一方面,他又找来“我”的爸爸来解救“我”,这又体现了他关心同学。
第三篇: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文
金太阳教育 作文
1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生路漫漫,困难和险阻总是不时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有人说,困难是难以越过的高峰,它高不可攀,令人深感必备。但我要说,困难可以越过,它需要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对于水,我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抗拒。
不论是小时候洗澡,还是面对一片汪洋大海,我总是惧怕水会给我带来伤害,以至于我一直不会游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到夏天,有同学约我相伴去游泳时,我都只好婉言拒绝。好强心也在我的心中日渐增强。终于,我下定决心,要学会游泳。
可是,对水的恐惧和抗拒是无法随着我的好强心而消失的。当我站在游泳池旁时,恐惧突然涌上心头,让我向后退了好几步。
我转过身去,闭上眼,深呼吸,却还依稀地能感受到双手因为害怕而颤抖。我究竟在害怕什么?我究竟在害怕什么?我不停的反问自己,心情就更加地无法平静下来。“孩子,在想什么呢。”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我的肩上,是教练。“为什么不下水呢?” “我„我害怕„.”我小声地说道。
“为什么要害怕呢?水是生命之源,是一个有着无限乐趣的世界。你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去尝试。”教练的一番话就像是一剂镇定剂,安抚了我的心。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缓慢挪到泳池边。我将一只脚慢慢的伸下水,水的冰冷还是让我急忙地把脚缩了回来。“再走一步吧,孩子,再走一步,你就成功了”我鼓起勇气,再一次地将双脚伸入水中,再接着整个身子都下了水,我发现对于水的恐惧已经完全消失,第一次如此亲密地接触水,我对这个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在水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虽然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但我却很开心,嘴角也不禁微微上扬。
那个夏天,我终于克服了对水的恐惧,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学会了游泳。从此,我不再拒绝同学的邀请,也他们一同在炎炎夏日,享受水的乐趣。
困难从来都不是不可越过,它需要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这些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收获成长,收获成功,收获人生的财富呢?
2走一步再走一步
时光像潮水一般,冲刷去我“记忆沙滩”上的足迹。但是,那段记忆却如一颗海螺,在潮水中、沙滩上挥之不去,因为它教会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你素描画这么久了,试试画头像吧!”老师说着,从画册中抽出一张大卫像。我吓了一跳,只见大卫神情忧郁,侧着脸,头发此起彼伏,哀怨的眼神使他的眼睛栩栩如生。“我不会画。”我低声道。“不会画学嘛!”老师得意地笑了笑,“第一步,打型。记住,从外到里噢!”
我手臂挥动,手腕轻转,经过老师多次指点之后,大卫头部的雏形终于跃然纸上。“嗯,下一步,把大概的明暗画出来。”老师看着我的画,点了点头说,“记住,轻一点。” 我苦着脸,嘟起嘴巴,抬头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师。“一步一步来,一块一块画!”老师潇洒地留下这句话,大摇大摆地指导其他学生去了。“一步一步来,一块一块画。”我学着老师的腔调,左手竖起,支在腿上,拖着脸,开始一块一块地画起阴影。
半小时后,老师转回我身后,用手拖着下巴,看了片刻,伸手在我的画上点来点去:“这,这,这线条的方向不好。下一步,改过。”
我盯着大卫像,细细观察线条的走向。就在别人正要以为我是否入定参悟宇宙众生时,我开始修改明暗。
又过了半个小时,老师不知何时又转回我身后,笑嘻嘻地说:“还行。下一步,加重。”
金太阳教育 作文
我松了口气,拿起4b铅笔,一阵狂涂。“不赖嘛!”老师微笑着,一甩他飘逸的长发,“你看,只要你一步一步来,画素描,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虽然事隔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老师的那句“名言”。于是,我一步一步走来,学会了骑车、游泳„„
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成功将在前方等着你!
3走一步再走一步
“呯——”
甩门的声音。又和妈妈吵架了。我哭着跑了出来,心与心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坐在公园的凉亭上,回忆如潮水般连天涌来。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黏着母亲,母亲到哪里,哪里必定有我的身影;还记得小时候,总喜欢缠着母亲要她陪我一起睡觉,还记得小时候„„ 可是现在,从前的“贴心小棉袄”似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叛逆的青春期少女。没话讲,我和母亲之间没话讲,不是不想讲,而是怕一开口只是争吵。泪已风干。我在回家的小道上踽踽独行。
回到家,推开门,灯还亮着,昏暗的灯光下,曾经年轻美丽的母亲,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几十岁。我的心猛地一收缩,很疼。“桌上有饭菜,你自己热一下。”母亲憔悴的声音。接着,便传来房门关上的声音。
我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来到房门前,门内传来母亲压抑的抽泣声。多少次,我站在这房门前,任母亲一人独自哭泣,也没有勇气打开房门,向前走一步。
我轻轻地打开了门,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进去。“妈,你还好吧?”听到这句话,母亲才像崩溃似的大哭起来,仿佛将这些日子的所有委屈,所有压抑全部放出。看着这样的母亲,我难过极了,心酸,心疼,一齐涌上心头。
我轻轻地拥住母亲,拍着她,像哄孩子般哄着她:“妈妈乖,不哭不哭„„”自己的泪水却不可遏制地流下来。母亲抬起头,用那红肿的双眼看着我,“饭吃了吗?”“妈,对不起„„” 原来,就差这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上心灵之桥;走一步,再走一步,走进母亲的心;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在母亲的爱里。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第四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人教版教科书“七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这篇文章编在“人生”主题单元,编者的意图显然是希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进而热爱生活、体味人生。
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照生活、感悟人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探究”。本课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回答“问题链”和复述故事情节来完成。重点探究可针对题目、文中的重点细节和最后一段的有关语句去探究其深刻含义。其中,区别“走一步,再走一步”与“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两句话的异同是难点。
新课标还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求自己学生言之成理地说出他们对文中人物的看法。这是将课文阅读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它有助于综合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简案)
目标:
1. 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
2. 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言之成理地品评人物(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4. 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重点:
重点语句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以一个“小事不小”的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背着背包,在父母的陪同之下,兴高采烈地来到泸水四中,开始了我们人生当中的另一个转折点。那么,三年以后乃至更长的将来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做什么呢?并说说为达到这一目的,你将如何做?请同学们说说。(根据学生所说的情况来点拨引导并揭示课文)——板书: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二. 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生字词.
2. 获取重要信息: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原因是什么?文章写于什么时间?
•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文中的悬崖是什么样的?(位置\地势\高度)
“我”是怎样爬上悬崖的?又是怎样从上面下来的? •
•我”脱险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有什么感觉? “
3.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详略得当。(重点是脱险部分)
4.齐读最后一段.
三.探究感悟
1."我"脱离险境的过程中,心理有什么变化?
2."父亲"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你还能记住“父亲”说过的话吗?
3.文中的“一小步”应该怎样理解?“所要到达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文章的题目有什么
深刻的含义?它和最后一段中的“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步”含义相同吗?
四. 小结和作业
任何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不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希望.即使我们这样小小年纪,也免不了有一些磕磕碰碰的经历.你还记得那些曾经的困难吗?到底是什么样的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呢?请你把它写出来,500字左右。品味一下,这段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下节课我们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
一、导入:俗话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句话的正面意义是提醒人们要宽容的地看待别人的评说,它的负面意思是说人们有背后说人的习惯。现在,我们从积极方面来谈论一下课文中出现的人物。
问题:你喜欢文章中的什么人?你不喜欢谁或者对他持保留态度?并谈谈你的理由。父亲 慈爱。表现在教育方式上:①帮儿子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②巧妙的引导
一次成功受益终生
“我” 自卑—接受指导—自信
杰利 关心朋友;贪玩
内德等 贪玩,缺乏责任感;幼小,崇尚勇敢
二、交流上节课的作业。
先小组内评议,评议的重点由两点:1)故事情节完整吗?2)有没有对生活的感悟?
然后全班交流。重点思考这些感悟恰当吗?如果没有感悟,问题出在哪里?感悟不恰当,如何修正。
三、齐读全文。自读并背诵最后一段。
四、小结(略)
五、作业:
1、完成“自主测评”中的相关部分。
2、修改并充实修改后的写作练习,工整地抄在作文本上。
第五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1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战胜了对一座悬崖的恐惧,折射出了许多道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能給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收获。
一个年仅八岁,又十分瘦弱的孩子,跟随着伙伴们一起攀爬悬崖。因为胆小,被舍弃在悬崖上不敢离开,最终被朋友请来的父亲就走。这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孩子被父亲所救,但从中能看出一位父亲善于教育孩子,费尽心机想让孩子理解一个生活道理。
这个道理便是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不要总想着远处的困难。或许许多人都会将它理解成“不做长远考虑,只注重眼前利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要想真正理解它,可能还需要理解一句名言——万事开头难。的确如此,人们往往在面对一件事时,想到的都是潜在的风险,可能发生的意外,却没想到只要把眼前的第一步做完,后面的东西就会水到渠成。许多宝贵的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在现实中,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因为迟迟不敢走出那第一步而悔恨终生。或许做出重要的决定是应该谨慎考虑,慎重选择,但我们不该迟疑,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我们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从头再来,计算最终失败了,也是帮助我们认识了世界。
在生活里,我们不仅要回顾过去,把握现在,更要展望未来,如果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就绝不能容许自己再错一次,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你踏出的第一步,总是最艰难的哪一步。当你迈出了这一步后,剩下的,就是一步一步朝着最终的胜利走去。只要能坚持下来,最后的赢家总会是自己。等到你自己终于战胜了这无比艰难的路途后,你就会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勇敢的走下去这样一条路。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2读完了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我掩书沉思:原来成功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小时候既有病,又胆小。在一次攀岩比赛中,“我”因为胆小不敢往上爬,被困在山崖上。最后,是爸爸把“我”从山上救下来的事。爸爸告诉“我”:不要想距离有多远,你只要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会到达目的地的。
这篇文章记叙的只是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件极为普通的小事,但它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永远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的一步,走了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们的目的地为止。的确是这样,如果你只想着前面的路很长很长,布满荆棘,那你就永远也走不到终点,因为这时的你已经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这时,你应该大胆地往前走,当你每跨出一小步的时候,你只要想着再走一步,然后为了目标努力地去奋斗,即使是一点点的前进,也体现出你是一位勇者,至少不是停留在原地不动。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比如我。我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有时作业会写到很晚。有几次实在是太困了,眼皮上好像涂了一层强力胶。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我会想:“再写一个字吧,再写一个字就行了,只要再写一个字,不会累的。”然后写一个,再写一个。到最后回过头来看时,常常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竟坚持下来了!原来成功是那么轻而易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这正是因为我一点一点地努力,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收获,并不奢求一步登天。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困难时,盼望成功时,我们都要切记: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3暑假里,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回想了一件成长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小事。身体一向虚弱的小作者参加了攀岩的“冒险”行动。尽管小作者“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怦怦乱跳”,还是成功地攀上了岩石架。但是在新的一轮高峰攀登中,他畏惧不前了。暮色四合,杰利和父亲来找他,在父亲的殷切希望和鼓励下,他先走好眼前的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终于走了下来。
这件事告诉我们,信心和勇气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动力和源泉。不要想着远大的目标,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只有走好这一个个小步,才能抵达远大的目标。记得有一次,我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后想做一名出色的画家!”“孩子,你有远大的理想很好,但是,你总想着以后,现在不努力,理想怎么会实现呢?你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我听了妈妈的话为之一震,惭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我像变了个人似的,别人在嬉戏玩耍的时候,我顶着酷暑去参加暑期绘画培训班;别人在甜甜地午睡时,我在家苦练绘画基本功;别人在游山玩水欣赏美景时,我拿着画板在写生……我尽力地朝着目标“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地靠近。
每次拿到通过我的努力而获得的一张张荣誉证书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的路是多么踏实而遥远。每当我因为看到前途遥远可怕以致灰心丧气时,我只要记起这个故事以及妈妈对我说的感人肺腑的话,我便能应付一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4读了着篇文章,让我很受感动。是父亲的那种对孩子的教育:当眼看孩子面对和危险的时候,父亲,他没用最直接的去帮助孩子脱离危险,而是用了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孩子遇到时,父亲鼓励孩子去独立克服。也正是,事后亨特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反而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从点,我很钦佩这为的父亲。
要是把事情放到现在的父母身上,大多数的家长只会选择,那上去抱。这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不同。不过,的方法并不错,不管是选择哪种方法,其点一样的,那就是对孩子的爱。只不过用的是不同的两中在爱孩子。
我之喜欢这1篇文章,仅只是他的事件,还有一点文章的写作方法。本文中就使用了多种写作方法,主要有“三美”:
1、哲理美。作者对童年的一件往事的描写,悟出了人生哲理,是值得每人铭记的人生经验。
2、描写美。文中的心理描写最为精彩、生动、细致。值得学习和借鉴,是在描写脱离危险的尤为。
3、照应美。文中多处用了写作方法。比如,开头写悬崖的环境,交代身体病弱,还有几处提到杰利,作者精心埋下的伏笔。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5读《走一步,在走一步》有感,人的一生如梦如烟,一晃而过。在这一生当中,我们会历经坎坷、痛苦。有的.人会坦然度过,由此走向了光明大道;而又的人却被这些坎坷挡住了前进的脚步,在原地徘徊。以致最后一事无成,遗憾终身!
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文中作者在其父亲的引导下将困难一步一步地踩在脚下,最后战胜了困难。
而我们的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像作者那样,面对困难勇敢的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娇生惯养,是我们养成了养尊处优的坏习惯,成天过着王子、公主的生活。有时我们还对父母的给予不满足,跟他们呕气。而当我们正式踏入社会时,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只要一遇到丁点挫折,我们就经不起打击,而埋怨命运的不公。
而那些从小就刻苦学习、历经波折的人。这些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像是磨练他们意志的养料,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些差距,都取决于我们从小不同的经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小养成一种自力更生的好习惯。面对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退缩,而是想着如何去将它化解;走出自己的一小步,从而也就踏出了自己的一大步,那我们今后的人生必将是美好的!
人生在世,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如果说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块“砺石”。要使人生之“刀”更加锋利,就必须经得起这块“砺石”的打磨。
从而也就促使我们像文中作者那样,面对困难,不要畏惧;勇敢地踏出一小步,也就等于踏出了人生当中的一大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6《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讲述了当年一个8岁的小男孩莫顿。亨特与伙伴们冒险爬悬崖,然后遇险到脱险的经过。
读了着篇文章,让我很受感动。特别是父亲的那种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当眼看小孩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小孩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小孩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小孩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小孩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也是从这一点,我很钦佩这为伟大的父亲。
要是把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的父母身上,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只会选择一种方式,那就是自己亲自上去抱。这就是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不同。不过,他们的这种方法并不错,因为不管是选择哪种方法,其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小孩的爱。只不过他们用的是不同的两中方式在爱小孩。
我之所以喜欢这1篇文章,不仅仅只是他的事件,还有一点就是文章的写作方法。本文中就使用了多种写作方法,主要有“三美”:
1、哲理美。作者通过对童年的一件往事的描写,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人生经验。
2、描写美。文中的心理描写最为精彩、生动、细致、真实。值得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描写脱离危险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
3、照应美。文中多处用了这一写作方法。比如,开头写悬崖的环境,交代自己身体病弱,还有几处提到杰利,都是作者精心埋下的伏笔。算命,励志,命理
这就是我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感受。你们呢?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7《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讲述了当年8岁的小男孩莫顿·亨特与伙伴们冒险爬悬崖,然后遇险到脱险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很受感动是父亲对孩子的那种教育:当眼看着孩子面对和危险的时候,他的父亲没用最直接的去帮助孩子脱离危险,而是用了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孩子去独立克服,事后亨特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反而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赖性。从这点,我很钦佩这为的父亲。
读其内容,也顿时让人醒悟了许多,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面对。只有勇敢去面对,战胜眼前的艰难险阻;只有勇敢去面对,才能挑战下一个挫折,新的体验是“面对”的结果。当我看到“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当作者看到希望的同时,又让父亲要求他自己下山的话击退了。作者当时的胆怯,使我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以前的我总是依赖一切可以让我依赖的人,一味地索取,从不知道付出。遇到困难的同时,我伤心、绝望,现在我知道,那都是徒劳的。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当遇到这些困难时,或许大家都认为有困难是件坏事,但我认为困难也是件好事,因为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只有在困难的环境中才能锻炼人的才能,进而,战胜困难。
有些人能够勇敢的去面对它,有些人则是等着他人的帮助,有些人更是一昧逃避.有许多人想:“这多难呀!这么大的困难,怎么解决?解决得了吗?”他们越是这样想,就越是不敢去面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是可以随随变变就成功的,所有的人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才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当然,也有人会注意到最初的一小步,也仅仅是这一小步,就让他战胜了大困难,走向成功。
文章一直到作者成功感受到喜悦而结束,战胜艰难险阻所产生的成就感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滴汗水,莫大坚持!这些是我们所忘不了的经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启示,也是人类多一分的觉悟,当自己走在人生道路上,却迷失方向的时候,只需回忆自己战胜困难的事。遇到困难,只要走一步,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