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历史的长河 读后感
关于《科学的历程》
科学史,由于上课的原因买了它,但细细看下去,有些爱不释手了。
科学的历程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国盛主编。在1995年,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第一版)的出版,曾掀起了一阵科普著作阅读和出版的热潮。该书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等多个奖项,还被新华书店总店《全国新书目》杂志评选为“新中国50年百部名著”。而我手中的《科学的历程》是吴老师修改后的第二版。
吴老师说,真实的人性的科学家形象只有在科学史中才能得到恢复,真正的科学家不仅增长人类的自然知识,而且传播一种在思想上独立思考、有条理地怀疑的科学精神。
读科学史,感受科学精神,犹如读人生。
《科学的历程》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几本书之一,怎么赞美她,我觉得都不过分。也有人会说我这么评它着实有点儿夸大其词,其实不然,书中之精华请听我慢慢道然。
这是是一部有关科学史的宏伟巨著,全面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特别是自国家出现以后人类自我发展的概况,在追述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条理清晰,系统明了,展现了一幅科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
它是文理结合的标兵,既有理性思维,又不乏人文关怀,完美的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时代的最强音的同时,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色彩。
它也是是亚历山大利亚港外的法罗斯灯塔,给迷失在地中海的“诺亚方舟”号航船指明方向
„„
如果有谁要问现代科学精神的起源在哪里,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在西方!就在那块亚平宁半岛上,产生了文艺复兴的中世纪国家——意大利。
然而我们翻开意大利的文明史,就会发现意大利这个国家源于古罗马,而古罗马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信奉实用主义的国家都没有孕育出“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谋求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和军事强国是罗马性格的一贯作风。所以科学精神源于意大利是一个伪命题。
那么科学精神究竟来自何方呢?历史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希腊人。
希腊人热爱自由,不肯屈服于暴君,其民主体制年轻而富有活力;他们热爱生活,天性乐观,每四年举行的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他们快乐生活的写照;他们崇尚理性和智慧,热爱真理,对求知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希腊人在精神文明方面对于近代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希腊人出现了才智卓越的哲学家,他们是许多学科的鼻祖,著名的有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纳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等,有人文哲学家罗泰哥拉、苏格拉底等,有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有天文学家西帕克思、托勒密等,有数学家欧几里德、刁潘都等,有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有生物学家特奥菲拉斯特,有地理学家希西塔斯和艾拉脱色尼。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东方人发展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成就主要为的是实用的目的和宗教的需要,只有希腊人首先是图给出理性的解释,试图超越具体个别的现象进入一般的认识。这正是希腊思想的特质,也是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随着希腊内部矛盾的积聚,战争带来的后果进一步恶化,原先稳定的民主政体一去不复返,科学的大厦没有了稳定的基础而变的摇摇欲坠。而这时罗马正以它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逐步统一了地中海沿海的各个地区。但是一般认为罗马人专注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于法律和军事研究较多,而对于自然科学则缺乏兴趣和热情。他们注重实际,不喜玄想这与希腊人完全不同。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学发展的前提:其一,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其二,具备追求超越的理想和藐视现实功力的希腊气质。可惜罗马人太注重实际而忽视了希腊气质的传承和发展,希腊的科学精神在地底下沉睡近千年,罗马人要负很大责任的。同时罗马科学的衰弱对当代中国来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教训。
罗马的统治对于科学的发展最为不利的一点儿,就是与基督教的结合。公元392年,罗马皇帝迪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承认了基督教在罗马世界的国教地位。此后,以信仰无所不能的上帝取代了理性的思维,在民众的思想中根深又蒂固。随着基督教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压制人性的禁欲和蒙昧主义越发滋生,人们的精神陷于愚昧和迷信之中,欲罢不能。
但是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人类开启了另一扇门。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在东方,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华帝国放射出了耀眼夺目的科学技术之光华。具体表现在四大发明,纸张的发明传到欧洲成为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助产士,知识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这大大普及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开启了这一段时期的火器革命和军事理论变革;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帮助资产阶级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逐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印刷术则变成了信教的工具,成为传播资本主义精神最强有力的武器。
也在欧洲的文化沙漠时代,阿拉伯人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并在文化上通过大翻译运动继承了希腊的科学遗产,成了科学火种的保存者。
历史进程发展到了中世纪的后期,欧洲的学术开始从漫漫长夜中苏醒。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大学这种近代的教育体制。十字军东征从阿拉伯人那里带回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希腊的学术。通过翻译和消化希腊古典文献,欧洲学术得以复兴,出现了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圭那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培根。托马斯.阿圭那成功的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亚里斯多德的哲学融合在一起,建立了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因此他本人也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千年伟大思想家之一,与爱因斯坦、马克思并列。
到了中世纪晚期,近代科学在一场科学革命中诞生了,史称哥白尼革命。由哥白尼所发动的天文领域的革命,是近代科学革命的第一阶段。此后,科学的发展似水东流,奔腾不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博物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宇宙和航天技术轮番上阵,交替发展,大有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宏伟气势。
这本书最初读完,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理清了科学发展的脉络,并且将科学放在历史的角度,许多原来我以为是高深莫测而且非常令我头疼的理科问题,一下子在科学家的逐步探索中,迎刃而解。
我联想起了关于我们中国的教育。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非常年轻的大学生,他高考的物理成绩几乎是满分,但是在兴高采烈地去大学报到的旅途上,他却一直在苦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从轮船和火车上跳起来时,仍能落回原处,而轮船或火车在他跳离的这段时间中居然并没有从他脚底下溜走一段距离。他在轮船上试了好几次,情况都差不多,轮船一点儿也没有溜走的意思。后来,他突然想起,地球时时刻刻都在转动,而且转速极大,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跳起来落不回原地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高分的大学新生还是不得其解。直到他读了一本有关的科学史书,懂得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真实含义,他才恍然大悟。
为了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我们大多不是从阅读这门学科的历史开始,相反,我们从记住一大堆陌生的符号、公式、定律开始。中国教育界盛行的依然是分数教育、技能教育,这种教育的弊端首先是将科学理论固定化、僵化,使学生以为科学理论都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其次是将科学理论神圣化、教条化,以为科学的东西是毋庸置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最后是将科学技术化、实用化、工具化,忽视了科学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
当然,自然科学本身技术性太强,科学教育必须花大部分精力于训练学生的技能,但是适当引入科学史内容对教学是有好处的:第一,科学史增加理科课程的趣味;第二,科学史 2 使学生了解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和原理是如何被提出来的——针对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留下了什么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第三,科学史使学生了解科学发现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性的故事,从而确立完整的科学形象,而这才符合教育的终极目标。
将这本书中的内容真正用于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可爱,喜欢学科学,喜欢读科学。这将是我今后的目标。
第二篇: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险家,他们的探险行动,也许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今天看来,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经历更像一部系列剧(其中的一些,确实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还是在干旱炎热的沙漠里,这6位无畏的探险家,勇敢地面对一切,最终发现了地球上那些原来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认为他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有人与狮子搏斗,有人吞下老鼠……那么,如果有胆量的话,你也去探险吧!……
庞斯·德·利昂: 发现“阳光国度”
探险成果:发现佛罗里达
时 间:1513年 ……
曾经有一个传说,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个尝到不老泉的人,将得到财富、名誉和再次年轻的机会。但问题是,没有人知道这传说中的泉水到底在哪里。
西班牙探险家庞斯·德·利昂从南美洲启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岛和圣·萨瓦多岛,也没有找到。虽然庞斯没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为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它命名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佛罗里达)的欧洲人,他的确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马克·波罗: 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 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
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 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 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 “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 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 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 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 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第三篇: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
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髓
沂蒙精神,看似简单,着实厚重。是千千万万沂蒙儿女用血与泪凝成的精神史诗,是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经久积淀的文化精髓。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这块圣地吧!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听,这首悠悠动听的蒙山小调就是沂蒙的真实写照。在沂蒙这块土地上,不仅风光好,在这发生的那一幕幕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无比动容。
在沂蒙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沂蒙母亲———王焕于,86个孩子的母亲,她一生养育个86个孩子,但都不是她的亲生骨肉。
沂蒙红嫂———明德英,在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她不顾封建礼教及封建传统的束缚,毅然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伤员。
还有沂蒙六姐妹,带领村民支援前线,用自己的身体搭桥·······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这就是当时伟大的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巨大牺牲的真实写照。
还有那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颜真卿。今年,八路军——五师挺进山东,建立沂蒙抗日革命根据地,作为抗日七十周年纪念。
今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作为临沂的一份子,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开拓奋进,敢为人先,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弘扬沂蒙传统精神。
让我们一起为沂蒙精神这棵常青树浇水施肥吧!
评语:本文作者用简明扼要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并立志做新时期的小主人。这是一曲沂蒙精神的颂歌。
学校: 湖头中学 指导教师:宋京彩 九年级二班:于贝贝 联系电话:*** 沂南县湖头镇昌平路5号
第四篇: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唐山市汉沽管区三小三年级戴梦瑶指导教师:董怀华022-69210442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伴着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我一口气读完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脑海中闪现出中国从古到今经历的风风雨雨,爱国英雄的光荣事迹。
《历史的选择》里有许许多多英雄人物为新中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董存瑞在危难时刻为战友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而自己却因为炸弹爆炸而壮烈牺牲。雷锋终身爱党,在他的一生中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可是后来因为发生了事故而丧生……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与那些爱国英雄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现在,那些残疾人缺钱而在街上乞讨,人们不但不献出爱心,而且还骂到:“肯定又是一个骗子!”而那些英雄人士却奉献出自己的爱心:我认为人们应该像爱国英雄一样,献出自己的爱心,不是有一句歌词叫: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的英雄人物,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精神,我们要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英雄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坚持不懈,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即然历史选择了中国,我们应该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五篇:历史长河里,那一抹诗意
历史长河里,那一抹诗意
黄绿色的液体在杯中肆意荡漾,水雾氤氲,液体滑入喉间,初生涩、涩生甘、甘后既是回味。茶香在不大的房间中飘荡。随手翻开早已泛黄的书页,那书本特有的蕴藏了多年的芸香和茶香融合在一起。眼波流转,微笑蔓延上嘴角,为的是千年来不变的优美辞藻,为的是文人墨客独有的华美韵意……
一、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从七岁稚童都会念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高中课本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谁说,著作一定要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诗经》的存在便是这一愚昧无知的说法最有利的反证。诗经,已是先秦时代不朽的名篇,明明没有华丽无双的诗句,却有着人民心中最质朴的那份感情,亦是人们心中最为单纯的感想。因为厌战,所以有了《击鼓》;因为思念,所以有了《绿衣》;因为爱恋,所以有了《蒹葭》。这都是人们心底最为真实的想法,文人墨客们往往用更为华丽的语言反复书写者先秦人民所想所感,而现在的我们反复背记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称赞它们是千古名篇。但是,我们却永远不会忽视那本最初的《诗经》,那本简单、深刻、真情的诗经。
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也许以我现在这个年龄说这样一句话,有人会认为我还不够成熟,但我还是要说,在整个汉乐府里,我最喜欢,也最欣赏的,便是《上邪》
在我看来,《上邪》并非是一阕单纯的爱情誓言,更重要的是作者别具一格的匠心,连用三个反自然现象,为的,只是向恋人言明自己的忠贞不二与至死不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一个比一个离奇,一个比一个惊异,但可以让人深深地意识到女子对于爱情的坚定。
据说,长沙王吴芮听到妃子毛萍的这句有感而发,竟然想到了死,这倒也是,有爱情如此,生亦何如,死亦何如?若我是长沙王,早已是生无所恋,死无所惧。
三、梦红楼、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家里一直都摆有一本红楼梦,大概从小学开始,我开始看绘图本的红楼梦,登上了初中,才开始看原版,源于对这部书的喜爱,三年来我翻阅不下数十次。从粗略的看故事情节,到被文中人物所感动,再慢慢的开始探寻红楼梦中的一些故事……
而如今,《红楼梦》之于我更像是一根隐藏心底深处极易崩断的弦。读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我会哭;读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会哭;读到“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还是会哭。金陵城里的贾史王薛从鼎盛到衰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从萌芽到不得善终,唏嘘、悲叹过后,我开始思考这究竟是宝黛的爱情不够不如先前的吴芮、毛萍一般矢志不渝,还是千百年封建社会里一个可悲而短暂的缩影?
梦回红楼三百年,红楼梦尽三十天。弹指一瞬间过去了,等再过三百年以后,《红楼梦》留在人们心中的又会是什么?
从《诗经》《离骚》到《汉书》《史记》再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源于对那浩瀚如海却又美丽异常的古典文学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飘飘的衣袂,儒雅的气质,多情的哀怨和离别,中华上下五千来渊源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啊,早已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如春风和煦、夏雨霏霏、秋风瑟瑟,冬雪纷纷。
静夜半,莞尔微笑,为的,不过是千年来不变的优美辞藻,为的的文人骚客独有的华美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