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教悟禅的经典诗句语录集锦
佛教悟禅的经典诗句语录集锦
佛教悟禅的经典诗句语录集锦
1、亦复如是者、是标明、受想行识、与前色字、合为五字、一体也、五字者、五蕴也、五字、五则者、亦名五阴。亦复如是者、五蕴、五则、亦如是也、如是者、五蕴、五则、非一非二也。非一者、色、受、想、行、识、五则、五义也。非二者、其五蕴、五则、即是一体也、一体者、喻人身、与两手、两足、合为一体也、所谓一体者、非一非二也。我等参者、理当、一体皆空也、方为、五蕴皆空也。集句。亦复如是者、如是修、如是行、如是悟、如是证、如是本末一体、即无有不清净、之处。清净者、空五蕴也、能空五蕴时、其他诸行、不空亦空尽矣。——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2、受是接受(二)想是妄想(三)行是行为(四)识是识别(五)与前色字、合并为伍、其名为、五蕴、其号为五阴。五阴者
1、色者、倘见诸色时、心无迷惑、在无迷惑中、无贪、无爱、无取、无舍、是名色空
2、受者、若遇诸受时、非义勿受、弗以道性者、勿受、受无爱相、是名受空
3、想者、真心无相、亦无想执、更无推测、本无希望、即无我相、是名想空
4、行者、若一举一动、一勤一止、以及、知觉、无污其心、无动其意、其心若水、其意如山、其名为识空。集句。受相行识、与色为伍、即名为五蕴、倘无、人我是非、即名、为空、倘时时如是、即名到彼岸。倘空五蕴、即得其纲、所谓纲举目张。纲举者、真心明也、目张者、本性见也、明心见性之人、弗得其果、弗证其道者、弗可能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3、空即是色者、真空能含、万象、其万象者、皆是真空之中、而显也。凡夫倘能、空其心、即不名为凡夫也。空心者、何能无四相、能空五蕴、与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嗜、舌之所尝、身之所触、意之所感、识之所别者、见如是等、而不生其心者、其名为、能空其心也。而不是、不见、不闻、不嗜、不尝、不触、不感、不别者。而是、无染、无住、无能动其心也、倘能如是、即证得三果之人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4、空者、是真空也、真空者、有灵有觉也。而不是玩空者、玩空者、空无灵觉也、真空能含一切、一切不碍真空。所谓真空、能含妙有、妙有能显、真空、之德、之用、之灵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5、色者、多种颜色也、色者、多者、多种、多类、之别也。色者、是某心内、分别、诸众生相中、多类之别也、色者、凡是、有形有相、有动、有止者、其性皆不离、其色也。以及妄念、与欲性、亦复如是、总名为色也、甚至举心动念、行住坐卧、生活之中、皆有色性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6、舍利子、三个字
1、是佛大弟子中、之一也
2、是佛在般若会上、呼名提字、以彼而作、代表之人也。使彼遗留是经、度诸有情也、有情者、有七情也、度有情者、是断有情也。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集句。舍利子、复名、舍利弗者。按理解之、是如来、头顶中、红色高起、舍利子也。寄名取义、而使我等、得入般若门、而进般若室也、即坐般若座、而行般若道、即用般若、之大用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7、度者、从此岸度到彼岸也。度者、经过其度者、从苦厄处、度到常乐我净之处。度者、度出我等、出此生死海也。度者、使诸众生、出此五阴之狱、直赴无为之大道、而到究竟、之彼岸也。度者、度我离欲离妄、真心归觉地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8、“照见者、而不是眼见也、亦非非眼、”以回光反照、照明自心“空”。观自在者、其意若似也、所谓、修菩萨行读恒时、行读形菩提道者、必须回光反照、反照自心、之中、所见五蕴、空是不空。五蕴不空者、生死不空也、生死不空者、即生死不能了也。五蕴空时、生死亦空也、生死空者、是不生不死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9、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10、论理。观者、以自心眼、反观本觉、真心之中、有无尘相否。有尘相者、即当、舍之断之、“灭之”绝之。无尘相者、即为真心也。真心者、到彼岸也。观者、喻立大圆宝镜之前、当知、宝镜之中、之人是谁。亦名、回光反照、照明本心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1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夫心经者、真心大道也、真心、无遍、无不遍、大道、无到、无不到、所谓、在无无之中、真心明也、大道见也、然而、明无明相、见无见执、在无相、无执中、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所不觉、故名、为大觉、大觉者、觉三世、非三世、亦非非三世、觉十方、非十方、亦非非十方、在非非中、觉性圆已、道心成矣、亦无圆成相、是名为如来——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12、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让你讨厌的人,是助你成长的;因为,凡是你所抗拒的事物,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侧面,是另一个你自己。
13、人生好比一条长长的路,命运之神会为每条路都设置一些障碍,只不过有的设在路前端,有的设在路后端。若把人生拉长看,就会发现命运总体是公平的。不要在逆境的时候悲观绝望,前面也许就是一马平川,也不要在顺境的时候得意忘形,前面也许暗礁密布。
14、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注:心若清净,则世界清净。心若染污,则世界染污。所以,佛法以心为关键,世间万法,都是由自己的心变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15、人生中难免遭遇痛苦,生起烦恼,但我们不必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墙上的几个墨点不放,黑暗就会占据你的视野。同样的道理,如果总是粘著于生命的某些片段,就会让你失去完整的人生。放过自己,不折磨自己,也是一种放生。
16、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杂阿含经》
17、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鸠摩罗什《金刚经》
18、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鸠摩罗什《金刚经》
19、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鸠摩罗什《金刚经》
20、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21、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鸠摩罗什《金刚经》
22、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2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鸠摩罗什《金刚经》
24、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鸠摩罗什《金刚经》
25、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26、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鸠摩罗什《金刚经》
27、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鸠摩罗什《金刚经》
2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是最出名的四偈。意思是: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如梦如幻,如水中的汽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后就会消失;如同闪电一般,瞬息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应这样看待。——罗什《金刚经》”
29、金刚经中关于四句偈,历代注疏者的猜测大概有这么一些:一是第五节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二是第二十六节中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三是第三十二节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最近还有研究者根据佛陀之言,认为四句偈是:“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30、世上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无自性,所谓“缘起性空”。
31、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大藏经卷四十五》
32、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鸠摩罗什三藏法师《金刚经》
33、“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本经总题。含义即是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鸠摩罗什三藏法师《金刚经》
34、“随其心静,则佛土净”。——慧能《坛经》
35、“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慧能《坛经》
36、尘是心缘,心为尘困;因缘和合,幻相方生——法藏《华严义海百门》
37、对于宗教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还是印度象神、甚至是邪教我都不信对于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印度象神来说我是喜欢喜欢不是信仰喜欢没有信仰这么重就像某部小说中说的:我喜欢你但不爱你,喜欢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好,爱就要负起太多,最终会变质。信仰也是一样的,信仰了某个宗教,去向他祭拜索取还愿,这失去了最纯真的意义。喜欢,就要简单的多了,看到他会微笑,自己去努力争取想要的以前和同学去寺里游玩,他们在佛堂中伏地而拜,祈求家宅平安、红线相连,我倚在门旁,看这浮世百态看多了就累了,想多了就倦了此后,宗教无论好、无论坏,便只是喜欢你予他们百般欲念,千般希冀;我焚香一旁,默然不语。
38、不过浮云春来秋往,寒暑交替,岁月枯荣,年年重复。多少追逐在岁月的流转里早已化作云烟,而心头却依然紧紧握住痴痴的守望,还有那些红尘的爱恨悲欢。在自己的回忆里,烦恼总成云烟;在别人的回忆里,我们成云烟;在云烟的记忆里,原本都是云烟。茫茫人海看人间,恨在哪里,怨寄何方,到后来自己寻来的惆怅,折磨不了任何人,酸苦都是自己的作品。静静地遥望,天边的流云,洁白而逍遥,散在那湛蓝的去处,曾经深深地祝福,那多么像轻松的生命。多少思索在岁月里飘落,没有任何争议,就化作了回忆。古今一句老话,浮生若梦,却有多少人梦想攀上人生最最高峰。哪里是梦想的边缘?哪里是期望的归宿?谁能告诉我?我又向谁说?古今哲人的探索,随意趟进历史的长——延参《浮云》
39、色即是空
40、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释迦摩尼佛《华严经》
41、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4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释迦牟尼佛《金刚经》
43、了则业障本来清,未了还须偿宿债。
44、无智亦无得„《般若密多心经》
4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玄奘
46、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47、不管现在或过去,我所教导你们的就是:苦与苦的止息。——释迦牟尼《巴利三藏·经藏·中部》
48、何等名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所爱之物破坏离散亦有二种:一者,人中五阴坏;二者,天中五阴坏。如是人天所爱五阴,分别悕计,有无量种,是名爱别离苦。何等名为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所不爱者而共聚集,复有三种: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三趣分别挍计,有无量种,如是则名怨憎会苦。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何等名为五盛阴苦?五盛阴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大般涅槃经》
第二篇:《学箭悟禅录》读后感
这本小书读过五遍,还欲罢不能的,有些感觉不吐不快,《学箭悟禅录》读后感。作者是一名德国的哲学家,自小就对东方文明极之向往,并远赴日本求道。当他学箭三年正陷入困境之时,他师傅见机缘成熟,于是向黑夜中远处的靶子射了两箭,结果让他大为震惊,也将他的哲学家思维“射”了下来,从此方踏上悟禅正道,并终有所获。读到那一刻他心里的震撼,我感同身受,故我知道他师傅的神技绝非杜撰,也让我对铃木大拙所说的“当其无思无虑之时…人便会不思而思,其思如阵雨从天而降,如星辰闪耀夜空…”这一境界更为向往。
如此妙境自己偶有所遇。譬如以前读书全凭兴趣,在勤奋苦读的同学面前我是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读书的,但每次考试,即使自己全无兴趣、平常只是应付了事的科目,成绩都会给自己带来惊喜。及后细想,我答得上的题,答案是在脑子里“蹦”出来的,答不上的题会先跳过,还有时间就回头细读题目,读着读着有时答案就会自动跳出来。它不跳出来时,我也曾试过绞尽脑汁,多是想不出来的,因此就甚少硬来,多是随缘而去。或许就是自己考试时能放得下,天助我也?
第五次读这本小书的时候,一字一字地码出来一个“浓缩版”,如下,好让自己随时拿个手机就能复习一遍。
无艺之艺铃木大拙/序
假如一个人真想精通一门艺术,光有技巧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超越技巧,让艺术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无艺之艺”。人能思想,却弱如苇草。然而,当其无思无虑之时,即可成其伟业。“如婴儿状态”一旦达到,人便会不思而思,其思如阵雨从天而降,如星辰闪耀夜空…
学箭悟禅录赫里格尔/著
弓道与禅
从传统意义上说,日本人将射箭尊为一种艺术,奉为民族传统,但并不将之看作体育运动,而是一种宗教仪式,曰“弓道”,目标在于射中心灵的靶子,以使射手主要是朝自身瞄准,甚至能成功地射中自己。而通往此“奥义”的大门,只向那些心灵纯净、心无旁骛的人敞开。
最能表达弓道大师心意的说法,是,射手需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不动的中心。这样,那至高无上的奇迹就会发生:艺成为无艺,射成为非射,即无弓无箭之射;老师又成为学生,大师转变为生手;结束成为开端,而开端即是圆满。
对东方人来说,这些神秘的说法是清楚而又熟悉的真理,但对于我们欧洲人来说,却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日本的各种艺术,包括弓道,就内在的形式而言可以追溯到共同的根源--佛教的“禅”。它绝非思辨,而只是对作为无底之底的存在的直接体验。
禅宗源于印度,在经历深刻变化后在中国得到全面发展,最后为日本所接受,并作为一种生活传统而流传至今。禅展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生存方式,难解,却又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学禅缘由
在学生时代,仿佛神差鬼使似的,我就已迷上玄学。然而,尽管我做了一切努力,我还是找不到所要寻求的东西。当有人问我是否愿意去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教授哲学时,我以特别的欣喜之情欢迎这一能够接触佛教并进而接触玄学的机会。因我早有耳闻,日本具有精心保护起来的、活生生的禅宗传统。
我还没开始熟悉新环境就着手去实现我的愿望,可马上遭到了令人难堪的拒绝。我费了许多唇舌才使他们明白我为何愿意专门学习禅。随之,他们又告诉我,一个欧洲人想进入这一心灵生活的王国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除非他首先从学习与禅相关的某种日本艺道开始。
我有射击经验,就求我的大学同事向他从前的老师,著名的阿波研造大师说情,想成为他的弟子。起先被大师拒绝了,直到他看出我愿意学习这门艺术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奥义”的缘故。
神意拉弓
上第一堂课,阿波研造大师要我们注意到有两米来长的弓在拉开弦后所呈现的崇高的形象。弓愈拉开,这种形象便愈令人惊异。大师解释说,当弓拉满时,“一切”便围在里边。因此,学会正确的拉弓是很重要的。
大师告诫我们,射箭不是为了锻炼肌肉。拉弦时不能使用全身的力气,而必须学会只让你的两手来做,胳膊和肩膀的肌肉仍然放松着,仿佛是在袖手旁观。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完成以“神意”来拉弓射箭的条件之一。
尽管极其勤奋地练了几周,可就是做不到用“神意”拉弓,我终于失去了耐心。大师说这是呼吸不当所致:“吸气后要轻轻地将气往下送,让腹壁尽量扩展开来,屏一会儿气,再尽可能地缓慢均匀地呼出。略停后,又快吸一口气,一呼一吸,绵绵不断,以后便会渐渐地形成一种节奏。”
尽管从技巧上说我的呼吸做到正确的了,但一拉弓,设法保持胳膊和肩膀放松时,双腿肌肉却僵硬得厉害,有一次我辩解说,我是想方设法保持放松,大师回答说:“问题就在这儿,你在使劲想它。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来,就好像你没有别的事可做!”
一年以后才能做到“神意”拉弓,然而,我已经十分满足了。呼吸时学会了如何不费力气地抛开自我,有时感觉到,我自己不在呼吸,而是,我被呼吸。用“神意”来拉弓原来是:不是我求之而未得的技巧,而是控制呼吸,将其新的、深具潜力的各种可能发掘出来。
放箭难关
一年后才学放箭。阿波研造大师放起箭来是那么的简单、随便,仿佛是小孩玩耍似的。这种举重若轻的表演是东方人特别推崇、赞赏的一种艺术美的展现。但对我来说,箭要射得准似乎要靠放得稳。我按大师的指点勤奋认真地练,然而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不要去想该怎么做,不要考虑怎样去射!”他大声说道,“只有当箭手自己不经意的时候,箭才能射得稳。那弓弦必须像突然切过握住它的大拇指一样,而不要有意张开右手。”其后的几个月练习,我心里也明白如何放箭,可就是没有一箭射得成功的。
一拉开弓,我就马上感到:除非立即放箭,否则我受不了那种紧张,读后感《《学箭悟禅录》读后感》。硬顶住只会气喘吁吁。大师说,“你做不到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地放箭,就因为你没有放下自我。你不等待成功,却在迎接失败。这样,你自己唤起某种你控制不了要发生的东西。你的手就不会像熟透的水果皮那样自然裂开。”
这番解释只能使我更加糊涂。拉弓是为了射中靶子,我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对此一无所知。大师高声说:“真正的艺术没有目的!你越是一心想学会以射中靶子为目的的射箭,你就越射不好,靶子离你也会越远。你的拦路虎是你的主观意愿太强了。你以为不经你自身做过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放下自我我困惑不已,也终于接触到我之所以要学习弓道的主旨。阿波研造大师说的放下自我,是否是通往空与无执路上的一个过程?干嘛要预先思考那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的东西?这不正是到了该抛弃这种徒劳的习惯的时候了吗?
大师说:“以后你来上课,在路上必须凝神收心,把注意力集中到练习厅里所发生的事上。经过任何地方,都要做到目不旁视,就好像世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是真实的,那就是弓道!”
放下自我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其结果是获得了肢体的放松。如果要箭放得正确,还须配以大脑与精神的放松,让头脑灵敏,这本有的灵敏跟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头脑灵敏有本质区别。通过破除一切执着,达到纯粹无我的境界,是唯一的办法让内在的灵魂站在那无名源头的最高峰。
要关上感觉的门户,积极逃离感觉世界是不成的。而要通过毫不抵抗,随时准备让步的方法。为此须做到神不外驰,而这通过意守呼吸便可以做到。有意识,且要近乎迂腐的认真练习,不久你就会感到自身被送到层层不可穿透的寂静之墙中,只知道你在呼吸。而要超然于这种感觉并不需要采取新的行动。
不幸的是,这种恍兮惚兮的妙境并不能持续多久。它要受到出自内部的扰乱。各种思绪仿佛凭空跳出,杂乱无章,生灭不息。要成功制伏之,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平静地、不加理睬地呼吸,跟一切出现在脑幕上的东西建立友好关系,将之看作习以为常的东西,平心静气地观照它们,直到最后看得生厌。
最终会滑入类似入睡前的那种迷迷糊糊的状态,正是某种必须避开的危险。这得依赖一种奇特的静跃现象,可比之于一个彻夜未眠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在他所有感觉器官的警觉上时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心头一震。这是一种平和的搏动,只有在罕见的睡梦中有时才能感受得到。
在这种无求无我的状态,大脑充满灵觉,因不执着于任一处而意识无处不在。而它能够保持当下状态是因为即使当其与此物或彼物发生联系时,它也不是通过深思的方法抱住不放因而失去其固有之活性,而是像水流进一个随时可以流出去的池塘,因自由而具有不可衰竭的力量,因虚空而纳万物。
破除一切执着的艺术家必须基于这种无处不在的当下灵觉,在不受任何隐秘的动机干扰的情况下练习艺道。如果发现自身面临不能依靠本能跃入的境界而将之付诸意识,这一创造性过程的每一环节就不像是出自于更高力量的恩赐;他也绝体验不到事件的振动是如何令人心醉地传递给那自身即是振动的人。
弓道仪轨
射手跪在一边开始入静,然后起身,庄重地走向箭靶,深深地鞠一躬,像献祭品似的奉上弓箭,然后搭箭、举弓、拉开,在最高的灵觉警醒的状态下等待着。在闪电般放箭,缓缓呼气后,放下胳膊,向箭靶鞠躬,静静地退场。这样,箭术就成为阐释“奥义”的一种仪式。
在这个阶段,学生即使没有把握住射箭的真正意义,他至少能理解为什么弓道那在技巧上可学的部分必须练得十分纯熟。如果一切以射手的无求及最终抹去自我为准,那么,外在的实现定会不求而得,再也不用动用什么才智去控制或思考。日本一切传统的艺术都如此灌输对形式的掌握,无休止地练习。
以心传心
我越来越容易投入这种体现弓道“奥义”的仪轨。然而,我学弓道已三年,到了该放箭的那一瞬间却无法防止入静状态的退失。阿波研造大师为了找到帮助我的方法,曾试着啃一本哲学概论,但结果是绷着脸放下了书,说他终于明白,一个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自然会觉得弓道是异乎寻常的难学。
进入第四年我们又从头开始,似乎以前学的一切都变得毫无用处。一日,我问大师:“如果'我'不放箭,箭怎么会射出去?”他答道:“'它'自己射出去。”“这个'它'是谁或是什么呢?”“如果我设法给你线索而不让你自身体验,那我就是最糟糕的老师,不配再教你了。继续练吧!”
几周过去了却没一点进展。要不是被大师紧紧抓住,我甚至不想练了,一切突然变得无关紧要。一日,我射过一箭后,大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突然停了课,喊道:“刚才'它'射出去了!”我迷惑不解,当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不禁兴奋得欢呼起来。
大师严肃地说:“你不应沾沾自喜,我的鞠躬也不是为你而行,因为这一箭射得怎样你全然不知。这一次你在最紧张的时刻绝对做到了忘我与无求,因此,箭离开你就像瓜熟蒂落一般。好,接着练吧,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只有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才偶尔有更多的箭射得正确,而现在我也解释不了,可至少我能分辨成功与否。正确的射箭会令射手感到心情良好,愿做一切合适的活动,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愿做一切合适的非活动。大师说拥有过这种状态的人会尽其所能拥有它。而只有平常心才能招来这种状态。
一天,大师宣布开始新的练习--射靶子,可我一支支箭都只射到靶前的地上。大师说是在精神上还走得不够远的缘故:“射箭时,你一定要感到目标好像是无穷远似的。靠的不是弓,而是大脑的沉静,射箭时所依赖的活力与灵觉。为此,行仪轨时,你的动作要发自于中,发自于呼吸正确的所在。”
当我射得不会太近时促使我问大师为何从未讲解如何瞄准,大师答道:“即使你几乎能箭无虚发,充其量你也不过是个喜欢炫耀、技艺高超的箭手。'奥义'视此为邪门歪道。'奥义'对靶毫不关心,它只知道一个目标,而这一目标是任何技术都无法瞄准的,如果要说,可把这个目标叫做佛。”
我们很听话地练习不瞄而射,但这种漫无目标的射法终于使我忍无可忍。大师安慰说:“别担心,把射中的念头全都抛开!即使你箭箭不中你也能成为大师。射中只不过是你的绝对无求、无我、自泯的外在证实而已。只有当你达到这门艺术的最高一层时,你才能保证做到不会失去目标。”
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一个异议在我头脑中形成,几周里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于是问道:“您练了多年,应该会带着梦游者的把握不由自主拉弓射中吧?”大师摇了摇头:“我看见目标如同没见。”“这样说来蒙眼您也应当能射中吧?”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大师扫了我一眼,我不禁担心冒犯了他。接着他说,“今晚来见我。”…光线暗淡,靶子的确切位置我辨认不出。大师“舞”过仪轨,一箭射向黑夜。从声音判断射中靶子了。第二箭也射中。当我打开靶台上的灯,我惊奇发现第一箭正中靶心,而第二箭则扎入第一支箭的尾端,透过箭杆,插入靶心!
大师的这两箭显然也射中了我。一夜之间我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担忧射箭的事了。他从不看靶子,只盯着射手就知道箭射得怎样。通过深度入静,他将弓道的精神传给了学生。我以自身的体验证实以心传心的说法不只是一种譬喻,而是一种可触可摸的现实。
结业考核
五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们成功通过了考核。以后,习射过几箭,阿波研造大师就接着根据我们的水平解释跟弓道有关的“奥义”,讲得最多的是“无艺之艺”--如欲臻完美的境界,弓道的目标舍此莫属。在告别又非告别时,大师将他最好的那张弓递给我。“当你超越它时,将它烧成灰,什么也别留下。”
剑道印证
日本的艺道,包括弓道,受到禅宗的影响已有好几个世纪了。生活在遥远时代的弓道大师对弓道本质的阐述,跟今天那些以“奥义”为活生生的现实的大师所作出的不会有质的区别。禅宗大师泽庵(1573-1645)写的《不动智神妙录》就阐释了剑道的“奥义”。
泽庵说,学生总是依凭他的技艺与知识,他便失去了“灵觉现前”;决定性的刺杀总是来得太晚。除非他变得无求无我。必须学会放下对手,还要学会放下自我。他必须超越现在所处的阶段并永远将之抛在后面,即使冒着无可挽回的失败的危险也在所不惜。这听来荒诞不经,然而,其精髓已由泽庵的剑道神技在上千次的竞赛中证实了自身。
第三篇:慧能悟禅哲理故事
据《六祖法宝坛经》记载,其中详细描述了慧能继承弘忍衣钵之事:
唐初,有个姓卢的年轻人,三岁丧父。长大后,砍柴为生,以养活母亲。后听人讲解《金刚经》,觉得很有道理,便出家到黄梅(今属湖北)双峰山弘忍禅师门下,充任行者,法号慧能。
唐高宗咸亨年间,弘忍要挑选一个衣钵传人,命令门下弟子每个人作偈,规定偈中必须反映自己的佛学心得,以此来观察弟子们对佛学的悟性。他的上座弟子神秀,以刻苦勤劳、聪颖好学而受到赏识,故有“东山之法,尽在秀耶”之说。他按照弘忍的要求,精心作了一偈,题于壁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大字不识一个的慧能,听人诵念了这四句偈诗,便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认为大师兄并未彻底领悟佛理,便口诵一偈,请人复题于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当时的地位,只是寺中舂米的小僧。但弘忍看了他的偈诗,认为他已彻见本性,领悟了禅的真谛,便秘密地向他传授禅法、法衣,立他为禅宗六祖。成语“继承衣钵”
之典即出于此。
尔后,慧能因法辈较低,害怕别人夺走法衣,便回到岭南。遇南海法性寺印宗法师,方得以落发,受具足戒。不久,回到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顿悟之法,宣扬“见性成佛”,与神秀在北方宣扬的渐悟之说相抗,成为禅宗“南宗”之祖。
禅思禅悟: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心念,让自己的心不被外界污染固然好,但一个人如果心中本无恶意、杂念,那么他也就不会被外界的恶意、杂念所污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摒弃自己心中的恶念。
第四篇:佛教名言语录
佛教经典名言语录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
本意是:凡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都是佛性的妙用,没有佛性,也就没有五蕴,好比人咽了气,哪还来的五蕴?所以又有:“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识所变”。这个心就是佛性。
所有有相的事物,其实都不是真实的相,佛家讲的无常根本,都是在变化中,就连思绪念头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一刹那间也都会有无数的念头在变化,看待事物的本质,才是实相,实相是空,但又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又在孕育有,所以才叫做真空妙有,达摩祖师曾说过,看那看不见的事物,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知那不知道的事情,才是真的!不明白的以为这就是神通,那才是佛菩萨的能力。着相修行百千劫,离相修行刹那间!
2、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讲沉默是金。
出自《拈花一笑》典故,全在领悟其中奥妙,是不可说。出口便成因果,即为业。又出自《大般涅盘经》,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 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是常说的《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为相;空,为寂。色空无异,为佛性。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为偈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 绕身。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原文为: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严经》奥义为:一多相容,大小无。所以一粒沙砾可见三千大世界„„
意思是:一花一世界,亦被称为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除了如来佛祖,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佛经里没这句,或许的哪位大师的偈语吧。此悲,为慈悲。此悟,为大悟,即大智慧。此笑,为真笑,为真潇洒。
意思是真正巨大的悲痛,痛入心扉,反而哭不出来,不是泪水能表达的。真正的大彻大悟,无法用语言表达,真正的大笑,笑声是是表达不了的。
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其中“苦海”比喻众生受种种痛苦,犹如溺于无边大海之中一样。回头,表示醒悟、悔改。众生的作恶和习气使自己受到道德等的惩罚,即产生恶报,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作恶之人,一旦悔悟并努力向善,那么就能获得新生。现在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有出路。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大般涅盘经梵行品》。这句听的多了,不难理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佛!“屠刀”的本质就是“人对自身”的迷惑;人使自我痴迷,并痴迷于自我,因此人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碍,只有超脱了人,舍弃了人,不再是人,才能是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出自《坛经》中一则禅宗典故,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神秀问:“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就常人来讲,如悟到,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足够了。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上座弟子神秀所作的一句偈语。这句偈语以尘埃比作烦恼,以镜比喻人的心,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烦恼,如有烦恼就要除去,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断除烦恼是佛教修行内容之一,所以神秀说得也的确不错。
10、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佛教的一个典故,说地藏菩萨见地狱众生受苦,感同身受,遂发愿下地狱救度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而地藏菩萨虽然身处地狱,却清凉自在,虽誓不成佛,实已得佛果。这就叫什么人说什么话!地藏菩萨是大自在人,说的就不是大话。
11、一切皆为虚幻
在佛法中谈“虚”字,应该不能与汉语古文中的“虚实”概念相关。同时,要看用在什么位置、什么语境中,而后的解释是不同的。在这里的“虚”字,是指一切事物本身没有真正的独立的自己本性,(1)一切事物会有种种生灭变化,存在的都只是一个个过程片段;(2)一切事物本身不能脱离其他外界条件和关系而独立存在。由于这两个概念,所以说是虚幻无常。就是说一切事物表现都是不真正把握的,不是真正了解的,这其实是佛法中“空”的一个概念。这里没有虚实、虚无这样的“无”的意思。
1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经上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的一生说真的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心仪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至少是我们不知道该不该要的。有人说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应该享受这一过程而不是考虑结果。或许是的,或许不尽然。享受过程原本是一种美,一种刺激。不过有时候这一过程并不对劲,甚至一塌糊涂。过程完毕之后的结果 是啥,谁也不能在过程中就会有知晓。能有知晓的结果是乏味的。如果我们追求的不是我们要的或是应该要的,痛苦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我们想要的,但是最终又追求不到,也是痛苦的。
13、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心不住在一切法上,也不执着于一切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这样。
这里说的“无心”应该是指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将所有的法统统放下,才能成就。不仅仅包括世间的财富、权力、名声、亲人等世间法,还应该包括出世间的佛法。就如《金刚经》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里说的“法”就是“出世法”,“非法”就是“世法”。和这里所说的“世出世法莫不皆尔”意思相同,就是什么都不执着。
14、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这是一句佛法,大概意思就是对待事物不要过于刻意,但也不能逃避,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
1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盘寂静。” 此是佛学中的“三法印”法印是佛法之特征!乃印证义理是否正确,若所说与法印相契,则可认为是佛说,如与法印违背,则被判定为非佛说。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16、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因为佛说世上本无法可说,第一义就是无法。而众生的智慧有限所以就需要佛想出很多所谓的法来教化,这个就是诸法。让你认清楚诸法的相本来性是空,而第一义无法也是空,就是虽然说了很多法,但是这些法的本性都是空,不管怎么说第一义是空这个理是不会动摇的。
1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这里的物不单单是物品,应该说是事,以赤子之心或者说是真正本心对待万事万物,不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外相迷惑产生分别心。
18、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就是多此一举的意思,整天采摘花朵玩弄火种(驱魔辟邪),却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有个道场(可以驱魔辟邪的场所)。
19、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这是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所讲的,“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一切人、一切物;无好丑,就是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它是平等的。“好丑起于心”,所有一切差别是我自己的心,我觉得这个人好,喜欢他,贪心起来了;我觉得那个人讨厌,瞋恚起来了。本来都没有的,所以好丑起于心!真正修道人,他心清净,他心平等,他怎么会看到这个过、那个没过?
20、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解释是:“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心不是指法心,是指无始无明,也就是佛所说的第八意识(简单的说就是潜意识吧)所产生的种种幻想。比如:心生种种法生,看到美女,喜欢她,就产生横多美好的感觉;心灭种种法灭,看到仇人时,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对待他。当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当你没有怨恨的心时,他不再是仇人,「仇人」这个想法、「仇人」这个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现象。
21、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是指真正的证悟,不非要深入禅定断除六识才证本来面目。而是该用耳朵听就听,该用眼睛看就看。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说的: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又言:若识本性,即本解脱。
22、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所谓事,它的本质是人们自己造出来的。吃饱了,穿暖了。要比个高下、善恶、是非、美丑,然后人人皆知趋之若骛。反过来,以此做为分配给你生活资料的标准。试想,在原始社会有这些事吗?从个人来说,烦恼往往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别人白你一眼,要难过,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从宗教的角度看,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转变痛苦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保持平和的心,你的心平和了,你就身在天堂,如果 你的心贪嗔痴,即使实质上你过得很好,也会身在地狱。“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才最接近生活的本质。
23、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这是金刚经里的话语,目的就是让你先抛开语言和思维;只有先跳出这个陷阱,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用逻辑,用语言分析等等方法来理解,那只是用自己已知的浅陋知识,去尝试理解那无边的智慧,那结果必然是无法理解。
24、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相对而言,心静自然凉。世事本是平静无声的,由于人心浮躁而变得不安。
25、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人将感情倾注在客观事物身上,客观事物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类似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是说人的心情变化主导着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
26、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本性体弱太虚”是指如果你执着于这个虚空的“我”,那么这个“我”是很虚弱的,“我”无法掌握自己,每时每刻,“我”的身体都在刹那的变化,每天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每天细胞都在生长,成长,衰老,死亡,我们的皱纹都在增长,我们无法控制,所以说这个“我”并不属于你的,你不应该去执着于“我”,所以也就有了“无内无外”,当你不在执着于你的身体,你的财富,你的身份的时候,生于死你也不会再去执着了,你的来与去,也就自由 了,也就是“非来非去”。
27、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是禅宗的修炼法门.佛教讲无二法门.但机缘不一,修炼方法,入门途径很多.“法如筏喻”是工具,即方便法门.这种“法门”很多.但实质只有一个“五蕴皆空”。
28、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一切众生都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人与畜生等没有区别,如果想要去吃众生的肉,首先试着割自己身体上的肉来食。这句话的意义在于,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其他生命体。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30、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这句话是佛门的古大德说的,是用来告诫出家修行人要知恩德,勤修行,勿懈怠,意思是这样:出家人,都受着众生的供养,所有这些供养的米(这里泛指钱,米,油,菜等等)都是众生(也就是施主)辛辛苦苦赚来的。那人家凭什么要供养出家人呢?出家人又凭什么接受这些供养呢?因为众生们需要出家人修行成 就了以后能渡他们出离生死,出离苦海.所以出家人享受到的每一份供养(一颗米)都是众生了脱生死的大愿呐,这样的大愿如同须弥山一样重,如果出家而不修行,不思进取,白吃白拿着人家的供养,混日子,辜负众生的期望,这样欠下的众生债,那是要在以后的生生世世做牛做马(披毛戴角)都还不完的。
31、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意思说,让人念佛很容易的,譬如念“阿弥陀佛”,但是难就难在你念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不是一心不乱、专心致志的念,这就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到的了。
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这一句话又是在前一句话上的提升。意思说,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心不乱的念佛了,连这都不是难事了,但是要断绝或者叫摈弃爱欲、情欲的根本念头,那又是更难的事情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佛教称为:娑婆世界),就是个以欲望为根本的世界,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就是这个意思,没有情爱,你就不会降临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也不会堕入六道轮回,所以相比之下,断除爱欲的根本(爱根)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可见真正出家的人很不容易,因为他们正走在断除爱根的这条路上,比我们更早更快的走上成佛之路啊。
32、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但”后面应该还有个“自”字,完整的句子是“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意思是只要自己心里对一切事物毫 不执著,那么有再多的事物围绕在身边,都没有关系。这句话是针对某些只知道修苦行,却不注重内心修行的人来说的。虽然吃住等外部环境条件很差,但是内心还是充满了对物质的渴望,这种修行是没用的,只是一种表面的功夫。
3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就是说祸福不是上天赐予的,是我们自招的。地狱阎罗本不愿你下地狱,奈何我等作恶多端偏要下去。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影子甩得掉么?人死了金银财富,名望地位全部可以甩得掉,唯有善恶之报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一起去。所以我们要惜福,多种福德。
34、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人本来就没善恶之分,所谓的善恶只是你的妄想心所做出的分别。所谓的善恶是相对的,对一个人说来是善行,但是对另一个人看来也许是不折不扣的恶行。
35、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
这段话是从《无量寿经》摘录出来的。人在这个世间,因为我们都贪图五欲,所以都在“爱欲之中”。但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并不表示我们死的时候才是独死、才是独去,连我们生的时候,也是独生独来.“独生独来”是指我们即使有六亲眷属,恩爱、和合在一起,但其实也是孤独的,因为往往我们的心事,很难有一个知交能让我们倾诉,所以台语有一句话说“心事谁人知”,这个大家都有同感吧!所以,即使与众相处也是独.更何况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当我们临终受果报的时候,不管是到苦的地方,或是乐的地方,是善道或是恶道,都要自己去承担,没有人可以替代,即使想替代也替代不得,这个就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36、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有苦难,万法最高境界是无我,只有死去了才能正真的安乐。
37、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在佛家的经典中是智慧,良知的意思,般若是音译词,具体包含的东西很广,在这一句中,愚和智也不能简单就翻译成愚蠢和智慧,如果你了解佛家文化,你就会明白,佛家追求的是顿悟,用我们话就是豁然开朗的意思,愚和智是我们翻译时用来代表佛家思想的符号,这里的智就是顿悟,参透,明白佛理的意思,愚则是相反的意思。
那么这句话通顺的解释一下就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够顿悟(参透佛的道理)那么他的智慧(思想)也就不会打开(获得),如果一个人能够顿悟(理解佛得道理)那么他就打开了他的智慧,真正参透了世界。
38、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时间的任何一个点都是不能重复的,任意点就是刹那,不可重复就是永恒„„
39、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是一切的 害人害己的事情都不要去做。众善奉行,是一切的利人利己的事情的应该遵行。自净其意,就是要去掉你心中那些污浊的东西,要在心中充实那些光明高尚的东西。是诸佛教,以上三点,可以说就是一切圆满觉悟的佛陀们的共同的教诲。这个偈子,被称之为:七佛通诫偈。40、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就是用华丽的衣裳掩盖住化脓的伤口,用缎绵做的被子盖住屎尿桶,比喻用美好的事物掩盖丑恶的事物。
41、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指的是十法界,分别是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神、声闻、缘觉、菩萨、佛所居住的地方。这些人都不是具足圆满智慧的人,所以他们日常生活都是在造业,说到这,十法界是怎么来的,您应该清楚了吧。
根据相宗的理论,由一念不觉转成无明,由无明转成三细相(见分、相分),形成了法界。现代理论物理学也有类似的说法,讲到宇宙的本源就是一个能量体,由它分化成了正物质与反物质,正物质与反物质相撞发生了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
4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佛自己提出来心的问题,由眼见到 心。他的结论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之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4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想要放下就放下,放下即在当下一念!如果天天盼着了结而不当下去行,是永远不会了结的。人生难得,佛法难遇,今生既然有缘遇到,不发心当下放下执着,度自己解脱一切烦恼痛苦生死流转,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得遇人身,度脱自己!
44、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法清法师:这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大乘佛教里面的思想。佛展开这么一个思想,是来告诉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不要被一些数字给蒙蔽了。
那么,“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说,先是万法要归一;然后,一又是归于万法,也就是一跟一万的关系,这个关系明白了没?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万法是什么?万法唯心!都是我们的心把它生出来的。因为心生,则种种法生。所以,你首先你明白,万法归一,一切存在的万法,都是由你的心虚妄分别而产生的。
其实,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切法的形成,都是因为我们的心变复杂了。我们的心呢,它一复杂,就会 生出很多的是非来,所以说,万法为一心生。因为心复杂了,所以,就生出很多很多。但生出这么多以后,最终还是要回过来,回到一,回到单一。回到单一,就是回到简单,回到简朴,也就是把复杂的心去掉。回到简单,才是真实。回到简单以后,简单的心又能反射出一切的存在物,所以,一就是多了。
所以,让我们复杂的心回到简单,回到一。回到一以后呢,我们有一个真心的存在了,反过来一看,对于一切法的存在,就能真正明了了。有了这个根本,反过来,我们就能真正的明了一切法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一就是多了。
45、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出自太上感应篇(第一六九集)。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持戒修行的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所犯的种种过失,假见如不见,绝不放在心上。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说过,你要见到别人的过失,你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挂在口上,常常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大师说你「自非却是左」,左是下降,你已经堕落、已经下降。在中国过去讲,右面是升,左面是下降。我们上讲台,从右面升,从左面下降,左你就下来了,就这个意思。又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做的不是,我不跟他一样,我不非,我不错;我如果也要跟他一样,自己戒律再严,还要批评别人、瞧不起别人,说别人过失,我自己就有过失。这个六祖说得好,真正是提醒我们,我们自己要修行,成就功德,要真正忏除业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怎么行。
4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的罪!若想学得最上无上菩提,不要轻视刚学佛法的人,即使是最愚痴的人,他也有成佛的智慧!不可轻视!众生皆是未来之佛嘛!都可以成佛!即使是最聪明,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也有智慧被无明、欲念埋没的时候,被自已高深的知识所障碍,如果轻慢刚学佛法的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所以说,障碍自已圣道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已。我相一起,百相、千相„„ 顿起。我相不起,诸相皆没!
47、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六祖惠能圆寂前所说的一句佛揭,“兀兀不修善”,“兀”是不动,心里不动.善要不要修?要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修一切善,心不动.诸位读了“兀兀不修善”这句话,一切善事都不做了,你就不懂大师的意思。这是教你心里不能有修善的心,可是修善的事情要做。“腾腾不造恶”,‘腾腾’是自在的意思,自在坦然,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这四句话实在是说尽修行人的本色,是我们应当要学的。“荡荡心无著”就是诚敬之心,心中坦然、平等、清净、慈悲一切。“寂寂”是安静的意思。“断见闻”,就是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心是不染著,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著;今人 所谓是客观的看,实际上客观还落在意识;这是完全离心意识接触、见闻,心地才能真正达到平等、清净、慈悲一切。这是大师末后的教诫。
48、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本来清净的性体不在他处,只在众生的起心动念之间。意思是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不要到处攀缘四处寻找了。它就在你的起心动念间。而这种种妄念都缘起法性。如果把性体比喻作水,那么妄心(凡夫心)就是波浪。所以修行要在念头上下工夫,在念头与念头间停顿处,回光一照猛着精彩,要明了那清清静静能知能闻圆圆融融的了,灵知就是你的本来面目啊!
49、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愚蠢的人只顾解决眼前的矛盾,就事论事;然而聪明的人是解决内在矛盾而不只是表面上的矛盾。
50、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如果不注重内在修养,只关心外在的东西,想要获得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
51、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你内心若无杂念,外界的事物就对你毫无影响就好比外界一切都是虚无的,但凡是有色相的事物,一切都不是真实而是虚幻的。
51、人情世态纷纭往复,安危苦乐随遇而安
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世间的各种酸甜苦辣,特别繁琐和 复杂,该怎么办呢?所以不管安定、危急还是痛苦、快乐,还是要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满足,不要追求更高,这样才最好。
5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明白自己的心很容易,做到无欲无求却很难,但一旦能做到,随处皆可安然。
53、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大意是说:“法身本来是无身的,不妨暂时借用一下,由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的色身(肉身)。心性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形的;只是因为境界出现了,所以心性就对境界产生了相应的作用——于是就有了分别的念头,这就是思维心。如果所对应的境界没有了,思维心就自然消失了——它回归于了心性,而心性是寂然无形的。所谓的罪业和福报等等到底是些什么呢?它们只是众生思维心的如幻造作罢了;而思维心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一切罪业和福报等等,也就随着思维心的生灭而变幻无常,终究归于消灭。”
54、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大意是说:“如果有人能够亲见自己的色身并非实有,亲见一切众生的色身并非实有,那么,他的见解,就是佛陀之见。如果有人能够明了自己的心如幻,也明了一切众生的心如幻,那么,他这个明了,就是佛陀之明了。倘若能够如此明了,明了所有的 色身和心识,其本性都是空而不可得的话;那么,像这样的人,与佛陀有啥差别呢!
55、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大意是说:“觉悟的佛陀,却没有法身可见,如此方知,它就是真正的佛陀。因为呀,‘知性’就在那里,从未动摇过,从未失去过,除此之外,别无佛陀可寻。有智慧的菩萨们,能够明达生死之罪业其性本空,终究幻起幻灭;因此,他们才能够坦然地化现在生死轮回当中,广度众生,而丝毫也没有畏惧。”
56、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人生在世,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在不断追求中,有所得必有所失,有许多的愿望总是会不告而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适时的放弃,在失望中找到心理的平衡。以淡然的心态看待成败得失,以超然的心境置身于事外,努力的减少无谓的失误与牺牲,用一颗平常心去获得制胜的法宝。
57、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万法随着因缘,而迁变,比如有阳光雨露,种子就萌发,没有就死掉,如此生灭无常,没有永恒的实体,所以是空。而空不代表没有缘起的现象,年年岁岁花相似,花还是有开;同时,也没有一个“空”可以给我们依赖,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立而统一。但是当我们万缘放下,不要执着于假象,假象看破 了,自己本有的清净圆满的心性就显现。山河大地都是我真心所展现,没有区别对立,哪里可以安置一个观念,说这个是“你”,那个是“我”呢?所以禅法是不二法门,离颠倒分别,“法”、“无法”都是戏论,要看破,放下,就能随缘自在。
58、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无有一法谓之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故名如来。观自在,观者,观照也,自在者,无碍也。自观自在,名观自在。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种了因,就要受报。转八识为大圆镜智方得断除一切有漏种子,永离生死烦恼。须知业障即是无始以来流转生死的根本。
59、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心既是佛,了我自心。身外无佛,观自自心,不思善恶,清净自在,大智慧等就在你心。
60、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生活中的人就如那野鹤总要独立而活,生存的技能会慢慢 领会的。粗疏饮啄:鹤的生存技能。
61、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这是六祖大师说的偈颂,「一切无有真」: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不以见于真」:你不要以为这个不真的,你见它是真的。「若见于真者」:如果在这个不真之中,你认为是真的话。「是见尽非真」:你所见的见,也不是真的。「若能自有真」:假设你 能自己回光反照,反求诸己;在你自性里,你就知道它是真的。「离假即心真」:你离开世间上一切的假形假相,那就是你的真心。「自心不离假」:你自己心里不离开这个假,「无真何处真」:你心里要是没有真,那么哪个地方又会有真的呢?所以真的是不离自性的;离开自性就没有真的。
62、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大家各自本来是佛,诸般种子自然齐备,等到适合的情况,自然萌发,由量变到了顿悟的质变,了了情啊,欲啊,便是证道了,菩提是觉悟,那么成就了觉悟的果位。63、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佛教讲,心是六尘之影像,似真似幻,说明白点,就跟梦一样,不真实的。故佛的境界,是无心的。圣人教化民众,教化别人,先得从自己做起,求得自己的本心后,然后扩充出来,才能教化民众,让自己本心成为万民之心,成就圣人之位。愚蠢的人看不到,碰到问题无法解决,不向自己求取答案,结果去求神求佛,佛讲无心,心都没有如何解决此人心里的疑惑,这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吗?
64、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 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65、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明白自己的心很容易,做到无欲无求却很难,但一旦能做到,随处皆可安然。
66、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原本清净妙明的正觉真心非在别处,唯在众生的妄想心中。用藏密大圆满的话就是“烦恼即菩提,轮回与涅槃无二”。6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大意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68、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这里的物不单单是物品,应该说是事,以赤子之心或者说是真正本心对待万事万物,不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外相迷惑产生分别心。
69、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要是想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该要忘记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的心愿没有了就没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了。外在世界的影响失去了,就心死了,没有愿望和动机了。70、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想法(念头)若是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便为妄想(即不理性不现实的观念)。
71、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凡夫取境”凡夫拼命的执着这个境界,“道人取心”道人知道,这个“取心”就是说,了解这颗无心,凡夫执着境界,而道人呢?了解、悟,悟到这一颗无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心境双忘就是放下,心就是无心,境是缘起空性,统统放下,乃是真法,这就是真法了。
7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学佛最难的是保持长远心,就我自己来说,也确实体会到,因为很多违缘,会因为各种违缘而放逸退转掉。什么时候的心最好呢,就是初学佛时候,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若能永久保持初学佛时候的心,真的成佛不难,问题是我们都是业力凡夫,障深慧浅,随时都会放逸和退转,没法永久保持。又俗语,出家乃大丈夫行为,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如果真能保持初发心,那也真是如同猛利大丈夫也。7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所 阐述的是一种事物由循序渐进、慢慢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同时也是警示人们,一些微小不良现象的萌生,应尽早看到及早警惕和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的危害和后果十分严重。74、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每一个生命,都在不断的生死轮回,也叫‘分段生死’,每一段生死就是一世,叫做一期生死,每一期的生命形态都不一定一样,一般有六大类,所以叫做六道轮回。一世一世的都在这六类生命形态中不断的变换,人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而能生为人是很困难的。
时间的无始无终的,出现佛法的枘会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就算现在来说,释迦牟尼世尊的佛法出现到现在才两千多年,现在就已经是未法时代了,所以相对于无始无终的世界来说,极其难遇。
75、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人之一世所做的恶念恶事有意无意所做的,都是由于贪心痴迷心嗔恨心,都是一件件恶事,一句句恶语,一个个恶念所聚集,今发诚意以弃往日所有之过,重新为人。诚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76、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这句话的本意是,在是非和既得利益面前学会退让一点,就 得到一点好处;反之,如果争个高低,贪心太大,看似满足,实则是福分的丢失。引申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77、若问前世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事,今生作者是。
因果循环啊,前世作的是“因”,后世得到的是“果”,前生是今生的因,今生是后世的因,如果你要问前世的“因”是什么,看看你今生得到的“果”就知道了,若想知道你后世能得到的,看看你今生作的吧,(都是因果循环的理解)。
78、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一但无常到意思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化的,有生灭的,比如人的生命,花草,钱财,健康等。
方知梦中人意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像通常说的四大和合,像所说的诸法空相,真空妙有。比如说你晚上做梦,梦中实在是有真实的情景,但是你醒了之后,发现什么都不可得到,只不过是场梦!万般带不去是说人死后,我们的财富等所喜爱的东西什么也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是说我们死后,只能带走我们生活在这世间做造的善业和恶业。要知道因果不空,善业感生善道,恶业感生恶道(恶道是很苦的,还且受报时间很长很长),所以我们应该,不要做坏事,哪怕是小坏事也不要做,多做好事!时常保持一颗善良慈悲清静的心,这才时我们应该做的。
79、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这个意思就是说看见他人死亡想到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所以心中非常的愁苦烦恼。
80、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出自《杂譬喻经》,《杂譬喻经》中说:在迦叶佛时代,佛徒遍及世界。有兄弟二人,都出家做了沙门。二人皆欲成正果。
这兄弟俩平日倒是专心修道,诚心敬佛,只是两人做法有些不寻常,让人感到实在未全心全意供佛。怎么回事呢?
原来,哥哥只一心一意坐禅求道,可是从不布施。而那个弟弟虽一心一意布施修福,但又常常破戒,仿佛存心似的。多少年来,二人都是如此。
后来,哥哥因为从释迦出家而得了罗汉道,把弟弟的羡慕得不得了。但是,他又吃不了哥哥的那种苦,便投生到大象群中,成了一头象。由于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此生颇有善缘,它长得威武雄壮,被国王相中,成了国王的宠物。这头大象力大无比,能为国王抵抗外敌的入侵,周围的敌国都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国王便把大象封为“百户王”,并用金银、珠宝、璎珞等把它装饰起来。它想要什么,国王就给什么,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可那个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衣衫褴褛,饮食缺乏,饥寒交迫一直在困扰着他。一次,他一连七天未化到缘,饿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万般无奈,他只好吃一些鹿群吃剩下的东西,才勉强保住了性命。这位哥哥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去投奔他前世的弟弟--象王,以求吃顿饱饭。
象王正在跟自己的儿女们在一起,大吃美味鲜果。它现在过着如此舒适、奢华的生活,哪里还记得前世的因缘呢?那象王正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喝,手下的一个象卫士进来报告:“我王,外面有一个沙门要见您。”“宣他进来就是了。”象王根本没当回事,“父王,他是给您送礼来的吧?”象王的女儿好奇地问。“难道你不知道吗?只有人们给沙门吃的东西,哪有他给别人送礼的道理!”象王的儿子听了这话,笑着问道:“那么,您会施舍吗?”“爸爸的东西都是国王赏赐的,是不能随便施舍给哪种人的。”这时,做了罗汉的哥哥走进门来,呆呆地望着象王。大概是鲜果的香味刺激了他的食欲,他一个劲地往下吞口水。这前世的兄弟俩,就这样彼此对视着,半天没出一句话。过了好一会儿,象王才开口问道:“你找我有么事吗?”罗汉见象王高踞在上,对自己神情冷淡,毫无施舍之意,便不顾一切径直走上前去,抓住大象的两只大耳朵,轻身说道:“我与你前世都有罪呢!”象王听到这话,顿时觉悟到自己的前世可能与这个沙门有什么关系。它立即感到非常沮丧,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了。罗汉见象王没有一点儿布施的意思,赌气转身走了。象王身在豪门富贵之中,一贯得意非凡,突然遇到这么个穷沙门,还和自己前世有缘,让它打心里不痛快。
象王的儿女们见一向食欲极好的父王突然间食不甘味,都愁得不得了。可无论它们怎么劝父,父王总是郁闷不乐,无奈,象王的儿子只好到国王那里去求救。国王正在宫中用膳,卫士进来报告说象王的儿子求见。“就说我正在吃饭,让他稍候一会儿。” 国王说道。“陛下,它非常焦急,一定要立即见您。”“那就让它进来吧。”象王的儿子满面愁云的进来报告说:“尊敬的陛下,我父亲突然间非常郁闷,饭都吃不下去了。”“赶快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国王听说他治国御敌的得力助手象王吃不下饭去,感到问题重大,着急起来。“刚才有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沙门进来,抓着我父亲的耳朵说了句话,他就马上闷闷不乐,饭也不肯吃了。”“那沙门到底说了什么?”国王有点愤怒地问。“没有听清他说什么。”象王的儿子喃喃地说。国王也不吃饭了,立即传卫士进来吩咐道:“你马上带几个人跟小象去把那个沙门给我抓来,我要亲自审讯他!” 卫士们跟象王的儿子一起出去了。国王吃罢饭便在宫中等着他们回来。不一会,卫士们便将那个穷沙门带了来。“该死的沙门,你知罪吗?”国王厉声问。“尊敬的陛下,我犯了什么罪?请您指明。”“你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恶毒的话?”“没有,没有啊。”“那为什么我的象王吃不下饭去?它要病了,我饶不了你!”“噢,是这么回事。”罗汉把前世因缘和刚才跟象王说过的话都告诉了国王。国王心中也有许多感喟。他对罗汉说:“既然你们前生有此缘,我也就恕你无罪。念你衣食无着,赶快回去忙你的衣食吧。”罗汉走了。国王又费了一番口舌,才使象王新高兴起来,心安理得地过起了自己的舒服日子。
81、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人间的快乐光阴很短暂,而地狱的痛苦则非常漫长,所以活 在人间时要利用各种因缘清净往昔的罪业,以后尽量不再造新的罪业。
82、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人心生一个念头不管是善是恶,天地鬼神都知道,因此,警策自己不要随便动恶的念头。善恶是有报应的,如果没有报应,那么天地(乾坤)也就有私心了,但我们知道天地是无私的,所以善恶报应也一定是真实的。
83、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中国人讲的天地也可以说成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能掌管人类生死祸福的神灵,但在佛教看来,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这是地藏经注解中引用的一首偈,说的是业力作用,因果不空,意思是说,即便经过百千劫(实则是说无量劫),从前所造业因没有消失(净空法师说:所造的业,业习种子落在阿赖耶识之中,阿赖耶是个仓库,藏在这个里面永远不会失掉),只要因缘来到,所造业因的果报,还是要由造业者承受。业力的梵语叫做Karma,古时中国翻译成羯磨.Karma的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业力的“业”原是“作业”或“行为”的意思,业就是造作,力就是力量、力用,由造作而产生的力量和作用,就叫作业力,这是佛教为解释宇宙人生一切因果现象而使用的一个中性名词。
84、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说的是人生在世的时间很短,不要将名声和利益看的太重,平平常常的享受人生,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莫要强求,有点佛家出世的味道。
85、善恶到头总有报,未知来早与来迟;望君回头多行善,切勿损人昧良心。(无注解)
86、夫妻一场应看空,大限来时各西东。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无注解)
87、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度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披着铁甲的将军夜里渡过关口,上朝的臣子在严寒的五更天起早,他们为了功名,起早赶黑,实在辛苦。而红日高照,不图功名的山寺僧人还酣睡未起,享受着无限的清闲之乐,由此可见,追求名利还不如求闲。
作者淡泊名利,认为为了追逐功名而忧患忙碌实在不值,主张抛弃功名思想,追求清静无为,忘却人世喧嚣,抛却人际烦恼。88、人人尽说清闲好,谁肯逢闲闲此身?不是逢闲闲不得,清闲岂是等闲人。(无注解)
89、得住手时须住手,得闭口时须闭口;若能住手与闭口,百岁安宁有八九。(无注解)
90、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意思是:“人生百年光阴短暂,我们早晚都是要死的。奉劝
大家赶紧来学佛念佛吧。不要贪恋尘俗的虚幻世界,不要被一些看似很好的假象所迷惑,极乐世界比这好的多的多!” 91、黄泉路上无老少,要想善终请念佛;待到大限来临时,方知却有阿弥陀。(无注解)
92、时光灭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无注解)
93、苦海滔滔虐自招,迷人不省半分毫;为人不把弥陀念,枉在阳间走一遭。(无注解)
94、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年白了头。
我劝告人们尽早的开始修身、学习,时间像射出去的箭一样难以留住,冬夏交替变化人慢慢变老了,还没有感觉到什么就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总的意思是劝人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及早开始学习。
95、佛法圣道妙理含,知者容易行者难;口是心非总无益,说一不二是灵丹。(无注解)
96、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这首偈,是劝导修行人珍惜今生难得的人身和信佛学佛修道的殊胜因缘,精进修行,成就解脱。是劝修行精进的意思。97、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佛经上说,淫人妻女,妻女被人淫,淫乱别人的妻子,将导致无子的报应。淫乱别人的妻女,将导致自己的妻女也被人淫乱的报应。因此,若犯邪淫,等于是拿自己的妻女去还债,且又会受到断子绝嗣的报应。过去有许多这种报应的例子,就是现在及未来,也必会有相同的因果循环,所以绝不可邪淫。
98、劝父母,莫系怀,儿孙八字自带来;贫贱今生受孽报,富贵前生修积来。(无注解)
99、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能做夫妻都是有缘分的,善缘就是夫妻和睦,不吵不闹,恩爱齐心,家庭幸福,恶缘就是家庭不太平,总是吵闹,不顺,儿女生下来听话不让父母操心,是还债,反之,不听话,总惹事,让父母操心,就来讨债的!
100、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做坏事的人没有出现恶报,是因为前世的福报未尽,一旦前世福报尽了,必将显现恶报。做善事的人没有得到好报是因为前世造恶的果报未尽,前世恶报尽了必定会显现善报。101、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就是说,只怕自己没有发菩提心,不要怕佛没有佛法来渡你的意思。
102、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月下松林在风中轻摇,发出如涛声响,蕴含道家之趣;鸟儿在袭袭花香中欢叫透出佛家之理。
道,乃是顺乎天道,月光照射下所投下的影子,松树随风摇所产生的涛声,这些自然的现象,含着道家的道理;佛,乃是心道,花的清香,鸟的鸣叫,如此轻快,如此动听,无忧无虑,不正是佛家所追求的心境吗?
103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君子不喜诡计胜,小人不喜兵法赢,守道者为正,失道者为邪,正邪存乎人心,得道者即正,失道者即邪,何能定论。104、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105、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意思就是讲你不要着了“精进"这个相!不要执着于我要怎么样!只要有了这些念头,就是着了相!就是所谓的“有为法”!这都是不好的!
106、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当汝恰要用心时,恰巧会发现汝真心无以为用。真心要能用,率直而出不觉得滞碍繁重。若用心时在名相上阐释,非为真心之用,故觉得劳碌心形。心入无所著之境界,是为无心,此时无心恰恰能起真心之用;若真心经常自起心用,那常用之心将趋于昏
眛不灵,而起不了心用。但现在所说之无心状态,是心之不着一切有相,此境界与有心之用并不是非同也。
意思是生活中有些事情你太执着太刻意去追求,最后却未能得到你想要的。而当你坦然处之,不经意间你却得到一切。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属于你的你躲也躲不开,不是你的你想也想不来。107、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因为人生不完美,有很多无法实现的愿望,这样才能显现出你所拥有的一小份幸福的可贵。没有苦,也就感受不到甜。它的意思是随遇而安,不要祈求太多。珍惜我们眼前的幸福。108、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不知道为什么来了,就这样离开了也不错,明智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会感到心冷。
109、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无注解)
110、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无注解)
11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聪明勇敢的人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应用身边的因素,去成就自己。傻瓜只会哀叹机会还没有到来,继续消极等待下去。112、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聪明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人,是战胜自己的人。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不必劳心。
113、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无注解)
114、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人生如秋风吹皱的悠悠岁月,飘荡着几多惆怅,几多烦恼;行走在星转斗移的人生之旅上,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争争吵吵;遇到了不必针锋相对,伤人伤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想开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这样才能在风雨人生路上,逍遥任我行。
11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意思很简单,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天灾人祸降在你头上,这个时候你除了接受,你还能胜天么?所以人除了要有人定胜天的自信,但是也要有量力而行,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的勇气。11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只要降服了自己内心的烦恼,一心安住在修行的正念上,无论身体处来何处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逃”是指逃出三界轮回。如果众
生还有一个人还没有解脱,绝不要舍弃他,而自己独自享受涅槃清净的安乐。大乘佛法以发菩提心,修行救度众生为根本。一旦舍弃众生,就是退转了菩提心,失去了成佛的机会。所以说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117、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形容那些心口不一的人,一种执念有时候会错过很多„„,往往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118、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现实是第一位的条件,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正确理解现实,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利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改变现实。
119、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因果轮回,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有恶报,不必埋怨上天的不公,一些源于因果!
120、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狂妄的人犹如一株苍天大树,大树可以靠修剪管理让它规范,狂妄也是一种光芒四射,勃勃生机,而自卑的人犹如没有生命力的植物,这样谁看到它都像看到了死神,除了好心人会偶尔想救他其他人看到他就像沾上了晦气一样!12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宽恕不仅能够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轻松的环境,同时也是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关键。洒在地上的牛奶不能够再收回,因此你也
就没有必要再去哭泣或悔恨。在生活中不妨豁达和洒脱些,这样,生活中将会减少很多烦恼和麻烦!
12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把金钱看为自己所依靠的东西,到头来只能“肉食者鄙不能远谋”,牺牲了人生的目标,而个人的行为为金钱驱使。
123、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无注解)124、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可以为别人设想,那别人也会为他想,所以朋友都很多,也不会感到孤单!
第五篇:佛教静心语录
篇一:佛教十大经典语录
佛教十大经典语录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出自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篇二: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一)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32. 33. 34.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忍为百福之首。
39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知其性则知其天。
43要行佛之行。
44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生分别。
46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尔勿崇饮,狂. 怒为万障之根,. 世人言忍,忍. 来得不明,去. 尽其心知其性,. 悟佛之言,定. 从外入者不是. 真心应物,不. 一念才生,万. 真心虚灵,照. 知止而后有定,. 物有本末,事. 佛云若能转物. 三教圣贤,本. 人心惟危,道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75.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76.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8.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9. 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80.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81.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2.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3.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84.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5. 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8.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9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1.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92.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93. 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94.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96.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97.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98.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槃。
99.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00.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01. 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2.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03.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04.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05. 真心是菩萨净土。
106.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107.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08.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9.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10. 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棲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11.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12.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槃。
113.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4.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15.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16.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17.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18.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19.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20.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21.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22.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23.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24.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25.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6.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27.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28.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29.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30.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31.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32.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33.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4.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35.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6. 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137. 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38. 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140.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141.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142.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143.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144. 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145.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146.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147.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148. 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149.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150. 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51. 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152.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15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154.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156.佛是无心道人。157.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15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159.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160.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篇三:江苏星云大师的经典语录经典佛学语录
星云大师经典佛学语录!
一、真正的内涵
1,真正的力量是忍耐;2,真正的智能是宽厚;
2,真正的慈悲是包容;4,真正的财富是满足。
二,缺陷
1,人无全功;2,人无全能;
2,物无全用;4,心无全善。
三、真正的享受
1,享受健康不如享受平安;2,享受财富不如享受书香;
2,享受名利不如享受无求;4,享受求得不如享受施舍。
五、微笑
1,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2,微笑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
2,微笑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4,微笑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思虑与知过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智者改过,必知迁善;4愚者耻过,必知向上。
六、进退有道
1,快速而不马虎;2,谨慎而不保守;
2,谦虚而不卑贱;4,礼让而不畏缩。
七,六种助缘
1,微笑能助长我们的活力;2,宽恕能助长我们的气度;3,包容能助长我们的和谐; 4,放生能助长我们的寿命;5,慈悲能助长我们的人缘;6,读经能助长我们的智能。
八、知书达礼
1,是非创造智能之人;2,反省创造完善之人; 2,读书创造达礼之人;4,教育创造理性之人。
九、天堂的样子
1,心中无事就是天堂的花香;2,赞叹妙语就是天堂的音乐;
3,尊重包容就是天堂的光明;4,少瞋少贪就是天堂的现前。
十、勇者的风度
1,大事难事看担当;2,逆境顺境看襟度;
2,临喜临怒看涵养;4,群行群止看识见。
希望星云大师的经典语录佛学经典语录,能给你带来不少感悟!
能静心的人,心灵里自有花园,春夏秋冬四时,皆是花季,到那时,便无需到处寻找美的感觉、春天的消息。
没成熟的菠萝、柿子很酸很涩;成熟后的甜味,就是从酸、涩而来,所以是烦恼也是菩提。
建设唯心净土,要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
观人自在,与任何人相处都很自在; 观事自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自在。
任何事情都能接受,任何地方都能安住,只要能够随遇而安,何处不是净土!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同样的道理,自己有真如佛性,自然也就不会被凡尘所累了。
佛说“众生皆是佛”,佛不是万能的上帝,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处处是佛。你行善时你就是佛,别人行善时,别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处处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篇四:佛教经典语录大全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一)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75.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76.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8.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9. 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80.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81.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2.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3.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84.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5. 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差)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8.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9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1.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92.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93. 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94.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96.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97.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98.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槃。
99.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00.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01. 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2.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03.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04.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05. 真心是菩萨净土。
106.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107.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08.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9.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10. 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棲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11.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12.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槃。
113.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4.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15.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16.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17.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18.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19.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20.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21.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22.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23.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24.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25.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6.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27.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28.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29.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30.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31.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32.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33.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4.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35.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6. 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137. 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38. 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140.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141.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142.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143.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144. 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145.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146.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147.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148. 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149.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150. 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51. 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152.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15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154.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156.佛是无心道人。157.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15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159.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160.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6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16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63.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64.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16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16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167.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68.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169.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170.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17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17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17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17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17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176.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177.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178.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179.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80.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181.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82.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