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有超人体童话《巨人花园》、《幸福是什么》和拟人体童话《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安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和精彩。
本组童话故事写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外出回家后,不让孩子们去他家的花园玩耍,结果,连春天都不光顾他家的花园了。后来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了对孩子们的偏见,春天和孩子一起来到了他的花园。这篇童话告诉人们,孩子是未来,是春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幸福是什么》一课告诉我们劳动就能创造幸福,为他人带来好处,就是幸福。《去年的树》是一篇沉重的童话,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这是关乎千秋大业之事,连小鸟都看出人类的错误,何况人类自己。通过小鸟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了朋友之间承诺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类生活的需求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光有笑的表情是远远不够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寻找他人的帮助。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整合在一起的,编排的意图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教学时,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我的发现”以小林和小东的对话为引子,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带有总结交流的性质。“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小诗《雨中的树林》,全诗共四节,清新活泼的笔调使多彩新奇的童话世界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以学生读为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大胆表达。“展示台”展示的活动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进行,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拘泥于这些事例,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童话的收获和体会。
四篇文章虽然都是童话,但是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懂得如何生活,这是该单元最突出的地方。
在前六册的教材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童话,为什么在这里还专门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在语文书的导读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由此可见,这一组的教学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抓住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体会每个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3、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在人物的塑造、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
三、单元训练重难点
抓住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体会每个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四、单元课时分配
《巨人的花园》 2课时
《幸福是什么》 1课时
《去年的树》 2课时
《小木偶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4课时
9、巨人的花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鲜果飘香”“洋溢”“允许”“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方面的突出特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明确单元要求,导入新课。
1.童话那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2.学习本单元有哪些要求呢?齐读单元导读,明确要求。(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3.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媒体出示课题:巨人的花园 4.媒体出示:
介绍作者:王尔德(1854—1900),英国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他创作的童话对世人有很大的影响。他著有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和《石榴之屋》,其中《快乐王子》和《自私的巨人》两篇童话最著名。课文节选自童话《自私的巨人》。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确自学要求。媒体出示: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2)自由读课文,注意容易读错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3)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1)媒体出示: 读词语:
洋溢 允许 围墙 告示牌 孤独 训斥 隆冬 火辣辣 冷酷 愉快 拆除 凝视 覆盖
注意:“允”应读yǔn,不要读成rǔn或yǒng;“拆”应读chāi,不要读成chē。“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huǒ lā lā。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媒体出示: 积累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3)媒体出示: 词语的理解: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喧闹:喧哗热闹。训斥:训诫,斥责。
叱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4.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学生读书。)
6.媒体出示提示语: 练习归纳课文内容:
(1)巨人外出旅行时的花园。(2)巨人旅行归来时的花园。(3)春天又来临时的花园。
三、研读课文,感受花园的美丽和变化。
1、题目是巨人的花园,花园是巨人私有的财产,你觉得巨人的花园开始是怎么样的?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1)媒体出示: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2)指名读。
(3)在这样的花园里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些什么声音?如果你来到这样的花园里,你会干些什么?学生想象回答。
(4)教师引读: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了:当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孩子们在花园——,夏天绿树成阴的时候,孩子们在——,秋天瓜果飘香的时候孩子们又在——,冬天白雪一片的时候,孩子们还在——,这哪里仅仅是一座四季如画的花园,更像是孩子们的——(板书:孩子们的乐园)(5)媒体出示 :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齐读句子。指导生词“洋溢”的字形和词义。
(引导:溢跟水有关,最早的是指水满而流出来,在课文中指到处充满笑声。)2.巨人的花园是漂亮的、迷人的,是孩子们的乐园。但是,美丽的花园后来发生了变化,发生什么变化?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句子。(1)学生交流所划画的句子。媒体出示: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2)引读:多奇怪的事呀?媒体出示句子: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当巨人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时,村子却早已——,当巨人裹着毯子瑟瑟发抖的时候,村子里早已——,看来曾经的乐园此时已经是——(板书:冰天雪地的荒园)
3.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四季如画的花园变成冰天雪地的荒园?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小结复习。1.抄写词语:
洋溢 允许 围墙 告示牌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2.组词。
脾()愉()拆()牌()喻()折()3.积累四字词语。
五、拓展作业。
1.摘抄描写花园的句子。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2.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天、冬天景色的句子。
六、板书 设计 巨人的花园
?
冰天雪地的 荒园--------孩子们的 乐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2.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感受了一下巨人花园的变化。媒体出示:
(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3)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3.齐读。
4.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巨人的花园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帮助巨人找一找。
二、研读课文,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1.默读课文,填空。媒体出示:
孩子们在时,花园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 ;孩子们不在时,花园 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2.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因为巨人是个非常自私、无情的人,他把孩子们赶走了,也把春天赶走了,所以花园覆盖了许多冰雪。)
3.巨人是怎样赶走孩子们的呢?请把巨人赶走孩子们时说的话、做的事用横线划出来。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划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媒体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二)读一读,当一当巨人。1.读读巨人说的这三句话。2.四个同学为一小组,练习读。
(三)品读句子。1.媒体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1)个别读,评价。
(2)允许?(同意)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很生气)
请大家做做生气的样子。(3)指名读、分组读。
(4)巨人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赶走孩子,巨人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孩子们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我的绿草地;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我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5)正因为巨人有了这种想法,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媒体出示: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 入内”的告示牌。(6)齐读句子。2.媒体出示: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1)指名读。
(2)“好容易”是很容易吗?(不是的,是很不容易才盼来了春天。)从“好容易、盼”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巨人等春天等了很久,巨人很喜欢春天。)
(3)春天是巨人等来的吗?那是怎么来到的?(是孩子们带来的)而蒙在鼓里的巨人知道吗?(他以为是自己等了很久等来的,所以他看到孩子再次来到花园,他又发脾气了。)
(4)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同桌比赛读等)3.媒体出示: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大发脾气,后来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听他的训斥更加恼火了,这时,他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大声叱责)(2)“叱责”是什么意思?(严厉地批评)谁能大声叱责地读读这句话。
(分大组读,男女生读)
4、加上动作、神态把这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演一演。
(四)评价、感悟。
1.读了这几句话,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霸道、可怕、自私、无情、厉害„„)
2.这么自私、可怕的巨人,谁见了都会吓得纷纷逃窜,可是有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他却没有走,他是怎么面对巨人的呢?
媒体出示: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3.齐读这句话。“凝视”是什么意思?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学生大胆地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伯伯,您的花园很美,但是您独自一人欣赏,久而久之,您会快乐吗?如果只顾自己,最终只能享受孤独、烦闷„„)
4.巨人看到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和他的举动后是怎么说的?
媒体出示;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句子中的“我”指谁?(巨人)
(2)“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
(3)巨人的冷酷,任性你从哪里能感受到?
(引导:一次次赶走孩子们、一次次训斥孩子们,独自享用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4)联系课文填空。媒体出示:
因为我的自私,所以 ;所以 ;所以。5.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任性、冷酷。还明白了是巨人剥夺了孩子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良后果了,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
媒体出示: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6.出示春光图,看着图说说图意。
(引导:学生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充满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给人以蓬勃的朝气)。出示:他不禁抱住那个男孩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巨人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后悔、惭愧、感激)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巨人这种心情。(指名读,齐读。)2).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他会怎么做?
(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还和孩子们同嬉戏共玩耍。)3).媒体出示两幅图。
看啊!他们玩得多开心,这时的巨人多么开心呀!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幅图,说一说,在砌墙和拆墙后,花园有什么样的变化,巨人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砌墙后,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很孤独,不开心;拆墙后花园变得美丽,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4).从花园、巨人的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揭示道理并出示: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拓展练习,写告示牌,懂得分享。
1.巨人获得了幸福,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
2.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特意想请小朋友帮忙,帮他写块告示牌。3.写话训练。媒体出示:
(1)为巨人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2)可以用四字短语恰当地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们;也可以用上词语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3)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交流。4.小组写告示牌。5.指名说告示牌 6.总结全文。
同学们,快乐如果据为己有,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生活就会没有春天。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能使饥寒交迫的人感觉到温暖,能使春天永驻人间!让我们学会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说明:让学生写告示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体验,增强对情感的关注,创设充分交流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为习作做铺垫。
五、板书 设计 巨人的花园
冰天雪地的 荒园 孩子们的 乐园
关闭
分享 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10*幸福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读懂课文。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二、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幸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歌曲引入,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一起来唱一首歌《假如幸福就拍拍手》,边唱边做动作。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
1.媒体出示: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标出自然段序号,分节朗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 一口小水井)
2.默读事情的起因部分(1-5节),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3.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媒体出示: 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qiāo)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chà)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又过了一天,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砌成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留了一个宽阔的出口,上面用最大的一块石板盖上,不让尘土落进去。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快乐)三个牧童为什么这么快乐?
(因为三个牧童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三个牧童快乐的心情。
6.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幸福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二)深入学习,明白道理。
1.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板书:学做医生
勤恳工作
耕地种麦
2.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
媒体出示:(第一位青年对幸福的体会)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
(3)第一个青年认为幸福是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板书:为人治病
媒体出示:(第二位青年对幸福的体会)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象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 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
(3)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
(4)第二个青年认为幸福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板书:对人有用
媒体出示:(第三位青年对幸福的体会)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
(2)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自豪,骄傲,开心)
(3)个别读,齐读。
(4)第三个青年认为幸福是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板书:养活多人
3.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媒体出示: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1)什么叫“义务”?(应尽的职责)
(2)“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3)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
(4)齐读句子。
四、全文小结,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
1.合作表演课本剧体会“幸福”的含义。
2.这篇课文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在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
3.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
4.在这篇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
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童话的 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
6.今后,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
五、拓展作业。
(一)拓展延伸。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媒体出示: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想知道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媒体出示: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
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快乐。
3.同学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1)要求: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2)学生汇报。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4.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歌曲《假如幸福就拍拍手》,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
(二)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彼此 铁锹 树杈 泡沫 砌成 清澈 填满 诧异 耕地 谦虚 有益 善良 强健有力 勤勤恳恳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
(1)《幸福是什么》是一个童话故事。(√)
(2)文中“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3)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4)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读课文,填空。
三个牧童在神奇姑娘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那位神奇姑娘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
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
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
养活多人
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
教学反思
11、去年的树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伐”,正确书写“融、剩”等4个生字,并积累“融化”、“剩下”等好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鸟儿在寻找中的心情变化,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3.体会作者用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鸟儿在寻找中的心情变化,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看了一会儿”,体会作者用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2.你们相信鸟儿会写日记吗?
3.媒体出示:
鸟儿的日记:
2005年10月28日
晴
好朋友大树化作火苗,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4.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不仅会写日记、会唱歌、会告别,还会做很多很多事。她不仅有丰富的灵魂,还有真挚的情感。这就是童话,童话世界是个有趣、奇妙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了解这只鸟儿和好朋友大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
5.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抽读、正音。
鸟儿
哪儿
细条条儿
一会儿
(1)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读准儿化韵。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儿”,“儿”字读时不要自成音节,应该同前面的字连在一起读。
(3)齐读 3.开火车读课文
4.概括课文内容,做巩固练习。
(1)媒体出示填空:
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小鸟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并唱歌给他听)。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大树不见了),于是她(去山谷、去工厂、去村子找大树),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找到大树,它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2)小鸟去山谷、去工厂、去村子找大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叫---四处寻找
(3)齐读填空。
三、研读课文,体会鸟与树之间的真情。
1.请你们再一次与课文亲密接触,通过此次的了解,你认为树和鸟儿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板书: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2.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1)感受幸福:
①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只美丽的小鸟停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唱歌,歌声婉转动听。
②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
③学生畅谈感受他们之间的幸福。
④齐读第一自然段
(2)感受分别: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小鸟要到远方去了。
① 媒体出示第三、四小节。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②请两个学生读树与鸟儿的对话。
③此时,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④媒体出示: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A填词。B轻声读。C同桌读一读。D男女生合作读。
(3)感受等待:
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鸟儿回到了旧地,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根,她到处寻找,可找不到。
四、小结.媒体出示: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于是,鸟儿就踏上了寻找大树的征途。沿途,她向哪些人打听大树的下落?最后,有没有找到大树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复习延伸、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融化
剩下
伐木工
煤油
点燃
2.比较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在意思相同的句子后面打“√”。
(1)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2)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
鸟儿对树说:“再见了,树!”
()(3)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
3、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感受幸福
大树与鸟儿 感受分别
一对好朋友
感受等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词语
鸟儿
哪儿
细条条儿
一会儿
2.默写词语。
融化
剩下
伐木工
煤油
点燃
二、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师生合作:
小鸟与大树是一对好朋友。小鸟和大树互相信赖、互相依存。在春风里,鸟儿为大树——唱歌;在夏日里,鸟儿为大树——唱歌;在秋雨中,鸟儿为大树——唱歌,转眼,冬天来了,雪花纷飞,鸟儿必须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这时候,她依依不舍(板书)地向大树道别。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三、研读课文
(一)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鸟儿回到了旧地,可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根。于是,鸟儿就踏上了寻找大树的征途。沿途,她向哪些人打听大树的下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对话。
2.媒体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3.板书: 小鸟──树根
小鸟──大门 小鸟──小女孩
4.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说明: 理清三次对话的脉络,了解去年的树发生的变化,为感情朗读三次对话渲染基调。
(二)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当小鸟了解到好朋友变成了灯火的经过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桌之间选择其中一组练习朗读。(1)第一组同学展示,老师点评,指导读出小鸟的着急和树根的伤感,齐读。
(2)第二组同学展示,学生互评,指导读出小鸟的急切和大门的平淡,男女同学分角色齐读。
(3)第三组同学展示,学生自评,指导读出小鸟的哀伤和小姑娘的同情,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齐读。
2.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无限深情。请一位同学来做小鸟,在教室里面,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在谁跟前停下,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来跟你对话。
3.从小鸟与他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去年的树的变化)
四、拓展想象,体会树的真情。
1.从刚才同学的朗读表演中,我们不仅感受到树的变化,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关心,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飞越 千山万水,找寻着大树,但大树这时已永远无法看到小鸟了。那么大树在他被伐木人无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着大树呢?老师经过找寻,终于找到了大树的日记,其中有一天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
媒体出示: 2004年12月5日
晴
今天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眼睁睁看着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被斧子砍倒,拖出了森林。我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呢?总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朋友一样被拖出去,但我舍不得这片土地,更舍不得远在他乡的小鸟朋友。人类啊!乞求你们能手下留情,让我能有再次见到小鸟朋友的那一天。小鸟要是看不到我,会有多么伤心啊!求求你们了!哪怕只让我最后再看他一眼,听她唱一句我喜欢的歌,我也心满意足了。
2.但是,大树的这个心愿最后还是被人类锋利的斧子无情地击碎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大树最想对谁说话呢?(也许是小鸟、也许是人类、也许是大地母亲„„)请同学们为大树写下最后的遗言。
3.展开想象,写一写大树的遗言。
媒体出示:
大树对小鸟“
。” 大树对人类说:“
。”
大树对大地母亲说“
。”
大树对
说“
。”
4.交流发言。
5.总结:小鸟与大树之间动人的故事,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撷取更多的宝物,那里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
五、学习体会,明白道理。
1.历经千辛万苦,小鸟终于找到了去年的树。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如此宽容、无私的大树,如此深情、真诚的小鸟,这一对真挚的朋友,最后终于见面了,虽然大树已成为了灯火,但小鸟还是为他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出示最后三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当小鸟两次深情地看着灯火时,他心里分别在想些什么呢?
六、拓展训练,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次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2)第二次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小结 :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大树,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她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再次凝望这灯火,让心中的感动和收获在此定格,让闪烁着的灯火,温暖身边的你、我、他。
七、作业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父母听。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6年的日记还会怎样写呢?请你帮小鸟写一写2006年的日记。
3.阅读冰心的《一只小鸟》 4.读名言:友谊的名言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扎克
八、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小鸟
大树 树根
----
细木条 大门
----
火柴 小女孩
----
灯火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12*小木偶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积累运用文中形容表情的词语复述、续编故事。
3、知道生活中,光会笑是远远不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续编故事。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内心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演员,看看谁能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
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
2、你怎么看待这些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⑴出示词语,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课文。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只会笑(画笑脸)、被抢、熊警察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不信)。
3、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研读重点,想象心理 1.从哪里看出“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重点句: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2.引导学生从三个“我的”“尖叫”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木偶内心的愤怒。指导感情朗读。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3.读这句话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无奈、愤怒,还有可能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嘻。装得一点都不像!„„”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
4.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木偶内心的痛苦、伤心。)
小组分角色读读11--30节
小结:
因只会笑,小木偶受尽委屈,漂亮的红背包被抢走,熊警察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
5.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木偶的痛苦、伤心被小女巫用鼻子闻出了。请听听他们的对话。分角色读。(同桌对读、师生合作演)
6.表演过程中,教师故意问“小木偶”:啊,可怜的小木偶,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时,教师说:是呀,只有一种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并一边在空中点几下,一边说:“给你,这是着急!给你,这是愤怒!给你,这是生气!``````` 口头完成练习:
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地说。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板书)
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2、齐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4、在蓝鼻子小女巫的帮助下,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注意把握故事的主线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5.学生续编故事。
6.展示交流续编故事。
六、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抢
不信 头疼
不信
笑是很重要 只会笑,那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3.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4.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
三、教学难点
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播放《神笔马良》、《哈利波特》 的片段。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2.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二、交流资料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启发学生以自己读过的童话为例子谈谈童话的特点,如,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有超常的力量;童话的想象都很丰富;童话大都包含一定的道理。交流之后,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发现的童话的特点,谈谈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有哪些,为什么喜欢,进一步加深对童话特点的体会。
师:(简要介绍)对童话编写的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
四、作业布置
课下阅读喜欢的童话故事。
五、板书设计
童话
幻想 夸张 拟人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这首小诗《雨中的树林》,把雨中的树林比作一个童话的世界,你一走进去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全诗共四节,清新活泼的笔调使多彩新奇的童话世界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3.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4.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5.感情朗读——背诵。
6.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二、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3.交流成果展示感受。4.评价。
三、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第三课时(编写童话)
一、激趣导入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提出两个角度的要求:一个是续编童话,一个是自编童话。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想象是这次习作的基础,对学生的习作要求,重点是能展开想象。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和同学一起回顾本组的几篇童话,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以启迪学生的思维。3.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路。4.学生自由选择习作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布置
继续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编写完可以给同学家长读读,让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第四课时(讲童话-演童话)
一、讲童话
1.提出“讲”“听”“评”三个要求。
讲的内容是自编的童话故事或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要求讲故事,不要读故事,也不要背故事。讲时要做到: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话习惯,如,讲话要面向听众,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大小要适当,眼神要和听众有交流。2.学习小组内试讲。3.集体汇报讲。
评一评:前提是认真听,评价时,不仅要评哪个故事有趣,哪个同学讲得好,而且要让学生说说理由。被评价的同学若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二、演童话
学生自由组合,商量好打算合作演出哪部童话作品,然后对童话中的角色进行分工,分头进行排练。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道具。在课堂上表演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他们能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展现主人公的形象即可。
三、交流收获
谈谈这次学习活动的收获?也可以说说对活动的希望。
四、评改童话 1.同桌互读互改
2.评改:自评自改或互改、集体评改
五、作业布置 誊写童话。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 * *
一、单元教材分析
围绕本组专题,教材选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并安排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安排童话单元的原因: 引导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因此,本组的教学应有总结、提升的性质,不仅要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二、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1、认读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情境,感受童话中人物的形象,品味童话故事中优美的语言。
3、懂得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故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
4、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四、本单元语言训练点
体会童话语言: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注意心理活动的变化。› 巨人的话(生气的、训斥的、疑惑的、醒悟的)› 鸟(依依惜别、不舍、焦急的)› 树(依依惜别、留恋的)› 树根、门、小女孩
› 小木偶(笑嘻嘻的、可怜巴巴的、痛苦的)
› 熊警官(凶巴巴的)小红狐(亲热、假惺惺的)……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通过朗读来指导学生学习童话内教学
教学
容,以此来体会人物形象、心理,并为后面单元写、续编童话做准备。具体如下:
1、如何教学《巨人的花园》?
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阅读过的童话故事。
1、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提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对这篇童话所提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强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提高。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如何教学《幸福是什么》 ?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思想。可以以演童话为线索组织教学。
(1)学生按照课文前面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如何演好这篇童话,分头阅读准备。(3)学生试演童话。(4)演后交流、评价。
(5)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也可以以讨论幸福是什么线索组织学生学习。①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②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容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3、如何教学《小木偶的故事》?
(1)、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阅读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性的句子,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加课对文本的理解。
(4)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
教学
教学
采用恰当的语气是指导朗读童话故事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对课文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可能太大一致,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4、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童话《巨人的花园》所揭示的道理,应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紧紧抓住巨人的表现与花园里的情景展开教学。如,对比巨人回来前后花园里的情景: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先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话说;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最后通过朗读表现这种情景)又如,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变化: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在充分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读后有什么体会,或是有什么发现。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如“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5《巨人的花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可以让学生在明白了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深入揣摩自己喜欢的部分。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合作演一演;如果对童话的语言感兴趣,可以深入读读有关段落;如果对人物形象感兴趣,可以与同学展开人物形象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教师要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指导朗读时,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把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6、教学《去年的树》如何指导朗读
采用恰当的语气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啊!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教学
教学
唱歌给我听。”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做出了保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嫩些。
五、丛书整合内容
资料袋中对童话的介绍,利用这个资料袋,引导学生搜集、阅读童话。可以结合我们语文课外读物——同步悦读落实到位,选读中的《木偶奇遇记》、《小狐狸阿权》等推荐学生阅读,在有充分阅读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最近阅读的童话,并组织学生讲童话故事。演童话:讨论分工、排练,课堂表演。
教学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单元教学建议】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也引发学生自已搜集有关材料的热情,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
【单元教学时间】
9《自然之道》 2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2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机动课时 2——4课时
梁琼琼: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齐育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邱优娥:
《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后的“资料袋”简要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王玲霞:
《大自然的启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孙泉联小
谷少勇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单元教学建议】
(一)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也引发学生自已搜集有关材料的热情,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单元教学时间】
9《自然之道》 2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2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机动课时 2——4课时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4年10月8日 地点:春晖团队办公室 主备人:梅琴
参与人:张燕
岳琴
张著飞
沈伟 中心发言人:梅琴 记录:张著飞 整理:张著飞
梅琴:
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三单元。我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另外本组教材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
本组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23个新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5、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7、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8、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9、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10、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11、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三、学情分析:
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在以前的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还是比较困难的。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
3、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有机整合起来。学习课文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科普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在教学结束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学习每篇课文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和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
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要深究,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
根据以上的理念,我设计了本单元教学方案。请大家针对我的方案踊跃发言。
张著飞:
我就《鲸》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鲸》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它和该单元的其它三篇课文一样,反应了语文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鲸》这篇课文,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为后面3篇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应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作精神培养起来,把他们健康的个性发展起来。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合格的教师不会把人当成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是当成主体来看待。教学中,还应引导他们领悟、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岳琴:
关于《鲸》的教学设计我也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本课的设计,能够贯彻新课标精神,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努力践行打破串讲串问、繁琐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格局,展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突出了语文学科特色。《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在教学中,将课文中的句子出示给学生,让他们领悟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学生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对文中其它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也同样让学生有所感知、感悟,而不是生硬的灌输。突出了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主旨。但本课教学,因为课堂容量过大、时间仓促,所以在课文的朗读的指导上,可能用时会偏少。不能使学生能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张燕:
我说说自己对《松鼠》这篇课文教学设计的两点看法。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一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设计上少了一个环节-----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当然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
梅琴:
大家的意见非常中肯,到位。特别是张燕老师关于《松鼠》一课教学设计的补充太重要了。请大家继续畅所欲言。
沈伟:
《新型玻璃》是本组精读课文,教学本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课堂中设计了新型玻璃展销会,这是一种很新颖、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充分感知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后边的不合格,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写,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张著飞:
《假如没有灰尘》一课的最后,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说说灰尘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联系实际,使之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岳琴:
《回顾与拓展三》中的交流平台,设计了两份表格,这种方法非常好。要让学生切实练习,特别是习作和课外书中的例子,可以结合〈补充阅读〉进行。
梅琴:
本次集体备课,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真正集中了大家的教学智慧,取长补短,发现了教学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凝聚大家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我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对预案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和整合,力求达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