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教材40---61页。教学目标: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课文内容及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内心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5、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6、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要让学生在阅读一篇篇童话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学措施:
1在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2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3相关知识的了解也要同一篇篇生动的童话故事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学情分析:
学生十分喜欢读童话故事,并且喜欢编一些小故事。教师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要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时安排: 巨人的花园
2课时 10* 幸福是什么课时 11 去年的树
2课时 12* 小木偶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5课时
合计
11课
《巨人的花园》 课前准备
1.投影片,插图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 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把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易错字的书写。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2.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学生围绕“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怎样?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
1.研读课文第二三—八段。
2.自然段,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读了这大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3.指导朗诵,能以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
4.续读第二—八自然段,体验童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你还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5.学生朗读醒悟前的对话。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
○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巨人砌墙与拆墙花园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几在脑海里,注意像“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1.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2.找其他童话故事读一读,将给别人听。
3.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靠劳动 帮助别人
10*幸福是什么
尽义务
有益的)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能读懂本文。教学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4.教育学生要保护树木,多种树木绿化祖国。
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
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3.教育学生要保护树木,多种树木。
教学重点: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教学过程: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语文园地三
教学内容:
教材59---61页。教材分析:
讲童话,包括“讲”“听”“评”三个要求。讲的内容是自编的童话故事或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演童话,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他们能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展现主人公的形象即可。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可以和同学一起回顾本组的几篇童话,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话习惯,如,讲话要面向听众,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大小要适当,眼神要和听众有交流。
教学目标:
△★1.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2.积累诗中的优美诗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提供参考。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童话。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二、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
四、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学生自己准备。
学生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选出的故事大王上台讲,在评议中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学生上台演一演。
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五、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六
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1、展示。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设计意图]办童话故事的墙报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结合自己读的童话故事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二、日积月累
谈诗歌的意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结合自己读的童话故事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学生读诗歌。谈诗歌的意思
第三、四、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 有感情地读,加深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1.根据童话的特点和以前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同桌互读互改。
3.抽生上台读遍的故事,集体评改。4.自评自改或互改。
有感情地读。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心中的秋天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 它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 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积累好词佳句。
四、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风 筝 2课时 秋天的雨 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2)交流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3.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10、风
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意义。能力目标:
1、在对比中发现将人物写具体、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环境衬托
2、通过探讨,理解文章的意义,明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真正意义。
情感目标:
1、能够概括出鲁迅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自我解剖精神
2、感悟亲情的伟大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意义,对比体会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鲁迅的自我解剖精神及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对比 教学仪器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时间:12、6、7两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学生读课文1—2遍,找出文中的重点字词,至少10个,注音并解释词语。
2、教师准备与鲁迅相关的知识信息
二、导入激情:
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放投影,图片、音乐)(或者以诗来引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称东风放纸鸢。”是一首写孩童们欢欢喜喜放风筝的诗,)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看风筝的人的表情?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为什么?)板书(这是一个 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将文章分为几部分呢?板书分段:时间顺序 北京的冬天—儿时—中年—现在(这种记叙的方式叫作倒叙。投影倒叙的意义。将一件事的结果或者是情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放在前面先说,然后再按照顺序来叙述的方式。)
2、略说人物 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研读课文中的难句
1、朗读体会 提问: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2、合作探究 学生从抒写“悲哀”的句子中就表达隐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语句进行自主提问。即你感觉文中的哪些语句理解起来比较难。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①教师示范提问: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④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1、解释并自己记住下列词语的意义:伶仃、诀别、瑟缩、嫌恶、恍然大悟、苦心孤诣、虐杀、肃杀写在书上的空白处第二课时: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对比感悟如何将一篇文章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听写并解词
二、讨论深入,拓展扩充
1、讨论主题 感悟警句
①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②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
③你赞同这个道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2、联系生活 讲述故事 回忆你玩玩具、玩游戏的快乐与忧伤,选一个最难忘的,讲给大家听。教师小结:玩具与游戏能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难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长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尽一生的内心折磨。
3、就这篇材料,作者还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兄弟》,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投影《我的兄弟》并请一名学生朗读对比发现,课文中有较多的描写。学过课文,会了解到兄弟二人的行为和内心情感,会从兄长的善良、严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纯真、宽容,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开,在与人物对话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结束语: 一出风筝事件,牵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兄长严于自责,小弟全无怨恨,这兄弟间的情谊因风筝事件而显得更美、更和谐。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里不仅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贵,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自由、快乐发展的天地,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清朝高鼎的一首《风筝》的诗吧!学生十分愉悦地、无限向往地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放纸鸢”,结束新课。
三、总结收尾谈一谈你对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外练习
2、在你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因为一件东西而产生矛盾的呢?如果有请你将矛盾发生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对这件事的评价写一篇小文章。文体不限,你可以记述故事,也可以进行评价,也可以给与你发生过矛盾的人写一封信。
11、秋天的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学过程:
一、赏秋色,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秋天的美景图,请学生欣赏。
2、情感交流: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3、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带着喜爱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2)指名多人次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哪里?(4)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5)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了,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2)指名朗读后并回答。
(3)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4)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得那样有趣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导: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一盒五彩缤纷的色彩,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
二、交流感悟,发挥想象。
1、感悟、想象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从第三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2)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差点发些香味?(3)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为什么会被香味勾住。
(4)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当时你在果树下,花丛中,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5)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三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
2、悟、想象第四自然段
(1)教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2)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它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3)想象,交流,发言。
三、总结感悟。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联系全文说说秋天的雨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美丽的秋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12、听听,秋的声音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教学流程:
1、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2、初读诗歌。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1)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3、引导学生:
(1)听秋声。让学生说说秋天事物的声音,使文中的秋天的声音和相应景物形象化。(2)说秋声。引导同学说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体现秋天景物的美好。4.有感情地朗读。
采用范读、赛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和指导,读的时候还要能同时想象诗歌所写的画面,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
5、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续写诗文。
6、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写秋天的诗歌,举行赞美秋天的诗歌朗诵会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意思更加丰富。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对子。
3、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先让学生感知字词,在读的基础上,引导从中可以发现什么。
2、交流发现。要不拘形式,学生不一定都能完整地把这个设计意图说出来,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应给予肯定,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作评价,最后还要把要发现的内容明确完整小结出来,为后面的扩展作准备。
3、词语扩展。这里的扩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就课本里提供的几种颜色来进行扩展,看能不能说出更多的表示黄、红、绿、蓝颜色,且含有这个字的词。如,浅黄、黑红、深绿、靛蓝。一是除了这四种颜色外,还可以围绕其他颜色进行词语的扩展和积累。如“紫”、“黑”
二、日积月累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也可以说说读后感受到的画面(2)、鼓励学生自己编类似的对子。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写一写,如能押韵更好,但不可要求过高。(3)、互相交流自己编的对子,并评一评,看谁编得好。
2、我会填
“我会填”的目的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每处不只一个正确答案。2.注意积累,填完以后再读一读,进行巩固。3.可以做些扩展,比如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在本组或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或课外找类似的词语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匆匆地(离开)快活地(唱歌)悄悄地(说话)拼命地(工作)轻轻地(飘落)好奇地(盯着)甜甜地(笑了)认真地(思考)
三、趣味语文
1、指名让学生朗读,要读准字音。
2、然后自由读,同时展开想象,感受文中美好的景象。
3、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读出速度;再指导背诵。
2、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可分组来进行。
3、从每组选一至两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
4、赛完以后做出评价。
5、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活动。
2、要选那些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
3、讲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小朋友们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可以放风筝、摘果子、看红叶、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等,这些有趣的事会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老师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在地里摘花生的趣事,相信你们也在发生着一些趣事吧,在你的印象中记得最深、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呢?
二、互相交流
1、让学生整理一下想说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交流方式,安排相互交流。
2、可以同桌互相交流,可以自由组合交流,还可以男女生分组交流,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一个同学讲完后,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3、老师巡视,掌握各组的情况,适时给以引导。
4、推选代表,准备到班上交流。
班级交流时,老师应当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示一些要求,好让后续的交流更加高效。
如有可能,还可以选大家感兴趣的或普遍性强的几件事,再一次展开交流,让更多的人来说相对集中的几件事,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让秋天的快乐表达得更充分。
5、在班级交流以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小结收获,指出不足。
第三课时:“秋天的画”习作
教学目标:
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大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习作的要求:
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4.展示和欣赏。教学流程:
一、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
1、注意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
2、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
二、写画面。
注意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三、互相交流修改
完成习作后,引导学生同桌进行交流。可以采用一人读,一人听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同桌细心听,另外自己在读的时候也会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交流时,互相提意见,之后根据所提的意见各自进行修改。
四、展示、评价。
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论。学生观看后,各自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图画和习作。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二次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二次备课
第三单元 心中的秋天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
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 它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 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积累好词佳句。
四、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风 筝 2课时 秋天的雨 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单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当时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了解并不多,教师可适当介绍。诗作本身富有生活气息,学习时可让学生主动去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检查预习】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多种形式读,进一步熟悉古诗】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培养多读多想的习惯】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作业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检查所学情况】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法】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五、趣味活动
1、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
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作业: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风筝
一、教材分析
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欣赏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风筝;放飞自己的风筝,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本课顺应学生的需求,通过让学生了解风筝的故事,并亲手制作一个风筝玩一玩,可以使学生明白在小小的风筝里还真大有学问,深刻体味到探究和成功的乐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情分析
文章层次清晰,内容明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重点是在引导孩子们理解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培养学生个性化理解感悟能力】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心情】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做风筝 憧憬 快活 放风筝 快活 找风筝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再次感情朗读,体会心情】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体会心情的变化】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板书设计
找风筝 大惊失色 哭 垂头丧气
秋天的雨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发展得趋于成熟,但抽象思维却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但对于文章中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理解还不够深刻。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秋日私语》音乐录音带。
3.根据课文第2自然段内容绘制成各色秋景图,如枫叶图、菊花图等。
第一课时
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调动生活积累,引发对课文的学习热情】
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激发学生自己美读的兴趣】
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
【学生各抒己见,跃跃欲试】
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表象。【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
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生字:梨、菠萝、粮、紧、杨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
自编一首诗。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意思更加丰富。进行词语的积累,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对子。
3、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先让学生感知字词,在读的基础上,引导从中可以发现什么。
2、交流发现。要不拘形式,学生不一定都能完整地把这个设计意图说出来,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应给予肯定,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作评价,最后还要把要发现的内容明确完整小结出来,为后面的扩展作准备。
3、词语扩展。这里的扩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就课本里提供的几种颜色来进行扩展,看能不能说出更多的表示黄、红、绿、蓝颜色,且含有这个字的词。如,浅黄、黑红、深绿、靛蓝。一是除了这四种颜色外,还可以围绕其他颜色进行词语的扩展和积累。如“紫”、“黑”
二、日积月累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也可以说说读后感受到的画面(2)、鼓励学生自己编类似的对子。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写一写,如能押韵更好,但不可要求过高。(3)、互相交流自己编的对子,并评一评,看谁编得好。
2、我会填
“我会填”的目的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每处不只一个正确答案。2.注意积累,填完以后再读一读,进行巩固。3.可以做些扩展,比如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在本组或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或课外找类似的词语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匆匆地(离开)快活地(唱歌)悄悄地(说话)拼命地(工作)轻轻地(飘落)好奇地(盯着)甜甜地(笑了)认真地(思考)
三、趣味语文
1、指名让学生朗读,要读准字音。
2、然后自由读,同时展开想象,感受文中美好的景象。
3、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读出速度;再指导背诵。
2、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进行绕口令比赛。比赛可分组来进行。
3、从每组选一至两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
4、赛完以后做出评价。
5、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活动。
2、要选那些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
3、讲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小朋友们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可以放风筝、摘果子、看红叶、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等,这些有趣的事会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老师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在地里摘花生的趣事,相信你们也在发生着一些趣事吧,在你的印象中记得最深、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呢?
二、互相交流
1、让学生整理一下想说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交流方式,安排相互交流。
2、可以同桌互相交流,可以自由组合交流,还可以男女生分组交流,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一个同学讲完后,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3、老师巡视,掌握各组的情况,适时给以引导。
4、推选代表,准备到班上交流。
班级交流时,老师应当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示一些要求,好让后续的交流更加高效。
如有可能,还可以选大家感兴趣的或普遍性强的几件事,再一次展开交流,让更多的人来说相对集中的几件事,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让秋天的快乐表达得更充分。
5、在班级交流以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小结收获,指出不足。
第三课时:“秋天的画”习作
教学目标:
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大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习作的要求:
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4.展示和欣赏。教学流程:
一、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
1、注意引导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
2、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
二、写画面。
注意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三、互相交流修改
完成习作后,引导学生同桌进行交流。可以采用一人读,一人听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同桌细心听,另外自己在读的时候也会觉察到写得不好的地方。交流时,互相提意见,之后根据所提的意见各自进行修改。
四、展示、评价。
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论。学生观看后,各自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图画和习作。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模板 第三单元
年
级
三
学
科
语文
章(组)
三
学习内容
《自然美景》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古诗两首》《五花山》《翠鸟》和略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本单元编排的这些课文与大自然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学习本单元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准确、形象的特点,并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能够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观察类文章。
单元学情
分
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目标
1.会认31个字,会写30个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诗句和段落描绘的画面,进行仿写练习。
4.学习写观察动物的日记,注意日记的格式。
5.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课文用词准确、形象的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学习时数
11课时
课时分配
课
题
课时
9、《古诗两首》
10、《五花山》
11、《翠鸟》
12、*《北大荒的秋天》
百花园三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模板
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章(组)
三
学习内容
《温暖的记忆》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精读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为略读课文。这五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爱的世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五篇课文紧紧围绕“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课后编排了15道思考练习题,这些题目提示了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和教学重点。课文中编排了五幅插图,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课文的重点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在“温故知新”中编排了四项内容,一是认识修改符号,通过修改短文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和运用新出现的四种修改符号;二是拓展与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领悟到的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三是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国风写的一首诗歌《我有一个梦想》;四是积少成多,编排了“新三字经”中有关讲孝和悌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活动,安排的话题是“人间处处有真情”,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习作”练习要求以自传的形式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成长中的主要经历。
单元学情
分
析
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作者感受爱、奉献爱的经历的记叙和描述,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饱含的深情,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教育和启迪。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和交流,从而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还需要加大朗读力度。
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25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并能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学习时数
16课时
备
课
分
工
课
题
课时
11、《永远的歌声》
12、《秋天的怀念》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4*、《花边饺子里的爱》
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
语文百花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