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小草和大树》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轮椅上的霍金》讲的是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生命的林子》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的事。《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教学理念: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变师生间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为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发现的关系。教师要根据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完成自己的认识过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规律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观察、思考和必要的讨论、实验,最终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认识结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2、学会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说说“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通过读书,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学会做生活中的强者,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捂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5、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培养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悟课文;
2、让学生学会做生活中的强者,领悟要成才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文明理,学会做人,形成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方法措施:
1、以识写分流为基本,鼓励、指导、感化学生入文、入境;
2、树立互动,积极参入活动的情趣,广泛开展合作互评互议活动,开放课堂,促进学生走向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3、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独立、合作创设作业。切实做好学后的巩固和迁移运用。
课时安排:
8、《小草和大树》3课时
9、轮椅上的霍金3课时
10、生命离不开水2课时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2课时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1课时
练习33课时
第二篇: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为“诗文精粹”篇。分别为《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我读书 我快乐阅读《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是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明确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词两首》里让学生学习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和张志和的《渔歌子》,要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始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与少年的对话是重点。
《读书要有选择》是一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清晰有序,语言质朴亲切。
我读书 我快乐阅读《西游记》向学生介绍推荐古典名著《西游记》。
《练习3》包括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诵读与感悟、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借助课文内容、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复述学习,进行语言的积累、内化。
教学目的:
1、会读会写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复述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感悟孙悟空和吴国少年的形象,领会词的意境,知道文中所揭示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3、开展课外阅读,有选择地阅读《西游记》等小说名著。
4、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漫话三国英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完成读后感的习作。
教学重点:
1、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充分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2、造句、熟记成语、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能揭示道理的重点语句、领会词的意境。
教具准备:
投影仪、课文录音、挂图、小黑板
第三篇:第三单元 整组备课
第三单元 整组备课
---秦艳改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考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复式统计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1 考点:目标1、2
1、基本练习(考查目标1)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发展练习(考查目标2)
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
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
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合计
蔬菜
鱼类
肉类
豆制品 总计
第一组
第二组
0
第三组
0
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第四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是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紫桑葚》是略读课文。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有关课外资料,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抓住重点句、借助录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通过体会雨来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他热爱祖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通过对“我”观察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及内心活动的理解,感受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2、认识30个字,会写32个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
4、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在语言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回顾看过的影片片断,清楚具体地描述片断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单元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
2、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复述课文;
4、随文认识30个字,会写32个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单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单元课时安排:
《长征》 3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小英雄雨来》 3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 1课时 《紫桑葚》 1语文百花园三
4课时 课时
11、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
二、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教师板书课题)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请同学们先来自己读读这首诗,要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
(一)学习本课重点生字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首诗的特点:“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三)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特点,现在再来读读,争取读得准确通顺。
三、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再来读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
(一)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二)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全诗大意: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三)了解了全诗的大意,我们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长征》这首诗,并了解了全诗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了解这首诗中蕴含的情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二、全诗虽然仅有56个字,却向我们展示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能不能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三、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一)我们再来读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
重点理解:
1、高大险峻的五岭山和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如同小小的“细浪”、“泥丸”,这一大一小的对比,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暗写红军,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2、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勇闯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展示了红军的足智多谋和英雄气慨。“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这一寒一暖的对比,很巧妙。
3、征服大雪山这一壮举,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勇往直前。“更喜”两字,不仅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二)体会得多好啊!能把我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练习感情朗读)
(三)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遇到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你还能说出哪些事例吗?
(课件补充红军长征的影片资料:寒冷和饥饿、渡过草地无人区等)
(四)是啊,无论红军战士遇到怎样的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从哪句诗句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红军的大无畏气概?让我们大声读出来;
四:“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会背的同学可以背诵。
五:总结: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和电影电视片。
1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寇、冀、葛、绷、冀、涧、拧”6个生字,学会“冀、庙、榴、弹、抡、绷、坠、拧、雹、眺”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龙王庙、晋察冀、奉命、手榴弹、抡胳膊、拧开、瞄准、坠落、雹子、眺望、豪迈、满腔怒火、全神贯注、悬崖峭壁、斩钉截铁、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3、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先来读课文,再交流预习的成果。
(一)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寇 尸 崖 豪
(二)读读下列词语: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三)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四)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英勇跳崖的故事。)
三、我们再来快速读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自己理清课文顺序后,填写课后p63表格。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1自然段2自然段3自然段4、5自然段6-9自然段
四、指名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五位壮士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完成了掩护任务后,五位壮士又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对狼牙山已经有一些了解了吧!能形容一下你眼中的的狼牙山吗?
(山势陡峭,三面悬崖,高耸入云„„)
(二)这狼牙山因为五位战士可歌可泣的事迹而闻名,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他们为什么被称为“壮士”?课文是分哪几部分介绍的?
二、深入学习
(一)打开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依据老师出示的自学思考题深入学习。
自学思考题:
1、认真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画出描写五位壮士的动作和神态,并在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作好批注。
2、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二)全班交流自学汇报成果。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吗?说的时候要先读读你画的句子,再说说这句话为什么让你感动?
1、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下面的文字片)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走这条路可以(),意味着他们可以(),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另一条是通向()。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为什么这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2)他们为什么要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转移?
(3)五位壮士的态度是怎样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抓住“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体会)
(4)通过五位壮士的动作、神态、内心想法来感受到他们选择道路的坚定的决心,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
(1)指名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在顶峰上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五位壮士的动作、神态来体会他们对敌人的痛恨。)
(2)师:是的,敌寇杀死我们的同胞30多万人。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仇,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因此,我们要把这种情感读出来。我们先来自由练习朗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齐读)
3、第6—9自然段:壮烈跳崖
(1)我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再结合书上的插图,想一想当时五壮士是怎样英勇跳崖的?(2)从五壮士的表现中我们能知道他们当时想的是什么?
(3)五壮士的壮举令敌人目瞪口呆,那一声声的口号响彻云霄,这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下面让我们再回到那硝烟迷漫的战斗场面,一起去感受五壮士英勇跳崖的豪迈场面。(放课件,影片节选)
(5)五壮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跳下了万丈悬崖,那壮烈的场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6—9自然段,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齐读6—9自然段)
(三)这么感人的文章,一定会有很多打动你的地方,我们都来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把它背下来。(自由背、指名背)
三:总结
1、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英雄。(出示课件)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授予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授予葛振称、宋学义“勇敢顽强”奖章;五壮士攻上的棋盘陀顶峰建立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
2、阅读赞颂抗日英雄的故事书,观看同类的影片。
13、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4、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故事内容,感受雨来是民族小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同学们预习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先来读读文中的生字词,看谁掌握的好。
二、我们再来读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三、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和同桌商量。
四、布置作业: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一)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小英雄雨来》,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回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二、用简练的语句为六个部分写小标题。
(一)这是我们上节课概括的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能不能用更简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哪位同学能在这个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用更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分仅仅说雨来会游泳吗?
2、雨来游泳本领高。点拨:好,既简练又概括了主要内容。
其实直接说“游泳本领高”都行。)
(三)[边板书“游泳本领高”边说]同学们概括的这个短语就好像给这部分内容加了一个题目,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把这个小标题和我们概括的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2、小标题的语言比主要内容更加简练。)
(四)小标题的特点找得挺准确,下面我们要给2—6部分概括小标题了。每个小组承担一个部分,每位同学先自己在书上概括小标题,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组里意见统一后就把确定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哪组概括好了哪组就上来写,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三、细读重点段,了解雨来的感人事迹,体会雨来是小英雄。
(一)就从我们概括出的小标题来看,哪部分内容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呢?
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两个部分,画出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的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二)我们共同交流一下从哪里感受到雨来是个小英雄。
(三)同学们能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来学习,特别是很多同学都关注了雨来面对鬼子时的语言,让我们再来读读雨来的这几句话[点击课件:雨来的三句话],感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英雄。听好老师的提示,大家读雨来的表现。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老师提示读书语言:
(师提示)鬼子抓住雨来,假装温和地问雨来看见了什么?(学生读)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师提示)接着鬼子又是哄骗又是恐吓,再次质问雨来看见了什么?(学生读)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师提示)雨来的回答让穷凶极恶的鬼子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把雨来打得两眼冒金花,鲜血从鼻子里一滴一滴地流下来,鬼子就想让雨来说出他看见了什么?(学生读)雨来还是摇摇头,说:“没看见!”
(四)无论鬼子使用什么方法,雨来始终只有一句话,(生答:)“什么也没看见”。
读到这里,你们想对雨来说些什么呢?
(学生精彩发言:
1、雨来,你真不愧是小英雄,你识破了鬼子的种种阴谋,没有泄漏一点秘密,保护了我们的交通员,你虽然年纪不大,但我认为你是民族英雄。
2、雨来,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气节,绝不像侵略者低头。你面对鬼子表现出的机智勇敢让我想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我为你骄傲!)
(五)看来通过对3、4部分的细读,我们已经深深地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感动了。
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齐读课题。(学生齐读:小英雄雨来)
四、理解六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为学习简要复述做准备。
(一)课文正是通过雨来掩护李大叔,并与鬼子勇敢作斗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表现他是小英雄。那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个部分与全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看来同学们清楚地了解了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从全文来看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在3、4部分前画“★”)
五、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一)这篇课文是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中节选的,所以文中的人物形象很鲜明,特别是雨来这位小英雄令我们十分感动和钦佩,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打动。课文比较长,怎样才能既抓住重点又清楚明白地把故事讲出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方法[板书:简要复述]。老师建议大家先来读读P72的“指南针”,了解一下什么是简要复述。
(二)教师总结:
作者管桦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小英雄雨来也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几十年来《小英雄雨来》一直被选入全国的语文课本,我妈妈小时候读过,我小时候也读过,现在你们也正在读。像这样的不朽之作老师建议大家课下还要再细读,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
七、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简要复述,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有条件的同学读一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14、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3、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已经进行了课前预习,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2、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
二、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三、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在小组内合作朗读全文,并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事情发展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的情况;
4--8自然段: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牺牲; 9-10自然段:战斗胜利了。)
(时间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天还没亮,志愿军战士的潜伏情况; 4--8自然段:中午时分,邱少云身上着火了,他牺牲了; 9-10自然段:黄昏时分,战斗胜利了。)
五、我们先来读读1自然段,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邱少云这位英雄,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了解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二、为了夺取这么重要的高地,志愿军战士是怎样隐蔽的?读读相关的描写,体会这是怎样的一次潜伏任务?(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举敌人的阵地非常紧,潜伏任务十分艰巨。)
三、离敌人的阵地很近,面对十分艰巨的潜伏任务,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很好,从天还没亮直到中午时分都没有暴露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请同学看自学提示:
出示课件:
(认真阅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
1、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2、教师小结;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都在烈火中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四、“我”做为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当时“我”的心情怎样?课文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我”的心情?我们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出示课件: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的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较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一)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此时有怎样的心情呢?
1、担心:“我”都会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担心年轻的战友不能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担心会被敌人发现;担心或越来越大;担心„„)读出这份担心。
2、矛盾、“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怎么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情?读出这种矛盾。
3、期盼:“我”盼望出现奇迹。真的没有办法使战友死里逃生?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
(二)从这段“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我”和邱少云的那份浓浓的战友情。)
(三)课文明明是要表现邱少云的坚强意志,可为什么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
(四)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五、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无声无息,而又壮烈豪迈,他的精神鼓舞着战友们,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怀着为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冲向敌人的阵地,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这是一篇写法很独特的课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英雄的好思想、好品质,还可以让我们从作者的写法中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七、布置作业;
1、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2、背诵7、8两个自然段。
15、紫桑葚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葚、役、眬”3个生字。正确读写“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呢?
二、这样一位上将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很深的感受。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孟良崮战役是我中国人们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战斗十分激烈,从1947年5月13日一致激战到16日,最终全部歼灭国民党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徐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徐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四、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
五、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徐世友同志。我们可以在令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画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同学们先进行自学画批。
2、自学后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
3、在全班交流。
六、如果请你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将给别人听,你准备怎样讲呢?
1、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
2、我们就自己选择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3、指名在全班进行简要复述。
七、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目标:
1、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并准确组词。
2、能进一步体会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借助资料学习革命烈士诗《囚歌》,并积累一组颂扬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成语。
4、围绕自己看过的影视片清楚地说一段话,并进行互评。
5、写一篇习作,简要介绍一部影视片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点:
1、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并准确组词。
2、围绕自己看过的影视片清楚地说一段话,并进行互评。
教学难点:写一篇习作,简要介绍一部影视片的精彩片断,做到描述的内容具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百花园去看一看,你们看这里的花朵很有特色,仔细看看,能发现什么?
1、出示多音字:谁能准确地组成词语,就可以把他们带回家,种到自己的花盆里。
2、出示形近字:这里的花又有什么特点呢?你有什么办法把他们带回家吗?
提示:仔细看看这些字有哪些规律?
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更好地区分这些字呢?
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组的词多。
二、看来同学们都很细心,既发现了鲜花的特点,又准确的组出了词语,祝贺你们得到了鲜花。其实,不仅是字词有这样的规律,本组课文中在描写方法上也有规律可循。
1、我们仔细读读P82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
2、交流一下课文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3、我们还能从本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语句吗?可以摘抄1—2句。
第二课时
一、本组课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的故事,向我们描述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今天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歌再来认识一位革命烈士,他就是《囚歌》的作者叶挺同志。让我们来读读这首诗,看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我们先来自由读读这首诗。
2、能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老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4、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二、叶挺同志在反动派面前表现出的精神,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认为哪个成语最准确?
1、其实有很多成语可以表现革命志士的伟大精神,我们都来看一看。
2、自由读读,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理解成语的意思。
3、试着把这些成语背下来。
三、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一些精彩的影片,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影视作品,大家能不能把自己看过的有关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影片,选择一部自己印象最深的介绍给大家?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讲述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
四、在讲述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向他人介绍的影视片精彩片断写出来。
讨论:如何做到描述的内容具体?
1、仔细回顾自己要描写的精彩片断,有条件的最好再看一遍影片。
2、要学习本组课文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同时还要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3、写后,要自己反复读一读,认真修改,最好读给身边的人听一听。
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习作重点
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把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生活习性等介绍清楚。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如果有产品说 明书也可以带来。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在生活中、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
2、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象片,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游戏激趣“猜物品名称”。
(1)宣布游戏规则
(2)生生互动,猜一猜物品名称。
(3)小结:猜中或猜不中的原因。
二、确定要写的小物品
1、引入:一般来说,写这一类作文,出题目的老师都不会指定要写哪一个小物品,只是告诉你要写一件与小物品有关的作文,题目比如《有趣的 》、《难忘的 》、《我最喜欢的 》,所以,写这一类作文,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好要写的小物品。
2、确定小物品的几个要素: A、首先,这个小物品一定要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东西,你是写不出什么内容来的。)B、其次,这个小物品身上一定要发生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故事;(如果没有故事,作文就展不开来。)C、还有,与这个小物品有关的故事必须是让你感动的;(自己都不感动的故事,不可能写得让别人感动。)
3、根据上面几个要素,罗列3到5个小物品,并用文字简单介绍与这些小物品有关的故事。
4、确定要写的小物品 一起分析和讨论刚才罗列的小物品及其相关故事,最后让孩子自己确定最适合他自己写的小物品及其相关故事。
三、确定中心
1、把要写的与小物品相关的故事中将出现的人物姓名写下来,并确定其中一个人物作为中心人物;
2、将中心人物在与小物品相关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点用文字提炼出来;
3、对中心人物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扬或批评)。
4、用一小段文字把刚才的内容连起来,确定这次作文的中心。
四、指导观察
1、明确推荐要求
(1)对你的“商品”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哪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2.小组推销
五、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说明方法)。
2、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特点。)
3、说说自己文章的开头、结尾及写作思路
六、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第二课时
1、课件展示:(训练要求):
仔细观察一种物品,抓住主要部分,先具体说一说,在写下来。
2、学生读。
3、看书中要求。
4、过渡:周围的物品千千万万,怎样才能写好它呢?(学生说--------)同学们概括得十分细致,要写好一种物品,我们得先熟悉它。老师带了一件物品请同学们试着向大家介绍。学生介绍,教师相机补充介绍。、5、归纳总结方法:
课件展示:
作文提纲
1、绍首饰盒的产地及形状(列数字)
2、介绍首饰盒的颜色(打比方)
3、介绍首饰盒的用途
4、表达自己对首饰盒的喜爱之情(作比较)学生读作文提纲
第三课时
一、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1、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2、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3、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4.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范文:
我爱我的悠悠球
我有一个悠悠球,她的球盖是兰色的,分别用白色、红色写着“逆风”两个字,还画了几条旋风呢,煞是好看,在灯光下,兰色的外壳闪闪发光;球体是用高质量的铝合金做的,象一面镜子,更象一块配了大型精密滚珠轴承的钻石。她不仅外表迷人,功能也不赖。除了可以玩最基本的“睡眠”之外,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能调节轴距,能自由放宽、自由缩窄,对玩快打类花式与复杂搭绳花式很有利。
有一天,我去表哥家和他一起玩悠悠球比赛。表哥可是个悠悠高手,我曾多次败给他,这次我们说好了比赛“滚筒”。他先来了个睡眠,作出滚筒的样子,只见悠悠球一会儿在这根绳上,一会儿又弹到了那根绳上,一切都是那么自如和协调,看来他的技术是又有了长进。该我了,我根据我的悠悠球的调节功能,改造了一下悠悠球,仗着她超强的稳定性和超控性很快完成了整套动作,和表哥打了个平局。第二局是闪电快打,比谁打得多,哥哥拿起球,熟练地打起来,当打到43下时球歪了。该我了,我也不弱,一共打了74个,我赢了。
跟表哥玩过以后,我对我这个球更是钟爱在加。在一次次摆弄她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她的两个特点。一是空转时间极强。一般悠悠球都只能玩出几十秒的睡眼。对玩摩擦技、甩绳技、外挂环技巧的要求很高。我这个球的空转能力能达到八到九分钟,超高难度的技巧根本不在话下。二是能玩出精确度极高的离绳技巧。大家玩悠悠球时,悠悠球掉到地上,一下子就坏了。而我这个球的凹球体弧度很小,能够次次接住,绳子就不会接空了。在玩“甩绳套球”时,就会安全许多倍呢!
我的悠悠球至今陪伴着我,她让我在一次次玩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验,不断创新,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第五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秦海啸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大自然的启示”专题,《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生分析】
我想学生对于本组课文学生是有学习的欲望的。但学生的关注很可能会停留在表面,所以学习本单元,除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会理性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要保护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服。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
【重点课文示例】
《自然之道》一篇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一件发生在一群旅游者身上的具体事例来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一、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把握:
1.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课文故事的曲折性,为学生提供了提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的练习机会。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尝试选用以下方法:①梗概叙述法。教师可以用“谁能简要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争取说得清楚、明白。”作为学生初读的要求,使学生自主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并择要概括。②人物关联法。学生初读后,可要求提炼出课文中的人物,理清故事中人物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感悟到人类行为与动物命运的关系。③词串联缀法。在学生自学生字词的基础上,出示一些与课文主要内容相关或能体现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故事情节发展的词语,让学生以词语为依托,联词成句,概括内容。
2.理解课题,即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可以扣住课题中的“道”字质疑,引导学生抓住向导的话,明确“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界中事物的规律,为深入读文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时可从三个角度切入,抓住几个主干问题,构成教学的几大板块,对课文反复品味,多重解读。
1.“我”和同伴的行为是怎样的影响了海龟命运?从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时可抓住以下重点词句:
① “我的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呀!’” 我们的“紧张”与“焦急”是因为并不了解那只幼龟所担任的“侦察”任务,这也是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②“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海龟,把它放进大海。”
向导因为了解海龟的生存规律,表现得非常平静,却被同伴们误解为“冷淡”。此时在理解
“极不情愿“的词意基础上,想象同伴们都可能说了些什么,以此来凸显向导的无奈。③“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
人们从嘲鸫口中拯救出一只海龟,但是更多的海龟因得到错误信息而被捕食,这适得其反的后果令人们极为“震惊”。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读书想象大量海龟遭到捕食的惨景,再扣住“天哪!看我们做了什么!”一句反复品读,注意两个 “!”地使用,读出短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人们顿悟、悔恨的复杂感情。
④“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这时,似乎一切都静止了体现了大家难过、悔恨的心情。表面的平静反应出内心极度的不平静,可引导学生想象人们的心里话,体会人们的心情。
2.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抓住第4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向导的话,细细体味,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3.由体会太平洋绿龟的生存之“道”深入理解“自然之道”。
首先,可以由课文的最后一句向导的悲叹质疑:“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假如没有人类的干预,海龟会安全入海吗?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一说。
①“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欲进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句中“探”字以及“欲进又止”一词生动地描述出幼龟“侦察兵”形象,体现出幼龟出巢的谨慎。②“成群的幼龟争先恐后地从巢口鱼贯而出”
“争先恐后”写出了幼龟行动迅速;“鱼贯而出”写出了幼龟行动井然有序。可以想象,如果幼龟得到的出巢信息是正确的,他们将会很快越过沙滩,进入大海。
最后,可将向导的话“自然界就是这样的。”改为“自然界就是这样:是怎样呢”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自然之道”。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可以参考选用下面的话题,回到对课文的整体阅读上,通过语言训练深化对课文的理解。①为了保护加拉巴哥群岛上的幼龟,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请你给岛上游客写一份“旅游须知”。
2.走出文本,内化“自然之道”
1、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2、读青少年知识普及读物《大自然的启示》
3、登录“人与自然”的相关网站了解自然之道。
4、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等。
课内外知识的沟通,已悄悄拉开了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这次综合性学习,重点在于使学生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并从中获得启示,要注意与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有所区别。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两种思路进行:一是直接去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熟悉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二是联系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把观察、思考、查资料、提出创意,乃至动手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注意要考虑与“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相结合,为习作提供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验、进行小发明等。
1、(学生制作昆虫标本、植物拼图、手编花环、泥人、泥车„„向同学们展示,并且介绍制作的经过)
2、学生进行一次调查汇报:陈述我们身边严峻的环境问题。行动起来,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
调查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
我的建议:。
3、去大自然中捡拾或者采摘一片你认为“不一样” 的叶子,同时详细记下你发现它的时候的时间、地点、周围的环境和当时的心情,尤其是你之所以要选择它的原因。请同学们去找寻一处令你感动的景物——一片叶子、一棵小树、一枚鹅卵石,以“心中的美景”为题
4、春游感受自然
5、我有一个“朋友”
小草、野花、树林、河水、游鱼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自然朋友。我这样启发学生后,向他们提了些要求:⑴对花鸟草虫、河水游鱼的“生命观照”。⑵四至六人一组,自编一个游戏,进行物我之间的“心灵的对话”,可呼唤人们呵护自然,保护生态。再现“大自然的语言。”
6、读后感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相关文章
7、大自然的启示图片,说故事。
【教学进度】
见教研室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