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共5篇)

时间:2019-05-13 11: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

第一篇: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

科学与担当——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担当。”一年前的这句话,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所谓担当究竟是什么?我们大学生又该如何让担当?当我触及到《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这本书后,我逐渐有所领悟,也逐渐的被震撼。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主动担当,一是坚持科学真理,即对科学研究本身的担当,二是坚持人道主义,即对应用科学于自然社会发展的担当。

对科学之担当——求真

一处发现,千般摸索;一丝进取,万般艰辛。科学的探索之路本就没有捷径,唯有如此脚踏实地、殷切求真,方能一举成功。求真是一条朝圣科学的坎坷之路。相对于“至高无上”的权威,科学则是永远秉承一种严格的怀疑观与开放的新思想,殷切盼望所有科学人不断挑战,不断探险。也正因为科学如此真实,而常常与权威背道相驰。科学人欲打破权威的枷锁,带上真理的王冠,就必须承担其改革之重。

科学家布鲁诺在宗教审判所的演说,表现了他勇于献身科学的无畏精神。忍受着烈火的焚烧,不改初心,侃侃而谈,坚持真理决不屈服的演说激励着后来者义无反顾的为真理而斗争。

伽利略因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积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受到宗教的审判和迫害,弥留之际他仍坚持真理,“可是,地球还是在转动。”这一句话传达了他对科学真理的无比坚信和执着追求。正如伽利略的演讲所说:“给亚里士多德带上权威和王冠的是他的信徒。”是的,亚里士多德自己并没有自命权威,倒是那些怯懦的人打着权威的旗号大肆吹嘘一些荒唐的谬论。“他们宁可随便否定他们亲眼看见的天上那些变化,而不肯动亚里士多德的天界一根毫毛。”这种滑稽的讽刺正是那些人否定真理、自欺欺人的丑态。

求真不仅是敢于否定权威,更是敢于否定自我。古往今来,任何伟大的发明无不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因为科学家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对自己的结论加以否定,他们不怕失败,而是经历失败后,真理就会与他们又近了一步,这也是求真的本性使然。因此,科学人应当坚持求真精神,秉持着对科学真理的担当,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

对自然之担当——道德

自然不仅包括人类,更是一切生灵,环境,甚至地球和宇宙。对自然有担当,即是对生命有所敬畏,对未来负责。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世界总是瞬息万变的,科学的实际运用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或好或坏。闲时片刻,我们应停下脚步看看这世界变化了多少?或者想想它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任其发展下去是好还是坏?如何去掌控今后将出现的恶劣局面?有这样的意识便是有了一分担当。

一名科学家,首先应具有道德感和良知。一向发明,并不只是意味着一项荣誉,更重要的是一份对发明应用担当。比起研究科学王国的规律,更应该关心整个自然的命运。萨哈罗夫说:“科学家要警惕科学成果成为危害人类的工具,要警惕对思想的压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禁联想到上个世纪原子弹、氢弹的迅猛发展及其骇人的震慑力。科学家们正确预知了其运用在军事竞赛中的残酷性,对自然今后的命运十分担心。萨哈罗夫、爱因斯坦、玻尔、奥本海默等科学家们都感到自己对这项发明负有极大的责任,于是他们不断争取,说服大国停止核武器的滥用。正如萨哈罗夫的文章《关于进步、和平共处和思想自由的见解》里写到:“人类的分裂总是使自己面临着毁灭的危险„„由于我们星球上生命条件的突然变化带来的无法预见的后果而造成的毁灭和退化,都会危机文明世界。在这些危险面前,任何加剧人类分

裂的行动,任何鼓吹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和民族不可共处的滥调,都是愚蠢之举和犯罪行为。”自然之命运应高于人类内部分歧矛盾之上,科学人首先应具备一种大义,首要的是保护自然的普遍利益。

这些科学家们的演讲饱含着殷切的启发,深刻的哲思,果敢的革新和勇敢的担当。他们耐住寂寞探索真理,不惧权威甘愿献身,追求和平大义凛然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感动着我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将要接住科学发展的接力棒,担当起科学与自然的未来和命运。“选择交大,就选择了担当。”作为交大学子,我们有义务秉承求真务实、潜心钻研、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并且将应用科学引导趋向益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踏踏实实做一个科学人,有科学的担当!

作者简介:

沈如意,交运专业本科生。以前对科学类的经典书籍了解很少,希望在经典悦推荐读书单里多拓宽知识面,弥补科学方面的知识素养。我认为感性的人应当适当去阅读科学类书籍,睿智的逻辑与思辩令人折服,科学人对真理的追求精神让我深感敬佩。我希望能从中汲取好的思想,是自己变得更加理智。

第二篇:读《世界著名建筑100例》有感

2011年第19周

读《世界著名建筑100例》有感

本书中涉及的建筑,由于篇幅的关系,只是很简单的介绍,实际归类为“建筑图鉴”;又由于作者松永安光日籍和成书是报上连载内容的缘故,书中建筑近七成坐落在日本,且其中百分之五十又为神社,寺庙。

瑕不掩瑜的是,书中的很多建筑都影响深远,给人予美的享受,如20世界的海螺堂—索尼大厦(芦原义信):所谓海螺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巨大的螺旋梯式的建筑物,来访者先乘电梯登到七楼,然后沿着螺旋阶梯状的建筑物一步步走下来,它作为商品展出室实在是极好的设想。设计者主张的美学是:不仅应重视建筑物的内部,也要重视建筑物的外部空间,进一步还应该美化和建筑物相连的街道;又如结构设计的巨匠—马德里赛马场(爱德华多.托罗哈):托罗哈是薄壳构造的创造者,所谓薄壳构造,就是指即使像贝壳似的很薄的材料,如果弯成曲面,也能承受很强的力,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体育馆、会场等地方。马德里郊外的这个赛马场,21M长的屋顶靠一根柱子支撑,屋顶的厚度,和柱子的连接处是15CM,尾端是6CM,令人难以相信这是60年前建成的。又如成为国宝的现代住宅—萨瓦住宅(勒.柯布西耶):设计者所提倡的“近代建筑五原则”正是以这座建筑物来体现的。这五项原则是:鸡腿式柱、屋顶庭园、自由的平面、连续开窗、自由的建筑立面。这个房子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名作之一,让建筑物浮现在宇宙中的鸡腿式柱,环游式的屋上庭园等技法,给以后建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再如大草原的住宅—罗比住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谓大草原,是指美国的大平原。赖特认为,在大平原里造建筑物,不是垂直方向而是应该向水平方向伸长,强调“住宅”水平线的屋檐和墙腰就是它的象征,其结果产生的平面的舒展形象,正是20世纪建筑的最大特征。再如悬挂式屋盖的最佳杰作—国立室内综合竞技场(丹下健三):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建筑物,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形状和创意都必须首先克服重力的影响。也就是说,象的大柱子式的脚是为了支撑那个沉重躯体而形成的形状;蜘蛛曲折的脚是为了一边支撑轻巧的身体一边能够很快的行动而形成的形状。建筑物的形状也能够以各自和重力的关系来说明,许多建筑物就像动物的脚似的,形成用柱子来支撑屋顶的构造。但是,毕竟人类比动物有智慧,还想出了把屋顶吊起来的这种其他动物想都没有想过的形状。虽说没有柱子也不能把屋顶吊起来,但是,对比整个屋顶的面积来说,这个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这种构造是从藤编的吊桥、游牧民的帐篷方面进化而来的。在依靠梁支撑重力的情况下,它的尺寸变得极大,相反的,在悬挂式屋盖的情况下,基本上只需要像网一样的东西就行,所以变得非常轻快。还有用五种感官去体验的空间—赤城宫殿的狮子中庭(穆罕默德五世):伊斯兰建筑的优雅是无以类比的,特别是赤城宫殿的狮子中庭,它不光有视觉的美,还有花的香味给人的嗅觉,以及水果给人的味觉,从各个方面使人得到满足。又如直角的诗—拉图雷特修道院(勒.柯布西耶):大师通过这个建筑告诉我们:尽管排除一切装饰性的东西,只根据光和影,形态比列等最小的因素,也能创造出最完美的空间,让人联想起巴赫的音乐。凡此种种不一一累述了。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中,文学、音乐及美术等都被人们广泛喜爱,而建筑作为多种艺术的综合产物,却不太为人所知。然而从住宅到诸如学校、医院、邮局、火车站、机场直至都市,建筑与我们息息相关,无处不在。这些建筑只要变得漂亮一些,就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享受。因此,在生活中感受建筑的美,发现建筑的美,直至创造建筑的美,是我读这本书后的感受。

第三篇: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爱 迪 生 的 故 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四、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小的时候, 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 “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 是它长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们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 我们才有饭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 “妈妈, 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 “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 “我是妈妈生的, 妈妈是姥姥生的, 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 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 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 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 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 突然一脚踩空, 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 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头脑还在思考.

五、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六、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七、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八、贝尔的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九、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十、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可以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第四篇: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二、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四、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小的时候, 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 “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 是它长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们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 我们才有饭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 “妈妈, 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 “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 “我是妈妈生的, 妈妈是姥姥生的, 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 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 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 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 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 突然一脚踩空, 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 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头脑还在思考.

五、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六、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七、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八、贝尔的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臵。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电话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九、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十、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可以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第五篇: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读《科学家的故事100个》有感

暑假时间,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叶永烈叔叔编著的《科学家的故事100个》。书中《从“红领巾”到数学家》的故事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故事里的杨乐和张广厚两位叔叔从年轻、幼稚的“红领巾”成长为了有名的数学家,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力量,也给了我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过去,我曾有过错误的想法,认为只要有敏捷的头脑,只要够机灵,够聪明,就算不用听老师讲课自己也肯定能学会。看了这个故事,我才认识到事实并非像我想的那样。张广厚叔叔并不是生来就是天才。考初中时,他还曾因数学不及格而没被录取哩!但他并不灰心,到补习班去补习时,他奋起直追,在努力和汗水中,他的成绩迅速提高。第二年,他重新报考初中,数学竟得了满分,终于考上了开滦二中。从这个动人的故事中,我想起了一句爱迪生说过的话,那就是:“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通过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常年累月,不畏劳苦,始终如一地努力”就是他俩用来打开数学知识宝库大门的万能的金钥匙。现在,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金钥匙”送给了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走叔叔的路,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从两位叔叔手中接过这把万能金钥匙,去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大门。

下载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有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新塘镇长岗小学六(2)班黄蔚 今天,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一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使我最敬佩的人物是钱学森。他是我们国家的华侨。他因才......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本站推荐]

    读《科学家故事》有感科学的故事是多么奇妙,实验室里究竟有多少实验品,是《科学家的故事》将我带进神奇的科学世界……科学的作用实在是无穷无尽呀,社会每时每刻的进步都离不开......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公兴中心小学五(3)班 羊青华 我读了《科学家的故事》后,心里立刻有了一个理想,就是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本书里有38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祖冲之、李时......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荔城街第二小学六(4)班黄楚昕是谁,为了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历尽千辛万苦;是谁,为祖国呕心沥血,为航空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

    读《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牛顿》有感五篇范文

    读《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牛顿》有感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大科学家——牛顿》。牛顿小时很不幸,在他还没出生时,他的爸爸就因为肺炎去世了,妈妈因......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范文[5篇模版]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范文7篇【导语】《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含盖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向我们展现了科学家们成长过程,生活感受和成功经验。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内......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五篇)

    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供......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精选合集]

    读《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有感平原师范附小五年级二班赵晓琳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他的身边发生过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不错,今天我就读了《大科学家的小故事》这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