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

时间:2019-05-13 11:3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

第一篇: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

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张守涛

审核:高三语文组

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3日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把握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二、先学后教:

1、内涵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统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2、常见的设问方式

①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②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③诗中的XX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如杜甫的《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 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张守涛

审核:高三语文组

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3日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通过语言、肖像、动作,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定格形象。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和“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将形象定格为:

(3)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降职。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诗的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

三、由例及理:

1、典例分析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供以下参考答案,让学生评判得分。

(同学A)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 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张守涛

审核:高三语文组

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3日

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4分)

(同学B)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3分)

(同学C)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3分)误例:

(同学D)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同学E)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2、总结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步骤(答案构成)

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张守涛

审核:高三语文组

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3日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四、当堂检测: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饶如篆文,故称。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张守涛

审核:高三语文组

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3日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思路分析】

(1)先用总括句概括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本词作者陆游,知人论世,可知他是南宋抗金英雄。(2)再结合原词指出形象的基本特征。可从下阕分析。(3)最后指出这一形象的意义,即说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本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本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分析:(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刻画了除夕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1)什么形象(诗中塑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什么人的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逐句分析形象的各个特点,抓住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学案

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人物形象〈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学习过程:

一、例题引入

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先分析一下诗歌中塑造的形象,再去做题

二、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 专题辅导 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鉴赏指导

(一)、具体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三)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 专题辅导 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四)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

(五)例题分析: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3、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专题辅导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供以下参考答案,让学生评判得分(同学A)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同学B)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同学C)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同学D)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同学E)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四、现学现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9全国卷Ⅱ)(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

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专题辅导

五、常见艺术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六、智勇过关:

1、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专题辅导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3、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4、分析诗中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专题辅导

七、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答

2、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答:

八、有关人物形象的古诗词作品

第三篇:学案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众里寻他 慧眼识人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答题三步骤并规范组织答案

(二)学法指导:

(1)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正面描写:

(1)外貌描写:容貌、衣着、姿态等(2)神态描写:面部表情

(3)心理描写:情感、心理活动(4)动作描写:动作行为

(5)语言描写: 对话和自问自答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映 侧面烘托:

1、注意环境(时间、天气、地点、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尤其注意意象在诗中的含义,理解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2、注意次要人物对人物塑造的作用;注意对比反衬等手法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细看题目,巧看注释。

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思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步骤一:说特点

人物形象描摹:特征(遭遇)+身份。

人物身份:游子、思妇、将士、官吏、隐士、文士等

步骤二:析诗句

分析描写方法,结合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识别依据。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侧面衬托(环境渲染、反衬等)

步骤三:明作用

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步骤三可根据题目要求以及诗歌本身灵活作答,有时可以省去)答题框架:

①本诗(词)塑造了(特征)的(身份)的形象②通过(描写手法)写出了(译重点诗句),体现了人物(特征)③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框架灵活使用)

(三)且做且思、边学边练(1)课内复习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请分析概括周瑜的人物形象。

步骤一:本词塑造了一个()的()形象

步骤二:词在上片通过()描绘了()的情形为英雄造势;

词在下片通过()写出周瑜的();通过()表现了

周瑜的(),通过()表现周瑜的()。

步骤三:诗人塑造周瑜英雄形象表达()的情感。(2)方法练习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采莲子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人物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的()的形象。步骤二:通过()描绘()的情形,体现采莲女()的特点;通过()写出采莲女被人发现

行为后羞涩,体现她()的特点。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映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的()形象。步骤二:诗歌前四句通过()写出()体现

了陆鸿渐()的特点;后四句通过()

()了陆鸿渐()的特点。

步骤三: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安置,至元符三年(1100)得赦,在蜀地流徙五年余。这首《鹧鸪天》,就是戎州安置时答蜀士史应之之作。

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位()的()形象

步骤二:诗通过()刻画他()的行为,展现他()的形象;诗人发出“付与时人冷眼看”的感慨表现了他()的形象。

步骤三:借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3)小试牛刀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四川卷)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智老,“儒先”叶天经.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位()的()形象。步骤二:诗歌通过()描绘出()的情形,体现出诗人()的特点;

通过()描绘出()的举动,体现诗人()的特点;

通过()写诗人()体现诗人()的特点

步骤三:省略(4)作业巩固

调笑令·渔父

苏轼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ruò)裳衣,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注: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简要分析词是怎样刻画“渔父”形象的?

(四)知识积累

(1)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诗歌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形象分三类:

1、人(抒情主人公自己和作者塑造的形象)

2、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2)常见的诗歌人物身份类别 ①隐士:

1、古隐士(伯夷、叔齐、范蠡、谢安、陶渊明、“竹林七贤”等古代知名隐士);

2、虚拟隐士(樵夫、渔夫、钓叟、野老、村夫等)。②官吏:

1、贤臣(诗人塑造贤臣形象多来干谒达官显宦或表达渴望英才济世之情);

2、小吏(诗人塑造小吏的形象多为自己,且多表达身处官场下层的无奈以及对百姓的同情);

3、酷吏(诗人塑造酷吏形象多揭露现实丑陋以及对百姓的同情)。③女子:

家庭内:妇人(游子妇、征人妇、商人妇、贤妇、弃妇等);少女形象。家庭外:宫廷女性;娼妓乐妓;神话女性。④将士 将军:(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将军;纵情享乐、腐化无能的将军)士卒:(以身许国、骁勇善战的士卒;境遇凄苦,厌战反战争士卒)⑤文士

儒士:服饰特征(纶巾鹤氅、穿深衣、戴章甫、簪笔、木屐等)狂士:(阮籍、嵇康等)

⑥游子、农民、商人、侠客、市井小民等(3)常见人物形象特征

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热爱自然、超脱世俗、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志趣高洁、饱读诗书、高雅脱俗、悠闲自得、旷达闲适、怀才不遇、潇洒俊秀、(儒士、隐士)

清高孤傲、不慕权贵、傲岸不羁、抗争世俗、慷慨愤世、豪放洒脱、狂放不羁(狂士)矢志报国、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献身边塞、勇猛剽悍、英勇善战、慷慨愤世、忧国忧民、饱经磨难境遇凄苦,厌战反战、思念家乡(将士)

清正廉洁、建功立业、同情百姓、残暴冷漠、贪污腐化、忧国忧民(官吏)

顾影自怜、孤独落寞、零落漂泊、羁旅思乡、孤苦无依、热爱山川、缠绵悱恻(游子、思妇)纯朴善良、大胆热情、纯真羞涩、直率天真、情窦初开、娴静娟秀(少女)

第四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一、概念解析: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

二、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三.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四.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五.例题分析: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 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六、课堂练习: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

(1)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闲适孤傲的形象。

(2)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误例:

(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2)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

(3)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

七、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9.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坡》。

八、课外练习:

1.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解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3.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解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解析】(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5.“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解析】(李白《从军行》)——有装扮(铁衣碎)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歌鉴赏专题之人物形象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双调]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胜神鳌[注],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注] 神鳌:《列子·汤问》中说,上古时东海有蓬莱等五座仙山,随波上下往还不定。天帝恐怕它们消失,命十五只巨鳌牢牢顶住。鳌指海里的大龟。

(1)(考查形象)这首元曲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

(2)请说说本首元曲是如何将夸张和衬托结合在一起的。(4分)答: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 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词塑造了贾宝玉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 鸪 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刻画了词人自己的形象,词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①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注】 ①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答:

6、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小

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 ① 寒花:菊花。

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答: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 林正大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海内知名士,久矣望馀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注】 ①昼锦堂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

★(1)请说说词中的“大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

(2)上下两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词中语句具体说明。答: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 香,过了重阳。

★(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答:

(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戏为塞外绝句(之六)① [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赴戍新疆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朝见天子所执的狭长的手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作具体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访中洲 [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燕 子 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答: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答: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赏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环境的?有什么作用? 答: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1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注]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 瓜田:秦末汉初时被封作东陵侯的邵平,种瓜于长安东门。

简要描绘出曲中所塑造的“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答:

第五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答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答案

第一课时 【探究案】

1、【简析】: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 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解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答题步骤:

1.诗歌塑造(描述)了什么形象。(给予一个准确定位:遭遇,性格+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结合表达技巧)3.形象的意义。(寄托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检测案】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第二课时 【探究案】

1、这首诗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诗人等待客人的种种情景:一大早打开重门等待储光羲的来到,诗人坐立不宁,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坐下去,都在倾听友人来到时的车马声。好像(“要欲”)听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正要出门去迎接,谁知这是一种错觉。可见诗人等待之急切。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晚钟鸣上苑”),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没有到来。于诗人终于明白了(了 自,已经明白),友人不会来了。“临堂空复情”,是自己自作多情(空复情,自多情)。可见本诗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者说表达了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3、“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

4、【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答案: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5、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倚楼怀人的女子形象。诗歌巧妙运用比兴手法,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上片已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妇怀远之情的深长和凝重,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并点明思妇怀远的时间、情状和地点。表达了女主人公因思念远方亲人而无限哀怨忧伤的情怀。

【检测案】

(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

(2)词人生活在苍烟落照、无尘事扰乱的环境里,天天有美酒相陪,然后可以自由地读道家之书,可以在山林中行走,还可以歌咏自得,这些都体现了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生活;“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 陆游其实并非真意想过与尘事无干的飘逸生活,而是造物主别有用心的安排,让英雄白白等闲而老去。“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地道出了诗人对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与惆怅。

下载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案(xiexiebang推荐)

    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学案 编写人:董家峰审核人:孙孟英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教案背景】 我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宝库,可以说,初中生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可是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语文组 张银玲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及类型。 2、熟悉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 3、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教案(定稿)

    高考专题辅导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人物形象〈教案〉 杨艳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把握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_4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十二中学 李树杰 复习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分类;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复习......

    学案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推荐]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学案 一、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派”,反映边塞......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能力目标: 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情感目......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