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与社会话题-- 秩序(推荐)
话题作文素材大全之自然与社会话题--秩序
思路
秩序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秩序的维持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来源:Zxxk.Com] 遵守秩序是文明的表现
遵守秩序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破坏秩序往往害人害己
有秩序的人更接近成功
生活、学习、工作都要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
改变旧秩序,建立更合理的新秩序
名言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伯克
秩序就是正确的规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菲尔丁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阿米尔
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斯威夫特
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东西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塞·斯迈尔斯
旧秩序总是要让位于新秩序。——莱蒙特
秩序是主客观之间的一致,是在事物中发现自我的精神。——柏格森
如果无序是你必须遵守的法则,你就会因谋求秩序而受到惩罚。——瓦莱里
有秩序才会有习惯,有杂乱才会有生活。——亨·亚当斯
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还没有学会行走,就已经迷失了方向。——西里尔·康诺利
秩序从混乱中产生出来。——弥尔顿
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托尔斯泰
经典素材
关注中国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经济秩序利国利民)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目前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住房销售的快速增长,并不全都来自居民改善自己居住条件的需求,而是有相当多的投资性购房需求在推波助澜。例如,北京市的一项快速调查显示,商品住宅投资性购房比例达到17%。其中,28.5%在短期内转手,23.5%用于出租,48%空置待涨价。北京某楼盘的投资性购房比例高达60%。据调查,长三角主要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中投资性购房比例在20%左右。
在比较规范的市场环境中,投资房地产无可厚非。但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一些开发商和购房者扰乱市场秩序,或者趁着规则不全、监管不力浑水摸鱼。就拿我们耳熟能详的“炒作”来说,有的开发商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大做虚假广告把自己的楼盘吹得天花乱坠,欺骗广大消费者。有的开发商通过违规放号、雇人排队等方式来制造楼盘供不应求的假象,增加市场热销气氛。有的开发商甚至与中介机构联手散布虚假信息,通过签订虚假销售合同再撤销,或者通过发布虚假销售进度表来哄抬房价,进行短期炒作,造成一些楼盘价格短期内持续上涨。一些购房者利用银行之间信息交流不足的漏洞,大量套贷多处购房,上海就查处过一人贷款购70余套住宅的情况。[来源:学§科§网Z§X§X§K]
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危害不小,不仅干扰了房地产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更使老百姓蒙受损失。最近,国家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中,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切实维护广大普通百姓的住房利益。
我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表现
(稳定秩序的建立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20多年来,市场秩序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秩序仍然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反映出市场发育水平还比较低。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市场进出秩序混乱。大量本不具备资格的主体通过种种手段进入市场,超越自身资质和经营范围承揽业务,经常失败、资不抵债时仍然受到种种保护,混迹市场,造成优不胜劣不汰的僵持局面。
第二,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是通过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在我国有些生产者却热衷中于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获得竞争优势。
第三,市场流通秩序混乱。由于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为维持再生产过程,只好用拖欠、贷款的方式来购买原材料。久而久之,造成企业间的大量拖欠,形成三角债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益。
第四,市场交易秩序混乱。由于某些体制问题及一些市场主体的不正当心态,市场交易中信用严重不足,各种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其中包括“无法可依”与“有法不依”,有法不依又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屡屡出现“豆腐渣”工程、假药案件,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快体制建设步伐,依靠法律的力量,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上升为法律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切断权力与市场利益之间的联系,杜绝权力市场化的制度缺陷等。
上海大雪后秩序井然
(秩序由政府、市民共同创造)
2005年元旦期间,多年罕见的大雪袭击上海,但政府部门迅速出台的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有力地化解了严寒带来的困难和不便。
12月30日晚,大雪初停,地面开始结冰。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对因受气候影响、交通受阻未按时上班的职工,不作迟到处理。原本为第二天上班交通发愁的广大市民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一位读者投书报社,对政府第一次发出此类通知撰文感怀:“多少年后,上海市民会记得2004岁末的这场大雪,也会记得在这个风雪之夜有过这么一个充满温馨和体贴的紧急通知。”
许多细心的上海市民这两天还发现,虽然从家里望出去是一片冰天雪地,但清早出门,主要道路的人行道以及过街天桥已被清扫干净,一些地铁露天车站上,还放置了不少草袋草席。交通环卫部门职工的通宵奋战和精心防范,让广大市民少了很多路滑摔跤的担心。
雪严寒,最紧张的当属各个公共服务行业。元旦当天,上海的电力燃气等需求升至“沸点”:最高用电负荷达1107万千瓦,人工燃气和天然气日供应总量逾1500万立方米,三条轨道交通线运送乘客约190万人次,各项指标比2004年元旦剧增三成左右,创历史新高。全市19个区县的房屋应急维修中心接到的报修电话,较平日增长了10倍,大多是因水管受冻、用电负荷过高导致电表烧坏。但在各方充足准备和全力应对下,基本上有条不紊、安然无恙。
在中兴通讯上海研发中心工作的李青说:“大雪严寒天气,对政府和市民都是考验,也更能感受到上海的秩序、效率和活力。”[来源:Zxxk.Com]
上海大师赛的观众秩序
(秩序需要养成)
2003年在上海举行的大师杯国际网球赛期间,观众和引座的工作人员在开球后随意在席位上走动,导致选手精力分散。而观看网球比赛时保持安静在国际上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球迷也都配合默契。显然,中国观众还缺乏对网球的了解,没有完全适应过来。
好在经过现场解说员的提醒和多家媒体第二日的批评后,中国球迷很快就改正了。赛后世界网球协会的官员对观众的良好秩序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交通秩序需要法治维护)
2004年5月1日起,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些规定否定了“撞了白撞”,体现了对行人的充分尊重,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定一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为了敦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更好地遵守交通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大幅提高了相关处罚标准。
但是据报道,目前人们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已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中的重要一条。国民的整体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不高,道路通行秩序差。2002年,全国共处理交通违法2.59亿人次,处罚1.97亿人次。违法通行、交通秩序混乱是影响通行效率、造成交通拥堵,危害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记者采访银行“一米线”外的秩序
(秩序需要大家来维护)
对于银行“一米线”的设立,记者采访了几位上海市民。一位姓胡的市民说法颇具代表性。他告诉记者,他知道有“一米线”这种规定,可还得站那么远排队,太费事了,至于能带来怎样的结果从没想过,反正大家都没把“一米线”当回事。
采访中记者观察到,当只有一个储户在等候的时候,大部分人还能遵守秩序,站在“一米线”之外,但一旦又来人办理业务,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解放路的一家银行内记者看到,一位男士看到“请在黄线外等候”这样的提示语后自觉地站在了“一米线”外,可当他看到又过来一个人的时候,马上就挤到了窗口前。他对记者说,原来他都是站在“一米线”外等候,但总是有个别人插队,等了半天才轮到他,没办法,他也有事,也不能总让给别人吧?
意林故事
秩序就是效率
前几天,我在北京电视台《文明30秒》中,看到这样一组画面:一辆公共汽车随便在路上让乘客上下车,阻碍了后面车的正常行驶,因此导致道路堵塞。就在这时屏幕上出现一行醒目的字:秩序就是效率。
看完后,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乘客挤公共汽车,乘客先上后下,这都可能致使公共汽车延误时间,扰乱人们的有序的正常生活。有的因为无序还会导致生命危险,使人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吗?当在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时,如果有一名学生扰乱课堂纪律,或是走神,教师就会停下讲解,来维持纪律或是提醒学生要精神集中,这样就会耽误45分钟的教学时间,使全班学生受到损失。如果教师只提醒犯错误的学生,那说明这位学生因违反纪律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课,长期这样上法,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就会变成40分钟、35分钟……所以,师生要共同珍惜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为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的学习空间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参与教学双边活动的师生做到:
1、郾教师备好课,使课堂时间的利用充分、有效,使教学有序。备课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如何向短暂的45分钟要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们教师一定要上实每一节课,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郾教师立好规矩,课堂要围绕教学进行——使学生有序。在每学期伊始,教师都应重申每学科的作业要求、课堂听讲发言等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减少课堂上纠正错误的时间,使课堂具有完整性、严谨性。
3、郾建立好双边活动的桥梁,让师生的学习活动融洽——使序序相融。教师与学生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是靠双方来维持的。教师要从自己教学特色、人格魅力出发,吸引学生。当教师把学生带入了兴趣之门,师生才可能在学习上短时间取得高效。
做事要有条理和秩序
一位商界名家将“做事没有条理”列为许多公司失败的一大原因。
工作没有条理,同时又想把蛋糕做大的人,总会感到手下的人手不够。他们认为,只要人多,事情就可以办好了。其实,你所缺少的,不是更多的人,而是使工作更有条理、更有效率。由于你办事不得当、工作没有计划、缺乏条理,因而浪费了大量员工的精力,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最后还是无所成就。
做事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有条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来源:学+科+网Z+X+X+K] 大自然中,未成熟的柿子都具有涩味。除去柿子涩味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无论你采用哪一种方式,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任何一件事,从计划到实现的阶段,总有一段所谓酝酿期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时间让它自然成熟的意思。无论计划是如何地正确无误,总要不慌不忙、冷静地等待其他更合适的机会到来。[来源:Zxxk.Com] 假如过于急躁而不甘等待的话,经常会遇到破坏性的阻碍。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有耐心,压抑那股焦躁不安的情绪,这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来源:学.科.网Z.X.X.K]
两种人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一位企业家曾谈起他遇到的两个人。有个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表现得风风火火的样子。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数秒钟的时间,时间长一点,他会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着他的时间很紧张。他公司的业务做得虽然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把工作安排得七颠八倒,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也常为杂乱的东西所阻碍。结果,他的事务是一团糟,他的办公桌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堆。他经常很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怎样去整理、安放。
另外有一个人,与上述那个人恰恰相反。他从来不显出忙碌的样子,做事非常镇静,总是很平静祥和。别人不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谈,他总是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苦干,各样东西都安放得有条不紊,各种事务也安排得恰到好处。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对于重要的信件立即回复,并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尽管他
经营的规模要大过前述商人,但别人从外表上总看不出他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他做起事来样样办理得清清楚楚,他那富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到他的全公司。于是,他的每一个员工,做起事来也都极有秩序,一片生机盎然之象。
你工作有秩序,处理事务有条有理,便不会扰乱自己的神志,办事效率也极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的时间也一定很充足,你的事业也必能依照预定的计划去进行。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惟有那些办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而那种头脑昏乱,做事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的人,成功永远都和他擦肩而过。
学习环节与学习秩序
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就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很显然,做一件事情没有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来源:学科网ZXXK] 让我们去想像一下“如何炒一盘可口的土豆丝”。显而易见,保证正确烹饪的程序和完美的烹饪环节是成功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如果炒菜的顺序不对,比如先放土豆后放油,那最后的味道真是不敢想像,即便炒菜的先后程序没有错,但要是土豆丝切的大小不匀或是忘了放盐,或者盐放的多了或少了,那么这道菜最终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维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一顿早餐说起。[来源:Zxxk.Com] 母亲要给孩子和丈夫准备一份简单的早餐,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当她进了厨房,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就这样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份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
另外一个主妇也要准备这样的早餐,不过她是先淘了米,然后热水,等水开了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才开始切菜,等凉菜拌好后,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不用我说,您一定知道这份早餐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可以看得出来,不同的设计,将导致结果和效率的不同,为什么许多上了初一的学生在面对
比小学更多的功课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就是由于没有具备很好地安排管理学习的能力而造成的。所以,秩序不仅是决定是否能够正确实现目标的基础,也是保证是否高效率地完成目标的决定因素。
爱国,从人行横道的秩序开始
这是一个车道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完备的路口。但是当人行横道绿灯亮起时,行人却不得不慌慌张张地在左转右转的机动车夹缝里,艰难地通过本来拥有优先通过权的人行横道。这些与行人争路、威胁到行人安全的机动车,实实在在地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侵犯了人行横道上行人的权利,也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没有安全感、没有秩序感、没有人情味的社会环境。[来源:学科网ZXXK] 人行横道绿灯亮起时,一旦有行人踏入人行横道,机动车就应当在人行横道线外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只有在慢速行驶不会妨碍行人匀速正常通行时,机动车才可以进入人行横道、领先行人通过。停车还是减速,要以“不妨碍行人匀速正常通行”为标准,要靠机动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良心来判断,要靠交通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和良好社会文化的熏陶与维持。这时行人应该享受的权利是,不必左顾右盼,安心、从容地通过人行横道,而不是被车流困在人行横道中或者被逼出人行横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尊重人行横道秩序做起,重建中国礼仪之邦。在中国有千百种现象“不正常”,总要从一方面开始改正。从人行横道秩序着手,要求机动车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人行横道上行人的权利,有效率地利用城市交通资源,建设和维护一个优雅、有序的社会环境。
从人行横道做起,让全中国有人行横道的城市的人们都能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谦让,感到社会内部的规则和秩序,感到“社会”和“国家”的存在,感受到“同胞之爱”。
应用与创新
整顿市场秩序要发挥消费者的力量
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
我认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固然要落实和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责与作用,但更要发挥消费者自身的力量。
从每年一次或几次的运动式的打假和整顿来看,效果也是有限的。以最近曝出的苏丹红事件为例,它并不是由政府部门最先发现的,而是同类产品在国外被检测出问题,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国内有关部门才重视起来,介入调查。相反,很长时间来,国家的四个部门分段把守,都没能堵住苏丹红。这反映出什么问题呢?反映我国相关领域检测存在漏洞和标准滞后,而这背后,则是政府职责的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是一个民间打假英雄王海的出现,胜过地方很多工商局或质检局。再比如,明星代言医疗广告和化妆品广告的问题也由来已久,但相关职能部门一直无所作为,直到近段时间消费者纷纷起来把医院、化妆品生产厂家或明星告上法庭,变成一个公众关注的事件,像最近江西消费者吕萍状告宝洁公司和影星刘嘉玲——主管部门这才意识到要解决明星广告的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问题。
所以,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做得更经常、更有效率,关键就是要把利益受损的人发动起来,消费者的千百双眼睛比仅靠政府由上到下来查办,效果要好得多。
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需要政府做的,一是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目前消费者以诉讼方式解决消费纠纷仍然存在较多障碍,特别是随着汽车、商品房、旅游等逐步纳入消费者的消费领域,消费者在质量鉴定、举证、确定管辖部门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知识,诉讼成本高昂。二是清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合理规章制度。长期以来,为了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一些行政机关容易相信来自经营者的信息,漠视消费者的要求,以所谓的“公共利益”取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一些规章制度成为不法经营者的“挡箭牌”。对于这些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政府也应该坚决废止。
可以说,政府做好了这两件事,就是对消费者的最大支持,它比政府直接站在一线去打击那些不法奸商,效率要高得多,也是政府更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最坚定、最不可能被经营者收买的是消费者群体。从这一角度来看,要整顿和规范好市场经济秩序,政府的作用虽然不可缺少,但消费者的力量尤不可忽视。什
么时候市场经济秩序的最终裁判者变成了消费者,而不是政府,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才可说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非常态的秩序有必要吗[来源:Zxxk.Com]
在湖北省2002年的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王福霖对两会上的一些现象提出了坦诚的批评,他说,每年的两会都花不少钱,动辄警车开道,名为庄重,实为扰民,每天的伙食费就上百元,这让我们政协委员于心不安,感到汗颜。委员还没有为老百姓做什么事,却扰乱了百姓的生活,我心里难受。他还建议,开两会应厉行节约,减轻财政压力。
同样的新闻还有一条,北京市人大代表孟嘉秀在北京市两会期间说,坐在一路畅通无阻的专车上,看到沿途不断的赶着上班的市民被交警阻拦给他们让路,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让普通百姓感动的新闻,因为这种批评的声音来自于代表着老百姓参政议政的人。
警车开道等有无必要,搁置不议,因为我没有这个判断力。但做一件事情是要讲求效率的,讲究效率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人民参政议政,商议国计民生的大事,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是追求会议效率的前提。只要是社会不出现什么非常状态,这种顺利进行是没有问题的,似乎不用采取什么非常手段来保证效率。在常态的社会里,我们只能在常态的秩序中追求效率。抛开常态的秩序,另外再设定一种秩序和程序,以保证做某一件事的效率,便有可能增加成本。警车开道,一路绿灯,会议的效率当然是很高的,但交通管制、市民避让,却使一个城市,至少是一个社区的运转效率降低了。
这大概是王福霖、孟嘉秀感到“心里不是滋味”的原因。提高会议的效率,最终是为了使社会在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低成本、高效率地运转,而不是相反。
第二篇:自然与社会话题--和平
话题作文素材大全之自然与社会话题--和平
思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维护和平,反对不义的战争
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来源:Z§xx§k.Com] 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威胁着世界和平
维护和平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维护和平需要实力
和平才能有互惠互利,战争往往两败俱伤
对战争的深刻反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名言
把人类的聪明才智用到正经地方,别用到互相杀戮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局部战争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小心这些亡魂的眼泪会造成地狱发水,漫溢到阳间来,淹死杀戮制造者的后代。——周大新
谁杀人的本领再高强,上帝都不会给他褒奖。——周大新
战争是地狱之子,和平是艺术的保姆。——莎士比亚
做好战争的准备是保持和平最有效的办法。——华盛顿
金钱是战争的筋骨,和平是财富的源泉。——拉伯雷
和平优于战争,是因为和平时儿辈埋葬父辈,战争时父辈埋葬儿辈。——培根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马基雅维利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惟一美德,以求和为惟一耻辱。——萧伯纳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黑塞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约翰逊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和平是理智的杰作。——缪勒[来源:学。科。网] 世界和平是今天最宝贵的财富。——卡里略
没有一个伟大的国家能长久保持和平,假如没有外敌存在,那么就会发生内在的敌人。——佚名[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俗语
宁做太本犬,不做乱离人。——民谚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佚名
经典素材
获和平奖的美国总统(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国际和平)
2002年10月11日,挪威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获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卡特获奖的原因是“为表彰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及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的奖金。
詹姆斯•厄尔•卡特,习称吉米·卡特,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4年间,卡特的调停和斡旋工作为以色列与埃及达成戴维营协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贡献本身就足以让卡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年前,卡特设立了卡特中心,通过这一机构,卸去美国总统职务后的卡特一直穿梭于几大洲对各种国际冲突提出解决方案。此外,卡特还在全球范围内无数次选举中担任观察员。为了与热带疾病作斗争,卡特一直在多个相关领域进行努力,他还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事实上,在诺贝尔和平奖100年的历史当中,有几个问题一直相当引人关注,而卡特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他的行动非常有效和积极。2002年5月,卡特访问古巴,并与卡斯特罗举行会谈,是自古巴革命胜利以来第一位访问古巴的美国离任或在位的总统,为改善美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日益猖獗的日本右翼势力
(否定历史将成战争隐患)[来源:学科网ZXXK]
在东京街头,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右翼团体的宣传车鼓噪而过,令人仿佛回到了二战前,而这就是已进入21世纪的日本首都东京。近年来日本右翼团体活动猖獗,在日本朝野的影响力也有扩大之势,新版历史教科书通过审查、将钓鱼岛灯塔收归政府等一系列行为都有右翼团体的身影。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政治丑剧连年不断,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战后美国对日
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包庇大批战犯,50多年来日本一直没有反省和清理对外侵略的历史。同时,右翼势力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利用舆论公开掩饰、否认和美化侵略罪行,使日本多数青少年只知道本国遭受过原子弹的轰炸,而对日本当年为他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却全然不知。此外,加之大批主张彻底铲除军国主义的进步人士横遭迫害,在战争问题上,日本社会被搞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右翼团体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的400多个增至今天的900多个,其成员达12万多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鼓吹皇国史观,否定侵华战争,反对道歉。1995年8月,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议会都通过了追悼死难者、美化侵略战争的决议,参加阻止“不战决议”在国会通过的签名者达近百万人。否定历史就容易重蹈覆辙。日本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军事实力,现已成为一个潜在的令人担忧的军事大国。
和平鸽的来历(在战争中呼唤和平)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有两大爱好,一是喜爱画画,二是喜爱动物。由于他对动物的珍爱,他笔下的动物常常是祥和美好的,而且形态异常生动。有一次,一位法国老人来找他,涕泪纵横地向他说了一件悲惨的事(法国当时正被德国人侵占)。一天,老人的小孙子把一群白鸽放出去玩,但是,其中一只小白鸽很久都没有飞回来。小孙子心里惦挂着,就跑到楼梯上眺望。突然,他看见蓝天上有一个小黑点。啊,是小鸽子回来了!小孙子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好让小白鸽认出自己的家。不幸的是,巡逻的德军看见了,以为他在给法国游击队发信号,便发疯似的跑上楼,把小孙子从楼顶上推下去,接着,又把飞回来的小鸽子打死了。老人泣不成声地请求毕加索给他死去的小孙子画一幅画。毕加索悲愤交加,他含着眼泪画了一幅画。画面上,一只可爱的小白鸽口衔橄榄枝,正张开洁白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着,飞着……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说这幅画代表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心愿。从此,鸽子成了毕加索许多作品的主角。1950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画的画,就叫“飞着的鸽子”,它把和平的愿望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后来,人们便把鸽子叫做“和平鸽”。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用绘画抵抗暴力)
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格尔尼卡,在西班牙内战中,遭到法西斯德军的突击,全城
被炸为一片瓦砾,死伤数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孺,出离愤怒的毕加索要以画笔为枪来抵抗不人道的暴力行为,于是绘制了这幅著名的壁画《格尔尼卡》(普拉多美术馆藏)。
画里面没有飞机、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都有象征意义。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所以毕加索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但是,在斗牛士的攻击下,公牛最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马象征着不屈服于公牛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地握着那柄剑与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的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绘制的,曾到英国、美国等其他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画家还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后的西班牙祖国,所以这幅画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抗议,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来源:学科网]
爱因斯坦的反战立场(追求正义,追求和平)
爱因斯坦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希望人类得到永久的和平。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反对法西斯战争、声援各国人民正义斗争的文章(包括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不仅对人类科学事业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的反法西斯的优秀品格也一直为人传颂。在1932年11月,希特勒上台,德国政府命令正在国外讲学的爱因斯坦立即回国,爱因斯坦置之不理。德国政府竟悬赏两万马克捉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毅然辞去了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职务,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安顿下来,进行研究工作,他在那里度过了22个年头,在这期间,当他得知德国正在将核裂变用于军事的危险变为现实时,便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提出警告。在德国战败后,爱因斯坦又两次致函罗斯福,要求禁用原子武器。他晚年一直进行着反对发展核武器和争取人类和平事业的斗争。
死囚犯获诺贝尔奖提名(拒绝暴力,珍爱和平)
斯坦利•威廉斯在美国黑社会中曾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就是他创立了令洛杉矶人谈之色变的黑帮组织“克里斯普”。如今,因犯杀人罪而被判死刑的威廉斯已经蹲了20年的监狱。也许是良心发现,威廉斯近年来开始现身说法,劝告青少年不要涉足黑社会。瑞士联邦议会议员马里奥•费尔提名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让威廉斯自己都大感意外。费尔说,他之所以提名威廉斯,是因为他了解到,威廉斯参与创建的一个反黑社会犯罪的网站“街头和平网上计划”在瑞士的索马里年轻移民中有相当大影响。该网站同时向其他5个国家的青少年提供反暴力犯罪的咨询服务。此外,威廉斯还著书劝告青少年不要误入歧途,并将卖书所得捐给了反黑社会犯罪的团体和机构。
威廉斯的简历上血债累累,1979年,在洛杉矶杀害了一名年仅17岁的超市服务员,不久,在一家汽车旅馆行窃时杀害了华裔移民一家3口。1981年,威廉斯被判死刑。由于美国死刑的司法程序烦琐复杂,威廉斯在狱中等待死刑执行已经整整20年。也许是良心发现,他开始在狱中著书,告诫青少年不要步自己的后尘。在最新完成的《铁窗生涯》一书中,也流露出深深的悔意。虽然劣迹斑斑的威廉斯不可能获奖,但有人提名就是无上的荣光,从中可以看到人们痛恨暴力,渴望和平与友爱的真诚之心。
海湾战争综合征患者(战争的后患无穷)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大举入侵科威特,那一天正是26岁的孙渤作为中国驻科威特使馆商务随员到达科威特的一年零一天,就像千百万战争的亲历者一样,孙渤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昔日的海湾明珠变成了人间地狱,孙渤的身体开始出现不适,戴着口罩,憋气。无力,喘气,氧不够,就无力。无力就暴躁。累的时候,站着说完了,躺在地上。躺在地上,氧气多一点。憋的脸发红,咳嗽。小便全是浓黄色的。在此期间,孙渤看到了因海湾战争大量使用含放射性元素的武器,有10万海湾老兵得怪病的报道,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病可能并非简单的空气污染所致。随着海湾战争结束后大量病人的出现,媒体开始披露,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所用武器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的生理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把由此引发的症状统称为“海湾战争综合征”。1992年,孙渤自费到了美国、英国等参加海湾战争的国家,也没能找到治疗的办法。根据医学检测,他身体的许多生理指标都已失常,他的病历上写着“海湾战争综合征”的诊断;但由于国内病历很少,至今没有根本医治的办法。孙渤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全都遭到严重破坏,上不能孝敬父母,下断
子绝孙,中年孤身一人,什么事都做不了,欲哭无泪。
感动中国的王选
(为了和平与正义必须战争罪行)
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了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赔偿请求,但在判决中首次认定日本侵华细菌战的罪行。有人说,日本人脑袋里最顽固的一颗螺丝钉松了。集结民间的力量,拨开历史的黑幕,王选,这位外表柔弱的热血女子,和她身后的180名原告一道,成就了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
1995年,在日本求学八年的王选准备赴美国深造,一则关于细菌战受害者要求赔偿的报道和一张照片,改变了她的生活。这是3个即将充作试验“材料”的中国人,相隔60年,他们目光中流露的恐惧与无助,依然让王选泪流满面。1997年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原告团成立,王选被推举为总代表。王选的号召力,使国内外众多媒体投向了这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和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7年里,王选一直在不停赶路。民间力量本来就松散脆弱,再加上战前战后,日本销毁了大量战争罪行的证据,致使调查异常艰难。王选踏破铁鞋寻访当年731部队服役的士兵,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证词。1996年,在细菌战头目石井四郎的墓地前,王选的一番话令人难忘。“石井四郎,你在细菌战中犯下的罪行,从现在开始,要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努力下进行审判。”27次赴日开庭,犹如27次重大战役,指挥是一位女子,兵马是一群年逾古稀的病弱老人。值得欣慰的是,这场马拉松式的正义诉讼,让许多日本人知道了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日军的战争犯罪事实,世界上进步的力量以及年轻的一代,已经开始广泛参与介入,在诉讼判决之前,正义已经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阿拉曼的士兵墓地
(缅怀战争死难者,珍惜和平)[来源:Zxxk.Com]
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向北100多公里,就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主战场阿拉曼。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攻占了利比亚的托布鲁克,盟军被迫撤到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阿拉曼地区。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打响。盟军在英军元帅蒙哥马利的指挥下,炮兵和空军展开强大攻势。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军元帅隆美尔临危受命,最终没能挽回轴心国军队的颓势。
在阿拉曼战役50周年的时候,两军统帅的后代曾聚首英国伦敦,握手言欢。英军元帅蒙哥
马利之子在纪念讲话中呼吁要“铸剑为犁”,和睦相处;时任德国斯图加特市长的隆美尔之子则引用《罗马书》的词句说,“憎恨罪恶、坚持美好、友爱兄弟,以同所有人和平地生活在一起”。阿拉曼有三块著名的墓地,分别是“英军墓”、“德军墓”和“意军墓”。来到阿拉曼的游客一般都到墓地看看,尤其是“英军墓”,这里安葬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希腊和印度等同盟国的将士。平坦的黄沙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墓碑,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墓志铭是“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在这一简短的话语中,不知蕴涵着亲人多少的哀痛与悲伤,也让后人深深感到战争给人类心灵带来的创伤。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大量地雷阻挠了阿拉曼的发展,埃及因此被联合国列为受地雷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仍有数千万枚地雷没有排除,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
德国的忏悔(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在德国柏林市中心繁华区的一块草坪上,竖立着一块牌子,漆黑的底板上书写着几行黄色的大字:“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恐怖之地”,下面是包括奥斯威辛集中营在内的一系列第三帝国时期集中营的名字。它提醒着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德国纳粹的罪行。
德国教育法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时期历史的内容,学校教师必须对有关纳粹专制的历史进行深入讲解,特别要讲解关于集中营和大屠杀的内容。除历史调查课外,德国中小学在其他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纳粹历史的认识,《安妮日记》是时事课的必读书目。德国议会还于1994年通过了《反纳粹与反刑事犯罪法》,不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继续受到法律严格禁止,即使是否认德国在战时曾对犹太人及其他人进行过大屠杀暴行的言论与行为也将受到严惩。经过几十年不断地反省自责,德国主流社会开始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永远铭记这段恐怖的历史,永远记住纳粹法西斯的罪行,并要把这种认识世世代代地传下去。2005年1月27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德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几乎都能看到德国政要的身影。它清楚地表明,德国战后对第三帝国野蛮与黑暗历史进行了深刻反省,对纳粹所犯暴行和罪恶进行了真诚忏悔。
意林故事
“相信我能够感化他”
在一次香港小姐的决赛中,为了测试参赛小姐的思维速度和应对技巧,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假如你必须在肖邦和希特勒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作为终身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 其中有一位参赛小姐是这样回答的:“我会选择希特勒。如果嫁给希特勒的话,我相信我能够感化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家破人亡
了。”
和平时期的勇敢
人们可能会说:人在战争时期比在和平时期更为勇敢。
我们则认为不然。倘若勇敢需要去杀人害人,那只是残酷;拯救生命才是真正的勇敢。成千上万的勇者每天都在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帮助别人或使人免遭伤害:勇敢的医护人员不避致命的疾病,救死扶伤;勇敢的学子为了增进人类的知识在进行带有危险性的实验;无数机车工程人员为了救护乘客而甘冒死亡的危险;海员们总是勇敢地迎接海洋和风暴;勇敢的消防队员随时都在准备牺牲自己,从燃烧的建筑中救出幼小的儿童;而每年夏天,都有勇敢的青少年甘冒生命危险去救援溺水的同伴。请永远牢记:救助他人才是勇敢,而不是伤害他人!(《勇敢》查尔斯·弗莱彻·多尔)
暴力的痛苦
有一个少年,看到电视上的大流氓身上都有刺青,心里很羡慕,他决定在身上刺一条五彩金龙,龙头刺在胸前,盘过肩膀、背部,缠绕一圈,龙尾巴则是在右小腿的后面。少年对自己的设计感到非常得意,不远千里找到了一位刺青大师。大师听完少年的构想,也不禁赞佩少年的勇气,因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做全身的刺青了,何况刺龙刺凤是最细致的艺术,要刺上几万针才能完成,一般的流氓也要分很多次才完工,而眼前的少年却说:“不要紧,您在一天里帮我完成吧!”大师对少年说:“刺一条龙需要许多时间做事前准备,你一星期后再来吧!”一星期后,少年依约前来,看到大师把工具、刺针、棉花、颜料一字排开,有等身长,少年吃了一惊:“刺青需要这么多工具吗?”大师叫他趴在床上,用酒精灯烧过的针,蘸了颜料,往少年的右小腿背扎下去。“呀!”少年惨叫一声,从床上跳起来:“好痛呀!大师!您刺的是哪一个部位?”“是龙的尾巴。”大师说。“别刺尾巴了,尾巴好痛,先刺别的部位。”少年说。大师再次叫少年趴好,以炙过酒精灯的针,蘸了颜料,往少年的背部刺下去。“哎呀!”少年再度惨叫,从床上一跃跳起:“好痛呀!您刺的又是哪一个部位?”“是龙的爪子。”大
师说。“甭刺爪子了,先刺别的部位,不如龙身不要,只刺龙头好了。”少年说。大师叫少年翻过身躺好,往少年的胸前刺下去。“哎哟!”少年惨叫着坐起来:“痛死了啊!您刺的是哪一个部位?”“是龙的牙齿。”大师说。“别刺了!别刺了!没想到牙齿这么硬的地方也一样的痛呀!可不可以先刺龙的角?”大师笑起来,将手上的针丢在盘子里,说:“从来没有遇过来刺青的人,只刺了三针就喊停的,痛的不是龙,是你的身体,刺在任何地方都一样痛的。”不知刺青痛楚的少年,腾龙驾雾的梦破灭了,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想到:“原来,流氓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刺青还是最轻微的,被枪射中、被刀砍杀而死在街上,痛楚还要百倍于刺青,还是好好的做人比较划算啊!”想到这里,他开心地唱着歌回家了,就好像坐在云上一样。[来源:Z。xx。k.Com] 应用与创新[来源:学科网]
和平与稳定的代价
新加坡人将欢庆独立36周年。年长者都深切体会了崎岖的建国历程,可是年轻人又怎么看自己的国家呢?对任何国家来说,稳定都是不可多得的资产。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新加坡人(我今年22岁),稳定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我可以说是出生在太平盛世。每一天,我都能带着一份安全感起床。我们的空军毫无疑问的,会保卫我们家园的领空,就如电视广告中所说的那样。走在大街上,我也不必担心停在路边的车辆,会突然间爆炸;至少我不认为这样的事情会发生。我已经变得自满,甚至因此对周遭的事物变得漠不关心。当然,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样。自从新加坡在1965年前途茫茫的情况下独立以来,政府便努力不懈,为国家争取经济繁荣和国际认可。在建国的道路上,我们甚至获得了几个“第一”。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全球最佳机场之一,从1997年到1999年,新加坡游轮中心连续3年,被英国刊物Dream World Cruise Destinations选为最佳客运港。我们这一代,在国家不断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成长。1950年马来族群和欧裔人,因为荷兰籍女子玛丽亚抚养权问题发生的种族暴动,我们只从书本中得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因为政治问题造成的罢工潮,我们也只从研究文章中略知一二。但是,我们没有亲身的经历。我们只是时常被提醒,不要让**的历史重演。只是,50年前让当时20出头的人,为他们的理想奋勇向前的激情,在这一代同年纪的人身上,几乎已经不存在。
我们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我们无法让自己付出更多关怀。可叹的是,这却是稳定、和平的 代价。[来源:学科网]
第三篇:自然话题
自然――我们的家
【小引】
提起自然,便想起了《诗经》,《诗经》中直接以草木为名或涉及草木内容的篇目,至少有80%以上。中国古代真正的大雅之人往往对草木情意殷殷,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有人爱菊,爱莲,爱牡丹。柳宗元被贬柳州心情很不好,还在自然中找到乐趣:“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这位四百八十年前的江苏才子写到第八十六回,写了个野菜宴,一口气写了六十余种野菜,而且是真实无欺。
我们的先人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淳朴、忠厚、慢节奏,村落稀疏、房舍古朴、环境洁净、空气新鲜、饮水清澈,一切都贴近自然,一种未被污染的自然。
而现代人呢?自以为聪明的现代人把情感较多地倾注在沥青、水泥之林里,举目四望,人潮汹涌、繁衍过度、污染过度、物欲过度、消费过度、排放过度、竞争过度、占据空间过度、文字垃圾过度、口舌是非过度、心理病态过度。浮躁脆弱的记忆、迷茫虚妄眼神、匆匆疾行的脚步,高山流水早已被嘣喳嘣喳取代,月亮星星在灯红酒绿中淹没,用余秋雨先生的话说就是“文明的非人性化”。
闲翻报纸,见几个数据:中国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每年还有1700万公顷森林因此而消失。每年人类要将50多亿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氟烃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北京往北几十公里就是沙漠。地球在哭诉。
【精品之一】
巨木之死
佚名
不久以前,在温哥华岛舍间附近,有个人用锯机向一株参天蔽日的花旗松树下手,把这株长了好几百年的大树伐倒了。我在树墩上细数它的年轮,数到七百零三时,这些圈圈——也就是最近时代的记录,已经细得肉眼辨别不出。那人说,他新盖了个车房,这株树挡道,只好把它锯掉。
他是个实际的人,不多思考,也不注意历史。可是任何史学家一见到这个锯断得利落的大树桩,以及地上那大堆断木已成舟,就会联想到许多事情。
英国约翰王在伦尼米德签署大宪章时,在一片未知的大地上,林地内许多种子中,有粒种子发了芽,萌生一点儿大的绿枝。哥伦布发现新世界时,那幼苗已是一株两百五十年之久的树了。一柄英国斧斩在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的颈上时,这株接近中年的树没有遭受斧头的损伤;在滑铁卢时候,它开始衰老。
这株树有多少次捉住春风,把它化为柔美的竖琴乐;用它数不尽的手指弹出夏日干爽的飒飒声;又在冬日发出风琴般的狂风怒号,却没有人在场聆听!
没有一位数学家能算得出这些年来,它从泥土吸取了多少亿万吨的水,输入树杆和树枝。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说得清楚它如何从土壤里吸取矿物质.把它们变成了树皮、形成层、树心和绿针叶。没有一位工程师能显示这么庞大的树身,怎么能在如此脆弱的树根上,直挺挺地承受了七百年的隆冬寒风和重压的积雪。
在这株树的晚年,头一次见到它的,一定是漫游的印第安人,他的石斧太钝,砍不倒这么巨大的树做柴薪。随后来了钢斧和横切锯的伐木白人,领着一队牛车;他在树干上砍了锯了几下,徒劳无功,只留下一些痕迹。后来又有个猎人把一根长钉钉过树干,或许是为了挂起一只鹿来剥皮,多少年来,长钉已经锈烂,我用手指一捏就碎了。
只有用犀利工具的现代人,才能了结一个享年七百多岁的生命。他开始动手,只花二十九分钟就毁掉了它。这株大树只稍微摇摆一下,锯开的木头厉声哀叫,枝叶像翅膀那样扑打,仿佛想飞逃,老树跟着倒下。大地像擂鼓般发出轰隆巨响。
那人对自己干的事很满意。而今他可以把自己的车,方方便便开进新车房了。
(选自《时文选粹》)
「简评」
据说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战败的德国缺少燃料,冬季来临,德国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没有砍掉森林中的一棵树。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读来令人震撼。作者带有浓郁的抒情气息的纪实性语言,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血泪的呐喊,尤其结尾“那人对自己干的事很满意.而今他可以把自己的车,方方便便开进新车房了”更能引发自以为聪明的现代人的思考。“巨木”死掉了,不知还有多少个“对自己干的事很满意”的人正把带血的屠刀对准了多少棵巨木呢!
据说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植物的“精神感应”:在一株绿色生命旁边砍伐它的同类或近邻,从精密仪器的显示中可以发现它的颤抖和低微声音,像在求饶、求救。其实,在没有这种现代科学的古代,文人雅士就凭他们对绿色生命的喜爱,下意识地感受到了。《聊斋志异》中有一故事《桔树》,写一个小女孩与一株冬青树的情感呼应,小女孩对这株冬青爱得如痴若迷,此树也年年枝繁叶茂。后来,小女孩随父外迁,行前抱树大哭。分别之后,此树便一年枯似一年,近乎枯死。十几年后,女孩子做了夫人,随夫赴任,途径故居时直扑冬青树,此树竟奇迹般地再度枝青叶茂起来。
想想古人,不知今人将何感想?
【精品之二】
为枯树付“埋葬费”
小煜
去年我在德国时,大雨雷电将我院子里的一棵老树去中,它倒下来,正好砸在我的房顶上。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林业局的官员已经按响了我的门铃。(热心的邻居早就向有关部门汇报了)我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棵树能卖多少钱,修完房顶后是否还有节余。林业局的官员对这棵半死的老树反复检查测量。在记录了有关它的各种数据之后,终于在一纸文书上签字画押:同意砍伐。接着,他们提出对我院子里的树做一次“全面体检”,以免再次有危树倒塌。这一查,果然又查出一棵“半危树”。我坚决要求将这棵树也砍掉,可林业局的官员死活都不同意。“它的根还没有坏死,不符合砍伐标准。”此时专门负责伐木的工人到了,用先进的电锯,10分钟左右就把树伐掉了,还都锯成一米长的整齐的树段。我刚想询问木材的价格,那个看锯树比锯自己还难受的林业局官员,递给我一份账单。我一看,顿时面无血色:我要为这棵死构交2000马克的砍伐费!这棵树砸坏了我的房顶,我还要为它付钱!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我挥舞着账单,对着“林官”据理力争,他竟然幽默地说:“这棵树长在您家里,您一直在享受它的阴凉,现在它死了,埋葬费当然该您出。”接着他拿出林业法规的有关条文给我看。
想想我还可以卖木材挣些钱,便询问木材买卖的情况。“林官”不紧不慢地说:
“我们要先核对这棵树房主是否在买地皮的时候一同买下了。如果是国有的,我们就把它拉走。”
几根树段在我的院子里堆了两天,林业局来电话告诉我,树木是房东私有的。我连忙打电话给房东,她倒是大方,让我卖掉拿钱。我又四处打电话,终于找来木材市场的人估价、谁知道这一估,又把我气得半死。首先这是棵死树,木头已经朽了,只能用来烧壁炉,价格贱得可怜。而且所得收入还要交税,还要另花一笔钱雇车把木头拉到30公里以外的木材市场,这样算下来,折腾一天,最多赚200马克,不及砍伐费的十分之一。而我昨天修房顶还花掉了700马克!这棵树让我在两天之内花掉了2500马克!
几天后又接到林业局的电话,吓得我心直跳。林宫通知我:关于院子里的另一棵“半危树”,他们会定期来检查的,只要达到砍伐标准,随时可以砍掉,以确保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我自己千万不能动手,乱砍乱伐要在警察局备案并支付巨额罚款的!
据说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战败的德国缺少燃料,冬季来临,德国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没有砍掉森林中的一棵树。50年后,他们得到了大自然丰厚的回报,从而更加懂得要爱护森林。
(选自《时文选粹》)
「简评」
恩格斯曾说过: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为了想要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竞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本文通过讲了一个伐枯木的曲折而麻烦的经历,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人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令人敬佩的理智。二战失败后,德国人宁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也没有砍掉一棵树。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却对每一个居民家中的树都要立法保护,甚至“全面体检”。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我国的现状:我国两片大的热带雨林——海南岛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300万亩减少到1979年的367万亩,西双版纳由1969年的1290万亩减少到1982年的800万亩,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在科学发达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共同生存的地方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个美好的环境。只要人类不造成一个自我毁灭的环境,人类也许是不易灭绝的。
【精品之三】
“诺亚方舟”的危机
石旭初
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目前已知惟有地球是生命的“诺亚方舟”。地球上的全部有机体,以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环境统称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奥妙无穷、异彩纷呈的世界,从最小的藻类到最大的蓝鲸,地球上的芸芸众生都有其狭小的环境。
生物在生物圈里不能孤立地生存。在池塘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古老寓言,形象地展示了地球上各种生物激烈竞争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大自然正是依靠生物间一定的结构和食物链关系,不断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并产生一定的功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万物兴歇皆自然。地球上大量的生物和生物之间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各种生物总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彼此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无数食物链,编织成一个无形的网络,所有的生物各得其所,共存共荣,组成了繁荣的生命世界.使地球充满了勃勃生机。
然而,自从“小小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客额逐渐由美变尽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数以亿吨计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不健康、不舒畅的环境中。进入20世纪,社会高速发展.全球环境恶化的步伐随之加快。科学家忧虑地看到,“地球保护伞”臭氧层出现了空洞.每天都可以听到关于滥伐森林、物种消失、海洋红潮、食物中毒、水质恶化、疾病流行的消息。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1/5的物种将惨遭灭绝的厄运。整个生物圈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地球的忍耐超过了极限,它开始无情地报复人类的过失。飓风、干旱、洪水、林火、飞蝗等自然灾害结伴而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享受清洁的空气和清澈的水源。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地球生物圈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危机,而且与人类生死攸关。因此,人类已经到了非反躬自问不可的时候了。人们必须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地球,审视自己。
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然生态平衡。这样,人类的前途才会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
「简评」
本文作者从大处着眼,逐层揭示生命的“诺亚方舟”——地球因人类而由美变丑,并因此威胁人类自身的过程,并呼吁人类必须行动起来保护自身。语言准确平实,概括性强,发人深省。
环境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尔斯摩剑。人类在自身酿造的灾难面前,又怎能去怨天尤人呢?
【综合评述】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辽阔深邃、清澈澄碧的蓝天,清爽宜人的空气距离我们愈来愈远,而心中一个坚定的声音却愈来愈清晰:宇宙是什么?地球是什么?人是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一天,几位大师在一块聊天。只听孔子说:“我历来主张有节制的愉悦,与天和谐。”墨子一笑:“我的主张比你更简单,我反对任何无谓的耗费和无用的积累。”荀子道:“人的自私会破坏自然的简单。”最大智的怕是老子和庄子,他们朗声大笑:“把文明和自然放在一起,我们只选自然,惟一的道就是自然。”
也许把自然和环境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能看出现代所谓文明人的虚弱。纷繁芜杂的尘俗一次次地掀动生活的虚华,此起彼伏的喧嚣毫无顾忌地尘封脆弱的记忆,浮躁、迷茫、虚妄和日益膨胀的物欲源源不断地充斥失去自控的大脑,越来越多的心灵游离于精神家园之外。人们啊,醒来吧!
引导中学生关注地球和宇宙,关注人类自身,引导中学生用自己纯洁的心和笔去思考,从大处,从小点,从历史,从身边;或激愤,或忧思,或回顾,或憧憬,去写,去做,去行动——或许意义巨大。
第四篇:话题 自然
话题:自然
2班 张彩念《感受自然》
世间诗歌千千万万,却没有一句能描绘出自然那种博大的美丽。自然的美丽是可以让人忘情的容身于自然之中,忘记了尘埃。眼前只有这片似仙境般的景色。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这脱俗的大自然带去了遥远的天际,只剩下贪婪的肉体享受着自然的美丽。我不禁大声呼喊:“自然啊,用你的清新脱俗洗去我一身的尘埃吧!”
自然,一向以清新烂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清晨,第一声鸟叫打破了宁静的天籁。接着,阳光慵懒地伸伸懒腰从地平线上越了出来。第一缕阳光透过稀稀落落的树影散在了我的桌子上,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图案。
又是崭新的一天,我睁开眼睛,看看窗外的天空,听听悦耳的鸟鸣,感受温暖的阳光。哇!又是美好的一天!经过一番梳洗,我走出家门,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走在路上,我看到小草弯着身躯。我还以为它还没有从黑夜中缓过来,结果走近一看,哦,原来是被露珠压弯了腰呀。我伸手触动小草,露珠便滚了下来。小草便立刻直起她纤细的腰杆儿,对我点点头,仿佛在说:“谢谢你,谢谢你!”再看路两旁的小花儿,它们也扬起了那娇艳的小脸,随风摆动着身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正被这眼前的景色所陶醉着,又一阵凉风吹来,我听见了“啪啪啪”的响声,抬头一看,原来是小树,它们在拍打着手掌欢迎我的到来呢。欣赏了一路的美景,我被陶醉了,都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了。忽然,眼前的景色又把我的心给捞了回来。我来到了一片油菜地,那里开遍了油菜花,还有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真是美呆了!突然,我感觉脚下一片骚动,定睛一看,原来是只小蛐蛐在我脚下尽情地跳跃。小小的身躯竟跳地那么高,不禁令我惊艳。眼前,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幅超自然的美景。我感叹:大自然,太妙了!
我的自然一日游,使我深深的陶醉了。我好喜欢现在的一切:美丽的植物、通灵的动物组合成的天然画卷。希望几十年后的自然会更加美丽。那时候,我一定会呆在这仙境中浑然不知了吧„„(776字)
1班 王雨璐《青蛙之旅》
一只井底的青蛙,厌倦了它的生活场所,来到了自然中,开始了他的旅程„„
枯藤+老树+昏鸦
青蛙快乐地蹦跳着,看到了一个村庄,十分高兴地蹦过去。原以为应是翠绿的藤蔓,缠绕着粗壮的枝叶茂密的大树,喜鹊在树上欢愉地歌唱„„却看到了一番如此的景象:干枯的藤条,有气无力地甩摆着;因干枯而扭曲的大树,已经没有了树枝,取而代之的是斧头留下的伤疤;树根因没有水分的滋养而露出地面,交织在一起;空中乌烟瘴气,不见一只喜鹊,只听得从远处传来的乌鸦凄凉的叫声。
青蛙看到这,不禁心头一颤,哎,还是走吧。
小桥+流水+人家
离开了那片荒芜之地,青蛙想起自己的故乡——小河,于是加快脚步。却不曾想,未来到地方,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农药味。青蛙感到一阵冷风袭来,看到了原本清澈的小溪,如今却变为鱼儿的坟墓的污水的栖身场所。桥两旁都是成堆的垃圾,苍蝇四处飞。
哎,回想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溪里,鱼儿和小虾四处游动;两岸的石块上布满青苔,石桥上精雕细刻的图案映入眼帘;四周房屋美丽,缕缕炊烟缓缓升起„„ 如今,连一声犬吠都未闻。青蛙流着泪离开了这里。
古道+西风+瘦马
一条羊肠小道,曾是青蛙儿时游玩的理想之处。如今,西风刮来,扬起了漫天的沙尘,还夹杂着农药味、尸体的腐臭味,令青蛙不寒而栗。来到昔日小主人家,却不见人影,只留下一匹瘦马。瘦马说:“哎,人们不爱护环境,垃圾到处堆,农药四处挥洒,我这身体也因喝河水而逐渐衰弱。人们无法生活下去,都离开这里了。你也快走吧,这不是栖息之地呀。咳,咳。”
青蛙叹着气,无奈地离开这里。
外面世界虽广,但自然已被破坏,人们却仍不知悔改。看来,自然的复仇之日也不远了。我还是回到我的井底吧!
青蛙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步步爬行,发出了一阵阵长长的叹息„„(712字)
2班 刘曾艳《再一次绽放》
和小花相识是在我十岁生日的时候。爸爸把她护在手心,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的新朋友,以后你要悉心地照顾她。”
那时的小花好小啊,只有大拇指的五分之一那么大。硬硬的外壳包裹着她柔软的心。为了让她向我敞开心扉,我为她买了一个房子,把她送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我好怕她太依恋大地母亲的抚摸而永远都不再见我,天天趴在她的房屋旁边等着她。
小花被我感动了,她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我。
“小花,你好!欢迎你加入地球家园。”
“地球家园是什么啊?”
“地球家园就是大自然。她有数不清的颜色还有意想不到的形状。她很神秘,却又和我们很近。我们人类就是自然的主人。”
从此以后我和小花成了最亲密的朋友,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她。
“小花,你现在越来越美丽了。你看你新穿上的绿裙子,好漂亮啊!”
“只要你高兴,小花就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我和小花都在努力,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奋斗。但是我失败了,这次的考试我没有过关,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道回家该对小花说什么。
„„
“小花,你的裙子上面怎么有枯黄的颜色啊?头冠也不怎么精神,是不是惹什么祸了?”
“对不起,小花可能不可以再陪你了。现在的我每一次呼吸都很痛苦,每天吃过饭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很痛。”
“小花,你要坚强!你可以好起来的!”
“没用的,现在的病况已经比以前严重很多倍了。我想,要么我有一天窒息而死,要么就是中毒而死。我就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气体和我相克,它想让我快点死掉。”
“小花,不要那么悲观,你可以再一次绽放的,就算你为我做最后一次的绽放,好不好?”
“我尽力吧。”
小花离开了我,她没有实现诺言。或许是我错了。如果我不那么逼她,就算病了,她还是会陪我。或许我应该让小花离开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让她去寻找她的快乐。让她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再一次绽放,即使我看不到,心里也会很高兴的。【最后应把笔触指向人类,人类的的贪欲,使得本来美好的自然变得污浊,善良的小花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下来】(739字)
第五篇:如何提高社会活力与秩序
如何提高社会活力与秩序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提高社会活力与秩序呢?
提高社会的秩序即使社会更加和谐。
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就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①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③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接下来就是怎么建设的问题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有了方法还要注意基本准则①坚持以人为本②坚持科学发展观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民主法治⑤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⑥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社会活力与社会秩序就好像风筝和线的关系,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才能培养健康的社会活力。如何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提高社会活力呢?①要优先发展教育②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以上是我对于提高社会活力与秩序的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