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那些事儿[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1:3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节那些事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节那些事儿》。

第一篇:春节那些事儿

姓名:刘云宁

学号:1026010656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2010级

看我们如何过春节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是春节,又叫过年。它类似于外国的元旦,是代表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的过度期间。春节,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南北差异甚大,各种的习俗、礼节也构成了中国春节的复杂趣味性。在我们家乡河南新乡有着最古老的、具有神话和神秘色彩的各种习俗。

过年一般是从腊八算起,到正月十五结束。每到腊八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煮上一些浓浓的粥,里面有红枣、大米和各种豆类,寓意这一年都吃的饱饱的,下一年红红火火,依旧丰收。再接近年的就是祭灶,也就是农历二十三。传说这一天是灶神的生日,每家都必须祭拜它,以求来年一家人都能吃饱。祭拜时,一般是把老灶爷的黄色画像贴在煤火的上方墙上,摆贡、上香。等吃晚饭的时候在灶也前洒上一些汤汁,请老灶爷吃饭。接下来就是放鞭炮,吃祭灶糖。说起祭灶糖,也是富含美好寓意,即甜甜美美的。过了祭灶马上就是新年了,一般二十三也是学生放假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就盼着这一天,因为不仅不用上学,还可以过年吃好东西了,所以到了祭灶,就有孩童唱:“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小妮儿要花儿,小孩儿要炮,老头儿要烟,老婆儿要帽。”过了二十三,以后的每一天都开始忙活过年的事项了,每一天都是有任务的。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敲花鼓;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个鸡;二十八,杀个鸭;二十九,贴画画。各种年货都有其吉祥的寓意,最突出的是门画,有福字的,有娃娃的。热热闹闹的就迎来了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也经常被称为大年三十儿。除夕的时候每家都要吃饺子。第一锅饺子熟的时候放鞭炮,放完鞭炮家里老人开始用饺子汁祭各路神仙,洒在井台边、灶爷前、粮囤边,还有院里的各个角落,希望神仙保佑来年一家人平平安安,粮食丰收。在屋里的正厅还要摆上供品,最特殊的一样是枣糕,是家里的老人准备的。就是把面蒸成一种漂亮的花样,在上面粘些红枣。有大有小的,一层层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很恭敬。届时,家家户户都是劈里啪啦,好不热闹。饭后一家人一同看春晚。到夜晚十二点的时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年时刻,各家人都守着夜,鞭炮再次响起,礼花绽放,是新的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了。在除夕夜前还要在各个门口放一个棍子,名为“挡财棍”,也就是怕自己家的财流出了,用棍子挡起来。家里有祖庙的也要在这天晚上去庙里拜祭祖宗,一个大家族集合烧香磕头,不论老少,不过只去家里的男丁就可以了。初一早上每个人都早起,仍旧是吃饺子放鞭炮。然后是拜年的时候了。先去给家里的长辈拜年,然后叔叔伯伯们集合一起去家族的大长辈那儿拜年,还要给曾过世的家族的人上香,一般遗像是放在辈分最大的人家里。等给各个较亲的人拜过年之后去给街坊邻居较大的辈分的人拜年,小孩子会得到别人给的瓜子和糖,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初一中午的饭可以说是过年期间最丰盛的了,家里各种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围着桌子聊天。

初一到初五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初二时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这天各家的女儿女婿孩子都会带上很多礼物回娘家。不同时代带的东西不一样。我母亲那时候都是带那是最流行最好吃的右麻叶和甜点回去。现在则更多是一些保健品营养品之类的。嫁出去的姑娘回家当天也要去给家族里年长的辈分高的人拜年,挨家的串门。之后几天都是串亲戚的时间,大概各家亲戚走一遍需要四天时间。初三早上该去上坟了,家里的男人拿着贡品鞭炮,还有必不可少的饺子去上坟地祭拜那些已逝的人。同时在这几天还有许多禁忌。初一当天不能扫地,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在这几天不能动刀,连剪子针线也一概别动,会认为是不吉利的,会招来灾祸。初五,也叫破五,早起会吃饺子、放鞭炮,庆祝很多禁忌都被破除,刀子尖子就可以用了。到了初六的清晨,家家店铺要开张了。各家在开业前,都要在门口挂上一大串鞭炮,意在来年生意兴隆。此时,“年关”已过,一切恢复往常的生活。

一直到正月十五,我们也习惯叫小年。小年跟大年一样,不过不在那么隆重,照样吃饺子、放鞭炮。正月十六是县城最热闹的一天了。每一村里都会有自己的舞狮队,腰鼓队,秧歌队,还有各种杂技表演齐聚县城,在街上巡游表演。其中最出彩的是踩高跷。不同年龄的人都有,高跷高度不一,看得人是惊心动魄。而孩子们看的最多的则是“大头娃娃”,也就是戴上不同卡通或者是吉祥人物的大头模具的街对组成的。最可爱的要数猪八戒了。还有骑假毛驴的,扮丑的,搞笑的,各种类型,很是热闹。过完正月十六,大部分学生都开学了,这个年基本上也就过完了。

春节总是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时光和记忆,但我们不难发现,年味儿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春节带给我们的除了一个月的假期,还会有多少人能过主意都它的本来意义?像小时候那样真实的庙会再也看不到了。以前出门就是庙会,现在却要花“重金”去某些制定地点看指定的“庙会”---如果那还能称为庙会的话。希望我们中国人,以后的中国子孙不要忘记,每年年末来年开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用那样淳朴的方式度过那样真实的年。

第二篇:春节那些事儿

春节那些事儿

——从2012春节联欢晚会谈春节

春节,也叫过年,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物即将复苏,人们也将开始新一轮的播种收获。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的冬天,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春天,当新春来临之际,人们当然是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这个节日。

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每年必一个不可少的一个节目。2012年的央视春晚在一首童谣中拉开了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九对联贴门口,除夕万家人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这首童谣将过年前的一些习俗都体现出来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前夕,人们总是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要清洗各种器具,把房顶上的蜘蛛网清理掉等等。这是人们希望来年有一份好运的表现。

“二十九贴春联”这也是必做的事之一。春联也叫对联,春贴等,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的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喜庆。表达了一家一户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一些春联还反应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还会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有些人家甚至把“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以此来表达他们对春节到来的喜悦之情。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不管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还是在外求学的学子,亦或是离家去外地工作的游子都会尽量在除夕夜之前赶回老家,陪父母好好的吃一餐团圆饭。春晚的短片《回家过年》正是写了三个不同家庭的人,回家和父母孩子的团圆之路。一个是个体户,一个是边疆战士,一个是农民工,虽然回家的路不是那么的好走,但他们还是赶回家和亲人过年,这大概就是每个人的恋家情结吧。而陈坤演唱的《好久没回家》则是唱出了在外拼搏的子女的无奈,里面有几句歌词给我很大的感触,“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只想让爸妈,早点看看都市的繁华。好久没回家,不是不想家,只想让爸妈,早点享享清福啊。”确实啊,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得好好报答他们,可是父母要的并不是多么多么富裕的生活,他们只想自己的孩子能够经常回家,经常回家和他们吃吃饭,聊聊天。除夕夜的另一项习俗就是“守岁”,吃完团圆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闲聊,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拜年”这个词也穿插在央视春晚的节目中,《东西南北大拜年》这个节目,集结了东西南北的各路明星,他们用歌声表达了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的新年祝福。新年初一的 那天,人人都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每年过年时爸爸就会带着我和哥哥挨家挨户的拜年,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美好祝福。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可事先准备还压岁钱分给晚辈。

春节本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而春节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受到人们的重视了,尤其是青年人。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西方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让特属我们民族的节日得到很好的传承,让春节恢复原来应有的面貌。

第三篇:力行-春节那些事儿

春节那些事儿

——记身边的春节

深圳中学

高一(12)班

李姗

一. 前言

又是一年春节。但短促的假期和仓促的节前准备时间似乎让很多人觉得“年味不浓”,但这并没有改变这个“龙年”对老一辈人的意义,或是这个“2012世界末日”给年青一代带来的兴趣。自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位将正月初一命名为“岁首”(即年节),到汉武帝时期把年节的时间固定,再到到1911年辛亥革命正式将1月1日命名为“元旦”,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过年的习俗在民间已流传了近4000多年。4000多年来,诸如“守岁”“春联”“年夜饭”等的习惯逐渐衍生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这些风俗习惯已然耳熟能详,相关的研究报告也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同时,对于春节,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或是铺天盖地的“风俗习惯”,不可忽视地,春节已经在一代代的流传中被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可也许我们仍未察觉这些“新风俗”,所以,这篇研究报告为此萌芽,而我所想挖掘的,就是这些近几十年来,开始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春节新文化“。

二. 正文

春节那些事儿——春运新文化

前不久,微博上正流传着这样的段子:

海地地震,中国救援队最快到海地。奥巴马大为火光质问国防部长,隔着太平洋他们比我们快!怎么回事?部长说:我们只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这方面经验太少!而中国年年春运,一周时间可把三亿人从海南岛运黑龙江,政府、社会、个人非常重视,一次春运相当于组织一次世界大战!

这看起来也许只是娱乐,但经历过,哪怕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相关报道的人,相信对春运的印象与此相比只增不减。根据相关统计,春运期间40天左右的时间内,有30多亿人次的流动,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人口的1/2!这也难怪,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移。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发布,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按此进行专门运输安排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叫做春运。春运的节前运输安排通常由每年腊月16日开始,那时候民工开始放假,纷纷乘交通工具回乡。春运的节后运输安排由每年正月初四开始,民工返回工作岗位。春运期间,铁道部实行特殊运行管理,加开大量临时客车。

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但客流与现在相差很远,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80年代以后,大量民工外出,春运成为社会热点。春运主要面对的人群有三种:一是在外务工,平时假期少的打工者;二是在外求学,恰好利用寒假回家过年的学子;三是利用春节假期出外旅游的游客。

今年,为保障春运的安全、方便、快捷,铁道部开始实行实名制购票,并以窗口、网络、电话多种渠道分流。这的确缓解了一部分人群的购票压力,但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春运面对的一批很大的人群是农民工。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平时工作辛苦难有假期回家、传统观念又相对浓厚、同时有一部分因为家乡偏远 也很难回家的人。他们虽然在大城市工作,但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会用高科技的东西。因此,这些新颖的购票方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增加了负担。春运前期,就曾有一个农民工因此事而出名。这个叫黄庆红的农民工因为买票难,新增的网络、电话购票更是让他们一帮农民工兄弟买到票的希望更加渺茫。为此,他向铁道部门写了一封信。(书信原文详见附1)语言十分平实、就如同口语、还总是时不时冒出些错别字、甚至还能看到些粗话。但通篇看完,确实是让人深有感触。当然,最后这个事件得到了解决,这位农民拿到了一张免费的飞机票,甚至在拿到票的同时憨厚地问了一句:“我坐火车只用30多个小时就到了,这东西能有那么快吗?”

这样的结局也许让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安慰舒心。但中国还有上亿的农民工,政府的“慷慨解囊”是不现实也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而我们也不能因为这类事件的发生,就完全否定网络购票,春运是一次漫长的旅程,而改善春运的道路同样也是漫漫而艰辛的。如何解决?就如同相关人士分析的,导致春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经济发展不均匀。二是运力不够。三是平时假期少。显而易见,要解决根本问题无疑要从这三方面入手。这不只是铁道部的问题,更是全社会要面临的问题。当然,还有第四点。那就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但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思念和爱的寄托。在那人头攒动的车站,我们也许能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思乡的游子揣着大包小包在严冬中流着汗前行。但那背后,是已经为回乡做了不知多久的准备,看看老人们是否安康,孩子们是否进步的期待。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它不仅是一个现象,一个问题,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表现中国人对亲人的爱和对家乡的眷恋的文化。

这,是春运背后温馨的一面。

春节那些事儿——空城新文化

春运过后,对于许多村子或是小城市,便是开了灶摆了桌,没什么路灯却仍是热热闹闹。而对于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有许多年历史的城市,即使很多人返乡,也还是人来人往。相比之下,深圳这个流动人口占大多数的城市,命运就显得“凄凉悲惨”的多。看看东门,那个深圳最拥挤的地方,那个人挤人,满地垃圾的地方,如今风吹过,荡起的只有尘土。挂起的喜庆红灯笼反而显得有些讽刺。网络上,人们戏称这是现实般的“生化危机”。空城?是的,这就是深圳在春节的形容词。

这个除夕的下午,我便冒着寒风走出家门想要看看这所空城。的确,事实如同描述般夸张。路上除了正常行驶的公交车,已经很少看得到车影甚至人影。登上一辆公交,车上也是空的,平时挤满人的公交,霎时像是成为了专车。

而我也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城市还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工作是无法停止的。我们或许在抱怨着春运有如何如何的问题,却忘了,还有那么多人,在为我们的返乡而努力着。三倍工资听起来诱人,但他们的辛苦劳作,就是为了亲人活得更好,而一年到头都无法见到他们,这三倍工资,只能成为他们安慰自己的东西了。

在汽车停靠时,我与司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对话,(谈话记录详见附2)来到附近平时较为繁华的商场。商场内仍然营业,只是顾客比平常已经少了太多。那些做服装销售的女孩,也都才20左右,一个人背井离乡,春节也不能回去。问起她们,她们给的,也只是一副甜美又带点无奈的笑脸,还有些小小的叹气。(谈话记录详见附3)

再晚一些,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天已漆黑,还下着些小雨。站在车站等车,却还看到了另外一群人。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职业。他们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骑在那辆显得矮小的电动自行车上。也许除了街道两旁亮着的红灯笼外,还有些光亮的就是他们的车灯了。他们的速度飞快,按着那刺耳的喇叭,想在这没什么人的街道上再能拉上几个客人。也许这种运输方式为很多人所不认同,但我们总是无法批判,他们想要再多挣一点,再多挣一点点的,好赶紧回家过年的心情。

是的,每到春节的空城对深圳来说,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只有我们仍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才知道。即使是过年,即使街道上的人已经空了,还有那么些人,在为这个城市的运作而努力着。他们也许想不到这劳动背后的意义,但 是他们一直坚持着。深圳,城空,心不空。这或许就是空城文化背后的内涵。

让我们为这些各行各业、坚守自己岗位、努力谋生的人致敬!(相关照片详见附4)

春节那些事儿——春晚新文化

终于回到了家,年夜饭的同时,人们总是不忘8点开始的春晚。30年的春晚,对于4000年的春节来说,显得太渺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已成为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的盛会对所有中国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今年恰逢央视春晚30周年。30年前,也就是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过年夜的方式不过就是吃顿饭,放放鞭炮,未免显得有些苍白。而春节联欢晚会,无疑是给亿万中国人民的年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82年到2012年,30年走来,春晚的形式在多样化,技术的进步也让人如同在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同时,从第一届春晚的李谷

一、刘晓庆;到1984年的陈佩斯、朱时茂;再到85年后陆续上台的董文华、蒋大为、费翔、赵丽蓉、宋丹丹;还有1990年赵本山、宋祖英这两位春晚的常青树初登春晚。这些艺术家的一批批亮相,不仅为他们自己走出了一条光明的星途,更是汇聚成了一代人的记忆。春晚,就这样逐渐成为了年夜饭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为年夜的度过增添了一种阖家享乐的方式。

然而,如此庞大的典礼必然会有诸多问题出现。舞台上:85年春晚地点大失败、07年著名的黑色三分钟以及多届明星的假唱。舞台后:导演被批受贿入狱、植入广告大扫兴。30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也没有得到比较好的纠正。抛开这些宏观的问题,从细节上来讲:主持人的串词没什么趣味,增加笑点也只会让人不知所云;节目大部分符合北方观众口味,相声小品一类的节目更是让南方观众觉得了无趣味;还有人们最关心的节目质量问题。以至于如今,许多年轻人在看春晚前总会有一种“又要把今年说烂了的‘流行语’再说一遍”,“又是那些不好笑没意思的东西”。这反而诞生了另一种新习惯:在春晚时捧着电脑上网吐槽那些春晚的“荒谬之处”。今年也是如此:“王菲和陈奕迅怎么穿的和结婚一样” “刘谦和董卿又来了”“哈哈杨丽萍的什么雀之恋分明就是两只公孔雀”“王珞丹是在唱歌么”„„网友们对此类的吐槽貌似十分热衷。也许这并不真正带有 恶意,但也是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式从春晚中获得快乐的途径,更重要的是,网络确确实实有很大的影响力,让群众的意见更有落到实处的机会。

因此,即使原来全家其乐融融一起对春晚赞口不绝,到现在褒贬参半。春晚是否好看已经不是人们决定是否去看的唯一标准,哪怕嘴上忿忿不平的说“春晚都不好看,明年再也不看了”。但一到那个固定的时间,人们总是习惯打开电视等候。是的,春晚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种文化,就算杂技舞蹈看不懂,相声小品听不清,那些喜庆的音乐、红火的背景、热闹的场面好像总是少不了的。与此同时,老人们问问小孩的身体和学习,大人们讨论讨论工作,年轻人刷刷微博、看看人人、吐槽逗趣,无论方式如何改变,春晚所营造的氛围和它对一些人的特殊意义,总是无法改变的。

春节那些事儿——短信新文化

看春晚的同时,无论大人小孩,似乎总是喜欢做同一件事:发贺年短信。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家户户都上门拜年的方式似乎有些不方便又不切实际。于是,继寄贺卡、发电子邮件、打电话拜年等一系列方法的淘汰后,短信这种快捷、方便、实惠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给同学同事们发增进友谊、给老师上级们发表现尊重,给亲朋好友们发表达关爱„„收到一个人的短信,心里就又有了一种被人在乎,被人记得的温暖。因此,据统计,春节短信的收发次数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20亿次!

由此,新的行业不断衍生。想不到有趣有创意的贺年短信?网上一搜全都有。觉得手机一条一条发还是嫌贵?又有不同的群发软件供选择。这些新的方式给人们的短信拜年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因此便有新的问题出现。短信拜年刚流行时,人们看到一条短信总是会高兴半天。然而因为有了这些工具,短信内容变得千篇一律,很多人都有的短信让你收到的那条不再显得那么珍贵。而且面对这些看起来诚意不大的短信,又要硬着头皮一条一条回。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短信拜年不再那么令人高兴而是增大了人们的无奈和压力。春节前夕,我曾向一些同学以及亲朋好友询问过对短信拜年的态度。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今年不想再群发贺年短信,如果收到一看就是群发的短信,也不再会回复。然而让我高兴的是,许多人似乎都意识到了拜年短信的一些问题。今年我所收到的短信中,有一部分都是自己原创、并且每个人收到的内容都不同。即使因为时间原因选择群发,也不再是从网上找来的搞笑新颖却华而无实的信息,而是一些平淡却真心的话。

这就是问什么我称短信拜年也是“新文化”。其实我认为,这种文化的本质,并不是大家蜂拥而至,热热闹闹发短信的这种行为。而是这种行为背后,希望身边每个自己爱,或是爱自己的人,能感受到被人关心的温暖,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幸福的祈愿。所以,也许在这个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相信这种文化背后的关爱,会将其不断完善,让更多人欢度新年。

三. 结语

我想,春节之所以可以经过4000多年的考验而经久不衰,它本身所富有的一代一代让春节变得更加多彩、更加富有意义的新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固守那几个传统不放。如果过于重视那些条条框框的礼仪习俗,不让新文化衍生发展,不仅让春节失去了本来除旧迎新欢喜热闹的意义,还让传统文化的延续难以继续。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尊重,通过让它旧貌换新颜,与时俱进,反而是一种更好的爱它的方式。

同时,春节的长青不老最本质的原因是它的特殊意义。就如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却仍然屹立不倒是因为那种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一般,春节能够流传至今,也是因为中国人所特有的那种非一般的凝聚力,那种对新的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和对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民族,对祖国无限的爱。

以后的年年春节,就让我们继续让新旧文化共谱奏出一曲曲震撼世界的华美乐章!

四. 注释和参考资料

本文主体为个人创作,少部分定义类、数据类信息为网上摘录,下面是具体情况:

1.前言部分:春节的起源参考“百度百科—春节词条”

2.正文部分:①春运:开头部分源于新浪微博,具体已在文章中标示

关于春运的定义、相关数据摘录“百度百科—春运

词条”

关于农民工黄庆红的信息参考“百度百科—黄庆红

词条”及百度新闻

②春晚:关于春晚的定义、数据类信息摘录“百度百科—春

晚词条”关于春晚的历程参考“百度百科—春晚词条”

注:摘录意为部分为复制内容。

参考意为信息来源处,经过笔者的加工和个人观点的润色。

五. 附录

附1:农民工黄庆红给铁道部领导的一封信:

铁道部领导:

我叫黄庆红,今年37岁,是重庆市彭水人,来温州打工十几年了。我只在电视上看过你,我想这辈子也没资格和你见面,可我有很多话想说。所以我写了一封信,但我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后来我想到了新闻,就托报社的记者捎上这封信,我今天是第四次来火车站买票了,想碰一下运气,但票还是没有。窗口的工作人员每次跟我说,网络和电话的票要早几天,票一放出来,就在网络上被抢光了,没有票剩下来给窗口。

我晓得,铁道部的初忠(衷)是希望不要人挤人排队在窗口,所以搞了这个东西。现在,窗口的队伍确实短了,你们的压力也轻了,可以早点下班回家吃饭了。但对我们来说,原来通宵排队,还总有一点希望存在,现在,什么都没了。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生气,真想骂一声狗屁的铁道部!

我在温州郊区的一家五金厂开车,厂里40多个工友都不会弄电脑。老板同情我们,帮我们上网买票,结果他弄了半天,也弄不起来,不是进不去,就是没票了。老板说,就算有票了,还得开通啥子网银。我们是打工的,又不是白领,哪会开通这个,这不是用脚趾头想出来的吗?

铁道部的领导,你们可以天天上网,要啥子买啥子,但我们不能啊,我们每天要为吃饭发愁。

我们又打那个订票电话。大家干活时一有空就打,下班吃饭时也打,却总是打不进去。40多个工友只有一个人打了好几天才打通,买到了一张去江西的票。那个工友开心得要命,我们都很眼红。买车票真像摸彩票啊。

前几年,春运买票只要排队就行,来得早就有机会,拼的是体力,所以我都 是凌晨过来排队。今年不一样,弄了个网络购票,对我们来说太复杂,太不切合实际了。其实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我们连买票的资格都没了。你们会说:“那很简单,你们把电脑学起来嘛!”可是对我们这些一天从早干到晚的人来说,哪有这个时间去学电脑,哪里买的(得)起电脑呢?

来温州十几年,我都是隔一年回家一次,春运买票实在太痛苦了。去年我没回家,在这里没亲人,大年三十只能打电话听家里人讲几句。今年,我真的想回去。我的老婆已经提前一个月回老家了,当时就怕春运买不到票。家里60多岁的老父、老母也经常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去。

我女儿今年6岁了,好久没见到,不知道有没有长高了,学会了几个字。回家的火车票190元一张,汽车票560元一张。我不想坐汽车,贵了好几百块钱呢,我平时都舍不得给女儿花钱,要是省下来的这钱给女儿花多好啊。

每年春运,排队买票,对我们农民工是折魔(磨)。今年我们想要这个样的折魔(磨),也没有了。

你们待在空调房里,坐在沙发上,抽抽烟、喝喝茶,弄出个什么网络购票,你们有想过我们的生活吗,你们有体会过买票的痛苦吗?我们连想站几十个小时回家的票都没有,我们只有一肚子冤(怨)气,却没地方去发。

2012年1月2日

——摘自“百度百科—黄庆红词条”

附2:与公交司机的谈话记录(A为笔者,B为司机)

A:司机师傅,你们除夕还要上班呀? B:是啊。

A:那晚上能回家过年么?

B:公司还没有下通知,我们也不知道,只能再跑咯。A:那晚上回去怎么过年,家里有人吗? B:嗯,妻子也没回老家,回去吃顿饭吧。A:谢谢新年快乐 B:嗯,新年快乐

附3:与服装销售员的谈话记录(A为笔者,B为服装销售员)

A:你好,你们今天还要上班? B:是啊。

A:那什么时候能回去过年呢?

B:6点可以下班,但是回去应该就不早了。A:那家在深圳么? B:不在啊。

A:这样晚上准备怎么过年呢? B:呵呵,不知道啊,也没地方去。A:和朋友没有什么活动吗?

B:没有啊,都回去过年了。你们现在就比较幸福啦哈哈。A:谢谢,新年快乐。

附4 空城照片平时热闹的商铺此时已经全部关门 摄影者:李姗

街上此时只有路灯和中国结在默默发光 摄影者:李姗

平时本是6、7点高峰期人挤人的公交站牌此时空空荡荡。摄影者:李姗

小区保安在除夕晚上还是要守在岗位上。漆黑的街道只有保安室还有一丝光亮。摄影者:李姗

第四篇:春节那些事儿 六年级

春节那些事儿

春节,是中华儿女一年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春节前后的这十多天里整个华夏大地都会沸腾起来。每当春节即将到来,人们就会举行一些非常有中华民俗特色的活动,如:贴春联、逛花街、大扫除、包饺子、拜大年、发红包……这些都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

包饺子,是我们家每年过年前必做的一项“工作”。饺子的样子就像金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是取“招财进宝”之意。在者,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可以将糖、花生、枣或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吃到硬币则可以发大财。所以,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吃饺子,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

在农历十二月廿二十九的这一天,妈妈早早的出了门,她要去买饺子皮。而我和爸爸则待在家里,把锅碗瓢盆都给清洗干净,等待着妈妈归来。不久,妈妈便满载而归。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进行一场“包饺子比赛“。比赛开始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到了第一片饺子皮,爸爸、妈妈也紧随我后。接着,我勺了一勺五彩的馅儿:粉色的猪肉、橙色的萝卜、金黄的玉米、翠绿的葱粒、还有晶莹剔透的榨菜呢!可真是用料十足!我正急急忙忙地准备封上口,妈妈就叫住了我,说:”等等,买饺子皮的那个人说了,这些饺子皮在封口时是要涂上些许蛋清的!“我不以为然,说道:不用吧,这些饺子皮很结实呀,不用蛋清也行!”“那好吧。”与此同时,我包完了第一只饺子。我把它放在盘子里,顺便得意地望向了爸爸妈妈。”嘿嘿,他们都比我慢。呀,爸爸要追上来了!我得赶紧继续。”于是,我立刻开始了包第二只饺子的”工程“。

在你追我赶的拉锯战中,我们的包饺子比赛拉下了帷幕。在这场比赛中,按饺子数量来计算,爸爸报的饺子最多,我第二,妈妈第三。但如果从饺子的外貌、质量来计,妈妈是第一,她包的饺子”内涵“丰富,就像一个小胖子;我仍然是第二,因为我包的饺子每只都是扁平扁平的,就跟没馅儿似的;爸爸则是第三,他包的饺子可谓是形状千奇百怪,款式五花八门。为此,爸爸妈妈都说我是“千年老二”,做什么事都是差一点。终于,我们包好的饺子要下锅了。首先登场(下锅)的是“妈妈营“的”小胖子“们!妈妈把盘子倾斜了,一些乖乖的“胖子”跳进了油锅里,还有一些不听话的”胖子”待在了盘子里,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动手“把它们赶下了锅。不一会儿,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胖嘟嘟的小胖子们全部张开了嘴巴,就像呕吐似的,馅儿都跑出来了!变成了空壳。”难道真的是要涂蛋清?“面对这些饺子,我急中生智:我把蛋清在封口处上涂了一点,并找了一只试验品放进锅里。果然,这只”小白鼠”从下锅到熟透,都没有开口笑。于是,我把这项工程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所有的饺子都熟了,只是妈妈派出的“探路兵”不幸阵亡——露馅儿了。它们的馅儿粘到了别的饺子上,使别的饺子的吃相一下子降了好几档。不过这些饺子的味道还是超级美味的!

包饺子看似简单,可我们中国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可不是假的。把饺子包好也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呀!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春节一定会源远流长,并在历史的舞台中闪耀出无限的光芒!

胡卉

第五篇:春节的事儿作文

春节的事儿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事儿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事儿作文1

“砰!砰!锵!锵!……”一大早,就被锣鼓与鞭炮的响声吵醒了,我猛地从床上弹起,因为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今天是春节!

走,我们去买年货

早上八点整,我和爸爸妈妈准时出门去永利物美买年货。进入商场,一幅人山人海,只看得见人头的画面映入眼帘,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挤到零食去,发现许多食品都已经被大家一扫而光,忙碌的售货员阿姨正在一批又一批地摆放着商品,我从人群挤到摆放巧克力的地方顺手拿了一袋巧克力后,又匆匆忙忙地挤回到妈妈旁边。就这样,我挤了几次后,就感觉到自己的肝脏都快被挤出来了,别提有多难受,直想吐。我们买了几样东西后,便从人山人海中挤了出来,一走出超市门口,我便深吸一口气,啊!新鲜空气是多么好啊!

走,我们一起包饺子

“逛”完超市,我们一家来到奶奶家,只见奶奶正在准备包饺子的材料,看来我要一展我的身手了,从八岁起,我就会包饺子了,每年过年的饺子都包在我和奶奶的身上。这一次也不例外,奶奶将已做好的面团揉成长条,用刀一点一点切下后,拿起擀面杖擀皮子,那熟练的手法,也就只有奶奶能干出来。

我拿起皮子开始包饺子,我用食指轻轻点一点碗里的水,向皮子的周围一圈涂,涂完后,将剁好的馅,包进皮子里,再将皮子两头对折,注意,要将皮子两头留出来。然后,将留出来的两头向里捏,呈一个小三角。最后,把两个小三角的其中一个角向外捏,一个完完整整的饺子就包好了。奶奶擀出一个又一个皮子,我包出一个又一个的饺子,俩人的`合作简直堪称完美,但更多的,是奶奶历经这么多年的手法与技巧。

走,我们一起看烟花

吃完晚饭后,更令人期待的不是春晚,而是那天空中绚丽多采的“花朵”--烟花。

一个个绽放的色彩,组成了一朵朵烟花,烟花色彩很多,红、黄、蓝、绿、青……让人多得数不清,这也是让小朋友们很喜爱的原因吧。

新年,我愿大家事事顺心,心想事成!(当然,这也是我的愿望哦!)

春节的事儿作文2

说起春节,你说我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不开心呢?说实话,我真是又开心又郁闷。看到这你们该说了:怎么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哎,你们看吧。“依依,快收拾收拾,你伯伯在楼下等你呢!”妈妈扯着嗓子大叫,我呢?一听这声,就知道我的噩梦来了所以我用和蜗牛有一拼的速度向楼下走去。

我一出楼洞,就远远的看见我的坐骑汽车,我一咬牙,捏着鼻子冲了进去漫长的十五分钟过去了,我也快忍不住了,值得安慰的是也终于到家了,我不等车停稳,就推开车门,对着那颗敬爱的大树爷爷好一通掏心挖肺这个呢,就是我郁闷的事儿。

嘿嘿,说起让我高兴的事那可多了去了,我已到家就冲向了我朝思暮想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新年好我用着含糖量至少四个号的甜蜜声音向爷爷奶奶拜年(嘿嘿,一个原因嘛是因为我对爷爷奶奶的思念另一个嘛,呵呵,大家都知道啊!当然是压岁钱啦!)爷爷奶奶乐呵呵的给我压岁钱,呵呵,我自然是乐得不行了,这便是其中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呢,就是放鞭炮了,俗话说:姑娘爱花小子爱炮。我虽不是男生吧!刚刚好,我还有个哥哥,爷爷奶奶不在家时,家里的几箱挂鞭就是我们开宰的对象啦!刚开始我们俩一人放了一挂,后来觉得太没劲了,便想了几招花样:我哥把挂鞭都拆零了,又找了几个没用的塑料瓶子把小鞭们都放了几个进去,点燃了一根短短的香放了进去,噼噼啪啪的几声那可怜的塑料瓶就分家了。我打算再拆一挂时突然发现有一节长长的燃芯我把芯拆出来放在窗台上,用打火机一点,哇~那芯边燃边飞,可好看了,嘿~我聪明吧!

压箱底的就属包饺子了,我刚捏的时候兴冲冲的,可没捏几个就放一边去了,一看那案板上留下了几个奇形怪状的饺子,歪的,斜的,躺着的就是没正着的,妈妈半慎半怒的说;’你包你就好好包,别抱一个不包一个的,你包就包好,别歪一个躺一个的也不等他说完,我就打个哈哈,曰:不露馅不就行了么?顺便做个鬼脸,嘿嘿。

值得一提的还是看晚会,每次我都下定决心说一定要坚持到十二点,可每次我都不到八点半就趴下了,也怪我贪睡吧。

嘿!春节的哪些是真难以忘怀!

下载春节那些事儿[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节那些事儿[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节的那些事儿5篇

    春节的那些事儿 说起春节,你说我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不开心呢?说实话,我真是又开心又郁闷。看到这你们该说了:“怎么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哎,你们看吧—— “依依,快收拾收拾,你伯伯在......

    元宵那些事儿(本站推荐)

    元宵那些事儿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对关中地区的人们来说,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外,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挂起红灯笼,而随着“碰灯”的进行,也标志着在......

    爱国那些事儿

    爱国那些事儿 这两天南海喧嚣,朋友圈慷慨激昂,涌现一股振奋人心的杀伐之气,五星红旗和“一点都不能少”的九段线此起彼伏,我想菲律宾、美日此番闹剧除了重又激起人民爱国情绪,最......

    明朝那些事儿范文合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朱重八能征善战,铁腕治国,也是一个“念旧”的人,对发妻马皇后恩爱有加。被某些人抬上天了“清官”海瑞,除了会折腾再无任何政绩。一代名臣张居正权力欲......

    关于离职那些事儿

    关于离职管理的那些事儿 一、什么是离职管理【什么才是离职管理】根据北大纵横的一项调研,80%的国内企业有详细的招聘流程,而仅有不足10% 的企业有离职管理流程。很多人误解“......

    支教那些事儿(精选)

    当同学来寝室宣传暑假支教的时候,我也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于是怀着期待报了名! 7月13号,和同学一起转了好几次车才来到金堂县清江镇,刚开始一切都是那么的不顺利,到晚上8点过......

    青春事儿

    青春事儿 青春-无疑是喜欢穿大人的衣服、却带着一脸稚气。 青春-无疑是默默喜欢一个人、却从来不曾诉说。 青春-无疑是爱一个人行走、却很是孤单。 青春,说它像个苹果,涩涩的......

    军训那些事儿

    军训那些事儿十多天的军训就快结束了,在此稍作一番总结,谈谈我对这些天军训的一些体会、一些想法。 很多同学之前都经历过好几次军训,初中高中都训过,而我只是在高一入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