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情不能没有道德底线
最近看了一档电视节目,心生颇多感慨。
故事是这样。兄弟俩小时候丧母,父亲也不怎么照管他们,常年在外游荡,连家也不怎么回了。年幼的两兄弟相依为命,在他们小姨的接济和帮助下,慢慢长大成人。如此成长环境,使得兄弟俩感情笃深,哥哥虽然只比弟弟大几岁,但对弟弟异常疼爱,弟弟对哥哥也十分依恋。家里条件不好,但为了让弟弟念书,哥哥干脆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机会,努力挣钱供弟弟直至大学毕业。哥哥三十岁时,仍孑然一身,这让关心他们兄弟的小姨十分着急,也让弟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偶然的机会,弟弟认识了一位比他低一级的同校学妹,这位学妹是外省人,毕业后回了老家,这次来省城办事情。弟弟认识学妹后,立刻想到的是,如果让这个学妹能给哥哥做老婆,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有了这个想法,弟弟便有意地将姑娘介绍给了哥哥。哥哥人长的精神,虽然只有短短几天时间,姑娘和哥哥已经互生好感了。姑娘离开省城时,与哥哥互留了电话。姑娘回到老家后,想着城里的哥哥,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在老家呆下去了。她再次来到了省城,一下火车便给哥哥打去电话。哥哥听到姑娘的声音,立马赶到车站,直接将姑娘接回了自己的家,安排姑娘住主卧室,自己和弟弟挤在小房间。一切安排妥当后,心里充满爱意和感激的姑娘,羞涩地叫了一声哥哥名的字,轻声说道:我好喜欢你。姑娘忽然把心思挑明了,这让哥哥欢喜得不得了,望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姑娘,忍不住流下了甜蜜的泪水。从此,两个人热恋了。姑娘说,我不回老家了,我要永远跟你在一起。哥哥说,还回老家做什么,我给咱俩努力赚钱,买好婚房就把你娶回家。两个人互望着对方,泪眼朦胧地搂抱在一起。
话虽然那样说,但要真正在省城里买一套婚房,那谈何容易?两个人四处跑了跑楼盘,发现要买一套并不很大的房子,至少也得首付二三十万元。哥哥是个说到做到的男人。为了能够买下房子,为了能够将心爱的女人娶回家,他决定去日本做一年工,因为劳务输出合同写得明白,干一年能赚到三十五万元。姑娘舍不得男人走,说干那样的活太累了,我放心不下。男人说,不就是一年工夫吗?待三十五万元挣到手,我就回来了,从此后哪里也不去,这一辈子就守着你。哥哥将存有十多万元的银行卡交给了姑娘,安排好姑娘的生活,交待弟弟关照好自己的嫂嫂,义无反顾地去了日本。在日本一年间,姑娘与哥哥电话不断,每次都会聊一两个小时。女人的思念和依恋,很让男人受感动,男人对女人说,别那样难过,我很快就回来了。说完又对女人说,我一下飞机,咱俩哪里也不去,直接奔楼盘看房子。可就在男人真的回国后,让他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了:女朋友电话关机了,咋也联系不上了,他给弟弟打电话,弟弟说他出差了。到银行查了一下银行卡,卡里少了五万块钱。男人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但就是联系不上女朋友。这样过去了半个月,女朋友打来电话了,一开口说道:哥,咱们分手吧。男人一下子懵了,说:你说啥?你把谁叫哥?女人说:哥你对我好,这点我知道,但我今天才明白,咱俩之间完全是亲情,并不是爱情,咱俩分手吧。男人晕晕乎乎说,卡里为啥少了五万块钱?女人说:钱我取走了,我妈住院时用了,取钱时我写了欠条,交给你弟保管了。男人说,不管怎么说,咱们见个面好不好,有些话放在当面说。女人说:不是我不见,是我如今已经有了男朋友,不能和你见面了。男人说:有了男朋友?他是谁?女人沉思了一下说:你认识。男人一警觉:他到底是谁?女人犹豫了一下说:xx。男人大吃了一惊:我弟弟?女人不再吱声了。男人一下子晕掉了,电话掉到了地上。
事情的来龙去脉理理清了。接下来节目现场的状态是,面对气郁壅心、在日本辛苦了一年的哥哥,弟弟和女孩子两个人,一点愧疚之心也没有,他们的态度既明朗,又坚决,反复表白他们的感情多么深厚,走在一起多么不容易。弟弟不断恳求说,希望哥哥能够理解他,原谅他,祝福他们俩。女孩子也说道,哥哥,我知道我错了,过去你对我好,我很感动,很感激,但后来我明白了,咱俩之间没有爱情,只有亲情,如今跟xx呆一起,我才有心跳和幸福的感觉。我知道哥哥很疼爱我们俩,为了我们的幸福,希望哥哥成全我们,祝福我们。这时的哥哥,就像被一场秋霜杀蔫的茄子,脸色铁青,浑身无力,只见嘴唇颤动,不见说出话来,嘴里反复咕哝道:谁是你哥哥?我没你这个弟弟,更没你这个妹妹……
这时小姨说话了。小姨开口便将姑娘臭骂了一顿。唾骂姑娘小小年纪实在不要脸,搅得她两个外甥生仇了。接着又骂小外甥忘了哥哥的恩情,做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事情,你死去的母亲地下有知的话,她会恨死你们两个坏东西。
这时弟弟又说道,小姨你别骂那么难听了,您没听见xx已经说过了,她跟哥哥之间完全是亲情,一点爱情也没有,让他俩呆在一起会幸福吗?这事虽然我有错,对不起哥哥,但我也不能无视自己的感情,无视自己一生的幸福对不对?
主持人说:事情已经清楚了,当事人态度也清楚了。
第二篇:媒体大亨梅铎没有道德底线
媒体大亨梅铎没有道德底线 .陈之岳
《亚洲周刊》二十六卷四十四期(2012-11-04)
去年夏天,当传媒大亨梅铎(Rupert Murdoch)所拥有的英国《世界新闻报》(The News of the World)和其他报纸利用窃听、恐吓、勒索以及巴结权要与警察等不法手段,获取新闻并打击对手的大丑闻被曝光后,英国哲学家葛雷林(A.C.Grayling)在七月九日的《纽约时报》意见版(Op-Ed page)上拟文,痛斥梅铎经营新闻的不正当手法。他说,梅铎新闻集团的恶劣作风就像在大家要饮用的水井里放毒!他希望藉由此次全面披露梅铎新闻集团的黑心作业,能够永远终止这位传媒大亨蹂躏媒体的行径。
然而,牛津出身的葛雷林亦认为,期盼梅铎新闻集团停止在水井下毒,不仅是过度乐观,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二零零七年七月九日的美国版《时代》周刊以梅铎为封面人物,大标题是「最后的大亨」(The Last Tycoon),《时代》把他和美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几个「传媒大亨」放在同一天秤上,如创办《时代》、《生活》及《财富》的亨利.鲁斯(Henry Luce)、赫斯特报业王国的开山祖师威廉 ·兰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创立者威廉.裴雷(William Paley)。如今,鲁斯、赫斯特和裴雷皆已离开人世,环顾寰宇,唯有梅铎一个人独领风骚。因此,《时代》称他为「二十一世纪的媒体巨擘」(21st Century media mogul)。梅铎所掌控的新闻集团(News Corp.)及其他媒体事业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目前价值已达七百亿美元,经营范围涵盖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唱片、网络、书籍和娱乐等。
《时代》虽把澳洲裔的梅铎(一九三一年出生,一九八五年归化美籍)和鲁斯、赫斯特、裴雷相提并论,但几乎所有的英美媒体观察家及评论家都认为,论财力、能力、眼力和智力,梅铎皆超过他的前辈,而梅铎的野心、霸气和手腕亦非鲁斯、赫斯特和裴雷所能望其项背。梅铎和他的三个前辈最大的不同是,他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传媒大亨!在他的经营理念中,根本就没有所谓「新闻道德」与「新闻责任」,他在二零零八年接受《老爷》(Esquire)杂志访问时强调,他经营媒体的目的就是要赢(I want to win)!在「赢」的大前提下,梅铎无所不用其极,他的记者采访新闻时会动用任何手段,无所不为而又为所欲为。梅铎和他的高级干部则以巴结权要与执法人员为能事,他在一九八一年买下极具影响力的《泰晤士报》后,从「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以降的英国首相皆受其摆布,唯一的例外可能是保守派的马卓安(John Major,又译约翰.梅杰)。由于未获梅铎集团的支持,马卓安在一九九七年大选饮恨。
福斯电视收视率最高
梅铎以媒体王国力量污染新闻、左右政治人物的做法不仅施之于英国,亦有计划地移植到美国。他从一九七六年收购《纽约邮报》开始,一步步地把触须延伸至杂志、无线与有线电视、电影和出版。梅铎是个意识形态很强的保守派,亦是一个坚持利伯维尔场、力主政府权力越小越好的「自由至上主义者」(libertarian)。梅铎在美国开创新闻事业与政治影响力的最大转折点是在一九九六年投资福斯(Fox)有线电视。目前,福斯电视已成为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右翼电视,收视率超过有线电视(CNN)和有线国家广播公司(MSNBC)数十倍,福斯电视的年收入亦占梅铎新闻集团的绝大部分。
福斯电视的名嘴比尔.奥莱利(Bill O'Reilly)及尚.汉尼提(Sean Hannity)所主持的政论访问节目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其他电视台的同型节目皆远落其后。奥莱利和汉尼提每日在节目里猛烈攻击民主党、自由派和总统奥巴马,大力鼓吹政府少管事、缩小政府组织、反对移民、反对同性恋、反对全民健保的右翼论调,与极右茶党相互呼应。奥莱利和汉尼提拥有无数粉丝,而奥莱利找人代笔的著作如最近出版的《刺杀肯尼迪》(Killing Kennedy)和数年前推出的《刺杀林肯》(Killing Lincoln),面世时不仅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刺杀林肯》更持续五十多星期列名排行榜上。着有《出版人鲁斯传》的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讲座教授艾伦·布尔克利(Alan Brinkley)曾公开指出:「奥莱利不懂历史,他写的东西可笑之至!」奥莱利甚至承认他根本没有时间写书。但他在教育程度不高的老中青三代保守派白人观众里名气太大,只要他具名出书就能畅销。
梅铎集团能把福斯电视办得如此成功,主要因素是他重用了一个当年帮尼克逊做竞选文宣的厉害角色罗哲.艾耶斯(Roger Ailes)。今年七十二岁的艾耶斯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即主持福斯电视(二零零七年加上福斯商业频道),他主张高举右翼旗帜,靠拢共和党,结果他的靠右策略成功,数千万保守派观众每日二十四小时聚集在福斯电视前,满足自己,亦达到诋毁敌人(民主党、自由派)的目的。前总统布殊只接受福斯主持人访问,前副总统切尼只看福斯电视,而使福斯在政治和收入上步步高升,艾耶斯居功厥伟。因此,最近梅铎又和艾耶斯续签四年(二零一六年到期)合同。尽管梅铎私下并不喜欢个性强悍、刚愎自用的艾耶斯,但他必须依赖艾氏为他经营「有力又有利」的福斯电视。在梅铎新闻集团中,梅铎年收入最高,约达三千万美元;首席营运长(COO)切斯·卡利(Chase Carey)次之,二千五百万美元;艾耶斯第三,二千万美元。福斯电视高声叫嚷反民主党口号,因而惹火奥巴马和白宫。因此在二零零九年奥巴马及其幕僚皆拒绝接受福斯电视访问。在梅铎的一再要求下,奥巴马勉强和梅铎、艾耶斯晤面,双方同意停火。
福斯电视虽为梅铎带来政治影响力和巨大收入,但他却自认是个「报人」,报纸是他最爱。他也知道他所拥有的小报《纽约邮报》难登大雅之堂,亦无影响力,因此他处心积虑要拥有一份有水平、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报。他终于在二零零七年如愿以偿,以远远超出市价的五十亿美元收购《华尔街日报》和道琼斯公司。梅铎明白表示,他买下《华尔街日报》的目的是要对抗自由派的《纽约时报》。五年多来,《华尔街日报》不断改版、扩充和增加版面,但其内容仍逊于过去,亦比不上《纽约时报》。以前的《华尔街日报》是社论与意见版保守,新闻则公正、精采,梅铎接管后,社论与意见版照样保守,但新闻报道则失去往日水平与力度。最近又传出梅铎很可能收购财务不振的《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以扩充和加大其影响力。今年大选,福斯电视、《华尔街日报》和《纽约邮报》都不遗余力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造势,他们都希望奥巴马成为一任总统,而把他们能够使唤且在意识形态上同为战友的罗姆尼拱进白宫。
不择手段的新闻理念
事实上,梅铎经营媒体的理念不只是要赢,更要影响政治、左右时局、向读者和观众灌输保守观念以增添共和党及其衍生出来的茶党的力量。十九世纪末年,报人赫斯特着意渲染新闻和炮制新闻以制造美西(西班牙)战争,他甚至对其派往古巴的插图记者说:「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时代不同了,梅铎当然不可能像前辈赫斯特一样制造战争,但他采取文宣攻势,二十四小时开火,甚至不惜以窃听电话、语音信箱和电子邮件方式,落实他的所谓「新闻理念」!梅铎在传播媒体的大水井中放毒,以蛊惑读者和观众,巩固其新闻王国霸业,对世道人心和人民「知的权利」造成既深且巨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唾弃这种没有道德底线的所谓「媒体大亨」!■
第三篇: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xx,这只商海中的大船,风雨兼程,驶过了自己不平凡的15个春秋,谱写了xx人一部壮丽的发展诗篇。是xx人用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曾让所有的艰难望而却步!回首xx十几年的成长历程,是艰辛、曲折的发展历程,xx人有过心酸,也有过喜悦,一起哭过、也一起笑过;十几年来,xx人始终用坚定不易的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谱写了一部机遇和挑战同存的进行曲,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召唤我们的是对企业明天的憧憬和向往,然而,每一次的跨越,接踵而来的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挑战!xx的发展始终没有停止过,而xx人的每一天也是在“危机”中度过的。xx人正是拥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才一步一个脚印,昂首挺胸一路走来;xx这只遨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商船,才一路乘风破浪,一路凯歌、驶向远方……
一、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
市场经济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只有保持持续不断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比这些道理更能说明问题了。
企业不发展,管理不提升,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空间和高度以后,如果不思进取,谋求更大、更远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最终将会逐渐萎缩,被市场无情的淘汰。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项目的实施,在传统的瓦楞包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包装市场需求时,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将包装的产业链进一步的升级,包装商业模式的进一步转换,这是一个跨越,更是全新的挑战!
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中,虽然危机没有风向标,没有标识,但是这一过程,没有危机意识是万万不能的。正如宴总在年中工作会议上一番话,让所有参会的人员是有深有感触:xx集团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还可以多做几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坐享其成,而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如果我们今天做不好,明天就会在民营企业中消失这样强烈的危机感!正是凭借这样的危机意识,xx才有了今天。没有了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我们将面临着更大的存亡危机!
二、居危思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性企业,面临的是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原辅材料的不断上涨、各项管理成本的不断上升、客户需求的日益增加等等一系列压力,让企业在本身的发展之路上,已经筋疲力尽,发展的道路上布满棘刺。而2008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的爆发,因此带来的冲击,更是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如履薄冰,带来更为严峻的考验,更加艰难!。
面临企业自身存在的困难和大的经济环境,我们暂且不说金融海啸起因和爆发的过程。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场危机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时候,真正意识到“狼”来了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待生与死的抉择?面临恶劣的经济环境,当大家都在惊呼“狼”来了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分析,狼来自何方,狼又在哪里?
狼来了,要想不被狼吃掉,必须使自己也变成狼,与狼共舞!然而,我们要变成一匹实实在在的狼,不是一匹披着狼皮的羊,因为那样早晚会黔驴技穷,最终还是被狼吃掉。只有当每个人都变成狼的时候,才能形成一群狼,形成狼的团队,依靠狼群的威力,让对手闻风丧胆!这是狼的文化,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我们必须是自己变得更加强悍、凶猛、强大,只有这样才能迎接生与死的考验。作为金融危机影响下,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不进行这样的思考、不这样的要求自己,和坐以待毙有什么样的区别?
三、从危机中寻找出路、转危为机
2009年,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项目的实施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它是集团实施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胜达包装向xx润邦转型的关键之年。然而危机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稍有不慎,甚至会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功亏一篑,所有的业绩付诸东流。这就促使我们发挥自身的潜能,从中寻找规律,探索如何从危机中寻找出路,转危为机。
传统的瓦楞包装行业,面对当前不利的形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必须强化内部管理,这是对企业应对各种困难,避开各种风险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首先瓦楞纸板生产线是瓦楞包装企业的生命线,原材料的投入占整个生产成本投入的70%~80%,各种消耗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对瓦楞纸板生产线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积极寻求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控制瓦楞生命线的当务之急。其次,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资金链的循环,企业在应对各种危机的形势下,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加强资金安全的防范意识,防止客户市场的突变陷入资金危机,最终变成死水一潭。在内部要减少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不良积压,避免导致资金呆滞,对外要积极寻找信誉好、资金回笼快,优良客户合作,确保企业的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保证资金安全,让企业度过难关。
曾经有人说,对于泡沫性的企业,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如严冬来临;但是对于经营稳健的企业来说,则是一个投资的春天,因为它能从危机中找到了商机,转危为机。xx润邦绿色包装工业园项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大背景下投资兴建的,找到了企业发展的契机,包装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和提升,企业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2009年初,薛总鲜明的提出了“三新两改”的经营举措,三新是重点,两改则是对目前的客户、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四大业务板块立足包装行业,构建“大包装工业体系”,不断的进行升级提升,深挖内部潜力,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是这样的机遇与举措,让每个人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完成各项工作,达成既定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不能坐享其成,也不可能垂手可得!
古有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有顾炎武“国家兴衰匹夫有责”、孙文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启示警言。虽然我们没有先辈们那么高尚、那么伟大,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感xx人,面临机遇和挑战,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环境下,要实现企业美好的愿景和蓝图,不能不明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不能没有忧患意识,更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第四篇:诚信底线不能丢(精选)
中国纪检监察报:诚信底线不能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03-17 16:12
时下,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讲诚信没用,老实人才吃亏。这是对诚信问题的误解,必须加以纠正。无论在什么时代,诚信底线都不能丢。
从当前社会环境看,确实有一些领域中存在着“诚信危机”,社会失德、官场失信、形象失态、行为失范,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失信行为,极大地影响到党的形象和政府威信。令人诧异的是,有些失信者不仅没有得到谴责和制裁,反而通过失信行为大捞好处;不少诚实守信者不仅没有得到相应支持和奖励,反而要承受守信行为带来的“损害”。这些失范、失常的社会现象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极为恶劣。“诚信危机”折射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的精神异化和道德缺位。人以诚信为本,事以落实为要。做人做官都要守住诚信底线,这是最起码的精神品德和道德准则。一个人为人处世、为官从政诚实守信,那他才可交、可用;油腔滑调、两面三刀的人靠不住,更不可委以重任。我们要大力支持堂堂正正的守信者,孤立那些不守信或专门搞歪门邪道的人。
“诚信危机”的形成与相关法律法规、纪律条规和规章制度在某些地区、部门形同虚设、执行不力有很大关系。要想杜绝“诚信危机”,不仅需要形成切实有效的制度,同时也需要引入公正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在大力倡导和规范政务诚信、行业诚信、社会诚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公众与媒体的监督作用,才能营造出诚实可信的社会氛围,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诚信获益、失信失利的良好环境。(闫群力)
第五篇:坚守道德底线
坚守道德底线
道德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道德的升华,也就是说:道德的核心是党性,党性是升华了的道德。因此,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党性坚强的基本内容。
一、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干部
值得我们沉思的是,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的根本是什么,答案可以说是两个字:道德。
1.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
德才兼备,要求既不能只重德而轻视才,也不能只重才而轻视德。因为有德无才成不了大事,有才无德必定坏了大事。而在德和才当中,德是第一位的。
2.严格按“20字”标准选人用人
总书记还提出来了好干部的“20字”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
二、党员干部的道德结构
1.政治品质——处于道德结构的核心地位的
看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主要看其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方面的表现。
其一,政治方向是党员干部政治品质中第一位的要求,是干部政治品质的核心。
其二,政治立场是政治品质的根本。其三,政治态度是政治品质的基础。其四,政治纪律是政治品质的保证。
其五,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这是共产党人党性觉悟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党员党性觉悟高低的一个标准。
2.社会公德——社交和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一是文明礼貌;二是助人为乐;三是爱护公物;四是保护环境;五是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党员干部的官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 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一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二是热爱祖国、勤政为民。三是公道正派、廉洁奉公。四是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五是求真务实、注重效率。六是科学决策、作风民主。七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八是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4.个人品德——培良良好的道德基因
一是明是非,二是知荣辱,三是培育阳光心态。
看一个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情趣健康。在这里情趣健康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不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从情趣不健康开始的。
5.家庭美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细胞
一是尊老爱幼,二是男女平等,三是夫妻和谐,四是勤俭持家,五是邻里团结。
看一个党员干部的家庭美德,主要是看其是否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以及其他亲属。
三、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三靠群众支持。
1.明确方向,不偏不邪
一是以德修身,二是以德服众,三是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
2.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一是对党忠诚,二是服务人民。3.加强自律,清正廉洁
一、坚持理想信念,夯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二、不断完善制度,提供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制度保证。
三、时时防微杜渐,打造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现实条件。
四、营造廉政文化,创造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
五、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