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远的丰碑
永远的丰碑
---------抗日英雄杨靖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杨靖宇》 最近我读了《杨靖宇传奇》这本书,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最为可贵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所折服。
杨靖宇将军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他的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并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重创日本侵略者。他威震全东北。日军为了拔掉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并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但是他依然率领勇士们在丛林中与展开殊死的战斗。后来,杨靖宇和剩下的十几名部下,在已断粮五天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与敌军周旋。最后剩下杨靖宇一人时,背靠大树,左右开弓,打死打伤日军20多人,敌人感到生擒无望,趁他受伤时,众枪齐发。杨靖宇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壮烈牺牲。
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杨靖宇靠什么在冰天雪地生存下来,并与日军抗衡?百思不得其解的日军剖开杨靖宇的肚子,发现他的胃里竟然全是草根、树皮、棉絮!
杨靖宇在如此恶劣时环境能生存下来,靠的是战胜敌人的坚强意志,靠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虽然英雄已经远去,但是不朽事迹将永留于世。虽然那段铁血燃烧的岁月已成过去,但是杨靖宇将军将永远是中国人心中的丰碑,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为祖国的早日富强,为了中华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二篇:《丰碑》
《丰碑》教学设计 怀柔三小 李冬霞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行动,感情真挚浓烈。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却生活在幸福优越的环境里,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恶了解太少,因此会对军需处长“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衣物拿给其他的战士”的举动表示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对当时的环境状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课前可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查找有关红军长征时的资料(如:上网、查找工具书、观看电影《万水千山》等);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可让学生通过抓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的语句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的语句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会、感悟,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品格,激发他们对伟大人格的崇敬。教学目标 :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2、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描写的学习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献身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五、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教媒体:录音带、红军爬雪山影像、文字投影、相片投影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 精彩两分钟:
1、帮助同学复习容易读错的字音。
2、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学习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的心得。
一、激趣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丰碑这篇课文,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文大家还提出了许多问题,经过我们的归纳整理,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投影,这是三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所以提出疑问的学生了不起。⑴开头描写了天气的恶劣,有什么作用呢?
⑵军需处长都被冻僵了,为什么还那么镇定,那么安详? ⑶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刚才我们班的同学带着问题自己去学习,去寻找答案,不仅向妈妈请教,而且还借助电脑用搜集的资料去解决问题,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单检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袭击 冻僵 依靠 塑像 两腮 覆盖 单薄破旧 2.出示学习目标:
⑴请同学们读课文的1、2自然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找出描写军长的语句,在有关的词句旁做上批准,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学会评价人物。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探讨。
2.交流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引导,适时的引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⑴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下文埋下伏笔)出示课文的前两段,结合整篇课文谈感受。
同学们,恶劣的环境、重重的困难、自身装备又这么差,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你觉得这支队伍面临着什么样的处境?是呀,可以说危机四伏,当时他们的处境是何等的严峻呀!(板书:处境严峻)⑵军长语言、动作、神态
①在行军途中,一个老战士居然被活活冻死了,军长看到这一幕又有怎样的反应呢?请你们静下心来继续默读8—12自然段,想一想军长此时的心情。用一两个词简单批注在旁边。
②同学们,在行军途中一个老战士居然被冻死了,军长看到这一幕,有怎样的反应?(伤心、难过,,一丝丝的愤怒,,)
③不是一丝丝的愤怒,同学们,如果你此时就是军长,你是那么爱护自己的战友,为了不让一个战士掉队,你甚至把自己的马都让给了重伤员,而这个时候,你却看到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没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被活活的冻死在这里,你怎能不生气,怎能是一丝丝的生气呢!A.师引读:
所以军长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对身边的人吼道,读,你此时把所有的愤怒直指军需处长,他怎么可以那么失职,再读,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他又向警卫员吼道,他必须立刻见到这个失职的军需处长,再读,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他,B.配音投影
师:他就是军需处长,此时军长的心中该是何种滋味!什么心情啊!
a)敬佩,那就带着你的敬佩之情读吧。军长愣住了,,生接读 b)军长会是什么心情啊?惋惜,,(带着你的感受读吧)c)军长还会有什么感受呢?
d)敬佩、悲痛、自责,千言万语化作了这个至高无上的军礼,军长愣住了,读
⑶军需处长神态、动作
①同学们,掌柜棉衣的军需处长居然被冻死了,他冻僵的时候,居然那么镇定、安详!请大家(附板书:正面描写)静下心来,默读第7自然段,看大屏幕,师读。
②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军需处长居然穿的那么单薄、破旧?冻僵时还那么镇定、安详?他牺牲前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其他同学,你又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其他同学呢?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③同学们,云中山里冰天雪地,狂风呼啸,难到军需处长不知道这个时候把御寒的棉衣送给战友对于自己就是意味着牺牲吗?难道他不知道吗?知道,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呀?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是呀,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战友的生命,他还想到了什么?
④是呀,为了战友能够活着走出雪山,为了这支部队能够胜利,为了全中国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军需处长甘愿把自己的棉衣送给别人,甘愿牺牲,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他走的那么的从容、镇定,安详。(板书:镇定安详 甘愿牺牲)指导朗读:
⑤同学们,捧起你手中的书来,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读他被冻僵的那一幕。开始吧(自由读)
配音:同学们,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给大家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⑥同学们,你们看,刚才我们吧1、2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和第7自然段军需处长被冻僵的那一幕联系起来思考,4.理解丰碑
⑴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投影)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昨天xxx就提出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你们怎么理解?
⑵说的好,他的这种为了战友为了部队甘愿牺牲的精神成了一座丰碑,那这丰碑为什么又是晶莹的呢?对,是绽放着光芒的,是永不磨灭的,在每个战士和军长的心里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
⑶孩子们,现在这座丰碑仿佛就矗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你在这座丰碑上写上你最想说的话吧,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首小诗,⑷同学们,我从你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对军需处长的那份敬佩,那你就带着你的敬佩之情大声的把你想说的话读出来。5.最后一段
是呀,此时,军需处长甘愿牺牲的精神像一座丰碑矗立在每个人的心中,课文读到这里,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文章的开头,军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思索着,他似乎怀疑这样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读到这里,你认为将军找到答案了吗?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书,让我们放声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整体回顾,总结写法: 1出示课件
这篇课文记叙了 感人的故事,赞扬了他 的精神。
2、课文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A开头点题 B点明中心 C埋下伏笔
3、在突出军需处长品格时,加入了对军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这种写法叫()
A 正面描写 B 侧面描写 C动作描写
4、文章开头和结尾是一种 的关系。
板书 29 丰碑
处境严峻(环境描写)镇定安详(正面描写)甘愿牺牲(侧面描写)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第三篇:丰碑观后感
丰碑观后感
我在《丰碑》前静静地坐着。我心情澎湃,却也有些遗憾,因为单单是这样一座丰碑怎么能诉尽伟人的业绩和人民的怀念呢?忽然间我心有所悟,这雪水,不正是祭奠他老人家的九州泪雨吗?
无论从功绩上,还是其人格上,邓小平都堪称一代伟人。活在伟人的时代是一种幸运,因为这俗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领略伟人的真正风范。也正是因为这种真实,同时代的人们常常不能理解伟人。今天,伟人已逝,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前进路上的一根坚实柱石倒下了。人们常常这样说:“天塌下来有大个撑着。”但邓小平却以其并不高大的身躯引导了一个大国,这是何等令人向往的气魄。我曾经这样想:希望终有一天能亲手握住老人的双手,能亲耳聆听老人的心跳。然而,我的希望却永远定格在多年前的这个日子。
我们生活在老人曾经亲手规划过的中国。很难相信,一个70岁高龄的老人当时是以什么样的气魄打开了中国尘封多年的国门的。他把世界搬进了中国,也把中国还给了世界。这许许多多的功勋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尽述的,又何况只是几百个字呢?
我静静地想念老人,是因为他没能同我一样等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在那个万人瞩目的子夜,全世界亿万炎黄儿女都把这位老人请到了自己的心中。那一天,多少人想请他到那一片热土上走一走啊!我相信,那个子夜,老人也同我们一样把无限深情倾洒在香江之中,香江水每一丝波纹,都是老人欢乐的颤抖。
我们走得更有力,更远。
如果我能把这初春的花朵采撷,恐怕不足以告慰老人;如果我去把那盛夏的绿叶摘取,又嫌它太单调。一年来,我时时想用什么来告慰老人但都未能实现。今天,走进这密密麻麻的雨雪之中,我静静地为老人去世周年祭奠!牢记历史,不忘记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缅怀英烈的精魂誓做新时代接班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牢记住:“血染的丰碑”缅怀英烈永做新时代接班人。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那些英勇的抗日战士,哪有我们现在美好的今天。
抗日英雄实在多,可我们又了解他们多少呢?
第四篇:丰碑教案
29.丰碑
教学目标
1.理解描写军长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根据对军需处长表现的认识,写自己的感受。
4.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军长和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反馈,质疑导入
师:浏览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上节课还遗留那些问题没有解决? 生: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文中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为什么重点写的是军长的情绪变化呢?这其中有什么关系吗
生:这里的“丰碑”指的是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9课丰碑,一起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精读课文,重点学习
(一)学习1、2自然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师:默读第1、2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词语,思考这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生:读、画、思考)为下文写红军的艰难做铺垫
师: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这支装备很差的部队会遇到那些困难呢?(生:四个可能)?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合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的红军战士并没有放弃,依然在继续前进着,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2个自然段(指名读)
(二)学习3——13自然段,了解军长的内心活动,进而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师: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同学提出的第2个问题,文中的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为什么作者却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军长呢? 师:描写军长的言行在第几自然段(3——12)
师:现在请你根据自学提示学习2——12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纲:默读3——13自然段,画出描写军长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军长的情感变化与军需处长有什么关系,适当的进行批注)
1.当……..时,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超前走去 师:此时军长是怎样的心情(情况突然,军长急切的心情)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现此时军长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2…….军长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师:体会此时军长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气,战士的死去而伤心)师:军长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令他如此难过、生气?(看到冻僵的老战士)用你的朗读把军长的生气表达出来(指名读)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1)师:你认为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此时的军长最贴切(愤怒,更加生气)师:军长在生谁的气?(军需处长)为什么?军需处长在部队中是干什么的?(军需处长掌管着部队的被服,而老战士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是军需处长的失职)师: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军长悲痛和气氛的心情(指名读)
(2)如此悲愤的军长是怎么做的呢?(叫军需处长快步过来)师:结合文中的省略号想一想,战士未说完的话可能是什么?
师:了解真相后,军长再看被冻死的军需处长,又能看出什么?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军需处长(7自然段)(指名读)()
师:分别画出描写老战士动作、神态、衣着的词(幻灯片出示:倚靠、镇定、安详)
师:老战士被冻死了,为什么他的神态却是镇定、安详的? 生: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留给了自己,心里很欣慰。
师:画出“单薄破旧”,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把棉衣给了其他战士,体会出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当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军长的情感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出示12自然段)(齐读)
师:军长情感的变化对表现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有什么作用?(衬托)
(三)解决第3个问题
师:此时的云中山风更狂了,雪更大了,狂风大雪似乎也为军需处长送行来了,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①“丰碑”是什么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活伟大的功绩)
②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③生交流,师归纳总结,引导呼喊“丰碑”,升华感情
(a.从形象上说:军需处长在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让我们对着冰雪中的军需处长轻呼一声“丰碑”;
b.从精神上说: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更是大家心中的一座晶莹的丰碑;让我们对着心中的军需处长高声地呼喊一声“丰碑”.)
④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都矗立起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同学们,在你的心中,这座丰碑上写的是什么?(生自由书写碑文)
(四)回归全文,升华情感
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回想一下文章的开头,将军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思索着,他似乎怀疑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读到这儿,你认为将军找到答案了吗?(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生齐读,体会着感情读
结束语:是的!胜利就属于这样的队伍!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整支革命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革命队伍中还有无数座这样晶莹的丰碑,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把这一座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同时也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敬队礼)
第五篇:丰碑 教案
《丰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3.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外貌及将军的神态描写的学习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外貌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同学们,记不记得在第四单元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精神或者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2.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饥寒交加,他们爬雪山、过草地,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丰碑》这个故事,感受长征途中红军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碑”:说说什么叫“碑”。
(用石头做得,刻着文字,用来做纪念和标志,记载一些事情。或者刻着一些历史事件、书法作品,如:西安的碑林)还可以组词为:石碑、墓碑、碑文„„
2.板书“丰”:课文的题目组词为“丰碑”,说说什么叫“丰碑”。丰:容貌好看 风度神采 盛,多,大 ④姓;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3.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先不用着急回答老师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互相交流:过云中山时,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被冻死了,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军需处长掌握着这个部队所需的供给的人)那么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军需处长呢?(第7自然段)
2.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及外貌的句子,并小组讨论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从“倚靠、坐着”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这个老战士已经筋疲力尽了。为什么这位老战士会被冻僵?军需处长分明掌握着这个部队的衣物,为什么他不为自己添衣?
(2)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老战士又冷又饿又累,冻死了,为什么他的神态却是镇定、安详的?
因为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他是一个关心队友、心系队伍、责任心强的人;他看到战友们在他的帮助下能走出云中山,心里很欣慰,死而无憾。
(3)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A.分明他是军需处长,为什么他的衣服还如此的单薄破旧?(让给别人了)从这你想到什么?(舍己为人、一心只为他人着想„„)
B.我们一般都说衣服穿在身上,而文中却用“贴”,从这“贴”字你体会出什么?(军需处长穿得十分单薄,在这样的天寒地冻的云中山上可想而知有多么地寒冷。)
3.读了这么多,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看着这幅图,看着他的脸,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死亡毫无畏惧,谁能读出来?(指导朗读)
4.(1)有一位老战士冻死了,将军本来想好好追究军需处长的责任,但是出人意外的是,眼前冻死的老将军正是军需处长,将军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为什么呢?(回到军需处长的精神)
(2)这个军礼包含了太多要说的话,这个军礼是对军需处长牺牲的沉痛哀悼,请齐读出那沉痛、崇敬心情。
四、首尾联系,升华主题
1.引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什么?仅仅指被雪冻住的军需处长身体像一座丰碑吗?
(这里的“丰碑”指军需处长的身体,指军需处长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精神。)其实,正正因为红军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抗战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丰碑仅仅指军需处长的精神吗?
(丰碑可以指所有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可以是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可以是金色的鱼钩的老战士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2.这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能)对,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请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为什么一定会胜利?(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红军的精神。)让我们带着战士那坚定、必胜的信念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3.正正因为红军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抗战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师上课,用着先进的多媒体和崭新的书本,你想对红军说些什么或者你想怎么做?(感恩、珍惜生活)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了不起的老战士,作者通过动作、神态及外貌三方面详细地描写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谁?(将军)请划出将军神情的句子。
(1)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了,将军的神情是?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2)当他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时,他的神情是?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从嘴角抽动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痛苦、愤怒、生气)从他痛苦生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关心爱护下属的好上级)
(3)当他误以为这一切是军需处长失职造成时,他的愤怒到了极点,神情是?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他的两腮的肌肉抖动着,样子十分可怕。”(指导朗读)(4)最后,当他得知这位老战士就是军需军长时,他又是怎样的? 为什么?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范读)出示:他心里无比,因为。他心里无比,因为。
(5)是啊,震惊、难过、内疚、敬佩一齐涌上心头,百感交集的他将自己的千言万语化做了一个志高无上的军礼。引读后半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将军,你向对这位军需处长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