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义记(摘抄)
人生总在春风裏。个个同游和气中。本是猩猩渐作痴。
非关我每无行止。你若无钱便得知。和伊醉倒花前。
酒中不语眞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假使你聪明我愚浊。愚浊之人心无恶。
本待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知恩不报,非为人也。
休恋故乡生好处,受受恩深处便为家。
不施万丈深潭计,怎得骊龙颔下珠。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秋叶萧索,败叶滴溜旋落。
荡淡金风细,送过木樨香。
人事有兴衰,得饶人且放去。
削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
紫金医官医治不好,除官减俸。如今出榜,召草泽医生。若医得好,有官加官,无官充本部职,不愿官者赏银三百两。
事无大小,关心则乱。
一着不到处,满盘都是空。
此行果有孤儿,你有官有贵。不见孤儿,你罪却如何?
拿住孤儿只一刀,这回削草不留毛。好似皂雕追紫燕,犹如猛虎啖羔羊。
阎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
(赵朔)忆昔从幼,生居宫苑,相子王孙为伴。融和天气,红紫遍满名园。携手同歌同唱,同饮同杯,两两同欢宴。怎知遭此行困山间,野草闲花作并莲。何时见旧庭院。
(灵辄)山中冷淡,光阴如箭,是非荣辱不管。饥来就食,醉后草阁高眠。自觉炎威不入,荡淡熏风,懒去挥纨扇。胜如仙洞府水晶宫,放下心肠免挂牵。兴衰事总由天。
天色已晚,投宿一宵。
天若见怜,再得相逢,也未可知。万事劝人休碌碌,举头三尺有神明。蜘蛛结网最贪求,蝙蝠伤人为子仇。冤冤相报几时休。
浪说百步穿杨之箭,被我孩儿一枪搠下地来。时值香橙螃蟹月,景当新酒菊花天。一心忙似箭,介马疾如飞。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还不报,时辰未到。爹爹严命,孩儿拱听。
情到不堪回首处,一齐分付与东风。
驸马爷,你莫责倾杯哑妇,休鞭为主耕牛。我有万千愁恨在心头,今日对伊分剖。两片菱花重相会,一轮明月再团圆。
踏尽天涯路,平生不信邪。为人岂怕鬼,怕鬼是心疑。说将来却甚易,只怕受恩深处冤难洗。少长深闺,谁识人间是与非。触景伤悲,思量辗转偷弹珠泪。
事皆前定,事皆前定,冤冤相报寻。一还一报,遭诛戮怎逃命。十字街头辩是非。吃拳须记打拳时。
第二篇:乡村八记(范文模版)
《乡村八记》概述
温家宝总理的信
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覆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温家宝
2005年4月28日
编者的话
《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写的一篇农村调查。本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认为,作者很自觉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表现了一个年轻学子应有的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认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的科学态度,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把这篇调查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同志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这既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对年轻学子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也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本报今天发表温家宝总理的信和这篇农村调查的概述,以飨读者,并以此与全国青年学生和新闻界同行共勉。
《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乡调查写的调查报告,全文共4万多字。这里择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一简要的概述。
第一记 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
这个村大部分人家以农业为主。有一家种着13亩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黄豆,种的小杂粮和菜主要用于自食,还有半亩万寿菊。家有农用机械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
从一笔笔明细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农户的收入来自农业、副业和工商业,支出主要是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和农机支出。这个农户在村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可是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支出过于庞大。供养三人同时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高中教育的花销对于农民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更不必说大学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的确,办教育需要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第二记 村里的明白人
几经周折,找到了退下来的村支书,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况、村里的集体公益事务、村里的教育和村领导机构的情况。
老支书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提高,每天两顿白面是没问题的,家家有电视,60%有电话,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温饱解决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仍然很穷,缺钱花。以农业为主,无矿产资源,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打工的人也比较少。农民的个人实力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
村集体事务主要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修路修桥这几项。问题比较大的是水利事业。村子紧靠一条河,但村里没有任何水利灌溉设施,耕地全为旱地。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如何充分调动村集体的力量,为整个村子服务,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地人极其重视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读书。20多年来,已经出了十多位大学生(含大专),年轻人普遍读完初中。但代价也是很重的,据老支书估计,教育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总支出的70%以上!国家免除了乡统筹款和村提留款以后,村干部的工资实行“转移支付”,相当于给一个村免去了上万元的负担。总的来说,这几年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的确针对性很强,解决了很多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依山而建。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之时,也凸现出一个问题: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村,其赖以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层峦叠嶂给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处几乎没有平地,那么耕地从何而来?沿途看到不少所谓的耕地,大都是在山岭上较为平坦的地方用镢头开垦出来的坡梁地,这种耕地遍布于山中,东一块西一块,且每块地都很小,大的不足两亩,小的仅有几分。其中不少已经荒芜。
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地的农业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其原因有二:第一,这种开垦于山岭之上的坡梁地,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跑水、跑土、跑肥,因此称“三跑田”。在这种土地上种植作物,产量大都很低,一般不及平地的一半;第二,坡梁地在山上,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平时种植养护的难度,因此,当地人在春季播种之后,就很少再对作物进行悉心维护,故而产量进一步降低。据说,当地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而在过去没有使用良种的时候,仅有一二百斤!这样的农业,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何谈增收?
第四记 走进县城
某县县中学,是全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设施一流:花坛、假山、喷泉、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投影仪等电教设施、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馆、实验楼、400米标准田径场„„这样的设施配备,在山西省尤其是这样的县城并不多见。多年来,县中学的升学率在全市(注:地级市)名列前茅,升学率高达50%以上,不少学生考上了全国重点高校,甚至清华、北大。校园内的宣传栏张贴着考取大学的学生照片,下面的说明是: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我校出台了对优秀学生的优惠政策:
中考考入我校的前10名,奖励10000元—1000元;
平时期末考试,年级前10名,各奖700元,11至20名,各奖300元;
高考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学校给予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的,奖2万元。
且不论这种奖励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适与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显然是考试成绩说了算的,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确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读书好的大都是农家子弟),最后,或许这还有鼓舞其他同学的功用。
第五记 访“青椒之乡”
在一个被称作“青椒之乡”的村子里,村委会的办公地位于村小学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了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宣传板,介绍了村党建工作、村子概况、村规村约、村委工作、精神文明、政法制度等。此外,各种规章条例令人炫目。另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锦旗。该村是县里树的典型,必然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视察参观。这种宣传栏是上面要求做的。支书说村委至今仍欠着上千元的制作费。
虽被称作“青椒之乡”,但村里的主要作物为玉米,青椒种植面积只有318亩,不及总面积的1/5,种植青椒的农户,最多只有总户数的一半多,青椒种植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问及原因,支书说:“农民太保守,意见无法统一。”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历来以农为本,而视商为末业。中国人口众多,治理这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千百万人的吃饭问题,而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填饱肚子是基本欲求,因此,重农抑商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不种点粮食,农民的心里不踏实。而且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行为方式,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是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物质的现代化。
第六记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
距县城不远的一个乡,是县里第二大乡,编制内干部45人,另有临时聘用的干部及工作人员23人。“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和机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干部?”乡党委书记回答:“精简乡镇人员没有去向,国家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中央的可以精简到省里,省里的可以精简到市里,市里的精简到县里,县里的精简到乡里,乡里再精简,那就精简到地里去啦。过去是吃皇粮,现在得吃自己,谈何容易?”
为解决这么多干部的吃饭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通过各种关系,引来外地税源,由于要给予纳税人一定的回扣,以吸引其来此地纳税,因此又称为“买税”。据这位书记说,贫困地区大都采用这种办法,也是出于无奈。2003年实行费改税后,该乡开始引资办企业,解决财政收入问题。
这场浩浩荡荡的税费改革,抓住了现今乡村的一个关键症结,它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也间接地促使基层政府由不作为转向作为,使得乡村经济得到主动、自觉的发展,从而使农民受益。
第七记 县志上的县情
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县一级政权有所了解才能回答。因临近春节,找不到要采访的人,便阅读了该县的县志和其他有关资料。
该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上英才辈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围绕农业办工业,兴建“万宝全”工厂,曾名扬全国。但后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县志记载,该县的食品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相当辉煌,但上世纪90年代后却日渐衰微,原因有四:一是“耕读传家,读书做官”习俗的影响,二是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作风的影响,三是政府职能定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四是缺乏品牌意识。
第八记 归途(略)
后记:写这篇调查报告时,我总是带着一种极其饱满的感情,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始终占据着我的大脑,而眼前也总是呈现着一幅画面: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世界的形象———它太需要人们去关注了,因为它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事实上、物质上的主体。没有它的现代化,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将永远是观念上的现代化,一种局部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2005年06月16日 第一版)
二姨家的年收支明细账(乡情实话)
李强
编者的话:这里披露的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财政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我国大多数农民以怎样的状态努力地劳动和生活着。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日渐光明,却并不平坦。
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利用春节假期,回家乡调查,形成了长篇调查报告,我们节选了其中最平实、精彩的一部分。拿到厚厚一摞文稿,我们受感动的,不只是这些文字,更难得的是,学子对土地、对父老乡亲那份厚重的情义。要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的现状,必须了解中国乡村的现状。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关注农村,了解农村。
1月28日下午,我坐上了赴山西省沁源县的汽车,3个半小时之后,抵达交口乡尚义村,二姨家就在这个村子。村前的沁河依旧,不过,终于架起一条通向村里的石桥。不用再走那条摇摇晃晃、令人惊心动魄的钢索吊桥了。
姨夫、二姨生有两男一女,加上婆婆共6口人。家里6间房,4间住人,两间存放粮食以及一些器物。屋内陈设很简单:外间靠墙摆着一个平柜,电视机放在上面,由于没有装卫星信号接收器,只能收看一个频道———山西台,电视机旁边是电话(二姨做些小买卖,必不可少),洗衣机摆在一角。来人一律坐在里间的炕上或是坐板凳,火炕旁边是灶台。姨父补充说,这两年家里还在盖房,也花去几千元,现在根本就攒不下钱,所以房子盖了一半就先不盖了。
二姨近日忙于跑买卖,家里没准备什么,晚饭就是平常吃的:南瓜面片汤,玉米面窝头。面片汤做得很多。二姨说:“还有看门狗的,现在太忙,顾不上给它弄别的,人吃啥狗吃啥,狗吃的顶一个人哩!”
晚饭后,二姨开始计算这几天买卖的账目。何不将二姨家一年收支做一计算?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二姨家共有耕地13亩,其中承包地10亩,自垦地(不需缴税)3亩,主要种玉米和黄豆,共9.5亩,另有0.5亩种植万寿菊,剩余3亩地种植谷子、黍子和蔬菜,主要用于自食。家有农用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这是家庭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收入
农业收入
一、玉米收入
1.一亩玉米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6斤共18元、化肥硝酸磷(底肥)30元、尿素(追肥)12元,农药8元。土地为旱地,不需浇水。
一亩玉米合计投资98元。6.5亩的总投入为637元。
2.产量、价格与毛收入
平均亩产1000斤(此地耕地有坡地和平地之分,亩产从700斤至1300斤不等),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0.5元。
6.5亩玉米总产量6500斤。总价值3250元
每亩毛收入=500元-98元=402元
6.5亩毛收入=3250元-637元=2613元
二、黄豆收入
1.一亩黄豆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10斤共30元,化肥硝酸磷25元,农药15元。无需浇水。
一亩黄豆合计投资100元,3亩共计300元。
2.产量、价格与总收入
平均亩产250斤(平地300多斤/亩,坡地不到200斤/亩),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1.5元。
3亩黄豆总产量750斤。总价值1125元。
每亩毛收入=375元-100元=275元。
3亩的毛收入=1125元-200元=825元。
三、万寿菊收入
万寿菊是2004年村里响应乡政府的号召种植的,村民种植,公司收购,用于制造色素。村民与县里的一家生物制品公司签订合同,该公司先垫支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开销,垫支费用在结算花款时扣回。
种植万寿菊所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投入金额为108元/亩。
万寿菊平均亩产3350斤,公司收购价为0.3元/斤,二姨家种植0.5亩,总价值为502.5元。
万寿菊毛收入=502.5元-108元×0.5=448.5元。
【万寿菊经济效益较好,倘若大规模种植,增收潜力是很大的。然而,尚义村种得最多的一户,也只有3亩,一般种植户只种1亩左右。问及原因,姨父说,万寿菊种植、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太麻烦,3天就得摘一次花,还不能早摘,需等露水退了才行。姨父种了半亩,两个人摘一次花需要4个小时,而那户种了3亩的,在采花时,不得不雇人„„种植户为何不组织起来,采用合作的方式,集中管理,集中采摘销售,既能提高效率,又有规模效益?姨父说,都是各顾各的,没人出来张罗这事,而且一旦分配不公,这种组织极易解体。农民缺乏平等协商的意识,很难通过合作组织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四、养殖业收入
大多数村民家里都养些鸡、牛、猪之类,但规模较小。养鸡可得些鸡蛋,一般用作改善伙食,并不增加收入。因为规模小,养猪也不挣钱,但可积肥,逢年过节还可改善生活。养牛主要用于耕地,此地平地可机耕,但坡地不行,只能靠牛。
二姨家养牛一头,去年生下一只牛崽,卖出得1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农业年收入为4886.5元。.
工商业收入
二姨家有农用三轮车一辆,平时利用沁源县和沁县两地的黄豆和玉米市场差价,在两地之间来回贩运,收入要看两地的差价高低,高则多挣,低则少挣。据姨父说,一般年份可挣5000—6000元,今年两地差价出奇地高,再加上跑得勤快,挣了一万元,不过这并不常见。综上所述,全年全家的总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人均年收入2481元。
支出
税费支出
2003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以往所需交纳的村提留,乡统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而统一只缴农业税一种。
按照政策规定,应缴农业税=计税面积×计税常年产量×计税价格×7%;附加总额=正税总额×20%;计税主粮(玉米)的价格为0.8元/公斤。农业税核实后,保持长期稳定。
根据核实的结果,姨父家需交纳的农业税为89.38元,农业税附加为17.88元,共计
107.26元。占家庭农业毛收入的2%,占全年总收入的1%。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负担大幅度减轻,这的确是党中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家庭吃用支出
1.粮食。主粮为小麦(此地人不种小麦,种植玉米卖出后买白面吃),白面一个月两袋,一袋50元,全年1200元。大米1.8元一斤,一月20斤,全年432元。小米自种,花销极少故不计,一月10斤,(若按市场价1.8元/斤)计,全年216元。
2.菜(包括肉类)。所食蔬菜主要为自种的土豆、白菜、萝卜、西红柿、西葫芦等,很少买菜,种植成本大约180元。
猪肉7元一斤,一年食40斤左右,共计280元。
3.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94元/年。
4.烟酒无人消费。
5.燃料692元/年。6.衣物。人均120元,共600元。7.电费150元/年。8.电话费600元。
9.礼费。婚丧娶嫁,传统习俗,一年500元左右。
10.节日消费。此地三大重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需额外花费400元左右。上述十项支出,共计5428元。
【粮食一项占30%,若将前五项概括为“食物”一项,则食物占此十项支出的59%。】教育医疗费用支出
大女儿在读高一,住校。学费及日常开销共4400元/年。
二儿子在读初一,住校。学费较少,但住校日常开销不小,2000元/年。
三儿子在读小学,原先在村小学就读,但后来花钱转至县城,寄住亲戚家,全年花销1800元(含转校费用)。
教育投入共计8200元。
家里无人有大病,平时小毛病也并不求医,只是买一些常用药品,故医疗消费一年50元左右。
农机支出
家有农用三轮一辆,全年油料、修理、养路费用共2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全年总支出=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支出+农机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况为:
14886.5元-15785.26元=-898.76元。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二姨家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时供养3人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但是,据姨父讲,他们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算比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3(一般年份为一半多),姨父说,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农业为主。二姨家的情况也反映出,相当多的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的确,办教育要花很多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整理完资料,已是午夜时分。山村的夜异常寒冷,身子在被窝里紧缩着,不敢伸展,只能温暖身边一小块地方。
《人民日报》(2005年04月03日 第五版)
第三篇:周记八
实习日记
(八)――圆满离开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超市信息系统的全部设计过程,并使该系统达到可实际应用的阶段。
软件设计是一个精细漫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每一步骤,都需要按照软件工程标准来完成。在设计中,我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原则,并通过实践来加强理论的学习,通过实习锻炼,我熟悉了软件的一般过程,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实践证明,在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光靠课堂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实践去不断的深化认识,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只有加强实际的动手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一现代化工具。
在实习当中认我认识到开发一项好的软件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一个团队的小组,一个勤奋的小组非常重要,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就好办法。俗话也得好:“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伍”。所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能力与协作能力也是致关重要的。同时,不仅是团队内部的交流,更多需要协调好团队之间的交流。
其次呢,在实习中我了解了,在开发一个项目时一定要先做好规划,按照软件的开发过程,详细地写好每一个必要的文档。一般的规则是,写文档需要团队协作,这样就允许开发人员和文档编写者利用彼此的长处,取长补短。软件文档的最主要目标是传达一个系统的技术要素和使用方法。第二个目标是提供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决策,行为,角色和责任的书面记录。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目标,软件文档才真正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软件的概念就是:程序+文档,程序就是文档,文档集成在程序中。它要求在选择开发环境时不仅要考虑环境对设计、开发的完美支持,而且要考虑对维护、文档的支持;它要求软件人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考虑维护问题、文档问题;它要求程序与文档存储在同一位置、同一系统中;它要求在编写和维护程序的同时形成文档,在书写文档时编写、维护程序。程序与文档合一的概念不仅存在于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而且存在于系统的维护
阶段,它贯穿软件的生命周期。
这次实习,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讲,对我今后步入社会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了技术和经验的欠缺,但通过努力,终于一一克服了。临别的时候,跟经理道别,跟同事道别,茫茫人海,遇到你们就是缘分,我会记住这段时间你们对我热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帮助,感谢你们,好人一生平安!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经历,并会牢记大家的教诲,在将来很好的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努力迈向人生的新台阶。
第四篇:周记八
周记八
日期:2013年4月20号
转眼间,二个月的实习时间将要过去了,回首这两个月的点点滴滴,喜忧参半,喜的是通过实习学习学到了一些对以后工作内容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接触到了社会的现实的问题,忧的是现在每天上班好辛苦哦。没有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的压力休息,现在我将这周的实习学习和生活具体情况坐下简单介绍,这周的实习工作是在提炼车间和同事们一起每天开开心心的包装和贴标签工作,虽然工作很简单,不过很累,不过和同事们一起工作聊天就把以前的苦累给摆脱掉,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实习生活的各位同学和同事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岗位负责人和公司的同事们,他们在我实习期间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最后我还要感谢含辛茹苦培养我长大的父母,谢谢你们!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才能摆脱痛苦。
第五篇:八个字的古风摘抄
1、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2、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3、生能尽欢,逝世亦无憾。
4、静水流深,沧笙踏歌
5、逝世活挈阔,与子成说。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7、咫尺天际,阴阳两隔。
13、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8、梦醒繁华,一城荒凉。
9、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0、素时景年,一世疏离。
12、有丽人兮,见之不忘。
17、清风潮湿,茶烟轻扬。
14、窈宨淑女,正人好逑。
11、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15、江山永寂,怎堪欢颜。
16、尘凡初妆,江山无疆。
18、水落红莲,唯闻玉磬
19、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20、时光停止,岁月静好。
21、轻摸眼眶,仍有余凉。
22、风花雪月,长恨时别。
23、吟风于春,薄酒夜夏。
24、终牵绊,憔思花容颜。
25、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7、天不老,心似双丝网。
28、情难绝,中有千千结。
29、天道酬勤,安静致远。
30、春宵酒醒,芳喷鼻何寻?
31、一叶落寞,万物掉色。
26、清风潮湿,茶烟轻扬。
32、无可奈何,似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