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田的维吾尔人说课稿(写写帮推荐)
《和田的维吾尔人》说课稿
红山窑中学 严晓丽
一、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人》一课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九课,本组课文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和田亲身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以及维吾尔族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从而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的豁达乐观的品质。
二、说目标
新疆的和田地区和维吾尔少数民族对于常年生活在我们这里的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此很有必要使用一些感性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很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对于文中关键性的词句的品读、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标题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用中心句、小标题的方式来组织文章的众多材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因此理解小标题的内涵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及其在材料组织上的作用是在教学中解决“长文短教”的有效突破点。
三、说重难点
1、学习并积累“深邃、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人”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四、说教学准备
本课的学习需要一些图片并搜集课外资料,让学生视野开阔。了解更多。
五、说策略
处于高年级的学生就应该学会自学,学会质疑,因此,本课的学习要通过诵读、品读、体悟、讨论来完成。
六、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品质。
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示维吾尔族民族风俗的图片,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中了解维吾尔民族风俗的独特魅力。
七、说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新疆地图和维吾尔人图片让学生对和田的维吾尔人有了直观的认识,并激发了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出示了自读提示,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了清楚明确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做到了有目的的读,并让学生找出能概括维吾尔人特点的句子,对课文有了整体上的理解。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在深读品悟中,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人和酷爱土地的维吾尔人我先采用了问题导读法,然后通过图片欣赏,加深了学生对维吾尔民俗、地域风情、维吾尔人的豪气乐观和热爱土地的认识。课文的其他部分都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的,学生的感悟也很深刻,尤其部分同学说“维吾尔人虽然生活在沙漠边缘,但他们有一颗豁达乐观的心,他们的美是从内心发出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我觉得学生能够获得这样的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已达到效果。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设计了两道题,一是让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二是让学生搜集调查身边的民风民俗。
六、不足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这节课中的不足:缺少文章中优美句段的赏析,缺乏对学生写法上的指导。本篇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有一些生动形象的拟人句、比喻句,还有一些虚实结合的写法,没有让学生好好赏析和作文上的借鉴。
第二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一、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和田亲身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以及维吾尔族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从而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的豁达乐观的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读记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载歌载舞、铺天盖地、美不胜收、豁达乐观”等词语。
过程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以及民族风俗。
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品质。
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示维吾尔族民族风俗的图片,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自主、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中了解维吾尔民族风俗的独特魅力。
五、课前准备
电视、电脑。目的是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设疑,导入新课:这几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了中国各地的民俗风情,让我们领略到祖国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再去一处非常美丽的地方。大家猜,会是什么地方?
【教师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让学生对维吾尔风情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在读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特征的是哪一句?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三)重点研读,感受民俗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的结尾:“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学生再浏览课文,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和田维吾尔族民俗特点的?
【通过再读课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从而获得结论。】
3、从学生回答的5个方面(豪气与乐观、热爱土地、能歌善舞、爱美的天性、聚餐多样)教师选择其中的一方面“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与学生共同学习,并提出学习要求:(1)找出能够体现和田维吾尔人豪气与乐观的句子。(2)这段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
4、学生根据第一部分的学习,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处感兴趣的维吾尔族风俗的段落,进行学习交流。
【关于积极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中提出,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种学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每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都是积极存在的。】
5、小组随机回答,教师相机进行点评,并把文中出现的有关维吾尔族风情的图片进行展示。
(四)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1、质疑问难
明代学者陈敏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回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
2、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1、请同学们课外查阅有关维吾尔族的资料,加深对这一民族的了解。
2、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将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拓宽作业渠道,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七、板书设计:
豪气与乐观
热爱土地
和田的维吾尔 爱美的天性
能歌善舞
聚餐多样
9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9和田的维吾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词语的读音、写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运用;理解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的特点和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品味的方法,解说“维吾尔”的风土人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维吾尔”人虽苦犹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小标题的形式行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维吾尔”人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字词,收集有关“维吾尔”族的资料,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课件一)
(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吗?(新疆)对,我们要走进新疆的和田,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齐读(课件二)
3、对和田你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画出最能概述维吾尔人特点的语句。(课件三)
2、根据你画的句子的内容选择精练且有概括性的词语填一填:
豪气乐观 的维吾尔人
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爱美的维吾尔人
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
3、联系注释或课文,了解下列词语 土馕(náng)儿 “库乃其” 巴扎 都帕 艾得来斯 巴朗子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课文是怎样来具体描写和田的维吾尔人的这些特点的?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⑴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①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的维吾尔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⑵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在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
①“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②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③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
⑶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从哪里看出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①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②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⑷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1、维吾尔人不但漂亮,还能歌善舞,请欣赏下面这些图片。
2、从他们的舞蹈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五、拓展延伸 1、1、以下面句子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和田自古以来就是瓜果之乡。
2、课外交流你还知道的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知识。
【板书设计】
9课 和田的维吾尔
乐观
土地
美 的维吾尔人
善舞
教学反思
豪气
热爱
爱
能歌第9课 和田的维吾尔
根据课型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即:读、认、划、画、悟。这五个环节中,“读”是关健,“悟”是落脚点,“认”是基础,“划”和“画”是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五个环节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前面四个环节弄通弄透,第五个环节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了阅读教学的原则。
首先是“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他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使他们在自读、品读、感情朗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对课文的内容有所感悟,形成初步的印象,达到与作者心灵碰撞的效果,为教学第五个环节中的“悟”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二是“认”。“认”这个环节的前题也是读,即是让学生走进文章的同时认识文章的生字,找出新词,要求学生利用词典等工具书再结合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但语言优美,词语丰富。本文新出现的词语有十九个之多。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理解课文的内涵与精髓,有情感地品读课文,必须要扫清字词障碍。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划”和“画”。是依据课前导读而设计的。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充分地品读文章之后,再去找出文章中介绍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并做上记号,然后再划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这两个环节只要学生深入课文,仔细品读是不难解决的。解决了这两个环节也就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悟”。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维吾尔人的特点以及他们虽苦优乐的精神风貌。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设计的是分块分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以读促悟。比如说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歌声感受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运用对比的写法。被沙尘暴统治及破坏的夜色与热烈激昂的歌声形成强烈的对比。“汉子嘶着沙哑嗓子在迎风引吭。”“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超越可怕的黑暗与自然。再比如读第五、六自然段,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维吾尔姑娘的漂亮,那里的姑娘和小伙子能歌善舞,能体现他们豁达与乐观。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分块分导学生以读促悟,使学生深入体会到生活在沙漠中的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面这些美用歌声用舞蹈来表现。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
回顾本课堂教学,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学,引领学生由浅入深,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重在“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究维吾尔人的特点及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第三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音并理解: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说明和生动描写的表达方式。
4、了解作者,激发课外阅读作者权鹏飞不同作品的兴趣。教学难点
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以及和田是个怎样的地方。
2、多媒体课件。
3、前置性学习单。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品味了北京春节的年味,欣赏了带着面具演出的藏戏,参观了圆形的客家土楼以及方形的傣家竹楼,今天杜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新疆的和田地区,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
2、我们把课题读一遍。生齐读。课题中的和田是新疆的一个地名。要了解和田,我们先要了解新疆。(出示全国新疆地图)。中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世界第三,外形像一只雄鸡。新疆是位于鸡尾的一片地区。它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乌鲁木齐市,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和田是新疆南部的一块地区,该地区与阿克苏地区之间有着号称死亡之海的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地区地貌以荒漠为主,自
然环境恶劣。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很多地方寸草不生。这样糟糕的环境却有大量的维吾尔族人生存。你们想知道那里的维吾尔人是如何生活的吗?请同学们将语文书翻到37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字词过关,摸清结构
1、课前给同学们发放了前置性学习单,现在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一个同学将认读词语读一遍。指名读,齐读。读是都读好了,可是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吗?请几个同学选词造句,不重复。
2、字词过关了,可是课文能读好吗?觉得自己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学举手。那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轻声快速,字音不拖。边读边了解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一个同学读出来。指名读: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中包含了维吾尔人的什么性格特征?豁达乐观。师板书。
4、师:乐观,这个词语,我好像在课文中其他的地方也看到过,请一个同学帮帮我,找一找还有哪个句子中有乐观这个词语,把这句话读出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乐观一词,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前后呼应(前后照应)乐观?谁乐观?对,维吾尔人乐观的生活。其实刚到和田负责采访和通讯写作的作者正如文中所写,内心是惊恐和不安的。他原想着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应该是贫穷和痛苦的,还可能因为偏远贫穷而多抢劫杀人之事。但是当他在当地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维吾尔人热情好客,豁达乐观。采玉石,织毛毯,开辟绿洲,栽种瓜果。硬是把艰难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作者禁不住对他们的赞叹之情,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乐观就是他对这个民族最大的感受。
5、那么,他写了维吾尔人的那些特点?如何写出他们的豁达乐观呢?我们一起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三、小组探究,汇报交流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将关键词圈出来。用波浪线画出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师相机板书: 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天性爱美
喜爱聚餐
能歌善舞
2、钱钟书先生说过: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见一下这只下蛋的鸡呢?杜老师却认为吃了一个好吃的蛋,自己会很想认识结交一下这只鸡,和它交个朋友,以便有机会吃到她更多的蛋。那么,读了这么优美的文章,你们想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他更多的美文吗?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四、了解作者,拓展阅读
1、介绍作者,教师出示权鹏飞介绍资料:权鹏飞,男,陕西白水县人,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新疆日报》通讯员,曾获新疆第八届、第九届“新疆新闻奖”。现为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
2、课件示《梦幻尼雅》片段,激发学生阅读。
3、推荐阅读《塔克拉玛干最后的“骆驼客”》、《沙漠“白毛男”》、《梦幻尼雅》、《一个百岁老人最后的葬礼》、《尼雅三题》、《和田三宝》、《和田三棵树王》、《和田之冬》。
五、板书:
9*和田的维吾尔人 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豁达乐观 天性爱美
喜爱聚餐 能歌善舞
第四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设计
红寺堡区第三小学 张步科
一、设计意图:
《和田的维吾尔》是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性格特点和民俗风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农村学生朗读,理解的能力较差,本教学设计,采用多次“默读、感情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和田维吾尔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同时,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欣赏,使学生们更直观立体地感受到维吾尔的风情。
二、教学预设目标:
1、知识和能力: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
2、过程与方法:咀嚼“载歌载舞、铺天盖地、美不胜收、豁达乐观”等重点词语;学习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以及民族风俗。
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习作中。
四、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说说你对维吾尔族有哪些了解?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了解的这些,还有哪些饶有趣味的风俗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
3、了解新疆和田的地理位置(师板画中国地图),介绍和田。过渡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和田,去真正感受和田维吾尔的风土人情吧!(齐读课题)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都帕等维吾尔的意思)
2、生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找出其中的语句朗读体会。
3、课文中最能集中表现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话?(教学预设:“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齐读这句。
(三)、练习填空
()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的汉族人()的回族人
()的()人
六、小练笔、我想对于这样一个民族,你一定有话想说,那就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心里话写下来.2.我还知道那些民族的风俗特点,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
豪气乐观能歌善舞 热爱土地
爱美
第五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六年级下册《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设计
城南小学 马丽娟
教材分析:
《和田的维吾尔人》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了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对土地的热爱,爱美爱花的天性,能歌善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性格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知道抓住阅读课文的“链接语”来读懂课文,也已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依据教材内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二是写法,三是知识的积累积累、迁移,以便能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想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网络学习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想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和田、维吾尔族民风民俗的资料;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风俗资料。
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和田,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齐读。
1.谁能把你了解到的和田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2.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课文中提到的“馕”是什么? “巴扎”、“都帕”、“艾得来斯”又指什么? 3.学生汇报,老师出示相关图片。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最能概括和田维吾尔人特点的句子。
2.交流并出示句子:
① 观察以上句子分别处于什么位置,它的作用是什么?
② 根据你画的句子内容选择精练且有概括性的词语填一填:
(豪气乐观)的维吾尔人
(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爱美爱花)的维吾尔人
(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维吾尔人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格
1.和田维吾尔人的这些特点又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请用“≈”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并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1)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人。
(2)酷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地息息相关?
(3)爱美爱花的维吾尔人。
(4)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
“没有歌舞,维吾尔人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所以说,请大家集体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都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快来说说吧!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把维吾尔人的民俗风情讲给你的父母听,让他们分享你的收获。
2.调查了解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服饰、饮食、民居、节日、工艺等),仿照本课的写法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9、和田的维吾尔人 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苦——甜
爱美爱花
能歌善舞
热爱生活
豁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