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瓜的外表
西瓜的外表
我最喜欢吃西瓜。西瓜的体型圆圆胖胖的,外表有一些像波浪的条纹,果肉是红色,里面还有小小的黑色果核,味道甜甜的还有很多水份。我最喜欢吃西瓜了。
二年级:龙城宝贝
第二篇:西瓜的外表(50字)作文
精选作文:西瓜的外表(50字)作文
我最喜欢吃西瓜。西瓜的体型圆圆胖胖的,外表有一些像波浪的条纹,果肉是红色,里面还有小小的黑色果核,味道甜甜的还有很多水份。我最喜欢吃西瓜了。二年级:龙城宝贝 篇一:西瓜的外表
西瓜的外表
我最喜欢吃西瓜。西瓜的体型圆圆胖胖的,外表有一些像波浪的条纹,果肉是红色,里面还有小小的黑色果核,味道甜甜的还有很多水份。我最喜欢吃西瓜了。
二年级:龙城宝贝
篇二:西 瓜
西 瓜
三年级 王一鸣
小朋友,你们爱吃西瓜吗?我们的西瓜非常好吃,如果你不信,就来我家尝尝味道吧!
我们的西瓜非常新鲜。它的外形是圆形的,还有的是椭圆形的,它的颜色两边是浅绿色的,中间是深绿色的。
上一次,我吃西瓜的时候,妈妈拿着菜刀,“咔擦”一下把西瓜切成两半,当时我吓得浑身发抖。对妈妈说:“妈妈,你真厉害。”妈妈说:“怎么了你?害怕了。”我说:“是的,害怕了。”马上就要吃的时候,我发现西瓜的果肉是红色的,种子是黑色的,听姥爷说:“西瓜的种子埋在土里可以种出很多西瓜。”
我听了姥爷的话,把西瓜种子拿了出来。埋在地里,给他浇点水,我就回到屋里。
过了几天,西瓜终于长出来了,我赶紧告诉妈妈,妈妈陪我来到地理,把西瓜放在筐里,我们拿了很多很多,回到家里,妈妈把西瓜切了一半,切成三角形,我吃了一些果肉,说:“鲜甜极了,”妈妈说“太甜了,”我快乐地跳了起来。
西瓜真好吃,还能补维生素c。就这样我每天来种西瓜。
篇三:西瓜 作文
西瓜(吕宇菲)我非常喜欢吃西瓜。
春天来了,西瓜地上长出了新的藤条,藤条上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夏天到了,藤条的叶子上长出了金色的小花,金色的小花越开越盛,好像金色的海洋在飘荡。/ 热闹了好一阵子的西瓜花渐渐地谢了,西瓜地上结出一个个小西瓜。小西瓜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色的,逐渐变得青中带绿,绿中带青,最后变成一半儿青,一半儿绿。西瓜圆溜溜的像一个大娃娃。那碧绿的外衣上布满了海浪的波纹,犹如穿了一件花外衣。摸上去滑溜溜的,凉凉的,爽极了。熟透了的西瓜,敲上去有“咚咚”的声响,好像在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切开熟透的西瓜,里外漏出了鲜红的果肉,还镶嵌着黑宝石一样的子,看上去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我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啊!真是香甜可口,感到清爽无比。尤其是夏天,吃上一口让人来到冰雪世界,那凉爽可口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
西瓜不仅好吃,而且它的全身都是宝。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能消署解渴,还可以入药呢。
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非常爱吃西瓜吗?
篇四:西瓜
西 瓜
丰安小学四(1)班 李孝松
今天天气很热,妈妈在超市里买了一个大西瓜。我特别高兴,一放学到家,就迫不及待的要打开它。
妈
洗,我
的家妈叫我把它洗抱着这个沉甸甸伙,甭说有多开
只见它身上布满
全是由黑色和绿的道道条纹,更
是,在它的后面心了。花纹,色组成有趣的
还有一个像小猪的尾巴样的藤蔓,超级可爱。我把它全身洗了干净,妈妈说了,西瓜有俩种吃法,你可以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用牙签穿着吃;你还可以把它切成俩半,放点白糖用勺子挖着吃。妈妈用长长的西瓜刀把西瓜切成一个个月牙形状的,我都流了口水,抱起一块就咬,顿时嘴里凉凉的、甜甜的,真是香甜可口啊!突然我吃到一个硬硬的东西,连忙把它吐出来,一看,原来还有籽啊。听妈妈说,西瓜是靠籽才种出来的哦,傻傻的我还以为在树上长的哦!
听爸爸说,西瓜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利尿,含有糖分和水份,夏天食用还可以降暑解渴哦。更有趣的是西瓜皮还可以做菜。原来小小的西瓜有这么大的用处啊!
西瓜啊西瓜,在酷暑难当的夏日,当你粉身碎骨给我们带来清凉时,我深深地为你骄傲!
教师点评:全篇行文流畅、自然,贴近生活写生活。结尾处收得很棒、入神!
第三篇:外表并不代表一切
人总是矛盾的动物,总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面子以至于扭曲了原本纯洁的心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由于利益分配很复杂才有了尔虞我诈,才有了勾心斗角。才有了言不由衷,纷繁的尘世其实很简单,由于人类的情感很复杂,才有了书剑恩仇,才有了离合聚散,才有了谎言与欺骗。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充斥着利益的调整与分配。人,每天都被各种复杂的心情左右着、操纵着。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利用它可以做到我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知道下一刻自己会拥有怎样的心情。说到底,科技掌控的是客观,是理性;而人却是主观的感性的动物。而主观与感性,就像孩子的脸,像恋人的情绪,像二、八月的天,是最不容易捉摸和掌控的。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顾城的那首诗:我一会看你,一会看云,我看你的时候很远,看云的时候很近。简单与复杂之间,也有这么一层迷梦的关系,上一刻远离了简单,而此时靠近的还是复杂。很多人总在意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越是缺少的东西,越是要去张扬炫耀,不肯矮别人一头。所以很多时候,能力和自尊是成反比的,一个人越是能力不够,越要用一些表面文章和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来显示自己强大的自尊心。
就像有的年轻人,工作没工作,还非要买一些名牌手机、名牌衣服充面子,假装自己过得不错,其实不过是榨取父母的血汗来满足自己的虚荣。若眼光不在发展事业、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整天去想着谁的手机比自己的好、谁的衣服比自己的贵这些小事,舍本逐末,到最后,非但能力不会有长进,膨胀的自尊也会被戳破。
虚伪是我经常用的一个词,当然和朋友说的时候,大多是开玩笑,同时也表达了我们谈话的一个宗旨就是要坦诚。虚伪是我们每个人都不看好的一种表现,可有时不虚伪又不行。比如:客户来我这里谈关于家装的事宜,我当然会好好招待,结果瓜子、果皮扔了一地不说,还把水倒在了沙发上,搞得到处都是脏兮兮的,临走时说这屋子我们搞得这么脏,我帮你打扫了再走,我急忙说:没关系,我正要大扫除呢。送ta们出门后,我开始痛恨自己的虚伪。明明很讨厌不讲卫生的人,可还装着笑脸还说没关系,但不装自己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杜绝,就只好让自己装了。有一天几十年都不联系的同学打来电话,说想我了,告诉我她要结婚了,要我一定要参加她的第二次婚礼,我也在电话中虚伪的回应着,我也很想你。其实,我们上学时根本就没说过几次话,如果她不主动报上大名的话,我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呢。一好朋友,周末大清早打来电话,睡得正甜的我不得不起来接听他的电话,电话那头听着我迷糊的声音说,我是不是打扰你休息了,我急忙说没有,其实还得感谢他叫我起床!虚伪的够意思吧。以前还是在外地上班的时候,有个女同事一到办公室就炫耀自己说你看我今天穿得漂亮吗?其实很难看,为了顾及到她的自尊心,还言不由衷的说好看。有时候明明心情不好,我还虚伪地绽放公式化的微笑送给大家;偶尔借口推掉同学的聚会,还一在的赘述自己非常想去的心情。都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么虚伪的,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虚伪了多久,这林林总总都是在表达生活的方式,所以总是选择将生活中的不愉快留给自己,也许我还会继续的虚伪下去,但至少从这一刻开始,我会逐渐的学会拒绝,拒绝对不喜欢的说喜欢,拒绝对不认同的说可以,拒绝对在乎的说不在乎,更会拒绝虚伪!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然,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些人掩耳盗铃,欺骗着自己,有些人探囊取物,学会了自知之明,是人,都有隐藏,都有你看不清的弱点,也有你猜不到的优点。虚荣,封闭自我,只会让生命长满荒芜。积极,热爱生活,即便沙漠,也会成为生命的绿洲。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才华,还在于意志力。一个人笨一点不怕,只要他勤谨,有追求上进的抱负心,成功的果实早晚会被他摘到。龟兔赛跑的故事人皆共知,聪明有时反被聪明误,而笨人却有笨精神,奇迹有时也会在平凡的人身上发生。
尘世复杂,整天去愤怒不满没有用,摆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也没用,最后只能得到一些廉价的同情或者轻蔑的嘲讽。想要赢得尊重,只能靠自己价值的提升。世界不是围着你一个人转的,别人也不会顾着你的情绪而事事顺着你,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个觉悟:想要成功,就要把自己捧到空中楼阁上的自尊心重新放回地面,踏踏实实地奋斗,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不要等着别人来帮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
放下自尊,不是说让你放弃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就是不要让所谓的面子成为自己成长和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与其因为害怕失败会被嘲笑而止步不前,不如在嘲笑中走向成功,回首时笑傲江湖。
生活有时是令人沮丧的,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言论,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想爱的人,害怕淹没在飞短流长之中。其实没有人真的在乎你在想什么,不要过高估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被别人议论甚至误解都没啥,谁人不被别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若你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一定会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
人活的实际一点,自我一点,就没有那么多事需要自己去敷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处理事情,这样才活得洒脱。当我们不再理会别人的言语时,当我们脱下华丽的外表时,我们便会活得更轻松、自在,华丽的外表并不代表一切,更多的内秀才能展示出价值的所在。
第四篇:商业银行外表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
前言
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范围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外国与我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表外业务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后,以表外业务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出现了新的高潮,而表外业务方面的创新尤其明显,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相比西方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我国开始履行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承诺之时,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直接交锋主要集中在表外业务。这也意味着不论从商业银行拓宽利润渠道的角度,还是从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应该加大力度开展表外业务创新。因此,根据中国银行业开放现状及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策略,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积极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西方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阐述,提出了业务拓展的策略步骤,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
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即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或有资产类和或有负债类表外业务。另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简言之,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务[1]。本文所使用的表外业务概念是指广义表外业务。
二、我国发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开放了金融市场并广泛参与国际金融业的竞争。2001年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2006年12月11日国务院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设立形式,包括所有制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商业银行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要使利润最大,归根到底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西方商业银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业务创新,以谋求更大的利润。表外业务成为80年代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也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在创新方面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所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表外业务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主要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业务种类基本上集中在存贷款业务上,利息收入几乎是其经营收入的唯一来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利率变动越来越频繁,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获利空间不断缩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就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取最大收益。发展表外业务能够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提高资产报酬率,还将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各种表外业务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上赚取高额利润。
(二)发展表外业务,可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拓宽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开拓表外业务,有利于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实现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但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业务扩展到了表外业务,而且更进一步把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拓展到了各类非信用业务,并利用自身在信用业务中形成的良好信誉、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经验等优势,在新的业务经营领域中开辟并巩固自己的阵地[2]。
(三)发展表外业务,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利润
由于表外业务基本上无需运用或较少运用自有资本,而且还可以放慢资产增长速度,因此可以避免资本充足率的限制,无需为这类活动及其风险提取相应的准备金或一定水平的资本额,所以具有降低经营成本的功效。
(四)发展表外业务能有效地转移或降低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和证券投资的收益,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证券投资,都是对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商业银行一方面面临着本金损失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利率、汇率波动等市场风险,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则可以避免、转移和分散上述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对转移或降低风险都有很好的作用,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等工具则可以分散、转移信用风险。
(五)发展表外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资产流动性 很多表外业务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可转让性,例如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证券化,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借助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大大弥补了其资金缺口,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
(六)发展表外业务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商业银行要想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就必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发展表外业务正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可以扩大银行的顾客群,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与客户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从而保证商业银行拥有不断扩大的市场占有率。其次,发展表外业务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包括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的规模。商业银行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可以间接增加资产与负债规模,以手续费收入的形式扩大银行利润。表外业务不仅通过增加商业银行利润为银行补充资本金提供了可能,而且因为表外业务的风险权重较低而只须对应较少的银行资本,所以开展表外业务、扩大表外业务规模是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总之,发展表外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十分重要,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表外化将是国际商业银行经营的趋势,表外业务经营的成功与否已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东西方商业银行在经营以及创新发展表外业务等各方面却具有很大的差别。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对比
(一)表外业务发展动因对比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内在动力,也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从内部动力看,理性的自我利益—利益最大化目标,以及满足金融监管的要求,即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无论是对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来说,都是共同动因。但从外部环境来看,中西方商业银行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金融管制程度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相继制定的旨在限制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保持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法律法规,在80年代之后就成了阻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严重桎梏。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西方,各国监管当局纷纷放松管制,力图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美国、日本、法国以及一贯很保守的加拿大都纷纷效仿德国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随着银行内部分工的逐渐消失,出现了银行经营业务多样化的局面,在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始了表外业务的不断创新。
我国金融业目前还是奉行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这种严格的管制虽然能加大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阻碍了商业银行直接参与信托、证券、保险等业务,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没有直接感受到来自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竟争压力。没有压力就很难有表外业务创新的动力,必然导致我国表外业务进展缓慢。
2、金融环境的差异 表外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的最初产生是迫于当时剧烈动荡的金融环境。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浮动汇率制取代了维系全球近30年的固定汇率制。汇率、利率的频繁波动,石油危机所造成的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元暴跌、股市暴跌、债务危机、财政赤字危机,使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受到了空前的猛烈冲击,使人们对未来金融的预期也变得扑朔迷离。在传统的借短贷长的经营过程中,银行资金成本变动频繁,而收益却相对稳定或由于利差的缩小而变得相应减少,这使得银行通过存贷款获得预期利润的计划越来越难以实现。这就迫使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表外业务就应运而生了。
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缺少发展表外业务的外部刺激。利率市场化、资本帐户开放等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与利率、汇率波动相关的表外业务相应地缺乏市场基础,因此就没有开展此类表外业务的需求基础。市场需求不足,使得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明显缺乏动力。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也在逐渐推出相应的表外业务产品[3]。
3、科技和创新水平的差异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还得益于科技革命所提供的物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彻底改变了金融业的传统操作方式,银行业务成本大幅降低。数据处理电脑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和资金转帐电子化为表外业务达到规模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银行有条件不断设计出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并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业务紧密联系起来,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极大地方便了金融交易。西方商业银行的用人之道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它们始终会保持一支精干的研发团队,能够紧紧抓住市场需求的动向,不断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表外金融产品,而且每年都会从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研发资金,为表外业务深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续力量保证。
相比之下,我国的科技水平明显落后,计算机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都不及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进行技术开发的人员和资金投入比例都很小,尤其是由于各银行几乎都没有设立相应的表外业务部门,因而专业人才是相当匾乏的。可是就在现有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资源浪费却很严重。例如信用卡业务,各家银行的银行卡各有一套系统,不仅是重复建设,而且也给持卡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可以想象没有科技支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很多表外业务开展将无从谈起。
(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比较
西方国家金融业的监管宽松和混业经营使西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可以顺畅地向存、贷款业务两端延伸和发展,自主经营表外业务,因而其表外业务不但品种丰富,而且技术成熟,表外业务的多样化程度高于我国商业银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表外业务产品和工具有了极大的丰富。60年代有了福费廷和自动转账、邮政转账服务,70年代有了贷款卡和电子支付系统,80年代创新出大量的信用担保及互换、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产品[4]。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品种在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但相对于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品种看,我国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品种还是比较少的,而且主要是集中在传统的结算、汇兑及代理收付等低端业务,对盈利的贡献度较低,不能满足表外业务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受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影响,金融创新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品种开展得比较缓慢,所以说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品种上己经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像我国商业银行除了传统的结算业务外,1985年才有信用卡业务,2001年才有福费廷业务,创新业务品种单一,且基本无原创性创新品种。三)表外业务新产品开发机制比较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产品开发并没有限制性的规定,银行表外产品开发都是按市场机制进行和从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要着手。商业银行根据表外业务新产品开发工作需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4]:
1、定向阶段:包括产生创意、筛选创意和测试创意三个独立的步骤。新产品创意可以来自客户的建议,也可以来自银行表外业务管理人员的建议。在许多创意产生后,商业银行主管部门要对其进行筛选,将各方面条件都能符合的切实可行的创意留下来,接着对筛选留下的创意进行测试,明确表外业务新产品的利益点、在什么情况下必须用到这个新产品,谁是新产品的主要购买者或购买群体。
2、设计新产品阶段:在表外业务创新产品设计前首先对新产品开发的成本、利润、资金回收、营销方案以及银行资金的预算进行分析,之后才进入新产品的实际设计阶段。这包括两部分设计:一是新产品本身的操作性细节,称之为产品设计、测试;二是为了在新产品推出时能顺利供货,要求对供货办法和供货系统进行设计、测试与改进,以保证没有故障。
3、试销阶段:产品试销通常用来确定潜在的客户是否会接受该项新产品,而试运行则是保证产品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正式上市阶段:在建立了供货系统并实施了市场营销计划之后,公司就开始组织新产品的批量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在这一步之后则是形成批量后的审批,来确定是否己经达到了新产品的预期目标或者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从上面可以看出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创新产品开发机制相当完善,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表外业务产品开发机制,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开发权基本属于各总行,表外业务品种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各分行和支行除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些小项目外,基本没有表外业务新产品开发权力。总行内部没有表外业务创新的组织管理部门,多个涉及表外业务创新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而且,总行开发的新产品和分行增加的一些小项目,基本也是拿来主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有85%是通过“拿来”方式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吸纳引进的,真正由我国首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外业务品种极少。根本没有根据成本、收益的分析,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调查,严格按开发程序进行表外业务产品开发。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表外业务创新,我国应尽快建立根据成本、收益的分析方式、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调查、严格按新产品开发程序进行表外业务产品开发的机制。
(四)表外业务产品定价比较
表外业务产品收费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创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费的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润。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价和收费完全被视为企业行为,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由于西方国家市场机制、经营机制相对完善,商业银行的定价政策几乎透明,这在客观上表现为相同的表外业务在规模、经营相近的两家商业银行收费政策相似。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核算多为以产品、客户双重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收入、成本均以产品为核算单位。因此,其表外业务产品的定价可以依据收入、成本模型,在综合考虑市场因素、本行和本地区的特点予以确定。所以,西方商业银行产品的定价和收费充分体现了市场性原则和成本收益原则。
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价和收费机制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差别很大。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价机制不完善,多数商业银行定价政策不统一,相同表外业务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甚至在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收费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5]。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采用市场跟进型定价,定价的随意性较大,价格的变动常常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占有率或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普遍缺乏科学的定价理念,同时也缺乏对定价策略的思考和研究,表外业务产品的收费情况相当混乱。
(五)表外业务收入的差距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模式的灵活性,盈利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断拓宽经营领域,广泛涉足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信托和基金等知识密集型业务领域,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普遍较高,中间业务收入在非利息收入结构中的占比较高。在欧洲,由于金融竞争和金融自由化等原因,商业银行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收入,逐步拓展经营的领域,开始将触角伸向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金融的三大支柱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收入,开始策略合作、联手营销。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表外业务中份额最大的是金融衍生产品工具的交易。
而我国目前的表外业务品种主要集中在那些筹资功能较强的结算、信用卡、代理收付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上,其覆盖面非常狭窄,远远没有达到表外业务全面发展的局面。而且我国金融领域受分业经营的限制和我国金融市场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信托、保险、金融租赁业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等能为银行带来高额利润的表外业务进展缓慢。
通过上述各种比较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和西方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创新上存在很大差距,双方已进入到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已历经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初级阶段和以投资银行、银行卡、信用担保、衍生金融工具收入为主要表外业务收入的成长阶段,进入到适应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级阶段,有着相当成熟的表外业务新产品开发和定价机制。而我国表外业务创新还处于表外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看到差距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表外业务创新、发展的空间很大,表外业务创新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谋求发展的一个契机。
四、表外业务创新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为谋求生存,必须向客户提供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手段,在操作上应坚持以人为本来创新金融产品。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营造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金融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需要有一个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通过上面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环境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一些金融政策和制度的确是制约表外业务发展的因素,特别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虽然目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渐放松,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商业银行的部分表外业务品种仍不能得到开发。像出于风险防范的目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展受到严格的限制,不仅政策空间小,而且交易市场十分狭窄,有些实际上己经近乎完全禁止的状态,例如汇率期货、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交易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被停止。因此,表外业务的创新,仅仅商业银行自身在主观上做出努力是不够的,管理层必须要营造相应的金融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积极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只有放开限制、放开市场、推出产品、创造需求,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
(二)积极推进符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金融环境和制度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提高银行利润的同时,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制度法律政策等不断健全以及自身抗风险能力增强的过程中,稳健地进行表外产品的创新。增加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为未来寻求三业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由于中间业务不需动用商业银行自有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从而就能增加银行利润收入,所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是否顺利进展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
2、进行低风险表外业务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995年至2000年为存款导向阶段,发展表外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稳定和增加存款,相应地,表外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委托贷款等业务领域;2000年以后,逐步过渡到收入导向阶段,以防范风险、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与此相适应,代理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收益表外业务成为创新的重点[3]。因此,在稳健发展无风险的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之后,应进一步开展低风险的表外业务创新。今后我国表外业务经营方向应主要发挥传统中间业务优势,巩固优质客户,在服务策略上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在经营态度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经营作风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采取差别客户营销战略。即,一方面采取差别客户营销策略,根据客户对银行收益的不同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另一方面采取差别业务营销策略,有选择、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高附加值和个性化的业务品种,投入资金,依靠物资技术力量为中间业务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6]。同时要采取差别化策略,选择合理高效的投入机构,向重点客户、重点业务倾斜,对推出的一些新产品要加强理解与学习,并不断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结合地域状况和产品特点,对一些优质潜力客户量身设计新产品,保留稳定有实力的老客户,发展新的潜力客户,力争实现最佳投入产出率,为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和保证。三)发展三业合作,拓宽表外业务创新产品
随着“一站式”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金融超市将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证和银保合作使得三业共享了客户资源,无疑将激发业务交叉上的创新。而且这样的战略合作可以在不加大任何投入的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供可观的利润空间,也为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拓展了新的业务渠道,可谓实现多赢。
1、银证合作
银证合作可以使商业银行进行从支付结算到中介代管、金融信息咨询等广泛的表外业务,有利于跨行业的交叉业务创新。当前,我国的银证合作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初级阶段,己经创新的表外业务有:
(1)银证转账业务
(2)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3)银行网点代办证券开户业务
为了更好的发展银证合作,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创新和发展更多的表外业务。在基金行业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之际。商业银行可以为基金提供资产管理业务。由于信用和资金安全上的考虑,国家规定商业银行是基金的法定托管人和基金运作的监督人,并由商业银行具体办理证券、现金管理以及派发红利等核算业务。此外,还可以与证券公司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进行合作。例如,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以及配股融资等活动时,证券机构提供担保,银行代销证券公司承销的企业债券等。
二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拓展代理业务的深度和广度。银证合作依赖于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更加快捷、安全、准确的电子化系统,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结算能力,为代理证券的一条龙服务打好坚实的基础。代理证券业务,争取实现客户在银行网点办理股票开户、买卖、存取款、查询、销户的一条龙服务;代理基金业务,为客户提供认购、申购、赎回的全程服务,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代理国债业务,包括凭证式国债的承销、发行、兑付和柜台交易等业务[7]。
三是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资产证券化是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表外业务创新。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不良债权为切入点,发行了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逐步扩大,商业银行依然可以从住房抵押贷款着手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8]。从当前的形势来分析,由于市场基础、经济环境、法律制度、信用基础、利益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并没有大规模的运用。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必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2、银保合作
银保合作在西方金融市场己经不是新鲜的事物。银行保险己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销售方式或是一种金融业的经营模式。代销保险业务就是银保合作的交叉产物。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下,银行业和保险业无法进行较深层次的合作。相关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金融机构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根据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银行保险的创新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短期内,在分业经营体制下,从初级的代销保险阶段提高到合作开发产品的战略联盟阶段;二是在混业经营体制下,发展为金融控股集团下的深层次合作[8]。
目前,我国银保合作属于销售协议模式。很多商业银行都开展了代销保险的表外业务,代销保险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是否能开发出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渠道优势最大化。因此,相比现在银行简单地销售一般化的保险产品,不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新的保险品种。我国的私人养老金市场并不发达,可以借鉴法国和意大利的经验,居民可将人寿保险的消费替代养老金计划的支出,而此时由银行销售的与养老金所具有的保障加储蓄性质极为相似的储蓄型保险产品无疑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可以开发捆绑式产品,如信用卡相关的保险产品以及能够有效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的保险产品等。在条件成熟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向客户提供综合理财计划来带动银保产品的销售。
3、金融控股集团
从西方国家三业合作的经验来看,金融控股集团或是金融超市都是最终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可通过并购、投资控股、出资参股和新建等方式,从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在内的金融综合经营。但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合作模式要在混业经营的法律框架下才能真正实行。我国少数的金融集团己经出现了股权上的银证合作模式,如光大银行集银行、证券、保险于一身。但光大银行的形成有其独立的历史原因,和西方的金融控股集团还有些差别。因此是否能作为我国三业合作的高级模式还有待研究。
(四)提高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在表外业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表外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商业银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银行组织架构。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起表外业务创新组织管理部门作为指导全行表外业务创新发展的决策机构,分行根据实际情况,或建立相应机构,或指定专业部门负责。表外业务创新管理机构应发挥在表外业务创新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做好对表外业务创新的统一管理、市场调查、系统开发、有效营销等工作。该部门要进行详实周密的市场调研工作,不断获取市场的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做好市场预测和产品开发决策。
2、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全面防范风险,推进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
首先,从主要控制和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向全面控制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转变,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等方面转变,真正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其次,努力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优化,积极引进国外商业银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对内部控制人员、职能和流程加以统一规范,便于执行和操作,以将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能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第三,尽快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撑,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确程度。第四,加强对计算机系统风险的控制,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督和牵制系统,保障计算机存储备份数据的完整性、精确性和安全性。
3、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日臻完善。
一是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按照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分部、一级分行总审计室、审计办事处四个层次开展审计活动,同时健全和完善审计规范制度建设;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功能,审计工作的战略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三性”审计转向经营审计;三是审计方法要进一步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并借助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四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强化审计培训,组织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普及审计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9]。
4、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建设。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调动每位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来达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在银行内部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五)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要进行有效的业务创新,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创新机制,通过有效的保障,激励机制,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1、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国内商业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的人员较为匾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无法广泛开展高技术含量的表外业务产品和服务的“瓶颈”。而表外业务恰恰对人才规格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一匹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会管理且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端的表外业务更是要求从业人员对企业信用、资产管理、财务顾问、投资银行等方面业务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实际经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表外业务人才的引进、吸收和培养。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人员配置可以通过外部招聘来满足,也可以通过组织中现有人才的再开发来满足。培养应届毕业生以及一些留学生作为表外业务团队的新血液;重视内部招聘的选人途径,选择有创新意识、专业技能扎实、外语能力强的员工进入表外业务团队;对于一些我们不熟悉的高端表外业务,可以从外资银行引进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学习性组织。鼓励员工参加资产评估师、工程造价师、房地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证券咨询人员和基金托管人员等各种执业考试,培养专门人才。
2、引入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
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同其他企业一样,不可能仅以自己的产品吸引住所有消费者,而必须加强市场分析、产品开发与包装、销售促进和研究售后顾客反映等表外业务市场营销的管理。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目标客户、目标市场,并进行整合重组,制定符合实际的客户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为客户度身定造。并根据不同客户群的贡献程度提供差异的服务价格。
3、完善表外业务产品定价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表外业务产品定价机制,制定正确的定价原则和切合实际的定价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模型。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定价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综合效益原则,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定价既要体现单一效益,又要考虑到综合效益;既要考虑到眼前效益,又要兼顾长远目标。
(2)成本导向原则,即以成本为基础,综合核算其成本和收益,使产品最终能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
(3)市场竞争力原则,因为表外业务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竞争性的价格不但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而且还能带来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相应的收益。
(4)满足客户需求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应只有提供客户满意的表外业务产品,才能吸引客户购买,才能实现利润和市场份额的扩大[8]。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品应当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定价目标,这也是遵循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岳阳.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浅析[J].北京: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资产风险管理部,2008.11 [2]俞靓、石朝格、高改芳.聚焦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银行业开放[J].中国证券报,2006.11.17 [3]潘鹏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6. [4]邹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1:86 [5]曾昭才.合理收费+科学管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必然选择[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17):13 [6]刘庆峰、付瑞利.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分析[J].内蒙古统计,2007.3 [7]丁武民.我国综合性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6:33 [8]龙灵琦.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6 [9]王怡.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J].财会通讯,2008(4):32 [10]谢启标.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金融论坛,2006.9 [11]贺强、杜惠芬、李磊宁.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及创新趋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78 [12]班秀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审计报,2005.6.22 [13]许一鸣、宋海林、李劲松.WTO后过渡期中资银行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5.6 [14]邓世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第五篇:良好职业形象≠“声色”外表
专家:职业形象要与公司文化融合
职场礼仪专家指出,尽管国内公司和个人对职业人的形象都越来越重视,但职业人胡乱穿衣现象仍普遍存在。很多女性职业人在办公室穿着露背装,这在国外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职业形象
过去几乎没人提及
泰来猎头公司咨询事务所所长纪云在谈到这个话题时表示,现在一些职场人并不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这多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都是靠国家分配工作,给什么工作做什么工作,中途想换个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对于工作是被动的接受,至于做什么职位需要树立什么样的职业形象,这对那个经济时代条件下的职业人来说,几乎没有概念,所以也就没有形成一种职业形象概念,更不要说在职场上去刻意塑造、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了。
但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想要工作,就需要劳动者自己四处去求去找。在求职的过程中,为获得自己满意的公司的满意职位,首先就需要求职者从着装、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传递出你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职场人的信息,以此尽量给职位提供方一个较为满意的印象。
根据企业的不同性质,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形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日本企业相对欧美一些企业来说,对职业形象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一些。乐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总务人事科科长王德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一个人不论在着装形象或者在行为举止上都展现出一种严谨的作风,那么企业就会对他给予一定的信任感。
一些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大家都注重着装、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职业形象,但只有那些把企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功能很好匹配起来的人,才能够算是企业初步要找的人,之后企业还需要对不同职位的人进行职业形象培训,从而使人才在职业发展中建立更合适的职业形象。因为在他们看来,形象得体的雇员是公司形象的代表,在与企业核心竞争对手竞争的过程中,往往是细节取胜。
多数职业人
职业形象比较混乱
国际标准礼仪学院、北京德业轩国际礼仪培训中心导师总监郑东认为,目前许多职业人的职业形象定位比较混乱,职业形象意识虽然有了不小的加强,但职业形象塑造、维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有的甚至不能给自己的职业形象进行准确定位。
就从职场人着装礼仪来看,什么职位的人适合什么头型都是有讲究的,这不可以遵循“流行就好,时尚就酷”的原则。相反,职场的头型、着装需要大方得体,不管自己什么职位,都给头发染个时髦颜色、剪个时髦发型,这只会让您的职业形象大打折扣。
还有很多女性职业人在穿衣服时更是随便,比如说在办公室穿着露背装,这在国外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职业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成熟、稳定、大方,而随随便便的小吊带、露背装、露脐装是职业人上班时着装的大忌。但如果你要参加晚宴什么的,那这样的衣服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现在职业人跳槽现象比较频繁,是不是从一种职业跳槽到另外一种职业,以前的职业形象就全部要抹掉重新塑造全新的职业形象呢?郑东认为,如果你的职位或是职业、或是服务的公司发生变化时,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形象调节,以使你的职业形象与你当前所从事的职业、所服务的公司相匹配、相吻合。
树立职业形象
在于日积月累
郑东表示,职业形象的塑造和维护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职业人日积月累。她说自己在实际培训中发现,越是那些职业形象定位准确的人,越是想了解更多的职业礼仪知识,以期待他们的职业形象更加完善。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刘浩认为,尽管有不少介绍职场礼仪的书籍里提到了各种“短平快”的包装招术,但没有长时间的行为习惯积累,只是暂时地掩盖或修饰,并不能真正地塑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如果你喜欢微笑交流,即使打电话,对方也能听出来你的“笑容”;如果你做事向来井井有条,你手里的项目再多,老板也是信任无比;如果你从未大话连篇,即使你低调出场,下属对你也是信心百倍,所以良好职业形象并不是所见即所得的“声色”外表,而是一个人行事风格的综合体现,你一旦形成自己的风格,只要是职业的、真实的,你就不必琢磨是应该入乡随俗还是标新立异,真实也是职业形象的一部分,你就是你,符合自己职业的就是最好的。
职业形象的
影响无所不在
刘浩表示: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实际上你周围绝大多数人没工夫研究你的“海”有多深,对方在和你短暂的接触中,就按下了你职业形象的无声“快门”。职业形象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对于招聘面试人员,它影响着你是否能赢得职位;对同事和老板,它影响着你的团队合作效率和升迁仕途;对客户来讲,它影响着你的生意订单;对下级来说,它影响着你的权威,正是由于这点,职场上的人随时随地都有树立和维护自己职业形象的机会。
刘浩表示,一个人的职业影响着他的职业形象,反过来一个人的职业形象也影响着他的职业发展选择。作为职场中人,每个人都要思考自己的能力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自省职业形象特色,只有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能力特色,并善于自我定位才能积累建立自己的独特品牌,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职业形象
要与公司文化融合
如果你是银行的职员,你的着装一定要稳重大方、精干利落,从而可以给客户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让他把存款放心地交到你手上;如果你就职于化妆品公司,那你的妆容一定要时尚、美丽,让人一眼就被你的产品折服;如果你是广告公司搞创意的职员,那么你的着装可根据你的想像力尽情发挥,相信你一定会把自己打扮得前卫而个性。总之,一句话,你的着装风格一定要与公司的风格融为一体。
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涂文开表示,一个职场人的个人形象要与自己的职业相匹配,这样不仅可以让别人看出你融入这个职业的程度,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有时候可能由于行业和职业类型的不同,一些职场人不是很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而公司对那些研发和技术等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员工也不会用要求行政人员着装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只要穿着得体、整洁就可以了。在一些正式场合中,所有员工都必须着正装出席,因为在这种场合下,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的门面,代表公司整体的精神面貌。
■个案
莫让细节毁了您的职业前程
个案一:
吃饭吧嗒嘴被炒鱿鱼
今年三十出头的惠先生恐怕是忽视职业形象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前不久被公司解聘了,最可怜的是,他是事后才知道被解聘的真正原因:他有吃东西吧嗒嘴的“恶习”。
听惠先生以前的同事讲,惠先生是在一家外资的咨询公司做咨询顾问。他在工作业务、交际能力、与人沟通等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而且他也很聪明,接受能力非常快,在公司工作五年期间,差不多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
但有意思的是,他吃饭吧嗒嘴的名气和他在公司的业务能力一样很有名气。“那时我们员工在集体饭厅统一用餐,你和小惠相隔10米都能听到他用餐时吧嗒嘴的声音。我们单位的女同事基本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吃饭。可是他好像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几年来吃饭都有这样的习惯,而且不管饭菜好不好,他嘴巴照样吧嗒的声音很响。”
起初,大家尽管对此有意见也没有人当面提说,总是能躲避就尽量躲避。后来公司换了一个新的一把手,对小惠的这种个人习惯很没有好感。新老板在公共场合还不止一次地提醒过,说员工的一些个人行为如果影响到公司其他员工的话,就应该有意识自觉改掉一些坏习惯。可是小惠没有意识到这些话是老板故意说给他听的,在后来的时间里,他用餐时照样如此。一次老板和小惠一起接待一个有身份的客户,在等待客人的途中老板又提醒他说,“你现在不是代表你个人,而是代表公司,待人接物一定要注意细节。”
结果在饭桌上,小惠陪客人吃饭照样吧嗒吧嗒嘴,弄得老板很尴尬。
个案二:
尽职尽责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在我们接触的所有采访对象中,没有人能比朱廷更幸运。
小朱是一个宾馆的前台接待,前年冬天,有一个英国旅游团来北京旅游,爱德华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在爱德华他们入住酒店的那个晚上,小朱正好上前半夜的晚班。大概是在晚上11点多,当小朱正准备下班的时候,突然接到爱德华的求助电话,说自己病得很厉害,有发高烧的症状。
小朱和值班的大堂副经理一起赶到了爱德华的住宿房间。打开房间门,果然看见爱德华躺在床上,脸色煞白煞白的。大堂副经理决定立即送爱德华去医院治疗,但是因为自己值班走不开而有些为难,这时小朱自告奋勇,说自己反正已经下班了,就陪着爱德华去医院吧。就这样,小朱在夜里12点陪着爱德华去了医院。医生确诊爱德华患了急性盲肠炎,小朱一直陪到护士给爱德华先生插上了点滴吊瓶,才悄悄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本来是小朱休息,但小朱提着妈妈煮的白米粥,到医院病房去看爱德华先生了。这样大概过了三天,爱德华出院了。
大约一周后,在自己打算要走的时候,爱德华先生拿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小费”答谢小朱的照顾,但小朱拒绝了。小朱说,“公司有规定,我不能接受顾客的任何礼物,再说您是我们的客人,让您满意是我们的工作原则,我所做的也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特别的,换了其他的宾客,我也会这样做。”无奈,爱德华和小朱留了联系地址就告别了。临走时,爱德华表示,自己以后还要来北京,来北京还要住小朱他们的酒店。
爱德华回到英国和小朱保持着通信交流,小朱因为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训练自己的英语而高兴,在一次通信中,爱德华鼓励小朱多学习,并坚信小朱在职业上有很好的发展,小朱表示,自己也有想去国外读书的想法,但是一来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限,二来自己就是个职高文凭,申请国外院校很难。在知道小朱有留学的想法后,爱德华开始竭尽全力来帮助小朱,在他的担保和促动下,小朱去了英国,现在在那里学习现代酒店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