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2:2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

第一篇: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

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

2010-03-16 21:17:07|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明天又要去测绘了,之前觉得来这个单位自己应该是主力,因为学的专业小众所以还有点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可以做的很多,来了这么久才知道自己就是个替补,规划缺人我就上,测绘人少加上我,我是救火队员嘛!找不到优势找不到定位,好彷徨!明天测绘的消息是我在今天下午四点半才知道的,而其他人早都知道,并且为之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为什么让我心里觉得很不爽?!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稍安勿躁,心里自我安慰了无数遍,还是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吧,起码让自己本来拥有的不要丢弃。

一 基本测量知识及其应用 1 地面点位的确定 相关的几个概念:

水准面——地球表面三分之二是海水,假想某个时刻静止的海水面向内陆延伸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这个封闭的曲面就是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测量学上将长期观测得到的平均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个既不规则的复杂曲面。

参考椭球面——测量学上选用一个和大地水准面吻合较好,同时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式表达的理想曲面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作为测量工作的基准面。这一理想曲面是由一椭圆绕其长轴转得到的椭球体。

看完这几个概念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测量学真是难啊,这么抽象这么复杂,我的脑袋不停的转那个球体,快抽了!接下来谈谈点位的确定和测量坐标系(依旧有难度看懂)

确定点的位置,通常转化为:(1)确定空间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位置,即坐标。(2)确定空间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即高程。

测量计算需要在平面上进行,但地球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必须首先通过地图投影的方法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我国采用的是高斯投影:事先将地球表面进行分带,设想用一个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参考椭圆球外面,使椭圆柱与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圆柱体的母线与地球的赤道相切,将椭球面上投影带内的点位按等角投影的原理投影到圆柱体表面上,然后将圆柱体沿着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开成为平面,将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作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将赤道线的投影作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这样定义的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晕不?忽然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这么不扎实,惭愧一个!2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工作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在不同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距离、高程、和角度的测量。

基本原则:

测量工作遵循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步步检核”、在次序上“线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距离测量:

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方法有钢尺测量、视距测量、电磁波测量和GPS测量等。高程测量:

常用仪器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等。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使用的仪器是经纬仪和全站仪。定向:

确定地面上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未完待续吧……

古建筑测绘的笔记

(二)2010-03-20 12:05:05|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二 古建筑测绘基本知识 1 古建筑测绘的工作深度和分级

测绘工作的深度主要体现在测量对象范围的大小和图纸深度。比例尺大小是反映图纸深度的重要指标。1)比例尺选择

除少数外,古建筑的最大轮廓尺寸(指通面阔、通进深或通高)多在35米以内,同时,细部、装修又较为复杂,因此测绘图所采用的比例尺通常不宜小于1:50。

人眼对细小对象的分辨能力是存在极限的,当图上两点距离小于0.1毫米时,人眼就无法分辨了。如比例尺1:50,则图上0.1毫米代表长度为5毫米,5毫米以下的距离即使测量出来也是画不出来的。因此,相当于图上0.1毫米的实际长度代表了测量的准确程度,称为比例尺精度。但是在古建筑测绘中,为了减小误差,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和可行性,要求测距读数时统一精确到1毫米。即使所用尺具刻度最小不到1毫米也应估读到1毫米。2)古建测绘的分级

测绘等级:在对单体建筑的测量中,按测量对象的范围,即测量工作涉及的部位或构件范围大致可以分为全面测绘、典型测绘和简略测绘三个等级。3)测绘成果

测绘图:即按投影原理和建筑制图规范和惯例绘制的图样,现在多用计算机制图。

照片:记录测量对象基本特征和测量工作方法的摄影资料,内容涉及建筑的环境、空间、造型、色彩、结构、装饰、附属文物等信息。

数据图表:测量成果数据列表、曲线图表、统计图表等。

文字报告:对测量对象的历史沿革、现状情况、规划布局、法式特征、形式语汇、尺度比例、历史文脉、装饰装修等相关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报告。另应包括测绘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指标方面的成果。

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逐步形成以下成果:

录像:记录内容与照片类似,但形式上是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呈现的摄像资料。

表现图:效果图。

实物模型。

点云数据。

计算机模型。

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2 常用测绘工具 1)测量工具

常用手工测量工具包括以下工具:皮卷尺、钢卷尺、小钢尺;水平尺、垂球和细线;角尺。2)测量仪器

手持激光测距仪、水准仪、平板仪、全站仪、罗盘仪等常规测量仪器,用于总图测量和单体建筑控制性测量。

全站仪、数字相机、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工作站等组成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三维激光扫描仪,可快速获取测量对象的空间坐标数据,生成点云模型,据此可以形成三维模型和正摄影像和线划图等成果。3)测量辅助工具和设备

摄影摄像器材、梯子、脚手架、安全帽、保险绳、保险带等安全装备、便携式照明灯具、竹竿、复写纸和宣纸、细软钢丝、粉笔、记号笔、斧子、木桩、钉子、细线、对讲机。4)绘图工具和设备

计算机及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外围设备及CAD软件、铅笔、橡皮、丁字尺、一字尺、三角板、圆规、裁图刀、胶带纸、图板、画夹、A3复印纸及常规画图工具。3 一般工作流程

对一座单体建筑进行测绘,大体经历准备——勾画草图——测量——整理数据——制图——校核——成图——存档等阶段。三 测绘前的准备 1物质方面的准备

1)搜集资料和图纸

为了解所测对象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了解其历史沿革和当前的整体情况,测绘前应尽可能地搜索测绘对象的相关档案盒图文资料,内容包括:测绘对象所在地的地图、地形图等;测绘对象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资料等;测绘对象的老照片、航拍照片及其相关图像资料;测绘对象原有的测绘图、修缮工程设计图、竣工图等;测绘对此昂的管理档案和研究文献。

2)勘察现场,确认工作条件

确认测绘的工作范围,如总图的测量范围,哪些建筑列入测绘项目等;了解建筑的复杂程度,确认每个单体建筑所需人数和总得工作期限;确认测绘时能否安全到达的部位,以准备相应的脚手架、梯子、安全设施和照明设备等;了解测绘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预案。

3)制定测绘计划 2 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

了解掌握古建筑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古建筑的结构、构造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所测对象的法式特征;尽量了解所测对象的背景、历史沿革、价值和其它相关信息。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安全第一;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未完待续……

古建测绘笔记

(三)2010-04-05 12:26:32|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ps:有博友问有关测绘的问题,我很高兴你对这么枯燥的文字还能感兴趣,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集中回答,当然这是个互相学习的过程,而且我是学建筑出身的,对测绘学也还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希望高人有机会也能指点指点我,嘿嘿。四

勾画草图 1 草图概述

测稿:标注了尺寸的草图称为测稿。

测稿内容大致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梁架仰视以及细部详图等。对于一时无法到达或者看到的部位不能随主观意愿随意画,应留白。2 各类草图的画法要点 1)平面图

根据建筑物的现状绘制平面图,如果是多层的,应该绘制各层平面图。图中应该表达清楚柱、墙、门窗、台基等基本内容。铺地、散水以及台基石活要反映出铺装规律。一般应该从定位轴线开始,然后定柱子、画墙、开门窗,再深入细部。

平面图应该“关窗开门”。

平面图中的柱子以柱根尺寸画。2)立面图

画法。例如画立面的翼角,顺序:先画连檐线,再画分瓦垄,并画出戗脊走向;详画瓦顶,翼角部分画出每一瓦垄,注意与其吻兽的对应关系;向下分椽子,并画出角梁,斗栱分位。

需要绘制详图的部位:台基、踏跺、栏板;雀替、挂落、花板等构件;山墙墀头;排山和山花(注意搏风板上的梅花钉和内部檩子的对位关系)。

必须标清并标明数量的构件:瓦垄排列的规律和数量;檐椽的分布和数量;砖墙的排列组筑方式和层数。

立面中应该“关门关窗”。3)剖面图

横剖面的剖切方向与矩形平面的长方向垂直,一般向左投影。纵剖面一般向后投影,纵剖面的实际剖切位置是单脊檩时剖切位置稍偏,而双脊檩时剖切位置正中。需要绘制详图的部位:

梁架节点局部放大,以便详细标注梁、枋、檩的断面尺寸以及倒角;要注意梁头、梁身尺寸变化,以及椽子上下搭接方式及脊檩上的椽子搭街方式。

檐出部分局部放大,交代清楚瓦件、瓦口木、连檐、檐椽、飞椽等构件的关系。

纵剖面图上要详细交代悬山或者歇山的出山部分,包括山花、博风等。

必须数清并标明数量的构件:

出山部分的椽数。

各步架排列不一致的情况下,椽子数排列的情况。另外注意:

檐椽是一根直椽,不能画成弯曲或者弯折的。

角梁大样可归入梁架仰视草图中。

在地面勾画草图时,高处的梁架不易看清楚,这时不要勉强,可留白,或有条件后补画。

剖面图中应关门关窗。4)梁架仰视

梁架仰视是在柱头的部分剖切,然后对剖切面以上的部分采用镜像投影法得到的平面图。镜面投影的结果是其方位与平面完全一致。

仰视图的剖切位置:有斗栱的一般从坐斗底面剖切,无斗栱则从檐枋或者额枋以下剖切。需要绘制详图的部位:

角梁大样。按仰视和剖切45°绘制;必须画清楚梁头、梁身及后尾露明部分的形态以及檐檩、金檩的关系,不可见部分留白。

翼角椽子的排列,包括翼角椽的数量,起止分布规律及其和角梁的关系。ps:官式做法中,翼角椽子的椽头部分,断面尺寸基本保持不变,并不是有些人想当然的“一头大一头小”,地方做法中如果有此现象当另当别论。

用于抬升翼角椽的衬头木。也叫枕头木。这个部件说起来有点小故事,学习古建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从书上看到的和实际的东西联系不到一起,记得有次带着本科生去测绘,有一组一直争论翼角的生起问题,甲不解地说能生起来可见椽子不能是均匀的,乙说生起了,那岂不是翼角有部分是空的?其实大家只要仔细的看书和联系实物就会发现垫起翼角的正是这块衬头木,一般来说形状是三角形的。

天花:除画仰视图外还应该勾画天花节点大样。

藻井:除画仰视图外应勾画藻井剖面及节点大样。必须数清并标明数量的构件:

天花的分格。

各步架椽子排列不一致时,椽子数量的变化情况。

藻井中斗栱和其它重复性构件的数量。5)屋顶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的内容相对简单,可只画一个平面简图,然后从上面索引即可。需要绘制详图的部位:

不同部位的屋面曲线、屋脊曲线,一定要交代清楚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不同屋脊交接的节点,如正脊与垂脊、垂脊与戗脊的交接处。

屋面转角处,例如歇山顶翼角。

不同 屋脊的断面图。

不同吻兽的简图。

脊饰、勾头、滴水等其它瓦件。6)斗栱大样图

勾画斗栱时最好熟悉斗栱的“材”和“斗口”,以及权衡比例,循其规律勾画,效率可大大提高。勾画时宜从侧立面入手。

以一攒斗栱为例来说下侧立面的绘制步骤:首先按斗栱单材和足材高(关于基础概念问题,在此均未详细说明,查询应很容易)及出跳尺寸画出网格,然后将中心线(柱中心)及内外跳上的栱和枋一一勾画出来;画出栌斗记忆交互斗、散斗等大小斗;画出华栱、昂、华头子及耍头等构件的基本轮廓形状,最后画出盖斗板加粗枋子的剖断线。

斗栱侧立面画好之后,可以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原则,对照侧立面画出仰视平面、正立面、背立面等其它视图。

7)门窗大样图

门窗大样图不仅包括门扇、窗扇、而且包括门槛、抱框及其相连的柱、枋等构件,应将平面、正背立面、剖面若干视图画在一起。

隔扇的隔心部分可单独画成详图。

8)其它详图

除上述详图外,还有诸如丹陛、花罩、楼梯、板壁、博古、彩画等许多建筑细部以及经幢、碑碣、塑像、佛龛、暖阁等附属文物,应根据具体情况画出详图。注:所有的详图都要画出三视图或者二视图。古建测绘笔记

(四)2010-04-11 11:47:18|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五 单体建筑测量 1 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无论测量时采用什么仪器,都应遵循以下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方正、对称、平整等不能随意假定(应用数据验证!)选取典型构件测量时,应注意构件或部位的同一性;充分注意一些特殊情况(柱的收分、侧脚、生起,翼角起翘,地面合溜,墙体收分等等)。

控制性尺寸有:台明面宽、进深;通面阔、通进深;柱网;最高点高程;正脊上皮高程、正身处檐口高程;步架;举高;地面高程;各个脊的上皮高程;正身处檐口的高程;柱顶高程。这些也就是我们画图的时候一定要标注的尺寸。2 测量的基本方法

手工测量时应掌握以下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测量由两三个人配合进行。一般来说,勾画草图者作为记录人,是测量的主导者。

(2)连续读数。在可能情况下,同一方向的成组数据必须一次连续读数,不能分段测量后叠加。

(3)测距读数时务必以毫米为单位,之报数字不报单位,以免记录时产生混乱。

(4)在测量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时,尺面的水平或者垂直状态只需要目估即可。

(5)所用皮卷尺要注意比长,也就是找出皮尺拉紧后其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关系,必要时将所有皮尺测量值按比例进行尺长改正。

(6)不能直接测量时,可用间接方法求算,但必须测取同一部位。3 尺寸标注

(1)尺寸数字标记在尺寸线处,表示该点读数,而不是相邻起止点间的长度.(2)尺寸起止点用箭头代替建筑制图中常用的斜杠,表示测量时的起点及连续读数过程中各测量点的位置。尺寸线最下端箭头与其他箭头方向相反,表示测量的起点。若起点为卷尺零点则标0,如不是则写出相应数字。

注意:这两种方法标注只是在标记测稿的时候用。

(3)除标高单位用米外,其它尺寸单位均用毫米,书写时省略单位。

(4)关联性尺寸应沿线或者集中标注,不许分别写各处,更不许分页标记。

(5)文字方向一般随尺寸线走向写成向上或者向左,不许颠倒歪斜,随心所欲。

构件断面尺寸的标注:

(1)梁、枋等构件的断面尺寸:厚x高

(2)瓜柱、蜀柱类:看面(宽)x垂直面(厚)x高

(3)坨墩、角背、替木、驼峰等构件:长x宽x厚。4 曲线、异性轮廓及艺术构件测量

尺度较大的曲线形式,可采用定点连线方法求得。

(1)定点连线

所谓定点连线,就是测定曲线起止点及中间若干特征点的位置,然后利用这些点得到一条光滑曲线,使之尽量接近或通过所测特征点。屋面、屋脊和檐口曲线及山花轮廓、券洞等均可采用此法。

(2)拓样

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简易方法,主要工具是宣纸和复写纸。步骤:将宣纸铺在所要拓构件表面,必要时可用胶带纸固定大致按纹路走向,用手摸索着把纸按压在构件表面,使之“服帖”。取复写纸揉成小团,按轮廓或者纹样走向在选址表面轻擦,拓完后,必须当场参照事物用粗软的铅笔或者马克笔在拓样上将纹样描画清楚。

(3)简易摄影测量

这个我想大家都应该常用的,在cad里面描图,我就不多说了。古建筑测绘笔记

(五)2010-04-25 12:13:49|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各阶段测量工作要点

按常规经验,一般按“工作面”安排工作单元。所谓“工作面”就是测量时主要测量人能够连续自由到达的“表面”——自下而上大体分为地面、架(梯)上及屋面三个工作面。其中中间一层稍微复杂,可能包括梯上、脚手架或者天花板上多种情况。

通常情况下可按“地上——梁上——房上”,即从地面、架上到屋面的顺序自下而上进行测量,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梯子、仪器的调配问题而打乱顺序。按工作面划分单元的意义就在于能够针对上述情况,明确任务,抓住重点,不致产生混乱。(1)工作面一:地面

在地面上不借助梯子或者其他设备登高而能直接进行测量的为地面测量。主要工作内容:

地面上要测量的内容有:控制性尺寸——台基总尺寸、柱网尺寸、墙体总尺寸、出檐尺寸、翼角尺寸。细部尺寸——柱子细部、墙体细部、门窗尺寸、台基地面细部尺寸、栏杆和栏板、周边道路、散水及其与其他建筑交接关系、其它。地面测量步骤举例:——清代单檐歇山建筑

第一步:台基总尺寸、柱网、墙体总尺寸、定位尺寸等。

第二步:选择特定部位或典型部位测量墙、柱的细部尺寸。如柱径、柱础的各尺寸、柱与墙体或门窗交接部分、山墙与院墙交接部分的尺寸等。

第三步:台基、地面的高程和细部,包括踏跺、阶条、角柱石、台帮、铺地砖石、散水,以及与道路的关系,附属文物如碑刻等。

第四步:测檐出尺寸和翼角起翘尺寸,主要通过测定檐口上特征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确定。因需要将特征点投射到地面上测量,故归地面测量部分。

第五步:隔扇、槛窗等装修的平面尺寸及较低部分的尺寸。地面上不可触及的较高部分尺寸留待下一步工作面上测量。地面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a.台基总尺寸和柱网尺寸

台基尺寸和柱网尺寸都是重要的控制性尺寸,所以需往返测量以提高精度。测量之前要先找到测量柱子的柱中用粉笔标出。

确定柱中的方法有:柱础十分规整,且柱根与柱础中心一致的时候,可用柱础中线代替柱中线进行测量;

两柱完全露明时,也可用细线在两柱间紧贴柱根拉标志线,再利用角尺和直尺确定柱子两侧四分点在标志线上的投影,从而确定柱中。说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就是把柱子边线投影在有刻度的尺子上然后找到柱中;

如果柱身一部分隐入墙内或安装了门窗,绝不能简单根据露明部分确定柱中。需要下面方法确定——当柱子两侧完全对称时可大致按露明部分中点确定柱中;

当柱子未发生倾斜、柱身上半段露明,且两侧对称时,可设法从柱顶中线或柱身中线向下引铅垂线直接确定柱根的柱中;或者从相关特征点向下引垂线。

柱子包砌与墙内但留有透风眼时,可先按透风眼大致确定柱中。如果测量的数据与相关数据校核一致时,可采用,无法校核时,必须在图上特别注明,待有条件直接测量时再进行修正。

如果柱身全部包与墙内,做如下处理:如果有金柱和檐柱相呼应,可根据金柱柱距推算。无金柱时,可测量柱头之间的中距,再结合已经取得的尺寸(如前檐各间的面阔),并充分考虑柱子的侧脚和生起,经过分析研究后确定。

凡屏推测得到的结果,必须在图上特别注明,待有条件直接测量时再进行修正。

根本无法测量时,只可画墙,不画柱子。定位轴线暂不按墙中线定,并在图上加以特别说明,待有条件直接测量时再进行补测。

b.柱径

一般情况下,木柱的柱径从柱根到柱顶是逐渐收小的,因此,柱径的测量至少包括柱底柱径和柱顶柱径。注意,平面图上的柱子断面习惯上按柱底直径画,而不是剖切位置的柱径。

当柱子为圆形时:

用卡尺或者利用水平尺、角尺(三角板)组成临时卡尺进行测量;两相邻柱子完全露明且柱径相等时,可利用细线缠绕的办法直接测得柱径;柱子断面基本上是正圆的时候,用皮尺量取周长推算;不能直接测量时,如柱身与门窗槛窗相连时,需要间接测量。

当柱子为六角形、八角形时:

六角形、八角形应视为方形断面倒角后的结果,因而很有可能并非正六角形或正八边形,因此应该连续读数测出总尺寸及倒角尺寸。

这部分内容比较多,这次就写这么多吧,未完未完噢!古建测绘笔记

(六)2010-05-16 15:22:28|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接上篇中地面测量的方法和技巧。c.柱础

鼓镜(圆形部分)的直径可通过测量其与柱径之差来确定,前提是鼓镜和柱子比较规整,且圆心重合;否则,可依据础方尺寸间接求得。柱础的高度则辅以水平尺测得。如柱础是较复杂的几何形体并有莲瓣等各种雕饰时,可利用实拓或摄影方法辅助测量。d.墙厚

墙厚在古建筑中往往不是一个数字,而是包括墙体下碱厚度、上身厚度及收分尺寸等一组数据。

很多情况下,通过墙上的门窗洞口可直接测得墙体厚度,只是有时候必须辅以水平尺。若墙面平整无收分,一般平直的木棍,甚至制图工具中的一字尺、丁字尺或平整的图板都可以作为代替品。

但是很多情况下,无洞口可利用的墙体就无法直接测得墙厚,必须要采用间接方法。e.墙与柱交接处节点

测定墙体转折及柱子露明部分的细部尺寸。可直接采用直角坐标法,必要时辅以水平尺、角尺(或者三角板)等。f.铺地

对室内、台明和散水范围内及相接甬路上的各式铺地砖和地面石活,除测量本身尺寸外,还应找清规律,测出定位尺寸,必要时还要摄影和拓样。

注意:与按一定规格烧制的砖不同,同类石材的尺寸也会不同,如阶条石的宽基本一致,但长度一般都不相同,务必逐一测量。g.踏跺

踏步必须分别测量每步踏跺的宽、高尺寸,不能假设每步尺寸相同,平均取值;同时,务必测量所有踏步的总高和总宽,用总尺寸校核分尺寸。h.出檐

出檐需要测许多特征点,我们一般是用全站仪测量的,相对比较准确,虽然,每次测这些点我都交给了别人,为啥呢?因为我搞不定全站仪呗,又要建站又要记录,我还需要好好学习这玩意儿,学会了再给大家详细解说吧。i.翼角起翘

方法与测出檐一样,哎,我这点列的貌似多余。一般选取状况良好的翼角,以角梁为对称轴,取其中一侧,逐一测量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这里需要注意:我们所说的特征点投射到地面后,其平面位置需要二维坐标确定,故而要从两个正交方向测量其与台基外缘的距离。j.柱高、生起和侧脚

与柱子高度有关的尺寸有两个:柱子的长度和柱顶的实际高程。前者直接从柱顶量到柱根即可,后者则按一般高程测量原则和方法进行测量。如果遇到柱子因根朽烂而下沉,测得的柱高与对应位置其它柱高相差悬殊时,应综合分析研究,一般可取各类柱子的最大尺寸为准。

正常情况下,如果柱子无沉降走闪,生起尺寸可将相邻檐柱的柱高逐根想减求得。若柱子下沉,须待其准确柱高测得后,再据此计算出柱生起的尺寸。

侧脚,是指外檐柱子柱头略向内倾斜的现象。由于柱子本身除设计上需要倾斜外,还可能年久失修而发生走闪、沉降变形,因此侧脚的确定较为复杂。最好的方法是用建筑物的柱顶平面和柱根平面综合分析、比较推算。为了核对和验证所得的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可以单独测量一两根柱子的侧脚。

单根柱子的倾斜情况也可以用垂球测量。垂球细线上端的位置可有若干:(1)柱顶边缘(2)倾斜方向上的任意点(3)与柱头相连的额枋中线上。根据不同数据均可得出柱顶相对柱低的偏移量。

古建测绘笔记

(七)2010-06-25 16:42:40|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2)工作面二:梯上、架上、天花上

这个工作面测量的对象主要是梁架部分。1.主要工作内容

控制性尺寸:柱顶平面、举架尺寸、梁枋定位尺寸、角梁定位尺寸、翼角瓦作定位尺寸。

细部尺寸:各梁、枋、檩的断面尺寸,檐口处细部。各柱柱顶直径。斗拱尺寸。歇山细部、悬山山梢等部位。屋面檐口、翼角瓦作细部尺寸。门窗、墙体的上部尺寸。天花尺寸。其它。2.测量步骤举例

第一步:廊内梁架尺寸,包括正心桁、挑檐桁高程及断面尺寸,檐柱柱顶柱径、各梁枋定位、断面及出头部分尺寸,斗拱定位尺寸及细部尺寸,檐出部分椽子及连檐等细部尺寸,雀替、门窗及墙体的上部尺寸等。

第二步:下金桁及相关梁枋尺寸,包括下金桁高程及断面尺寸;梁枋、垫板等定位及断面尺寸,金柱上部尺寸等。第三步:上金桁及相关梁枋尺寸,包括脊桁、上金桁、下金桁水平间距(步距),上金桁高程及断面尺寸,梁枋、垫板等定位及断面尺寸,瓜柱尺寸等。

第四步:脊桁及相关梁枋尺寸,包括脊桁高程及断面尺寸;梁枋、垫板等定位及断面尺寸,瓜柱尺寸等。

第五步:歇山部位的各种数据。包括采步金的定位和断面尺寸,收山、山花板、博风板、踏脚木、草架柱等尺寸。

第六步:天花及其它较高部位装修的尺寸,如天花、藻井等。3.测量技巧(1)柱顶平面

如果有条件周围设脚手架,必须测量柱顶平面。其要求与地面柱网测量类同,须四面全量,以便核对。注意事项:

柱头部分十分规整,易于找中时,直接按柱中测量。

可以利用斗拱的坐斗或头翘中点为标志,测量柱网尺寸。

如平板枋完整规矩,可测其全长,作为校核面阔尺寸的参考。

正常情况下,同一开间的柱顶柱距不应大于柱底柱距。如有异常,须仔细观察,分析原因,通过复测加以修正。

必须加减因梁架走闪拔榫而造成的误差尺寸。(2)举架

凹曲屋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屋面曲线则取决于一系列椽子所形成的折线,即所谓的举架或者举折。而要想描述折线各段的倾斜程度,就必须提供各段的水平和竖向高差,也就是各桁檩的水平间距(步距)和竖向高差(举高)。因此,步距、举高就成为梁架测量中最关键的步骤。

首先,必须逐一测量各桁檩的水平间距,测量时可以借助垂球。测量各桁檩的高程时,均应从檩的上皮和下皮直接测量到地面,并在地面做好记号,然后用水准仪测出地面各对应点的高差加以修正。(3)桁(檩)径

桁或者檩的断面尺寸包括上下径和左右径。一般来说,左右径大于上下径,这是因为如果檩子上、下有构件相叠时,需将上、下皮砍平。

注意:一般来说,正心桁左右径可能无法测量,挑檐桁径则可以通过出头部分量取。(4)梁枋断面和细部尺寸

可借助水平尺、角尺,垂球等辅助工具加以测量,并尽量测出断面的倒角尺寸。有些倒角很难判断或者断面不规整,我们可以用细铁丝取样,再将曲线描画在纸上。(5)角梁

翼角起翘是中国古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包括翼角的竖向翘起和水平伸出,而这些特征则取决于角梁,包括老角梁、仔角梁等的坡度和长度。

角梁的坡度可通过测定梁身上2~3个相关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来确定。要注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角梁的平面投影与正交方向并非呈45°,应将特征点投射到地面上,运用直角坐标法或距离交会法仔细测量。

上述测量中包括了对角梁水平投影长度的测量,在允许的情况下可量取其真实长度(斜长)以做校核。老角梁和仔角梁的高和宽,应在头、腹、尾不同的部位上分别测量。如果遇到角梁尾有拔榫、移位或梁头糟朽等情况,应分析、核对数据,务求准确可靠。梁头、梁尾如有复杂的轮廓或者纹样,应测量其轮廓尺寸,并拓样或摄影。角梁上如有风铎、垂头等构件应单独测量,并测定其定位尺寸。(6)斗拱测量

斗拱看似复杂,其实规律性非常强。在清官式做法中,斗口是斗拱的基本模数,所以首先要测定斗口的尺寸。应量取若干不同位置的斗口,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斗口数值,然后从高、深、宽三个方向量取。

材高:竖向上则应先测出斗拱的总高,然后用连续读数的方法测出相应翘(昂)、耍头的高度。

拽架:利用水平尺读出每一跳的出跳尺寸,可统一测量各跳拱的外皮间距,代替中—中间距。

拱长:逐一测量瓜拱、万拱、厢拱的长度。如果可能应测量拱的全长。但一般情况下只能分别测出拱的左、右长度,再加上斗口尺寸为拱长。

对轮廓较为复杂的拱、昂、耍头等构件主要利用拓样测量。(7)其他提示

在门窗、天花、花罩等装修部分,常有分格的情况,若能确认是均分的,可只测量总尺寸,制图时加以均分即可。因总尺寸不可能总是理想的数字,所以一些分割看似方格其实都是长宽不等的矩形,测量和绘图时要注意。古建测绘笔记

(八)2010-07-18 13:38:51| 分类: 学而时习之 |字号

工作面三:屋面 1.主要工作内容:

控制性尺寸:屋面的平面总尺寸;重要控制点高程;屋面曲线;各屋脊的定位尺寸和屋脊曲线;各屋脊的定位尺寸和屋脊曲线;各吻兽的定位尺寸。

细部尺寸:各屋脊、天沟断面尺寸;吻兽轮廓尺寸;山花细部尺寸;其它瓦件的细部尺寸;与其它建筑的交接关系;其它。2.测量步骤举例:

第一步:总尺寸,重要定位尺寸及高程。屋面的总尺寸可将特征点投射到地面测量,所以也可归入地面测量工作。定位尺寸包括两垂脊间距、两戗脊起始端间距等。这些特征点,可使用全站仪测量,也可以将水准仪安置在屋面上进行测量。第二步:屋面曲线、屋脊曲线。

第三步:各脊断面、吻兽及各类其它瓦件细部尺寸。注意:屋脊断面有变化的,应分别测量。

第四步:搏脊、山花部分。测出博风板曲线、厚度。山花图案,搏脊的定位尺寸、断面和挂尖细部尺寸。3.测量技巧

(1)屋面曲线和屋脊曲线

利用水平尺和垂球,沿筒瓦测得屋面曲线上的一系列特征点的水平位置和高差,用定点连线的方法即可还原出这条曲线。测量时须注意——必须交代清楚曲线起止点的位置及其定位尺寸;带翼角的屋面,须选择一垄不在起翘范围内的瓦垄进行测量;由于各点位置是分段测得,故必须与其他方法量取的数据进行校核。(2)脊的断面

可用水平尺配合小钢尺,细心测出线脚上各个转折点、特征点的水平位置和高差,即可得到断面的轮廓。测量垂脊时,应连带测出内外瓦垄和排山勾滴细部尺寸,但注意其剖切方向饰垂直于垂脊本身,而不是铅直方向的。(3)吻兽的定位尺寸和轮廓尺寸

以正吻为例,除测出正吻的最大论过尺寸外,还应测出其定位尺寸,如通过与垂脊的关系确定平面位置,通过正脊的关系确定高程等。另外,所有吻兽都应该单独测出其吻座或兽座的尺寸。

第二篇:古建筑测绘

古建筑测绘.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无论是精密测绘和法式测绘都好,古建筑测绘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筑群的总平面图。这是对非单体建筑,即如有院墙、牌坊、廊庑、古碑刻、道路等构筑物的建筑而言的。测绘总平面图应该准确地表现出各单体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间距,使其总体布局和环境一目了然。以往我们都是利用小平板仪来做这一项测绘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功能更为强大的测绘仪器——全站仪来辅助测量,它可以统一的坐标定点,并且集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的功能于一身,大大弥补了小平板仪数据不准确,使用不方便的缺陷。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的平面图测绘,甚至可以通过其专门的软件利用测量出来的控制点数据直接成图,这将极大地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

2、单体建筑的各层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卡尺或软尺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轴线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确定轴线尺寸后,再依次确定台明、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山墙、门窗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此外,我们还应该在此广泛使用激光测距仪,其优点是数据准确,使用方便,并且能测到一些因条件限制而人无法站立和上去的点的距离。它的这一大优势能在我们测绘立面和剖面图时发挥很大的作用。

3、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对于法式测绘,因为没有搭架,无法上到建筑物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单层的建筑,如果有可利用的反射点就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高度,如果没有反射点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对于一些两层以上近现代的文物建筑主要是借助全站仪测其高度。测出各点高度后,各个立面图就可以确定了。

4、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

5、屋顶的俯、仰视图。与平面图恰好是相对应的。

6、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最耗时、难度最大的。在法式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数码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比照数码照片绘出大样图。以往做这一项工作要求测绘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美术基础,否则就无法进行,具有极大的限制性。而且稍稍复杂的图案都不能利用计算机来绘制,这样一来传统的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数字化工作的要求了。但是现在这一问题开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利用一系列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可以直接利用大样的数码照片勾勒轮廓线,这将大大简化了装饰部件大样图的测绘工作,而且画出来的图不再线条生硬,而是栩栩如生的。这一绘图原理还可用于考古发掘图纸和器物图的绘制:手绘的米格纸底图可以通过绘图软件处理成出版时所用的图,而不再需要描硫酸纸图了。

第三篇:古建筑测绘任务书2012

2012年建筑学古建筑测绘任务书

适用于建筑学10-

1、2

题目:邯郸市圣井岗古建筑测绘

要求:准备阶段: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文献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以及各种相关的档案、文件图形等资料。

测绘阶段:草图绘制

测量

记录

正式测绘图纸

总平面

单体建筑的各层平面及相关大样

剖面及相关大样

梁架仰视

斗栱大样

立面及相关大样.每个单体建筑至少要有两个立面——

正立面(朝向院落的)和侧立面。

附属文物图样

后期工作:

测绘报告:

测绘对象记录

建筑名称

地点

创建年代与背景

创建时的基本状况

现状

历代历次的增修、或改建或重建情况

相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建筑组群

总体布局

规模[占地面积,院落的数量,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的数量]

环境关系

单体建筑

平面形式

规模[通面阔与通进深]

结构[梁架,斗栱——类别与名称]、[举架,生起,侧脚,……]

构件[月梁,梭柱,……]

屋顶形式台基彩画

测绘工作记录

测绘图纸说明

测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情况 [建筑的改动情况,构件的损毁、变形、缺失,地基下沉,……]

测绘时间

时间:两周

第四篇:古建筑测绘任务书

古建测绘实习任务书

一、测绘的目的通过对所选城市的古代历史建筑的考察,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选取代表性建筑,进行中国古代建筑的测绘。要求通过实地测绘,加深对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感性认识,了解古建筑的常识、古建筑测绘的目的意义,掌握测绘方法及步骤,通过内业整理,培养学生绘制建筑测绘图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测绘场地:洛阳关林

三、测绘的内容和要求

1、总平面:古建筑群绝对保护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包括院墙、廊庑、古碑刻、铺装、古树都是其测绘的内容。(1:500)

2、单体建筑平面:包括台明、踏道、勾栏、室内外地面的铺装、柱与柱础、檐墙山墙和

柱的交接、墙厚、以及门窗、室内隔断。遇到宝座雕像,应标出他们的大致形状和位置。(1:100)

3、单体建筑横剖面:只要求测绘当心间横剖面,要求清晰表达各层的构造关系、正脊的构

成及与屋面的交接方式。(1:100)

4、单体建筑立面:至少有两个立面——正立面和侧立面,如过是大门或仪门还需增加背

立面。瓦陇和瓦沟以及飞椽、檐椽的个数仔细点数。屋面上是瓦垄做

中还是瓦沟作中要仔细辨认清楚。注意正确表达各条屋脊与各种构件、吻兽的构成及交接关系以及檐部的各种构件。正确表达斗拱的数量及

分布,以及各种式样的格扇,板门。(1:100)

5、梁架仰视图:从檐部斗拱大斗的底皮处剖切向上做仰视图,没有斗拱的,从檐柱柱

头剖切。要求正确记录梁、檩、枋、椽等构件以及斗拱的布置方式、数量、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1:100)

6、斗拱大样图:柱头科、平身科任选一绘制三个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仰视图(规

则同上),要求正确表达各构件的比例尺度,构成及交接关系。(1:10)

7、勾阑大样:只要求测绘正视图。(1:20)

8、附属文物:任选一测绘,图纸内容不做限制,以表达清楚为准。(根据大小1:20

或1:50)

测绘图纸规格:A1彩图(数量根据版面而定),不必标尺寸,比例最好用线段比例尺表

示。

四、测绘报告内容及要求

1、测绘对象记录:(建筑)名称

地点

创建年代与背景

现状

历代历次的增修、或改重建情况

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建筑组群情况(包括总体布局、规模〈占地面积、院落数量、主体

建筑数量等〉、环境关系等)

单体建筑情况(包括规模〈通进深及通面宽、开间数〉、结构〈梁

架形式、举架、升起、侧脚情况……〉、构件〈月梁、梭柱……〉、屋顶形式、台基等)

2、测绘工作记录:测绘人

测绘时间

测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情况

测绘说明,如每个人负责的部分及完成的成果内容。

3、以速写、草图、照片等形式记录下的建筑、环境并简要说明。

实习报考要求做成A4文本。

四、测绘实习的方式与方法

1、实习方式:分小组实习,每组学生4名同学(至少一名女同学),集体完成测绘,集体提交测绘报告,集体提交整套测绘图纸,但要求在测绘报告中对每个人具体完成的内容做说明。

2、实习阶段及时间分配(总时间1周)

准备阶段:讲课,布置任务;搜集研究有关调查对象的历史,现状及技术资料,做好工具的准备及使用工作。(一个工作日)

外业阶段:实地测绘,采用采访、观察和实测记录(摄影,速写与笔录)等方式进行,由专业人员及教师作引导和讲解。测绘方法及步骤如下:根据测绘内容绘制草图和摄影;使用工具测量并在草图上标上相关数据;草图整理与复核。时间3天。在此期间要求主动找老师报到至少两次。

内业阶段:归纳整理,根据背景与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有实录、有分析评价、图文并茂的阶段性调查成果,最后汇总为实习报告。绘制测绘正图,如有必要,要补测绘数据,时间2天。

五、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1、考核的内容:根据实习工作期间的表现、测绘图的质量、实习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

2、成绩评定的方法:测绘报告20%、测绘图纸50%、实习记录30%。

3、若个人实际上并没参加测绘,成绩做不及格处理。

六、实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 李婉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第一版 《中国古代建筑》,罗哲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5版;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第1版;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第五篇:古建筑测绘实习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巩固《中国建筑史》课程中所学的知识,通过实地实物测绘,深入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古建筑的结构与形式等建筑特征。

2.掌握建筑测绘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大家调研、收集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针对中国古式园林建筑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加强深入了解,以深化大三对中国古建筑史的理论学习,以及加强同学们对国内建筑的热爱。

4.通过实地调研,使大家正确掌握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从建筑理论上树立正确的建筑观。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2014年6月18号

根据学校授课安排,我们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公园进行维古建筑测绘实习,以参观为主要任务。

三、实习参与人员

13级建筑学专业学生

四、实习内容

2014年6月,老师为大家安排了湘潭市古式园林建筑测绘参观活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大多数同学对古建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对于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古建具体的形态还是知之甚少。所以,大家急需这样一次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全面认识了解的机会。

这次的课题我们选择了湘潭市雨湖公园的夕照亭。

6月18号上午,我们小组参观了夕照亭。夕照亭下辟出清池,清池岸边垒怪石嶙峋假山。亭成四方形,四角重檐,边长8.7米,四周石栏环抱,内外八根石柱。亭顶有二龙戏珠图案,枋檩彩绘麒麟、蝙蝠、镂雕狮、鹿等走兽,形态生动逼真,是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佳作。在湖上桥上,将镜头对准了平时那些只能远观不能近赏的雕梁画栋、蟠龙金顶……从近距离欣赏这些或修缮一新,或风雨斑驳的精美。顶部是琉璃瓦,二层檐下是装饰精美的木结构,纯手工雕刻的麒麟、人物、故事、凤头、祥云、鲤鱼等很多都是顺治年间的旧物。檐角是雕龙与飞檐,亭子顶端是莲花状木质装饰,亭子的走廊全装饰了栩栩如生的麻石动物

夕照亭已成功申请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天,相关部门为其树立了文物标志碑。

夕照亭始建于宋代,改建于清顺治年间,是原江西会馆后花园之水阁凉亭。现位于雨湖公园周家山处(十六中附近),亭下有清池,岸边垒着怪石嶙峋的假山。亭子为四方形,四角重檐,斗拱结构,四周石栏环抱,内外8根石柱。亭顶有二龙戏珠图案,枋檩彩绘有麒麟、蝙蝠、镂雕狮、鹿等走兽,形态生动逼真,为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佳作,更与雨湖的“双璧无瑕”等7处景点交相呼应,形成雨湖八景。亭依清池,假山花径深深,夕阳西下,虹桥波光灿灿。观斯亭,八柱立石基,重檐飞金瓦;四角翘,彩凤朝阳,五脊峻,双龙戏珠;蜂窝斗拱,精雕细刻,彩绘穹顶,龙腾鲤跃;麒麟蝙蝠狮鹿,吉草佳木祥云,萦绕梁枋、檩椽、望板其间。真乃境幽、势宏、景和,实为古代园林建筑之佳构也。考虑到夕照亭年久失修,不利于景点的观赏、保护,2011年,湘潭按照“修旧如史”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缮。由于年代久远,近些年来,夕照亭损坏严重,外部彩绘油漆大多褪色,木结构出现了朽烂和变形,石质部分则多处开裂,同时,夕照亭还频遭小偷光顾,亭内很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了他们盗窃的目标,龙头、麒麟、风铃等物品都曾遭过窃。“不仅外观日渐陈旧,还频现安全隐患,夕照亭已经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了”。

“工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古亭四角重檐都发生了偏移。”施工人员介绍,不过,相关修缮方案已经敲定,在对夕照亭的修缮过程中,将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持其原貌。

夕照亭是三百多年的建筑,楼阁亭台分两层,石木结构,面积约128平方米,亭高约15米,二层繁复的重檐屋面,藻井天花,外走廊,四个木柱,万字隔扇窗。

五、测绘工作记录

1、测绘准备工作:在实地测绘之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测绘的主要内容,并讲解了夕照亭的历史及改建。把需要测绘用的工具告诉我们,叫我们怎么使用测绘用的工具一级测绘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到达夕照亭时,我们首先大致的了解才了一下亭子的总体布局,周围的环境,测绘的范围对象。然后仔细德邦观察亭子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状况和彩画等等。

2、测绘工作分配:

我们组总共有六个人,就把测绘对象分为四大块:有的人负责做总平面图,画周围道路与入口人流走向等等,还有立面图,剖面图,及其拍照,采集信息。每人画一个方面,另外的人负责拉尺子测量。然后组员再商量出图与建模。

建筑群的总平面图。这是对非单体建筑,即如有院墙、牌坊、廊庑、古碑刻、道路等构筑物的建筑而言的。测绘总平面图应该准确地表现出各单体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间距,使其总体布局和环境一目了然。

单体建筑的各层平面。这一项内容的测绘相对容易。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卡尺或软尺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轴线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确定轴线尺寸后,再依次确定台明、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山墙、门窗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

单体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对于法式测绘,因为没有搭架,无法上到建筑物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单层的建筑,如果有可利用的反射点就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高度,如果没有反射点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

单体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六、测绘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在测量高度的时候,由于亭子是两层式的,但不能到达第二层,我们根据了结构用激光测距仪来测量和计算每一部分的高度。有的部分是不能测到的,我们在外面只能用眼睛估算出它的高度。最后,我们测出亭子的高度是15.07M,然后查了网上的资料才知道亭子的高度是15M,跟我们计算的误差很小。

可能起先谁也没有估计到为了得到这些资料和数据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由于体量的过于庞大令我们一开始根本无法入手,还有房屋本身结构上的复杂性使我们一度有点灰心丧气;当然,由于我们大家的努力这些困难被我们一一地克服了。体会最深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对建筑测绘的认识;无论是从建筑大轮廓的把握上,局部细节的处理,还是其中相互的连接,等等,我们都走了不少弯路。最后通过分析和反复的论证我们还是的出了最为精确的数据尺寸。这些在实地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中永远无法得到的,因为有些结构很难通过想象去完成;更甚至于有时你看着实物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差和错觉的产生。这样反复的验证和观察对我们对于建筑结构的理解和体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锻炼对于我们将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学都受益非浅。

应该说虽然我们没有很先进的测量设备,但是我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测量的任务。一些自创测量方法更是我们智慧的体现,也许这正是此次测绘考察的真正目的。

事实上,我们得到的又何止是这些?同学间的了解,从刚开始模糊到最后的清晰,无论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总是一份珍贵的收获,因为当你了解了一个人时就是多了一段经历,多了一份对自己的了解。有什么比这样的经历更好的收获呢?还有那一份对老屋的情结,我永远忘不了。正由于此吧,当我最后告别十天来朝夕相处的这位老朋友时,一阵莫名的伤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这个朋友所经历的远比我所要了解的要多的多,相对于它来说,我们所遇到的那些所谓的困难有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它是有生命的,它肯定知道我们这几个小孩这十天想干什么;我相信它有灵性,是它在我们困难时会给我们灵感;我相信它的善良,因为当看到我们克服了困难获得了想要的数据时,它笑了------

七、实习感受

首先对古建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特别是明清建筑。屋顶的各种形式,建筑的组成,结构类型,斗拱的组成以及机构特点,彩画的分类及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内涵是博大精深的,然而,我们平日里对古建筑的关注太少了,经过这次测绘,我们又对古建筑的知识进行了更多的了解以及巩固。另外由于这次对古建筑深入的测量也激发了我们对古建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传统的文化。

其次,加强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测量中有很多地方无法具体的量到,只能靠估算,大家就集思广益想了很多方法,例如查砖匹、根据阳光角度,数学方法等。

再次,培养了我们认真严谨的态度。由于古建中有很多部件,我们就必须对每个部件的每个尺寸进行测量,进行记录。同样,画草图,校对数据,画CAD图都需要认真仔细,通过这次测绘,这在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最后,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次测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既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又要协助队友测绘。关林两天的测绘让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们上中建史时虽然课本上说得很详细,但是对于古建真正的了解还不如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不会容易忘记。对于古建的结构,斗拱怎么支撑屋梁,檐角如何翘起?我们在做平立剖时是将古建重新建造了一遍,这种过程让我们加深了对于古建的了解,虽然这只是万千古建中的一种,但是我觉得中国古建的结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其实这次让我真正的收获是让我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前都是闭门造车,我想以后我会改变这种现象,多注重观察,去深入了解。

2014.06.18

下载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古建筑测绘的笔记(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建筑测绘心得

    城村测绘实习心得体会 ----08级城市规划班 郑晓宇 为提高我们对古建的认识和动手测量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化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学院安排了这学期初进行古......

    古建筑测绘心得体会

    古色古韵纯阳宫 ——纯阳宫测绘心得 太原纯阳宫,道教著名宫观。在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名吕祖庙。始建于元代,明代万历年间I(1573—1620)重修,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

    古建筑测绘心得

    古建筑测绘心得 这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门新课,古建筑测绘。从小我就对中国古建筑抱有一种神秘的好奇,好奇它独特的坡屋顶,好奇它屋顶下层层叠叠的斗拱,好奇它独特的蕴含着中国古......

    古建筑测绘报告..

    古建筑测绘报告 一.测绘报告的概念 测绘报告是建立在测绘对象各方面资料收集与整理基础之上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料主要包括地方史志、文献、建筑物附属碑刻、铭文、题跋等相关史......

    古建筑测绘报告范文

    古 建 测 绘 调 研 报 告 指导教师:XX XXXXX 组员:XX,XX,XX ,XX 昌溪古建测绘 古建测绘目的 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深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构造,材......

    古建筑测绘调研报告

    Hefei University 古建筑测绘论文 Ancient Architecture Mapping 论文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导师姓名: 完成时间: 浅谈皖南徽派古民居特色 合肥学院12建筑学班......

    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测绘实习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认识,主要是针对中国古建筑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加强深入了解,以深化大三上学期对......

    屏山古建筑测绘11

    屏山古建筑测绘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本次测绘实习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认识,主要是针对中国古建筑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