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淑敏短篇小说的特点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生命的叩问和考量
——试从《女人之约》浅析毕淑敏短篇小说的特点
第一部分 前言
毕淑敏是我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共发表作品400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其小说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1、987—1997 发端发展期 1987年,毕淑敏崭露头角,其处女作《昆仑殇》、《送你一条红地毯》分别发表在《昆仑》第4、5期,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这十年间毕淑敏佳作迭出,有《补天石》、《阿里》、《女人之约》、《生生不已》、《预约死亡》、《红处方》等。2、1998—2002 徘徊蕴积期 1998年至2002年,毕淑敏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进行为期四年的心理学硕士和博士课程的系统学习。期间多为散文创作,小说创作相对沉寂,2001年的长篇《血玲珑》是此间为数不多的小说之一。3、2003至今 多元化时期 2003年,长篇小说《拯救乳房》问世,标志着毕淑敏创作进入以心理小说为重点的新的高潮。作品有《女工》、《鲜花手术》、《女心理师》等。
《女人之约》是毕淑敏短篇小说代表作,讲的是两个女人之间一个独特的约定。女工郁容秋长得很漂亮,但声名狼藉,外号“大篷车”。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心气却很高,想做个像厂长那样出类拔萃的女人,受人家尊敬。于是在厂子面临三角债的困境时,别人知难而退,她却毅然揭了黄榜。经过厂长的严格面试,她成为厂里的清债员。可是她什么也不要,只要求厂长答应——只要讨债成功,厂长就代表全厂给她鞠个躬。为了解决厂里的困境,厂长同意了她的请求。郁容秋费尽周折,用尽一切手段,终于为濒临倒闭的工厂讨回了债,然而她却因长期喝酒过度导致肝硬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丈夫和女儿甚至没有来看望一眼,但她毫不在乎。郁容秋一直苦苦地等着女厂长鞠一个躬,可是厂长失约了,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肯履行约定。郁荣秋那么渴望寻找失去的尊严,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不惜以身体健康为代价,等来的却是社会的无情扼杀。在这里,郁荣秋对尊严的理解注重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注重社会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对自己的评价。但她的悲剧命运告诉我们,这样的自尊,只能是企求而不是真正的自尊。它引人深思,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第二部分
从内容上分析毕淑敏短篇小说的特点
(一)、取材: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依据
毕淑敏精于纪实,善于写实,她说:“我常常对我的朋友说:别把你的秘密告诉我。因为有一天,也许它们会走进我的小说。”毕淑敏与时下的“先锋派”、“现代派”等不一样,她就是以她在阿里的十一年的军旅生涯为创作素材,以自己在那里当卫生员、军医和后来在铜厂当主治医师的切身体验为写作蓝本,创作了一大批影响颇大的作品。
1、对军旅生活的回顾与开掘
毕淑敏十七岁来到阿里当兵,她在《自述人生》中详细介绍了她在高原服兵役的日子:几名女兵怀揣着“到西藏去”的激动,坐上“装大米的车”被缺氧的高原默默地消减着初来的欣喜,来到驻地就着脱水菜吃拌酱油的锯末味大米,喝60 度的开水,年轻女孩子也成了高原模样:嘴唇开裂、指甲凹陷、脸蛋皴红。并且谨遵老兵的警告:不要轻易地跑跳激动,因为会死人!就连晚上就寝也要时刻提防“高原反映”的来袭。作者详细真实地记录了高原的恶劣环境和部队生存条件的艰苦。巍巍昆仑的恶劣环境,让她常常嗅到死亡的气息。“高寒、缺氧、病痛⋯⋯一把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地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也因为如此,她对军人、生命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以此为素材她写下了《昆仑殇》、《补天石》、《君子于役》等昆仑系列的作品,短篇有《阿里》、《藏红花》等。
2、对现实生活的扫描与探测
11年之后,她复员回到北京。三十多岁时脱掉白大褂,弃医从文,致力于文学创作;年过不惑,重拾书本,走进课堂,学完文学、心理学,做起心理咨询师。她以自己做医生、心理师和母亲的经历,同时结合现代人所关注的问题创作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了很多作品,有《女工》(关注下层女工的命运)、《女心理师》、《鲜花手术》、《拯救乳房》、《送你一条红地毯》(经济改革大潮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生生不己》、《预约死亡》等中长篇小说,短篇《女人之约》以催讨三角债这一社会问题为背景比较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善与恶)、《一厘米》《不会变形的金刚》(接触到儿童和少年品德教育的一些很严肃的话题)、《源头朗》等。
(二)、主旨:对尊严、人性和死亡的思考
1、总体分析
毕淑敏前后阶段的创作从小说题材而言,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然而,更有以一贯之的东西,那就是对尊严、人性和死亡的思考。
(1)尊严
人是有尊严的,不仅要尊严地活着,也要有尊严地死去。毕淑敏认为,在生命的末期,长度已毫无意义,关键是生存的品味。尊严地活着和尊严地死去是一个人整体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尊严的主题在毕淑敏前后期小说中有一个衍化的过程。她的前期小说包括“昆仑系列”和后来的《女人之约》、《女工》等,所着力表现的是人的生命尊严,后期小说如《拯救乳房》等更集中地思考了死亡及其尊严的问题。
(2)人性
文学对于人性的痴迷超越了其它学科,对人性本身的探讨也成为文学创作最为持久的深层动力。故而,对于人性的思考亦构成了毕淑敏小说的主题。医生和作家的显著区别之一,即表现在医生更多关注的是人的肉体,而作家更感兴趣的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探讨人的社会性存在和人性内涵。但当过医生和心理师,毕淑敏无疑具有更为便利的条件进入人性的深处,探寻人心的奥秘。就毕淑敏小说而言,其超拔的力量亦源于对人性的不懈探讨和深刻表现。
(3)死亡
在毕淑敏的人生经历中,无论是作为军人还是作为医生,死亡都是必须也是最经常面对的现实,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几乎时刻都面对“近在咫尺的鲜血和死亡”。拥有这种特殊的经历,毕淑敏以她作家的质感写出了死亡的真相,特别是表现了死亡的尊严和某种程度的诗意。毕淑敏对死亡的正视和描写显示了一种科学精神,她通过小说建构了一种科学意义上的死亡观念,她既打破了关于死亡的恐惧心态,也打破了面对死亡的虚妄态度。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2、以《女人之约》为例分析毕淑敏小说表现的主旨
《女人之约》首先表现了尊严的主题。郁容秋是个“漂亮美丽的坏女人”,在别人的眼里是不贞洁、不检点的,厂里的人都对之嗤之以鼻。“郁容秋看惯了男人们的讨好的嘴脸,她不佩服男人,她觉得自己能征服他们。她佩服女人,尤其佩服不用她这种手段征服男人的女人。她呆呆地望着厂长,这是在她有限的生活圈子里,活得最高贵的女人”。郁容秋崇拜女厂长,因为女厂长是个女强人,是个靠自己打拼的女人,郁容秋内心深处却向往一种凭自己本事挣来的自尊,在全厂面前扬眉吐气,把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尤其是男人踩在脚下。工厂“贴皇榜”招聘讨债业务员,终于给了郁容秋一个机会。郁容秋讨债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女厂长要代表全厂给自己鞠一躬,赢回名声。郁容秋凭着机智漂亮,在外四处奔波,终于为厂里索回了一笔笔的巨款,然而过度劳累和社交场合的大量饮酒使她得了肝硬化。拿着发到手的工资和奖金,“大家背后议论,这个女人,过去是“大篷车”,现在成了“国际列车”了⋯⋯骂归骂,表面上对郁容秋客气多了”,可是并未赢得众人的尊重,在大家的眼里,郁容秋就是原来的郁容秋,并未因为她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而对郁容秋有所宽容甚至是感谢。病危中的郁容秋不在乎这个,她在乎的是和厂长的约定,等来的却是女厂长的失约。郁容秋在等待中遗憾的离开,握在手里的是三枚黑色大理石样的纹路的纽扣,是她答应厂长跑遍天南海北也会买回来的。“我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偏巧又生得心比天高,我想做个出类拔萃的女人,可我没有这个机会。没想到三角债给了我一个扬眉吐气的好机遇,我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从来没有这么被人尊重过。“这回不是靠哪个男人抬举,这是我自个儿挣回来的面子。”郁容秋在弥留之际的剖白,没有生命消失的遗憾,没有对厂里的抱怨,也没有对女厂长失约的怨恨。一个卑微的小人物为了自尊舍掉自己生命的精神,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郁容秋的尊严寻找过程让人心里难受,在这个过程中她几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可结果却依然没有得到失去的尊严。低矮的人其实更渴慕高大,曾失去尊严的人其实更需要尊严。其实作者通过她的死想告诉人们: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建立在自己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之上。
《女人之约》除了表达尊严的主题,也展示了人性的弱点。郁容秋为讨回工厂的债务四处奔走,终因饮酒过度而身体弄垮,而工厂的人拿到钱后却用恶毒的言语嘲笑她。女厂长也不肯向郁秋容鞠躬,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不为人察的阴暗的心理因素:同为女性,她虽然是个“威风凛凛的女人”,然而却也是个“姿色平平的女人”,所以,“女厂长不喜欢漂亮的女人”。这让女厂长对郁容秋的负约带上了一种决绝的女性报复的恶毒快感。人性中的自私、冷漠甚至恶毒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暴露无遗。这些人的行为不仅反映了个体的人性弱点,从中也反映了现实社会普通人性中道德的缺失。
第三部分
从创作技巧上分析毕淑敏短篇小说的特点
(一)、写人艺术
我们在不同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毕淑敏对女性的关注,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的关注,她们在事业和家庭之间艰难跋涉、在生活中遇到种种不易和困难。毕淑敏对她们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爱,对她们的生存状态进行着深沉的反思和追问,也塑造了一些典型的女性形象。
《女人之约》中有三个不同类型的女性:郁容秋、女厂长和兰医生,她们各自承担了通常意义上人们对女性世界的认定:生活作风不好的漂亮女人、精明强干的长相一般的女强人以及有一定生活品位和文化素养的女性知识分子。在这三个女性当中,郁容秋是作者着力刻画地一个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工, 孤傲又自卑、聪明机智和坚韧不拔,为追求尊严不惜一切。
1、孤傲而又自卑 郁容秋有着姣好的面容,但生活不检点。厂里的人都看不起她,不让自己家的孩子同她的女儿玩,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凭借自己的长相征服了许多男人。面对别人的嘲笑,她以一种孤傲独立的姿态来面对。同样,当为厂里清回了大量债款后,厂里的人对她态度转变了不少,她却理也不理,仍是那么高傲。虽然表面看起来对世俗的眼光不屑一顾,可是内心却是自卑的,充满了对尊严的渴求。她敬佩女厂长:“不仰仗任何男人,凭着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地矗立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尊重您”。她自知一辈子也做不到像厂长那样,可她“渴望也光荣一次,也像模像样地立在人前头一次”。还有,当她进入厂长办公室,坐在自己敬佩夫人女厂长对面,内心的自卑油然而生,“面对这个威风凛凛的女人,感觉自己像灰尘般的委琐。”正因为内心的自卑,想挽回面子,于是在厂里面临讨债危机时,她主动担起了这个重任。
2、聪明、机智和坚韧不拔 如果说郁容秋只是仅有美貌,那么她不可能完成清债的艰巨任务,她还是一个聪明、机智和坚韧不拔的人。从厂长的考核开始,我们就见识了她的聪明机智。一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女工,面对厂长咄咄逼人的发问,竟能以机敏的思维和伶俐的唇舌从容应对,让厂长以及读者赞叹不已。如厂长正襟危坐地说:“我纵是有还钱之心,也没有还钱之力。真是没钱。要不然我把厂家的名单抄给你,你能要回多少,全带回去抵账。这下总行了吧? “您甭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跟我说这个,我是一家不烦二主。我给您出个主意,前两年不是各厂都买了许多国库券吗?您就把它折给我们算了。反正您留也留不住,还谁不是一还呢,给了我,我们全厂念您的好,我个人更是感激不尽,利率该多少算多少,保证不让您吃了亏,你要是同意,咱们这就去取国库券吧!”郁容秋说着站起身,做出要走的样子。(《女人之约》)说话如此滴水不漏,不禁让人佩服。这仅仅口舌之战,后面讨债成功的过程则更加体现了她的聪明、机智以及坚韧不拔。讨债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讨债员之所以无功而返,除了拉不下面子,还有缺少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策略。虽说郁容秋讨债的方法不是特别好,但她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在这当中,她针对各类不同的债主,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男老板喜欢喝酒,她就与他们对着喝,有着决一死战的气概,总是赢家。而且口袋里放台录音机,把他们酒桌上的话录下来。这些人听完后就立马还钱。有的是不近烟酒、花岗岩的一块的,她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去别人家里赖着不走,结果也马到成功。另外,她还向兰医生借了“军臭”和军大衣,在讨债之中也派上了用场。为了挣回一个面子,她凭借聪明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是她因讨债长期过度饮酒导致严重肝硬化,生命垂危之际,厂长竟以“要保持作为厂长的价值”为由,拒绝对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履行承诺,结果在遗憾中死去。郁容秋这个卑微的追求尊严而不得的女性让人惋惜和同情。
(二)、小说语言
毕淑敏作品语言的风格、特色与她的职业和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作为医生和心理学家,毕淑敏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着这种职业的精确和冷静犀利,而同时作家的身份又使她的文字细腻丰富、饱含想象力。
1、语言特色
她总是用一种平实、客观、冷静的笔法来叙述事件,平静里带有敏锐,冷峻中又有反讽。她的语言规矩妥帖、温婉自然。在她淡淡的言语中看不到谩骂、颓废、语出惊人的狂傲和惶恐不安的绝望,看到的是生命的哲理、生活的智慧和青春的赞礼。她生活的经历一直是正面和积极的,所以,经历培养了她正面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和性格便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她的作品中。
在《女人之约》中,毕淑敏的语言是冷静、客观、细腻和犀利。比如刚开始郁容秋的病危通知送到厂务办公室的时候,兰医生把握不准把这悲痛的消息报不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报上去。毕淑敏以心理描写见长,这时对兰医生的心里做了一番描述“按说该早点报上去。毕竟是辛苦了一生一世的职工,到老了死了,领导要去看看,叫去的安心,活着的心里也温暖。但这个时机很难把握,报得早了,死或不死还不一定……病人觉得自己没死,劳驾了那么多领导,挺对不起人。” 如果不是有过在厂务室当医生的经历,恐怕也不会有这么深的体会。这段文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医务工作人员与厂领导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以文字犀利地指出了这点,却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将评价留给读者。
2、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在她的小说当中是常常出现的,但从不会让人觉得多余。她很善于运用比喻,常常信手拈来,拿一些生活的事物组成新奇的比喻,不落俗套,使语言更有张力。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作者也用了很多比喻,下面就列举几例。
1、因为下垂得过久,蘸水笔尖聚起一滴椭圆形的墨水,根蒂部正在瓶颈般地变细,墨水滴渐渐变成饱满的鸭梨形,颤颤巍巍地闪动着柏油似的微光。(将下垂的墨水滴比喻成鸭梨,表现了作者的敏锐观察力,也从侧面应证了兰医生填表时的思考时间之长,细节描写很合理。)
2、郁空秋侧卧在半摇起的特制病床上,床旁的地灯像一支金笔,勾勒出她尖峭的身影。(将灯比喻成金笔,似乎不太恰当,可是细想起来,灯光照在人身上时的影子就像笔画出来的也不无道理。)
3、郁容秋像年画一般艳丽,面颊白里透红,双唇晶莹闪亮。翘起的睫毛像蝴蝶的触须一般轻盈颤动着„„(这里“年画”一词用的特别生动,因为一般年画是很艳丽的。而兰医生预备看到的是病得不成人形的郁容秋,可没想到她却化了妆,突然一见就觉得似年画一般了。)
4、兰医生虽说对郁容秋平日的张扬不以为然,但看到一个漂亮女人钻到这样一套不伦不类的行头里面,好像红玫瑰一下变成了狗尾巴草,还不如当初妖娆着顺眼。(将换过衣服前后的郁容秋进行对比,红玫瑰变成狗尾巴草,以幽默、简洁的方式表达了这个过程。)
(2)反讽
反讽的高妙在于作者没有表明确定无疑的立场,而是把评判、思考的权利留给读者。
反讽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没有用直白的说教,也没有取代读者的思维以代言者的身份大谈孰对孰错,而是通过委婉的、立场鲜明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生存价值的追问、对人性冷漠的质问和反思。在文中,毕淑敏借用强性反讽描绘了工厂人们的言行,用深邃的眼光关注着“大家”。大家背后议论,7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这个女人,过去是“大篷车”,现在成了“国际列车”了。发奖金的时候,有的人作鬼脸说,这是“大篷车”卖X 挣回来的钱。大家哄堂大笑,然后该拿钱买什么就高高兴兴地去买。骂归骂,表面上对郁容秋客气多了。头头脸脸的科长们,见了郁容秋也都点点头示意,毕竟她是厂长亲自发掘出来的能人,又给厂里索回可观的资金。经济滑轮抹了润滑油,别的都是小节了。(《女人之约》)因为郁容秋和众多男人关系暧昧,她在同事眼中低人一等,没有尊严。但是她是厂里的功臣,为厂里索回大量欠资,工厂工资才得以发放。“大家”表面对她和蔼了许多,但是背地里嘲讽她比别人强的地方是敢买卖廉耻,靠低贱的色诱换来了欠款。奋力的讨债加上嘲讽和冷落,使郁容秋苍脆的如同一片落叶,大家丝毫没有感觉到他们欢快地分工资的过程其实也是郁容秋接近死神的过程。强性反讽将对立的双方置于两个极端,在黑白明显的强烈比较中,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立场。此外,文中还有一些弱性反讽,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读者去反思追问寻找真意。郁容秋和女厂长约定:假如她能出色地完成规定的清欠指标,她想让厂长给她鞠一个躬,女厂长为了工厂郑重答应了她。可是当郁容秋病危之际,让兰医生代自己向厂长提出约定时,厂长想赖账了,她不是普通人是厂长,厂长给一个不检点的女工鞠躬,不但是面子问题,更是骇人听闻的原则问题。不但“会成为厂内经久不息的新闻”,将来还可能“演绎成骇人听闻的传说”《女人之约》。于是厂长斩钉截铁地宣布:我不鞠!在作者的客观描写中,女领导“光明正大”的抵赖,工厂职工集体无意识下的丧失人性,通过弱性反讽统统显现出人们卑劣的原型。《女人之约》中的反讽,在展现人物复杂关系、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过程中,丰富了蕴含在其中的讽刺意味,触动读者的灵魂,引起人们对尊严和人性的思索。
(三)、叙事艺术
这一方面将从叙事时序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毕淑敏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1、叙事时序
就毕淑敏短篇小说总体来说,在叙事的时间顺序上,小说以顺序为主,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次序展开情节,比如《一厘米》、《不会变形的金刚》和《翻浆》。《一厘米》从母亲陶影带儿子去公园玩开始讲起,主要讲了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因为公园里面测量身高的失误,儿子以为母亲故意逃票,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害,故意疏远母亲。这让陶影心痛万分,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儿子小男子汉的尊严,费劲力气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女人之约》和另外一个短篇《源头朗》则在叙事的时间顺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出现了倒叙和插叙,使作品前呼后应、结构完整,小说的层次也显得错落有致。《女人之约》开头采用倒叙,先说结尾,写兰医生下班时接到郁容秋的病危通知书决定去探望。这自然会激起读者的兴趣,郁是谁呢?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接下来就是插叙,讲了郁住院时填表的情况。紧接着写了兰医生见到了病人的惊异,由此自然地补充了郁的为人、借鞋以及厂里面临的困境。这之后就是按正常顺序描写,厂里面临债务危机,郁主动请缨并顺利通过厂长的面试成为清债员,她费劲心思完成了任务却因喝酒过多而被诊断为晚期肝硬化,在厂长的毁约中遗憾地死去。
2、叙事结构
毕淑敏的短篇小说属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大都采用一人或一事为线索的单线结构。单线结构是向读者讲述首尾齐全、情节连贯的具有因果逻辑的完整故事。这种结构的长处是:叙事脉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显现。《女人之约》就是讲了一个漂亮但作风不好的女人为了挣回面子替厂里讨债而最终没有得到尊严的事。作者改变了叙事时序,先倒叙、插叙、补叙再顺序,一方面更加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使小说的结构也有所变化。
第四部分 总结
读过毕淑敏作品的人一定不难从文中知道,她曾在阿里当兵、复员当过医生、后来做过心理师,现在则是一名专业作家。特殊的经历为其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由于选材的真实,她塑造了许多典型的军人和女性形象,故事丰满感情真挚。但是经历也限制了作家的想象力,她曾在创作谈中提到:“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那些我确有把握的情景。这真是我的悲剧,它们像两块坚硬的石头,缀在我想象的翅膀上,使它无法飞翔。”对没有经历过的新题材,毕淑敏同许多作家一样,驾驭起来就比较生疏。另外,小说作品在充实的叙述中缺少适当的空白,少了给人遐想的空间。
毕淑敏带着从小养成的强烈责任感和医生救病治人之心,关注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以悲悯的情怀书写人的尊严、人性以及死亡,不断深化着对生命的叩问和考量。她的小说叙事冷静平实,遵循着传统的叙事模式,但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大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0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量的比喻、惯用语以及反讽的手法,使小说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她融感情于理性思考之中,给人以启迪、激人奋发。
关于毕淑敏的小说,就研究内容来看,既有对作家创作个性、经历的研究,也有对整体创作或单篇作品题材、内容、主题思想、创作方法、美学风格、意义价值、医学叙事、缺陷与困境等宏观或微观研究。就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来看,由最初的单一的社会历史批评逐步发展到文本细读、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形式主义、女性主义等,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就篇幅而言,她的所受热捧的长篇小说如《女心理师》、《红处方》、《拯救乳房》等研究得比较深入,短篇小说则很少有人涉及,而且短篇小说的特点基本上无人从整体上来分析。那么本文就沿着文本细读的方面,以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女人之约》为例简单地分析毕淑敏短篇小说的特点。
第二篇:毕淑敏文笔特点
我从小就知道母爱是伟大的,知道母亲为我付出了许多心血。当我读了《回家去问妈妈》后,更是深深地感到母亲的伟大。毕淑敏老师的《回家去问妈妈》一文讲述了她无意间听到母亲说的一次经历,猛然发觉要珍惜现在,快与母亲多交流你不知道的点点感动。“母亲”,那是多么美好的称呼,它是爱的凝聚,更是鼓励我前进的力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千古名句,虽然是说教师,但它又何尝不是赞颂母爱?是啊,每个母亲都是这样。我的妈妈也要支撑起各种重负。在我小时候幼稚的眼睛里,妈妈总是无忧无虑,只须在办公室里坐坐就行了。长大了,我才知道妈妈要做那么多的事。回到家,要马不停蹄地做晚饭。当我吃完饭悠闲地回到房间做作业时,却没有顾到妈妈还在厨房洗碗。当我做完作业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却没有顾到妈妈还在卫生间洗衣服。当我临睡前喝着妈妈递过来的牛奶时,却没有顾到妈妈已经做完了所有家务„„母亲,我直到过了年才知道你有多么的辛苦,是您让我如此快乐地成长。但愿您能相信,将来有一天,我会绽放的,也会为您带来快乐。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朋友们,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关于“爱”的话题永远是每一位具有文学修养的大师所想要探讨的问题,也是能够让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受到感化的一个永远不会凋谢的命题。每一个人都对我们所谓的“爱”有自身的看法,都对“爱”有不同的定义。每当我捧着毕淑敏的散文细细品读的时候都被她文字中的那种“爱”所感动,被那种淡淡的“爱”所感化。在读着这种散文,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这种想法。细细品读发现这样的散文也具有这一定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爱”的特点。本文将从“爱”的人性化特点来简单地讨论一下关于毕淑敏散文中她的独特的“爱”的特点。
一、散文中“爱”的字眼存在方式的独特性
阅读毕淑敏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隐匿的现象,这种隐匿的现象在关于“爱”的话题上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字眼的隐匿。毕淑敏在很多阐述“爱”的哲学的散文之中并没有像一些散文家那样用大量“爱”的字眼在文中的出现来显现“爱”这个古老话题的生命的重量,而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阐释这个字眼的真正含义。较少的用很显眼的字眼来避开老套的阐述模式,这在同类的作品之中这样的创作手法是超乎寻常的。所以将这种存在方式称之为隐匿性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毕淑敏的散文集中我们可以见证这样的存在方式,她用这种简单化的存在吐露着无限的爱的情怀。例如散文集《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中有这样的一篇散文叫《蓝色萝卜》,这篇散文说的是一位年老的母亲为了赎回她当年的粗暴和虚荣,想完成她曾经答应过她儿子为他买橡皮泥的承诺。在此,我看到了这位母亲对她儿子的爱的执着,也感受到她对她儿子的那份深深的歉意。乍一看,这篇散文好像很品平白朴实,但却深深的蕴含着这位年老母亲对她孩子的那份爱,那份伟大的无私纯洁的母爱。全文几乎看不到文中出现对“爱”的一种理性或者是非理性的阐释,但是却无处不显现出作者对于爱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母爱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毕淑敏却用自己一种独特的见解和阐述方式将这种伟大的爱阐述地简单但没有失去其本质意义,而且还用一种母亲的一种自我的救赎和对自己儿子的承诺来体现作为母亲对于儿子的爱的执著。这种“爱”较之于前人所述之“爱”则明显的不同,显现出了作者在自身对于“爱”的理解方面的独到之处。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爱的脚力不健,怕远。距离会漂淡彼此相思的颜色,假如有可能,就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水乳交融亲密无间。万万不要人为地以分离考验它的强度,那你也许后悔莫及”。我想她这样来解释“爱”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们以全新的思考方向。也许爱真的脚力不健,但我们也有可能追悔莫及。在毕淑敏的平淡化论述之中我们随处可见,爱或是真的被“爱”自己给藏匿起来了,这就需要我们去细心去挖掘。
毕淑敏散文中这种独特的“爱”的自我隐藏使得她的散文散发着淡淡的味道,平淡、朴实而又耐人寻味。这种需要读者自我心灵去挖掘的爱使得这种“爱”在广大的读者心中留下很成熟的自我救赎的种子,这也体现了爱的无处不在的特点和爱的无私性。这种散文的艺术的高超之处可谓是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
二、散文中多种爱的交合与共
在毕淑敏的散文之中如果我们细细品读便会很容易发现在她的散文中有很多种的爱交合在一起构成了其作品“爱”的主题。有父母之爱、友情之爱、亲情之爱、同窗之爱、儿女之爱、婚姻之爱等等,在一篇散文之中可以同时出现多个主题相互交融混合的现象。这种“爱”不像冰心那样一直都以单纯的母爱为中心,围绕着母爱作了一辈子的文章,也不像余秋雨那样一直以国家民族之爱为散文的基点而升华自身的出发点,这种“爱”的多元混合模式开掘了毕淑敏散文的新的写作方向。
在《我很重要》之中作者指出:“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从《我很重要》之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是一个提倡爱自己的人,爱他人的先决条件是先爱自己,只有把自己爱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去爱他人。这种爱的哲学是建立在一定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之上的,爱的自我认知、自我先决思想在毕淑敏的这篇散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我很重要》这篇文章从文字的表面意义上来看仅仅展现了“我”的意义之上,但是从更深的层面上去挖掘,就可以看出我可以拆分开为“大我”与“小我”。这并不是取其一点,而是从更为广大的意义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在“爱我”是上更是“爱我”的具体之体现。而《孝心无价》之中则是多元素的“爱”的聚集体现,作者从爱父母出发,用确切而真实的语句告诫天下的儿女:抓紧时间尽孝,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因为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道乃中华之优良传统,毕淑敏所提倡的“孝道之爱”则很明显的将“爱”的最后之极致的形式完全的展现在我们这些为人儿女的眼前。毕淑敏以一个为人之母的身份用现身说法加以她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给与了我们既有母性的苛求又有为人之子的回答。人间最美好的感情就是爱,爱是太阳,是爱组成了我们这个生生不息的家园。散文《孝心无家》既诠释了爱与爱之间的相互串联与相互继承的关系,文中作者指出:“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作者的“大孝之爱”则是多方面的体现了人生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在“爱”的广度和深度上更深层次地发掘了“爱”的含义。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将来也都将有自己的儿女,也想让自己的儿女来为我们自己尽孝道。所以毕淑敏的这篇《孝心无价》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了爱的真正内涵,不仅仅体现了要爱老人,爱自己,还要爱我们的下一代。即是爱老、爱我、爱幼的综合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将孝心无价真正体现出来与继承下去。
每一个人对于爱的看法都有很大的不同,毕淑敏的爱的形式与爱的展现于他人较之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源于毕淑敏自身对于“爱”的不同的理解与看法,想到的与他人之不同而已,大爱之中存于小爱,众多的小爱又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爱。不管是“母性之爱”还是“孝道之爱”都能溶于一炉,汇成一锅,将爱的多种表现展现在一篇文章的外表与深层之中。内涵与外延的天衣无缝的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的“爱”的真正内涵,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爱”的含义。
三、爱始终隐含了佛家的深层文化内涵
假若我们细细品读毕淑敏的散文中有关“爱”的散文会不自然的发现她的这些文章都或有或无的隐藏了佛的爱语,这种佛家之爱则构成了毕淑敏散文的又一大特点。毕淑敏在《常常爱惜》之中说到:“这是一种痛而波动的感觉”。“爱是人类最为珍贵的体验,它源于深刻的本能与绵绵的眷恋。”在我认为这种体验与本能的眷恋则在某种方面体现了一种佛家的自我的一种认知与自由的原则,这是一种自我的理想的自我实现。爱自己变成了一种爱自由的真正体现。毕淑敏还极为关注众生的大爱也可以与佛家的某些释义相互连通。在《爱的回音壁》一文中毕淑敏的那句“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毕淑敏的文章也常包含对人群大众之爱,对民族精神的深切关怀,具有很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功能。这与佛家倡导的人性与众生之间的相互之间的联系有这很深的渊源。佛家倡导众生即是佛,心与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爱众生的大爱之善良与佛性之间所强调的善行不谋而合,这种表面没有一丝恰合的两者在深层的善良与大爱两个方面有着共同之处,我想这就是两者在佛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上的契合。
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两者在文本的深层次意义上却有着更为深的联系,这与毕淑敏自身的修养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作为当代散文大家,毕淑敏的佛家文化的修养有着一定的高度,在自身的佛性修养有了一定的积淀后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不自觉地将这种文化内涵融入自的作品之中,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的这种自我认识的自有与众生的大爱以及与佛之间的认识程度和认识点却与其他散文创作者有着极大的区别。佛家的人生意境与思想索求是当下很多人想追求但又有所不能企及的,毕淑敏的散文中散发着淡淡的佛香,再潜移默化之中转化这人性的支点讲述着对于生活的暂时性思考。
毕淑敏的多重社会身份,为她提供了多维的写作方向和丰富的写作素材,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与精深的文化知识使她的散文创作一改“小女人”散文的那种平面化、世俗化写作模式,成为当今散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毕淑敏的散文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一般女性的细腻情感,有些篇章还能让读者体会到一般女性作家少有的豪爽、大气。她往往将笔触停留在现实生活中,灵活驾驭语言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于妙趣横生中见哲理。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用睿智的眼光,对生活、生命进行着理性思索的智者。
毕淑敏的散文讲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小事,给人的感觉像是她在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然而她的故事虽平凡但不琐屑,她能将平凡化为神奇,于平凡细致中抒写生活的真、善、美;抒发平常人绝不平庸的感受。
《孝心无价》讲的就是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之间诸如母亲病重而儿子却即将出国时,一些平常人家发生的事,毕淑敏却领悟到“孝”的蜕化,发出了赶快为父母献上一份孝心的真诚呼喊。毕淑敏用平凡的题材提醒天下的儿女:抓住机会在父母健在之时,奉上一份真诚的爱心,无论丰厚还是微薄,只要献上就好。
友情,一个现实生活中讲烂了的字眼,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名词,一种人类之间普遍的情感,在毕淑敏的笔下这种情感就被赋予了不普通的意义,她将信任比作是友情树上结的果子,既充分体现了质感的艺术形象,又反映了她独到的不同寻常的艺术见解。
拒绝,一种自己赋予自己的权利,这世上有谁去研究过它的价值、感觉到它的重要性?可以说它平凡到几乎被人忽略的地步。而国民的劣根性使得中国人学会了唯唯诺诺,犹豫不决。可毕淑敏不仅发现并且还挖掘出了别人看不见的拒绝哲理。在《行使拒绝权》中她给了拒绝一个哲理性的定义:拒绝非常重要,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否定性的选择,我们在拒绝中成长和奋进,如果我们不会拒绝,那么就无法跨越生命。她告诉国民,拒绝是我们的权利,我们有权利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去行使拒绝权。她也使我们普通人明白了拒绝其实是时刻伴随我们的一种选择,只不过否定性的选择,它对于我们普通人更重要!
也许毕淑敏散文取材方面的特殊吧,毕淑敏的散文近年来多次被选作为中学生的考试试卷,于是有人说毕淑敏的散文有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笔者认为,毕淑敏散文篇篇都赋予了真情实感,读她的文章感觉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又揭示了生活的丰厚底蕴。在现实生活中的毕淑敏,其人也如其文一样,真切而豪爽。细读毕淑敏的散文和研究她的为人,就会发现她的以小见大的取材特点与她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观察细致的人格精神是分不开的。
毕淑敏的散文之所以能令人心灵与之契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除赋予真情实感外,其娴熟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起到了增光添彩的作用。她的散文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没有诘屈聱牙的偏晦词语的滥用,就连她的比喻也浅显易懂,其散文于不慌不忙中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美感。此外,冷静又是其语言的一大特色,她的文章没有大悲大喜,语言变化的起伏不大,节奏很平缓。
毕淑敏的语言特征,系作家多年行医,以及其沉稳、质朴、冷静的性格使然,可以说她的散文基本上是在用纯朴、冷静的语言,冷静、沉着的眼光审视、透视着世界及人生。
总的来看,毕淑敏散文以叙事为主,其故事性很强,很有吸引力。像《呵护心灵》的叙事方法就很自然地将读者卷入作者的叙事之中,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全文,这种写作方法也容易冲淡散文的抒情色彩,不易令人产生说教的感觉,读散文有读小说的感受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关注、呵护心灵,更情感化。毕淑敏除了有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外,她更有重视心灵效应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她的散文也极易走向读者的心灵深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她将一个母亲打儿子的心情向人展露得淋漓尽致:“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就是要让你以后再与错误接触之时,会感到切肤之痛。”她希望儿子成才的良苦用心打动和感染了她的每一位读者。
毕淑敏笔下的感情是真挚的,心灵是美好、向善的,她歌颂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这应该也是她在多重社会角色中的经历、体验,以及她的博爱、善良人格使然。她本人就像一位禅师经过冥思苦想后大彻大悟,然后将她所领悟到的心得以散文的形式传授给她的每一位读者。她的真实的生命体验感染了人们,她的哲理韵味不仅为人们指点了迷津,更向读者展示了文学的魅力。
第三篇:读毕淑敏小说感触
读毕淑敏小说《女心理师》
我是毕淑敏的读者,我欣赏、尊敬并喜欢这位勤恳耕耘着的女医生、女心理师、女作家。最近在密集的时间里,读完了上下两册的小说《女心理师》。终于读完最后一行字时,掩卷,长出一口气,整个身心都感觉挺累的。需要休息一下,休息一下自己的心灵、脑细胞以及四肢躯干。
这部长篇小说有位年轻的女主角,名叫贺顿。她是一位孤女,姿色平平,囊中羞涩,从贫瘠落后的农村来到繁华喧闹的城市讨生活。为了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落脚之地,找到自己能够自食其力、自尊自爱的一个位置,她从随波逐流的被生活随意安置,到自己设计筹划自己的生活之路,付出了寻常女子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代价,尤其是通过勤奋的求知、刻苦的学习以及不辍的思考,她在追寻智力和智慧之路上,挖掘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教育了自己,培养了自己,进而塑造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通过刻苦的学习,贺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证书。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希望运用自己所学的专长服务于那些被心理阴影纠缠着的人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咨询水平。很快,贺顿与几个朋友一起,在闹市开办了一家名叫“佛德”的心理咨询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与此同时,贺顿也把自己嫁了出去,终于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有了一个暂时栖止的窝,以及一位失业在家的城市平民丈夫。
佛德心理咨询所在度过了最初的短暂冷清后,很快就生意兴隆,前来预约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络绎不绝。贺顿在繁忙的接访工作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例,各种各样前来求助的来访者,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事。贺顿是个敬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聪敏的智慧、高超的洞察力,她为许多来访者梳理了思路,打开了心结,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面貌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去,目送他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咨询所,积极的上路,不再回来。在这样的工作实践中,贺顿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有了更加坚定清晰的认知,她决心做一个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在阳光的背面就是阴影,危机总是潜伏在前方不知名的路上等待着过路的人。贺顿也不例外,她遇到一个奇特的案例。有一位古怪难缠的中老年官太太“大芳”前来心理咨询,通过大芳的讲述,贺顿了解到这是一桩不幸福的婚姻,道貌岸然的丈夫一直对婚姻不忠,对妻子百般欺骗。不久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大芳的丈夫怒气冲冲来到了心理咨询所找贺顿理论,埋怨贺顿给他的妻子大芳出了“馊主意”,害得大芳跟他先是闹离婚,再是自杀未遂,险些酿成大祸。贺顿大惊,通过与大芳丈夫的一番谈话,她第一次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失去了自信,因为,大芳丈夫所说的事实,与大芳嘴里的事实,完全不一样。真相在哪里?究竟谁在撒谎?贺顿百思不得其解,没有任何头绪,没有任何线索,她迷惑了,徘徊不前。
与此同时,贺顿自己的婚姻也出现了危机。在结婚之前,贺顿有一个蓝颜知己,他是一位事业有成、家境宽裕的青年才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联袂主持一档电台的心理疏导节目,节目大获成功,他们俩之间也建立了心灵上的默契和思想上的共鸣。每次贺顿遇到困难,都能够从这位蓝颜知己那里获得品质很高的诚挚帮助,用他的话说,他们“肝胆相照”。贺顿之所以没有接受这位青年才俊的求婚,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那深深的自卑,使她觉得他们不是来自同一个世界的人,差距太大,在他面前,她永远都怀有一份惶恐、一份不自在,一份妄自菲薄。那样,她会受制于他,成为他的附庸,从而失去自我。而这是贺顿万万不能允许发生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心理,贺顿嫁给了现在这位城市平民丈夫,因为在他面前,贺顿永远是主动的,控制局面的,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的。她不在乎他,虽然他非常在乎她。结婚后的贺顿,并未中止与蓝颜知己的藕断丝连,并且在一次浪漫后被丈夫撞见。贺顿的婚姻触礁,双方开始冷战。
现在,女心理师贺顿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都产生了混乱和无序,最要命的是,要解决
这种混乱和无序,她力所不逮……心理师本人,也跟其他的来访者一样,陷入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双重困顿,她感到自己越来越衰竭无力……
贺顿需要一个比自己更高明的高手来给自己指点迷津,对自己进行督导。这个高手,是当今心理咨询领域的泰斗XX。对这位博学且神秘的导师,贺顿内心充满虔诚的期待,甚至崇拜,她甚至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这位导师身上。
终于,这位心理学界的泰斗答应见贺顿一面,对贺顿进行督导。……结果如何呢?结果出乎人意料,一位更高的心理咨询高手,揭开了贺顿这位年轻心理咨询师那不堪回首的记忆地窖……
关于本书,请你自己去读大结局吧,我不能再说了。
简而言之,这本小说,就像毕淑敏女士之前的那些小说一样,充满了对人内在心灵的探索,对原因的探究,对人性的探索。毕淑敏的书写更多是现象的捕捉,理性的思考,逻辑的推进,如庖丁解牛,手术刀沿着脉络肌理,纹丝不乱。毕淑敏也是非常大气的作家,文笔言谈时而充满豪气,时而充满机智,绝不拖泥带水,一个转身,潇洒豁达却又不失幽默典雅,她笔下的人物,有很高的智商,以及深刻内敛的心灵,闪耀着聪明的火花,探究着冥冥之中的无尽奥秘。每每读到这样的段落,我都有找到组织的美好感觉。
祝福毕淑敏,越走越开阔,越走越稳健,越走越风华绝代。
2011年8月8日
第四篇:毕淑敏主要作品及其写作特点
毕淑敏主要作品及其写作特点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
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月10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开始出版《女工》
1986年,她34岁写了《昆仑殇》
2、1994年,《预约死亡》
3、2003年出版《毕淑敏》
4、1996《红处方》
主要作品: ◎不宜重逢
昆仑殇、补天石、阿里
转 不宜重逢、伴随你建立功勋
北飞北飞、君子于役
◎生命
预约死亡、生生不已、教授的戒指
最后一支西地兰、看家护院、送你一条红地毯(长篇)原始股、预约财富、紫花布幔
◎翻浆
西红柿王、匣子里的水牛、冰雪花卉
阑尾刘、赶考的女人、天衣无缝
不会变形的金刚、一厘米、妈妈福尔摩斯
跳级、翻浆、女人之约
束修、赔、雉羽
苔藓绿西服、梦幻小屋和蓝手镯、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汗血马尾、蟑螂谷、硕士今天答辨
非正式包装、白杨木鼻子、米年型电话键
月饼的故事、术者、月晕而风
同你现在一般大、给我一粒脱身丸、最晚的晚报
雪花糯米粥、猫头鹰行动、紫色人形
捉刀、假如我出卷子、斜视
◎其他作品
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婚姻鞋、那座山,虎啸龙吟
素面朝天、提醒幸福、我很重要
孝心无价、行使拒绝权、芒果女人 天使和魔鬼的较量 红处方(长篇)、电脑时代的灰色诱惑
血玲珑(长篇)
长篇小说
鲜花手术、女心理师、女心理师(下)红处方、紫花布幔、血玲珑
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原始股、昆仑殇、补天石
阿里、转、不宜重逢
伴随你建立功勋、北飞北飞、君子于役
预约死亡、生生不已、教授的戒指
最后一支西地兰、看家护院、送你一条红地毯
预约财富、西红柿王、匣子里的水牛
冰雪花卉、阑尾刘、赶考的女人
天衣无缝、不会变形的金刚 一厘米
妈妈福尔摩斯、跳级、翻浆
女人之约、束修、赔
雉羽 苔藓绿西服、梦幻小屋和蓝手镯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汗血马尾、蟑螂谷
硕士今天答辨、非正式包装、白杨木鼻子
米年型电话键、月饼的故事、术者
月晕而风、同你现在一般大、给我一粒脱身丸
最晚的晚报、雪花糯米粥、猫头鹰行动
紫色人形、捉刀、假如我出卷子
斜视、美好的性,是阳光下的火炬、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婚姻鞋、那座山,虎啸龙吟
素面朝天、提醒幸福、我很重要
孝心无价、行使拒绝权、芒果女人
天使和魔鬼的较量、电脑时代的灰色诱惑
爱怕什么、母狼的智慧
最畅销:血玲珑
毕淑敏作品的写作特点:充分着悲天悯人的思辩色彩,交汇着人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生存与拼搏的悲壮与激越。在当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具备这样清醒冷静的现实批判意识,很少有人如此大开大阖、刚健豪迈地表现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很少有人象她那样以母爱与生死的主题执着地拷问生命的意义。与当代许多女作家相比,毕淑敏小说创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超越世俗激情与浪漫的深刻主题,展示女性坚韧与美好的女性形象塑造,揭示生命悲壮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第五篇:读毕淑敏小说《女工》有感
都说女人如花,不论是昂贵的红玫瑰还是卑微的白野菊,不论出处,不分大小,只要生机勃勃地开放着,就是令人心怡的美丽。
读毕淑敏写的小说《女工》,其实很刻意,因为篇幅很短,总共才十二万字,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我喜欢那种写文章短小精悍又把一些大道理都写得简单明了的作家,适合我这种智商、理解能力均不高的脑袋,我喜欢她们一针见血的睿智。
《女工》跨越的时间很长,几乎涵盖了女主人公浦小提的大半生。简简单单既平凡又坎坷的人生经历,几乎没有做任何评论或作惊世之语,然而我却无法任着自己的眼睛窥着这个故事的结局,生怕她遭遇什么后又遇到了什么?终于浦小提的故事结束了,而我却还没走出来,也走不出了......这是一段曾经,曾经一段像指缝中的雨水一样无法停止下落的时光。
一个几乎可以称得上各家各户都不挂窗帘的纯真时代,像所有女孩一样,学生时代的浦小提是个清秀孤傲、学习优秀的女孩,她曾经怀有花一样的理想,这些都将是浦小提以后奢侈的回忆,宛若手心轻抚的轮廓。后因遇上了文革,浦小提的理想之花还没有灿烂盛开便随时代的动荡而枯萎。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干起了繁重的体力活。婚姻上阴差阳错,无奈中她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人。在经历了短暂平静的婚姻生活后,却又遭到丈夫无情的抛弃,离婚后更是厄运连连,工厂破产,工资停发,生活拮据,下岗后,求职无门,只有靠做钟点工来维持生计......蝉鸣拉长的记忆里,浦小提就这样在冗长黑暗的甬道里踽踽前行。
读到此时,一种很美好的东西在我心中震裂,犹如蜡染布上无数的冰纹。
然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浦小提,恰似一株按照节气拔苗分蘖结粒的麦子,再艰辛,还是珍爱上苍赋予的天然节律,徐步向前。浦小提没有被坎坷的命运击倒,她挺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工厂上班时,要翻动沉重的金属块,使她练就了一个好身板。面对丈夫提出的离婚要求,她没有苦苦乞怜。甚至在筹集女儿上大学的学费时,她也没有张口向前夫索要一分钱,而是采取了买断“工龄”的办法。在工作中,她以敬业的精神和娴熟的技能征服了外国老板的心,可当外国老板向她求婚时,她却很清楚地对幸福做出自己的诠释。她的思想没有在甜言蜜语中迟钝,她的脚步也未因扑朔的路径而迷离。
玲珑少年苦涩豆蔻,一个美丽清贫的女孩的身影,在一个她最尊崇的男人心中悄然而立。或许,《女工》就是一场我们身边平凡而充满色彩的“生活秀”,它在小人物的悲欢中提炼生命的精华。浦小提在爱情上,没有得到自己最爱的人;在婚姻上,也被丈夫遗弃;在事业上,下岗后只能去做保姆。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女人,是够苦难和不幸的了。但是,浦小提并没有在种种苦难中垮掉,而是顽强地面对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继续自己的人生。当浦小提在多年之后,遇到昔日的初恋情人高海群时,浦小提的想法是,“那是一个梦想,既然是梦想,就一定不能让它在现实中降落”。爱情的遗憾是不分时代的,或许这样的故事身边也有发生,当两个人在弯弯曲曲的人生轨迹上再次相遇时,彼此都已无法辨识,也许在遥远的过去他们也曾喜欢过相同的歌手、相同的书籍、相同的电影、相同的色彩,然而今天他们已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生疏地相互微笑,很自觉地不把话题拨回到遥远的过去,因为他们谁也不愿让眼前看似平淡却又温馨的生活方式由此戛然而止。牵强的笑容里盛满呼之欲出的寂寞,在群鸟尽散的天边绽放,簇簇相拥,浦小提再也找不到甚至一个可笑的理由来抚慰自己卑微的眷恋。
现实的力量太强大了,它无法让我们每一个人鸳梦重温。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所谓梦境,虽然人生必有遗憾。我想所谓的幸福生活,也就是那么勇于承认人生的遗憾,实现自己哪怕小得不能再小的理想。浦小提,她是善良合格的母亲,更是不向命运低头的强者,也许她自己并没意识到自己的崇高,但是这样大悲大悯的胸怀却让我们久久仰视。不管什么时候,母爱不会过时,好女人不会过时。对浦小提来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女儿培养成人。就这样,困境中的浦小提虽然艰苦然而达观、宁静的人生状态或许值得我用一辈子时间去学习、去体会。
这样的浦小提,不浮躁也不华丽,只有如梅的清香、如水的淡然。不管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人生起伏,她都一如既往地心地善良,宽容善待周围的一切。她独自走过的不屈与执著的足迹,足以使像她的前夫白二宝这样靠小聪明不择手段走向成功的人汗颜。清澈的眼瞳,干净无邪的心灵,她就这样一直美丽下去,这种美不因岁月漂洗而沾染杂质,永远闪闪发光。这就是浦小提,犹如一缕拂面的清风,让那些聒噪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或许她也会眼帘低垂余光袅袅,也会怒目相向入木三分,然而更多的时间,她是平和安静甚至是悠然地注视着面前的一切。因为在她心中,生活中永远是真正的淡定从容,而不是浮夸的颐指气使和内在空虚。我想,作为一名女性,当有一天她不再以天使面孔魔鬼身材来诠释美
丽的时候,却依然拥有最动人最灿烂最不可阻挡的淡然,这样的她定能一直优雅地活着,并值得动情并珍爱一生。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也有像浦小提一样的小人物,他们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幸福观?我想毕淑敏《女工》已经给出最好的答案:幸福就在身边!一个人只有坚强和忍耐,才能得到最大的幸福。不盲从、不畏惧、不依赖,在放飞理想天空的人性的光彩中,真切地感受到命运的乖戾与世事的沧桑,依旧迎缕清风,御风而行。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却又不乏灵气的浦小提,一个含辛茹苦却又决不放弃的浦小提,一个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存有美好梦想的浦小提!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女工》也是一本讨论幸福的书,一本讨论不幸的人们如何追求自己幸福的书。文中字里行间时时处处流露出的情怀,可以让所有的女性觅为知音,也可以让所有还未成熟的女孩心灵受到爱的震颤。
当然,时代的变革总会烙下生活和命运的印记,参与其中的是每个人,包括读者我。
至此,写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想要记录浦小提的片段人生,那些有过青涩的日子,那些在日夜繁芜的记忆中逐渐被挤压得支离破碎的生活。现在,浦小提的故事结束了,就在此刻,还有多少个浦小提故事正在上演,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因为那故事的主角不是你我,我唯一希望的是所有的“浦小提”都能过上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生活。
浦小提,但愿我与你不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