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小道游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2: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平小道游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平小道游后感》。

第一篇:小平小道游后感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10051322

熊巧

“小平小道”游后感

对于伟人邓小平,我的了解并不多,而仅有的一些了解又只是从书本获得,这次有幸在学校的安排下参观了“小平小道”。这次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第一次觉得伟人其实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他们的生活也有着酸甜苦辣,但伟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小平小道”,记录着一代伟人邓小平非常时期的工作、生活和思考的足迹,也反应出伟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次去参观是走路去的,一路上便在想象着“小平小道”的模样,好奇伟人是怎样度过那段艰辛的生活的。这样想象着,不知不觉便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着大门出口的“小平小道陈列馆”,陈列馆分左右两侧两个陈列室,在其中的一间陈列室里,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两辆车有着两个极不平凡的故事。一次,小平同志突然头晕眼花,瘫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紧将他扶到工厂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后来,当小平同志复出后,汽配厂的工人师傅们给小平同志去了一封信,说明条件的艰辛,小平同志于是批复责成有关部门给配件厂送去了一辆中巴车,以供工人师傅们上下班使用,据说这在当时还是江省唯一的一辆中巴车。而在令一个陈列室,我们则可以看到生活中的伟人邓小平。生活中的他,是简朴、节约的。因为下放,他们的收入也急剧降低,然而还得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供子女读书,于是他一天只抽很少的几支烟,只喝少量的一点酒以解除疲劳,早餐也不过是甜米酒加两个鸡蛋,午饭和晚饭多是吃一些素菜,当他家里装水的盆子漏水以后,他就拿到车间,让工人师傅给他焊一下再继续使用。在生活中,他不仅自已不浪费和节约,也是这样要求身边的人,有一次,当他看到做菜的师傅准备把切落到地上的一块茄片放到垃圾桶里时,他止住了她,说把它给洗一下就可以了。邓小平就这样认真工作、不畏艰辛、勤俭节约地在新建待了三年,这也使更多的工人看到了一代伟人身上认真负责、忘我工作、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

参观完陈列馆,我和同学们便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平小道”。这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长约1.5公里,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小平同志每天都要从这条小路上走过,渐渐的,这条蜿蜒的小路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实,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小平小道”。据导游介绍:当工厂的工人得知小平同志要来自已所在的工厂劳动,大家都发誓要保护好小平同志的安全。刚开始时,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并且还得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于是,从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出发,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小平小道”,这样,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自是走过了数不胜数的乡间小道,但走在小平小道上,我感觉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纵观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 相比伟人邓小平受的这些苦,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与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应该学习伟人的乐观主义精神,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波折与不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努力学好专业的同时也应该学好其他学科知识,以满足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为贡献社会做好准备,以不负一代伟人辛苦创下的伟绩。

第二篇:游“小平小道”有感范文

游小平小道有感

101421赫旭东

4月21日,我们参观了位于新建县望城岗的小平小道,1969年10月—1973年2月,命途多舛的邓小平同志就是在这里的拖拉机配件修造厂进行劳动改造的。在当时,由于住宿地离工厂较远,往来很不方便,工人们为了方便年逾60的小平同志来回于住宿地和工厂之间,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沿着田埂铺出一条通向他宿舍的小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平小道”。这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显得普普通通,但同时意义重大。当时正值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受到迫害,或身陷囹圄,或被下放劳改,邓小平同志也受到“文革”波及,被下放到了南昌市新建县进行劳动改造,在此期间他肩负种种压力,儿子被致残,一切职务被撤销,而此时的小平同志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精力也大不如前,我参观过他曾经劳作的车间,得知小平同志就是在车间当钳工,这是个力气活。换成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不一定能坚持三年,而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就是这么,每天从一条小路上来来回回,在这里工作。不喊苦也不喊累,一直到1973年2月回北京主持中央工作。小道旁边竖了一块大石,刻着“小平小道”四个大字,刷成红色显得格外醒目。我在小道上走了走,看了看,那真的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路,没有水泥,也没多少石子掺在里面,就是一条靠人踩出来的土路,下雨天就会显得格外湿滑和泥泞,可小平同志就是这么的,一步一步的走完了三年的劳动时期。这条小道,也见证了小平同志的人生起伏,在文革时期,社会一片混乱,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小平同志却被排挤出党中央,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被搞乱搞坏,无力挽回。我想,在每天来回于宿舍和工厂之间,走在这条小路上,邓小平同志一定在思考,他在思考国家的路,正如他脚下走的路一般,该如何走下去。因此,这条路才与众不同,为后人所铭记。

古人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邓小平在这里劳动,从来不迟到,很有时间观念。工作也很认真,待人也很和蔼,工厂的工人都很尊敬和爱戴他。虽然现在斯人已去,但他曾走过的这条小路却留下来了,成为了小平同志的印证,人民仍记得他。现在这条小路因小平同志而著名,我认为,其实质并不是因为有位国家领导人在这条路上走过,而是因为这条小路充分印证了一位国家领导人的优秀品德和其卓越的思想,这条路承载的,并不仅仅是有限重量的人而已,而是国家复兴和发展的希望,而是重若泰山的大写的“人”,这条小路上,有过那位中国人民的儿子的足迹。

第三篇: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为了让我们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实践感悟真理,同时也是为了重新寻觅世纪伟人的足迹,聆听世纪伟人的教诲,感悟人生真谛。在毛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步行前往并参观了“小平小道”。

1969年10月的一天,65岁的邓小平因刘少奇事件收到牵连,全家均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下放到了邓小平的人生最低谷小平在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直至1973年2月调回北京,江西人民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平小道” 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走进小平小道,好像自己一下子进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写满标语的墙壁,红色歌曲随耳可听···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被错误的批判和打倒。因为他看到了轰轰烈烈文革表象之下的危机,他没有屈服于权威,而是坚定的站在了人民大众一边,他对真理的执着让人折服。在新建县的拖拉机厂他待了三年,要知道,这时的邓小平已经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还能够崛起,并将中国社会带入正轨,那种神奇的力量,令人赞叹不已。在这里我有几点启发,当然我并不想从政治的角度去谈他的人生,而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谈他的不凡之处。

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小平劳动车间,车间没有经过刻意的维修,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土坯房。在我们进去之前,门已经打开了。回头看的时候,门就静静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门也老旧了,稍微转动还能听到吱吱吱的声音仿佛一使劲便会坏掉。千千万万人参观完以后,门不老旧的话反而是件奇怪的事。估计是工作人员怕我们进来的时候开门太用力,会把门弄坏了,所以才不得已先把门打开。里面已经没有太多的设备,仅存的也是黑不隆冬的,工具上面的油显然已经被擦掉了一部分,表面只是黑黑的,没有生活中那些工具的表面的光泽。那些被收好并摆放整齐的工具基本上用来机械制造的,可见邓小平当时的工作是怎样的。

继续往里面逛,看到了一些邓小平以前在工厂里的日用产品,都是比较破旧的东西了,但是放在壁橱里却熠熠生光。随后,看到了几幅描写邓小平和工人的故事,一一体现了他俭朴,珍重粮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和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还看到了一些以前绝密的文件以及邓小平下放期间调查江西景德镇时,工人们不怕嫌疑送给他的四个瓷器。印象深刻的是一副字,上面写着邓爷爷的亲笔。原文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多么愿望留在党内干活,哪怕只做一些杂活也心愿。还有一副是说他文革时下放的感受,他说这艰苦的几年也挺好,这促使他有时间,能好好反思自己和思索中国的未来,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

随后参观了邓小平女儿邓琳给小平一家拍的图片展,里面一

块横匾写着字,大概意思是“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摄影展,它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深刻缅怀。不可不说,邓小平的女儿个个真是好样的,令人敬服。图片大概一百多张,题材多是生活照片,看着里面的邓爷爷你会觉得很亲切。有一副小平83岁时照的仰望天空沉思的画面令我沉迷不已。

在路的尽头看到了邓小平的雕像,迎风挺立。小平的这尊雕像已不再崭新,颜色也已经改变了。但是邓小平的昂然之姿依然能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依旧能看到这位伟人对理想的坚定不移。

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小平小道”蜿蜒在亿万中国人民的脑海里,因为今天的中国在经历风雨的洗礼后,沿着“小平小道”,走上了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康庄大道。邓小平民主政治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政治财富,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和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作为21世纪历史责任接棒人,我们应该为新中国建设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正是学生,我们要像邓小平爷爷一样沉着、坚持、抱着远大抱负、好好学习,在将来养精蓄锐

第四篇:小平小道观后感

郑志强100401班学号:1004012

3小平小道观后感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之前吴云老师就谈到过这位中国的风云人物,开辟思想,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康庄大道的人物。(不过现在想想要是当初邓小平爷爷把特区设在江西该多好啊)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我们应该对他充满敬佩与缅怀,继承他的思想传承他得精神。

这周末我们南昌航空大学全体三千多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小平小道,这次的参观更加坚定了我对邓小平爷爷的敬爱之情。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了邓小平爷爷的点点滴滴,我受益匪浅。(1969年11月,一代伟人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直至1973年2月调回北京,江西人民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平小道”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刚进入大门我们显然的看到了小平纪念馆,参观就从这里开始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描绘着邓爷爷和工人一起围着,神采飞扬,指点江山。后面是一大块白色纹理的大理石,上面雕刻着小平的女儿著名作家邓蓉,小名毛毛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在江西的日子里》。内容大概描绘了邓爷爷在下放。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到江西后艰苦的生活,但处处透露着希望和亮光。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艰苦朴素。没有距离,没有贵贱,只因他的和蔼可亲。

这篇文章无疑给了我强有力的震撼,它的结尾如是说:

“车速飞快,汽笛长鸣,北来的寒风已然拂面。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那更加激烈的、震撼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政治动荡,就要揭幕了。”

一个时代伟人,即将再次挺立。而这次,将是最雄浑的一刻。继续往里面逛,看到了一些邓爷爷以前在工厂里的日用产品,都是比较破旧的东西了,但是放在壁橱里却熠熠生光。随后,看到了几幅描写邓爷爷和工人的故事,一一体现了他俭

朴,珍重粮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和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还看到了一些以前绝密的文件以及邓爷爷下放期间调查江西景德镇时,工人们不怕嫌疑送给他的四个瓷器。印象深刻的是一副字,上面写着邓爷爷的亲笔。原文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多么愿望留在党内干活,哪怕只做一些杂活也心愿。还有一副是说他文革时下放的感受,他说这艰苦的几年也挺好,这促使他有时间,能好好反思自己和思索中国的未来,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他曾经也数次被贬,但依然牵挂着整个宗庙,牵挂着天下黎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邓小平爷爷也是一样啊,心系国家安危,日夜操劳啊。

出了主馆,走进了小平休息室,这是工人们看邓爷爷辛苦为他建的,希望他能休息好一点。在他的房间外看了看,外面贴着几行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几个字贴起来容易,做起来只怕是难如登天。起码,我是不行的。里面很简陋,就是一张木板床和垫子,但邓爷爷就是在这间屋子里思考和构建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

出了小平休息室,进了当时的配件厂工作车间。一进去就有浓浓的机油味道扑面而来,里面都是机器零件,破旧不堪,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环境如何了。

随后参观了邓爷爷女儿邓琳给小平一家拍的图片展,里面一块横匾写着字,大概意思是“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摄影展,它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深刻缅怀。”不可不说,邓爷爷的女儿个个真是好样的,令人敬服。图片大概一百多张,题材多是生活照片,看着里面的邓爷爷你会觉得很亲切。有一副邓爷爷83岁时照的仰望天空沉思的画面令我沉迷不已。这让我无可避免的又想起了一人“温爷爷”--这个民族,需要一些会仰望天空的人

接下来是要踏上小平小道了,此时内心是非常激动的,这是邓小平爷爷曾经踏过无数次的道路。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着邓小平爷爷带给我的某种精神,我要认真的去领悟。

据史料说,邓小平爷爷下放期间住在解放军某步校将军楼,每天,他们夫妇要步行六华里到工厂上班。工厂的干部、工人考虑到他的安全、方便,就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沿着田埂铺出一条通向他宿舍的小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平小道”。据说有一次,下雨路塌了,邓小平爷爷摔了一跤,那群可爱的工人就连夜抢修,为他铺平。

踏上这条小道,我很小心翼翼很慢的走着,想好好感受这条路的不同。想知道,邓爷爷在踏上这条小道上是怎样一步步思索出让我们走上康庄大道的伟大构想...想了很久一无所获,只能看着这条延伸的路发呆。也许我需要的不是思考吧,而是加快脚步,一直坚持不懈的走下去,那么前方一定会有答案。

小平小道,我明显感受到了邓小平爷爷当年的沧桑。一个在建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竟扣上了“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全家均被下放到了江西省新建县,下放到了人生的最低谷。这个历经了两起两落的老人,再承载一次迫害,他

是用怎样的毅力抗住的。他是65岁啊!65岁,一个本可以有儿孙绕膝的年龄,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龄.。我的内心在波动,忍不住有点抽畜。参观完后,独自漫步在小平广场,几棵银杏树枯瘦而挺立,泛黄的叶子眷恋着枯枝,有风扬起,拂过面颊。阳光暖暖的,让心里充实。当再次回望周围的一切时,竟感动的久久难以言语。原来邓小平的伟大与坚强不是书本上的几章《邓小平理论》能够涵盖的,只有感知小平生活的气息,才可真正体会他的伟大。

生活就就是如此,它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精神。小平爷爷虽然被下放到江西,但是他的内心永远充满着对国家的爱,而当时他只能将这满腔热情藏在心中,但他知道中有一天他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

这就是邓小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让我们记住这个令我们12亿人口大国走向世界的人物吧!让我们缅怀他得功绩,同时让我们去继承他的精神与品质。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话,中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将是指日可待啊。这就是人民素质提高了,国家的层次也提高了。我们是东方文明大国,我们要用精神战胜和征服世界。

这些就是我参观小平小道后的感想-----让我们这批青年军去完成邓小平爷爷未完成的梦想吧。

第五篇: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12083115 洋葱

为了加深对邓小平同志及其它一些方面的认识,5月24日,在我们敬爱的老师带领之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道去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通过亲身参观小平小道,大大增进了自己对邓小平同志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他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等

“小平小道”座落在江西省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原名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是伟人邓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期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小平同志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

来到小平小道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平小道纪念馆,纪念馆是革命遗迹清一色的红,整个纪念馆有内向外透露出一种古朴、宁谧,置身馆内,更能感觉解放初期那种氛围从四面八方袭来。纪念馆并没有多大,简约却不简便,里面展现的大多是邓爷爷的生平伟绩,其中,我们还看到了难得一见的解放初期的拖拉机、双人车以及面包车,还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角用竹子拼接而成的当时的房子、小院,十分别致,看起来就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我们也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从纪念馆所陈列的附有文字说明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时小平爷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光辉历程,同时,我也更深刻的理解了那句名言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成功,投以钦佩的目光,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隐藏在光环下的艰辛与努力。

出了纪念馆左转,一个巨大的小平爷爷的铜像屹立眼前,在骄阳的照耀下,更显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左右两侧都是以前的一些厂房,厂房外围的红砖好 多都已掉漆,整体给人一种沧桑之感,记录着岁月的流淌。在邓林摄影展厅里面展览了许多小平同志与家人的生活照。每一张照片里,邓爷爷或坐、或站,姿势不尽相同,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他那和蔼慈祥的眼神。这一切的一切,都向我们诠释着一位坚强傲挺、充满责任感的父亲,一位精神矍铄,闪着智慧光芒的伟大领袖!在其间猛然间看到一句话“林彪不死,天理难容”,惊讶于邓小平同志的忧国心和豪放感,即使遭到贬谪下放,他的心依旧装了整个民族。他没对祖国失望,也没对自己灰心。终于,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用自己的坚持,谱出了“三起三落”的政治神话。

绕过铜像,我们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小平小道。这是工厂与步校之间的一条小道,由当时的厂革委会主任罗朋带领工人连续大干三天三夜造就出来的一条小道,也是邓小平同志踩实的小道。这条小道凝聚着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未来的思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

小平小道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掩饰,没有喧嚣的吵闹,它如同一根扁担,连起了步校和修配厂,也挑起了中国工业振兴和军队整顿的重担。这是一个不朽的传说,“东方小子”在三年的沉寂中成长,在事业共和国命运和前途的大梁钱,他毅然地挑起这份重任。

小平小道朴实无华,袒露的泥土,没有额外的掩饰,如同小平的一生,坦坦 荡荡,但就是这片本真的土地为我们共和国的振兴垫定了起跑的基础。境随心转,世界本来并不复杂,只是我们习惯给自己的心套上太多的枷锁。通俗直白的话语往往要比鸿篇巨制的说理要来得实在。正如这条小道,虽只有1.5公里的长度,但它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延伸了问你的思考。

时间在老,它带来了的是小平思索后的累累硕果,带走的是小道的孤清。然后秋草掩饰下的小平小道,成就正在熠熠闪光。

1971年11月8日邓小平曾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点工作。。”可看出在其工作期间,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国家、党。可说他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参观,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伟人那种“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参观“小平小道”,就是去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江西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小道开创了大道,正是这条“小平小道”,带领我们走上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努力学习,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学好应学的知识。为今后国家的添砖加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下载小平小道游后感(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平小道游后感(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星期天早上八点半在体训馆集合完毕,老师便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还算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学校一行人列着整齐的队伍走向小平小道。我们走了很久终于走到小平小道,虽然又累又热但一想到小平爷爷原来就是在这里辛勤工作了3年......

    小平小道观后感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12205137 邹松 2013年10月26日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向往的心情,我们参观了小平小道。“小平小道”地处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紧靠省会英雄城南昌,占地面......

    小平小道有感

    小平小道有感 上个星期我们去参观了由中国一代领导人走出来的小平小道,感受一下当年小平同志当时是怎么样一种心情,在那一块土地一直的坚持着,等到了平反的那一天。 “小平小道......

    小平小道观后

    小平小道观后 在毛概课上早已听说小平同志曾经被“分配”到江西南昌一工厂工作,而今,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踏上小平同志当年走过的那条小道,让我感受一回小平同志徘徊在心中的那......

    小平小道有感

    观小平小道,思考我人生 为更真切地开展毛概课程,深入实践革命传统教育,本学期第8周周末,我们由吴云老师带领来到位于南昌市新建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纪念馆参观......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 2011年 10月23号早上八点半在体训馆门口集合完毕,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出发去参观了“小平小道”,感受伟人曾经走过的那段为......

    小平小道观后感汇总

    小平小道观后感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话在诸多近代革命先烈身上都有所体现,邓小平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邓小平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