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记叙文
怎样写记叙文
【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基本要求】
1. 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
2. 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3. 主题鲜明,内容清楚。
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的过程。确切地说,在记叙时要把与一件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才能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
4. 层次分明,有条有理。
记叙时,要有开头,正文及结尾。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小事,这就要对记叙的事情做出分析,分清主线和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
5. 详略得当,主次适宜。
记叙事情时,要注意主题鲜明突出,清楚具体,内容感人深刻。写人时,要抓住典型事例、典型行动和表现。对中心事件和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地方,要详细叙述;次要的东西,就少写或不写。
【注意事项】
1. 仔细审题,确定主题。文章的目的、内容、结构层次以及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2. 根据情景提示和主题,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用每段的首句即主题句来指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安排好关键的主题句,就会使中心更加突出,眉目清楚。
3. 要进行审题,初写时,多模仿句型写简单句,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写作前最好有个简明扼要的提纲,使自己的写作有章可循。审题后要先写出草稿,经过修改之后,再正式成文。
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我想对您说
吴丽梅 郭智强
亲爱的爸爸: 亲爱的爸爸:
您好!我可想死您了!
感谢您辛苦养育我14年,这些年来您辛苦了!这几年您都在外地工作,一定要注意身体!
这个季节感冒说来就来,若不小心,就得卧床了。您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天,小时候,您是我心目中所崇拜的“孙悟空”,您都奔波在外,为维护家中的生计,还清因盖房子
因为您会“七十二变”:在我的课余时间里,您 而欠下的债,遭受着日晒雨淋。夏天来了,火辣辣的太阳灸烧着大地,我和弟弟躲在家中,吹风扇,看电视时,您却在太阳底下辛苦地工作,毒辣的太 阳把您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汗水湿透了衣服。冬天到了,虽然这里的气温不算很低,但您工作的地方靠近大海。海风凛冽,它掠夺着你的体
会变成我的知心朋友,陪我做各项有趣的活动;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您自然变成了我的家庭教
师,耐心地对我讲解题思路;在我饿了的时候,您就会变成大厨师,给我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现在。我们相隔千里,我也上了中学,我师生真情
冉江林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许金莲老师。她是我这个世界上最值得让我感激的人。
人间真情
刘丽娟
外婆对我的爱胜过母爱,像天空那么广,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暖。谁说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就得不到爱,不会快乐。我不觉得只有在母亲的怀里长大才快乐、幸福。
从五对起我就在外婆这边生活,因为那时母亲和父亲都在忙于生意,而且当时我还有一个姐姐,所以我被母亲送到了外婆家寄养。虽寄养但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我是那样的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的张大,在那里顽皮不听话,外婆从不打我骂我,只是教我。
还记得一次,外婆出去做事,家里的人都在睡午2 觉,我一个在屋里玩,可越玩越不开心,没人与我做伴,我想了想外婆没在家,谁也不知道,不如到小溪边的那个沙滩上去堆沙子。于是我悄悄打开门溜了出 现在想起来,小学的那段时光是我最美好的时光。有人说老师是一个指引我们道路的标志,我看来说得没
在她的教育下,我成长很快,起先我只是一个平平的中等生,很快我就成了前10名的成员。上课时,我们 老师总是带着笑容,用她一双有神的眼睛给我们带来“阳 光”使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她讲课。
我认为她是我的母亲,就拿那一次来说吧!我被选错。
进了学校的代表,要参加晋江市的比赛,临行前她总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我要努力,还带着一些书叫我看,叫 我保重身体。她就像我的母亲,有时比母亲还要关心我,因此我不辜负她对我的期望,取得了我理想的成绩回来,老师也为我高兴,为我自豪!还对着众老师的面夸我,妈妈,我想对您说„„
王连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长大成人了,已不再是调皮捣蛋的小孩;已不再是幼稚无知的小孩;已不再是您眼中那个不懂事整天闯祸的小孩,已不再„„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在这十四年来,我要感谢您对我的严格要求,对我的养育之恩,我这辈子恐怕都报答不了这恩情。每当,听见您在说我们这些姐弟的时候,您总是很不高兴:“这小学考得好,到中学不一定能够考那么好,这天意难测,怎么会知道呢?”听到这些话,我都忍不住这眼泪是否掉下来,因为我要发挥我最聪明、狡猾的头脑去赢取更高的分数,让自己能够进入一级达标学校。为了这事,您东奔西走,每天开着车到上宅那里去卖,每天2点多就要起来,卖到很晚时才会回来,这怎么能不使我心疼呢?一辆车要几千块,我们连续丢了两辆,要好几千块,这些钱全都是您平时积累留下来的汗水,一下子就化为乌有了。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不应该这么累,您该休息了。
您每天都要出去赚钱,这样子太辛苦了,我想帮您的忙,让您减少负担。爸爸在我六时那年去世。当时,我也记不清了,全家都很痛苦,都非常沮丧。后来怎样,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已经是模糊了。是因为有您的支撑,我们这个家仍然能够复活起来——不因为这事,让大家都不开心。当然,这个悲痛是无法补救的,对于我们来说,当时的您心中已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由于您的坚强,再加上强壮的身体这一点也是能够忍耐的。
妈妈,您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会发扬您这精神,让祖国更加美好,让全世界的贫穷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妈妈,我想对您说,我会更加努力。
每当我向您拿钱的时候,心中非常开心,以为有钱可花很开心,但这些全凝聚着您的心血。您说:“现在你们向我拿钱,我又什么时候能够坐享清福呢,才能不用这么辛苦,伸手一下子就有钱可花,这„„”我又开始沉默了,不开心;我只顾向别人拿钱来花,自己却不能自己动手赚钱,感到无比愧疚了。“妈妈,您为我们兄弟姐妹付出太多了,我们实在无法报答得了这恩情,我亏欠您的太多了,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所望,考进好中学,读好书,准备成财。”(财指准备成为真正属于自我的王连财)
妈妈,我最终还想再说一句:“您辛苦了。”
第二篇:记叙文怎样写人
跨越前进障碍成就冠军梦想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人类型作文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在文章中通过生动形象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特性。
教学重难点:(1)如何生动形象刻画文中主人公。(2)人物描写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课时
教学方法:积累归纳法
教学设计
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富有个性的,怎样在写作中让你所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了解写人类型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跨越前进障碍成就冠军梦想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习作练习。提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教学反思: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但是实际教学情况并不理想,课堂组织不够严谨活波,陷入
了大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六年级4个同学,其中部分内容与实验小学学生课堂内容重复,因而在准备教案及教学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在事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效果或许更好!
第三篇:怎样写记事的记叙文
怎样写记事的记叙文
怎样写记事的记叙文
文章来自网络,我只是编辑而已。
2、怎样写记事的记叙文(18篇)
1、怎样写记事的记叙文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
第四篇:记叙文写作:怎样写人
记叙文写作:怎样写人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二、范例
妈 妈 的 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
老师点评
《妈妈的手》写妈妈的勤劳品质,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就“勤劳”写“勤劳”,而是选择一个侧面,从“手”的角度,具体而集中地表现了妈妈勤劳的特点:吃的,是妈妈这双手做好;穿的,是妈妈这双手缝成;温暖,是妈妈这双手送来;懒惰,是妈妈这双手驱走……,由于
巧妙地选择“妈妈的手”这个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因而文章中“我”对妈妈无限敬爱之情就表现得非常充分。
第五篇:怎样写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怎样写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呢?请你先记住:开头别把弯子绕,结尾不要喊口号。
怎样开头才算好,这个问题很简单。写得清楚、明白、有意思、吸引人,就好。让人看了感到糊涂,不知所云,那就不好。下面我介绍三种开头的方法:其一是‘开门见山’的写法。开头有什么写什么,直奔主题,不绕弯子。这就仿佛是吃包子,咬了三口还没吃着馅儿,那就没意思了,谁还吃呀!开门见山的写法是开头要先写出事情发生的起因(后面再写出事情的经过、结果)。这种开头的方法好学好用,可以清楚地展开叙事,对突出主题有很大的作用。例1:初三一班正在开班会的时候,二班的韩笑飞一下子闯进一班教室,大声喊道……例2:早晨,我又睡过了头。妈妈一把揪住我“把牛奶喝了再走!”我用力挣脱了。
其二是‘倒叙’的写法。这种写法和上一种写法正好相反,而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写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经过)。选择这种开头的方法首先应该考虑,你计划要写的这篇文章是否需要用倒叙的方法,并且要弄懂用法,千万别把文章写得颠三倒四层次混乱。例3:再次的,妈妈哭了,可是今天却是因为高兴才哭的。我曾经那样伤过妈妈的心,我懊悔的望着妈妈挂满泪花儿的脸,想起
了…… 例4:夏天又到了,头顶上是火辣辣的毒日头,脚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我又回到了……
其三是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扣人心弦的开头。例5“野百合也有春天……”我哼着小曲儿,精神饱满的情绪高昂的准备开始今天的奋斗。可是刚走进教室的门,班长就冷不丁地喊我,“咳!班主任让你现在去趟办公室。”说完班长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例6沙沙,沙,沙,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像发丝一样柔。春雨踩着优美的节拍,悄悄走远了,只留下一缕春风向那新生的花儿、草儿、苗儿诉说着春的故事。这种开头方法较以上两种要难一些,但是读起来非常吸引人,是一种很不错的开头方法。
写结尾,对于中小学生写作文来说是件极容易的事,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了,把一件事叙述完整了,讲的一个故事结束了,也就有结尾了。这样说来怎样的结尾才算好结尾呢?我认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能利用结尾把主题写得更深刻的,就是好结尾。
写结尾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喊口号,空喊口号不但不能突出主题反而使主题没有了力量。还要注意的是我们中小学生写的作文篇幅还不长,所以结尾要简短、精练、明确、扣题。
那么总结起来结尾的方法也有以下几种,其一 :顺其自然的结尾,故事写完了文章也结束了。例1:听着张信哲的歌,我写完了这篇作文。心情仿佛与歌词融合在了一起,就让无悔再多一些吧!
其二:留有余地的结尾方法。例2:在我从一个男孩儿成长为一个男人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是一定要想的,哪怕是想不好也要想。真希望有一天,我能不愧于‚男人‛这个强有力的称号,那该有多好啊!当然,现在还差得远呢。例3:荆轲、秦始皇、项羽、刘邦……究竟谁是英雄?真的是成者英雄败者贼吗!那么为什么失败的荆柯却被人们世代传颂名垂千古呢!其实成败皆英雄。微不足道的我,有崇高的理想,有不懈的追求,有顽强的努力,有不服输的精神,即使今年我考场失败了又能怎样。刹那间我突然觉得卑微的我充满了从没有过的自信。中国历史上失败的英雄还少吗?
其三:用抒情的句子结尾。例4: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上蓝天把这洁白的云轻轻摘下,献给亲爱的妈妈;雪梅岭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美丽的雪梅摘下,献给平凡的妈妈;我要在知识的花海中勤奋采撷,把最好的成绩,献给辛勤的妈妈。
其四:用议论的句子结尾。例5:这本书引发了我太多的思考。历史的沉重在这本书中被作者淋漓尽致的表现
出来。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在如烟的往事中我们清醒的知道,那是我们的人民曾经经历过的,那是我们的共和国曾经走过的。
总之,开头和结尾的好与不好,要看与全文配合的怎样,切忌生搬硬套。另外要注意的是,开头尽量要照应题目,结尾处一定要做到‘首尾呼应’。这样,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完整,在突出主题方面就有更重要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