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夜游凤城河导游词
游船导游词
一、致欢迎词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晚上好!
在这灯光璀璨的夜晚,欢迎大家来到凤城河风景区,我是讲解员XXX,非常荣幸能够陪伴大家一起乘坐画舫,夜游凤城河。凤城河的人文景观博大而精深。在接下来的游览中,我将逐一给大家介绍沿途美景,希望凤城河的灵动之美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晚。
二、行程简介
我们的画舫已缓缓启动,自南向北行驶。我先把整个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沿途我们将经过望海楼、桃园、迎春大桥、梅园、留芳茶社等景点,终点在泰州市中心的古关帝庙游船码头。整个行程大约需要45分钟。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随时告诉船上的工作人员,您将得到贴心的关怀。
三、泰州简介
大家来泰州游玩,会发现这座城市没有山,四面都是水。水就是这片土地最大的特色与灵魂。所以泰州最早的地名也是跟水、跟海有关。古时候这里地处大海之滨,是东方之州,太阳升起的地方,故称为“海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始建县,因其傍海而高,称为“海陵县”。“海陵”就是海边高地的意思。东晋时设郡,叫“海陵郡”,南唐时建州,先民企盼“龙凤呈祥,国泰民安”,故名曰泰州,沿用至今。海陵泰州自古就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合称为四陵,享誉四海。而“泰州”的“泰”字则是由“三”、“人”、“水”组合而成,隐喻“人在三水中”。历史上泰州也是长江、淮河、黄海三水交汇的一个地方。泰州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城傍海而立,碧水绕城而行,水城相互交融。城内有凤城河环通,城外有新老通扬运河、引江河等“碧带”环绕,形成了泰州独具魅力的“双水绕城”格局。
四、望海楼
现在我们船行的右前方,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宏伟壮丽的建筑就是望海楼,它凝聚了泰州人几千年的大海情结。
望海楼始建于宋朝,在宋朝时称海阳楼,明朝时称望海楼,清朝时又更名为靖海楼和鸣凤楼。在历史上它经历了四兴四废,一般都是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事。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望海楼为宋式风格,外观采用了宋式彩绘,主要取朱红、黄、白三种色系,显得古朴、典雅。楼高31.6米,内部面积为2126.5平米,从底层到顶部可分为四层。一楼是办公层,沿台阶而上的是第二层。二楼的正中匾额“望海楼”是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所书。顶楼的“江淮第一楼”则是由国学大师文怀沙所题写的。
也许有朋友会问:泰州没有海,为什么还叫做望海楼呢?其实在八千年以前,泰州地区是一片大海。那时的海岸线大约在今天的扬州、镇江、泗阳至赣榆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受长江及淮河海浪冲击的作用,慢慢由海洋变成了浅海、湖泊、沼泽和陆地。到明朝时取名望海楼其实已经是远古滨海的写意名称了。
过了望海楼,在霓虹灯的映衬下您可以看到一个“泰”字的的石刻,这个“泰”字是由国家主席胡锦涛所写的,其实在这块石刻上共有四个“泰”字,分别是由中国四任领导人所写。在胡锦涛的“泰”字上面是毛泽东的“泰”,左边是邓小平的“泰”,右边是江泽民的“泰”。我们在这边立一块四泰石,是因为这四任领导人和我们泰州还有着一段小小的渊缘:首先,毛主席在1926年党的机关报《响导》周刊上就提到了我们泰州森森庄农民的抗租斗争。而邓小平的女婿就是我们泰州朱庄人。江泽民的姐姐也是一直常住在我们泰州。至于胡锦涛总书记与泰州的渊源就更加深刻了,他是生在泰州,长在泰州。
因此泰州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北宋的时候就出了五位宰相: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和吕夷简。他们都曾在泰州任过职,或从业或主政。当时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监,滕子京任泰州海陵从事,两人在泰州经常与一些文人交游。滕子京为人洒脱好友,于是就取“以文会友”之意在州署建了文会堂,用作唱和。范仲淹还为此赋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赋,其中提出了“君子不独乐”这一观点,这比后来《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了整整23年。文会堂里会文人,我们现
在看到的一处宋氏五开间的建筑就是文会堂了,正中匾额“文会堂”三个大字是由范仲淹的后裔范曾所书,范曾是我国一流的书画家。
在广场的正中间您看到的是范仲淹的一尊铸铜雕像,整座雕像高4.2米,底座为1.3米,是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创作。因为在五名宰相中,范仲淹在泰州的建树最大,他率领民众,修筑了“华夏第一堤”--范公堤,为我们这一带治理水旱灾害方面做出了不朽的业绩。现在这段范公堤在204国道上还能看到一段遗迹。
五、泰州电视塔
现在我们船行的正前方,是泰州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泰州电视塔,它也是苏中第一通讯电视塔。塔高218米,整座铁塔全部是用巨型的优质钢管焊接而成。塔座像一座巨型的拱桥横空跨越在泰州城市主干道——青年路上。塔身宛若笔直的钢箭直插云霄。在这高耸笔挺的塔身上,有着一大一小两个球形塔楼,上端的塔楼离地面有150米,站在观光平台上,透过钢化玻璃俯瞰,可以领略泰州的全貌。
像这种空中跨越式的钢塔,目前,在世界建筑史上仍属罕见。它可以与加拿大的多伦多塔的以及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相媲美,同时它也是亚洲第一高跨街铁塔。
六、文昌阁
在我们右手方向您看到的这座阁楼叫做文昌阁。据道光《泰州志》记载,文昌阁是明万历十七年(1590)由泰州儒学训导李香所创建。阁高18.8米,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以后又陆续有人出资重修。据史籍记载,旧时的文昌阁供奉的文昌帝君,是一位主宰功名、禄位之神,为古代读书人所崇拜。清嘉庆六年,祭祀文昌成为定制。每年二月初三和八月吉日为祭祀日,官绅人士多前往文昌阁参加礼仪。
泰州的文昌阁在全国的文昌阁中是较早的一座,也是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泰州历来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三国时东吴大司马吕岱,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明代思想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文学家吏部左侍郎储瓘、《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评话宗师柳敬亭、清代大诗人吴嘉纪和邓汉仪、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京剧大师梅兰芳等。泰州虽没有山,却有水,正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就灵”。
七、凤凰岛
与望海楼隔岸相对的是我们凤城河风景区的三期工程,我们将把水面往后拓宽100米,在这里建成一个三面环水的生态岛,也叫凤凰岛生态园,另外还将在沿岸建一排水街,打造酒吧娱乐休闲一条街。此外,岛内还将再现古海陵“雁宿芦州”和“驼岭清风”两大景点。
八、凤城河简介
作为泰州古城河的凤城河,不仅在两岸汇集了湿地、林地等水乡生态,更见证了泰州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畅游的这条河叫做凤城河,它是古城海陵的护城河,于宋宝庆二年(1227年)开挖,距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也是全省唯一现存较完整的古城河。那么它又为什么叫凤城河呢?因为泰州一直有中华凤城的美称,古城海陵分布格局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而城河依城而建,故美其名曰凤城河。它全长6.7公里,水域面积83.8万平方米,水面平均宽110米,年平均水深2.2米,由东、西、南、北四条城河构成,河道环绕其中,基本呈四方形,像一条绿色项链,把老城区包围其中,形成“水包城”的独特格局。以前的老泰州人都是吃着这城河水长大的,所以凤城河也是泰州的母亲河,它像母亲一样哺育着自己的子女数百年。
水营造了泰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样也给泰州带来了生态和谐。
其实泰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已经连年位居全省第一。近几年,泰州对城河水进行了整治清淤,2006年12月6日,长江“活水”从南面注入内河,东西城河全面贯通。泰州人喝上了真正的长江水。而且现在的城河生态环境非常好,经常可以看到“野鸭成群”、“鱼雁翻飞”的自然生态景观。虽然现在凤城河已经失去了它作为护城河的本意,但随着凤城河周边景点的陆续建成,一个“远观城市水脉、近得人文荟萃”的景观河也逐渐呈现,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新地标。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您看到的这座别致的桥梁叫——百凤桥,是一座以景观为主要功能的桥梁,(桥长61.4米,宽15.6米,全桥共选用苏州金山石673.6吨,共计8576块)。桥上共刻有999只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999为百数之最而不过千,因此意喻“凤栖泰城而不迁(千)”、留吉祥于泰州之意。
九、凤城河三鲜
我们的船马上就要从南城河段拐向东城河段,大家知道以前东城河这片水面是做什么用的吗?其实一直到三四十年前泰州城河仍盛产三鲜:银鱼、茭白和菱角。除了银鱼是野生之外,另外两种茭白和菱角都是大片的种植在这一带水面上的。有清代人王广业的《海陵竹枝词》为证:“城河水比下河腴,茭白红菱味总殊。近日文人多馆选,大东桥上卖银鱼。”银鱼的生长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以前城河是环城的活水,少有船只来往停泊,极少污染,非常适宜银鱼的生长和繁殖。那时城河沿岸多陂泽,也是非常适宜茭白的生长。茭白味道鲜美,是蔬菜中的佳品,也有地方称为蒿笋、蒿瓜。另外,泰州的菱角也有很多的讲究,有城河菱与下河菱之分。城河菱多为四角菱,菱肉饱满,清洗时都沉于水底,也称老菱。下河菱清洗时,则多浮于水面,称为嫩菱,老菱的口感要比嫩菱好。城河菱虽已多年不见,可是老人们至今不能忘怀,买菱时还常常要问:“这是城河菱吗?”那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在桃园景区的踩菱榭都会举办大型的采菱节,到时候您可以划着船采菱,既可以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也可以品尝到城河菱的美味。
十、桃 园
与望海楼隔河相望的东边就是我们凤城河风景区的桃园景区。明末清初的大戏曲家孔尚任就是在这里完稿了《桃花扇》。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北归的时候,去山东曲阜祭孔子,孔尚任被推荐到康熙面前讲学,康熙觉得他满腹经纶,就把他从普通的秀才一下子提拔到了国子监博士(相当于现在教授的级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秋天,孔尚任奉康熙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来淮扬这一带治水,衙署就设在泰州。后来由于治水方案出现分歧,一直闹到朝廷,致使河工停顿,河署经费断绝,治水失败。康熙为此大怒,一些随来治水的中层官员纷纷离开泰州,孔尚任奉命留守河署,欲去不能。他的官是越做越冷,生活也越来越苦。最后彻底被从衙署赶了出来。他只得带着一家老小僦居到陈庵。在这段时间里,孔尚任借离合之情抒发兴亡之感,根据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创作了《桃花扇》,从而奠定了他在清初文坛上的地位。
隐隐约约我们可以听到有人在演出,在我们前方的一艘不系舟上是昆曲《桃花扇》的情景表演。正在上演的是《梁州赋》片断,讲的是侯方域初遇李香君,一见钟情,互诉忠肠……我们也会放慢船行的速度,大家不妨品品茶,看看戏。
供演出使用的这艘石舫从建筑规模上来说仅次于北京颐和园的石舫,是国内的第二大石舫,而它所在的位臵就是清朝大户人家余锦泉的私家花园——渔壮园。当年孔尚任经常到此听戏采风,这里也是著名戏剧《桃花扇》首演的地方,看过《桃花扇》,我们的游船继续前行,眼前这个20余米高,三层八角重檐的阁楼叫做“清风阁”,它始建于五代时期,原名叫“清风楼”,取义“清风徐来,登高望远”的意思。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担任扬州节度判官期间,经常带友人来泰州登临此楼,并赋有《清风阁》诗。可是在神宗年间,王安石因为大力推行新法,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罢官,现在这座 “清风阁”也是寄托着泰州人对这位两袖清风、忧国忧民的一代名相的追念。
在前方不远处,我们可以看到一座拱桥,此桥名为“齑汤桥”,“齑”,是剁碎的意思,齑汤指的是我们泰州的野菜汤。那么它为什么叫这么奇怪的名字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赵匡胤青年时代,曾经兵败泰州,一个人流落到此桥畔,饥寒交迫,幸好获得附近老百姓的一碗野菜汤得以救急。于是在他得天下之后,仍念念不忘泰州百姓的这份恩情,特意派人到泰州寻访此桥并且赐名为“齑汤桥”。
在“齑汤桥”旁边的飞檐翘角的亭子叫做“浮香亭”,从这里看,浮香亭好像是双亭并立。其实它是一个亭子两个顶,因为造型别致,形影相依,所以还俗称为“鸳鸯亭”。
在鸳鸯亭身后的是“来凤楼”,来凤楼里有一口飞来钟,相传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掉进城河里的,现在这口钟已经和苏州寒山寺的钟结为姐妹钟,寒山寺的住持秋爽大和尚不仅为来凤楼题了字,还为飞来
钟举行了首撞仪式。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吊这口钟的时候,一开始吊了十几次都吊不上去,后来我们(从镇江金山寺)请来八位大和尚来超度,做完超度之后,这口钟立马就吊上去了。下次如果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来凤楼撞一撞钟,祈一祈福。
十一、迎春大桥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大桥叫做迎春桥,它位于泰州古城的东门,是一座“五孔仿实腹拱桥”。桥全长190米,桥面宽35米, 汉白玉栏杆,在第2、4孔的拱顶还建有半径为2.5米的半圆形观景台。拱的基座上雕刻的是梅兰芳的四个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洛神》。旧时的泰州,凡有人家处就有水,有水处就有桥梁。于是桥梁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出门见桥、上街穿桥、纳凉上桥、嫁娶过桥……据《泰州志》记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泰州城区有各类桥梁185座。以后填河修路,部分桥梁拆除,至1987年还有70多座,但多数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
刚才我们看到的迎春桥看似是一座城市里的新造桥,但他背后却隐藏着一段特别的地方历史风俗。自古以来,泰州城四面环水,尤其是东城门旁,不仅有东城河,还有凤凰墩将东城河分出的一条支河—东坝河,因此,人们出城都必须先过吊桥。到光绪33年(公元1907年),横跨东城河和东坝河的吊桥由于年久失修,不能再使用,于是当时的地方州府便决定在东城河上填埋一个宽阔的土堤,在东坝河上建一座桥,以方便人们出城。而旧时泰州民间有“打春”的习俗,每逢立春这一天,地方州府的官吏都要到东门外举行鞭土牛、迎芒神的迎春仪式,祈祷一番,寓意劝农耕稼,然后当众由权威人士执鞭击碎预制的土牛,仪式便告结束。因为“打春”者和前来看热闹的群众都必须从此桥经过,故称此桥为“迎春桥”。这段历史有词为证,清《海陵竹枝词》咏曰:“迎春桥畔看迎春,五色春鞭簇簇新。预卜来年丰且乐,土黄牛傍白芒神”。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以后就不再进行“打春”的活动了。
十二、梅兰芳公园
(一)梅兰芳史料纪念馆简介
过了迎春桥,大家可以看到东边就是梅兰芳史料纪念馆。纪念馆所在的位臵也是梅先生的祖居地。早在1984年,为了纪念梅兰芳90诞辰在这里建了梅兰芳纪念亭,1987年又兴建了梅兰芳史料陈列馆,1996年地级泰州市诞生,组建了梅兰芳公园。整个梅兰芳史料陈列馆由明清两代古建筑移建而成,史料陈列馆以丰富的文物、图片、实物、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事迹。
(二)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祖籍泰州,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戏,10岁登台,是“四大名旦”之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也是“梅派”的创使人。1919年,先后应邀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引起国际艺术界的关注,他也是把中国的京剧艺术传播到海外的第一人。
(梅兰芳还是一位具有高度爱国热情的艺术家,“沦陷期间,他蓄须明志,多次拒绝日伪的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在1956年的时候,梅兰芳曾携夫人福芝芳、幼子梅葆玖及梅兰芳剧团专程返回故乡泰州寻根祭祖,举行了历时8天的祭祖演出活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演出期间,古城泰州可谓是“万人空巷看梅郎”。当时的演出可谓是一票难求,因为座位有限,每场除了门售两百张外,余票全部由单位购买按名额配发,没工作单位的,则由居委会配发一些。在这期间泰州出现了现在人们俗称的“黄牛”,在黑市把票价炒到了2块钱一张,这个价钱在当时足足可以买到一担米。据时任泰州公安局局长阎必发说,亲眼看见过为了买到一张梅兰芳的戏票,有人在人民剧场门口连等三天三夜,甚至在门口打起了铺盖,家里人一早送饭过来,吃了继续等。而泰州周边城市的市民,也不辞劳苦来到泰州,只为能一睹梅兰芳的风采。
梅兰芳的泰州之行使京剧在泰州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解放初,扬剧在泰州相当流行,迷京剧的人还是少数。可是梅兰芳的泰州之行使越来越多的泰州人迷上了京剧,迷上了梅派艺术。这以后泰州城乡也兴起了“梅兰芳热”,京腔梅韵成为了老泰州人耳熟能详的曲调。在梅园,以后每年将会举办梅兰芳艺术节,戏剧梅花奖也将会在泰州举行颁奖仪式。
十三、泰州与戏曲
其实在我们泰州还有一个园子是因戏曲而建园的,那就是位于桃园西面的柳园,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评话宗师柳敬亭所建。柳敬亭,本姓曹,名逢春,出生于泰州曹家庄,后改姓柳,名敬亭。他擅长说的书目主要有《西汉》、《隋唐》、《三国》、《水浒传》等等。他说书时,出神入化,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已故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生前曾来泰州寻访柳氏遗迹,并反复自语:“我是寻宗来了。”
这样梅、桃、柳三种植物分别代表戏剧、传奇、评话这三个戏曲方式,三园连成一线,构成了我们泰州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戏曲文化三家村。这既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丰碑,更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古城泰州,自古就与戏曲特别有缘,可上溯到清朝。当时泰州一些官宦门第蓄养的家班阵容之大是全国罕见的。其中以俞锦泉家的女昆部为最,人数达到百十余人。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贾家也有家班,但人数不过二三十人,而俞家蓄养的家班达百余人,常于园中表演,可见规模之大。另外乾嘉年间剧作家也是辈出。其中有一叫仲振奎的,他可算得上是多产的作家了。他创作了十五部剧作,而且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把将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成《红楼梦传奇》唱本,这在戏曲上的历史地位,也是不可磨灭的。
泰州人爱好戏曲,还表现在京剧票社与票友方面。目前泰州的京剧票友会数量之多,在全国位居第四。在“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和东河公园、梅兰芳公园您经常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十四、泰州图书馆
现在我们的船行驶在东城河段,大家可以看到两边是东河绿化带。西侧是东城河公园,东侧是泰州以前的果园,以前泰州市场上的水果基本上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我们泰州的图书馆。它始建于1922年,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江苏省建馆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时任江苏省省长韩国钧首倡建成的。当时图书馆负责人还不叫馆长,叫做经理。第一任馆长叫陈启彤。图书馆占地6000平方米,现有藏书40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达6万多册。
十五、留芳茶社
大家看西边有一座黑瓦红廊的楼阁,这就是留芳茶社。这座茶社是建泰州东城河公园的时候所建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在这座茶楼里得到巧妙地组合,独具匠心。平日里,这儿也是老泰州人聚会的地方。您经常会看到一群人聚集在这里喝茶聊天,从国家大事谈到柴米油盐,海阔天空,休闲自得。
十六、皮包水、水包皮
(泰州人得益于水,泰州人爱水。泰州人的性格似乎与水也有很大关系。清淡平和、温文尔雅,不像北方人干柴烈火,一不小心就火冒万丈。泰州人一般不去惹是非,他们欣赏的是邑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泰州人向来喜欢轻松,喜欢悠闲。有句老话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它很好的概括了泰州人的闲适生活,那就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皮包水,讲的是泰州的早茶文化。据老人们说旧时吃早茶,人分三六九等,穷人是一壶粗茶,配两个大炉烧饼充饥,而富人则特别讲究,一壶上等的龙井,配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和一笼蟹黄汤包。而晚上水包皮,讲的是泰州人的另一个生活习惯—“泡澡”,老一辈泰州人大多都是每天一把澡。在浴室里,大家一律平等,穷人富人都一样,共同使用一池汤水,把一天的疲劳和烦恼都泡去。这一早一晚的讲究,也算得上是闲适文化中的至极享受了。
现在这种闲适文化都能在我们凤城河景区一一体验。早晨到老街上的“皮包水”茶楼吃早茶,午后听评话,晚上再到桃园夜游凤城河,此外,再过不久,我们还将有“水包皮澡堂”,到时您还可以泡上一把澡。
十七、儒释道一条街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条街延伸出去,就是泰州的儒、释、道一条街。
儒,指的的是崇儒祠,是崇祀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专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崇儒祠这所崇尚儒学大师的祠堂,是泰州重教乐学的历史见证,也是泰州历史上文化含量最高的实物载体。
释,指的是千年古刹---光孝寺。泰州历史上“无山八座寺,有水便成庵”,唐宋时有寺庵百余座,其中诸刹之首当属光孝律寺。古寺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为江右四大传戒名寺之一。现在世界有名僧1050名,其中有68名都是来自泰州的光孝寺。就连现任世界佛教协会会长——了中和尚也是从泰州的光孝寺走出去的。
道,是指的城隍庙,泰州城隍庙相传建于唐代,城隍庙属道教,奉神不奉佛。城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道教尊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因古时候一般把城市称为“邑”,故城隍庙亦称“邑庙”。泰州城隍庙是江苏省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隍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盐税文化
然而无论是这种闲适文化还是佛学文化都是在一种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历史上的泰州,自唐宋以来就是一块富庶的土地,泰州的鼎盛时期是从大海、从盐业开始的。现在凤城河南面的老通扬运河就是条古运盐河,它的前身是西汉吴王刘濞开凿的,当时开挖这条运河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便利运盐,它也是中国最早的盐运河,全长159公里。以前盐船如织,运盐的船无论是入长江还是入运河,泰州都是必经之地,因此盐税十分丰富,从唐朝开始泰州就成为当时全国十大盐税征集地之一,到两宋期间,全宋的赋源,泰州的盐税曾占据天下之半。这不仅带来了古泰州的商业繁华,而且造就了泰州的盐税文化。泰州至今在保留有一座全国唯一以“税务”命名的桥,叫做“税务桥”。
所以说如果没有大海,没有运盐河,便没有泰州的盐税文化。并且泰州历史上的许多名贤都与泰州的盐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时期的三名宰相:晏殊、范仲淹和吕夷简都曾在泰州做过盐官。还有元朝末年杰出的农民领袖张士诚,世代盐民出身;泰州学派的创立者王艮曾经就是一个以烧盐贩盐而生的盐民;扬州“八怪”之一的画家高凤翰、明末清初的盐民诗人吴嘉纪等历史名人都与泰州的盐税文化息息相关。
另外,泰州还有一处明清园林——日涉园,也就是现在的乔园,是当时的一名盐商在泰州所修建的一个私家园林,这座玲珑剔透,小巧精致的园林已成为苏北地区最古老的园林,也是泰州辉煌的税文化的历史见证。
十九、烽火台
现在我们的船马上就要从东城河段拐向北城河段。在西侧拐角处,大家看这里有一处烽火台,相传这里曾是岳飞抗击金兵的指挥台。南宋建业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任通泰镇府使兼泰州知州,保卫泰州淮南大盐场。他曾率部在泰州多次与金兵激战,屡打胜仗,所以在泰州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岳飞打仗的故事,比如“锅巴山”和“八卦阵”“羊打鼓”等。
“锅巴山”,其实就是泰山,又名岳墩,位于城西泰山公园内,当年抗金名将岳飞及部下因为军粮不够,加上兵力不足,被围困在泰山上,足智多谋的岳飞带领士兵把锅巴铺在山上,引来大批的鸟雀前来觅食,鸟儿衔着米粒飞出城外,金兵见到了,大为震惊,以为城内军粮充足,于是落魄而逃,岳军不战而胜。
另外在泰州西北面的鬲岸,又称水八卦,相传是当年岳家军抵抗金兵时留下来的。那时候,金兵入侵南宋,先要攻下泰州,斩断通扬大道,再攻破扬州,才能渡江南犯,于是岳飞军就在泰州西北三十里方圆内,挖出了鬲岸,布下了八卦阵。这一仗打得金兵焦头烂额,死伤无数,逃出来的人都自喊命长。这立了大功的鬲岸,泰州人就把它叫做“水八卦”。当地农民正好利用这“水八卦”种瓜种菜。泰州有名的“鬲岸瓜”,就出产在这“水八卦”地带。
此外,距泰州二十里的北面有一个叫“羊打鼓”的地名,相传当年岳飞在退兵时,为了迷惑金兵,找了许多羊,把羊腿用绳子绑起来扯在树丫上。每只羊前腿下放一只鼓,一个人拉着十几只羊,金兵一
到,绳子一放,羊腿刚好够到鼓上,羊在挣扎中打响军鼓,鼓声不绝,金兵不知虚实,不敢进攻,岳军才得以安全撤退。那些金兵做梦也想不到这“千军万马”原来是悬羊打鼓啊!后来人们就把悬羊打鼓的地方取名为“羊打鼓”。
二十、鼓楼大桥、滨河绿地
过了烽火台,我们进入了北城河段,北城河又叫天滋河,取名天滋,意思是上苍滋润泰州这片土地。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派繁华的景象,这也是泰州的商业中心区。前方的鼓楼大桥是一座集交通、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桥梁,也是平日里交通最繁忙的一座桥。桥全长160.5m,宽43.6m,在桥上除设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外,还在人行道上设臵了220m的长廊和10座亭子。十个亭子的栏板石浮雕图案,寓意“千年鼓韵”、“双凤朝阳”,合称“凤城鼓韵”,它表明泰州是一个有二千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凤凰城。廊内的莲花瓣是古代吉祥图,为天地阴阳、光明正大、经济繁荣、国富民强之意,朵朵莲花开启了一个太平盛世!
另外,在桥的东西立面上共刻有4个1.2米见方的龙头浮雕,它是中国古代一种“辟邪”的吉祥物。这个龙头浮雕是整个大桥的点睛之笔,镇桥之宝。因此人们都说“鼓楼大桥走一走,什么邪气都没有,延年益寿九十九”!
然而,更值得骄傲的是奥运火炬的接力,泰州站的传递全程为12.8公里。途中火炬手们经过了11座大桥,其中就有迎春桥、鼓楼大桥。
在鼓楼大桥的右侧,有个白色三角帆布造型,那是我们凤城河的一期工程——滨河绿地广场,它是一个敞开式的广场,也是平日里市民们休闲、赏景的好去处。在这里还有音乐喷泉。
二
十一、坡子街
前方就是坡子街了。坡子街是泰州的一条老商业街,也是泰州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在里下河地区远近闻名。明初,泰州一带有两条通往下河地区的河流—稻河、草河。那时候过往船只只是经此而过,并不停泊。后来,由于长江水泛滥,常殃及此地,明官府在东西两侧各筑一坝,即东坝和西坝,以阻隔江水。有了两坝,也就形成了一个长约100米的坡道,坡子街由此而得名。过往商船到此过坝,歇脚,加上北门外居民渐多,人气益旺,坡子街就此繁华起来。明清以来,坡子街一直是苏中地区的商贸集散地。
关于坡子街的由来还有个传说,是关于储巏的。在明代坡子街曾被叫做“二元坡”。那是因为泰州出了个名叫储巏的大才子。他第一年乡试,中了“解元”; 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又名列第一,成了“会元”。储巏去世后,嘉靖皇帝为他在这坡子上建了“解元坊”和“会元坊”,以为荣耀。因那路上有段百十来米长的坡道,故称此路叫“二元坡子”。
至清道光、咸丰年间,上述二牌坊相继不慎被大火吞噬,人们干脆把“二元坡子”中的“二元”二字去掉,在后面加上个“街”字,称“坡子街”。此后,这“坡子街”的街名越叫越响,并一直流传至今。
二十二、德锋棋社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所看到的这两层建筑,是泰州的德锋棋社,这里聚集着众多的下棋爱好者。海陵泰州自古棋风很盛,源远流长。清代康熙年间,泰州姜堰镇出了位了不起的大国手黄龙士。他可是我国围棋史上正宗的棋圣,曾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今日海陵棋迷众多,有围棋段位棋手400多人,象棋级位棋手300多人,没有棋力“职称”的棋迷更是数以千计。
二十三、白色浮雕
说到这里,我们的游船也快到达终点古关帝庙游船码头了。大家看到前面北侧有块白色的浮雕,浮雕上刻的是一些海陵古景(有“城楼眺海”,“驼铃清风”和“凤池笔颖”等等)以及最具泰州代表性的三个人物: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
郑板桥是泰州兴化人,也是扬州八怪之首。诗、书、画堪称“三绝”。尤其是书法,糅合了楷、行、草、篆及画兰竹之笔法,形成了独特的“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州兴化人。他结合自身的体验,对广为流传的水浒故事进行加工,著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我国白话文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王艮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一生以布衣传道,终身不仕,采取了与专制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始终保持着与劳动人民的血肉相联。他所创立的泰州学派也是泰州文化的精髓。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百姓日用是道”,“百姓日用之学”,“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他还别具一格的提出,“百姓”和“圣人”在等同的地位,“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王艮的这种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观的思想观点,正是平民哲学、布衣学者恰好的表现,是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绝唱”。
二十四、古关帝庙
白色浮雕后面的古建筑就是古关帝庙了。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嘉庆二年,民国十年曾两次修缮,现在仅存山门殿,大殿以及山门殿前古银杏2株。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羽是历史上的武圣,与“文圣人”孔子齐名,关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与义的化身,一千多年来,忠和义的品质对华夏民众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这是一座显圣护民关庙,保护一方水土,平安一方百姓。
二十五、结束语
不知不觉,我们今天的行程即将结束,游船即将停靠码头。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多来泰州,凤城河还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景致呈现给大家。
第二篇:江苏泰州凤城河景区——桃园 导游词
桃园景区导游词
【桃园简介】现在我们来到了桃园景区,它是我们泰州凤城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景区占地180亩。取名桃园,一是因为桃园景区遍植桃花。二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的大戏剧家孔尚任是在这里完稿《桃花扇》这部中国戏曲上的传奇。
桃园里的桃花主要都集中在这个岛内和四周,这里种植了3000多株的桃花,有107个品种,其中有紫叶桃、菊花桃、五色桃、寿星桃、碧桃等等。而这里面又以碧桃为主,碧桃是重瓣花桃的总称,有红碧桃、洒金碧桃等。在桃园里基本上都是以观赏桃为主,没有果桃。桃花的花期在每年阳历的三月底四月初,如果大家都熟知南京的梅花山,那么以后就可以记住了:早春一月金陵看梅花,阳春三月海陵赏桃花。
【渔壮园】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一片叫做“渔壮园”。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渔壮园是什么呢?
据道光泰州志记载,这渔壮园的主人叫俞锦泉,是康熙年间泰州的大户人家,他在自己的私家花园专门开辟了一处“渔壮园”,园中有池,中建舫亭,供演剧用。
俞家世代为官,深受皇帝宠幸,孔尚任在泰州与其交往甚密,常常应邀前来观剧,耳濡目染,因此在他创作经典名剧《桃花扇》时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借鉴。《桃花扇》脱稿后的首场演出也是在这里,由俞锦泉家的女昆部谱曲试演的。
大家眼前所看到的这艘石舫就是当年“渔壮园”内的核心建筑,它其实就是个古戏台。古代演员们在船上演出,前面的船头就是戏台,四角的小亭子下面是奏乐池,后面的两层阁楼是供演员化妆和休息的地方。
这艘石舫傍水6米而建,舫约30米长、5米宽。整个石舫在国内来说,建筑规模仅次于北京颐和园的,只比颐和园船身短1.6米。与颐和园的不同之处在于颐和园的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中式的船身,西式的廊柱。而渔壮园的这艘石舫则是纯中式风格,木顶是苏州园林的风格,它是根据史载孔尚任舫亭观戏之遗图设计的。
与石舫相对面的这一排排石阶是观戏台,这里可以同时容纳600人就座。在我们右侧还有座小亭子,叫做流香亭。两边的甲骨文楹联“风前燕子归寝室,水上鱼儿逐柳花”出自泰州书法家顾印祖手笔。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如果坐在亭内,喝上一杯茶,看着来往的游船,听着《桃花扇》,是何等惬意的事情啊!
【清风阁】(面向清风阁,边走边说)现在我们前面这个高约20余米,三层八角重檐建筑叫做“清风阁”。它始建于五代,原名清风楼,取义清风徐来,登高望远的意思。
(指着对面这块石头)这块石头上刻的就是《清风阁》诗,“飞甍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榫去飞翔;高蝉感耳何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王安石是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相。他是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神宗年间,王安石因为大力推行新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被罢官。这座 “清风阁”也是寄托着泰州人对这位两袖清风、忧国忧民的一代名相的追念。
请大家抬头看,在清风阁上有块匾额,匾额上的三个大字“清风阁”的书者是我们泰州籍书法家姚家齐老先生。大家可能对姚家齐这个名字不是很熟悉,其实大家每天接触的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那几个大字就是由姚老先生所书。
【来凤楼】各位请跟我继续往上走。我们去来凤楼撞一撞钟,祈一祈福。
(指着来凤楼左侧的石头)这块石头上刻的是关于来凤楼里飞来钟的传说。传说在五代十国时期,从杭州飞来两口钟和一块石头,飞到泰州上空的时候,突然偏离了原先的轨迹,在空中相撞,便坠落下来。石头就落在了凤凰墩顶,一只钟落入泰州的钟楼巷,现安置在光孝寺;另一只钟落入城河里,城河边的百姓对这个天外来物非常好奇,都想从城河里把它捞上来看个究竟。可大钟极其庞大,要抬起它,据说一定要一家十子同时抬才能抬起,哪户人家若能抬起,一定会全家都幸福美满。在泰州有“一个女婿半个儿”的说法,于是有户人家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婿就去试一试了。抬的时候,女婿这个地方有点倾斜。小儿子就对他说:“姐夫,用点力啊!”这一声“姐夫”可泄露了天机。钟一下子又落入城河。现在我们来凤楼里的这口钟就是从城河里打捞上来的。虽然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也是人们家庭美满幸福的一种寄托。
(站在来凤楼前)眼前这座飞檐翘角的楼宇就是来凤楼,匾额“来凤楼”三个大字是苏州寒山寺的住持秋爽大和尚所书。而大家左侧的这块石头上“飞来钟”是由秋爽大和尚左手所书。为什么寒山寺住持秋爽会为我们来凤楼题写匾额呢?其实秋爽大和尚和他的师傅,寒山寺的法祖——性空长老都是我们泰州人,他们一直有个弘愿要为泰州立一口钟,希望江南、江北的钟声可以遥相呼应。现在这口钟已经正式和苏州寒山寺的钟结为姐妹钟。性空长老请他的弟子秋爽大和尚为我们主持了飞来钟的首撞仪式,在楼内的墙壁上有当时的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站在钟前)眼前的这口钟重达2吨,高2.2米,下口直径1.14米。秋爽大师告诉我们:飞来钟与苏州寒山寺的钟是同节拍的三响钟声。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要记住了,三响钟声,一响烦恼清,二响智慧长,三响菩提生,只能撞三下,少了不行,多了更不可。现在大家可以去撞钟祈福了。
我们凤凰墩顶的这块石头就传说是和钟一起坠落的飞来石,这块石头当时就落在了凤凰墩上。
【陈庵】各位游客,前面我们要参观的下一个景块是孔尚任的旧居——陈庵。陈庵是三进两厢,青砖黛瓦,有别于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也是典型的泰式民居。各位,现在我们来到了陈庵门前的广场,首先看到上面有块匾额写着“孔尚任旧居”,在里面还有 块小的匾额上面写着“陈庵”二字,为沈尹默所书,在我们进去参观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侧楹联,上联为“勋贵盖当朝”、下联为“翰墨擅海内”,据史料记载这幅对联是由明魏国公徐达题,而后由当时著名大书法家董其昌先生所书。为什么一座小小的家庵会受到如此高规格的礼遇了,有明魏公徐达所提的楹联,又由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董其昌所书,我们经过多方面的考证,得知陈庵的主人是陈珪。他就是建造北京明故宫的总指挥,明永乐四年被任命为改造建设北京城及宫殿的工程总指挥。《明史》说陈珪计划周密、条理分明,在建都工程中耗尽精力,深得皇帝器重和信任,终年85岁,赠靖国公,谥忠襄。他的后代子孙共有13人相继承袭爵位,直到明亡。
各位,我们在来看看两侧的影壁,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图案很有意思:剑无鞘那么就很锋利(“风”),琴无弦,就需要我们去“调”整,伞无骨,那么就得淋“雨”,龙无爪,就象蛇身一样很“顺”,所以意思便是风调雨顺,四边角落点缀的是吉祥草,象征着国泰民安、吉祥如意!再看看大门两侧的抱鼓石,它一般用于宅门入口,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它是牌楼建筑所特有的重要构件,主要是起稳固楼柱的作用。从上面刻的花纹来看,是三狮戏球。为什么用三个狮子呢?因为“三”谐音为“善”,“狮”谐音为“事”,意思就是善事不断,功德无量,放在门口也是镇宅辟邪,企盼平安无事。
各位,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庵堂参观,这边我们到达的是第一进,看到的是一块照壁,上面刻着《陈庵记》,在康熙二十七年腊月著名的大戏剧家孔尚任住进了陈庵,记录了他当时的心情和心境,后来收集在他的《湖海集》中。我们这边有展厅,我们到展厅来参观一下。
各位,我们这边是第一展厅,展出的是孔尚任与泰州,奇缘传古今。这边看到,第一个展板上是对孔尚任的简介,熟悉孔尚任的人都知道,孔尚任是孔子的后代,第64代子孙,在35岁之前只中了个秀才,后来屡试不中,就隐居到石门山上去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南巡北归,去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因为讲论语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把他从普通的秀才提拔到了国子监博士(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院士),康熙二十五年,孔尚任奉皇帝之命来淮扬这一带治水,当时衙署就设在泰州,也就是说康熙二十五年孔尚任正式开始了在泰州的旅途。
各位,这边“命薄忽遭文章憎,缄言金人受谤诽”。从文字上也可以看出,孔尚任当官不久后,最终还是因为写《桃花扇》被罢官返乡,于康熙五十七年卒于山东曲阜,葬于孔林,为世人敬哀!这上面三幅图是孔尚任在孔林里的墓碑图。各位这边请,这边有五幅图,这五幅图分别是孔尚任在泰州居住过的五个地方,可以说这五幅图诉说了孔尚任经历了地方官的敬重到冷淡的全过程,为什么会这样了?这就要从康熙二十五年说起了,一开始孔尚任是住在衙署中,地方官对他的衣食住行也是安排的妥妥当当,后来由于治水方案出现分歧,一直闹到朝廷,致使河工停顿,河署经费断绝,治水失败。康熙为此大怒,一些随来治水的中层官员纷纷离开泰州,孔尚任一人奉命留守河署,欲去不能。他的官越做越冷,生活也越来越苦。从住房到生活必需品经历了地方官从敬重到怠 慢甚至厌恶几个不同的阶段。最后彻底被从衙署赶了出来。他只得带着一家老小僦居到陈庵,一家人吃饭都很困难,全靠当时在泰州的友人俞锦泉等人接济。这五幅图就是当年孔尚任居住过的五个地方。在这段时间里,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根据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创作了《桃花扇》这部中国戏曲史上的华彩乐章,奠定了他在清初文坛上的地位。这边两块展板上分别是对《桃花扇》男女主人公的简介,男主人公侯方域,为河南商丘人,是明末四公子之一,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号称“明末四公子”,他满腹文章,才气横溢,同时又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三家”,用实际行动参加反清复明。这边是女主人公李香君,李香君为秦淮河畔媚香楼里一风尘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秦淮八妓”之首,与侯方域是一见钟情。各位,这边有“金石之言,含脉之情”八个字,指的是李香君对侯方域的铿锵直言。下面还有一首定情诗,是侯方域写给李香君的。
各位游客,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桃花扇》是在泰州完稿的,那是有4条秘密的原因的,第一,清初盛行文字狱,第二,任上事必须忠于皇上,第三,治水分歧工程停,第四,结识了俞、旭褚同好。各位,《桃花扇》一共40出,这边我们看到展板上展出的是其中6出子名,《桃花扇》是以南明王朝为背景,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国家兴亡之感。旁边的这块展板上展出的是新世纪重排的《1699·桃花扇》,江苏省是昆曲的发祥地,所以这边展出的是由省昆剧院演出的《1699·桃花扇》,2009年是《桃花扇》在泰州诞生310周年,在2009年4月7日,省昆曲院在泰州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一场《1699·桃花扇》,重现了古典艺术的巅峰。这边展出的是侯方域与史可法在泰州征战时留下的描写泰州海陵的诗,这中间展出的是孔尚任描写泰州的诗,孔尚任不仅是一位戏曲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一生写有600多首诗,其中在泰州就作有68首,这边我们展出了其中的5首。这边展出的是泰州人研究、编写以及演出《桃花扇》的图片,这边值得一提的是中间这幅剧照,就是在我们桃园石舫船上上演的《桃花扇》的选段,颇受游人的好评。
各位,请随我这边走,这是第二进,第二进是个享堂,在明代泰州大户人家以及官宦门第人家,都会为家中修行的人设立一个庵堂,供奉观世音。各位,这边请,这边是第二展厅,这边首先看到的是《桃花扇》男女主人公的蜡像,是根据当年演《桃花扇》的两位主角真人的身高比例来塑造的。这边还有两橱窗,橱窗里所展出的是当年演出使用的戏服。这边还有一排展板,是历代名人对《桃花扇》的点评,有毛泽东的、茅盾的、梁启超的、王国维的等。这边中间还有一幅巨大的剧照图,看到旁白还有一把普通的宫扇,其实这把扇子当年上面只有一首定情诗,后来为什么叫《桃花扇》呢?李香君虽然是风尘女子,但是她比较忠贞爱国,面对奸臣的逼婚,她是宁死不从,最后她血溅扇面,当时的友人杨龙友经常到李家来往,拿了占了血的扇面加以修饰,绘成了一面“桃花扇”,最后《桃花扇》以候、李二人双双堕入空门为结局。
各位,这边请随我到第三展厅参观,第三展厅就是场景再现了,当年孔尚任住进陈庵的时候,只剩下这处厢房可以容身了,这边是孔尚任的蜡像,当年他住进来的时候才 39岁,表情也是显得憔悴,这间是书房,隔壁就是卧室了,生活也是很清苦的。
现在请随我从这边走,到陈家后园去看看,带大家领略古代我们泰州大户人家的风光。
这里便是陈家后花园,也称“怡园”。园内,小桥流水,别有洞天。大家可以看到太湖石堆砌的假山。这些嶙峋峥嵘的太湖石是造假山最佳的材料,具有皱、瘦、漏、透的特点,假山后面是三友亭,意味着岁寒三友:松、竹、梅,也象征着陈家主人好客,广结天下朋友的心境。亭下这形似瓶颈的水池两侧两颗紫薇遥遥相对,池中的百年老鳖悠然自得,这只老鳖重达16.8斤,身长50公分左右,是当时挖凤城河时发现的镇水之宝。现在大家走过的这座桥叫做东塘桥,远处的那一座叫做宾贤桥。东塘指的是孔尚任,宾贤指的是明末清初中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盐民诗人,他就是号称“布衣诗人”的吴嘉纪。吴嘉纪以描绘民间疾苦而称著清初诗坛。吴嘉纪早于孔尚任12年为了避水灾寓居陈庵的。说来也很有趣,吴孔两位文人一为避水、一为治水,先后入住,足以为陈庵生色增光。花园两侧,北侧是桃韵轩,南侧是听雨斋,都是主人会客休闲的地方。
第三篇:珠江夜游导游词
各位尊敬的贵宾,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是广州的八景之一:珠水流光,听到这个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哈哈,是说广州的母亲河---珠江,但不是说水流干了的珠江。珠水流光说的是夜幕下的珠江渔舟唱晚,两岸光影流动,流光溢彩!
珠江也叫珠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三大河流,全长2200多公里。但珠江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珠江是指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部的沾益县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在广东三水与北江汇合,再从珠江三角洲的8个入海口流入南海。狭义的珠江是指从广州市区北面的石门到东面的黄埔港,这一段流经广州市区的河道全长70公里,在广州所说的珠江,主要说的就是这段流经市区的珠江。自宋代至今历代的“羊城八景”都少不了珠江的景致,与广州的市肺:白云山,合称为云山珠水,一直被称为广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从1993年开始,广州市政府将珠江规划为游览河段,经过多年的整治,整饰两岸,规划景观等工程建设,23公里的观景长廊逐渐形成了,华灯初上,珠江两岸万家灯火,流光溢彩,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饰绚丽夺目,一派新时代岭南文化的风采,表露的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就要乘船去欣赏这美轮美奂的广州夜景。
我们乘船的码头叫天字码头,天字码头,俗称“广州第一码头”,明清时期,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但凡官员从水路到广州或离开广州,都在此上落。由于它具有如此显赫的特殊身份,所以称为天字码头。是目前广州使用历史最久的码头。1839年(道光十九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是在天字码头登岸,掀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孙中山在此登船北伐,去谱写消除封建割据,结束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游船时间大概是一个半小时,从天字码头到广州的CBD猎德大桥再原路返回。在码头的南面,我们可以看到,横跨珠江两岸的桥叫海珠桥,相信大家在许多新闻报道中都有看过,海珠桥建于1933年,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败退广州前夕,提出“总撤退、总罢工、总破坏”的行动口号,妄图变广州成为废墟,并以破坏海珠桥为主要目标,海珠桥便在当年被炸毁,1950年3月,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由衡阳铁路管理局技术员卓观培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仅用六个月时间便把海珠桥修复并通车,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桥上来回设有三线行车,两边亦设有行人路及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那海珠桥是怎么得名的呢?这跟珠江的来源还有一定的关系。在古代,广州市区的珠江是很宽阔的,约有两公里宽,原来珠江的北岸,也就是码头这边,不在现在的沿江路上,而是在中山路一带,而南岸,千百年来大致没有改动,在宽大两公里的珠江中,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圆圆润润,形状似珠,所以人们就管这条江叫珠江了,而这块石头就被人称为海珠石。关于海珠石,还有个美妙的传说故事:古时候的南越王赵佗,有一颗镇国之宝叫阳燧宝珠,发出来的光照的人眼花,他死后,他的大臣见他生前这样喜欢这颗宝珠,就把它跟着殉葬了。后来有个读书人叫崔炜,有一年过节,他在三元宫看演大戏,见到有个讨饭的老太婆撞翻了卖酒档的酒没钱赔,他就发好心,脱了自己的外衣给老太婆抵酒钱。哪知道这老太婆是个神仙,是鲍姑,就是最出名的黄大仙的老婆,为了报答崔炜,鲍姑就带他神游赵佗的坟墓,使他得到了那颗阳燧宝珠。这事在广州城传开了,没过多久就来了一个波斯商人,说他们的国王丢失了一颗摩尼珠,也是镇国之宝,跟崔炜得的宝珠完全一样,愿用十万贯重金买回去。当波斯商人携带宝珠正要扬帆回国时,江面上突然狂风大作,宝珠化作一道白光飞入江中,接着一块巨石浮出江面,圆圆润润,与那宝珠一模一样。人们都说,这是中国的国宝,不肯流落到他国,所以就化为巨石永镇河山了。据介绍,这块石头长壹佰多米,宽五十多米,位于今沿江西路与新堤一横路附近,宋代时该石仍在江心,后因泥沙冲击,渐渐与北岸陆地连接。1931年扩建新堤建沿江西路时,海珠石被埋在地下成为新堤的一段。自从有了海珠石后它周围就有了众多以海珠命名的地方,如海珠区,海珠路,海珠花园,海珠广场等等,再加个海珠桥也就不出为其了。桥北端的海珠广场是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城市广场,明代曾在这里举办了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交易会,解放后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也设在海珠广场。而现在,海珠广场绿草如因,已经成为了人们游园散步的花园式广场了。
沿着游船的方向,我们首先要穿过的桥叫江湾桥,江湾大桥南接纺织路,北通东濠涌高架路,1997正式通车,全长9 1 0 米,宽2 8 米,为双向六车道,主桥长2 9 4 米。桥的南边,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元帅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遗址性纪念馆。大元帅府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的广东水泥厂。1917年7月,孙中山来到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的时候,征用这里作为大元帅府;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进行革命活动,同样也在这里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大元帅府在198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总占地面积为8020平方米,由南北两座主体大楼、东、西广场和门楼等组成;两座主体大楼为三层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楼设“帅府百年”复原陈列,北楼有“孙中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的基本史料陈列和专题陈列。
过了江湾大桥北岸就是大沙头客运码头,也是广州水路的主要客运码头之一。
再往前,就是海印大桥了,是珠江上别具特色的公路桥,建于1988年,是一座双塔单索面斜拉桥,造型美观,像一把横卧在珠江上的竖琴。全长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钢索星形拉固,塔顶像两只“羊角”,寓意羊城。海印大桥一艘双桅船在旭日初升时扬帆远征,夏夜像两把巨大的竖琴伴随着孱孱流水奏响悠扬动听的乐章。
过了海印桥,在船的右边,那几顶白天闪光,而夜间通体发亮的“绿帽子”,便是位于滨江东路的海珠半岛花园了。海珠半岛花园现在已是广州市最早引人智能化概念的楼盘之一,被市房协评为“最佳居住环境”小区。
船的北面就是二沙岛了,解放前是法国的租借地,现在是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培养了无数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先后为国家队和广东队培养出了容国团、陈镜开、梁丽珍、陈肖霞等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现在二沙岛搞了房地产开发,建起了栋栋花园式小洋房,风光十分秀丽。还先后盖起了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院、广东华侨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建筑和几百栋高级别墅。已经成为广州市高级别墅集中的区域,据说居民百分之八十是外籍人士和外资机构的工作人员。我们会看到一座建筑造型新颖独特的建筑,犹如江边欲飞的天鹅,坐落在珠江之畔风光旖旎的二沙岛,那檐角高翘、造型奇特的外观,富于现代感,犹如江边欲飞的一只天鹅,又像一台打开的钢琴,与蓝天碧水浑然一体,形成一道瑰丽的风景线。这座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厅,占地 1.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 万平方米,设有1518 座位的交响乐演奏大厅、461 座位的室内乐演奏厅,100 座位的视听欣赏室,和 4800平方米 的音乐文化广场,总投资达 2.5 亿元,是我国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完备,具有国际水平的音乐厅。自 1998 年 3 月 3 日落成以来,星海音乐厅一直肩负弘扬中外高雅音乐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的使命。音乐厅不仅组织国内外各类音乐团体和艺术家演出,承办国际声乐、器乐比赛和国际音乐艺术节,还举办群众性音乐活动,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多了解音乐,爱上音乐,并参与国内外的文化盛事。同时音乐厅还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策划开展宣传公关活动。
在音乐厅旁边的是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是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该馆担负着对国家艺术珍品的收藏、研究、展示以及公民素质教育、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具备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以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美术作品和海外华人美术作品为收藏对象,以中国近现代沿海美术和广东当代美术为收藏重点,藏品以绘画、雕塑、陶艺为主体,兼收对美术史构成意义的各美术品类以及有关的美术图书和文献资料。该馆1997年11月28日落成开馆。2011年6月29日起免费对外开放,为广东省、广州市增加了一个提高人民艺术素质,加强大众文化教育与艺术欣赏的文化基地。
在二沙头对岸珠江南岸绿树成荫的地方,是著名的学府中山大学。前身是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广东大学,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而改名。1949年全国高考院校调整时,岭南大学文理科合并到中山大学,那里改作中大校址。
再往前就是广州大桥了。大桥跨越珠江主、辅航道及二沙岛,连接广州大道南北两段,北端东侧设有环道与二沙岛连通。因是广州第三座横跨珠江的桥梁,固原称广州珠江第三桥。广州大桥长988.4米,宽24米,其中车行道20米,双向六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主航道通航净高8.7米,于1985年5月建成通车。由于广州大道、广州大桥是广州市一条南北重要干道,每日有许多车辆通行,交通堵塞严重。广州市政府又兴建了新光快速路,以疏导广州大道的交通压力。
穿过广州大桥,就可以看到广州的新地标,广州电视塔,海心沙,国际金融中心了。广州塔于2009年9月竣工。塔身主体450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54米),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600米,取代加拿大的CN电视塔成为世界第一高自立式电视塔,成为广州的新地标。是一座以观光旅游为主,具有广播电视发射、文化娱乐和城市窗口功能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为2010年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提供转播服务。广州塔塔身设计为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一个在基础平面,一个在假想的450米高的平面上,两个椭圆彼此扭转135度,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部收紧固定了,像编织的绳索,呈现“纤纤细腰”,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整个塔身从不同的方向看都不会出现相同的造型。顶部更开放的结构产生了透明的效果可供瞭望,塔身整体网状的漏风空洞,可有效减少塔身的笨重感和风荷载。塔身采用特一级的抗震设计,可抵御烈度7.8级的地震和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虽然广州新电视塔的塔身高度并不追求全球第一高,但是加上160米的发射天线,61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的整体高度仍将成为亚洲最高。由于广州新电视塔处于飞机转向区,按照规定,该处飞机在航线所处位置周围300米内不能出现障碍物,新电视塔上方飞机飞行高度为海拔900米,因此,为确保飞机飞行安全,现已从塔顶天线撤出10米,最终高度为600米。塔里还设置有蜘蛛侠栈道,蜘蛛侠栈道位于广州塔168米—334.4米处,1088级阶梯围绕塔身核心筒螺旋向上蜿蜒,全长约1000米,跨越总高度166.4米,每层阶梯地面有3块全透明镂空玻璃地板。栈道起点在33层,终点在62层,登完全程一般需要40分钟到1个小时,最快者可用25分钟。还有“站”在450米的广州新电视塔之上全球最高摩天轮,它与一般竖立的摩天轮不同,新电视塔摩天轮不是悬挂在轨道上,而是沿着倾斜的轨道运转。“观光球舱围绕天线‘公转’一周为20分钟至40分钟,游客能够从各个角度观赏广州美景。在塔天线上,还设置了488米观景台,“云霄488”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是游客登塔观光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该平台共177平方米,能一次性容纳20余人,位于广州塔天线桅杆位置的488米处,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在建的442米室外观景平台,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447米的“天空之盖”的高度,号称世界最高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更让人感到刺激的是,于484米的速降座椅可以高空自由落体运动30米,相比之前世界最高的拉斯维加斯游乐场300多米高的跳楼机,还要高出150米,是真正的超级勇者挑战高空极限,体验刺激游乐的心跳之选!
电视塔对面是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场地海心沙,在海心沙旁边的是广州的新地标建筑:广州歌剧院,少儿宫,广东省博物馆,图书馆和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建筑与广州东站,中信大厦连成了广州的新中轴线,广州也实现了中轴东移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那座高高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叫西塔,建筑总高度437.5米,是中国第五高楼,仅次于台湾101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紫峰大厦和深圳京基100中心广场。国际金融中心主塔楼2-66层为甲级写字楼层,67-100层为世界连锁酒店--广州四季酒店。顶上是直升机停机坪。而叫它为西塔,是因为在他的东边,有一座叫东塔的建筑,正在慢慢的成长!长成的东塔将与西塔以同样的高度矗立在广州。
看完广州新中轴线,再前面就是夜游返航前穿过的最后一条猎德大桥了。大桥主线工程及四条匝道于2009年7月30日正式开通,设计时速60公里,这意味着市民从天河到番禺市桥,可实现全程高速,耗时约半小时。同时,南北向车辆也可从海珠区江海大道直行至天河区花城大道,从而直达琶洲会展中心区域,有望缓解广州大道的交通压力。
好了,我们的车马上就要到码头了,还记得刚才我们说了几座桥了吗?呵呵,我刚给大家介绍的只是夜游途中的部分景点,在船上还会有船导给大家做现场讲解,希望大家能够发现更多的广州的美,用大家的长枪和短炮把他做成美好的回忆。车停稳后,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去游览这美丽的广州吧!
第四篇:武定县水城河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武定水城河自然风景区观光游览。我们现在走进的就是闻名遐迩的武定水城河景区。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不仅是古人的闲情逸致,更是现代人的渴望和追求。所以,今天就请各位放松心情,随我一起融入到水城河秀丽的景色之中,感受别样的山水情趣。
水城河景区包括“一库、一河和水城自然村落”等景观。“一库”就是螃蟹箐水库。螃蟹箐水库一湖八箐,空中俯视形似螃蟹而得名,湖区碧水清清、鱼儿成群、野鸭翻飞、小鸟啁啾,周围成片的林木四季色彩分明。乘快艇游一周大约需要30分钟。现在我们就一起乘坐快艇去近距离地感受这美丽的景致。在游玩中请大家服从指挥,注意安全。现在我们就沿水城河而下,去踏寻更美丽的景致。水城河的美就在于她的自然山水和独特景观。沿河两岸奇特的丹霞地貌,一石成一山,山山相连,同时水城河又在飚水涯地段形成大小不一的梯级瀑布群,更为水城河平添了难得的景致。大家请往河两边看,虽然一个个圆滚滚的大石头构成了一座座高低不一但又紧紧相连的山,但在石山上只要石缝中留有一点腐质土,就会生长出一棵棵生命顽强的云南松。在低头看看下面的河流,清澈见底的河水缓缓流淌,下面的河床却如人工雕琢过一般,全是天生平整的大石板,河床上多年生成的青苔,顺着水势,扭动腰肢,轻盈舞动,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思。因此水城河就形成了“头戴绿草帽、中间石肚翘、脚下清泉流”的绝美山水风光。现在我们来到了飚水涯瀑布群的第一道瀑布,这里叫金鞍子。传说古时有仙人骑马路过水城河,看到水城风光煞是迷人,禁不住按下云头至此观赏,迷人的景致竞让这位仙家忘记了按时回归天堂。直到玉皇大帝急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由于走得匆忙,就把金子铸成的马鞍留在了这里。大家请看,这像不像马鞍子。那些深深浅浅的石窝,传说就是仙人留下的足迹。看完这里我们接着往下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飚水涯瀑布群中最大的瀑布。本来缓缓流淌的水城河到这里后,忽然冲下高达80多米的断崖,形成这壮美的瀑布景观。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方叫大石房。一个圆形的巨石,中间忽然凹进一个洞去,形成了一个可容纳百人的石房子。在石房子里讲话,只听回声阵阵,恰似一个天然的大音箱。大家可以走进去,一展歌喉,试试这天然音响的效果。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当地人叫洒布鲁,请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往对面的石崖上看,左右阳阴两石相距不过五十米,人们形象地把他们叫做“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请大家自己仔细观察品味这天造神物。(注:“生命之根”很像男性外生殖器官,“生命之门”很像女性外生殖器官,此处不便向游客讲述,留给游客自己观看、想象)。流淌千年的悠悠水城河不仅造就了一方美丽的山水,也哺育了这方纯朴、勤劳、善良的水城人民。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散状分布在水城河两岸的自然村落。这里虽没有发达地区的富足与豪华,却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祥和,小小村落、袅袅炊烟、鸡犬相闻……。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与和谐。这里主要盛产马铃薯、甜脆萝卜、玉米等,每年四、五月份,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万亩洋芋花开的壮丽景色。到这里游玩,我们可以到农家品尝陈年腊猪肉、武定壮鸡、纯生态黑山羊肉、自酿的米酒等特色美食。还可听听纯朴优美的水城小调。好!各位朋友,水城河景区我就带大家游览到这里。在大家的密切支持和配合下,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优美的水城河,朴实善良的水城人民欢迎您的再次到来。第五篇:3夜游长江导游词
夜游长江导游词
路线:武汉港—龙王庙(北岸)—长江、汉江交汇处(中国角)—晴川桥(转向)—晴川阁— 龟山电视塔 — 长江一桥 —汉阳门—武汉关钟楼---武汉港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坐游船游览武汉的夜景。
在上船之前呢,我还是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武汉市的情况。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万,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来到我们武汉,您一定会听到武汉三镇的说法,的确,武汉市被长江和汉水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所以人们就习惯于这样说了。还有一句话说“一勺舀起两江水,一杯清茶三镇香”,说的也正是武汉这一独特的地理格局,由于得两江之便,又地处华中腹地,所以自古以来武汉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
如果您以前来过武汉市,我想今晚的游程一定会让您和我一样想起过去的武汉,如果您是第一次来,那么您看到的将是武汉真实的现在和蒸蒸日上的未来。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今天我们上船的地方武汉港,它是交通部和武汉市“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92年初开始运营,是我国内陆及长江上最大的客运港。现在在武汉港里,我们也许只能感受到它的雄伟,不过我现在要提醒大家,待会儿从江面上回过头来再看它时,您定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我们现在登船。
我们游船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之处,浑黄的长江水和碧绿的汉江水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把武汉分为三镇。这里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好地方,山与山相望,水与水相亲。
现在我们看南岸,因为这片土地在两江的交汇处像嘴一样伸入江中,所以得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南岸嘴”,不过,在我们武汉老百姓心中这里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中国角”,咋一听呢,你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叫“中国角”?别急听我慢慢说来。一来,这三个字很有气魄,武汉是华中最大的城市,长江为国内第一大河,汉江有神长江的最大支流,以中国冠名更有气势,而“角”字又恰当地形容处它“两江交汇,必有一角”的地理特征。
其二我们知道在德国的莱茵河与其支流莫塞河交汇处的名字叫做德国角,而南岸嘴的地理位置与德国角极为相似,并且,德国角在世界上享誉盛名,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无形资产,对于欧美旅游者来说,这三个字不言而喻就是“两河交汇泾渭分明”的风景线。经过这些分析呢,中国角的名字就深入到武汉老百姓的心中了。
看过南岸嘴以后,再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北岸的龙王庙景点,由于龙王庙地段河面非常狭窄,水急浪高,素以险要著称,故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此修建了一座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现在虽然看不见这座庙了,但龙王庙这个名字却一直被沿用下来。同时,龙王庙这一段一直是武汉防洪的心腹之患,曾经发生过多次不同类型的险情。(比如1931年这里就发生了溃堤事故,给武汉市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1998年,武汉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大洪水,水位达到29.43米,武汉军民奋力战胜了特大洪水以后,中央领导指示要抓紧对龙王庙险段的整治工作,整治工程历时半年多,于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