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
3.1说明对象及特征
【复习目标】
1、分析文章内容,准确判断说明对象,并能分析其特征。
2、归纳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答题方法。【复习导学】
一、考点解读
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简单的说,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备的特点。对于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的考察往往比较直接。
二、题型梳理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1、《中国石拱桥》全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5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6、7、8段的说明对象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例文: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
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1、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问题:阅读③至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特点?(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水时,来势。。。从未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体现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选文中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前热身
尝试独立完成以上7个例题。要求:认真研读题目要求,留意自己的做题思路、方法,并明晰自己做此类题目最大的困惑、疑难、【复习研讨】
一、导学反馈
1、小组交流例题答案;
2、部分展示。
二、技法梳理 【复习巩固】
1、细读下文,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的特点。(2分)
2、初唐时期,联洙纹锦开始深入中原内地,除了沿途丝路可见,西安地区也有出土。与此同时,联珠纹样的形式开始;样化,常常与其他的装饰性纹样组合形成新的纹样,常见的有两圈联珠的组合卷云与联珠的配合、联珠-花蕾的配合,盛唐之后,符合中国审美 的花卉取代代了联珠纹样“并与西来的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图案样。联珠团花”幻多变的饱满女晶腻,层次也更丰富,发展成宝花纹样,这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陵阳公样”西方文化与艺术交融的结果。
———(2012陕西《丝路织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段落除了指出微藻是古老的低等植物外,还介绍了微藻哪四个特点? 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2011安徽《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海啸的特点。(4分)
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有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每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了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3分)
①2011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昆虫学家希恩等人通过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和人类一样,纸巢蜂能够认识同伴的脸孔!
②在自然界,数只纸巢蜂的蜂后时常共同建立巢穴,它们通过比武来确定各自在巢穴中的地位。此时,纸巢蜂必须要记住那些比试过的同伴,以避免反复争斗。为确定它们确实是依靠记忆同伴的面容来对此进行分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有岔路的带电迷宫,一边是没有电的安全区,另一边则为通电道路,岔路用纸质的蜂脸图片作为路标。试验结果显示,纸巢蜂能够识别这种路标,当代表“有电”的蜂脸出现时,纸巢蜂都会避开这条路,并选择走向“没电”的蜂脸道路。
③其实不仅是纸巢蜂,蚂蚁中有一种厚结猛蚁也能互相识别,并且认得巢穴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成员比较少的群体中,如果蚁巢成员数量太多,它们就认不过来啦。过去,如果昆虫稍微表现出学习或者智力倾向,满脸严肃的专家们立刻就会纠正说这是一种本能。因为,昆虫的大脑好比针尖大小,和我们的人脑相差太远。“15年前,如果有人说昆虫能够识别同伴的面容,肯定被认为是疯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家拉尔斯教授这样评价道。
④无独有偶,2010年10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行为学家奥若瑞等人训练蜜蜂分辨方向也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使用分叉的迷宫来做实验,并将绘制有位置的简单图像展示给蜜蜂,蜜蜂只有飞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获得蜂蜜作为奖励,如果飞错了则会受到一些惩罚性刺激。经过训练,蜜蜂迅速完成了学习,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上”“下”“左”“右”,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⑤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数年前,有人曾饲养并观察黄獠蚁的行为。这是一种利用丝黏合树叶做巢的树栖蚂蚁,上千年来广东的果农都用它们来猎杀柑橘害虫。当时,他们将黄獠蚁的巢穴从树上摘下来,因为怕它们逃逸,还特意用一个大号鱼缸装满水,做了一个孤岛把巢放上去。为了美观,人们还在水中养了些很小的热带鱼。随后怪事便发生了,这些小小的热带鱼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这让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⑥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了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原来,树栖的黄獠蚁很快适应了鱼缸的环境,这些原本是树上的猎手竟然搞起了渔民的营生,它们将不经意间游到岛边的小鱼拖上岸来吃掉了!这真的是单纯的本能吗?我无法确定。但是,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⑦尽管,我们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像人脑这样“规模”的脑才算得上是聪明的,昆虫应该是愚蠢和低劣的。但是,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一些昆虫能够将物品分类,一些昆虫能够数数,还有一些昆虫甚至能够记住人脸!———(2012兰州中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跟踪】 1.反思构建
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这个专题上,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难题有亟解决? 2.布置作业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3.1说明对象及特征
【复习导学】 题型梳理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1、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2、塑料袋。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1、(3分)适应性强(菊花的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菊花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药用价值(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结构坚固。
4、“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
【复习研讨】
二、技法梳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首先看标题。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修饰、限制成分。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复习巩固】
1、中国花卉与西来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新图样;图案饱满,轮廓细腻,层次丰富。
2、答案: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生长迅速;能合成大量油脂。
3、海啸浪的波很长;周期较长;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快;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
4、(示例)昆虫并不弱智(昆虫是有智力的)。
第二篇:说明文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讲解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说明内容,准确判断并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一、知识导航: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例如:《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对象 +特征 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3、找出中心句。
4、概括说明全文或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例如:《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 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 来具体说明。
注意:“说明的对象”不同于“说明的主要内容” ,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对象加上 特征。
二、方法引领:(一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二 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 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 的基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 特点。
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递进关系的句子。(三 如何概括说明内容
抓住说明对象,找准说明特征;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前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当然,对于非“总分” 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三、实战演练: ★ 1(1生物学家预言, 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2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 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 仅需要 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 每小时消耗 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 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 ’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 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达 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 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 周期范围比较大,为 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 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
为 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 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 713公里 /小时, 波长为 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 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 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 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__________,从文段分析,它具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 风格。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其中一种 长廊式的“风雨桥” ,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 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 165米, 桥面宽 10米, 桥高 15~ 20采。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楼 亭成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 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人观赏和休憩。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 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 眼,以榫(s(n,器物两部分之间的凸出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 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 劳动智慧的结晶。
1.本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选段中着重介绍的杰作是什么?
四、能力提升:(一谁来拯救我们的湖泊
(1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可是随着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无节制 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例如,由于传统的洗衣方式的改变,大量含磷洗 涤剂的使用,造成含磷有机污水直接排入大小河道,大部分磷最终进入湖泊。在农村,传统的 农家肥被各种化肥所代替,加上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随着雨水
和灌溉的冲刷,年复一年地给 湖泊带来了越来越“浓”的多余的“养分”。湖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湖中各种浮游藻类的过度 繁殖,水色变绿、水质恶化,严重抑制了湖泊中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当藻类繁殖过度时, 会使湖水发生“水华”,随着藻类的大量死亡造成局部湖泊或小湖泊中大部分水生物死亡。死 亡的水生物腐败后又加重了水质的污染程度,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形成湖泊生态的恶性循环。
(2为保护地球有限的淡水湖资源,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
(3最近,英国科学家依靠一种非常普通的小生物,奇迹般地使一个原来绿色混沌的小 湖泊的湖水变得清澈见底。
(4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句话虽然不够准确,但却形象 地表达了自然界水中生物食物链的状况。在水中,鱼类吃虾类、鱼苗、鱼虫等小型水生动物, 也吃水草和部分水藻等水生植物。而小型水生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为食。大量的有机污水使水 质富营养化,促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藻太多,使小型水生动物和鱼类无法及时“享用”, 反而“为食所嗌”,被水藻夺走水中的氧气而失去了生存空间。而且,水藻的种类很多,许多 游离水藻根本不能被鱼类所食,况且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是吃水藻生存的。
(5显然,恢复水中生态平衡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吃藻类的能手,即要加强在鱼类和藻 类之间的一个生态环节。英国科学家认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确实存在着这种重要的食物链环 节,以往,在治理营养化水质污染时,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因而效果不理想。所以,如 果能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专吃藻类的小生物 , 那么就能使湖泊的水生态环境恢复到良性循环之中。
(6那么,这个小生物是“谁”呢?(7是鱼虫,俗称水蚤,是你十分熟悉的。每天从宠物市场买来或者亲自从小湖中捞来 喂鱼的那种跳蚤大小的水生物。
(8鱼虫属“枝角类”,体积小,长圆形,侧扁。除头部外,身体其余部分包在介形壳 瓣内。头部有两对触角,第二对特别发达,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它是吞食藻类的能手。(9可是,问题又来了。显然,鱼虫是鱼类最爱食的美食。往湖中投放的大量鱼虫来不 及吃尽藻类,就会被鱼儿吃光。
(10于是,英国科学家先把湖中的鱼类捕走,然后投放大量的鱼虫。这样就把食物链只 “缩小到了两节”:鱼虫和藻类。
(11在没有天敌——鱼类,只有大量食物——藻类的“天堂”里,鱼虫自然无忧无虑地 大吃大喝,“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产生成倍的鱼虫大军加快食藻速度。
(12 两个星期以后 , 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 :藻类基本被消灭干净 , 湖水变得十分清澈。原来因藻类浑水遮住阳光,被藻类夺走氧气而变得枯萎的水生植物又开始茂盛地生长起来,产 生氧气,加速了水质的改善。
(13 虽然实验取得成功 , 但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湖中不能无鱼 , 最后还要放鱼归湖。
对此,英国科学家说,他们还不打算马上往湖中放鱼,以便继续观察和巩固目前的实验结果。
(14英国科学家的这个实验结果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面对全球越来越严重的湖
泊富营养污染问题,人类除了花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净化外,在生物学上几乎束手无策。如今, 人类终于第一次找到了拯救湖泊的好帮手——鱼虫。(选自《语文课外阅读》九年级下册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文看,造成湖泊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质的“富营养化”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本文,依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拯救人
类赖以生存的湖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沙尘暴还是尘暴
①沙尘暴是个由来已久的事物。“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入黄天”, “黄沙幕南起,白
日隐西隅”。这些形象的诗句以及这种看待风沙的观念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所以一旦
出现强烈的沙尘天气,大家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沙尘暴来了。
② 2006年 4月 16日下午,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又一次降临北京地区。第二天清早,人们发
现嫩绿的柳叶全被浮尘覆盖, 黄色的天空中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真可谓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两天之内, 北京共降下 33万吨浮尘。昏天黑地的气象刺痛了北京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的
心,更激刺了新闻记者敏感的神经。于是,一批批记者来到河北省怀来县的一片名叫“天漠” 的沙漠。他们拍照片、拍录相,急切而郑重地告知北京民众:沙漠距离北京已经很近很近,离
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不到 80千米,防沙治沙已迫在眉睫。③然而,北京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源头果真是沙漠吗 ? 非也。
④“ 4.16尘暴”还引起北京一些科学家的深思:我国斥巨资自 1978年启动的号称世界上
“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何不见效果呢 ? 我们治理沙尘暴的理论是否正确 ?
思路是否对头 ? 方法是否恰当 ? 同时 , 有的专家还对 4.16降尘做了粒度分析。通过检测 , 他们得到
了令人意外的结果 :降尘中所含小于 0.074毫米的粉尘物质占 96%以上。这一结果普通人不甚了
了 , 但专家却做出了北京 4.16沙尘暴实质上是尘暴 , 而不是沙尘暴的结论。⑤为什么仅凭这一结果就可以做出新的结论 , 从而否定我们的固有观念呢 ? ⑥地质科学告诉我们 , 砾、沙、尘和粘土都有截然不同的尺寸规定性 :直径大于 4.76毫米的 叫砾 ,4.76~0.074毫米之间的是沙 ,0.074毫米以下的是尘。由于直径大小和重量的不同 , 它们在 空气(“风”就是运动中的空气 中各自的表现也截然不同。
⑦风是吹不动砾石的 , 风只能把沙和尘吹走。没有了沙和尘的地方 , 是戈壁滩。
⑧风能吹起沙 , 但扬起的高度有限。沙在空中下降的速度一般为每秒 1米 , 比乒乓球落地的 速度还要快。他们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也不长 , 离开地面后又会很快回落到地面。所以 , 强风搬运 沙粒 , 高度不过数米 , 距离一般不超过数米或数十米。活动沙丘沿地面移动的距离每年不过几米。⑨风作用于尘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由于尘的体积小、重量轻 , 稍有“风吹草动” , 尘埃就 会从地面浮起。又由此原因 , 尘埃颗粒会长时间地悬浮在空气中。实际的数据表明 :尘可以飞到 万米以上的高空 , 可以飞至数百、数千千米之外。
⑩有了这些基本常识 , 我们自己都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 :长城以外的沙(包括 “天漠” 的沙漠 在短期内(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内 是不可能刮到北京来的。长城以外被风带到北京等地的只能是 “尘”而不是“沙”。“沙尘暴”席卷北京的认识是不对的。当然 , 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不能怪罪 于记者。不是记者不懂科学 , 而是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是科学的东西其实并不科学 , 他们没有把沙 和尘仔细地区分开来。
但不论是沙尘暴还是尘暴, 我们都应注意防范, 并想办法减少出现的次数, 直至它们完全消失。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 2006年 4月 16日袭击北京的是“尘暴”而不是“沙尘暴”?
3、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按照 ___ ___顺序进行说明的.。
5、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风能吹起沙 , 但扬起的高度有限。沙在空中下降的速度一般为每秒 1米 , 比乒乓球落地的速 度还要快。
6、加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结合语境,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6、随着环境的恶化,保护环境也成了人们的心声,请结合文意拟一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要求语言简洁,有创意。(2分
(三 黑森林的猫
①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 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有 13亿人口, 这些 资源如果平均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值。
②同样是创造 1万美元的价值, 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 2.5倍, 是日本的 11倍多。近
些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 多次突破 60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不断
冲高的油价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
式,呈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回报、低效益的局面。针对现状,政府指出“必须切实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这说明节能已刻不容缓!③这让我想起以前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据说日本人煮鸡蛋用的锅非常讲究,煮一个鸡
蛋,用煮一个鸡蛋的锅,煮三个鸡蛋用煮三个鸡蛋的锅。而且煮鸡蛋的水刚好没过鸡蛋,不多
不少。假设煮鸡蛋九成熟最好,日本人会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燃气关掉,用开水的余温将鸡
蛋继续煮熟。既节省了燃气、节约了水,鸡蛋煮得又恰到好处。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怪事。在
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家猫很多都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
抠门
..。由于黑森林地区冬季很寒冷,每家都要开暖气。猫出来进去都要开门,而猫的尾巴很长, 开门的时间也就长了,暖气就会流失,最终就浪费了能源。所以抠门的黑森林人就把猫的尾巴
截了下来。这些人的做法的确有些极端,但从一个侧面也已显出了德国人的节能意识已经深入
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④我们经常能够在水龙头边看到“节约每一滴水”,在电灯开关边看到“节约每一度电” 的宣传口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有时会看到有的房间开着空调却
同时开着大门,以及人去而灯不灭的现象,这都是生活的细节。这些看似渺小,但是如果全国
13亿人都这样做,你还敢忽视它吗 ? 我们粗放豪爽、大手大脚的习惯该改改了!⑤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间既省了钱又节约
了能源。省的钱是有限的,但节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是公家付费还是私人付费
而有所区别。因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1、从全文内容看,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____ ___________
2、第③段举了日本、德国的两个事例,意在说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第⑶段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抠门:_____ __________
4、政府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你一定积极参与其中了吧!请举出一种发生在
你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文中提到的浪费资源的例子除外,写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拟出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
(1 浪费资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节约资源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节约资源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它的特征是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 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2.程阳风雨桥 《黑森林的猫》 1.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2.在有些国家,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意思对即可 3.节约
4.(1示例许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 , 浪费了木材资源。(2示例少用纸巾多用手帕。(3示例 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一 1.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它的特征是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 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2.程阳风雨桥 《黑森林的猫》 1.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
2.在有些国家,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意思对即可 3.节约
4.(1示例许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 , 浪费了木材资源。(2示例少用纸巾多用手帕。(3示例 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一 1.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它的特征是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 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2.程阳风雨桥 《黑森林的猫》 1.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2.在有些国家,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意思对即可 3.节约
4.(1示例许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 , 浪费了木材资源。(2示例少用纸巾多用手帕。(3示例 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一 1.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它的特征是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 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2.程阳风雨桥 《黑森林的猫》 1.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2.在有些国家,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意思对即可 3.节约
4.(1示例许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 , 浪费了木材资源。(2示例少用纸巾多用手帕。(3示例 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说明文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学习目标: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解说明中心 学习过程:
一、考点透视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理解说明中心,要求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把握说明 的对象 以及对象 的特征。中考试题往往要求对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理 解或概括全文的核心内容,从而进一步理解说明的中心,一篇说明文的中心往往是 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二、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一出示典型题例
非凡的蜻蜓(10分(2011·四川省资阳市
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 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尔滑翔向前、回转, 时尔垂直向上, 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
它们在飞行中交配,常作结伴飞行,而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一位 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 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有些蜻蜓擅 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 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正如保罗·罗贝尔所说:“这就是为什么 昆虫能够轻松自如地在空中飞行如此长的时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在有阳光 时飞行的缘故吧!否则,一旦气温下降,它们的比重就会增加。”
蜻蜓发达的头部和那更为发达的眼睛构成了真正的头盔,使它们能观察周围的 一切。蜻蜓的复眼中有一二十个到三万个单眼, 每一个眼与 “脑” 的神经末梢连接。这就给我们解释了蜻蜓捕食的高超技能,以及其他捕食者难以接近它们的原因。另 外, 它们有连着前胸的细长的颈, 通常缩在头部后面, 所以蜻蜓的头部异常地灵活。蜻蜓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有力的咀嚼口器和其他特点,无疑已成为一种 可与鸟类中的猛禽相比的可怕的捕食昆虫。那么,它们究竟以何为食呢?它们在飞 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 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 肉强食的现象。
蜻蜓如此善于飞行,而它们的幼虫(称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独特的“脸 盖”使这些水虿(chài 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蜻蜓 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此时,蜻蜓开始离开 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为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 卵则可以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有些 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年四年,甚至五年。
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事实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 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比如: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 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
到这些剋星。
青蛙和鼩鼱(qúj īng 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 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
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保罗·罗贝尔写道:“我在翠 鸟的胃里,发现了八条正在羽化的幼体。这种漂亮的翠鸟也把蜻蜓的成虫带给自己 的孩子,在它们的鸟窝里经常可以发现不少的翅膜和家宴的剩餐。”
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河源头,在喜马拉雅 山脚下,有成千种!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16.说明事物要善于抓住特征。选文中“蜻蜓”的飞行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17.有人认为选文介绍蜻蜓的天敌部分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用简略的话说 说理由。(3分
18.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
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得非常准确,为什么?(2分
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二学生阅读文章并答题,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三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讲析典型题例(四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抓住说明文说明对象特点, 可通过看题目、在段首和段尾找、抓关键词句、标 志性词句(“首先,其次,还,也,此外” 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语句。事理 说明文要 特别找准文章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和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提取文本信息,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 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 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 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 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时要找出这些 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文中加以提炼。说明中心经常与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合一的,但有时不完全一致,也就是在说明 对象特征的基础上更多了思想性,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课堂达标练习
(一学生当堂练习(2011·山东省聊城市 神奇的人体“天网”
①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 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体物质。起初,他们 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体物总 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 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 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 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 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 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 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
③最让人感动的是, 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 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那么,人体内的“天网”是谁抛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 ⑤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知道它们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 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 这其中, 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 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 毒杀细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毒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 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⑥在电子显微镜下, 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 结果发现, 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 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 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那么, “天网”究竟是中性粒 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 ⑦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 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 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 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 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 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 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 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 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⑧DNA竟然会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织“网”杀敌-这可是长久以来有关D NA的从未有过的重大发现!⑨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 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 体“天网”有关。
11.读①②段,概括什么是人体“天网”?人体“天网”的作用如何?(4分 12.人体“天网”是怎样形成的?(3分
13.第⑤段中,“比较” “大约” “勇士”各自的作用如何?(3 分)14.人体“天网”有哪些“神奇”之处?(4 分)
(二)教师检查、讲析
(三)学生小结自己对此类题型解法与规律的掌握情况。
四、课后反馈、提高 答案 16.速度快,姿态悠闲、自如,变幻莫测。(2 分)17.不能删。这是作者从蜻蜓的生存状况方面介绍蜻蜓的相关知识。(3 分)18.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说明了蜻蜓成虫后的生活习性,收到了 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3 分。能抓住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说明这一要点即可。)19. “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 他昆虫。(2 分。结合语境紧扣“准确”阐释即可。)参考答案: 11.在人体内细菌周围,由一丝丝状物质互相缠绕而构成的“网”,叫人体“天网”,它能擒拿细菌并将细菌毒杀或吞吃掉,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架护作用。12.人体内中性粒细胞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时,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 出的丝状物质——DNA 缠绕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菌难逃的人体“天网”。13.“比较”,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了解的程度。“大约”,准确地说明了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血球大致的个数。“勇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抵御病菌过程中,发挥的追踪病 菌,吞噬,杜莎病菌的作用。11 14.人体“天网”总在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出现在细菌周围;它能擒拿、毒杀、吞 吃细菌;它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保护作用;它杀敌护体后神秘消失;它的丝状物质 是中性粒细胞内部的 DNA。12
第三篇:1说明文的对象及特征阅读训练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
一、知识导航: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
例如:《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对象+特征)
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3、找出中心句。
4、概括说明全文或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注意:“说明的对象”不同于“说明的主要内容”,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对象加上特征。
二、方法引领:
(一)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递进关系的句子。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三)如何概括说明内容
抓住说明对象,找准说明特征;
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前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当然,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三、实战演练:
★1(1)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2)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 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从文段分析,它具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久负盛名。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20采。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楼亭成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侧有长凳,宛如游廊,供人观赏和休憩。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s(n,器物两部分之间的凸出部分)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这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 本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选段中着重介绍的杰作是什么?
四、能力提升: 谁来拯救我们的湖泊
(1)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淡水资源,可是随着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无节制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湖泊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例如,由于传统的洗衣方式的改变,大量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造成含磷有机污水直接排入大小河道,大部分磷最终进入湖泊。在农村,传统的农家肥被各种化肥所代替,加上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随着雨水和灌溉的冲刷,年复一年地给湖泊带来了越来越“浓”的多余的“养分”。湖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湖中各种浮游藻类的过度繁殖,水色变绿、水质恶化,严重抑制了湖泊中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当藻类繁殖过度时,会使湖水发生“水华”,随着藻类的大量死亡造成局部湖泊或小湖泊中大 部分水生物死亡。死亡的水生物腐败后又加重了水质的污染程度,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形成湖泊生态的恶性循环。
(2)为保护地球有限的淡水湖资源,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3)最近,英国科学家依靠一种非常普通的小生物,奇迹般地使一个原来绿色混沌的小湖泊的湖水变得清澈见底。
(4)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句话虽然不够准确,但却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水中生物食物链的状况。在水中,鱼类吃虾类、鱼苗、鱼虫等小型水生动物,也吃水草和部分水藻等水生植物。而小型水生动物一般以水生植物为食。大量的有机污水使水质富营养化,促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藻太多,使小型水生动物和鱼类无法及时“享用”,反而“为食所嗌”,被水藻夺走水中的氧气而失去了生存空间。而且,水藻的种类很多,许多游离水藻根本不能被鱼类所食,况且并不是所有的鱼都是吃水藻生存的。
(5)显然,恢复水中生态平衡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吃藻类的能手,即要加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的一个生态环节。英国科学家认为,在鱼类和藻类之间确实存在着这种重要的食物链环节,以往,在治理营养化水质污染时,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因而效果不理想。所以,如果能在湖泊中大量繁殖专吃藻类的小生物,那么就能使湖泊的水生态环境恢复到良性循环之中。
(6)那么,这个小生物是“谁”呢?
(7)是鱼虫,俗称水蚤,是你十分熟悉的。每天从宠物市场买来或者亲自从小湖中捞来喂鱼的那种跳蚤大小的水生物。
(8)鱼虫属“枝角类”,体积小,长圆形,侧扁。除头部外,身体其余部分包在介形壳瓣内。头部有两对触角,第二对特别发达,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它是吞食藻类的能手。
(9)可是,问题又来了。显然,鱼虫是鱼类最爱食的美食。往湖中投放的大量鱼虫来不及吃尽藻类,就会被鱼儿吃光。
(10)于是,英国科学家先把湖中的鱼类捕走,然后投放大量的鱼虫。这样就把食物链只“缩小到了两节”:鱼虫和藻类。
(11)在没有天敌——鱼类,只有大量食物——藻类的“天堂”里,鱼虫自然无忧无虑地大吃大喝,“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产生成倍的鱼虫大军加快食藻速度。
(12)两个星期以后,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藻类基本被消灭干净,湖水变得十分清澈。原来因藻类浑水遮住阳光,被藻类夺走氧气而变得枯萎的水生植物又开始茂盛地生长起来,产生氧气,加速了水质的改善。
(13)虽然实验取得成功,但还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湖中不能无鱼,最后还要放鱼归湖。对此,英国科学家说,他们还不打算马上往湖中放鱼,以便继续观察和巩固目前的实验结果。
(14)英国科学家的这个实验结果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因为,面对全球越来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污染问题,人类除了花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净化外,在生物学上几乎束手无策。如今,人类终于第一次找到了拯救湖泊的好帮手——鱼虫。(选自《语文课外阅读》九年级下册)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文看,造成湖泊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质的“富营养化”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本文,依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湖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森林的猫
安轶
①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这些资源如果平均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值。
②同样是创造1万美元的价值,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是日本的11倍多。近些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60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冲高的油价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呈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回报、低效益的局面。针对现状,政府指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这说明节能已刻不容缓!
③这让我想起以前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据说日本人煮鸡蛋用的锅非常讲究,煮一个鸡蛋,用煮一个鸡蛋的锅,煮三个鸡蛋用煮三个鸡蛋的锅。而且煮鸡蛋的水刚好没过鸡蛋,不多不少。假设煮鸡蛋九成熟最好,日本人会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燃气关掉,用开水的余温将鸡蛋继续煮熟。既节省了燃气、节约了水,鸡蛋煮得又恰到好处。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怪事。在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家猫很多都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由于黑森林地区冬季很寒冷,每家都要开暖气。猫出来进去都要开门,而猫的尾巴很长,开门的时间也就长了,暖气就会流失,最终就浪费了能源。所以抠门的黑森林人就把猫的尾巴截了下来。这些人的做法的确有些极端,但从一个侧面也已显出了德国人的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④我们经常能够在水龙头边看到“节约每一滴水”,在电灯开关边看到“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口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有时会看到有的房间开着空调却同时开着大门,以及人去而灯不灭的现象,这都是生活的细节。这些看似渺小,但是如果全国13亿人都这样做,你还敢忽视它吗?我们粗放豪爽、大手大脚的习惯该改改了!
⑤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间既省了钱又节约了能源。省的钱是有限的,但节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是公家付费还是私人付费而有所区别。因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1、从全文内容看,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
2、第③段举了日本、德国的两个事例,意在说明: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第⑶段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抠门:_____
4、政府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你一定积极参与其中了吧!请举出一种发生在你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文中提到的浪费资源的例子除外),写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拟出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
(1)浪费资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约资源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节约资源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一:细菌发电前景广阔;示例二: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的时代
★2海啸的波浪①海啸浪的波很长 ②周期较长 ③海啸波的传播速度快 ④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
★3 ①说明的对象是侗族风雨桥。②它的特征是结构别致、造型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它既连接交通,又可供人休憩娱乐,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③程阳风雨桥
《谁来拯救我们的湖泊》
1.说明淡水资源污染严重,英国科学家研究以小鱼虫治理水污染的情况。
2.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无节制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或答:大量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各种化肥的使用,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
3.湖水的富营养化造成了湖中各种浮动藻类的过度繁殖,水色变绿、水质恶化,严重抑制了湖泊中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4.举例子,以具体事实说明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的原因。
5.我们应该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杜绝工业污水的排放,推广、采用污水处理技术,加大宣传力度等。《黑森林的猫 》
1.节约能源已刻不容缓!
2.在有些国家,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意思对即可)3.节约
4.(1)示例许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资源。(2)示例少用纸巾多用手帕。(3)示例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泽千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第四篇:说明文阅读理解之概括说明对象 感知事物特征
说明文阅读理解之概括说明对象 感知事物特征
【技巧总结】
1.找出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的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事理。方法:(1)看题目。很多说明文题目就已经表明了说明对象;(2)读第一段。有些文章在第一段往往就会揭示说明对象;(3)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思路:(1)直接从文中找出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抓有连接词(如“首先”“其次”“再次”等)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说明的内容入手,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提取说明文的内容要点。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整理、组合、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考点阐释】
每篇说明文都有明确的说明对象,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的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说明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说明对象与其特征是说明文阅读常考的要点,其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找出说明对象。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3.提取说明文的内容要点。
【真题回放】
(2015?安徽卷)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
□康 乐
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释]①螽(zhōng)斯:一种昆虫。②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作若虫。
阅读第一至四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 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 方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说明内容的概括和对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能力。仔细研读文中第一到四段,可以发现除了讲枯叶蝶和螽斯两者外形上的共同之处外,还有颜色上的相同之处,特别需注意强调到的它们“行为”上的相似。
答案:体色、行为
【专项训练】
一、(2015?山东济南卷)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竹,意无穷
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他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竹在人们生活中所作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竹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
二、(2015?江苏宿迁卷)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的产生共有四大途径。一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语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一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一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潘俊钡鹊退子糜锍9易毂摺2糠治幕?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之中。
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上文第一至四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四大特征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四大特征分析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在任课之前先要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使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是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来分析。
①自然特征。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与目的语及文化的关系等等属于学习者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②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不同。教学应当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其学习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
③学习起点。学习起点一般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可以是将零作为起点,也可以把已有的目的语水平作为起点。
④学习时限。学习时限依据学校的教学制度而定。学习时限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起限定作用。反过来说,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除了要与学习目的要求保持一致以外,也要考虑到学习时限的限定性因素。
以上特征的分析到位,充分体现了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的水平和实力。
来源:儒森汉语